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图像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生成颜色图表的方法、颜色图表及打印机。
背景技术:
传统地,针对例如使用青色(C)、品红色(M)、黄色⑴、黑色⑷颜色材料的电子照相打印机等的彩色打印机,进行与为各原色所设置的目标浓度有关的校准。然而,传统的原色校准可以校正原色,但不能校正例如灰色和肤色等通过组合 CM^(颜色而再现的颜色。例如,由于由环境因素或时间变化所导致的显影效率、定影温度变化等而出现的颜色波动,原色校正技术不能处理其它颜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彩色校准(日本特开2007-089031号公报)。然而,日本特开2007-089031号公报仅说明了分别执行K量校正和CMY校正的概要。就是说,该文献并没有说明实际的颜色校准方法,例如,为了颜色校准的目的而从打印机的理想状态识别波动的方法和基于该波动计算参数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生成颜色图表的方法、颜色图表及打印机,其使用较少数量的颜色图表来执行充分的颜色校准,并应用为了颜色校准的目的而从打印机的理想状态识别波动的方法和基于该波动计算参数的方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生成打印机用的包括多个元素的颜色图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打印机处于基准状态的情况下,获得表示由所述打印机输出的颜色的基准颜色数据;在所述打印机处于另一状态的情况下,获得表示由所述打印机输出的颜色的比较颜色数据;判断所述基准颜色数据和所述比较颜色数据的相应元素之间的颜色的差异;将所述打印机的输出颜色空间的至少一个区域分类为所述差异大致呈线性变化的线性区域;以及基于所述线性区域选择所述颜色图表的元素的颜色。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过上述用于创建打印机的颜色图表的方法生成的颜色图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该颜色图表的打印机。以下表述也构成本申请文件的一部分。1、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括颜色转换单元(101),用于将输入图像数据转换为与打印机的输出颜色相对应的颜色数据;以及多元颜色校正单元(102),用于对从所述颜色转换单元输出的颜色数据执行多元颜色校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创建单元,所述创建单元用于基于用作校正校准的打印机模型Q03)的输出颜色011)和实际输出颜色的测色值(90 来创建所述打印机的波动模型002),所述多元颜色校正单元(10 包括设置单元,所述设置单元通过基于所述打印机的波动模型(20 和所述打印机模型(20 的逆匹配法(904)来设置所述多元颜色校正单元(102)的多元颜色校正值。2、根据表述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创建单元通过根据用于测量打印机状态的颜色图表和所述打印机模型来估计插值而生成所述打印机的波动模型(202)。3、根据表述2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创建单元通过以下操作来创建所述打印机的波动模型使用用于测量打印机状态的颜色图表来测量打印机状态,根据用作所述校正校准的所述打印机模型来计算所测量出的打印机状态的波动差异,利用插值来估计所述打印机的波动差异,并且通过将所估计出的波动差异与用作所述校正校准的所述打印机模型合并来计算整个打印机状态。4、根据表述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颜色校正单元包括用于对通过所述逆匹配法所计算出的所述打印机的波动模型进行前置逆转换的前置逆转换表,其中所述前置逆转换表对通过所述颜色转换单元对所述打印机的装置颜色执行多元颜色校正而获得的颜色数据执行颜色转换。5、根据表述4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匹配法是用于计算输出装置独立颜色空间值的打印机的装置颜色的方法,在该方法中,从作为起点的所述打印机模型的装置颜色开始,估计波动后的所述打印机的装置颜色,以获得与所述打印机模型中的装置颜色相对应的装置独立颜色空间值。6、根据表述1-5中任一项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颜色转换单元将输入图像数据转换为CMYK值的第一图像数据作为打印机的装置颜色,以及所述多元颜色校正单元将来自所述颜色转换单元的CMYK值的第一图像数据校正为要输出到包括所述波动模型的所述打印机的CMYK值的第二图像数据。7、根据表述6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机模型用作打印机的校正校准并包括输出简档表,所述输出简档表将与由CMYK值表达的多元颜色有关的输出再现颜色定义为所述打印机的装置颜色。8、根据表述7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通过装置独立颜色空间值来表达所述输出再现颜色。9、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颜色转换步骤(101),将输入图像数据(210)转换为与打印机的输出颜色相对应的颜色数据012);以及多元颜色校正步骤(102),对由所述颜色转换步骤(101)输出的颜色数据(212)执行多元颜色校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创建步骤(S701-S704),所述创建步骤用于基于用作校正校准的打印机模型O03)的输出颜色011)和实际输出颜色的测色值(90 来创建波动模型 (202),其特征还在于,在所述创建步骤(S701-S704)中通过以下操作来创建所述打印机的波动模型O02)使用用于测量打印机状态的颜色图表来测量打印机状态(S702),根据用作所述校正校准的所述打印机模型来计算所测量出的打印机状态的波动差异(S702),利用插值来估计所述打印机的波动差异(S703),并且通过将所估计出的波动差异与用作所述校正校准的所述打印机模型合并来计算整个打印机状态(S704),以及所述多元颜色校正步骤(10 包括设置步骤(S801-S803),所述设置步骤通过基于所述打印机的波动模型(202)和所述打印机模型(203)的逆匹配法(904)来设置在所述多元颜色校正步骤(102)中使用的多元颜色校正值,其中,所述逆匹配法(904)是用于计算输出装置独立颜色空间值的打印机的装置颜色的方法,在该方法中,从作为起点的所述打印机模型的装置颜色开始,估计波动后的所述打印机的装置颜色012),以获得与所述打印机模型Q03)中的装置颜色相对应的装置独立颜色空间值,并且使用针对通过所述匹配法904所计算出的所述打印机的波动模型的前置逆转换表来执行所述逆匹配法(904),其中所述前置逆转换表用于对通过在颜色转换步骤(101) 中对所述打印机的装置颜色执行多元颜色校正而获得的颜色数据(21 执行颜色转换。10、一种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根据表述9的图像处理方法的各步骤的程序。11、一种用于存储根据表述10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下表述也构成本申请文件的一部分。1、一种用于执行颜色校正的图像处理设备,包括打印部件,用于打印与特定输入图像数据值(212)相对应的多个色块;测量部件,用于测量所打印的色块(903)的颜色;确定部件,用于确定从所述特定输入图像数据值012)到修改后图像数据值 (902)的转换,所述修改后图像数据值(90 将导致更接近于所述特定输入图像数据值 (212)的打印颜色;以及颜色校正部件(102),用于在通过所述打印部件打印所接收到的图像数据之前,通过使用所确定的转换对所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进行转换来执行所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的颜色校正。2、根据表述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部件用于对各色块确定所打印的色块(903)的测量颜色和与色块的输入图像数据值(21 相对应的颜色之间的差异。3、根据表述2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部件用于对所测量的色块(90 的颜色和与色块的输入图像数据值(21 相对应的颜色之间的差异进行插值,以创建整个颜色空间的差异数据。4、根据表述2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部件用于确定输入图像数据值(C、 M、Y)的颜色空间中在所打印的色块(903)的所测量出的颜色和与色块的输入图像数据值 (212)相对应的颜色之间的差异呈线性变化的线性区域,和所述颜色空间中该差异呈非线性变化的非线性区域,以及所述打印部件用于,与在所述颜色空间的所述线性区域中相比,在所述颜色空间的所述非线性区域中对所述特定输入图像数据值选择更高的浓度。5、根据表述1-4中任一项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使用C、M、Y值来表达所述特定输入图像数据值012)。6、根据表述1-5中任一项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使用C、M、Y值来表达所述修改后图像数据值(902)。
7、根据表述1-4中任一项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使用C、M、Y、K值来表达所述特定输入图像数据值012)。8、根据表述7中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转换部件用于确定输入图像数据值012)的组分中哪个最小,所述组分分别为青值、品红值、黄值、和1/3黑值;保持所述输入图像数据值中与所述最小组分值相对应的颜色值不变;以及对其它颜色值进行转换以创建修改后图像数据值。9、一种用于执行图像处理设备的颜色校正的方法,包括打印与特定输入图像数据值012)相对应的多个色块;测量所打印的色块(903)的颜色;确定从所述特定输入图像数据值012)到修改后图像数据值(902)的转换,所述修改后图像数据值(90 将导致更接近于所述特定输出图像数据值012)的打印颜色;以及颜色校正部件(102),用于在打印之前通过使用所确定的转换对所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进行转换来执行所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的颜色校正。10、一种程序,当在图像处理设备上运行该程序时,使该图像处理设备执行根据表述9的方法。11、一种用于存储根据表述10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根据本发明,可通过使用较少数量的颜色图表进行颜色校准来充分实现对例如灰色和肤色的颜色校正。此外,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将变得清楚。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执行图像处理设备的颜色校准的结构的例子的框图;图2是用于说明在根据实施例的颜色校准中颜色校正单元的功能的框图;图2A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颜色图表的例子;图3是示出包括波动模型和输出处理单元(理想状态)的输出处理单元的操作的例子的框图;图4是示出打印机色域中的装置颜色的数据输出值与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技术中的采样模型的图;图5是示出打印机色域中的装置颜色的数据输出值与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技术中改进的采样模型的图;图6是示出打印机色域中的装置颜色的数据输出值与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根据实施例的基于颜色差异值波动量的采样模型的图;图7是示出当关注波动的线性时,包括波动模型的输出处理单元的转换状态的创建过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图8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用于配置颜色校正单元的校正用转换表的生成过程的例子的流程图9是示出包括波动模型的输出处理单元的转换状态中的逆匹配的框图;图10是示出颜色校正单元的转换的框图;图11是示出将Lab值与CMY网格点相关联的LUT的图;图12是用于说明通过分割长方体来进行的传统线性插值的图;图1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将Lab值与CMY网格点相关联的LUT以说明使用波动起点的逆匹配法的图;图14是示出与四个CMYK输入相对应的颜色校正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图15是示出与四个CMYK输入相对应的颜色校正单元的结构的例子的框图;以及图16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保持CMYK颜色的K量完整并使用CMY校正单元仅校正 CMY值的校正单元的结构的例子的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狱棚列白·象■丨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在图像处理设备中对图像数据执行的转换处理的框图。本实施例中例示的图像处理设备使用颜色转换单元101将由计算机等发送的图像数据转换为CM^(值,作为打印机输出颜色的颜色数据。接着,颜色校正单元102将由颜色转换单元101发送的CiffK值转换为校正后值,以使得打印机可以获得与模型打印机等同的再现颜色。该模型打印机表示基于设计值工作或一直工作在理想状态而没有任何波动的打印机。输出处理单元103使用由颜色校正单元102发送的CMYK值来执行图像的半色调处理,还执行到纸张的输出处理,从而获得打印物。注意,本实施例中的颜色转换单元101和颜色校正单元102可以与输出处理单元 103安装于一体,并可以由打印机的控制器(未示出)来实现。可增加用于控制打印机的控制单元(未示出),且该控制单元可实现上述单元。在下面的说明中,这些单元由打印机的控制器实现。第一实施例颜饩校ιΗ单元102功能概述图2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颜色校正单元102的用途的抽象模型的框图。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简明而进行如下设置。就是说,假设图像数据是作为装置独立颜色空间 (device independent color space)中的颜色的CIELab数据。而且,假设发送到颜色校正单元102的装置颜色值和由颜色校正单元102发送到输出处理单元103的装置颜色值是没有任何K量值的CMY值,即不考虑黑色墨数据。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像数据可以是例如RGB数据等的其它图像数据,颜色校正单元102可以执行包括K值的校正。理想打印机模型图2的上部是表示理想打印系统的框图。在这种情况下,将作为图像数据被发送到颜色转换单元101的打印机色域的所有 Lab值210转换为作为打印机颜色值的相应CMY值212。接收打印机的颜色值CMY的理想输出处理单元203执行用于将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输出到纸张上的输出处理。通过使用测色计来执行输出图像的输出物测色201而获得的、并通过装置独立颜色空间值来表示的颜色Lab 211,与作为图像数据输入到颜色转换单元101的Lab值相匹配。波动樽型图2的中部是示出打印机发生颜色再现波动,即打印机没有工作为理想打印机的状态的框图。在该中部,打印机(输出处理单元10 被表示为理想打印机203和波动模型 202。当打印机的输出状态由于环境因素或时间变化而发生波动并且颜色的颜色再现变化时,来自输出处理单元203的输出值Lab 211变化为值L' a' b' 903。如图2的中部所示,源自环境因素或时间变化的波动可以用“波动模型202”来表示,该“波动模型202” 出现在与图1相对应的输出处理单元103中,就是说,在输出处理单元203(仍然假设处于理想状态)的前级中。该波动模型202将实际发送的CMY值212变化为C' M' Y'值901。 该波动模型202的抽象概念可有助于用于打印机输出波动和颜色再现波动的建模和校正。颜饩校ιΗ单元102的功能因此,如图2的下部所示,将颜色校正单元102设置在颜色转换单元101的后级。颜色校正单元102执行颜色校正,以使得由波动模型202发送到输出处理单元 (理想状态)203的装置颜色值,从中部示出的作为波动模型202的转换结果的C' M' Y' 值901恢复为CMY值212。更具体地,颜色校正单元102执行从CMY值212到C" M" Y" 值902的转换,并可以将C" M" Y"值发送到波动模型202。就是说,颜色校正单元102用作与输出处理单元103内部假设的波动模型202相关的转换表。在本实施例的结构中,如图2的下部所示,基于输出物测色201来测量在输出处理单元103内部发生的波动(这里表示为波动模型20 。然后,当产生并更新由颜色校正单元102执行的颜色校正时,打印机可以一直稳定地输出颜色,就如同它是处于理想状态下的理想打印机一样。注意,本实施例将说明颜色校正。同样地,由于可以校正原色,因此,可以稳定地输出原色和其它颜色。判断波动模型的影响图3是示出包括图2所示的波动模型202和输出处理单元(理想状态)203的输出处理单元103的转换状态的框图。在理想状态中,没有任何假设的波动模型202,因而通过输出处理单元(理想状态)203将输入CMY值212直接转换为Lab值211作为测色结果。另一方面,在受环境因素或时间变化的影响的普通打印机中,输入CMY值212被转换为C' M' Y'值901,这可以看作是经由波动模型202的转换。结果,Lab值211波动为L' a' b'值903。可以实际输出用于针对所有可能的打印机输出颜色来测量打印机状态的颜色图表,例如,在原色具有η步(step)的打印机的情况下,由CMY颜色所定义的色域的nXnXn 种颜色。通过对nXnXn种颜色的颜色图表进行测色,可以测量出包括环境和时间波动的输出处理单元103的实际转换状态。如果η是256,在CMY色域中的颜色数量是16,780,000, 且作为CMYK色域中nXnXnXn种颜色的组合的颜色数量是4,300,000,000。输出具有 16,780,000个元素的颜色图表明显将需要相当多的时间和资源。因此,在实践中,在颜色图表中输出有限数量的点或颜色(即,相比于打印机可以打印的颜色数量而言,打印相对少量的元素)。图2A示出作为打印在例如纸的单个薄片2上的颜色图表。该颜色图表包括多个大小为7X7mm的元素3。当然,可以改变元素的大小。输出在颜色图表上的元素典型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然而,也可能是其它形状。这里所示的元素彼此邻接,然而元素也可以彼此隔开。可以将颜色图表输出到一个或多个纸张或其它可打印介质上。为了进行测色,可以将以前由打印机打印的颜色图表输送到与打印机分离的目的地,例如服务中心等。可选地,可以在打印机原位执行测色。颜饩校IH单元的校准下面将参考图7和图8来说明颜色校正单元102的校准。不同的打印机模型具有不同的操作特性。对于给定的打印机模型,可以通过在最佳状态下操作打印机并测量由打印机打印的至少一个颜色图表的元素的颜色来准备正常输出查找表。优选地,打印一个以上的颜色图表,并打印尽可能多的不同颜色的图表元素并利用测色计对其进行测量。在本实施例中,准备正常输出查找表并将其存储在打印机的颜色校正单元102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由打印机的制造商(或其他方)预先准备正常输出查找表,且该正常输出查找表在颜色校正单元102的操作期间不发生变化。以这种方式,将打印机103的“理想的”或最优的性能记录在正常输出查找表中。图7和图8示出正常状态下正常打印机的颜色校正单元102的校准的步骤。通过打印机控制器或通过独立的控制单元来执行该方法的步骤。首先,在步骤S701中,打印机将包括多个元素的颜色图表打印在纸或其它打印介质上。然后使用测色计测量所打印的元素,并将结果输入到与打印机连接的信息处理设备或输入到打印机自身。在步骤S702中, 将斑块(patch)的测量值与正常输出查找表中的相应值进行比较。由打印机103打印的元素仅表示C、M、Y空间中的特定颜色(即,相比于打印机可以打印的颜色数量而言,打印相对少量的斑块)。因此,在步骤S703中,在整个C、M、Y空间中对测量出的差异进行插值,以针对其它(未测量的)C、M、Y值预测打印机103的实际打印性能与根据正常输出查找表所期望的打印性能之间的偏离。在步骤S704中,将该差异数据添加到正常输出查找表中,以生成表示在打印机的实际状态下打印机的实际输出的实际输出查找表。例如,当各装置颜色值C、M、Y具有33步时,实际输出查找表将输入值与35,937 种颜色的颜色L' a' b'相关联。图8示出颜色校正单元102中的查找表的设置。在步骤S801中,分析差异数据以确定应当怎样改变输入C、M、Y数据以创建修改后数据C"、M"、Y",该修改后数据C"、 Μ"、Υ"将产生与正常输出查找表中的值相同或相近的输出。稍后将结合图11 13来说明该处理。在步骤S802中,如上所述,分析颜色空间的各输入值C、Μ、Y以创建颜色校正查找表。在步骤S803中,将所得到的颜色校正查找表设置为颜色校正单元的查找表。在使用中,颜色校正单元102根据颜色校正查找表将接收到的CMY图像数据转换为数据值C"、Μ〃、Υ〃,然后将转换后的图像数据传送到用于打印的打印机。以这种方式, 颜色校正单元102改进了发送到用于打印的打印机的图像数据的颜色再现。可以通过逻辑电路等或微程序来实现颜色校正单元102。确定要打印的颜色图表的元素的颜色
如上所述,在用于进行测色的颜色图表中打印与在颜色空间中所选择的颜色相对应的很多颜色元素。传统上,所选择的颜色均勻分布在整个颜色空间中。例如,可以选择立方采样模式以使得图表元素的颜色与颜色空间中的点的立方阵列相对应。图4示出该方法。图4是数据输出值相对于浓度的图。数据输出值沿着C、M、Y颜色空间中的线与值 (C、M、Y)相对应。例如,该值可以表示从白到黑的单色颜色。在传统的颜色图表中,将以如图4中的采样点(圆圈)所示的规则的间隔打印与不同的灰色阴影相对应的元素。图4中的纵轴表示由测色计测量的浓度值。图4包括两条线,一条表示理想状态(虚线),另一条表示实际状态(实线)。理想状态线表示打印机处于理想状态时的性能并对应于正常输出查找表中的值。另一方面, 实际状态线表示对不处于理想状态的打印机执行测色的结果。实际状态线表示用户很可能经历的由于环境条件变化和打印机特性随时间的改变所产生的结果。如上所述,在步骤S703中,基于包括很多元素的颜色图表在整个颜色空间中对差异数据进行插值。由于所打印的元素数量远小于能够打印的颜色总量,插值难免会给颜色校正处理带来一些误差或近似。期望尽可能地减少这些误差。从图4中可以看出,通过采用周期性采样,可能无法精确地获得实际状态与理想状态的偏离。例如,对于图4的右手边,实际状态的浓度升高到理想状态以上。然而,利用图4中所选择的采样点,在测量到的差异数据中并没有表现出该升高。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研究了打印机的实际状态和打印机的理想状态(如上述正常输出查找表所表示的)如何变化。发明人发现实际状态从理想状态偏离的方式是可预测的。对于颜色空间的一些区域,打印机倾向于以线性方式从理想状态偏离;然而,对于颜色空间的其它区域,打印机倾向于以非线性方式从理想状态偏离。在线性区域中,即使利用很少的采样点,线性插值法也倾向于有效地运行;然而,在非线性区域中,可能需要更频繁的采样点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下面将结合图5和图6更详细地对此进行说明。图5是与上述图4相对应的图。图4与图5的不同之处在于采样点的定位。观察图5,可以看出在左手边,实际状态线和理想状态线开始于共同的原点。然而,理想状态线的浓度比实际状态线的浓度更快地增长。在标有“非线性区域”的区域中,理想状态与实际状态之间的差异随着横轴上数据输出值的变化而增大,即随着沿横轴的移动而增大。对于图5的中间,曲线趋于水平,并且存在理想状态曲线和实际状态曲线保持近似不变的间隔的“线性区域”。对于图5的右手边,存在第二个“非线性区域”。在第二非线性区域中,理想状态曲线与实际状态曲线之间的距离变小,然后在曲线相交之后再次增大。为了更准确地对打印机的实际状态与打印机的理想状态之间的差异进行插值,相对于在性能变化较慢的线性区域而言,期望在颜色空间的打印机的实际性能与打印机的理想性能之间的关系变化更快的非线性区域中具有更多采样点。图5中示出采样点在非线性区域比在线性区域更频繁的结构。如参考图6说明的那样,可以进一步改进上述配置。图6与图4和图5相对应,但是另外在示出“色差异波动量”的图之下示出了对图表中的差异进行插值的结果。由于发明人已发现打印机的偏离在某种程度上是可预测的,因此,允许如图6所示进一步减少采样点的数量。在该图中,通过将第二非线性区域再分割为线性子区域来选择较少数量的采样点。因而,当对差异进行插值时,通过在线性子区域的边缘选择适当的采样点(图表元素颜色),我们仍然可以生成打印机实际状态与打印机理想状态之间的实际差异的良好近似。
现在说明用于创建包括多个元素的颜色图表的方法。通常在设计并测试打印机时执行这些步骤,并且将颜色图表的副本存储在各打印机的存储器中。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 可以在以后将颜色图表下载到打印机或信息处理设备中,可能作为程序或软件更新的一部分。如先前说明的,打印机制造商(或其他方)创建用于提供与打印机的理想操作有关的数据的正常输出查找表。此外,制造商(或一些其他方)还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和在改变使用期后测量打印机的输出。在各测量条件下,打印机打印至少一个颜色图表并且优选地打印与颜色空间中的不同颜色相对应的尽可能多的颜色元素,以提供与打印机从其理想状态偏离有关的数据。然后,可以在各不同条件下检查打印机的实际性能与其理想性能之间的差异,并识别出线性区域和非线性区域。如上所述,线性区域是如下的区域当在颜色空间的该区域中从一个颜色移动到类似颜色时,打印机的测量输出颜色与在理想条件下的打印机的测量颜色之间的差异呈线性变化。相反地,非线性区域是如下的区域当在颜色空间的该区域中从一个颜色移动到类似颜色时,打印机的测量输出颜色与在理想条件下的打印机的测量颜色之间的差异呈非线性变化。一旦识别出了线性区域和非线性区域,制造商(或其他方)选择打印机要打印的至少一个颜色图表的元素的颜色。选择颜色以使得,与在颜色空间的至少一个非线性区域中的颜色相对应的颜色元素(采样点)的浓度,大于与在颜色空间的至少一个线性区域中的颜色相对应的颜色元素(采样点)的浓度。此外,可以选择颜色元素以将非线性区域分割为线性子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将颜色空间分为非线性区域和线性区域的分类可以与其它标准结合使用,以确定要打印的元素的颜色。例如,人眼对黄色不是特别敏感。因此,在颜色空间的黄色区域的偏离可能不如在颜色空间的其它区域的偏离重要。在这种情况下,与颜色空间的其它区域(例如颜色空间的红色区域)中的非线性区域相比,制造商(或其他方) 可以对与颜色空间的黄色区域中的非线性区域相对应的颜色图表的元素选择较低的浓度。逆匹配法的相关技术下面将说明图9中所示的逆匹配法904的相关技术。图11是示出将Lab值与在例如步骤S704中所获得的CMY网格点相关联的一个立方体的LUT的图。通过下面相关技术中的逆匹配法来计算与包含在该CMY-Lab网格关系中的Lab值1101相对应的CMY值。就是说,如图12所示,分割长方体以选择包含目标的多面体网格,并基于CMY-Lab线性插值的关系来计算CMY值。使用波动起点的逆匹配法的示例该实施例使用始于波动起点的比相关技术具有更高的准确性逆匹配法。与图11中一样,图13是示出将Lab值与步骤S704中所获得的CMY网格点相关联的一个立方体的LUT的图。假设值C0M0Y0已经波动为值L' a' b' 1301,尽管其应该输出为值LOaObO。如下计算当在作为起点的点C0M0Y0的值已经从值LOaObO波动了并且再现了值 L' a' b' 1301时所获得的波动后CMY值。就是说,从作为起点的点C0M0Y0开始,使用由在C方向上具有位移AC的点C' Μ0Υ0、在M方向上具有位移ΔΜ的点COM' YO和在Y方向上具有位移AYmACOMOY'所定义的四面体关系来执行插值估计。在图8的步骤S801中使用的逆匹配法904对所有再现颜色Lab211应用始于波动起点的逆匹配法。利用这种方法,由于具有多维波动趋势的波动具有统一的多维插值估计方向,因此总体上可以以较高的准确度估计多维波动。第二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中,为了简化,发送到颜色校正单元102的装置颜色值和从颜色校正单元102发送到输出处理单元103的装置颜色值都是未设置任何K量的CMY值。然而,如图16所示,可以以如下方式配置颜色校正单元将仅有三中颜色的校正结果,即CMY颜色的校正结果扩展到所有CMYK颜色,并且在实际校正中,CMY校正单元仅校正 CMY值而保持CiffK颜色的K量不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针对灰色、肤色和具有高亮度水平的颜色的校正效果好,因此可以获得足够的校正质量。在实际校正四种颜色即CM^(颜色时,颜色校正单元可以包括四个校正单元以一直校正具有较高应用量的三种颜色,即对CMYK值的波动具有较大影响的三个颜色。第二实施例的颜饩校ιΗ单元的结构和过稈的示例图14是与四CiffK输入相对应的颜色校正的流程图。图15是示出与四CM^(输入相对应的颜色校正单元102的结构的示例的图。CMY校正单元1503是在第一实施例中已经说明了其创建的CMY颜色校正单元。通过使用相同方法创建MYK、CYK和CMY校正表来配置 MYK校正单元1504、CYK校正单元1505和CMK校正单元1506。如果在步骤S1401中将CMYK值发送到图15中的颜色校正单元102,在步骤S1402 中,控制器使用应用量比较器1502来比较例如K/3值(将K值乘以1/3所获得的值)、C 值、M值和Y值的应用量。如果K/3值最小,则控制器确定接收到的CMYK值中的K值对再现颜色的波动具有最小比例的影响,控制器利用CMY校正单元1503执行保持K量的CMY校正(步骤S1403)。类似地,如果C值最小,则控制器利用MYK校正单元1504执行保持C量的MYK校正 (步骤S1404)。如果M值最小,则控制器利用CYK校正单元1505执行保持M量的CYK校正 (步骤S1405)。如果Y值最小,则控制器利用CMK校正单元1506执行保持Y量的CMK校正 (步骤S1406)。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将校正后CMYK发送到输出处理单元103来实现CMYK 校正(步骤S1407)。其它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简化,使用三维CIELab空间中的颜色作为装置独立颜色空间中的颜色。然而,即使使用例如LabPQR的四维或更多维的虚拟颜色空间中的颜色或光谱颜色空间中的颜色,也可以通过本实施例中简化方法的维扩展来创建四维CMYK-CMYK值校正表。注意,本发明可应用于由多个装置(例如主计算机、接口装置和打印机)配置成的系统或集成设备,也可应用于包括单一装置的设备。还可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装置上的程序以实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或例如CPU或MPU等的装置),以及通过使用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装置上的程序以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执行其步骤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方面。为这个目的,例如通过网络或从作为存储装置的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如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向计算机提供程序。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以及等同结构和功能。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处理设备,适用于生成用于将包含有多个颜色组分的第一装置颜色值 (212)转换为包含有多个颜色组分的第二装置颜色值(902)的多维颜色查找表,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包括存储部件,用于存储表示所述第一装置颜色值(21 和从打印机输出的理想测色值 (203)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理想状态模型O03);输入部件,用于通过测量从所述打印机输出的颜色图表来输入实际测色值(903); 计算部件,用于计算所述实际测色值(90 和与所述实际测色值相对应的理想测色值 (211)之间的差值(S702);第一生成部件,用于对所述差值进行插值来生成波动模型(S703),所述波动模型表示所述差值与所述第一装置颜色值(21 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生成部件,用于生成实际状态模型(20 (S704),所述实际状态模型表示通过将所述理想状态模型与所述波动模型相加得到的所述第一装置颜色值012)与所述实际测色值(90 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三生成部件,用于基于所述实际状态模型(202)计算与所述第一装置颜色值(212) 相对应的所述第二装置颜色值(902)以通过所述打印机输出所述颜色图表再现所述理想测色值003),并生成用于将所述第一装置颜色值(21 转换为所述第二装置颜色值(902) 的多维颜色查找表(S8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生成部件基于所述实际状态模型,通过利用所述理想测色值的在表示所述实际测色值(903)的网格点阵列中的位置(1301)来计算与所述第一装置颜色值相对应的所述第二装置颜色值(902),并生成所述多维颜色查找表(S80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输入颜色数据转换为所述第一装置颜色值的颜色转换部件(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比较部件,所述比较部件用于比较所述多个颜色组分的应用量,确定需要哪些颜色组分来生成所述多维颜色查找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部件确定所述多个颜色组分的子集,该子集不包含所述多个颜色组分中具有最低应用量的颜色组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成颜色图表的方法、颜色图表和打印机。该方法用于生成打印机的包括多个元素的颜色图表。该方法包括当打印机处于基准状态时,获得表示由打印机输出的颜色的基准颜色数据。此外,当打印机处于另一状态时,获得表示由打印机输出的颜色的比较颜色数据。判断该基准颜色数据和该比较颜色数据的相应元素之间的颜色的差异,并将打印机的输出颜色空间的至少一个区域分类为该差异大致呈线性变化的线性区域。该方法包括基于该线性区域选择颜色图表的元素的颜色。
文档编号H04N1/60GK102572212SQ20121000628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7日
发明者笠原章宏, 羽鸟和重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