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配置参数通知、接收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59959发布日期:2018-06-12 17:34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配置参数通知、接收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配置参数通知、接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系统在经历了R8/9/10几个版本后,又陆续准备研究R11技术。目前部分R8产品开始逐步商用,R9和R10有待进一步的产品规划。

在经历了R8和R9阶段,R10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很多新的特性,例如,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简称为DM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简称为CSI-RS)等导频特性,以及天线支持等传输和反馈特性等等,特别是小区间干扰抵消增强(ehanced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ancellin,简称为eICIC)技术在考虑了R8/9ICIC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考虑小区之间的干扰避免技术。对于解决小区之间干扰问题的技术,在R10阶段初期主要考虑同构网下的小区干扰避免,其中主要考虑eICIC技术和多点协作(Coordinated Multi-point,简称为CoMP)技术。

CoMP顾名思义就是多个节点协作给一个或者多个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在相同的时频资源或者不同的时频资源来发送数据。这种技术可以减少小区之间的干扰,提高小区边缘的吞吐率,扩大小区覆盖。但是由于在讨论后期考虑到异构网引入了更多的场景,CoMP技术的复杂性以及R10讨论的时间限制,最终决定在R10阶段不引入额外的CoMP标准化内容,但是在设计CSI-RS可以考虑CoMP部分的需求来设计,所以CoMP技术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为3GPP)RAN1(Radio Access Network,无线接入网)60bis会议后就没有进行更深一步的讨论。

CoMP传输方式主要包括联合传输(Joint Transmission,简称为JT),协作调度(Coordinated Scheduling,简称为CS)/协作波束赋形(Coordinated Beamforming,简称为CB)。对于JT而言,由于不同的传输节点(Transmission Point,简称为TP)共同为一个UE传输数据,UE需要按照哪一个TP的小区ID来产生DMRS序列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因为在R10系统中,UE可以按照同步或者服务小区的小区ID来生成DMRS序列,所以不涉及按照不同ID产生不同DMRS序列的问题。UE利用小区ID先产生伪随机序列初始值cinit,cinit是用来生成DMRS序列所必须的,cinit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其中,ns为一个无线帧内的时隙索引,为小区ID,且X为小区特定(Cell-Specific)的参数,nSCID为扰码标识,nSCID=0,1,其取值是通过下行授权(DL_grant)中的下行授权控制信息格式(DCI format)中的扰码标识指示域(nSCID)来指示的。

在计算出cinit之后,再根据cinit按照3GPP LTE 36.211中7.2节的方法生成伪随机序列然后,采用如下公式生成DMRS参考信号序列:

其中,c(2m)为利用cinit生成的伪随机序列,r(m)为最终生成的DMRS序列,为系统最大带宽,normal/extended cyclic prefix为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为OFDM)符号的普通循环前缀/扩展循环前缀。

在R9/R10(Release 9/Release 10)系统中,ID标识是一个固定的值,而对于R11(Release11)系统而言,一个固定的ID标识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因此R11系统中可以配置多个ID标识,这样可以动态地切换到不同的TP,或者具有不同小区ID的不同节点,因此,切换到TP的R11(R10)用户可以利用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简称为MU-MIMO)技术来传输数据,从而节省资源,这时,MU-MIMO用户的DMRS序列是相同的,因此,可以更好的使不同用户的DMRS正交,还可以使不同用户利用最小均方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简称为MMSE)技术来抵消配对用户干扰,从而实现数据接收的准确率,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容量。而且,在Scenario 4场景下,由于位于同一个Cell(小区)下的不同节点具有相同的ID,这样,对于位于这些节点下的配置为传输模式8(Transmission Mode 8,简称为TM8)或者传输模式9(Transmission Mode 9,简称为TM9)的UE而言,UE只能根据上述公式1中的方式,确定扰码标识为0或1,而公式1中的其他值(比如ID标识)均是固定的,因此UE只能得到两个DMRS序列,这样会限制Scenario4下的小区分裂增益。

对于TM9配置UE,需要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为PDCCH)或者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为ePDCCH)区域检测两个DCI Format(一个为DCI Format 1A,一个为DCI Format 2C)。DCI Format 2C主要由以下信息构成:

1)载波指示域(配置为多载波聚合UE需要检测这个比特)。

2)资源分配类型指示,用于指示UE、基站发送数据所采用的是资源分配类型0还是资源分配类型1。如果下行带宽小于等于10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k,简称为RB),不存在资源分配头区域。

3)资源分配比特域。

4)发送功率控制比特域,用于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为PUCCH)的功率控制。

5)下行分配索引,该下行分配索引只存在于时分双工方式(Time Division Duplex,简称为TDD)系统。

6)混合自适应重传请求(Hybrid Adapt Retransmission Request,简称为HARQ)进程指示号。

7)天线端口,扰码标识和层数指示域。

8)监听测量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简称为SRS)请求域。

9)传输块(Transmission Block,简称为TB)信息指示域,该传输块包括TB 1和TB 2,每个传输块的信息构成如下所示:

TB 1由以下信息构成:

1)调制编码方案指示域(IMCS)。

2)新数据指示域(New Data Indication,简称为NDI)。

3)冗余版本指示域(rvidx)。

TB 2由以下信息构成:

1)调制编码方案指示域(IMCS)。

2)新数据指示域(NDI)。

3)冗余版本指示域(rvidx)。

如果两个传输块(TB 1和TB 2)都使能,则TB1映射到码字0,TB2映射到码字1。如果只有一个TB使能,则TB按表1的方式映射到码字,请参照表1:

表1、传输块到码字的映射(单传输块使能)

请参照表2,表2示出了天线端口,扰码标识和层数指示域。其中,对于单使能码字,如表2所示,在value=4,5,6时只支持相应前一次对应的一个码字利用2,3,4层传输的重传。

表2、天线端口,扰码标识和层数指示域

对于单码字一层传输,当TB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域IMCS=0,并且冗余版本指示域rvidx=1时,表明对应的TB没有使能。则另外一个使能的码字按照天线端口,扰码标识和层数指示域来选择发送天线端口,扰码标识和层数。如表2所示,当天线端口,扰码标识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0时,对应的基站的配置是1layer,port 7,nSCID=0(即1层传输,天线端口为7,扰码标识为0),以此类推,当指示域Value=1时,1layer,port 7,nSCID=1;当指示域Value=2时,1layer,port 8,nSCID=0;当指示域Value=3时,1layer,port 8,nSCID=1。

对于双码字两层传输,当天线端口,扰码标识和层数指示域Value=0时,2layers,ports 7-8,nSCID=0;当指示域Value=1时,2layers,ports 7-8,nSCID=1;以此类推,当层数大于2时,扰码标识指示默认nSCID=0。

综上所述,在CoMP技术中,对于R10系统(可以将其称为旧版本)而言,UE可以按照同步或者服务小区的小区ID来生成DMRS序列,具体的计算方式前面已经进行了详细描述,该过程并不涉及按照不同ID产生不同DMRS序列的问题。然而,对于R11系统(可以将其称为新版本)而言,可能会动态切换到不同的IP,或者具有不同小区ID的不同节点,并且,R10系统的用户也可能利用MU-MIMO技术来传输数据,而MU-MIMO的用户的DMRS序列相同可以更好的使得不同用户的DMRS正交,以及不同用户利用MMSE技术来抵消对用户干扰,基于上述情况的存在,R11系统需要一种按照不同ID产生不同DMRS序列的方法。

另外,在Scenario4场景下,位于同一个小区下的不同节点具有相同的ID,而这些节点下的UE只能选择两个扰码标识,这样会限制Scenario4场景下的小区分裂增益。

针对在相关技术中无法从新版本初始化方式动态切换到旧版本初始化方式,且在支持各种旧版本的情况下无法对初始化参数的选择进行动态指示,而导致在R11系统中的DMRS正交和准正交的CoMP技术效果不佳以及在Scenario4场景下小区分裂增益受限制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在R11系统中的DMRS正交和准正交的CoMP技术效果不佳以及在Scenario4场景下小区分裂增益受限制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序列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配置参数的通知方法,应用于基站,其中,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配置参数包括身份识别(ID)标识和/或扰码标识,该方法包括:包括:

步骤一、基站通过用户专用高层信令为终端配置N个ID标识,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ID标识用于产生下行解调参考信号(DMRS)序列所必须的初始化值;

步骤二、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通知终端,以层数大于1或2的方式进行数据流传输时,根据高层信令从N个ID标识中确定出第一ID标识和/或确定出扰码标识nSCID的值进行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和/或,基站判断N个ID标识中是否存在两个以上ID标识相同,根据判断结果决定采用以下方式之一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采用方式一进行确定操作,如果判断结果为否,采用方式二进行确定操作:

方式一:基站根据以下公式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公式1,其中,ns为一个无线帧内的时隙索引,为小区ID,nSCID为扰码标识、且取值为0或1,当层数值小于等于2时,通过下行授权DL grant动态信令中的扰码标识指示域nSCID指示nSCID的取值为0或1,当层数值大于2时,固定按照nSCID=0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其中,层数为相同时频资源上并行传输的数据流的数目,

方式二:基站根据以下公式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公式2,其中,ns为一个无线帧内的时隙索引,X为高层配置的N个ID标识之一,nSCID为扰码标识,且取值为0或1,基站将选择初始化参数的方式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通知给终端:A、默认扰码标识nSCID=0,并利用DL grant动态信令中的nSCID动态指示ID标识X的取值,B、通过DL grant动态信令中的nSCID指示扰码标识nSCID的取值,同时利用nSCID指示ID标识X的取值,以及C、通过下行控制信息格式DCI format中的新数据指示域NDI指示ID标识X的取值,通过nSCID指示nSCID的取值;

步骤三、基站将用于确定了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的扰码标识nSCID和/ID标识发送给终端。

优选地,当基站为终端配置的ID标识的个数为2时,基站根据判断结果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包括:基站判断2个ID标识是否相同;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基站根据方式一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基站根据方式二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

优选地,当基站为终端配置的ID标识的个数大于2时,基站根据判断结果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包括:基站判断N个ID标识是否存在2个相同的ID标识;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基站根据方式一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否则,基站根据方式二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

优选地,当基站为终端配置的ID标识的个数大于2时,基站根据判断结果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包括:基站判断N个ID标识是否均相同;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基站根据方式一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否则,基站根据方式二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

优选地,当基站为终端配置的ID标识的个数大于2时,基站根据判断结果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包括:基站判断N个ID标识是否存在不相同的ID标识;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基站根据方式一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否则,基站根据方式二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

优选地,当基站为终端配置的ID标识的个数大于2时,基站根据判断结果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包括:基站判断N个ID标识是否存在部分相同;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基站对具有相同取值的ID标识采用方式1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对其他ID标识,采用方式2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

优选地,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通知终端在以层数大于1或2的方式进行数据流传输时,根据高层信令从N个ID标识中确定出第一ID标识包括:当高层配置N=2个ID标识时,基站通过1比特高层信令通知终端在以层数大于2的方式进行传输时,确定进行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所使用的ID标识的参数取值;当1bit的高层信令取值为0时,将2个ID标识中的第一个作为第一ID标识;当1bit的高层信令取值为1时,将2个ID标识中的第二个作为第一ID标识。

优选地,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通知终端在以层数大于1或2的方式进行数据流传输时,根据高层信令确定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所使用的扰码标识nSCID的参数取值包括:基站通过1比特高层信令通知终端在以层数大于2的方式进行传输时,进行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所使用的扰码标识参数取值;当1bit的高层信令取值为0时,基站以nSCID=0进行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序列的初始化;当1bit的高层信令取值为1时,基站以nSCID=1进行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序列的初始化。

优选地,每个ID标识的取值范围为以下之一:(0-503)、(0-511)、(0-1023),以及(0-1637)。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配置参数的接收方法,应用于终端,其中,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配置参数包括扰码标识和/或身份识别(ID)标识,该方法包括:

步骤一、终端接收基站通过用户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的N个身份识别ID标识,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ID标识用于生成下行解调参考信号(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

步骤二、终端判断N个ID标识中是否存在两个以上ID标识相同,根据判断结果决定采用以下方式之一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采用方式一进行确定操作,如果判断结果为否,采用方式二进行确定操作:

方式一:终端根据以下公式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公式1,其中,ns为一个无线帧内的时隙索引,为小区ID,nSCID为扰码标识、且取值为0或1,当层数值小于等于2时,通过下行授权DL grant动态信令中的扰码标识指示域nSCID指示nSCID的取值为0或1,当层数值大于2时,固定按照nSCID=0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其中,层数为相同时频资源上并行传输的数据流的数目,

方式二:终端根据以下公式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公式2,其中,ns为一个无线帧内的时隙索引,X为高层配置的N个ID标识之一,nSCID为扰码标识,且取值为0或1,终端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确定基站通知的选择初始化参数的方式:A、默认扰码标识nSCID=0,并利用nSCID动态指示ID标识X的取值,B、通过DL grant动态信令中的nSCID指示扰码标识nSCID的取值,同时利用nSCID指示ID标识X的取值,以及C、通过下行控制信息格式DCI format中的新数据指示域NDI指示ID标识X的取值,通过nSCID指示nSCID的取值;

和/或,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高层信令,以层数大于1或2的方式进行数据流传输时,终端根据高层信令从N个ID标识中确定出第一ID标识和/或确定出扰码标识nSCID的值进行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

步骤三、终端根据确定了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方式以及初始化参数生成下行DMRS序列。

优选地,当基站配置的ID标识的个数为2时,终端根据判断结果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包括:终端判断2个ID标识是否相同;如果判断结果为是,终端根据方式一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如果判断结果为否,终端根据方式二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

优选地,当基站配置的ID标识的个数大于2时,终端根据判断结果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包括:终端判断N个ID标识是否存在2个相同的ID标识;如果判断结果为是,终端根据方式一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否则,终端根据方式二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

优选地,当基站配置的ID标识的个数大于2时,终端根据判断结果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包括:终端判断N个ID标识是否均相同;如果判断结果为是,终端根据方式一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否则,终端根据方式二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

优选地,当基站为终端配置的ID标识的个数大于2时,终端根据判断结果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包括:终端判断N个ID标识是否存在不相同的ID标识;如果判断结果为是,终端根据方式一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否则,终端根据方式二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

优选地,当基站为终端配置的ID标识的个数大于2时,终端根据判断结果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包括:终端判断N个ID标识是否存在部分相同;如果判断结果为是,终端对具有相同取值的ID标识采用方式1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对其他ID标识,采用方式2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

优选地,终端接收到基站发送的通知终端以层数大于1或2的方式进行数据流传输的高层信令时,终端根据高层信令从N个ID标识中确定出第一ID标识包括:当高层配置N=2个ID标识时,基站通过1比特高层信令通知终端在以层数大于2的方式进行传输时,终端确定进行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所使用的ID标识的参数取值;当1bit的高层信令取值为0时,将2个ID标识中的第一个作为第一ID标识;当1bit的高层信令取值为1时,将2个ID标识中的第二个作为第一ID标识。

优选地,终端接收到基站发送的通知终端以层数大于1或2的方式进行数据流传输的高层信令时,确定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所使用的扰码标识nSCID的参数取值包括:基站通过1比特高层信令通知终端在以层数大于2的方式进行传输时,终端确定进行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所使用的扰码标识参数取值;当1bit的高层信令取值为0时,终端以nSCID=0进行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序列的初始化;当1bit的高层信令取值为1时,基站侧nSCID=1进行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序列的初始化。

优选地,每个ID标识的取值范围为以下之一:(0-503)、(0-511)、(0-1023),以及(0-1637)。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配置参数的通知装置,位于基站,其中,下行解调参考信号配置参数包括身份识别(ID)标识和/或扰码标识,该装置包括:配置模块,用于通过用户专用高层信令为终端配置N个ID标识,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ID标识用于产生下行解调参考信号DMRS序列所必须的初始化值;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判断N个ID标识中是否存在两个以上ID标识相同,根据判断结果决定采用以下确定单元之一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方式,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第一确定单元进行确定操作,如果判断结果为否,采用第二确定单元进行确定操作;和/或,第二确定模块,用于通过高层信令通知终端,以层数大于1或2的方式进行数据流传输时,根据高层信令从N个ID标识中确定出第一ID标识和/或确定出扰码标识nSCID的值进行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通知模块,用于将确定了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的扰码标识nSCID和/第一ID标识发送给终端。

优选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以下公式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公式1,其中,ns为一个无线帧内的时隙索引,为小区ID,nSCID为扰码标识、且取值为0或1,当层数值小于等于2时,通过下行授权DL grant动态信令中的扰码标识指示域nSCID指示nSCID的取值为0或1,当层数值大于2时,固定按照nSCID=0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其中,层数为相同时频资源上并行传输的数据流的数目;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以下公式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公式2,其中,ns为一个无线帧内的时隙索引,X为高层配置的N个ID标识之一,nSCID为扰码标识,且取值为0或1,将选择初始化参数的方式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通知给终端:A、默认扰码标识nSCID=0,并利用nSCID动态信令中的nSCID动态指示ID标识X的取值,B、通过DL grant动态信令中的nSCID指示扰码标识nSCID的取值,同时利用nSCID指示ID标识X的取值,以及C、通过下行控制信息格式DCI format中的新数据指示域NDI指示ID标识X的取值,通过nSCID指示nSCID的取值。

优选地,每个ID标识的取值范围为以下之一:(0-503)、(0-511)、(0-1023),以及(0-1637)。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配置参数的接收装置,位于终端,其中,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配置参数包括扰码标识和/或身份识别ID标识,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通过用户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的N个身份识别ID标识,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ID标识用于生成下行解调参考信号(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判断N个ID标识中是否存在两个以上ID标识相同,根据判断结果决定采用以下确定单元之一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采用第三确定单元进行确定操作,如果判断结果为否,采用第四确定单元进行确定操作:和/或,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高层信令,以层数大于1或2的方式进行数据流传输时,根据高层信令从N个ID标识中确定出第一ID标识和/或确定出扰码标识nSCID的值进行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产生模块,用于根据确定了的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方式以及初始化参数生成下行DMRS序列。

优选地,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以下公式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公式1,其中,ns为一个无线帧内的时隙索引,为小区ID,nSCID为扰码标识、且取值为0或1,当层数值小于等于2时,通过下行授权DL grant动态信令中的扰码标识指示域nSCID指示nSCID的取值为0或1,当层数值大于2时,固定按照nSCID=0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其中,层数为相同时频资源上并行传输的数据流的数目;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以下公式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公式2,其中,ns为一个无线帧内的时隙索引,X为高层配置的N个ID标识之一,nSCID为扰码标识,且取值为0或1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接收基站通知的选择初始化参数的方式:A、默认扰码标识nSCID=0,并利用nSCID动态指示ID标识X的取值,B、通过DL grant动态信令中的nSCID指示扰码标识nSCID的取值,同时利用nSCID指示ID标识X的取值,以及C、通过下行控制信息格式DCI format中的新数据指示域NDI指示ID标识X的取值,通过nSCID指示nSCID的取值。

优选地,每个ID标识的取值范围为以下之一:(0-503)、(0-511)、(0-1023),以及(0-1637)。

通过本发明,基站判断通过用户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的多个上述ID标识中是否存在两个以上上述ID标识相同,根据判断结果确定第一扰码标识的值,和/或,当基站通过上述用户专用高层信令通知上述终端采用预设层数的传输层进行数据传输时,基站根据上述用户专用高层信令的比特值确定上述第一扰码标识的值,最后,基站根据多个上述ID标识中的第一ID标识和上述第一扰码标识的值确定上述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序列,并将上述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序列发送给终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R11系统中的DMRS正交和准正交的CoMP技术效果不佳以及在Scenario4场景下小区分裂增益受限制的问题,从而实现了一个UE对其他UE干扰的动态正交和干扰随机化的切换效果,抵消用户的干扰,提高了数据接收的准确率,并且在Scenario4场景下,提高了小区分裂增益。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配置参数的通知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配置参数的接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配置参数的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配置参数的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配置参数的接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配置参数的接收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R11系统中,由于可以配置多个ID标识,因此需要明确在生成DMRS序列的过程中需要确定的ID标识和扰码标识,在最新的68次会议上提出了利用高层半静态信令和/或物理层动态信令来通知UE根据生成DMRS序列需要的ID标识,并确定出不同情况下扰码标识的值,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配置参数的通知、接收方法及装置,下面通过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配置参数的通知方法,该方法可以在基站侧实现,上述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配置参数包括身份识别(ID)标识和/或扰码标识,如图1所示的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配置参数的通知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2-步骤S106):

步骤S102,基站通过用户专用高层信令为终端配置N个ID标识,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ID标识用于产生下行解调参考信号(DMRS)序列所必须的初始化值;

步骤S104,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通知终端,以层数大于1或2的方式进行数据流传输时,根据高层信令从N个ID标识中确定出第一ID标识和/或确定出扰码标识nSCID的值进行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和/或,基站判断N个ID标识中是否存在两个以上ID标识相同,根据判断结果决定采用以下方式之一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采用方式一进行确定操作,如果判断结果为否,采用方式二进行确定操作:

方式一:基站根据以下公式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公式1,其中,ns为一个无线帧内的时隙索引,为小区ID,nSCID为扰码标识、且取值为0或1,当层数值小于等于2时,通过下行授权DL grant动态信令中的扰码标识指示域nSCID指示nSCID的取值为0或1,当层数值大于2时,固定按照nSCID=0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其中,层数为相同时频资源上并行传输的数据流的数目,

方式二:基站根据以下公式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公式2,其中,ns为一个无线帧内的时隙索引,X为高层配置的N个ID标识之一,nSCID为扰码标识,且取值为0或1,基站将选择初始化参数的方式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通知给终端:A、默认扰码标识nSCID=0,并利用DL grant动态信令中的nSCID动态指示ID标识X的取值,B、通过DL grant动态信令中的nSCID指示扰码标识nSCID的取值,同时利用nSCID指示ID标识X的取值,以及C、通过下行控制信息格式DCI format中的新数据指示域NDI指示ID标识X的取值,通过nSCID指示nSCID的取值;

步骤S106,基站将用于确定了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的扰码标识nSCID和/ID标识发送给终端。

通过上述方法,基站判断通过用户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的多个上述ID标识中是否存在两个以上上述ID标识相同,根据判断结果确定第一扰码标识的值,和/或,当基站通过上述用户专用高层信令通知上述终端采用预设层数的传输层进行数据传输时,基站根据上述用户专用高层信令的比特值确定上述第一扰码标识的值,最后,基站根据多个上述ID标识中的第一ID标识和上述第一扰码标识的值确定上述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序列,并将上述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序列发送给终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R11系统中的DMRS正交和准正交的CoMP技术效果不佳以及在Scenario4场景下小区分裂增益受限制的问题,从而实现了一个UE对其他UE干扰的动态正交和干扰随机化的切换效果,抵消用户的干扰,提高了数据接收的准确率,并且在Scenario 4场景下,提高了小区分裂增益。

在步骤S102中,基站通过用户专用高层信令为终端配置N个ID标识,如果N等于2,在步骤S104中基站将根据这2个ID标识是否相同来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即当基站为终端配置的ID标识的个数为2时,基站根据判断结果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包括:基站判断2个ID标识是否相同;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基站根据方式一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基站根据方式二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上述判断方式简单易实现,并且当多个ID标识中存在两个以上ID标识相同时,该流程从R11系统回落到R10系统进行操作,达到了两个系统兼容的效果。前面已经对方式一和方式二进行了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如果基站通过用户专用高层信令为终端配置的N个ID标识的个数N大于2,基站将根据这N个ID标识中是否有相同的2个ID标识来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即当基站为终端配置的ID标识的个数大于2时,基站根据判断结果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包括:基站判断N个ID标识是否存在2个相同的ID标识;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基站根据方式一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否则,基站根据方式二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

如果基站通过用户专用高层信令为终端配置的N个ID标识的个数N大于2,基站还可以根据这N个ID标识是否均相同来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即当基站为终端配置的ID标识的个数大于2时,基站根据判断结果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包括:基站判断N个ID标识是否均相同;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基站根据方式一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否则,基站根据方式二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

如果基站通过用户专用高层信令为终端配置的N个ID标识的个数N大于2,基站还可以根据这N个ID标识中是否存在不相同的ID标识来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即当基站为终端配置的ID标识的个数大于2时,基站根据判断结果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包括:基站判断N个ID标识是否存在不相同的ID标识;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基站根据方式一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否则,基站根据方式二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

如果基站通过用户专用高层信令为终端配置的N个ID标识的个数N大于2,基站还可以根据这N个ID标识中是否存在部分相同的ID标识来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即当基站为终端配置的ID标识的个数大于2时,基站根据判断结果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包括:基站判断N个ID标识是否存在部分相同;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基站对具有相同取值的ID标识采用方式1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对其他ID标识,采用方式2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

在步骤S104中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通知终端,以层数大于1或2的方式进行数据流传输时,根据高层信令从N个ID标识中确定出第一ID标识进行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对于上述过程,如果高层配置N=2个ID标识,基站通过1比特高层信令通知终端在以层数大于2的方式进行传输,那么对于确定进行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所使用的ID标识的参数取值的过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即当1bit的高层信令取值为0时,将2个ID标识中的第一个作为第一ID标识;当1bit的高层信令取值为1时,将2个ID标识中的第二个作为第一ID标识。

在步骤S104中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通知终端,以层数大于1或2的方式进行数据流传输时,根据高层信令从N个ID标识中确定出扰码标识nSCID进行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对于上述过程,如果基站通过1比特高层信令通知终端在以层数大于2的方式进行传输,那么对于确定进行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所使用的扰码标识参数取值的过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即当1bit的高层信令取值为0时,基站以nSCID=0进行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序列的初始化;当1bit的高层信令取值为1时,基站以nSCID=1进行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序列的初始化。并且,每个上述ID标识都是整数,其取值范围可以为以下情况之一:(0-503)、(0-511)、(0-1023),以及(0-1637)。

在基站确定了ID标识和/或扰码标识的值之后,就可以根据上述公式1或公式2确定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序列,其中,ID标识与公式1中的小区ID相当,即可以将ID标识的值替代的值。

对应于上述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配置参数的通知方法,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配置参数的接收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侧,上述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配置参数包括扰码标识和/或ID标识,如图2所示的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配置参数的接收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202-步骤S206):

步骤S202,终端接收基站通过用户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的N个身份识别ID标识,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ID标识用于生成下行解调参考信号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

步骤S204,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高层信令,以层数大于1或2的方式进行数据流传输时,终端根据高层信令从N个ID标识中确定出第一ID标识和/或确定出扰码标识nSCID的值进行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

和/或,终端判断N个ID标识中是否存在两个以上ID标识相同,根据判断结果决定采用以下方式之一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采用方式一进行确定操作,如果判断结果为否,采用方式二进行确定操作:

方式一:终端根据以下公式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

其中,ns为一个无线帧内的时隙索引,为小区ID,nSCID为扰码标识、且取值为0或1,当层数值小于等于2时,通过下行授权DL grant动态信令中的扰码标识指示域nSCID指示nSCID的取值为0或1,当层数值大于2时,固定按照nSCID=0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其中,层数为相同时频资源上并行传输的数据流的数目,

方式二:终端根据以下公式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

其中,ns为一个无线帧内的时隙索引,X为高层配置的N个ID标识之一,nSCID为扰码标识,且取值为0或1,终端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确定基站通知的选择初始化参数的方式:

A、默认扰码标识nSCID=0,并利用nSCID动态指示ID标识X的取值,

B、通过DL grant动态信令中的nSCID指示扰码标识nSCID的取值,同时利用nSCID指示ID标识X的取值,以及

C、通过下行控制信息格式DCI format中的新数据指示域NDI指示ID标识X的取值,通过nSCID指示nSCID的取值;

步骤S206,终端根据确定了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方式以及初始化参数生成下行DMRS序列。

通过上述方法,终端判断基站通过用户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的多个ID标识中是否存在两个以上ID标识相同,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扰码标识的值,和/或,当基站通过用户专用高层信令通知终端采用预设层数的传输层进行数据传输时,基站根据用户专用高层信令的比特值确定扰码标识的值,最后,基站根据多个ID标识中的第一ID标识和扰码标识的值确定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序列,并将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序列发送给终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R11系统中的DMRS正交和准正交的CoMP技术效果不佳以及在Scenario4场景下小区分裂增益受限制的问题,从而实现了一个UE对其他UE干扰的动态正交和干扰随机化的切换效果,抵消用户的干扰,提高了数据接收的准确率,并且在Scenario 4场景下,提高了小区分裂增益。

在步骤S202中,终端接收基站通过用户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的N个身份识别ID标识,如果N等于2,在步骤S204中终端将根据这2个ID标识是否相同来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即当基站配置的ID标识的个数为2时,终端根据判断结果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包括:终端判断2个ID标识是否相同;如果判断结果为是,终端根据方式一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如果判断结果为否,终端根据方式二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上述判断方式简单易实现,并且当多个ID标识中存在两个以上ID标识相同时,该流程从R11系统回落到R10系统进行操作,达到了两个系统兼容的效果。前面已经对方式一和方式二进行了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如果终端接收基站通过用户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的N个ID标识的个数N大于2,终端将根据这N个ID标识中是否有相同的2个ID标识来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即当基站配置的ID标识的个数大于2时,终端根据判断结果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包括:终端判断N个ID标识是否存在2个相同的ID标识;如果判断结果为是,终端根据方式一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否则,终端根据方式二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

如果终端接收的基站通过用户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的N个ID标识的个数N大于2,终端将根据这N个ID标识是否均相同来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即当基站配置的ID标识的个数大于2时,终端根据判断结果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包括:终端判断N个ID标识是否均相同;如果判断结果为是,终端根据方式一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否则,终端根据方式二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

如果终端接收的基站通过用户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的N个ID标识的个数N大于2,基站还可以根据这N个ID标识是否存在不相同的ID标识来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即终端判断N个ID标识是否存在不相同的ID标识;如果判断结果为是,终端根据方式一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否则,终端根据方式二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

如果终端接收的基站通过用户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的N个ID标识的个数N大于2,终端还可以根据这N个ID标识中是否存在部分相同的ID标识来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即当基站为终端配置的ID标识的个数大于2时,终端根据判断结果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包括:终端判断N个ID标识是否存在部分相同;如果判断结果为是,终端对具有相同取值的ID标识采用方式1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对其他ID标识,采用方式2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

在步骤S204中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高层信令,以层数大于1或2的方式进行数据流传输时,终端根据高层信令从N个ID标识中确定出第一ID标识进行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对于上述过程,如果基站通过1比特高层信令通知终端在以层数大于2的方式进行传输,那么对于终端确定进行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所使用的ID标识的参数取值的过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即当1bit的高层信令取值为0时,将2个ID标识中的第一个作为第一ID标识;当1bit的高层信令取值为1时,将2个ID标识中的第二个作为第一ID标识。

在步骤S204中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高层信令,以层数大于1或2的方式进行数据流传输时,终端根据高层信令从N个ID标识中确定出扰码标识nSCID进行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对于上述过程,如果基站通过1比特高层信令通知终端在以层数大于2的方式进行传输,那么对于终端确定进行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所使用的扰码标识的参数取值的过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即当1bit的高层信令取值为0时,终端以nSCID=0进行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序列的初始化;当1bit的高层信令取值为1时,基站侧nSCID=1进行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序列的初始化。并且,每个上述ID标识都是整数,其取值范围可以为以下情况之一:(0-503)、(0-511)、(0-1023),以及(0-1637)。

下面结合优选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上述实施例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基站通过用户专用高层信令为终端配置多个ID标识,其中,该ID标识用于生成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序列,然后,基站判断多个ID标识中是否存在两个以上上述ID标识相同,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扰码标识nSCID的值。对于上述过程,本实施例以基站为终端配置的2个ID标识为例进行说明。

假定UE1为一个R11系统的用户(即终端),基站给UE1配置2个ID标识(假设分别是X0、X1),如果配置的两个ID标识相同,则基站生成DMRS序列时,所采用的扰码标识nSCID的值可以与相关技术中基站配置的DL_Grant中DCI Format的nSCID取相同的值。如果配置的两个ID标识不相同,则基站生成DMRS序列时,所采用的扰码标识nSCID的值设置为0。

UE1接收基站通过用户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的多个ID标识之后,UE1判断多个ID标识中是否存在两个以上上述ID标识相同,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扰码标识nSCID的值。对于上述过程,本实施例以基站为终端配置2个ID标识为例进行说明。UE1接收基站配置的2个ID标识(假设分别是X0、X1),如果配置的两个ID标识相同,则UE1解调DMRS序列时,所采用的扰码标识nSCID的值可以与相关技术中基站配置的DL_Grant中DCI Format的nSCID取相同的值。如果配置的两个ID标识不相同,则终端解调DMRS序列时,所采用的扰码标识nSCID的值设置为0。

实施例二

基站通过用户专用高层信令为终端配置多个ID标识,其中,该ID标识用于生成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序列,然后,基站判断多个ID标识中是否存在两个以上上述ID标识相同,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扰码标识nSCID的值。对于上述过程,本实施例以基站为终端配置3个ID标识为例进行说明。

基站给终端配置3个ID标识,如果配置的三个ID标识相同,则基站生成DMRS序列时,所采用的扰码标识nSCID的值可以与相关技术中基站配置的DL_Grant中DCI Format的nSCID取相同的值。如果配置的至少两个ID标识不相同,则基站生成DMRS序列时,所采用的扰码标识nSCID的值设置为0。

UE1接收基站通过用户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的多个ID标识之后,UE1判断多个ID标识中是否存在两个以上上述ID标识相同,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扰码标识nSCID的值。对于上述过程,本实施例以基站为终端配置3个ID标识为例进行说明。终端接收基站配置的3个ID标识,如果配置的三个ID标识相同,则基站生成DMRS序列时,所采用的扰码标识nSCID的值可以与相关技术中基站配置的DL_Grant中DCI Format的nSCID取相同的值。如果配置的至少两个ID标识不相同,则终端解调DMRS序列时,所采用的扰码标识nSCID的值设置为0。

实施例三

UE1接收基站通过用户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的多个ID标识之后,UE1判断多个ID标识中是否存在两个以上上述ID标识相同,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扰码标识nSCID的值。对于上述过程,本实施例以基站为终端配置4个ID标识为例进行说明。

基站给终端配置4个ID标识,如果配置的两个ID标识相同,则基站生成DMRS序列时,所采用的扰码标识nSCID的值可以与相关技术中基站配置的DL_Grant中DCI Format的nSCID取相同的值。如果配置的两个ID标识不相同,则基站生成DMRS序列时,所采用的扰码标识nSCID的值设置为0。

UE1接收基站通过用户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的多个ID标识之后,UE1判断多个ID标识中是否存在两个以上上述ID标识相同,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扰码标识nSCID的值。对于上述过程,本实施例以基站为终端配置4个ID标识为例进行说明。终端接收基站配置的4个ID标识,如果配置的四个ID标识相同,则基站生成DMRS序列时,所采用的扰码标识nSCID的值可以与相关技术中基站配置的DL_Grant中DCI Format的nSCID取相同的值。如果配置的至少两个ID标识不相同,则终端解调DMRS序列时,所采用的扰码标识nSCID的值设置为0。

实施例四

当基站通知终端所采用的用户专用高层信令的比特值为1、终端的预设层数的层数值大于2,且基站配置的ID标识的个数为2时,基站根据用户专用高层信令的比特值确定ID标识。本实施例对于上述过程进行说明。

基站通过1比特高层信令通知终端在层数大于2层的传输层传输数据时,在基站用于指示层数值为2的标识指示信令为0的情况下,基站利用配置的2个ID标识中的第一个(即采用信令生成的第一个ID标识)来生成和发送DMRS序列。在基站用于指示层数值为2的标识指示信令为1的情况下,基站利用配置的2个ID标识中的第二个(即采用信令生成的第二个ID标识)来生成和发送DMRS序列。

相应地,对于终端侧来说,终端接收基站通过1比特高层信令发送的通知,该通知用来通知终端在层数大于2层的传输层传输数据,在基站用于指示层数值为2的标识指示信令为0的情况下,终端利用配置的2个ID标识中的第一个(即采用信令生成的第一个ID标识)来解调DMRS序列。在基站用于指示层数值为2的标识指示信令为1的情况下,终端利用配置的2个ID标识中的第二个(即采用信令生成的第二个ID标识)来解调DMRS序列。

实施例五

当基站通知终端所采用的用户专用高层信令的比特值为2、终端的预设层数的层数值大于2,且基站配置的ID标识的个数为4时,基站根据用户专用高层信令的比特值确定ID标识。本实施例对于上述过程进行说明。

基站通过2比特高层信令通知终端在层数大于2层的传输层传输数据时,在基站用于指示层数值为2的标识指示信令为00的情况下,基站利用配置的4个ID标识中的第一个(即采用信令生成的第一个ID标识)来生成和发送DMRS序列;在基站用于指示层数值为2的标识指示信令为01的情况下,基站利用配置的4个ID标识中的第二个(即采用信令生成的第二个ID标识)来生成和发送DMRS序列;在基站用于指示层数值为2的标识指示信令为10的情况下,基站利用配置的4个ID标识中的第三个(即采用信令生成的第三个ID标识)来生成和发送DMRS序列;在基站用于指示层数值为2的标识指示信令为11的情况下,基站利用配置的4个ID标识中的第四个(即采用信令生成的第四个ID标识)来生成和发送DMRS序列。

相应地,对于终端侧来说,终端接收基站通过2比特高层信令发送的通知,该通知用来通知终端在层数大于2层的传输层传输数据,在基站用于指示层数值为2的标识指示信令为00的情况下,终端利用配置的4个ID标识中的第一个(即采用信令生成的第一个ID标识)来解调DMRS序列;在基站用于指示层数值为2的标识指示信令为01的情况下,终端利用配置的4个ID标识中的第二个(即采用信令生成的第二个ID标识)来解调DMRS序列;在基站用于指示层数值为2的标识指示信令为10的情况下,终端利用配置的4个ID标识中的第三个(即采用信令生成的第三个ID标识)来解调DMRS序列;在基站用于指示层数值为2的标识指示信令为11的情况下,终端利用配置的4个ID标识中的第四个(即采用信令生成的第四个ID标识)来解调DMRS序列。

实施例六

当基站通知终端所采用的用户专用高层信令的比特值为1、终端的预设层数的层数值大于2,且基站配置的ID标识的个数为2时,基站根据用户专用高层信令的比特值确定第一扰码标识的值为第二扰码标识的值,本实施例对于上述过程进行说明。

基站通过1比特高层信令通知终端在层数大于2层的传输层传输数据,在用于指示层数值为2的标识指示信令为0的情况下,基站将扰码标识nSCID的值设置为0,用以生成和发送DMRS序列;在用于指示层数值为2的标识指示信令为1的情况下,基站将扰码标识nSCID的值设置为1,用以生成和发送DMRS序列。

相应地,对于终端侧来说,终端接收基站通过2比特高层信令发送的通知,该通知用来通知终端在层数大于2层的传输层传输数据。在用于指示层数值为2的标识指示信令为0的情况下,终端将扰码标识nSCID的值设置为0,用以生成和发送DMRS序列;在用于指示层数值为2的标识指示信令为1的情况下,终端将扰码标识nSCID的值设置为1,用以生成和发送DMRS序列。

对应于上述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配置参数的通知方法,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配置参数的通知装置,该装置可以应用在基站侧,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上述下行解调参考信号配置参数包括ID标识和/或扰码标识,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配置参数的通知装置的结构框图,下面对该结构进行说明,该装置包括:

配置模块10,用于通过用户专用高层信令为终端配置N个ID标识,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ID标识用于产生下行解调参考信号DMRS序列所必须的初始化值;

第一确定模块20,连接至配置模块10,用于判断N个ID标识中是否存在两个以上ID标识相同,根据判断结果决定采用以下确定单元之一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方式,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第一确定单元进行确定操作,如果判断结果为否,采用第二确定单元进行确定操作;和/或,第二确定模块30,连接至配置模块10,用于通过高层信令通知终端,以层数大于1或2的方式进行数据流传输时,根据高层信令从N个ID标识中确定出第一ID标识和/或确定出扰码标识nSCID的值进行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

通知模块40,连接至第一确定模块20或第二确定模块30,用于将确定了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的扰码标识nSCID和/第一ID标识发送给终端。图3中以通知模块40连接至第一确定模块20和第二确定模块30为例进行介绍。

通过上述装置,第一确定模块20判断通过用户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的多个上述ID标识中是否存在两个以上上述ID标识相同,根据判断结果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方式,第二确定模块30通过高层信令通知终端,以层数大于1或2的方式进行数据流传输时,根据高层信令从N个ID标识中确定出第一ID标识和/或确定出扰码标识nSCID的值进行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最后,通知模块40将确定了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的扰码标识nSCID和/第一ID标识发送给终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R11系统中的DMRS正交和准正交的CoMP技术效果不佳以及在Scenario4场景下小区分裂增益受限制的问题,从而实现了一个UE对其他UE干扰的动态正交和干扰随机化的切换效果,抵消用户的干扰,提高了数据接收的准确率,并且在Scenario4场景下,提高了小区分裂增益。

图4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配置参数的通知装置的结构框图,上述装置除了包括图3中的各个模块之外,上述第一确定模块20还包括第一确定单元22和第二确定单元24,下面对该结构进行介绍。

第一确定单元22,用于根据以下公式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公式1,其中,ns为一个无线帧内的时隙索引,为小区ID,nSCID为扰码标识、且取值为0或1,当层数值小于等于2时,通过下行授权DL grant动态信令中的扰码标识指示域nSCID指示nSCID的取值为0或1,当层数值大于2时,固定按照nSCID=0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其中,层数为相同时频资源上并行传输的数据流的数目;

第二确定单元24,连接至第一确定单元22,用于根据以下公式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公式2,其中,ns为一个无线帧内的时隙索引,X为高层配置的N个ID标识之一,nSCID为扰码标识,且取值为0或1,将选择初始化参数的方式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通知给终端:A、默认扰码标识nSCID=0,并利用nSCID动态信令中的nSCID动态指示ID标识X的取值,B、通过DL grant动态信令中的nSCID指示扰码标识nSCID的取值,同时利用nSCID指示ID标识X的取值,以及C、通过下行控制信息格式DCI format中的新数据指示域NDI指示ID标识X的取值,通过nSCID指示nSCID的取值。

其中,每个上述ID标识都是整数,其取值范围可以为以下情况之一:(0-503)、(0-511)、(0-1023),以及(0-1637)。

对于基站如何确定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配置参数,前面已经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对应于上述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配置参数的接收方法,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配置参数的接收装置,该装置可以应用在终端侧,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上述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配置参数包括扰码标识和/或身份识别ID标识,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配置参数的接收装置的结构框图,下面对该结构进行说明,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50,用于接收基站通过用户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的N个身份识别ID标识,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ID标识用于生成下行解调参考信号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

第三确定模块60,用于判断N个ID标识中是否存在两个以上ID标识相同,根据判断结果决定采用以下确定单元之一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采用第三确定单元进行确定操作,如果判断结果为否,采用第四确定单元进行确定操作:和/或,第四确定模块70,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高层信令,以层数大于1或2的方式进行数据流传输时,根据高层信令从N个ID标识中确定出第一ID标识和/或确定出扰码标识nSCID的值进行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

产生模块80,用于根据确定了的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方式以及初始化参数生成下行DMRS序列。

通过上述装置,第三确定模块60判断N个ID标识中是否存在两个以上ID标识相同,根据判断结果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第四确定模块70接收基站发送的高层信令,以层数大于1或2的方式进行数据流传输时,根据高层信令从N个ID标识中确定出第一ID标识和/或确定出扰码标识nSCID的值进行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最后,产生模块80根据确定了的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方式以及初始化参数生成下行DMRS序列,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R11系统中的DMRS正交和准正交的CoMP技术效果不佳以及在Scenario4场景下小区分裂增益受限制的问题,从而实现了一个UE对其他UE干扰的动态正交和干扰随机化的切换效果,抵消用户的干扰,提高了数据接收的准确率,并且在Scenario4场景下,提高了小区分裂增益。

图6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配置参数的接收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上述装置除了包括图5中的各个模块之外,第三确定模块60还可以包括:第三确定单元62和第四确定单元64,下面对该结构进行说明。

第三确定单元62,用于根据以下公式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

其中,ns为一个无线帧内的时隙索引,为小区ID,nSCID为扰码标识、且取值为0或1,当层数值小于等于2时,通过下行授权DL grant动态信令中的扰码标识指示域nSCID指示nSCID的取值为0或1,当层数值大于2时,固定按照nSCID=0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其中,层数为相同时频资源上并行传输的数据流的数目;

第四确定单元64,连接至第三确定单元62,用于根据以下公式确定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化值:

其中,ns为一个无线帧内的时隙索引,X为高层配置的N个ID标识之一,nSCID为扰码标识,且取值为0或1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接收基站通知的选择初始化参数的方式:

A、默认扰码标识nSCID=0,并利用nSCID动态指示ID标识X的取值,

B、通过DL grant动态信令中的nSCID指示扰码标识nSCID的取值,同时利用nSCID指示ID标识X的取值,以及

C、通过下行控制信息格式DCI format中的新数据指示域NDI指示ID标识X的取值,通过nSCID指示nSCID的取值。

每个上述ID标识都是整数,其取值范围可以为以下情况之一:(0-503)、(0-511)、(0-1023),以及(0-1637)。

对于终端如何确定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配置参数,前面已经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可以在不改变现有DCI-Format的前提下,保证CoMP技术对于正交和准正交(干扰随机化)的目的,也可以在Scenario4场景中达到进一步获得小区分裂的目的。本发明中的基站通知终端的信令用来指示将DMRS序列给终端,从而使得终端按照相同的ID标识值和扰码标识生成DMRS序列,从而为后续根据接收到的DMRS资源位置和生成的DMRS序列相关运算来完成对信道的估计,利用对于DMRS的信道估计结果来完成对于数据区域的信道估计和数据解调检测做好基础。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