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屏组件、终端以及显示屏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02191阅读:860来源:国知局
显示屏组件、终端以及显示屏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显示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屏组件、终端以及显示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显示屏是移动终端上最为重要的输入/输出设备之一,也是移动终端上耗能最多的设备。

出于减少显示屏功耗的目的,显示屏会在熄屏状态和亮屏状态之间切换。当显示屏从熄屏状态切换为亮屏状态时,显示屏的整个显示区域都会进入工作状态进行显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显示屏的整个显示区域都进入工作状态时耗能较多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屏组件、终端以及显示屏控制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屏组件,显示屏组件包括:显示屏、栅极驱动电路和驱动集成电路ic;

显示屏设置有n行按序排列的像素行,每行像素行对应一条栅极线;

栅极驱动电路与n行栅极线相连;

驱动ic通过至少两条信号线与栅极驱动电路相连,存在第一信号线与栅极驱动电路的连接位置与第i行栅极线对应,存在第二信号线与栅极驱动电路的连接位置与第j行栅极线对应;

其中,所述信号线为用于传输帧启动信号的信号线,,i、j为正整数且i≠j。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驱动ic,被配置为在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通过第一信号线向栅极驱动电路发送第一帧启动信号;栅极驱动电路,被配置为在接收到第一帧启动信号时,从第i行栅极线开始,逐行扫描至第n行栅极线;

驱动ic,被配置为在处于第二显示模式时,通过第二信号线向栅极驱动电 路发送第二帧启动信号;栅极驱动电路,被配置为在接收到第二帧启动信号时,从第j行栅极线开始,逐行扫描至第n行栅极线。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奇数行栅极驱动电路和偶数行栅极驱动电路;

奇数行栅极驱动电路与n行栅极线中的奇数行栅极线相连;

偶数行栅极驱动电路与n行栅极线中的偶数栅极线相连。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栅极驱动电路为阵列基板栅极驱动goa,栅极驱动电路包括级联的多个goa单元,goa单元与栅极线一一对应。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i=1,j>1。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信号线为三个或三个以上,每组信号线与栅极驱动电路的连接位置与不同的栅极线对应。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选实施方式的显示屏组件;

处理器与显示屏组件中的驱动ic相连。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屏控制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屏组件中,该方法包括:

驱动ic在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通过第一信号线向栅极驱动电路发送第一帧启动信号;

栅极驱动电路在接收到第一帧启动信号后,从第i行栅极线开始逐行扫描至第n行栅极线;

驱动ic在处于第二显示模式时,通过第二信号线向栅极驱动电路发送第二帧启动信号;

栅极驱动电路在接收到第二帧启动信号后,从第j行栅极线开始逐行扫描至第n行栅极线。

可选地,驱动ic在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通过第一信号线向栅极驱动电路发送第一帧启动信号,包括:

驱动ic在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按照第一周期通过第一信号线向栅极驱动电路周期性发送第一帧启动信号,第一周期与第一参数呈正比例关系,第一参数为第i行栅极线至第n行栅极线之间的栅极线总数。

可选地,驱动ic在处于第二显示模式时,通过第二信号线向栅极驱动电路 发送第二帧启动信号,包括:

驱动ic在处于第二显示模式时,按照第二周期通过第二信号线向栅极驱动电路周期性发送第二帧启动信号,第二周期与第二参数呈正比例关系,第二参数为第j行栅极线至第n行栅极线之间的栅极线总数。

可选地,驱动ic接收模式选择指令,根据模式选择指令确定当前所处的显示模式。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屏控制方法,应用于如第四方面所述的终端中,该方法包括:

处理器向驱动ic发送模式选择指令;

驱动ic接收模式选择指令,根据模式选择指令确定当前所处的显示模式;

驱动ic在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通过第一信号线向栅极驱动电路发送第一帧启动信号;

栅极驱动电路在接收到第一帧启动信号后,从第i行栅极线开始逐行扫描至第n行栅极线;

驱动ic在处于第二显示模式时,通过第二信号线向栅极驱动电路发送第二帧启动信号;

栅极驱动电路在接收到第二帧启动信号后,从第j行栅极线开始逐行扫描至第n行栅极线。

本实施例通过提供至少两条用于传输帧启动信号的信号线,存在第一信号线与栅极驱动电路的连接位置与第i行栅极线对应,存在第二信号线与栅极驱动电路的连接位置与第j行栅极线对应,使得驱动ic具有从第i行栅极线开始逐行扫描,和从第j行栅极线开始逐行扫描的能力,从而可以控制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在不同的显示模式下工作,每种显示模式下的显示区域的大小不同的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图1a实施例示出的显示屏组件在第一工作模式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1c是图1a实施例示出的显示屏组件在第二工作模式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2a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图2a实施例示出的显示屏组件在第一工作模式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2c是图2a实施例示出的显示屏组件在第二工作模式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2d是图2a实施例示出的显示屏组件在第二工作模式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屏组件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屏组件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显示屏在显示信息时,并不总是需要全屏显示。比如,手机需要显示未读短信时,只需要显示屏中的一部分显示区域即可。为了降低显示屏的功耗,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多种显示模式的显示屏组件,不同的显示模式所对应的显示区域的大小不同,从而实现同时支持全屏显示和局部显示,甚至多种不同大小的局部显示。

图1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屏组件包括:显示屏120、栅极驱动电路140和驱动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ic)160。其中:

显示屏120设置有n行按序排列的像素行122,每行像素行122对应一个栅极线(gateline)124。可选地,每行像素行122包括m个像素单元。比如,在 分辨率为320*240的显示屏中,具有240行像素行122,每行像素行包括320个像素单元(图中仅示出一部分像素行进行示意)。

栅极驱动电路140与n行栅极线124相连。栅极驱动电路140具有对n行栅极线124进行逐行扫描的能力,每行像素行122在对应的栅极线124收到扫描信号时进入工作状态。可选地,栅极驱动电路140是阵列基板栅极驱动(gatedriveronarray,goa),栅极驱动电路包括级联的多个goa单元(图中未示出),goa单元与栅极线124一一对应。比如,第i个goa单元与第i行栅极线124相连。

驱动ic160通过至少两条信号线与栅极驱动电路140相连。该信号线是用于传输帧启动信号的信号线,帧启动信号又称垂直同步开启信号(startvertical,stv),是用于表示每一帧图像帧开始显示的信号。

存在第一信号线162与栅极驱动电路140的连接位置与第i行栅极线对应。本实施例以第i行栅极线是第1行栅极线举例说明。

存在第二信号线164与栅极驱动电路140的连接位置168与第j行栅极线对应。本实施例以第j行栅极线是第200行栅极线举例说明。

驱动ic160可以处于不同的显示模式。该显示模式包括: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

当驱动ic160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工作流程如下:

驱动ic160,被配置为在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通过第一信号线162向所述栅极驱动电路140发送第一帧启动信号。

栅极驱动电路140,被配置为在接收到第一帧启动信号时,从第i行栅极线开始,逐行扫描至第n行栅极线。

可选地,以n=240为例,从第i行栅极线开始,逐行扫描至第n行栅极线是指:按照第一周期依次向第i行栅极线、第i+1行栅极线、第i+2行栅极线,…,第240行栅极线发送扫描信号,每行像素行在对应的栅极线收到扫描信号时进入工作状态。

当i=1时,栅极驱动电路140从第1行栅极线开始,逐行扫描至第240行栅极线,完成一帧图像帧的显示。此时,显示屏120进行全屏显示,显示区域的大小是整个显示屏,如图1b所示。

可选地,在显示屏120显示每帧图像帧时,驱动ic160向栅极驱动电路140 发送一次第一帧启动信号。

当驱动ic160处于第二显示模式时,工作流程如下:

驱动ic160,被配置为在处于第二显示模式时,通过第二信号线164向栅极驱动电路140发送第二帧启动信号;

栅极驱动电路140,被配置为在接收到第二帧启动信号时,从第j行栅极线开始,逐行扫描至第n行栅极线。

可选地,以n=240为例,从第j行栅极线开始,逐行扫描至第n行栅极线是指:按照第二周期依次向第j行栅极线、第j+1行栅极线、第j+2行栅极线,…,第240行栅极线发送扫描信号,每行像素行在对应的栅极线收到扫描信号时进入工作状态。

当j=200时,栅极驱动电路140从第200行栅极线开始,逐行扫描至第240行栅极线,完成一帧图像帧的显示。此时,显示屏120进行局部显示,显示区域的大小是第200行像素行至第240行像素行所构成的区域,如图1c所示。

可选地,在显示屏120显示每帧图像帧时,驱动ic160向栅极驱动电路140发送一次第二帧启动信号。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通过提供至少两条用于传输帧启动信号的信号线,存在第一信号线与栅极驱动电路的连接位置与第i行栅极线对应,存在第二信号线与栅极驱动电路的连接位置与第j行栅极线对应,使得驱动ic具有从第i行栅极线开始逐行扫描,和从第j行栅极线开始逐行扫描的能力,从而可以控制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在不同的显示模式下工作,每种显示模式下的显示区域的大小不同的效果。

在图1a实施例中,是以用于传输帧启动信号的信号线为两条来举例说明的。但在不同的实施例中,上述信号线的条数可以为三条或三条以上。每组信号线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的连接位置与不同的所述栅极线对应。

图2a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以用于传输帧启动信号的信号线为三条来举例说明。该显示屏组件包括:显示屏220、栅极驱动电路240和驱动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ic)260。其中:

显示屏220设置有n行按序排列的像素行222,每行像素行222对应一个栅 极线(gateline)224。可选地,每行像素行222包括m个像素单元。比如,在分辨率为1920*1080的显示屏中,具有1080行像素行222,每行像素行包括1920个像素单元。

栅极驱动电路240与n行栅极线224相连。栅极驱动电路240具有对n行栅极线224进行逐行扫描的能力,每行像素行222在对应的栅极线224收到扫描信号时进入工作状态。可选地,栅极驱动电路240是阵列基板栅极驱动(gatedriveronarray,goa),栅极驱动电路包括级联的多个goa单元(图中未示出),goa单元与栅极线224一一对应。比如,第i个goa单元与第i行栅极线224相连。

驱动ic260通过三条信号线与栅极驱动电路240相连。该信号线是用于传输帧启动信号的信号线,帧启动信号又称垂直同步开启信号(startvertical,stv),是用于表示每一帧图像帧开始显示的信号。

第一信号线262与栅极驱动电路240的连接位置与第i行栅极线对应。本实施例以第i行栅极线是第1行栅极线举例说明。

第二信号线264与栅极驱动电路240的连接位置与第j行栅极线对应。本实施例以第j行栅极线是第541行栅极线举例说明。

第三信号线266与栅极驱动电路240的连接位置与第k行栅极线对应。本实施例以第k行栅极线是第1001行栅极线举例说明。

驱动ic260可以处于不同的显示模式。该显示模式包括:第一显示模式、第二显示模式和第三显示模式。

当驱动ic260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工作流程如下:

驱动ic260,被配置为在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通过第一信号线262向所述栅极驱动电路240发送第一帧启动信号。

栅极驱动电路240,被配置为在接收到第一帧启动信号时,从第i行栅极线开始,逐行扫描至第n行栅极线。

可选地,以n=1080为例,从第i行栅极线开始,逐行扫描至第n行栅极线是指:按照第一周期依次向第i行栅极线、第i+1行栅极线、第i+2行栅极线,…,第1080行栅极线发送扫描信号,每行像素行在对应的栅极线收到扫描信号时进入工作状态。

当i=1时,栅极驱动电路240从第1行栅极线开始,逐行扫描至第1080行 栅极线,完成一帧图像帧的显示。此时,显示屏220进行全屏显示,显示区域的大小是整个显示屏,如图2b所示。

可选地,在显示屏220显示每帧图像帧时,驱动ic260向栅极驱动电路240发送一次第一帧启动信号。

当驱动ic260处于第二显示模式时,工作流程如下:

驱动ic260,被配置为在处于第二显示模式时,通过第二信号线264向栅极驱动电路240发送第二帧启动信号;

栅极驱动电路240,被配置为在接收到第二帧启动信号时,从第j行栅极线开始,逐行扫描至第n行栅极线。

可选地,以n=1080为例,从第j行栅极线开始,逐行扫描至第n行栅极线是指:按照第二周期依次向第j行栅极线、第j+1行栅极线、第j+2行栅极线,…,第1080行栅极线发送扫描信号,每行像素行在对应的栅极线收到扫描信号时进入工作状态。

当j=541时,栅极驱动电路240从第541行栅极线开始,逐行扫描至第1080行栅极线,完成一帧图像帧的显示。此时,显示屏220进行局部显示,显示区域的大小是第541行像素行至第1080行像素行所构成的区域,如图2c所示。

可选地,在显示屏220显示每帧图像帧时,驱动ic260向栅极驱动电路240发送一次第二帧启动信号。

当驱动ic260处于第三显示模式时,工作流程如下:

驱动ic260,被配置为在处于第三显示模式时,通过第三信号线266向栅极驱动电路240发送第三帧启动信号;

栅极驱动电路240,被配置为在接收到第三帧启动信号时,从第k行栅极线开始,逐行扫描至第n行栅极线。

可选地,以n=1080为例,从第k行栅极线开始,逐行扫描至第n行栅极线是指:按照第三周期依次向第k行栅极线、第k+1行栅极线、第k+2行栅极线,…,第1080行栅极线发送扫描信号,每行像素行在对应的栅极线收到扫描信号时进入工作状态。

当k=1001时,栅极驱动电路240从第1001行栅极线开始,逐行扫描至第1080行栅极线,完成一帧图像帧的显示。此时,显示屏220进行局部显示,显示区域的大小是第1001行像素行至第1080行像素行所构成的区域,如图2d所 示。

可选地,在显示屏220显示每帧图像帧时,驱动ic260向栅极驱动电路240发送一次第三帧启动信号。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通过提供至少两条用于传输帧启动信号的信号线,存在第一信号线与栅极驱动电路的连接位置与第i行栅极线对应,存在第二信号线与栅极驱动电路的连接位置与第j行栅极线对应,使得驱动ic具有从第i行栅极线开始逐行扫描,和从第j行栅极线开始逐行扫描的能力,从而可以控制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在不同的显示模式下工作,每种显示模式下的显示区域的大小不同的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通过提供三条或三条以上的信号线,存在第一信号线与栅极驱动电路的连接位置与第1行栅极线对应,使得显示屏能够在全屏显示模式和两种不同大小的局部显示模式中的任意一种显示模式下工作。

在图1a实施例和图2a实施例中,栅极驱动电路为一个整体电路。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栅极驱动电路包括两部分:奇数行栅极驱动电路和偶数行栅极驱动电路,请参考如下实施例:

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屏组件包括:显示屏320、奇数行栅极驱动电路340、偶数行栅极驱动电路360和驱动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ic)380。其中:

显示屏320设置有n行按序排列的像素行322,每行像素行322对应一个栅极线(gateline)324。可选地,每行像素行322包括m个像素单元。比如,在分辨率为1920*1080的显示屏中,具有1080行像素行322,每行像素行包括1920个像素单元。

奇数行栅极驱动电路340与n行栅极线224中的奇数栅极线相连,也即第1行栅极线、第3行栅极线、第5行栅极线、第7行栅极线,…,第n-1行栅极线(设n为偶数)。

偶数行栅极驱动电路360与n行栅极线224中的偶数栅极线相连,也即第2行栅极线、第4行栅极线、第6行栅极线、第8行栅极线,…,第n行栅极线(设n为偶数)。

奇数行栅极驱动电路340具有对n行栅极线224中的奇数栅极线进行逐行 扫描的能力,偶数行栅极驱动电路340具有对n行栅极线224中的偶数栅极线进行逐行扫描的能力。奇数行栅极驱动电路340和偶数行栅极驱动电路360协同工作,实现从第1行栅极线至第n行栅极线的逐行扫描。每行像素行322在对应的栅极线324收到扫描信号时进入工作状态。可选地,奇数行栅极驱动电路340和偶数行栅极驱动电路360是阵列基板栅极驱动(gatedriveronarray,goa),栅极驱动电路包括级联的多个goa单元(图中未示出),goa单元与栅极线324一一对应。比如,第i个goa单元与第i行栅极线224相连。奇数行栅极驱动电路340包括级联的奇数goa单元,偶数行栅极驱动电路360包括级联的偶数goa单元。

驱动ic380通过两组信号线与栅极驱动电路相连,每组信号线包括两条信号线,其中一条信号线用于与奇数行栅极驱动电路340相连,另一条信号线用于与偶数行栅极驱动电路360相连。该信号线是用于传输帧启动信号的信号线,帧启动信号又称垂直同步开启信号(startvertical,stv),是用于表示每一帧图像帧开始显示的信号。

第一组信号线362与栅极驱动电路的连接位置364与第i行栅极线对应。

第二组信号线366与栅极驱动电路的连接位置368与第j行栅极线对应。

可选地,驱动ic380具有两种工作状态: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

当驱动ic380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工作流程如下:

驱动ic380,被配置为在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通过第一组信号线362向奇数行栅极驱动电路340和偶数行栅极驱动电路360发送第一帧启动信号。

奇数行栅极驱动电路340和偶数行栅极驱动电路360,被配置为在接收到第一帧启动信号时,从第i行栅极线开始,逐行扫描至第n行栅极线。

可选地,在显示屏320显示每帧图像帧时,驱动ic380向奇数行栅极驱动电路340和偶数行栅极驱动电路360发送一次第一帧启动信号。

当驱动ic380处于第二显示模式时,工作流程如下:

驱动ic380,被配置为在处于第二显示模式时,通过第二组信号线366向奇数行栅极驱动电路340和偶数行栅极驱动电路360发送第二帧启动信号;

奇数行栅极驱动电路340和偶数行栅极驱动电路360,被配置为在接收到第二帧启动信号时,从第j行栅极线开始,逐行扫描至第n行栅极线。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通过提供至少两条用于传输帧启 动信号的信号线,存在第一信号线与栅极驱动电路的连接位置与第i行栅极线对应,存在第二信号线与栅极驱动电路的连接位置与第j行栅极线对应,使得驱动ic具有从第i行栅极线开始逐行扫描,和从第j行栅极线开始逐行扫描的能力,从而可以控制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在不同的显示模式下工作,每种显示模式下的显示区域的大小不同的效果。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包括:处理器420和显示屏组件440。

可选地,显示屏组件440是图1a所示实施例、图2a所示实施例和图3所示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显示屏组件440包括:显示屏442、栅极驱动电路444和驱动ic446。

处理器420与显示屏组件440中的驱动ic446相连。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屏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a、图2a和图3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屏组件中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在步骤501中,驱动ic在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通过第一信号线向栅极驱动电路发送第一帧启动信号;

可选地,驱动ic在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按照第一周期通过第一信号线向栅极驱动电路周期性发送第一帧启动信号。

其中,第一周期与第一参数呈正比例关系,第一参数为第i行栅极线至第n行栅极线之间的栅极线总数。

在步骤502中,栅极驱动电路在接收到第一帧启动信号后,从第i行栅极线开始逐行扫描至第n行栅极线;

每行像素行在对应的栅极线收到扫描信号时进入工作状态。

在步骤503中,驱动ic在处于第二显示模式时,通过第二信号线向栅极驱动电路发送第二帧启动信号;

可选地,驱动ic在处于第二显示模式时,按照第二周期通过第二信号线向栅极驱动电路周期性发送第二帧启动信号。

其中,第二周期与第二参数呈正比例关系,第二参数为第j行栅极线至第n 行栅极线之间的栅极线总数。

在步骤504中,栅极驱动电路在接收到第二帧启动信号后,从第j行栅极线开始逐行扫描至第n行栅极线。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503和步骤504的执行时机与步骤501和步骤502的执行时机并无限定,视驱动ic当前所处的显示模式而定。也即,步骤503和步骤504可以在步骤501和步骤502之前执行。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控制方法,通过驱动ic在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通过第一信号线向栅极驱动电路发送第一帧启动信号;栅极驱动电路在接收到第一帧启动信号后,从第i行栅极线开始逐行扫描至第n行栅极线;驱动ic在处于第二显示模式时,通过第二信号线向栅极驱动电路发送第二帧启动信号;栅极驱动电路在接收到第二帧启动信号后,从第j行栅极线开始逐行扫描至第n行栅极线,从而可以控制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在不同的显示模式下工作,每种显示模式下的显示区域的大小不同的效果。

图6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屏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图4实施例中的终端中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在步骤601中,处理器向驱动ic发送模式选择指令;

处理器根据当前所处的工作状态向驱动ic发送模式选择指令。模式选择指令用于指示驱动ic选择至少两种显示模式中的一种。

比如,处理器在当前所处的工作状态为视频播放时,向驱动ic发送用于选择第一显示模式的模式选择指令。可选地,第一显示模式是全屏显示模式。

又比如,处理器在当前所处的工作状态为显示未读短信息时,向驱动ic发送用于选择第二显示模式的模式选择指令。可选地,第二显示模式是局部显示模式。

在步骤602中,驱动ic接收模式选择指令,根据模式选择指令确定当前所处的显示模式;

在步骤603中,驱动ic在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通过第一信号线向栅极驱动电路发送第一帧启动信号;

可选地,驱动ic在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按照第一周期通过第一信号线向栅极驱动电路周期性发送第一帧启动信号。

其中,第一周期与第一参数呈正比例关系,第一参数为第i行栅极线至第n行栅极线之间的栅极线总数。

在步骤604中,栅极驱动电路在接收到第一帧启动信号后,从第i行栅极线开始逐行扫描至第n行栅极线;

每行像素行在对应的栅极线收到扫描信号时进入工作状态。

在步骤605中,驱动ic在处于第二显示模式时,通过第二信号线向栅极驱动电路发送第二帧启动信号;

可选地,驱动ic在处于第二显示模式时,按照第二周期通过第二信号线向栅极驱动电路周期性发送第二帧启动信号。

其中,第二周期与第二参数呈正比例关系,第二参数为第j行栅极线至第n行栅极线之间的栅极线总数。

在步骤606中,栅极驱动电路在接收到第二帧启动信号后,从第j行栅极线开始逐行扫描至第n行栅极线。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605和步骤606的执行时机与步骤603和步骤604的执行时机并无限定,视驱动ic当前所处的显示模式而定。也即,步骤605和步骤606可以在步骤603和步骤604之前执行。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控制方法,通过驱动ic在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通过第一信号线向栅极驱动电路发送第一帧启动信号;栅极驱动电路在接收到第一帧启动信号后,从第i行栅极线开始逐行扫描至第n行栅极线;驱动ic在处于第二显示模式时,通过第二信号线向栅极驱动电路发送第二帧启动信号;栅极驱动电路在接收到第二帧启动信号后,从第j行栅极线开始逐行扫描至第n行栅极线,从而可以控制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在不同的显示模式下工作,每种显示模式下的显示区域的大小不同的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第三”等序数词,除非根据上下文其确实表达顺序之意,其它情况均应当理解为仅仅是起区分之用。若信号线为多条,则“第一”是指多条中的某一条,“第二”是指多条中的另一条。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 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