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35630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无线传感器技术,尤其是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煤矿、石化、冶金行业,其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产生易燃、易爆及有毒物质的, 其监测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还有一些工厂废水、废气的排放,在样本的采集、分析和流量测定过程中成本也比较的高,同时也雇佣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光靠人力远远达不到目的,尤其是在一些高危环境中,操作人员往往难以解脱,存在一定的生命危险。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煤矿、石化、冶金行业及一些工厂废水、废气的排放行业的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监控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该系统包括多个传感器节点、 传感器、以及服务器和客户端;所述的传感器与传感器节点插接在一起,构成一个监测点; 传感器节点之间通过无线信道连接成网络,最后数据传送到汇聚节点,汇聚节点通过汇聚节点基站与服务器的传输接口信号相连,该服务器与电脑主机相连,对数据进行显示、保存与评估,远程客户通过internet和客户端软件访问服务器。作为优选,所述的传感器节点包括射频板和主板,射频板中的无线通信芯片通过阻抗匹配电路与天线相连接,主板中的微处理器芯片分别与存储器、LED灯、串口、51脚I/O 接插件相连接,射频板通过12脚接插件与主板相连,电源给主板供电。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监控系统,能使无线传感器网络把部分操作人员从高危环境中解脱出来的同时,提高险情的反应精度和速度;完成对工厂废水、废气污染元的监测,样本的采集、分析和流量测定,在相关的工厂每个排放口安装相应的无线节点,完成对工厂废水、废气污染源的监测,大大省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安全性提高,成本降低等特点,该监控装置也可以运用于煤矿、石化、冶金等相关行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节点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多个传感器节点1、传感器2、以及服务器和客户端;所述的传感器2与传感器节点1插接在一起,构成一个监测点;传感器节点1之间通过无线信道连接成网络,最后数据传送到汇聚节点3,汇聚节点3通过汇聚节点基站4与服务器5的传输接口信号相连,该服务器5与电脑主机6相连,对数据进行显示、保存与评估,远程客户通过internet和客户端软件访问服务器。该电脑主机6还与打印机11相连,方便其他客户看相关的数据及一些信息。如附图2所示,所述的传感器节点1包括射频板7和主板8,射频板7中的无线通信芯片71通过阻抗匹配电路与天线72相连接,主板8中的微处理器芯片81分别与存储器 82、LED灯83、串口 84、51脚I/O接插件85相连接,射频板7通过12脚接插件9与主板8 相连,电源10给主板8供电。所述的软件系统包括服务器软件和客户端软件。本实用新型是将一些要所监测的环境上装上传感器节点,然后通过传感器节点采集信息、并通过无线信道,最终将所采集的信息传送到汇聚节点,汇聚节点通过汇聚节点基站传动到服务器,最后服务器把所有的信息在电脑主机上显示、保存与评估,供客户分析、查看。
权利要求1.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多个传感器节点 (1)、传感器(2)、以及服务器和客户端;所述的传感器(2)与传感器节点(1)插接在一起,构成一个监测点;传感器节点(1)之间通过无线信道连接成网络,最后数据传送到汇聚节点 (3),汇聚节点(3)通过汇聚节点基站(4)与服务器(5)的传输接口信号相连,该服务器(5) 与电脑主机(6)相连,对数据进行显示、保存与评估,远程客户通过internet和客户端软件访问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节点(1)包括射频板(7)和主板(8),射频板(7)中的无线通信芯片(71)通过阻抗匹配电路与天线(72)相连接,主板(8)中的微处理器芯片(81)分别与存储器(82)、LED灯(83)、串口 (84),51脚I/O接插件(85)相连接,射频板(7)通过12脚接插件(9)与主板(8)相连, 电源(10)给主板(8)供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多个传感器节点、传感器、以及服务器和客户端;所述的传感器与传感器节点插接在一起,构成一个监测点;传感器节点之间通过无线信道连接成网络,最后数据传送到汇聚节点,汇聚节点通过汇聚节点基站与服务器的传输接口信号相连,该服务器与电脑主机相连,对数据进行显示、保存与评估,远程客户通过internet和客户端软件访问服务器;本实用新型能使无线传感器网络把部分操作人员从高危环境中解脱出来的同时,提高险情的反应精度和速度,大大省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安全性提高,成本降低等特点。
文档编号H04L29/08GK202035023SQ20112007863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3日
发明者何良 申请人:宁波市江北鹏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