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耳内接收器的耳后式助听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94852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耳内接收器的耳后式助听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后式助听器,具有适于放在用户耳后的壳体部分、提供在耳道之中或附近的扬声器、及扬声器和壳体部分之间的引线连接。
背景技术
在这类助听器中,在制造可靠且易于操作的机电结构时有多个难题。用户很难将耳内件正确地放在耳内,及引线与耳后的壳体部分的电及机械连接同样构成易损件,因为引线必须可更换以使用户能具有长度和形状与其个人的相貌及头部形状相适应的引线。此夕卜,对于一些用户而言,很难确定手中的装置适合右侧耳朵还是左侧耳朵。

发明内容
除非明确指出,在此所用的单数形式的含义均包括复数形式(即具有“至少一”的意思)。应当进一步理解,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具有”、“包括”和/或“包含”表明存在所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增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组合。应当理解,除非明确指出,当元件被称为“连接”或“耦合”到另一元件时,可以是直接连接或耦合到其他元件,也可以存在中间插入元件。如在此所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列举的相关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除非明确指出,在此公开的任何方法的步骤不必须精确按所公开的顺序执行。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具有壳体部分的耳后式助听器,壳体部分包括适于信号处理的电子器件,其中壳体部分适于放在用户耳后,及扬声器提供在耳道之中或附近,弓丨线安排在扬声器和壳体部分之间。插头和插座电及机械互连安排在引线和壳体内的电子器件之间,插头和插座部分之间用于建立连接的相互运动在相对于壳体部分处引线轴实质上偏离轴的方向。这样,引线处的拉动不会导致插头和插座部分之间断开连接,不需要将插头紧固在插座中的锁定机构。壳体部分可包括适于互相连接以包围电子器件的两个壳件。通过该构造,插头和插座部分之间为拔出插头的运动仅在两个壳件分离时才能进行。这进一步增强助听器的耳内件和耳后部分之间的互相连接的安全性。第一壳件可能为U形壳件,适于以朝上的分支固定在用户耳朵和头部之间的U形交叉中,第二壳件为适于闭塞两个分支之间的空间的扁平盖件。引线可在两个壳件之间的模缝线中通入第一和第二壳件之间形成的空间内。这样,随着插头陷在两个壳件之间,更难无意地将插头和引线拉离外壳。两个壳件可在第一和第二间隔开的连接区彼此耦合,第一连接区提供在引线进入壳体的进入点处。使至少一连接点位于引线的进入点处有助于确保引线上的无意拉力导致两个壳件分开并将插头从插座释放出来。第一连接区可包括两个壳件之间的可释放互锁啮合件。壳件之间的互锁啮合确保 它们将保持锁定在一起。
第二连接区可包括两个壳件之间的摩擦和/或柔软闩型连接。这样,第二连接区可相当容易断开连接,使得盖件在该区域将容易地脱离U形壳件。两个壳件之间的互锁啮合件可包括两个壳件之一中的底切部,及另一壳件中的突起,该突起安装在底切部内。这样,两个壳件之间的滑动或旋转移动可导致该突起进入底切部。


图I为按3D投影示出助听器的分解图。图2为不同角度的分解图。图3为具有耳内件的助听器的投影图。 图4和4a为助听器的截面图。图5和5a为助听器的后端的截面图。图6和6a为助听器的截面图,上盖件未不出。图7示出了从外面进入3D投影中所示的传声器的进气道。图8为用于对助听器编程的适配器。图9示出了具有适配器的助听器及具有编程线缆的助听器。图10为服务工具的平面图。为清晰起见,这些附图均为示意性及简化的图,它们只给出了对于理解本发明所必要的细节,而省略其他细节。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用于同样或对应的部件。通过下面给出的详细描述,本发明进一步的适用范围将显而易见。然而,应当理解,在详细描述和具体例子表明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同时,它们仅为说明目的给出,因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从下面的详细描述可显而易见地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示出了具有耳内件I的助听器的分解图,引线2和壳体3将位于耳朵与头部之间的交叉区域中用户耳朵(未示出)的上面和/或后面。为此,壳体包括U形下壳件4,其很好地与该区域融为一体。壳的另一部分制成为盖5,其跨越U形下壳件的分支。插头6和插座7提供在壳的最远部分处,其中插头连到引线2及插座是壳件3内的电子模块11的一部分。为将具有插头6的引线2插入壳3内的电子模块内,插头向下移动(由图I中的箭头10指示),即以相对于连接器插头6处引线2指示的方向(由图I中虚线9指示)实质上偏离轴的方向。通过这种安排的插头和插座连接器,确保引线2处长度方向的拉不会将插头6拉出插座7。如图I中进一步所见,在引线方向9和插入方向10之间有锐角V,从而引线2处实质上沿线9的拉力将转化为箭头10方向的分力,而在与箭头10方向相反的方向不存在分力。从而引线2处的拉力可将插头6进一步带入插座7而不是从插座7拉出。在图4和4a中,示出了助听器的最远部分的截面图。插头6示为插入电子模块11的插座7内,引线2在U形壳件4和盖件5之间伸出。壳的盖件5具有突起12,其安装在U形壳件4的底切部13内,藉此盖件5相对于U形壳件4的枢轴移动将把突起12带入底切部13内及使突起12与底切部13脱离啮合。一旦突起12位于底切部13中,盖件5不能移动远离壳件4,除非盖件按箭头14所示向上转动。该枢轴移动通过盖件5和U形壳件4之间的另一连接区而变得容易,其与突起12和底切部连接件13间隔开提供并放在助听器的后端部分处。这在图5和5a中示出。在图5和5a中,箭头14指示盖件5相对于U形壳件4移动的方向,其应被启动以使盖件5从U形壳件4移开。图5和5a的截面图不出了电池15及电池抽屉16,及电池15每一侧处向下方向的闩件17。闩件17制成当盖件5向下压而迫使闩件17进入U形壳件4的两个分支20之间的空间时可朝向彼此易曲地移动,及在该移动端处,闩件17与侧壁中提供的壁凹21或U形壳件4的分支20形成可释放的啮合。当电池抽屉16完全打开时,盖件5以这种方式最好地释放。另外,这样的闩件/壁凹对可沿助听器的长度方向提供。
附着到电子模块11的号牌27在图2及图6和6a中可看见。在图6中,助听器按 截面3D投影示出,但未示出盖件和电池抽屉。当拿走盖件5时,号牌27的上侧28可从上面看见,及当电池门完全打开时,号牌27的下侧29可从下面看见。从而通过号牌安排提供大的信息显示区域,其中号牌借助于在号牌27的边缘部分处提供的穿孔30附着到电子模块11上。电子模块包括突出支托件31,号牌27通过穿孔30连到该突出支托件上。接收器元件I如图3中所示,包括壳体件40,成形为从后端稍向具有声音出口开口 41的前端弯曲,使得接收器元件可更好地容纳在耳道的弯曲部分中。在后端处,壳体件40连接到引线2,同样在壳体件的该部分处,紧邻引线2和壳体件40之间的连接点提供突出部42。当接收器元件I将要插入耳朵内时,用户将在突出部42上施加压力。突出部42包括穿孔43,软质塑料条(未示出)可安装在其中。这样的条可有助于将扬声器单元I保持在耳道内的适当位置处。当不需要这样的条时,小的插头(未示出)可插入穿孔43内,及该插头优选可包括指示助听器与之相称的用户头侧的颜色标记。电子模块包括正面传声器32和后端传声器33。两个传声器通过进声管34耦合到盖件5下面的开阔区域35、36,之后该开阔空间通过盖件5和U形壳件4之间提供的狭缝37对周围环境开放。开阔区域34、35中的气流由于狭缝36、37的尺寸小而将非常有限,因而在声管32、33周围产生非常小的风噪。入口结构按3D投影在图7中示出。如图中所见,狭缝37从外部导入周围挡住的伸长体35、36内,及管34允许从这些伸长体导入传声器外壳。狭缝37的延长的尺寸将有助于确保扰动噪声在此保持最小。电子模块11包括具有编程插脚51的编程插座50,使得编程线缆可连接到助听器。这在图6中示出。编程插座50因而仅在去除盖件5时才可看见和接触。然而,为了传声器33、32适当运行,盖件5必须处于适当位置使得建立盖件5和助听器之间的入口结构。在编程期间使用传声器进行某些类型的测量,例如确定反馈裕度,这之后不能在没有盖件5的情形下进行。为此,提供特殊的编程适配器55,如图8中所示。在图9中示出了处于使用状态的适配器55,其连到助听器且编程插头61通过适配器55中的中心孔58耦合到助听器中的插座50。适配器55模仿盖件5的形状,使得图7中所示的入口结构在适配器55和助听器之间建立,另外,到传声器的入口开口周围的助听器外形也使用适配器55重新建立。从而确保传声器在编程线缆连到助听器时及在没有线缆且盖件5处于适当位置时具有完全一样的声性质。此外,该结构使能进行有线编程,而无需如其它通常实践那样制造另一专用盖件以掩盖和保护插座。如图9中所示,适配器包括线缆支架57,编程线缆60可耦合到该支架上使得其保持在远离传声器开口狭缝37的适当位置处。对助听器进行编程的听力保健专家将通过去除盖件5并将适配器55附着到助听器的适当位置而开始程序。之后,编程插头插入编程插座50及编程线缆安装在线缆支架57上。现在,具有编程线缆的助听器可位于耳朵上,耳内件I插入用户耳朵内。图10示出了服务工具70的侧视图。在其一端提供钩71,其可用于按箭头14的方向打开盖件5。在使用时,首先打开电池抽屉,然后将钩71放在盖件5的边缘的下方且仅在工具70上使用轻微的力即可按箭头14的方向移动盖件。在另一端提供有角度的刃件72, 该刃件安装在插头6中提供的凹处73内。随着刃件72插入凹处73,向下按工具,使得支座74朝向电子模块11按压,通过服务工具另一端另外向下按,杠杆提升力将传给插头6。这样,插头被从装置拔起而不会拉紧引线2或该结构的任何其它部分。
权利要求
1.具有壳体部分的耳后式助听器,壳体部分包括适于信号处理的电子器件,其中壳体部分适于放在用户耳后,及扬声器提供在耳道之中或附近,引线安排在扬声器和壳体部分之间,其中插头和插座电及机械互连安排在引线和壳体内的电子器件之间,及其中插头和插座部分之间用于建立连接的相互运动在偏离壳体部分处引线轴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I的耳后式助听器,其中壳体部分包括适于互相连接以包围电子器件的两个壳件,及其中插头和插座部分之间为拔出插头的运动仅在两个壳件分离时才能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耳后式助听器,其中第一壳件为U形壳件,适于以朝上的分支固定在用户耳朵和头部之间的U形交叉中,及第二壳件为适于闭塞两个分支之间的空间的扁平盖件,引线在两个壳件之间的模缝线中通入第一和第二壳件之间形成的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的耳后式助听器,其中两个壳件在第一和第二间隔开的连接区彼此耦合,其中第一连接区提供在引线进入壳体的进入点处。
5.根据权利要求4的耳后式助听器,其中第一连接区包括两个壳件之间的可释放互锁啮合件。
6.根据权利要求5的耳后式助听器,其中第二连接区包括两个壳件之间的摩擦和/或柔软闩型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的耳后式助听器,其中两个壳件之间的互锁啮合件包括两个壳件之一中的底切部,及另一壳件中的突起,所述突起安装在底切部内,使得两个壳件之间的滑动或旋转移动可导致所述突起进入所述底切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耳内接收器的耳后式助听器,该助听器具有壳体部分,壳体部分包括适于信号处理的电子器件,其中壳体部分适于放在用户耳后,及扬声器提供在耳道之中或附近,引线安排在扬声器和壳体部分之间,其中插头和插座电及机械互连安排在引线和壳体内的电子器件之间,及其中插头和插座部分之间用于建立连接的相互运动在偏离壳体部分处引线轴的方向。
文档编号H04R25/00GK102780954SQ20121013411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6日
发明者B·斯约德伯格, J·T·L·拉尔森, K·S·埃普森, M·G·安德森, M·弗瑞邓戴尔, M·梅尔森, M·菲利普, N·S·克默 申请人:奥迪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