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确定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42211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Ri确定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RI确定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移动通信系统中,频谱资源是受限的,无论是移动终端还是基站设备,都需要在现有的频谱资源分配规则的前提下,提升系统的频带利用率,提高系统本身在无线市场的竞争力。从第二代(Second Generation,2G)到第三代(Third Generation,3G)、第四代(Fourth Generation,4G)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尤其是在以LTE(Long Term Evolution, 长期演进)系统为代表的准4G系统中,提升系统本身的频谱利用效率成为非常关键的因素。 从3G技术到4G技术,为了在有限的频带资源上进一步拓展资源,引入了多天线技术—— MIMO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输入多输出),ΜΙΜΟ技术的引入为开发空域资源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在MIMO环境中,基站和终端配置的天线数能够反映该环境下能够支持的最大层数。假设基站有N根天线,终端安装有M根天线,那么最大支持的层数为Amax=Hiin (见
#)ο常规的RI (Rank Indication,秩指示)的测量算法是通过信道冲激响应矩阵进行的,对接收的信道冲激响应矩阵进行相关,得到信道相关矩阵,对信道相关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后,对特征值进行判断,如果某个特征值与最大特征值相比过小,说明该值很可能是由噪声引入的,即使是信道本身的特征值,由于过小,信道增益过小,也认为该特征值无效,最后统计有效的特征值个数即为RI的值。根据上述的常规的RI的测量算法,终端通过信道估计矩阵的相关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得到相关矩阵的特征值,其中,非常小的特征值,非常有可能是由于非理想环境的影响造成的。常规的方法设定判断的门限值,假定为G大于该门限值的就认为是合理的取值,小于该值的则认为不合理。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通常,由于受到仿真较为理想的拘束,通过仿真来模拟上述的门限值的方法很难准确的反映真实的所有的外场环境,因此,通过设定固定门限值的方法是不合理的,应该根据真实的环境进行调整,但现有技术中并没有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RI确定方法和设备,解决现有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固定的矩阵特征值阈值不能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而不能确定合理的RI值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RI确定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终端设备确定当前信道的矩阵特征值;
6所述终端设备分别判断各矩阵特征值是否大于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 如果判断结果为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相应的矩阵特征值为有效矩阵特征值; 所述终端设备将当前的有效矩阵特征值的个数确定为当前的RI的值,并将所述RI的值上报给基站。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至少包括
选择模块,用于在预设的矩阵特征值阈值集合中选择矩阵特征值阈值,其中,所述预设的矩阵特征值阈值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大小不同的矩阵特征值阈值;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当前信道的矩阵特征值;
判断模块,用于分别判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所确定的各矩阵特征值是否大于所述选择模块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大于时,确定相应的矩阵特征值为有效矩阵特征值;
处理模块,用于将当前的所述第二确定模块所确定的有效矩阵特征值的个数确定为当前的RI的值,并将所述RI的值上报给基站。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RI确定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基站接收终端设备上报的RI的值;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确定字符ACK/否定字符NACK信息判断是否对所述 RI的值进行调整;
如果判断结果为否,所述基站根据所述RI的值选择合适的天线模式进行信号传输。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至少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上报的RI的值和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ACK/ NACK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所接收到的ACK/NACK信息判断是否对所述接收模块所接收到的RI的值进行调整;
传输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否时,所述接收模块所接收到的RI的值选择合适的天线模式进行信号传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终端设备根据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确定矩阵特征值是否有效,进而确定相应的RI的值,并上报给基站,从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矩阵特征值阈值的选择,不再使用固定的矩阵特征值阈值,而是在确定RI的过程中自适应的调整矩阵特征值阈值,得到适用于当前环境的最佳矩阵特征值阈值,基于此,可以根据得到的实际性能情况,获得准确的RI信息,与真实的传输环境相适应,提高信号传输质量,并有效的调配系统资源,实现系统资源的有效利用。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RI确定方法在终端设备侧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RI确定方法在基站侧的流程示意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场景中的RI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背景技术所述,在MIMO信道环境中,RI反映信道传输的真实层数,终端设备通过测量RI,再上报给基站,基站通过该RI值可以判断当前传输的层数,选择适当的传输模式以达到最大的信道容量。但是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只能使用固定的门限值(矩阵特征值阈值)来进行RI值的确定,不能根据实际的环境进行调整。为了克服这样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RI确定方法,能够更为合理的选择适当的矩阵特征值阈值来进行RI值的确定,与真实的传输环境相适应。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RI确定方法在终端设备侧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终端设备确定当前信道的矩阵特征值。在实际的环境中,为了简化相应的RI的值的确定过程,可以在本步骤之前进行一些特殊情况的判断,在达到特殊情况的要求时,进行相应的处理,而不再继续进行步骤SlOl 及其后续处理过程,实现了相应处理过程的简化。具体的,可以进行的特殊情况的判断处理包括以下两种 情况一、天线数量的判断。终端设备判断自身的天线数量和基站的天线数量是否为1。如果终端设备的天线数量和基站的天线数量中至少有一个为1,则终端设备确定当前的RI的值为1,将RI的值直接上报给基站,并结束当前的RI确定流程,不再继续执行步骤SlOl及其后续处理流程。情况二、基于SNR (Signal to Noise power Ratio,信噪比)阈值的判断。终端设备比较当前的SNR测量值与预设的SNR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如果终端设备确定当前的SNR测量值小于预设的SNR阈值,则终端设备确定当前的RI的值为1,将RI的值直接上报给基站,并结束当前的RI确定流程,不再继续执行步骤 SlOl及其后续处理流程。与上述描述相反,如果终端设备判断自身的天线数量和基站的天线数量均不为1, 和/或,终端设备确定当前的信噪比SNR测量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SNR阈值,则继续执行步骤SlOl及其后续处理流程。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上述的两种特殊情况的判断处理过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可以两种特殊情况均进行判断,也可以只对其中的一种情况进行判断,或者不对其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进行判断而直接执行步骤S101,这样的变化并不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而且,在两种特殊情况均进行判断的情况下,可以优先进行任何一种情况的判断, 这样的顺序变化同样不会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然,如果还有其他的特殊情况,同样可以按照上述的类似方案进行处理,在此不
再一一说明。另一方面,对于步骤S101,终端设备确定当前信道的矩阵特征值的方式根据具体的场景的需要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方案,具体说明如下
方案一、针对单个子帧的信息进行矩阵特征值的确定。
终端设备对当前子帧获得的信道估计结果进行相关矩阵求取。终端设备将不同子载波上的相关矩阵进行平均,得到特征值参数。终端设备根据特征值参数确定当前信道的矩阵特征值。方案二、针对多个子帧的信息进行矩阵特征值的确定。终端设备对当前子帧获得的信道估计结果进行相关矩阵求取。终端设备将不同子载波上的相关矩阵进行平均,得到特征值参数。终端设备对之前一次RI的值的上报时间点到本次RI的值的上报时间点所对应的时间区间内的所有或部分下行子帧的特征值参数进行平均,得到平均特征值参数。终端设备根据平均特征值参数确定当前信道的矩阵特征值。相比较上述的两种方案,差别在于是否基于多个子帧确定矩阵特征值,方案一只需要考虑单个子帧,因此,在确定矩阵特征值的过程中需要处理的信息更少,处理速度更快,而对于方案二,其综合考虑了多个子帧(下行子帧)的平均情况,不会因为单个子帧的信息波动而频繁影响矩阵特征值的计算结果,在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也不会导致矩阵特征值阈值的频繁更改,使方案的处理过程更加平稳,对系统资源的消耗更少。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具体应用上述的哪种方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这样的变化并不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步骤S102、终端设备分别判断各矩阵特征值是否大于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如果判断结果为大于,则执行步骤S103 ; 如果判断结果为小于或等于,则执行步骤S104。具体的,上述的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具体为终端设备在预设的矩阵特征值阈值集合中选择的一个矩阵特征值阈值;其中,预设的矩阵特征值阈值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大小不同的矩阵特征值阈值。在具体的实施场景中,这样的选择过程具体包括
在初始状态下,终端设备在预设的矩阵特征值阈值集合中选择的最大的矩阵特征值阈值或最小的矩阵特征值阈值。当然,这样的选择方案指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优选方案,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具体的
步骤S103、终端设备确定相应的矩阵特征值为有效矩阵特征值。步骤S104、终端设备确定相应的矩阵特征值为无效矩阵特征值。步骤S105、终端设备将当前的有效矩阵特征值的个数确定为当前的RI的值,并将 RI的值上报给基站。无论是步骤SlOl中的特殊情况,还是完成了步骤S105的操作,在终端设备将RI 的值上报给基站之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还进一步包括终端设备对相应的矩阵特征值阈值的调整过程,具体说明如下
终端设备确定基站是否对所上报的RI的值进行了调整,具体的,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基站当前选择的天线模式或其它信息,确定基站是否对RI的值进行了调整。如果终端设备确定基站下调了所上报的RI的值,终端设备上调当前选择的矩阵
9特征值阈值。具体的,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终端设备上调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具体为终端设备在预设的矩阵特征值阈值集合中选择其他矩阵特征值阈值作为新的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其中,其他矩阵特征值阈值的值大于之前的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如果终端设备确定基站上调了所上报的RI的值,终端设备下调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具体的,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终端设备下调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具体为终端设备在预设的矩阵特征值阈值集合中选择其他矩阵特征值阈值作为新的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其中,其他矩阵特征值阈值的值小于之前的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当然,由于预设的矩阵特征值阈值集合中所包括的矩阵特征值阈值的数量限制, 可能会出现没有更大或者更小的矩阵特征值阈值可供选择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会保持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而基站侧也会通过实际的场景变化进一步的对RI的值进行后续的调整,尤其是RI的值的回调,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基站和终端设备之间实现了矩阵特征值阈值的自适应调整。相对应的,在基站侧,需要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RI的值进行相应的天线模式的确定,具体的处理过程说明如下。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RI确定方法在基站侧的流程示意图, 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基站接收终端设备上报的RI的值。步骤S202、基站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ACK (Acknowledge,确定字符)/ NACK (Negative Acknowledgment,否定字符)信息判断是否对RI的值进行调整。在具体的通信场景中,终端设备和基站之间可以采用HARQ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或其它类似技术进行数据的传输与确认,如果终端设备 (接收端)成功的接收到基站(发送端)所发送的数据,那么,会回复一个ACK信息,反之如果接收失败或者出现传输错误,则回复一个NACK信息,基于该机制,终端设备可以向基站反馈当前的数据传输情况。而基站可以根据ACK/NACK信息确定终端设备是否正常接收了数据,因为数据传输失败或错误率过高的情况可能是RI当前的取值不当所导致的(终端设备不能准确的确定基站所发送的数据的层数,自然也就无法采用相应的策略进行数据接收), 所以,基站可以根据ACK/NACK信息的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行RI的调整。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203 ; 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204。步骤S203、基站根据RI的值选择合适的天线模式进行信号传输。步骤S204、基站对RI的值进行调整。步骤S205、基站根据调整后的RI的值选择合适的天线模式进行信号传输。通过这样的处理过程,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基站侧所采用的天线模式确定其是否对所上报的RI的值进行了调整,并根据相应的调整情况对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进行调整,具体的调整方式参见前述说明,在此不再重复叙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终端设备根据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确定矩阵特征值是否有效,进而确定相应的RI的值,并上报给基站,从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矩阵特征值阈值的选择,不再使用固定的矩阵特征值阈值,而是在确定RI的过程中自适应的调整矩阵特征值阈值,得到适用于当前环境的最佳矩阵特征值阈值,基于此,可以根据得到的实际性能情况,获得准确的RI信息,与真实的传输环境相适应,提高信号传输质量,并有效的调配系统资源,实现系统资源的有效利用。下面,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中,提供了一种基于动态的矩阵特征值阈值进行 RI确定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设定一组动态矩阵特征值阈值的方式,合理的适用于变化的或者说不同的外场环境,实现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矩阵特征值阈值的变化和调整,从而获得更加准确的RI信息,提高信号传输质量,并有效的调配系统资源,实现系统资源的有效利用。为了方便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假设终端设备中预先设定的矩阵特征值阈值集合为 G-\g gl,g2……,^J,其中,約+、灼……&均为矩阵特征值阈值集合中所包括的各矩阵特征值阈值,且约<灼……<&。就上述的假设,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具体实现流程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下的RI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以终端设备在初始状态下优先选择最小的矩阵特征值阈值A作为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终端设备判断基站与终端设备的天线数N和M的值。如果N和M中有任何一个值为1,则执行步骤S306 ; 如果N和M的值均不为1,则执行步骤S302。步骤S302、终端设备中预设SNR门限值T,比较当前的SNR测量值的和门限值T的大小。如果SNR测量值< T,则执行步骤S306 ; 如果SNR测量值> T,则执行步骤S303。步骤S303、终端设备计算矩阵特征值。终端设备将当前子帧获得的信道估计结果进行相关矩阵求取,将不同子载波上的信道相关矩阵求平均后得到R,对R求矩阵特征值。需要指出的是,在具体的实施场景中,为了对上述方案进行优化,以避免矩阵特征值阈值频繁更改的情况,可以对本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修改。例如,可以将本步骤的实现过程更改为终端设备将当前子帧获得的信道估计结果进行相关矩阵求取,将不同子载波上的信道相关矩阵求平均后得到R,对在前一次RI上报时间点到此次RI上报时间点内所有或部分下行子帧的R求平均得到R’,再对R’求矩阵特征值。相比较上述的两种方案,差别在于是否基于多个子帧确定矩阵特征值,第一种方案只需要考虑单个子帧,因此,在确定矩阵特征值的过程中需要处理的信息更少,处理速度更快,而对于第二种方案,则综合考虑了多个子帧(下行子帧)的平均情况,不会因为单个子帧的信息波动而频繁影响矩阵特征值的计算结果,在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也不会导致矩阵特征值阈值的频繁更改,使方案的处理过程更加平稳,对系统资源的消耗更少。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具体应用上述的哪种方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这样的变化并不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步骤S304、终端设备判断各矩阵特征值是否有效。如果矩阵特征值大于&,则认为该矩阵特征值有效,相反,如果矩阵特征值小于或等于而,则认为该矩阵特征值无效。步骤S305、终端设备统计有效的矩阵特征值的个数P,P即为初始的RI的值,并上
报给基站。步骤S306、终端设备确定初始的RI的值为1,并上报给基站。至此,终端设备完成了初始状态的RI确定处理,在上报了 RI给基站之后,基站会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RI的值选择合适的天线模式进行传输,同时基站还会通过终端设备反馈的ACK/NACK信息对终端设备上报的RI的值进行调整,适当的调节天线模式以保证终端设备的BLER (Block Error Rate,误块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相应的,终端设备也可以根据基站当前选择的天线模式来确定基站对RI的值是否做了适当的调整,并进而对自身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进行调整。具体的方法是如果基站下调RI的上报值,则上调确定RI的过程中所应用的门限值(矩阵特征值阈值),使判断条件更加严格,比如从&修改为^,反之,如果基站上调RI的上报值,则下调确定RI的过程中所应用的门限值(矩阵特征值阈值),使判断条件更加宽松, 最终选择得到适合当地环境的门限值(矩阵特征值阈值)。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实施过程的描述是按照终端设备在初始状态下优先选择最小的矩阵特征值阈值A作为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为例进行说明的,同样的,终端设备也可以在初始状态下优先选择最大的矩阵特征值阈值&甚至矩阵特征值阈值集合中的其他任何一个矩阵特征值阈值作为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这样的变化并不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此不再一一说明。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上述说明只是针对采用相关矩阵特征值的方法来进行RI 计算的情况,如果RI值的计算采用其他的方法,但同样需要确定矩阵特征值门限的情况, 则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仍适用,区别仅在于前述的步骤S303和步骤S304中的 RI计算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终端设备根据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确定矩阵特征值是否有效,进而确定相应的RI的值,并上报给基站,从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矩阵特征值阈值的选择,不再使用固定的矩阵特征值阈值,而是在确定RI的过程中自适应的调整矩阵特征值阈值,得到适用于当前环境的最佳矩阵特征值阈值,基于此,可以根据得到的实际性能情况,获得准确的RI信息,与真实的传输环境相适应,提高信号传输质量,并有效的调配系统资源,实现系统资源的有效利用。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其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至少包括
选择模块41,用于在预设的矩阵特征值阈值集合中选择矩阵特征值阈值,其中,预设的矩阵特征值阈值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大小不同的矩阵特征值阈值;第一确定模块42,用于确定当前信道的矩阵特征值;
判断模块43,用于分别判断第一确定模块42所确定的各矩阵特征值是否大于选择模块41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
第二确定模块44,用于在判断模块43的判断结果为大于时,确定相应的矩阵特征值为有效矩阵特征值;
处理模块45,用于将当前的第二确定模块44所确定的有效矩阵特征值的个数确定为当前的RI的值,并将RI的值上报给基站。进一步的,该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46,用于判断终端设备的天线数量和基站的天线数量是否为1,和/或, 确定当前的SNR测量值与预设的SNR阈值的大小关系;
第一确定模块42,具体用于在第三确定模块46判断终端设备的天线数量和基站的天线数量均不为1,和/或,确定当前的SNR测量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SNR阈值时,确定当前信道的矩阵特征值。其中,处理模块45,还用于当第三确定模块46判断终端设备的天线数量和/或基站的天线数量为1时,或,当第三确定模块46确定当前的SNR测量值小于预设的SNR阈值时,确定当前的RI的值为1,将RI的值直接上报给基站,并结束当前的RI确定流程。另一方面,第一确定模块42,具体用于
对当前子帧获得的信道估计结果进行相关矩阵求取; 将不同子载波上的相关矩阵进行平均,得到特征值参数; 根据特征值参数确定当前信道的矩阵特征值。或者,第一确定模块42,具体用于
对当前子帧获得的信道估计结果进行相关矩阵求取; 将不同子载波上的相关矩阵进行平均,得到特征值参数;
对之前一次RI的值的上报时间点到本次RI的值的上报时间点所对应的时间区间内的所有或部分下行子帧的特征值参数进行平均,得到平均特征值参数; 根据平均特征值参数确定当前信道的矩阵特征值。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选择模块41,具体用于在初始状态下,在预设的矩阵特征值阈值集合中选择的最大的矩阵特征值阈值或最小的矩阵特征值阈值。进一步的,该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47,用于在处理模块45将RI的值上报给基站之后,确定基站是否对所上报的RI的值进行了调整; 选择模块41,还用于
在第四确定模块47确定基站下调了所上报的RI的值时,在预设的矩阵特征值阈值集合中选择其他矩阵特征值阈值作为新的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其中,其他矩阵特征值阈值的值大于之前的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或,
在第四确定模块47确定基站上调了所上报的RI的值时,在预设的矩阵特征值阈值集合中选择其他矩阵特征值阈值作为新的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其中,其他矩阵特征值阈值的值小于之前的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其中,第四确定模块47,具体用于根据基站当前选择的天线模式,确定基站是否对RI的值进行了调整。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基站,其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至少包括
接收模块51,用于接收终端设备上报的RI的值和终端设备上报的ACK/ NACK信息; 判断模块52,用于根据接收模块51所接收到的ACK/NACK信息判断是否对接收模块51 所接收到的RI的值进行调整;
传输模块53,用于在判断模块52的判断结果为否时,接收模块51所接收到的RI的值选择合适的天线模式进行信号传输。进一步的,该基站,还包括
调整模块M,用于在判断模块52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对接收模块51所接收到的RI的值进行调整;
传输模块53,还用于根据调整模块M调整后的RI的值选择合适的天线模式进行信号传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终端设备根据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确定矩阵特征值是否有效,进而确定相应的RI的值,并上报给基站,从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矩阵特征值阈值的选择,不再使用固定的矩阵特征值阈值,而是在确定RI的过程中自适应的调整矩阵特征值阈值,得到适用于当前环境的最佳矩阵特征值阈值,基于此,可以根据得到的实际性能情况,获得准确的RI信息,与真实的传输环境相适应,提高信号传输质量,并有效的调配系统资源,实现系统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⑶-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网络侧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各个实施场景所述的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限制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秩指示RI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终端设备确定当前信道的矩阵特征值;所述终端设备分别判断各矩阵特征值是否大于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 如果判断结果为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相应的矩阵特征值为有效矩阵特征值; 所述终端设备将当前的有效矩阵特征值的个数确定为当前的RI的值,并将所述RI的值上报给基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当前信道的矩阵特征值之前,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判断自身的天线数量和所述基站的天线数量均不为1 ;和/或,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当前的信噪比SNR测量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SNR阈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所述终端设备判断自身的天线数量和/或所述基站的天线数量为1时,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当前的RI的值为1,将所述RI的值直接上报给所述基站,并结束当前的RI确定流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当前的SNR测量值小于预设的SNR阈值时,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当前的RI的值为1,将所述RI的值直接上报给所述基站,并结束当前的RI确定流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当前信道的矩阵特征值的方式,具体为所述终端设备对当前子帧获得的信道估计结果进行相关矩阵求取; 所述终端设备将不同子载波上的相关矩阵进行平均,得到特征值参数;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特征值参数确定当前信道的矩阵特征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当前信道的矩阵特征值的方式,具体为所述终端设备对当前子帧获得的信道估计结果进行相关矩阵求取; 所述终端设备将不同子载波上的相关矩阵进行平均,得到特征值参数; 所述终端设备对之前一次RI的值的上报时间点到本次RI的值的上报时间点所对应的时间区间内的所有或部分下行子帧的特征值参数进行平均,得到平均特征值参数;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平均特征值参数确定当前信道的矩阵特征值。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具体为 所述终端设备在预设的矩阵特征值阈值集合中选择的一个矩阵特征值阈值;其中,所述预设的矩阵特征值阈值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大小不同的矩阵特征值阈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在预设的矩阵特征值阈值集合中选择的一个矩阵特征值阈值,具体包括在初始状态下,所述终端设备在预设的矩阵特征值阈值集合中选择的最大的矩阵特征值阈值或最小的矩阵特征值阈值。
9.如权利要求1、3或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RI 的值上报给基站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基站是否对所上报的RI的值进行了调整;如果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基站下调了所上报的RI的值,所述终端设备上调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如果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基站上调了所上报的RI的值,所述终端设备下调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基站是否对RI的值进行了调整,具体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基站当前选择的天线模式,确定所述基站是否对RI的值进行了调整。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上调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具体为所述终端设备在预设的矩阵特征值阈值集合中选择其他矩阵特征值阈值作为新的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其中,所述其他矩阵特征值阈值的值大于之前的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所述终端设备下调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具体为所述终端设备在预设的矩阵特征值阈值集合中选择其他矩阵特征值阈值作为新的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其中,所述其他矩阵特征值阈值的值小于之前的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
12.—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选择模块,用于在预设的矩阵特征值阈值集合中选择矩阵特征值阈值,其中,所述预设的矩阵特征值阈值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大小不同的矩阵特征值阈值;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当前信道的矩阵特征值;判断模块,用于分别判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所确定的各矩阵特征值是否大于所述选择模块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大于时,确定相应的矩阵特征值为有效矩阵特征值;处理模块,用于将当前的所述第二确定模块所确定的有效矩阵特征值的个数确定为当前的RI的值,并将所述RI的值上报给基站。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数量和所述基站的天线数量是否为1,和 /或,确定当前的SNR测量值与预设的SNR阈值的大小关系;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判断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数量和所述基站的天线数量均不为1,和/或,确定当前的SNR测量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SNR阈值时, 确定当前信道的矩阵特征值。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判断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数量和/或所述基站的天线数量为1 时,或,当所述第三确定模块确定当前的SNR测量值小于预设的SNR阈值时,确定当前的RI 的值为1,将所述RI的值直接上报给所述基站,并结束当前的RI确定流程。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对当前子帧获得的信道估计结果进行相关矩阵求取;将不同子载波上的相关矩阵进行平均,得到特征值参数; 根据所述特征值参数确定当前信道的矩阵特征值。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对当前子帧获得的信道估计结果进行相关矩阵求取;将不同子载波上的相关矩阵进行平均,得到特征值参数;对之前一次RI的值的上报时间点到本次RI的值的上报时间点所对应的时间区间内的所有或部分下行子帧的特征值参数进行平均,得到平均特征值参数; 根据所述平均特征值参数确定当前信道的矩阵特征值。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模块,具体用于在初始状态下,在预设的矩阵特征值阈值集合中选择的最大的矩阵特征值阈值或最小的矩阵特征值阈值。
18.如权利要求12或1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将所述RI的值上报给基站之后,确定所述基站是否对所上报的RI的值进行了调整; 所述选择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四确定模块确定所述基站下调了所上报的RI的值时,在预设的矩阵特征值阈值集合中选择其他矩阵特征值阈值作为新的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其中,所述其他矩阵特征值阈值的值大于之前的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或,在所述第四确定模块确定所述基站上调了所上报的RI的值时,在预设的矩阵特征值阈值集合中选择其他矩阵特征值阈值作为新的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其中,所述其他矩阵特征值阈值的值小于之前的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基站当前选择的天线模式,确定所述基站是否对RI的值进行了调整。
20.一种RI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基站接收终端设备上报的RI的值;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确定字符ACK/否定字符NACK信息判断是否对所述 RI的值进行调整;如果判断结果为否,所述基站根据所述RI的值选择合适的天线模式进行信号传输。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ACK/ NACK信息判断是否对所述RI的值进行调整之后,还包括如果判断结果为是,所述基站对所述RI的值进行调整; 所述基站根据调整后的RI的值选择合适的天线模式进行信号传输。
22.—种基站,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上报的RI的值和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ACK/ NACK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所接收到的ACK/NACK信息判断是否对所述接收模块所接收到的RI的值进行调整;传输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否时,所述接收模块所接收到的RI的值选择合适的天线模式进行信号传输。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整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对所述接收模块所接收到的RI的值进行调整;所述传输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调整模块调整后的RI的值选择合适的天线模式进行信号传输。
全文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RI确定方法和设备,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终端设备根据当前选择的矩阵特征值阈值确定矩阵特征值是否有效,进而确定相应的RI的值,并上报给基站,从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矩阵特征值阈值的选择,不再使用固定的矩阵特征值阈值,而是在确定RI的过程中自适应的调整矩阵特征值阈值,得到适用于当前环境的最佳矩阵特征值阈值,基于此,可以根据得到的实际性能情况,获得准确的RI信息,与真实的传输环境相适应,提高信号传输质量,并有效的调配系统资源,实现系统资源的有效利用。
文档编号H04B7/04GK102412942SQ20111031634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8日
发明者戴晓明 申请人: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