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和通信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87208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信系统和通信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包括遥控器和主机装置的通信系统和通信设备。更特别地,本公开涉及包括遥控器和主机装置的通信系统和通信设备,该遥控器通过发送遥控码来远程操作,该主机装置作为遥控码的操作的对象,同时使用无线网络执行双向通信。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视机、AV设备和许多其他信息装置中,广泛地采用利用遥控器的遥控操作。在本公开中,受到遥控操作的装置主体将统称为“主机装置”。作为与遥控器通信的手段,已经利用了红外通信。尽管红外传输具有相对便宜和较低功耗的优点,但是其具有诸如受限于单向通信和具有敏锐的方向性的缺点。相反,在使·用无线网络作为通信手段的RF类型的遥控器的情况下,主机设备之间的双向通信变得可能,并且还扩展了通信范围。例如,Zigbee RF4CE(下文中称为“RF4CE”)是主要为消费电子产品开发的遥控器功能的标准。在RF4CE中提供三个频率信道。紧接在安装主机设备之后,默认地指定设置的实现方案以使用三个频率信道中与主机设备的干扰最小的信道。在遥控器侧,设置遵循由主机装置确定的频率信道。此外,配置遥控器以执行根据的CSMA(载波监听多路访问)的规则的干扰避免,IEEE 802. 15. 4的MAC层也采用CSMA。因为在此IEEE 802. 15. 4的PHY/MAC层适用于与使用无许可要求就可利用的2. 4GHz频带的RF4CE,所以存在大量干扰源,诸如微波炉、无线LAN(局域网)等,导致诸如RF遥控器受到干扰或者引起与邻近系统的干扰的问题。例如,已经提出一种遥控器系统,其使得遥控器能够操作,同时通过搜索可用信道、选择该信道作为通信信道并且随后作出改变来避免干扰(例如,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 2009-267560)。在该系统中,当接收的信号的电场强度连续超过阈值预定次数时,诸如电视的主机装置通过按预定顺序切换预先指定为受小的干扰的信道,来改变其收发器信道。在另一侧,当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没有接收响应信号ACK时,遥控器还切换类似主机装置的信道。在RF4CE中,遥控器侧没有被授权进行频率信道的改变,但是遵循主机装置确定的频率信道。因为在相同房间内操作遥控器和主机装置,所以典型地假设遥控器和主机装置相互相对接近地放置,并且分别由遥控器和主机装置接收的干扰波的能量等级在相同的数量级,即使周围存在干扰源。因此,因为根据CSMA遥控器根本不进行发送的频率信道类似地受到主机装置侧的干扰的影响,由此自动地改变到另一频率信道,并且可能持续地进行通信,同时避免相互干扰。然而,由于某些原因,如果在来自相同干扰源的影响下在遥控器和主机装置之间出现差异,特别地,因为在遥控器受到强等级的干扰同时主机装置受到的干扰的等级较弱的情况下,存在陷入不恰当进行通信的情形的可能性。这由以下事实引起主机装置侧既不检测干扰波也不进行频率信道的改变,同时遥控器侧在相同的频率信道检测干扰波,并且不根据干扰避免(CSMA)访问。

发明内容
本公开处理与之前的通信系统关联的上述和其他问题。因此将会期望提供能够在使用无线网络的遥控器和装置之间适当地执行双向通信的杰出通信系统和装置。以下是对本公开进一步期望的即使在当受相同干扰源的影响下,在遥控器和主机装置之间出现差别时的情况下,通信系统和装置也可以适当地进行通信,同时避免来自干扰源的干扰。为了克服早先提及的困难,并且在本公开中实现对通信系统和装置期望的能力,根据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遥控器,包括用于输入用户操作的输入部分和用于在至少两个频率信道的任一上执行双向通信的第一通信部分,以便发送对应于输入部分的用 户操作的遥控码;以及主机装置,包括用于在至少两个频率信道的任一上执行双向通信的第二通信部分和用于根据由第二通信部分接收的遥控码执行处理的主机功能部分;其中主机装置配置为确定用于要处于接收待机的第二通信部分的频率信道,遥控器配置为当信号没有通过主机装置处于接收待机所在的频率信道发出时,发送信道转移请求给主机装置,并且主机装置还配置为在接收信道转移请求后改变第二通信部分处于接收待机所在的频率信道。可以注意,在此提及的术语“系统”是指多个设备(或用于实现特定功能的功能模块)的逻辑组装物,并且其不特别地关注每个设备或功能模块是否在单个外壳中。在上述通信系统中,遥控器可以通过信道转移请求指引频率信道被改变。在这样的情况下,主机装置可以将主机装置处于接收待机所在的频率信道改变为通过接收的信道转移请求指引的频率信道。并且在通信系统中,主机装置配置为当从遥控器接收信号时返回响应信号。另一方面,遥控器根据CSMA不在频率信道上进行传输,在该频率信道中干扰波的能量等级超过预定的传输停止等级。此外,如果没有接收到响应信号,遥控器在改变频率信道之后发送另一信号,并且此外,当在发送该另一信号所在的频率信道上能够从主机装置接收响应信号时,遥控器配置为识别主机装置在频率信道上处于接收待机。此外,在上述通信系统中,当其上传输不可行的频率信道存在,并且即使在不同于上述频率信道的频率信道上顺序执行传输多于预定次数之后也没有接收到响应信号时,遥控器配置为发送信道转移请求到主机装置。根据替换实施例,提供用作遥控器的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用于输入用户操作的输入部分和用于在至少两个频率信道之一上执行双向通信的通信部分,其中通信设备配置为从通信部分发送对应于输入部分的用户操作的遥控码到要作为操作对象的主机装置,并且当信号没有通过主机装置处于接收待机所在的频率信道发送时发送信道转移请求到主机装置。在上述通信设备中,还可以配置为通过信道转移请求指弓I频率信道被转移。在这样的情况下,接收到信道转移请求的主机装置可以将主机装置处于接收待机所在的频率信道转移到通过接收的信道转移请求指引的频率信道。而且在该通信设备中,主机装置配置为当从遥控器接收到信号时返回响应信号。此外,通信设备中包括的通信部分根据CSMA不在频率信道上进行传输,在该频率信道中干扰波的能量等级超过预定的传输停止等级。当通信部分没有接收到响应信号时,该部分在改变频率信道之后发送另一信号,此外当可以在发送该另一信号所在的频率信道上从主机装置接收响应信号时,遥控器配置为识别主机装置在频率信道上处于接收待机。此外,在通信设备中包括的通信部分中,当其上传输不可行的频率信道存在,并且即使在其他频率信道上顺序发送信号多于预定次数之后也没有接收到响应信号时,该部分配置为发送信道转移请求到主机装置。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作为遥控器的操作的对象的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用于在至少两个频率信道的任一上与遥控器执行双向通信的通信部分,以及用于根据通信部分接收的遥控码执行处理的主机功能部分,其中通信部分确定要处于接收待机的频率信道,并且响应于来自遥控器的信道转移请求的接收改变处于接收待机的频率信道。在上述通信设备中,要改变的频率信道由接收的信道转换请求指引。此外,该通信
设备中包括的通信部分可以将要处于接收待机的频率信道转移到通过接收的信道转移请求指引的频率信道。利用以上描述的本公开的通信系统和通信设备,可以提供杰出的通信系统和装置,能够在使用无线网络的遥控器和主机装置之间适当地执行双向通信。此外,根据实施例,可以提供优秀的通信系统和装置,其即使受到来自相同干扰源的影响的差别出现在遥控器和主机装置之间时,也能适当地实现通信系统,同时避免来信干扰源的干扰。例如,在基于RF4CE标准的遥控器系统中,主机装置确定主机装置本身处于接收待机所在的频率信道,并且遥控器简单地配置为遵循频率信道和不通过改变到其他信道避免,即使只有遥控器侧受到干扰波的影响。相反,根据在此公开的实施例,在当其上传输不可行的频率信道存在,并且即使在其他频率信道上发送信号之后也没有接收到响应信号时的情况下,遥控器配置为能够通过识别没有通过主机装置处于接收待机所在的频率信道发送的信号,以及通过发送信道转移请求到主机装置,来改变到其他频率信道避免所讨论的频率信道。当结合附图和详细描述时,从以下详细描述本公开的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以及其处理上述问题的方式将变得更明显。


图I是示意性图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RF型遥控系统的架构的框图;图2图示从遥控器到主机装置的信道转移要求码的传输的特征;图3是图示由遥控器执行的处理过程(初始化)的流程图;图4是图示处理过程(根据通过用户的遥控操作执行的处理)的另一流程图;图5是图示处理过程(用于发送遥控码和信道转移要求码的处理)的另一流程图;图6是示意性图示用于主机装置以避免来自干扰波的干扰的方案的图;图7是示意性图示用于遥控器以基于CSMA避免干扰波的方案的图;图8示出图示从干扰源到主机装置和遥控器的距离的差别的示例;
图9示出图示用于主机装置和遥控器的不同安装环境的示例;图10示出图示用于主机装置和遥控器的天线模块的不同装配的示例;图11图示遥控器和主机装置之间的干扰波的接收等级的差别的特征;以及图12图示与遥控器侧的传输停止等级相比设置更低的主机装置侧的频率转移等级的特征。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考附图,下文中详述用于实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图I是示意性图示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RF型遥控系统I的架构的框图。图示的遥控系统I包括用于用RF信号发送遥控码以实现遥控器的操作的遥控器10、以及作为 遥控码的操作的对象的主机装置20。遥控器10提供有输入部分11、第一控制部分12、第一通信部分13和IC卡读取器14。输入部分11提供有多个按钮,诸如指针按钮、数字按钮、选择按钮和其他菜单按钮。用户可以通过输入部分11执行遥控操作。第一通信部分13配置为主要执行例如顺从RF4CE的PHY/MAC层的处理,以及进入无线网络作为终端站。遥控器10通过第一通信部分13执行与主机装置20的双向通信。在用RF信号发送遥控码后,如果没有从主机装置20接收响应信号预定次数,则切换在第一通信部分13中使用的频率信道,并且再次发送遥控码。此外,第一通信部分13配置为根据CSMA规则执行干扰避免,以便不在接收的干扰波的能量等级超过传输停止等级(下述的)的频率信道上进行传输。第一控制部分12配置为承担对遥控器10的操作的全面控制。例如,当通过用户按压输入部分11中包含的按钮中的任一时,对应于遥控码的信号从第一通信部分13发出。而且,当在主机装置20侧执行信息传输时,第一控制部分12指令第一通信部分13接收该信息以及处理如此接收的信息。IC卡读取器14能够通过例如服从国际标准IS0/IEC IS 18092 (NFCIP-I)等的通信系统,在零到约几十厘米的传输距离执行与IC卡的安全数据传输。作为主要用途,提到了从IC卡的读取认证信息、IC卡中存储的有价值信息的使用等。例如,在电视机作为主机装置20的情况下,通过将IC卡(未示出)拿到遥控器10的上方,来经过IC卡读取器14支付用于使用付费内容的费用是可行的。同时,主机装置20提供有显示部分21、主机功能部分22、第二控制部分23和第二通信部分24。第二通信部分24配置为主要执行例如服从RF4CE的PHY/MAC层的处理,管理作为接入点的无线网络,和适应一个或多个诸如遥控器10的终端站。利用在三个频率信道上可用的RF4CE,第二通信部分24默认配置为利用三个信道中与当前系统干扰最小的信道。此夕卜,如果接收的干扰波的能量等级超过在当前使用的频率信道上在接收待机模式期间的频率转移等级,则第二通信部分24进行到具有减小的干扰的另一频率信道的转移。显示部分21包括液晶显示器等。主机功能部分22包括要由遥控器10操作的电视机、AV设备和信息装置的其他主体。第二控制部分23配置为承担对主机装置20的操作的全面控制。例如,当通过第二通信部分24从遥控器10接收信号时,第二控制部分23工作以进行信号的解码处理。如果接收的信号是遥控码中一个,则第二控制部分23指令主机功能部分22执行遥控码中示出的处理。在操作遥控器期间,在显示部分21的屏幕上显示若干菜单项目。使用遥控器10的输入部分11中包含的光标按钮,用户可以改变屏幕上的菜单项目的选择,并且通过进一步按压决定按钮来确认选择的菜单项目。此外,主机功能部分22可以根据选择的菜单项目开始应用,以生成要发送的遥控器10的信息。在RF4CE中提供三个频率信道。紧接安装主机装置20之后,作为初始设置指定方案的实现,以使用三个频率信道中与主机装置20干扰最小的信道(之前提及)。此外,因为最优频率信道随时间改变,实际是每个制造商在还没由RF4CE指定的部分中,装配用于适当地实现到最优频率信道的转变的方案。
作为频率信道转移的方法的示例,提到了接收频率信道的转移或改变,如果在接收频率信道上的干扰波的能量等级超过某一预定等级(以下称为“频率转移等级”),同时主机装置20处于来自遥控器10的RF信号的接收待机模式。图6是示意性图示用于主机装置20以避免来自干扰波的干扰的方案的图。在图中所示示例中,虽然主机装置20处于CH(频率信道)15上的接收待机模式,但是因为CH 15上的干扰波的能量等级超过频率转移等级,所以用于进行接收待机的频率信道现在改变到CH 20或者CH 25。另一方面,尽管遥控器10自己不检测主机装置20已经转移频率信道的当前状态,但是当由用户通过遥控操作发送RF信号并且来自主机装置20的响应信号ACK没有返回时,遥控器配置为切换到另一频率信道。也就是说,因为遥控器10配置为在所有三个频率信道上进行发送,所以其可以对应于主机装置进行的频率信道改变。当由用户通过遥控操作发送RF信号时,遥控器10在三个频率信道上逐个进行RF信号的传输,直到其接收到来自主机装置20的ACK。因为主机装置20至少在频率信道之一上处于接收待机,所以作为结果ACK将在该频率信道上返回。随后遥控器识别接收ACK所在的频率信道作为供使用的信道。此外,遥控器10根据CSMA规则执行干扰避免。也就是,遥控器10在每个频率信道上进行发送之前检查干扰波的能量等级。随后,当在频率信道上发现超过某一预定等级(以下称为“传输停止等级”)的信号时,不在该频率信道上,而仅在具有低信号等级的其他频率信道上进行传输,使得即使被发送也不能到达对方并且不干扰上述信号。图7是示意性图示用于遥控器10以基于CSMA避免干扰波的方案的图。例如,假设到现在为止遥控器10已经能够在CH 15上接收ACK。在响应于用户的遥控操作在CH 15上进行任何传输之前,测量在相关频率信道上的干扰波的能量等级。当确认测量的等级超过传输停止等级时,遥控器10不在CH 15上进行发送,但是可以仅在诸如CH 20和CH 25的其他频率信道上逐个进行发送,在这些频率信道上干扰波的能量等级不超过传输停止等级。关于一般的无线网络,还期望跨墙(over a wall)的通信。相反,在RF型遥控系统中,正常地在相同房间中执行遥控操作。也就是说,遥控器10和主机装置20相互相对接近地放置,即使干扰源存在,也假设分别由遥控器10和主机装置20接收的干扰波的能量等级处于相同的数量级。在这样的情况下,在遥控器10根据CSMA根本不进行发送的频率信道上,因为干扰类似地主机装置20侧,由此自动地改变到另一频率信道,所以可能持续进行通信,同时避免相互干扰。然而,由于某些原因,如果来自相同干扰源的影响的差别出现在遥控器10和主机装置20之间,具体地,如同在遥控器10受到强等级的干扰,同时主机装置20受到的干扰的等级较弱的情况下,存在陷入来自遥控器10的传输不可行情形的可能性(遥控操作无效)。这是由以下事实引起主机装置20不转移频率信道,同时遥控器10不改变到主机装置20根据CSMA利用的频率信道。可以提及以下内容作为来自相同干扰源的干扰的差别出现在遥控器10和主机装置20之间原因。(I)由于距干扰源的距离。
(2)由于主机装置20和遥控器10的安装环境。(3)由于天线模块的装配。图8示出从干扰源到主机装置20和遥控器10的距离的差别的示例。因为到遥控器10的距离更近,所以干扰波的能量等级超过传输停止等级。另一方面,因为主机装置20距干扰源的距离更远,所以干扰波衰减并且接收的能量等级变为低于频率转移等级。图9示出用于主机装置20和遥控器10的不同安装环境的示例。在示例性图示中,干扰源位于房间外,并且干扰波不穿过墙壁,但是可以从窗户进入。遥控器10在能够接收从窗户进入的干扰的位置,并且要接收的干扰波的能量等级超过传输停止等级。相反,主机装置20隐藏在墙壁后,干扰波的能量等级变得低于频率转移等级。此外,图10示出主机装置20和遥控器10的天线模块的不同装配的示例。因为主机装置20的天线模块内置在金属外壳中,所以主机装置20首先具有低接收机敏感度。作为结果,即使距干扰源的距离对主机装置20和遥控器10几乎相同,如图中图示,尽管干扰波的能量等级在遥控器10侧超过传输停止等级,但干扰波的能量等级在主机装置20侧小于频率转移等级。图11图示遥控器10和主机装置20之间的干扰波的接收等级的差别的特征。在该图中,假设要使用的频率信道由主机装置20设置为CH 15。遥控器10到目前为止已经在频率信道CH 15上从主机装置20接收响应信号ACK,由此识别要使用的频率信道是CH 15。随后,在响应于用户的遥控操作在CH 15上进行任何传输之前,遥控器10测量相关频率信道上干扰波的能量等级。在图11图示的示例中,因为已经发现CH 15上的干扰波的能量等级超过传输停止等级,这是由通信环境中后来的变化等引起的,所以不在CH 15上进行传输。替代地,遥控器10仅在诸如CH 20和CH25的其他频率信道上逐个执行传输,在这些频率信道上干扰波的能量等级没有超过传输停止等级。另一方面,虽然在来自遥控器10的RF信号的接收待机模式中,主机装置20监视接收频率信道CH 15上的干扰波的能量等级。在图11图示的示例中,因为干扰波的能量等 级小于在频率信道任一上的频率转移等级,所以不进行频率的改变。
作为结果,虽然主机装置20在频率信道CH 15上连续处于接收待机模式,但是遥控器10根据CSMA不在CH 15上进行发送,而是变为通过逐个切换到诸如CH 20和CH25的其他频率信道来操作传输。虽然主机装置20不进行频率信道改变,但是遥控器10访问主机装置20根据CSMA利用的频率信道,遥控操作由此变为无效。如图10所示,在天线模块的装配视为导致由遥控器10和主机装置20从相同干扰源接收的影响的差别的原因的情况下,上述困难可以通过降低频率转移等级解决。也就是说,遥控器和主机装置之间从相同干扰源接收的影响的差别可以通过区别传输停止等级和频率转移等级来补偿。如图12所示,通过设置与遥控器10侧的传输停止等级相比主机装置20侧的频率转移等级更低,因为主机装置20进行到诸如CH 20和CH 25的其他频率信道的改变,所以遥控器10在CH 20和CH 25上向主机装置20发送遥控码变得可行。然而,当频率转移等级设置过低时,因为频率信道的改变在主机装置20侧出现更频繁,所以对遥控操作的响应可能变慢,或者操作变得不稳定。此外,该降低频率转移等级的方法没有向由于距干扰源的距离的差别(见图9)和安装环境的差别的问题(见图10)提供令人满意的方案。 利用当安装主机装置时在每个可用频率信道上测量干扰波的能量等级,并且然后改变到最小干扰信道的方法,当随后的改变出现在最优信道上时,不维持适当的对应测量。此外,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 2009-267560中公开了一种方法,其中主机装置周期地测量在每个可用频率信道上的接收场强度,然后进行到最小干扰信道的转移(之前提及)。然而,根据该方法,如图8到10所示,没有避免仅在遥控器侧接收的干扰波。此外,为了选择最优信道,必需每隔几秒并且在每个可用信道上测量接收的场强度,这表现为在测量期间遥控器无效。如果定期地进行这样的操作,则遥控器无效的时间段将定期出现。当遥控器10在频率信道之一上发送RF信号时,遥控器可以通过在该频率信道上适当地从主机装置20接收响应信号,识别到达主机装置20的遥控码。另一方面,遥控码没有到达主机装置20的情况主要出现在距干扰源的距离更近地放置遥控器10,同时主机装置20远离干扰源的安装环境中。再次参考图11,遥控器10根据CSMA不在CH 15上进行发送,并且即使在诸如CH 20和CH 25的其他频率信道上进行发送之后,来自主机装置20的响应信号ACK也没有返回。在主机装置20侧,相反,因为存在较小影响的干扰波,所以接收待机模式继续在频率信道CH 15上,没有出现在诸如CH 20和CH 25的其他频率信道上接收从遥控器10发送的信号并随后返回ACK信号。本发明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点上,即,遥控器10可以做出假设根据CSMA传输不可行的频率信道存在,并随后做出另一假设当即使在不同于上述频率信道的频率信道上顺序执行传输预定次数后,也不能接收响应信号ACK时,只有遥控器10受到来自干扰波影响,并且遥控码还没有到达主机装置20。因此,在此提出干扰避免方法,其中在发现存在根据CSMA传输不可行的频率信道情况下,和在只要即使在不同于上述信道的其他频率信道上连续进行发送预定次数之后也没有收到响应信号ACK的状态持续的情况下,遥控器10配置为发送信道转移要求码到主机装置20。遥控器10在每个频率信道上顺序发送信道转移要求码。如果遥控操作无效,则因为用户通常具有重复控制操作同时改变握持遥控器10的方式的习惯,所以可以预期如上对应于这样的遥控操作之一的RF信号将到达主机装置20。当接收信道转移要求码时,主机装置20可以识别遥控器10侧正受到干扰波的干扰,并且为了避免干扰顺序做出到其他频率信道的几种改变。遥控器10发送的信道转移要求码可以包括要改变的频率信道的信息。在该情况下,主机装置20可以改变到信道转移要求码指引的频率信道,并且仅保持在接收待机模式。随后,当遥控器10做出到根据CSMA可以执行传输的信道的改变时,主机装置20变得能够从遥控器10接收RF信号,并且遥控操作从该时间起变得有效。图2图示从遥控器10到主机装置20的信道转移要求码的传输的特征。当由用户执行遥控操作时,遥控器10发出遥控码,并且通过两个条件验证该代码是否到达主机装置20 :传输能够根据CSMA进行;以及已经从主机装置20接收ACK信号。在图2所示示例中,因为遥控器10接近干扰源放置,所以干扰波的能量等级强,且作为结果通信不稳定。另一方面,主机装置远离干扰源放置,并且干扰波的能量等级弱。也就是说,因为干扰源靠近遥控器10同时远离主机装置20,所以遥控码没有到达主机装置20的情况出现。如果遥控码没有到达主机装置20的出现频繁发生,则遥控器10向主机装置20发 出信道转移要求码。当接收信道转移要求码时,主机装置20改变进行接收待机所在的频率信道。由遥控器10发送的信道转移要求码可以包括要转移的频率信道。在该情况下,主机装置20进行到由信道转移要求码指引的频率信道的改变,并且可以保持在接收待机模式。如果遥控器10变得没有受到由此改变的频率信道上的干扰,则遥控码的稳定传输变得可行。尽管当然可以考虑信道转移要求码也没有到达受干扰源干扰的主机装置20的情况,但是并不完全是这样。如果遥控操作无效,则用户具有重复控制操作多次同时改变握持遥控器10的方式的习惯。如果信道转移要求码通过这样的遥控操作的任一可以到达主机装置20,则可以改变频率信道。此外,当即使用户在相同位置重复遥控操作之后,遥控码也没有传送时,因为用户引起遥控器10更接近主机装置20,所以通信可以变得可行。如果随后信道转移要求码到达主机装置20,则改变频率信道。图3到5是图示由遥控器10执行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如上所述,当发现其上根据CSMA传输不可行的频率信道存在时,并且当只要即使在不同于上述信道的其他频率信道上连续进行发送预定次数之后也没有收到响应信号ACK的状态持续时,遥控器10向主机装置20发出信道转移要求码。在图3所示处理过程中,执行用于初始化(清除)计数器的处理(步骤S31),该计数器配置为计数没有接收到答复信号ACK的状态。图4图示遥控器10根据通过用户的遥控操作执行的处理过程。注意,图中包括的术语“传输完成标记”指示传输处理完成,同时“非传输标记”指示(由于干扰波)根据CSMA传输不可行,并且每个标记在图5所示传输处理中被管理(以下提及)。当接收遥控码和信道转移要求码时,主机装置20对上述代码的每个返回响应信号ACK。此外,遥控器10指令计数器计数在发出遥控码或信道转移要求码之后没有接收到响应信号ACK的次数。如果用户执行遥控操作,则计数器首先检查关于其计数是否大于预定次数N(步骤S41)。如果计数小于N,也就是说,直到次数达到答复信号ACK不能连续接收的数量N (步骤S41中的否),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45,并且进行对主机装置20的遥控码的传输处理。用于执行遥控码的传输处理的处理过程图示在图5中,并将稍后详细描述。相反,如果计数超过预定次数N,也就是说发现其上传输不可行的频率信道存在,并且超过预定次数地不能连续接收响应信号ACK (步骤S41中的否),则进行对主机装置20的信道转移要求码的传输处理(步骤S42)。信道转移要求码可以包括要转移的频率信道。用于执行信道转移要求码的传输处理的处理过程图示在图5中,并将稍后详细描述。随后,参考传输完成标记,检查关于是否适当地完成信道转移要求码的传输(步骤 S43)。如果适当地完成了信道转移要求码的传输(步骤S43中的是),则清除计数器(步骤S44),但是如果还没有完成信道转移要求码的传输(步骤S43中的否),则维持计数器值的现状并且整个处理流程结束。此外,参考传输完成标记,检查关于是否适当地完成遥控码的传输(步骤S46)。如果适当地完成了遥控码的传输(步骤S46中的是),则清除计数器(步骤S48),并且整个处理流程结束。 另一方面,如果还没有完成遥控码的传输(步骤S46中的否),则随后参考非传输标记检查关于是否存在不能根据CSMA发送遥控码的任何情况(由于干扰波)(步骤S47)。在这一点上,如果设置非传输标记(步骤S47中的否),则计数器递增(步骤S48),然后整个处理流程结束。相反,如果没有设置非传输标记(步骤S47中的是),则整个处理流程维持现状结束。图5图示用于遥控器10发送遥控码和信道转移要求码的处理过程。在图4所示流程图中的步骤S42和S45调用有关处理过程。当调用这样的处理过程时,首先清除指示传输处理完成的“传输完成标记”和指示根据CSMA传输不可行的“非传输标记”(由于干扰波)二者(步骤S51)。随后,设置计时器以计时有关处理过程(步骤S52)。下文中,在当前设置的频率信道上尝试RF信号(遥控码或信道转移要求码)的传输(步骤S53)。随后,当能够从作为通信伙伴的主机装置20接收响应信号ACK,并且适当地完成代码传输时(步骤S54中的是),设置传输完成标记(步骤S59)并且整个处理流程结束。另一方面,当没有从接收到来自主机装置20的响应信号ACK(包括由于干扰波不能从主机装置20侧发出响应信号ACK的情况),并且当没有适当地完成代码传输时(步骤S54中的否),改变下一次要发送的频率信道(步骤S55)。以下,检查关于是否没有干扰地完成根据CSMA在步骤S43的传输(步骤S56)。在这一点上,当根据CSMA传输不可行时(由于干扰波)(步骤S56中的否),设置非传输标记(步骤S57)。随后,重复进行上述步骤S53到S57的处理,直到超时(步骤S58中的否)。附带地,例如约I秒的超时时段是合适的,但是不特别地限于此。在RF4CE中,在I秒内可能有约150到180次的重传。在如图5所示处理流程的末尾,当适当地完成传输时,设置传输完成标记。相反,当发现即使曾经在重复重传输期间根据CSMA传输不可行的情况时,设置非传输标记。尽管主要关于应用到包括遥控器和作为通过遥控器的操作的对象的主机装置的遥控系统的若干实施例作出以上说明,但是本公开的主旨不限于此。例如,本公开还可应用于执行双向通信的各种无线通信系统。此外,尽管已将主要关于根据RF4CE的遥控系统描述了实施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任何特定的标准。本公开包含涉及于2011年I月13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2011-004613中公开的主题,在此通过引用并入其全部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赖于设计需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出现各 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更改,只要它们在权利要求或其等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通信系统,包含 遥控器,包括 用于输入用户操作的输入部分和用于在至少两个频率信道的任一上执行双向通信以便发送对应于输入部分的用户操作的遥控码的第一通信部分;以及 主机装置,包括用于在至少两个频率信道的任一上执行双向通信的第二通信部分和用于根据由第二通信部分接收的遥控码执行处理的主机功能部分; 其中,主机装置配置为确定用于要处于接收待机的第二通信部分的频率信道,遥控器配置为当信号没有通过主机装置处于接收待机所在的频率信道发出时,发送信道转移请求给主机装置,并且主机装置还配置为在接收信道转移请求后改变第二通信部分处于接收待机所在的频率信道。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遥控器通过信道转移请求指引频率信道被改变, 主机装置将主机装置处于接收待机所在的频率信道改变为通过接收的信道转移请求指引的频率信道。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主机装置当从遥控器接收信号时返回响应信号;以及其中, 在当不在干扰波的能量等级超过预定的传输停止等级的频率信道上进行传输时,当没有接收到响应信号时改变频率信道之后发送另一信号,以及能够在发送该另一信号所在的频率信道上能够从主机装置接收响应信号的情况下;遥控器识别主机装置在该频率信道上处于接收待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在其上传输不可行的频率信道存在,并且即使在不同于上述频率信道的频率信道上顺序执行传输多于预定次数之后也没有接收到响应信号的情况下;遥控器发送信道转移请求到主机装置。
5.一种用作遥控器的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含 输入部分,用于输入用户操作;以及 通信部分,用于在至少两个频率信道之一上执行双向通信; 其中,该通信设备配置为从通信部分发送对应于输入部分的用户操作的遥控码到要作为操作对象的主机装置,并且当信号没有通过主机装置处于接收待机所在的频率信道发送时发送信道转移请求到主机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通信设备通过信道转移请求指弓I频率信道被改变。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主机装置配置为当从遥控器接收信号时返回响应信号,以及其中, 在当不在干扰波的能量等级超过预定的传输停止等级的频率信道上进行传输时,当没有接收到响应信号时改变频率信道之后发送另一信号,以及能够在发送该另一信号所在的频率信道上可以从主机装置接收响应信号的情况下;通信部分识别主机装置在该频率信道上处于接收待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在其上传输不可行的频率信道存在,并且即使在不同于上述频率信道的频率信道上顺序执行传输多于预定次数之后也没有接收到响应信号的情况下;通信部分发送信道转移请求到主机装置。
9.一种作为遥控器的操作的对象的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含 通信部分,用于在至少两个频率信道的任一上与遥控器执行双向通信的;以及主机功能部分,用于根据通信部分接收的遥控码执行处理,其中 通信部分确定要处于接收待机的频率信道,并且响应于来自遥控器的信道转移请求的接收改变处于接收待机的频率信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要改变的频率信道由接收的信道转换请求指引,并且通信部分将处于接收待机的频率信道改变为由接收的信道转移请求指引的频率信道。
全文摘要
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其包括用于发送对应于用户操作的遥控码的遥控器、以及用于根据遥控码执行处理的主机装置,其中主机装置配置为确定用于其中包括的要处于接收待机的通信部分的频率信道,遥控器配置为当信号没有在主机装置处于接收待机所在的频率信道上发送时,发送信道转移请求给主机装置,并且主机装置还配置为在接收信道转移请求后改变通信部分处于接收待机所在的频率信道。
文档编号H04W74/08GK102800180SQ20121000976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3日
发明者弦本隆志 申请人:索尼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