终端独立承载协议信息获取方法、服务器及智能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22467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终端独立承载协议信息获取方法、服务器及智能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终端独立承载协议信息获取方法、服务器及智能卡。
背景技术
随着3G时代的到来,移动数据业务已成为热点。移动终端所使用的智能卡上的数据有三种来源1、在智能卡出厂时由厂商预置在智能卡内;2、利用销售点(Point Of Sale ; 简称为P0S)终端进行下载;3、利用空中下载技术(Over the Air Technology ;简称为 OTA)进行下载。其中,OTA技术是一种通过移动通信网络的空中接口,例如无线应用协议(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简称为WAP)、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简称为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 CDMA) IX及短消息等,对智能卡的数据及应用进行远程管理的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数据下载方式。随着移动数据业务和智能卡技术的发展,智能卡业务不再仅限于原来简单的菜单展示形式,利用应用程序对智能卡进行功能扩充成为主流,同时使得智能卡下载的数据也有原来的几百到几千字节,变成现在的几万字节甚至更多,而随着智能卡技术的发展和智能卡空间的增大,这一数字还在不断上涨。因此,现有利用短信通道的OTA技术已不能满足智能卡业务发展的需求,于是便出现了基于独立承载协议(Bearer Independent ftOtocol ;简称为BIP)的OTA技术。其中,BIP是ETSI TS 102 223提出的一种面向连接的传输协议,可使智能卡通过终端与远程服务器建立面向连接的数据通道,可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 ;简称为GSM)、CDMA、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简称为UMTS)等移动通信网络中使用。利用BIP的OTA (简称为ΒΙΡ-0ΤΑ)技术主要是利用高速无线数据通道将数据通过终端下载到智能卡的下载技术。现有技术一种使用BIP-OTA技术的方式为远程服务器上预先建立存储有用户标识、终端型号以及终端BIP能力三者映射关系的关系表;远程服务器根据用户终端的请求消息获取用户信息,查询关系表判断相应终端的BIP能力,然后根据判断结果确定终端是否可以使用BIP-OTA技术下载数据,以确定用户最终获取数据的方式。现有技术中,远程服务器建立关系表的方式是远程服务器针对特定用户群体发起BIP PUSH指令,使智能卡向终端发起主动式命令,例如开启通道OPEN CHANNEL)命令,远程服务器根据终端对OPEN CHANNEL命令的处理结果来判断终端的BIP能力。如果终端在有效时间内接入远程服务器,则说明该终端支持BIP能力,远程服务器将建立该终端与BIP能力的映射关系;反之,说明终端不支持BIP能力。该方式需要终端通过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 Name ;简称为APN)上网与远程服务器建立连接,一般手机需要用户点击“确认”后才能建立连接,如果过用户长时间不点击,则在有效时间结束之后,远程服务器将认为该终端不支持BIP能力,而远程服务器发起的独立承载协议下推(BIP PUSH)指令大多是在系统空闲时段(通常是半夜12点-3点),因此,这种方式对终端BIP能力的判断结果准确率不
尚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独立承载协议信息获取方法、服务器及智能卡,用以提高服务器获取终端BIP能力的准确性。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独立承载协议BIP信息获取方法,包括智能卡向服务器发送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所述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包括用户标识;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向所述智能卡发送独立承载协议下推BIP PUSH指令,所述BIP PUSH指令包括所述服务器的网际协议IP地址和端口号;所述智能卡根据所述BIP PUSH指令,向终端发送开启通道0PENCHANNEL指令,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与所述服务器进行连接建立;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终端的接入结果,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具有BIP能力。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智能卡发送的终端独立承载协议BIP能力校验请求,所述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包括用户标识;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向所述智能卡发送独立承载协议下推BIP PUSH指令,以使所述智能卡向所述智能卡所在终端发送开启通道OPEN CHANNEL指令以使所述终端与所述服务器进行连接建立,所述BIP PUSH指令包括所述服务器的网际协议IP地址和端口号;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的接入结果,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具有BIP能力。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卡,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送终端独立承载协议BIP能力校验请求,所述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包括用户标识;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发送的独立承载协议下推BIP PUSH指令,所述BIP PUSH指令包括所述服务器的网际协议IP地址和端
口号;第三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BIP PUSH指令向所述智能卡所在的终端发送开启通道OPEN CHANNEL指令,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与所述服务器进行连接建立。本发明的终端BIP信息获取方法、服务器及智能卡,智能卡向服务器发送终端BIP 能力校验请求,服务器根据智能卡的请求,向智能卡发送BIPPUSH指令,然后智能卡再根据 BIP PUSH指令发送OPEN CHANNNEL指令使终端与服务器进行连接建立,服务器根据连接建立结果获取终端是否具有BIP能力。本发明技术方案服务器根据智能卡发送的请求向智能卡发送BIP PUSH指令,智能卡由原来的被动变为主动,能够及时与服务器进行交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智能卡被动接收服务器发送的BIP PUSH指令时无法及时响应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服务器获取终端BIP能力的准确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终端BIP信息获取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终端BIP信息获取方法的流程图;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服务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服务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智能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智能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终端BIP信息获取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步骤11、智能卡向服务器发送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所述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包括用户标识。本实施例中的智能卡是指嵌入移动终端使用的业务卡,例如全球用户识别卡 (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简称为:USIM)卡或用户识别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简称为SIM)卡等。在本实施例中,智能卡嵌入终端,并由用户使用。其中,用户标识用于唯一标识一个用户;当终端为手机时,该用户标识通常为用户的手机号码。具体的,智能卡通过主动式命令向智能卡所在终端发送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 例如“SEND DATA”,以请求终端以短信形式将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转发给服务器。其中, "SEND DATA”可以是包含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的指令,同时,该指令还用于指示终端将其中的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封装在短信内发送给服务器。其中,智能卡向终端发送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的主动式命令,以及所发送的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的具体信息,可以自行定义,本实施例并不做限定。步骤12、服务器根据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向智能卡发送BIP PUSH指令,所述 BIP PUSH指令包括服务器的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 ;简称为IP)地址和端口号。具体的,服务器收到由终端转发来的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后,通过终端向智能卡发送BIP PUSH指令。该BIP PUSH指令主要用于使智能卡发起主动式命令例如“OPEN CHANNEL”,以开启终端与智能卡之间交互的数据通道,在该BIP PUSH指令中包括服务器的 IP地址和端口号等信息。通常,服务器与终端之间采用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 ;简称为UDP)进行信息交互,因此,本实施例中服务器的端口号主要是指UDP端口号。步骤13、智能卡根据BIP PUSH指令,向终端发送OPEN CHANNEL指令,以使终端根据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与服务器进行连接建立。具体的,智能卡向其所在终端发送OPEN CHANNEL指令,以使终端通过BIP通道与服务器进行连接建立。其中,如果终端具有BIP能力,则可以成功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反之, 则不能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获取终端BIP信息的操作是由智能卡即用户侧主动发起的,因此, 在该连接过程中,即使需要用户点击“确认”才能开始建立连接时,用户也可以及时点击,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服务器发起时与用户时间不相适应造成的用户无法及时回应的问题。步骤14、服务器根据终端的接入结果,判断终端是否具有BIP能力。具体的,如果服务器判断出终端与其之间的连接成功建立,则说明终端具有BIP 能力;如果服务器判断出终端与其之间的连接建立不成功,则说明终端不具有BIP能力。即通过本实施例,服务器可以获取终端是否具有BIP能力的信息。本实施例的终端BIP信息获取方法,智能卡主动向服务器发送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服务器根据智能卡的请求发送BIP PUSH指令,然后由智能卡根据BIP PUSH指令向终端发送OPEN CHANNEL指令,使终端与建立服务器进行连接建立,服务器最终根据连接结果获取终端是否具有BIP能力的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智能卡由被动变主动,主动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使服务器根据其请求发送BIP PUSH指令,可以及时响应服务器的指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智能卡被动接收服务器的BIP PUSH指令而无法及时响应的问题, 提高了服务器获取的终端BIP信息的准确性。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终端BIP信息获取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一实现,其相同之处不再赘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步骤21、智能卡判断设置于智能卡内的终端标识码与终端的国际移动设备身份 (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 ;简称为IMEI)码是否相同;如果为是,即判断结果为相同时,执行步骤26 ;反之,执行步骤22。步骤22、智能卡向服务器发送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并用IMEI码更新终端标识码,所述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包括用户标识。在本实施例中,智能卡上存储有一终端标识码,该终端标识码可以采用与终端的 IMEI码相同的编码规则,以便于后续与IMEI码进行比较;其中,该终端标识码被初始化为默认数值,例如全0 (0x000000000000000)或全1 (0x111111111111111),并允许修改。本实施例的终端标识码用于判断智能卡是否一直被同一终端所承载,即判断终端是否发生过变化。具体的,智能卡通过主动向终端发送获取指令,以获取终端的IMEI码;然后,智能卡将终端的IMEI码与终端标识码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结果不同,智能卡向服务器发起终端 BIP能力校验请求,并用终端的IMEI码更新该终端标识码,即将终端标识码替换为当前终端的IMEI码。如果比较结果相同,则智能卡结束该次操作。其中,本实施例可在用户每次开机时执行。当智能卡首次使用时,终端标识码为初始值,则终端的IMEI码与终端标识码一定不同。当用户再次开机,而由于用户更换了终端,因此,智能卡比较终端的IMEI码与终端标识码也会不同。而由于智能卡与终端是一一对应的,因此,无论是在初始使用时还是在用户更换终端时,智能卡向服务器发起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可以使服务器及时了解用户当前终端的BIP能力,以更加全面的获取各个终端的BIP信息;同时,智能卡将终端标识码替换为当前终端的IMEI码,如果用户再次开机时, 智能卡通过比较得出终端的IMEI码与终端标识码相同,说明用户未更换终端,并且智能卡已经向服务器发送过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服务器已经获取到该终端的BIP信息,因此, 智能卡不再执行向服务器发送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的操作。在本实施例中,智能卡可以在用户更换终端等场景下主动向服务器发起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而在用户未更换终端的情况下不发送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在使服务器及时了解终端BIP能力的同时,还可以节约各种资源。步骤23、服务器根据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向智能卡发送BIP PUSH指令,所述 BIP PUSH指令包括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步骤M、智能卡根据BIP PUSH指令,向终端发送OPEN CHANNEL指令,以使终端根据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与服务器进行连接建立。步骤25、服务器根据终端的接入结果,判断终端是否具有BIP能力。步骤沈、结束操作。本实施例的终端BIP信息获取方法,智能卡通过比较终端标识码与终端的IMEI码来判断用户是否有更换终端的行为,从而有条件的向服务器发起请求,可以使服务器获取终端BIP信息准确性和时效性都有很大的提高。基于上述各实施例,服务器根据判断结果建立终端BIP能力映射关系表,并且默认终端不支持BIP能力。当服务器判断出终端具有BIP能力时,将用户标识与该终端具有 BIP能力的信息存储到映射关系表中,以建立用户标识与终端具有BIP能力的映射关系。其中,在用户更换终端的情况下,服务器将获取的终端具有BIP能力的信息存储到映射关系表中,相当于对映射关系表的更新和维护,可以提高映射关系表中存储的终端BIP能力信息的全面性。基于服务器建立的映射关系表,当服务器与智能卡进行远程交互时,例如用户通过终端向服务器发送下载请求,服务器将根据下载请求中的用户标识查询映射关系表,获取与用户标识对应的终端是否具有BIP能力。当判断出用户标识对应的终端具有BIP能力时,服务器通过短信通道向智能卡发送BIP PUSH指令;智能卡根据BIP PUSH指令向该终端发送OPEN CHANNEL指令,以使终端与服务器进行连接建立;服务器根据终端的反馈命令判断终端是否打开BIP通道,即判断终端与其之间是否成功建立连接;如果BIP通道已打开,则服务器向终端传输数据;如果 BIP通道未打开,则重新通过短信通道向智能卡发送BIP PUSH指令以再次判断BIP通道是否打开。当重新发送BIP PUSH指令的次数超过预设门限时,通过短信通道向终端发送通告消息,以提示用户采用其他方式(例如短信方式)进行数据下载。当服务器判断出用户标识对应的终端不具有BIP能力时,则通过短信通道通告用户采用其他方式进行数据下载。另外,服务器还可以根据用户请求下载的数据量的大小,自行判断是否通过短信方式向终端发送数据。例如当请求下载的数据量较小(以小于预设数据量阈值为例)时,服务器通过短信通道以短信方式向终端发送数据;反之,如果请求下载的数据量较大(大于或等于预设数据量阈值),则服务器向终端发送通告信息,以提示用户采用其他方式进行数据下载。基于上述,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终端BIP信息获取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 智能卡“主动”向服务器发起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在开机时进行BIP通道打开操作,会极大的提高用户“发现”并“确认”上网连接的成功率,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服务器在半夜群发BIP PUSH指令,而得不到用户回应的问题,提高了服务器获取终端BIP信息的准确率。 2、由智能卡在开机时对终端的IMEI码进行校验,可以准确判定用户终端的更换情况,便于服务器及时维护和更新所存储的终端的BIP信息,提高用户通过BIP-OTA技术进行数据下载的成功率,同时还将极大的提高基于终端BIP信息开展的其他业务的可靠性。3、通过智能卡对终端的IMEI码进行开机校验,当IMEI码未发生变化时不向服务器发送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可以有效的降低用户开机时发送上行数据短信的操作,减少对无线网络资源的占用;另外,还可以降低终端在开机时自动发送上行短信而导致终端系统死机的情况的发生几率。4、智能卡对终端IMEI码的校验操作,不需考虑IMEI码的格式,避免了因格式错误无法识别终端型号等问题的出现。5、服务器以用户标识为索引建立映射关系表,而不是根据IMEI码,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多款山寨机共用一个IMEI码导致无法建立映射关系表的问题;另外,从业务运营角度来讲,以用户为运营对象具有便于管理的优势。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服务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3A所示,本实施例的服务器包括第一接收模块31、第一发送模块32和第一判断模块33。其中,第一接收模块31,与智能卡连接,用于接收智能卡发送的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所述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包括用户标识;第一发送模块32,与智能卡连接,用于根据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向智能卡发送BIP PUSH指令,以使智能卡向智能卡所在终端发送OPEN CHANNEL指令以使终端与服务器进行连接建立,所述BIP PUSH指令包括服务器的 IP地址和端口号;第一判断模块33,与终端连接,用于根据终端的接入结果,判断终端是否具有BIP能力。其中,智能卡被终端所承载,因此,本实施例的服务器主要是通过终端与智能卡连接。进一步说明,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主要是指两者之间可以通信进行信息交互,既不限于通过连接线连接,也不限于直接相连。本实施例服务器的各功能模块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终端BIP信息获取方法的流程,其工作原理不再赘述,详见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的服务器,根据智能卡的请求发送BIP PUSH指令,以使智能卡根据BIP PUSH指令向终端发送OPEN CHANNEL指令,使终端与建立本服务器进行连接建立,然后,根据终端的连接结果获取终端是否具有BIP能力的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服务器由主动变为被动,根据智能卡的请求发送BIP PUSH指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服务器在半夜向用户群发BIP PUSH指令,而用户无法及时响应导致获取错误的终端的BIP信息的问题,提高了获取的终端的BIP信息的准确性。进一步,如图:3B所示,本实施例的服务器还包括建立模块34,用于在第一判断模块33判断出终端具有BIP能力时,建立用户标识与终端具有BIP能力的映射关系。基于当前大多数终端不具有BIP能力,本实施例的服务器默认终端不具有BIP能力。本实施例的服务器,通过建立模块在获取终端具有BIP能力时,建立起用户标识与终端具有BIP能力的信息的映射关系表,可以为用户通过BIP-OTA技术进行数据下载提供便利。另外,本实施例的服务器以用户标识为索引,而不是以终端的IMEI码,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多款山寨机共用一个IMEI码从而无法正确识别终端,导致无法正确建立终端与终端的BIP信息的映射关系的问题。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智能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智能卡包括第二发送模块41、第二接收模块42和第三发送模块43。其中,第二发送模块41,与服务器连接,用于向服务器发送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所述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包括用户标识;第二接收模块42,与服务器连接,用于接收服务器根据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发送的BIP PUSH指令,所述BIP PUSH指令包括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第三发送模块43,与第二接收模块42以及本智能卡所在的终端连接, 用于根据BIP PUSH指令向智能卡所在的终端发送OPEN CHANNEL指令,以使终端根据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与服务器进行连接建立。其中,本实施例的智能卡承载于终端,即嵌入终端并与终端一起协作来实现各种功能。本实施例的智能卡主要是在终端开机时,由各功能模块主动执行终端BIP信息获取的操作流程。本实施例的智能卡主要是通过终端与服务器进行连接。则本实施例智能卡中的第三发送模块43具体用于将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发送给终端,以使终端以短信形式将终端 BIP能力校验请求转发给服务器。其中,智能卡向终端发送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的主动式命令,以及所发送的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的具体信息,可以自行定义,本实施例并不做限定。本实施例智能卡的各功能模块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终端BIP信息获取方法的流程,其工作原理不再赘述,详见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的智能卡,主动向服务器发送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使服务器根据智能卡的请求发送BIP PUSH指令,智能卡由现有技术中的被动变为主动,极大的提高了用户发现并“确认”上网连接的成功率,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服务器在半夜群发BIP PUSH指令,而得不到用户回应的问题,提高了服务器获取终端BIP信息的准确率。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智能卡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四实现,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智能卡还包括获取模块51、第二判断模块52和触发更新模块 53。其中,获取模块51,与智能卡所在的终端连接,用于获取终端的IMEI码;具体通过智能卡与终端之间的获取指令来获取。第二判断模块52,与获取模块51连接,用于判断设置于智能卡内的终端标识码与终端的IMEI码是否相同;更新触发模块53,用于在第二判断模块52的判断结果为不同时,触发第二发送模块41向服务器发送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 并用IMEI码更新终端标识码。本实施例智能卡的上述功能模块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对终端IMEI码进行校验的相应流程,其工作原理不再赘述,详见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的智能卡,通过上述功能模块在开机时对终端的IMEI码进行校验,可以准确判定用户终端的更换情况,便于服务器及时维护和更新所存储的终端的BIP信息,提高用户通过BIP-OTA技术进行数据下载的成功率,同时还将极大的提高基于终端BIP信息开展的其他业务的可靠性。另外,当智能卡判断出IMEI码未发生变化时,不向服务器发送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可以有效的降低用户开机时发送上行数据短信的操作,减少对无线网络资源的占用,同时,还可以降低终端在开机时自动发送上行短信而导致终端系统死机的情况的发生几率。再者,本实施例的智能卡对终端的IMEI码进行校验的操作,不需考虑IMEI码的格式,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服务器根据IMEI码识别终端时,因格式错误无法识别终端型号等问题的出现。进一步,上述各实施例的智能卡可以是USIM卡或SIM卡,并但并不限于此。其中, 上述实施例中智能卡的各功能模块可由软件来实现,例如可以对现有USIM卡或SIM卡的软件进行修改或扩充来实现。例如对于本地(Native)卡时,可以通过修改卡片的片内操作系统(Chip Operating System ;简称为C0S),使卡片支持对终端IMEI码进行校验的功能, 并使卡片在开机时主动向服务器发起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以实现上述各实施例的智能卡。再例如对于JAVA卡,可以开发相应的JAVA程序来实现对终端IMEI码的校验功能,以及开机时主动向服务器发起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的功能,从而实现上述各实施例的智能卡。其中,由于JAVA程序具有更加灵活的特点,因此,基于JAVA卡实现智能卡将更为简单, 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0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终端独立承载协议BIP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卡向服务器发送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所述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包括用户标识;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向所述智能卡发送独立承载协议下推 BIP PUSH指令,所述BIP PUSH指令包括所述服务器的网际协议IP地址和端口号;所述智能卡根据所述BIP PUSH指令,向终端发送开启通道OPEN CHANNEL指令,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与所述服务器进行连接建立;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终端的接入结果,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具有BIP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BIP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所述服务器判断出所述终端具有BIP能力时,所述服务器建立所述用户标识与所述终端具有BIP能力的映射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终端BIP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卡向服务器发送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之前包括所述智能卡判断设置于所述智能卡内的终端标识码与所述终端的国际移动设备身份 IMEI码是否相同;当判断结果不同时,所述智能卡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并用所述IMEI码更新所述终端标识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终端BIP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卡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包括所述智能卡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所述终端以短信形式将所述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转发给所述服务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终端BIP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卡为USIM 卡或SIM卡。
6.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智能卡发送的终端独立承载协议BIP能力校验请求,所述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包括用户标识;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向所述智能卡发送独立承载协议下推BIP PUSH指令,以使所述智能卡向所述智能卡所在终端发送开启通道OPEN CHANNEL 指令以使所述终端与所述服务器进行连接建立,所述BIP PUSH指令包括所述服务器的网际协议IP地址和端口号;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的接入结果,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具有BIP能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建立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终端具有BIP能力时,建立所述用户标识与所述终端具有BIP能力的映射关系。
8.一种智能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送终端独立承载协议BIP能力校验请求,所述终端BIP 能力校验请求包括用户标识;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发送的独立承载协议下推BIP PUSH指令,所述BIP PUSH指令包括所述服务器的网际协议IP地址和端口号;第三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BIP PUSH指令向所述智能卡所在的终端发送开启通道 OPEN CHANNEL指令,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与所述服务器进行连接建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终端的国际移动设备身份IMEI码;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设置于所述智能卡内的终端标识码与所述终端的IMEI码是否相同;更新触发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不同时,触发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并用所述IMEI码更新所述终端标识码。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智能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发送给所述终端,以使所述终端以短信形式将所述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转发给所述服务器。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智能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卡为USIM卡或SIM卡。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独立承载协议信息获取方法、服务器及智能卡。方法包括智能卡向服务器发送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服务器根据终端BIP能力校验请求,向智能卡发送BIP PUSH指令,BIP PUSH指令包括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智能卡根据BIP PUSH指令,向终端发送OPEN CHANNEL指令,以使终端根据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与服务器进行连接建立;服务器根据终端的接入结果,判断终端是否具有BIP能力。本发明技术方案智能卡由被动变为主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智能卡被动接收服务器发送的BIP PUSH指令时无法及时响应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服务器获取终端BIP能力的准确性。
文档编号H04W8/22GK102256241SQ20111019589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3日
发明者尹子栋, 李旗, 杨可可, 金明晔 申请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