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留言方法及系统、融合消息服务器及客户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50733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语音留言方法及系统、融合消息服务器及客户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语音留言方法及系统、融合消息服务器及客户端。



背景技术:

融合消息业务是近几年开发出的一种新型的消息业务。开发这种业务的目的是实现多种消息业务的互通和融合,提供统一消息业务,为用户带来一致并且方便的消息业务体验。目前较为典型的融合消息业务是开放移动联盟(Open Mobile Alliance,OMA)推出的CPM(Converged IP Messaging)消息业务。CPM融合现有的多种消息业务,包括即时消息(Instant Message,IM)、一键通(Push-To-Talk over Cellular,POC)、移动电子邮件(Mobile E-mail,MEM)、短消息业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彩信业务(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MMS)等。

然而,目前的融合消息业务系统并未考虑与语音信箱业务的融合或互通。基于IP的语音信箱业务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录制语音留言发送给其他用户,并可以像管理电子邮件一样以一种可视化的方式管理自己保存的语音留言。该业务使用方便,用户体验好,已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喜爱。如果能够将语音信箱业务与目前的融合消息业务进行融合,使得融合消息业务用户能够通过融合消息业务系统收发和管理语音留言,那么必然能够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语音留言方法及系统、融合消息服务器及客户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通过融合消息业务系统收发和管理语音留言,从而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语音留言方法,包括:

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发起会话邀请,并与融合消息服务器进行媒体协商,所述会话邀请中携带语音留言接收方信息并指明本次会话为进行语音留言;

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根据媒体协商结果将语音数据传输到融合消息服务器;

融合消息服务器将接收的语音数据封装为语音留言,并将所述语音留言存放入消息存储服务器;

接收方融合消息客户端从所述消息存储服务器获取所述语音留言。

所述会话邀请中携带的语音留言接收方信息为用户标识,

所述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将语音数据传输到融合消息服务器为:所述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通过实时传输协议直接将语音数据传输至所述语音留言接收方归属的融合消息服务器。

所述会话邀请中携带的语音留言接收方信息为群组标识或群组中各个用户的用户标识,

所述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将语音数据传输到融合消息服务器为:所述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通过实时传输协议将语音数据传输至群组控制服务器,所述群组控制服务器再通过实时传输协议将所述语音数据传输至所述语音留言接收方归属的各个融合消息服务器。

该方法还包括:所述消息存储服务器存储所述语音留言后,向接收方用户发送通知消息。

一种融合消息服务器,包括:媒体协商单元、语音数据接收单元和语音留言生成单元;其中,

所述媒体协商单元,用于在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发起会话邀请后,与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进行媒体协商,所述会话邀请中携带语音留言接收方信息并指明本次会话为进行语音留言;

所述语音数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发送的语音数据;

所述语音留言生成单元,用于将语音数据接收单元接收的语音数据封装为语音留言,并将所述语音留言存放入消息存储服务器。

一种融合消息客户端,包括:会话邀请发起单元、媒体协商单元、语音数据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会话邀请发起单元,用于发起会话邀请,所述会话邀请中携带语音留言接收方信息并指明本次会话为进行语音留言;

所述媒体协商单元,用于在会话邀请发起单元发起会话邀请后,与融合消息服务器进行媒体协商;

所述语音数据发送单元,用于根据媒体协商单元的协商结果向融合消息服务器发送语音数据。

一种语音留言系统,包括: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融合消息服务器、消息存储服务器和接收方融合消息客户端;其中,

所述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为权利要求6所述的融合消息客户端,

所述融合消息服务器为权利要求5所述的融合消息服务器;

所述消息存储服务器,用于存储语音留言;

所述接收方融合消息客户端,用于从所述消息存储服务器获取语音留言。

所述融合消息服务器,具体用于直接接收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传输的语音数据,或者,通过群组控制服务器间接接收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传输的语音数据。

所述消息存储服务器,还用于在存储所述语音留言后,向接收方用户发送通知消息。

本发明语音留言方法及系统、融合消息服务器及客户端,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发起会话邀请,并与融合消息服务器进行媒体协商,所述会话邀请中携带语音留言接收方信息并指明本次会话为进行语音留言;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根据媒体协商结果将语音数据传输到融合消息服务器;融合消息服务器将接收的语音数据封装为语音留言,并将所述语音留言存放入消息存储服务器;接收方融合消息客户端从所述消息存储服务器获取所述语音留言。通过本发明所述的方案,用户可以通过融合消息业务系统进行语音留言,从而能够使用户同时享受融合消息业务和语音留言业务,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语音留言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融合消息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融合消息客户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语音留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信令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信令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发起会话邀请,并与融合消息服务器进行媒体协商,所述会话邀请中携带语音留言接收方信息并指明本次会话为进行语音留言;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根据媒体协商结果将语音数据传输到融合消息服务器;融合消息服务器将接收的语音数据封装为语音留言,并将所述语音留言存放入消息存储服务器;接收方融合消息客户端从所述消息存储服务器获取所述语音留言。

图1为本发明一种语音留言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发起会话邀请,所述会话邀请中携带语音留言接收方信息并指明本次会话为进行语音留言;

步骤102: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与融合消息服务器之间进行媒体协商;

步骤103: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根据媒体协商结果将语音数据传输到融合消息服务器;

步骤104:融合消息服务器将接收的语音数据封装为语音留言,并将所述语音留言存放入消息存储服务器;

步骤105:接收方融合消息客户端从所述消息存储服务器获取所述语音留言。

可选的,步骤101中,当需要留言时,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发起会话邀请,所述会话邀请中携带的语音留言接收方信息为用户标识,相应的,步骤102中,所述媒体协商的结果是协商后续的语音实时数据传输所需的参数。相应的,步骤103及步骤104中,发送方用户开始语音留言后,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通过实时传输协议实时的直接将语音数据传输至所述语音留言接收方归属的融合消息服务器;融合消息服务器接收所述语音数据,并将所述语音数据打包封装为一条语音留言,存放入消息存储服务器。

可选的,步骤101中,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为用户创建语音留言后,发送会话邀请,所述会话邀请中携带的语音留言接收方信息为群组标识或群组中各个用户的用户标识,相应的,步骤102中媒体协商是协商发送方客户端与群组控制服务器之间的媒体参数以及群组控制服务器与各融合消息服务器之间的媒体参数。相应的,步骤103及步骤104中,发送方用户开始语音留言,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实时的传送用户的语音数据,具体的,所述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通过实时传输协议将语音数据传输至群组控制服务器,所述群组控制服务器再通过实时传输协议将所述语音数据传输至所述语音留言接收方归属的各个融合消息服务器;各个融合消息服务器分别接收所述语音数据,并将所述语音数据打包封装为语音留言,存放入接收方用户归属的消息存储服务器。

可选的,所述消息存储服务器存储所述语音留言后,向接收方用户发送通知消息,接收方用户设备从所述消息存储服务器中获取所述语音留言,并为用户播放。

本发明还相应地提出了一种融合消息服务器,如图2所示,该融合消息服务器包括:媒体协商单元、语音数据接收单元和语音留言生成单元;其中,

所述媒体协商单元,用于在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发起会话邀请后,与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进行媒体协商,所述会话邀请中携带语音留言接收方信息并指明本次会话为进行语音留言;

所述语音数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发送的语音数据;

所述语音留言生成单元,用于将语音数据接收单元接收的语音数据封装为语音留言,并将所述语音留言存放入消息存储服务器。

本发明还相应地提出了一种融合消息客户端,如图3所示,该融合消息客户端包括:会话邀请发起单元、媒体协商单元、语音数据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会话邀请发起单元,用于发起会话邀请,所述会话邀请中携带语音留言接收方信息并指明本次会话为进行语音留言;

所述媒体协商单元,用于在会话邀请发起单元发起会话邀请后,与融合消息服务器进行媒体协商;

所述语音数据发送单元,用于根据媒体协商单元的协商结果向融合消息服务器发送语音数据。

本发明还相应地提出了一种语音留言系统,如图4所示,该系统包括: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融合消息服务器、消息存储服务器和接收方融合消息客户端;其中,

所述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为上述的融合消息客户端,

所述融合消息服务器为上述的融合消息服务器;

所述消息存储服务器,用于存储语音留言;

所述接收方融合消息客户端,用于从所述消息存储服务器获取语音留言。

可选的,所述融合消息服务器,具体用于直接接收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传输的语音数据,或者,通过群组控制服务器间接接收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传输的语音数据。

可选的,所述消息存储服务器,还用于在存储所述语音留言后,向接收方用户发送通知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融合消息服务器指发送方归属的融合消息服务器和接收方归属的融合消息服务器的总称。

本发明中所述的融合消息服务器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其具体可以是狭义上的融合消息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功能实体(包含狭义上的融合消息服务器)的组合,当融合消息服务器为狭义上的融合消息服务器时,本发明中所述的融合消息服务器的功能由该狭义上的融合消息服务器独立完成;当融合消息服务器为多个功能实体的组合时,本发明中所述的融合消息服务器的功能由所述多个功能实体配合完成。换言之,融合消息服务器是信令协商(接收和处理会话邀请)功能单元、语音数据接收功能单元以及语音数据封装为语音留言功能单元总的代称,具体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物理或逻辑层面的)服务器组成,本发明将提供这些功能的实体统一称为融合消息服务器,在实际部署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单元分开部署也可以合并在融合消息服务器中。具体的,进行语音数据传输时(媒体面),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可以直接与接收方融合消息服务器进行通信,也可能需要通过发送方融合消息服务器;对于群组的情况,需要通过群组控制服务器与各个接收方归属的融合消息服务器进行通信。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一个融合消息业务用户对另一个融合消息业务用户进行语音留言。具体的,

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发送会话邀请,邀请中携带语音留言接收者的标识并指明本次会话为进行语音留言;在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发送方融合消息服务器、以及接收方融合消息服务器之间进行信令交互,完成媒体参数协商;发送方用户开始语音留言,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实时的传送用户的语音数据;接收方融合消息服务器接收所述语音数据,并将所述语音数据打包封装为一条语音留言,存放入接收方用户归属的消息存储服务器;所述消息存储服务器向接收方用户发送通知,接收方用户设备从所述消息存储服务器中获取所述语音留言,并为用户播放。

本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如图5所示。该系统包括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发送方融合消息服务器、接收方融合消息服务器、接收方消息存储服务器、以及接收方用户设备(即接收方融合消息客户端)。

本实施例的实施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发送会话邀请,邀请中携带语音留言接收者的标识并指明本次会话为进行语音留言;

融合消息业务系统中信令的收发可采用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SIP);在本步骤中,可通过SIP INVITE请求发送会话邀请,并将SIP INVITE请求的Request-URI参数设为接收方用户的标识,同时在SIPINVITE请求的消息头(Header)中标明本次会话的目的为进行语音留言(或者本次会话的目的端为支持语音留言消息的用户),例如,可以在Accept-Contact头域(Header Field)中设置一个为实施本方案而新增的特征标签(Feature Tag);

步骤602:在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发送方融合消息服务器、以及接收方融合消息服务器之间进行信令交互,完成媒体参数协商;

以SIP协议为例,发送方融合消息服务器收到上一步骤生成的SIP INVITE请求后,根据其中携带的接收方用户标识,转发该请求;接收方融合消息服务器收到该请求后,获取其中携带的接收方用户标识并获知本次会话为进行语音留言,于是返回SIP 200 OK响应;该响应经发送方融合消息服务器返回至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最后再回送一个SIP ACK确认消息;

各网络实体在执行以上所述的信令交互的同时,完成媒体参数的协商;媒体参数的协商可通过会话描述协议(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简称SDP);

步骤603:发送方用户开始语音留言,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实时的传送用户的语音数据,语音数据由接收方融合消息服务器接收;

语音数据的实时传送可通过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RTP)协议。本实施例中,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实时的通过发送方融合消息服务器向接收方融合消息服务器传送用户的语音数据。

步骤604:接收方融合消息服务器接收所述语音数据,并将所述语音数据打包封装为一条语音留言,存放入接收方用户归属的消息存储服务器;

接收方融合消息服务器可通过多用途互联网邮件扩展协议(MultipurposeInternet Mail Extensions,简称MIME)对语音数据进行打包封装;随后可通过互联网消息访问协议(Internet Message Access Protocol,简称IMAP)的APPEND指令将封装后的语音留言存放入接收方消息存储服务器;

步骤605:接收方消息存储服务器向接收方用户发送通知,告知接收方用户新语音留言的送达;

接收方消息存储服务器生成通知消息后,可通过短信等现有技术向接收方用户发送。

步骤606:接收方用户设备收到所述通知消息后,从所述接收方消息存储服务器中获取所述语音留言,并为用户播放;

接收方用户设备可通过IMAP协议的FETCH指令从接收方消息存储服务器中获取所述语音留言。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一个融合消息业务用户对一个融合消息业务用户群组(即多个融合消息业务用户)进行语音留言。具体的,

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发送会话邀请,邀请中携带群组标识或群组中各个用户的标识并指明本次会话为进行语音留言;在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发送方融合消息服务器、群组控制服务器、以及每一个接收方用户归属的融合消息服务器之间进行信令交互,完成媒体参数协商;发送方用户开始语音留言,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实时的传送用户的语音数据到群组控制服务器;各个接收方融合消息服务器分别接收群组控制服务器转发的所述语音数据,并将所述语音数据打包封装为语音留言,存放入接收方用户归属的消息存储服务器;所述消息存储服务器向各自对应的接收方用户发送通知,各接收方用户的设备从该用户所归属的消息存储服务器中获取所述语音留言,并为用户播放。

本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如图7所示。该系统包括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发送方融合消息服务器、群组控制服务器,以及各接收方用户所归属的接收方融合消息服务器和接收方消息存储服务器,及各接收方用户设备。

本实施例的实施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801: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发送会话邀请,邀请中携带群组标识或群组中各个用户的标识并指明本次会话为进行语音留言;

在本步骤中,以SIP协议为例,可通过SIP INVITE请求发送会话邀请,并将SIP INVITE请求的Request-URI参数设为接收方用户群组的标识或群组控制服务器的标识(对于后者,消息体中还应列出各个接收方用户的标识),同时在SIP INVITE请求的消息头(Header)中标明本次会话的目的为进行语音留言(或者本次会话的目的端为支持语音留言消息的用户),例如,可以在Accept-Contact头域(Header Field)中设置一个为实施本方案而新增的特征标签(Feature Tag);

步骤802:在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发送方融合消息服务器、群组控制服务器、以及每一个接收方用户归属的融合消息服务器之间进行信令交互,完成媒体参数协商;

以SIP协议为例,发送方融合消息服务器收到上一步骤生成的SIP INVITE请求后,根据其中携带的接收方用户群组标识或群组控制服务器的标识,转发该请求;群组控制服务器收到该请求后,根据其中携带的群组标识或各个接收方用户标识,向各接收方转发所述INVITE请求;各接收方融合消息服务器收到该请求后,获取其中携带的接收方用户标识并获知本次会话为进行语音留言,于是返回SIP 200OK响应;该响应经群组控制服务器及发送方融合消息服务器返回至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最后再回送一个SIP ACK确认消息;

各网络实体在执行以上所述的信令交互的同时,完成媒体参数的协商;媒体参数的协商可通过SDP协议;

步骤803:发送方用户开始语音留言,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实时的向群组控制服务器传送用户的语音数据,群组控制服务器向各个接收方融合消息服务器传送用户的语音数据;

语音数据的实时传送可通过RTP协议;本实施例中,发送方融合消息客户端实时的通过群组控制服务器向接收方融合消息服务器传送用户的语音数据。

步骤804:各个接收方融合消息服务器分别接收所述语音数据,并将所述语音数据打包封装为语音留言,存放入接收方用户归属的消息存储服务器;

各个接收方融合消息服务器可通过MIME协议对收到的语音数据进行打包封装;随后可通过IMAP协议的APPEND指令将封装后的语音留言存放入接收方消息存储服务器;

步骤805:各接收方消息存储服务器向各自对应的接收方用户发送通知,告知接收方用户新语音留言的送达;

各接收方消息存储服务器生成通知消息后,可通过短信等现有技术向接收方用户发送。

步骤806:各接收方用户的设备收到所述通知消息后,从该用户所归属的消息存储服务器中获取所述语音留言,并为用户播放。

各接收方用户设备可通过IMAP协议的FETCH指令从接收方消息存储服务器中获取所述语音留言。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