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979588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采用TTI?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传输数据时所占用的第一时频资源,其中,第一时频资源至少包括该数据采用TTIBundling传输方式进行传输时所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且TTI?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的RTT小于或等于TTI?Bundling传输方式的RTT;在第一时频资源上通过TTI?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发送数据。通过本发明,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编码性能。
【专利说明】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系统容量和网络覆盖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两个重要的性能指标。例如,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系统中,下行采用了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 0FDMA)技术,上行米用了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SC-FDMA)技术,但由于一般采用同频方式组网,小区间干扰(Inter-CelI Interference,简称为ICI)增加明显。为了降低ICI,LTE采用了很多抗干扰技术。
[0003]在功率管理方面,下行小区间干扰消除(Inter-Cell InterferenceCancellation,简称为ICIC)技术基于演进节点B (evolved Node B,简称为eNodeB)的相对窄带发射功率(Relative Narrowband TX Power,简称为RNTP)限制的方法实现下行干扰预先提醒功能,增强了物理下行业务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为 F1DSCH)的覆盖性能;上行 ICIC 技术基于(High Interference Indi cat ion/Over loadIndication,简称为ΗΙΙ/0Ι)的方法实现干扰指示和负载指示,增强了物理上行业务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为 F1USCH)的覆盖性能。
[0004]在信道编码(Channel Coding)方面,LTE采用了高性能的Turbo码和咬尾卷积码,使得数据能够抵抗信道的各种衰落。对于Turbo码,针对LTE系统的资源块结构,设计了高效的交织器和速率匹配功能。
[0005]在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 Output,简称为 ΜΙΜΟ)方面,ΜΙΜΟ技术通过空间分集,空间复用和波束成形技术也能改善LTE系统的覆盖性能和容量性能,尤其基于MIMO技术发展起来的协作多点(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简称为CoMP)技术。但由于当前网络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终端(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均为单天线发送,MIMO技术和CoMP技术对于上行的改善有限,只能通过接收端的联合接收(JointReceiver,简称为JR)得到改善。
[0006]尽管LTE系统中存在众多技术能够改善系统的传输性能,尤其是网络覆盖性能,但通过网络测试和软件仿真证实中等速率时的PUSCH,高速率时的I3DSCH以及VoIP业务仍然是LTE系统中各个信道中覆盖性能受限的信道。其中主要原因在于:UE的发送功率有限导致中等速率的PUSCH和VoIP受限,而基站间的ICI导致高速率的I3DSCH受限。为此LTE系统引入了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简称为TTI)捆绑(Bundling)技术。TTI Bundling技术对整个数据包通过信道编码形成不同的冗余版本,不同的冗余版本分别在连续的TTI中传输,TTI Bundling技术通过占用更多的传输资源,获得编码增益和分集增益,以获得更高的接收能量和链路信噪比,从而改善LTE系统的覆盖能力。
[0007]例如,如图1所示为TTI Bundling传输示意图,传输的业务以语音(VoIP)为例。UE的第一个VoIP包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4个连续的传输时间间隔上进行第I次传输,4个连续的TTI被称为一个TTI捆绑长度(TTI Bundling Size)为4的TTIBundling, TTI Bundling传输的控制信息(例如,资源位置等)通过TTI Bundling中第一个TTI对应的TTI中下行控制信道PDCCH指示,接收端(例如基站)收到该TTI Bundling后,在TTI Bundling中最后一个TTI对应的下行物理HARQ指示信道PHICH (Physical HARQIndication Channel,简称为PHICH)上指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简称为 HARQ)实体的肯定 / 否定(Acknowledge/Non-Acknowledge,简称为 ACK/NACK)应答信息,如果相应应答为否定的NACK应答,UE在16个TTI后进行2次TTI Bundling传输(即该TTI Bundling的第一次重传),HARQ机制与第一次传输原理相同。以此类推,直到相应应答为肯定ACK应答,或者达到了允许的最大尝试传输次数(例如,3次),第一个VoIP包传输终止。类似地,第η个VoIP包的传输与第一个VoIP包传输原理相同,不再赘述。在来回程(Round Transmission Time,RTT)为 16ms 时,每个 VoIP 包以 TTI BundlingSize=4的TTI Bundling方式传输3次时,时延为36ms,传输4次则为52ms,例如如图2所示。VoIP是时延敏感的实时业务,空口时延一般低于50ms,所以根据端端时延要求以及系统特点,调度器确定实际的HARQ的发送次数为3次还是4次。
[0008]对于现有的TTI Bundling,最多可以发送的HARQ版本为12个或16个,对应传输时延为36ms或52ms,而VoIP的到达间隔为20ms,所以,理论上还有增强空间。例如,TTIBundling Size为4,HARQ最大次数为5,RTT为8ms或者12ms,对应传输时延为36ms和52ms,但都可以发送20个HARQ版本,实现更多的能量累积。或者,TTI Bundling Size为5,HARQ最大次数为4,RTT为15ms,对应传输时延为50ms,也可以发送20个HARQ版本,实现更多的能量累积。但这些增强方案都一个缺点,改变了 RTT,即改变了 HARQ的定时,对现有系统影响很大,不能前向兼容。
[0009]针对相关技术中TTI Bundling增强传输不能实现后向兼容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0010]针对TTI Bundling增强传输不能实现后向兼容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该问题。
[001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确定米用传输时间间隔捆绑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传输数据时所占用的第一时频资源,其中,所述第一时频资源至少包括所述数据采用TTI Bundling传输方式进行传输时所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且所述TTIBundling增强传输的来回程RTT小于或等于所述TTI Bundling传输的RTT ;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上通过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发送数据。
[0012]优选地,所述RTT是指两个连续的传输时间间隔捆绑TTI Bundle的时域间隔。
[0013]优选地,所述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中的物理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指示信道PHICH的时域位置与所述TTI Bundling传输方式中的PHICH的时域位置相同。
[0014]优选地,所述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中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HXXH的时域位置与所述TTI Bundling传输方式中的HXXH的时域位置相同。
[0015]优选地,所述TTI Bundling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达到最大传输次数时占用的TTI为12或16个,所述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达到最大传输次数时占用的TTI为20个。
[0016]优选地,所述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所占用的20个TTI中的12或16个TTI的时域位置与所述TTI Bundling传输方式所占用的12或16个TTI的时域位置相同。
[0017]优选地,,所述TTI Bundling传输方式占用的12和16个TTI对应的传输次数分别为3和4,所述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所占用的20个TTI对应的传输次数为4。
[0018]优选地,所述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所占用的20个TTI对应的传输次数为4时,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传输的TTI Bundle大小为4个TTI,第四次传输的TTI Bundle为两个长度为4个TTI的TTI Bundle,或者为一个长度为8个TTI的TTI Bundle。
[0019]优选地,所述第四次传输的TTI Bundle对应I个PHICH,或者对应O个PHICH。
[0020]优选地,所述第四次传输的TTI Bundle对应O个,I个或2个TOCCH信道。
[0021]优选地,当所述第四次传输的TTI Bundle对应O个TOCCH信道时,所述第四次传输的TTI Bundle的调度信息通过第一次、第二次、或这第三次传输所对应的HXXH指示;当所述第四次传输的TTI Bundle对应I个HXXH信道时,所述第四次传输的中8个TTI的前4个TTI的调度信息通过第一次、第二次、或这第三次传输所对应的HXXH指示,该8个TTI的后4个TTI的调度信息通过后4个TTI对应的HXXH指示,或者通过最后8个TTI对应的HXXH指示;当所述第四次传输的TTI Bundle对应2个TOCCH信道时,所述第四次传输的中8个TTI中的前4个TTI的调度信息通过该前4个TTI对应的TOCCH指示,该8个TTI中的后四个TTI的调度信息通过该后4个TTI对应的PDCCH指示。
[0022]优选地,所述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的TTI Bundle的长度为4或8,所述TTIBundling传输方式的TTI Bundle的长度为4。
[0023]优选地,所述TTI Bundling传输方式的RTT为16ms,所述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中的最后两个TTI Bundle的RTT为12ms,其它TTI Bundle之间的RTT为16ms。
[002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采用传输时间间隔捆绑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传输数据时所占用的第一时频资源,其中,所述第一时频资源至少包括所述数据采用TTI Bundling传输方式进行传输时所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且所述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的来回程RTT小于或等于所述TTIBundling传输方式的RTT ;传输模块,用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上通过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发送数据。
[0025]优选地,所述TTI Bundling增强传输中的物理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指示信道PHICH的时域位置与所述TTI Bundling传输的时域位置相同。
[0026]优选地,所述TTI Bundling增强传输中与所述TTI Bundling传输相比较增加的多个TTI的调度信息与所述TTI Bundling传输的调度信息相同或者通过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HXXH进行指示。
[0027]优选地,所述TTI Bundling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达到最大传输次数时占用的TTI为12或16个,所述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达到最大传输次数占用的TTI为20个。
[0028]优选地,所述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的TTI Bundle的长度为4或8,所述TTIBundling传输方式的TTI Bundle的长度为4。
[0029]优选地,所述TTI Bundling传输方式的RTT为16ms,所述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中的最后两个TTI Bundle的RTT为12ms,其它TTI Bundle之间的RTT为16ms。
[0030]通过本发明,采用进行TTI Bundling增强传输进行数据传输的第一时频资源包括该数据通过TTI Bundling传输的第二时频资源,可以实现TTI Bundling的后向兼容,同时,由于TTIBundling增强传输的TTI Bundling之间的RTT小于或等于该TTI Bundling传输的TTIBundling之间的RTT,可以使得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传输更多的TTI Bundling,提高了编码增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的覆盖能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2]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时间间隔捆绑传输示意图一;
[0033]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0034]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
[0035]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时间间隔捆绑传输示意图二 ;
[0036]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时间间隔捆绑增强传输示意图一;
[0037]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时间间隔捆绑增强传输示意图二 ;
[0038]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时间间隔捆绑增强传输示意图三;
[0039]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时间间隔捆绑增强传输示意图四;
[0040]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时间间隔捆绑增强传输示意图五;以及
[0041]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时间间隔捆绑增强传输示意图六。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包括如下的步骤S202至步骤S204。
[0044]步骤S202:确定采用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传输数据时所占用的第一时频资源,其中,该第一时频资源至少包括该数据采用TTI Bundling传输方式进行传输时所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且该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的RTT小于或等于TTI Bundling传输方式的RTT ;
[0045]步骤S204:在第一时频资源上通过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发送数据。
[0046]通过上述步骤,数据进行TTI Bundling增强传输的第一时频资源包括该数据(如果)通过TTI Bundling传输的第二时频资源,可以实现TTI Bundling的后向兼容,同时,由于TTIBundling增强传输的TTI Bundling之间的RTT小于或等于该TTI Bundling传输的TTIBundling之间的RTT,可以使得,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传输更多的TTI Bundling,提高了编码增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的覆盖能力。
[0047]需要所谓后向兼容包括:一个发送端可以采用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或者TTIBundling传输方式,如果采用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发送数据时,发送端确认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的时频资源中的一部分一定与若采用TTI Bundling传输方式占用的时频资源相同,至少时域位置相同,从而保证发送端能够采用相同的策略,例如对于PDCCH和PHICH的发送策略。对于接收端在接收时与发送端类似,不再赘述。
[0048]在本实施例中,RTT是指两个连续的传输时间间隔捆绑TTIBundle的时域间隔。
[0049]在实施时,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后向兼容性,TTI Bundling增强传输中的PHICH的时域位置与该TTI Bundling传输的时域位置相同,该优选实施例中,TTI Bundling增强传输的PHICH的定时机制与TTI Bundling的定时机制不变,同时降低配置的复杂性。
[0050]为了提高调度一致性,该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中的HXXH的时域位置与TTIBundling传输方式中的TOCCH的时域位置相同。
[0051]作为一个较优的实施方式,TTI Bundling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达到最大传输次数时占用的TTI为12或16个,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达到最大传输次数时占用的TTI为20个。
[0052]为了实现后向兼容并降低配置的复杂性,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所占用的20个TTI中的12或16个TTI的时域位置与TTI Bundling传输方式所占用的12或16个TTI的时域位置相同。
[0053]优选地,TTI Bundling传输方式占用的12和16个TTI对应的传输次数分别为3和4,TTI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所占用的20个TTI对应的传输次数为4。在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所占用的20个TTI对应的传输次数为4时,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传输的TTIBundle大小为4个TTI,第四次传输的TTI Bundle为两个长度为4个TTI的TTI Bundle,或者为一个长度为8个TTI的TTI Bundle。为了实现定时机制的灵活性,第四次传输的TTIBundle对应一个PHICH或者对应O个PHICH。
[0054]优选地,第四次传输的TTI Bundle对应O个,I个或2个TOCCH信道。
[0055]对应于上述第四次传输的TTI Bundle的三种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调度方式指示:
[0056]例如:当该第四次传输的TTI Bundle对应O个PDCCH信道时,第四次传输的TTIBundle的调度信息通过第一次、第二次、或这第三次传输所对应的HXXH指示。
[0057]当第四次传输的TTI Bundle对应I个PDCCH信道时,该第四次传输的中8个TTI的前4个TTI的调度信息通过第一次、第二次、或这第三次传输所对应的HXXH指示,该8个TTI的后4个TTI的调度信息通过后4个TTI对应的HXXH指示,或者通过最后8个TTI对应的roccH指示。
[0058]当该第四次传输的TTI Bundle对应2个PDCCH信道时,该第四次传输的中8个TTI中的前4个TTI的调度信息通过该前4个TTI对应的PDCCH指示,该8个TTI中的后四个TTI的调度信息通过该后4个TTI对应的HXXH指示。
[0059]为了实现系统的兼容性,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的TTI Bundle的长度为4或8, TTIBundling传输的Bundling Size为4。需要说明的是,随着通信协议的不同发展,TTI Bundling增强传输和该TTI Bundling传输的Bundling Size所采用的大小可以根据协议变化而改变。
[0060]优选地,该TTI Bundling传输方式的RTT为16ms,该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中的最后两个TTI Bundle的RTT为12ms,其它TTI Bundle之间的RTT为16ms。该优选实施例实现了在相同时间间隔的多次TTI Bundl ing传输。[0061]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0062]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软件,该软件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方案。
[0063]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上述数据传输软件,该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光盘、软盘、硬盘、可擦写存储器等。
[0064]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 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数据传输方法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下面对该数据传输装置中涉及到的模块进行说明。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系统和方法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0065]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包括:确定模块32,传输模块34,下面对上述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0066]确定模块32,用于确定米用传输时间间隔捆绑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传输数据时所占用的第一时频资源,其中,该第一时频资源至少包括该数据采用TTI Bundling传输方式进行传输时所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且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的来回程(RTT)小于或等于TTI Bundling传输方式的RTT ;传输模块34,连接至确定模块32,用于在确定模块32确定的第一时频资源上通过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发送数据。
[0067]在本实施例中,RTT是指两个连续的传输时间间隔捆绑TTI Bundle的时域间隔。
[0068]在实施时,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后向兼容性,TTI Bundling增强传输中的PHICH的时域位置与该TTI Bundling传输的时域位置相同,该优选实施例中,TTI Bundling增强传输的PHICH的定时机制与TTI Bundling的定时机制不变,同时降低配置的复杂性。
[0069]为了提高调度一致性,该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中的HXXH的时域位置与TTI Bundling传输方式中的TOCCH的时域位置相同。
[0070]作为一个较优的实施方式,TTI Bundling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达到最大传输次数时占用的TTI为12或16个,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达到最大传输次数时占用的TTI为20个。
[0071]为了实现后向兼容并降低配置的复杂性,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所占用的20个TTI中的12或16个TTI的时域位置与TTI Bundling传输方式所占用的12或16个TTI的时域位置相同。
[0072]优选地,TTI Bundling传输方式占用的12和16个TTI对应的传输次数分别为3和4,TTI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所占用的20个TTI对应的传输次数为4。在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所占用的20个TTI对应的传输次数为4时,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传输的TTIBundle大小为4个TTI,第四次传输的TTI Bundle为两个长度为4个TTI的TTI Bundle,或者为一个长度为8个TTI的TTI Bundle。为了实现定时机制的灵活性,第四次传输的TTIBundle对应一个PHICH或者对应O个PHICH。
[0073]优选地,第四次传输的TTI Bundle对应O个,I个或2个TOCCH信道。
[0074]对应于上述第四次传输的TTI Bundle的三种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调度方式指示:
[0075]例如:当第四次传输的TTI Bundle对应O个HXXH信道时,第四次传输的TTIBundle的调度信息通过第一次、第二次、或这第三次传输所对应的HXXH指示。
[0076]当第四次传输的TTI Bundle对应I个PDCCH信道时,该第四次传输的中8个TTI的前4个TTI的调度信息通过第一次、第二次、或这第三次传输所对应的HXXH指示,该8个TTI的后4个TTI的调度信息通过后4个TTI对应的HXXH指示,或者通过最后8个TTI对应的roccH指示。
[0077]当该第四次传输的TTI Bundle对应2个HXXH信道时,该第四次传输的中8个TTI中的前4个TTI的调度信息通过该前4个TTI对应的PDCCH指示,该8个TTI中的后四个TTI的调度信息通过该后4个TTI对应的HXXH指示。
[0078]为了实现系统的兼容性,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的TTI Bundle的长度为4或8, TTIBundling传输的Bundling Size为4。需要说明的是,随着通信协议的不同发展,TTI Bundling增强传输和该TTI Bundling传输的Bundling Size所采用的大小可以根据协议变化而改变。
[0079]优选地,该TTI Bundling传输方式的RTT为16ms,该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中的最后两个TTI Bundle的RTT为12ms,其它TTI Bundle之间的RTT为16ms。该优选实施例实现了在相同时间间隔的多次TTI Bundling传输。
[0080]下面将结合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以下优选实施例结合了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
[0081]优选实施例一
[0082]本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向兼容的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法,通信系统中支持TTI Bundling传输和TTI Bundling增强传输。该方法包括:TTI Bundling增强传输占用的时频资源完全包括了 TTI Bundling传输占用的时频资源。
[0083]在本优选实施例中,作为一个较优的实施方式,TTI Bundling传输占用的TTI数目为M,M为12或16,TTI Bundling增强传输占用的TTI数目为20,Bundling增强传输占用的20个TTI中的M个TTI的时域位置与TTI Bundling传输占用的M个TTI相同。
[0084]在实施时,为了增强调度的灵活性,TTI Bundling增强传输中增加的20-M个TTI的调度信息与其余M个相同,或者通过新的PDCCH指示。
[0085]为了实现后向兼容,TTI Bundling增强传输中的PHICH的时域位置与TTIBundling的PHICH的时域位置相同。也即,TTI Bundling增强传输中的PHICH的定时机制与TTI Bundling的定时机制相同。
[0086]作为一个较优的实施方式,TTI Bundling增强传输的Bundling Size为4,除最后两次TTIBundling之间的RTT为12ms外,其余任意两次TTI Bundling之间的RTT为16ms。
[0087]优选实施例二
[008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法,在本实施例中,时间间隔捆绑中的多个TTI可以不总是连续的。
[0089]在图1 中,TTI Bundling 增强传输的 Bundling Size 为 4, TTI Bundling 之间的RTT为16ms,考虑到VoIP的空口时延不超过50ms,则进行3次HARQ传输,传输12个HARQ版本。为了进一步增强传输性能,图5中共传输20个HARQ版本。[0090]本优选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前三次TTI Bundling传输与图1中完全相同,增强传输的 Bundling Size 为 4,TTI Bundling 之间的 RTT 为 16ms,HARQ 反馈的 PHICH 与 PDCCH 与I完全相同,差别在于增加了第4次TTI Bundling传输,RTT为12ms。第4次TTI Bundling传输的频域位置、资源数量等信息可以与前三次中的任何一次相同。
[0091]优选地,第4次TTI Bundling传输作为最后一次传输,PHICH也可以不发送。对于支持TTI Bundling增强传输并且启用了的TTI Bundling增强传输的接收端来说,只需要按照上述规则去接收即可。
[0092]优选实施例三
[009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法,在本实施例中,时间间隔捆绑中的多个TTI可以不总是连续的。
[0094]本优选实施例与优选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增加的第4次TTI Bundling传输的调度信息通过新的HXXH指示。其中,图6中,PDCCH的时域位置与RTT=16是需要发送的PDCCH时域位置相同,兼容性更好;图7中,PDCCH的时域位置与RTT=12需要发送的HXXH时域位置相同。
[0095]优选实施例四
[0096]本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法,下面结合图4和图8对本优选实施例的方法进行说明。
[0097]在图4 中,TTI Bundling 增强传输的 Bundling Size 为 4, TTI Bundling 之间的RTT为16ms。放松了 VoIP的空口时延到52ms,则进行4次HARQ传输,传输16个HARQ版本。为了进一步增强传输性能,图5中共传输20个HARQ版本。
[0098]本优选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保留了图4中的四次TTI Bundling传输,且PDCCH和PHICH的发送相同。但TTI Bundling增强传输在第4次TTI Bundling传输前又发送了一个BundlingSize为4的TTI Bundling。增加的TTI Bundling传输的频域位置、资源数量等信息可以与前三次中的任何一次相同。
[0099]优选地,第4次TTI Bundling传输作为最后一传输,PHICH也可以不发送,或者与第4次TTI Bundling传输共享I个PHICH。对于支持TTI Bundling增强传输并且启用了的TTIBundling增强传输的接收端来说,只需要按照上述规则去接收即可。
[0100]优选实施例五
[0101]本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法,下面结合图9和图10对本优选实施例的方法进行说明。
[0102]本优选实施例与优选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增加的TTI Bundling传输的频域位置、资源数量等信息通过新的HXXH指示。其中,图9中,PDCCH的时域位置与RTT=12需要发送的HXXH时域位置相同,增加的TTI Bundling传输与第4次Bundling传输共享同一个H)CCH,更节省开销。图10中,PDCCH的时域位置与RTT=12需要发送的HXXH时域位置相同。
[0103]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优选实施例的附图中的数字标号标识了该TTI Bundle中的不同TTI及该TTI对应的控制信息。
[0104]优选地,本优选实施例中的发送端可以是基站、家庭基站、中继站等设备,也可以是通信终端、笔记本电脑、手持电脑等。类似地,接收端用于接收发送端的数据信号,接收端可以是手机、笔记本电脑、手持电脑等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基站,中继站等控制设备。
[0105]通过上述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实现了数据TTI Bundling的后向兼容,并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编码增益,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覆盖能力。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技术效果并不是上述所有的实施方式所具有的,有些技术效果是某些优选实施方式才能取得的。
[0106]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010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采用传输时间间隔捆绑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传输数据时所占用的第一时频资源,其中,所述第一时频资源至少包括所述数据若采用TTI Bundling传输方式进行传输时所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且所述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的来回程RTT小于或等于所述TTI Bundling传输方式的RTT ;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上通过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发送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TT是指两个连续的传输时间间隔捆绑TTI Bundle的时域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TI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中的物理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指示信道PHICH的时域位置与所述TTI Bundling传输方式中的PHICH的时域位置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TI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中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HXXH的时域位置与所述TTI Bundling传输方式中的HXXH的时域位置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TIBundling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达到最大传输次数时占用的TTI为12或16个,所述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达到最大传输次数时占用的TTI为20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TI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所占用的20个TTI中的12或16个TTI的时域位置与所述TTI Bundling传输方式所占用的12或16个TTI的时域位置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TIBundling传输方式占用的12和16个TTI对应的传输次数分别为3和4,所述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所占用的20个TTI对应的传输次数为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TI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所占用的20个TTI对应的传输次数为4时,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传输的TTI Bundle大小为4个TTI,第四次传输的TTI Bundle为两个长度为4个TTI的TTI Bundle,或者为一个长度为 8 个 TTI 的 TTI Bundle。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次传输的TTIBundle对应I个PHICH,或者对应O个PHICH。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次传输的TTIBundle对应O个,I个或2个I3DCCH信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四次传输的TTIBundle对应O个HXXH信道时,所述第四次传输的TTI Bundle的调度信息通过第一次、第二次、或这第三次传输所对应的HXXH指示;当所述第四次传输的TTI Bundle对应I个TOCCH信道时,所述第四次传输的中8个TTI的前4个TTI的调度信息通过第一次、第二次、或这第三次传输所对应的HXXH指示,该8个TTI的后4个TTI的调度信息通过后4个TTI对应的HXXH指示,或者通过最后8个TTI对应的HXXH指示;当所述第四次传输的TTI Bundle对应2个HXXH信道时,所述第四次传输的中8个TTI中的前4个TTI的调度信息通过该前4个TTI对应的HXXH指示,该8个TTI中的后四个TTI的调度信息通过该后4个TTI对应的PDCCH指示。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TI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的TTI Bundle的长度为4或8,所述TTI Bundling传输方式的TTI Bundle的长度为4。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TIBundling传输方式的RTT为16ms,所述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中的最后两个TTI Bundle的RTT为12ms,其它 TTI Bundle 之间的 RTT 为 16ms。
14.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米用传输时间间隔捆绑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传输数据时所占用的第一时频资源,其中,所述第一时频资源至少包括所述数据采用TTI Bundling传输方式进行传输时所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且所述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的来回程RTT小于或等于所述TTI Bundling传输方式的RTT ; 传输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上通过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发送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TIBundling增强传输中的物理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指示信道PHICH的时域位置与所述TTI Bundling传输的时域位置相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TIBundling增强传输中与所述TTIBundling传输相比较增加的多个TTI的调度信息与所述TTI Bundling传输的调度信息相同或者通过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HXXH进行指示。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TIBundling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达到最大传输次数时占用的TTI为12或16个,所述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达到最大传输次数占用的TTI为20个。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TI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的TTI Bundle的长度为4或8,所述TTI Bundling传输方式的TTI Bundle的长度为4。
19.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TIBundling传输方式的RTT为16ms,所述TTI Bundling增强传输方式中的最后两个TTI Bundle的RTT为12ms,其它 TTI Bundle 之间的 RTT 为 16ms。
【文档编号】H04L1/18GK103457708SQ201210183173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5日
【发明者】关艳峰, 陈宪明, 罗薇, 左志松, 张峻峰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