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视频图像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67909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视频图像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视频图像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手机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人每天工作和生活的必需品,利用手机进行视频沟通是目前流行的沟通方式。
在多媒体通信中,视频图像压缩编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众所周知,数字视频图像的数据量巨大,若不进行压缩,其传输所需的高传输速率和存储所需的巨大容量将成为巨大的问题。因此,视频数据在网络中被分成一个个数据包进行传输,每个数据包中有表示数据信息和提供数据路由的帧。而数据包在一般介质中传播是总有一小部分由于两个终端的距离过大会丢失。所谓网络丢包率是数据包丢失部分与所传数据包总数的比值,正常传输时网络丢包率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然而,在现实的数字通信中,带宽资源有限,当网络环境不佳时,丢包率上升导致接收视频的终端上该视频显示的画面不完整或不清晰。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视频图像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用以视频传输时确保需要突出的视频区域清晰度满足要求,达到视频沟通流畅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频图像的处理方法,包括
检测当前视频图像传输的丢包率;
当所述丢包率大于丢包阈值时,将预定的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一码率处理,将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二码率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频图像的处理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当前视频图像传输的丢包率;
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丢包率大于丢包阈值时,将预定的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一码率处理,将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二码率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视频图像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用于检测当前视频图像传输的丢包率;当所述丢包率大于丢包阈值时,将预定的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一码率处理, 将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二码率处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视频图像的处理方法及装置,通过将视频图像划分为目标区域和非目标区域,并对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码率,使得在网络带宽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优先确保需要突出的视频区域清晰度满足要求,达到视频沟通流畅的效果。同时,对非重要的区域采用低码率,降低丢包率。


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I提供的视频图像的处理方法流程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视频图像的处理方法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视频图像的处理方法流程图;图4a至图4c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区域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一码率处理、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二码率处理的过程流程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的视频图像的处理方法流程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视频图像的处理装置虚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处理短信的方法及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地说明。实施例I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视频图像的处理方法,如图I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检测当前视频图像传输的丢包率;步骤102、当丢包率大于丢包阈值时,将预定的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一码率处理,将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二码率处理。其中,码率就是数据传输时单位时间传送的数据位数,一般单位是kbps即千位每秒。码率和视频图像的质量成正比,传输的文件体积也和码率成正比。较佳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终端摄像头采集视频图像,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视频图像,如终端本地保存的视频图像或者从服务器上下载的视频图像。较佳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检测当前视频图像传输的丢包率之前,将视频图像按照默认码率传输,该默认码率不高于第一码率和第二码率中较大的码率且高于第一码率和第二码率中较小的码率。这种情况下,检测当前按照默认码率传输的视频图像的丢包率。当目标区域为需要突出的重要区域时,为了在网络带宽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确保目标区域的清晰度,则将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的码率降低。同时,也可以将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的码率提高,即第一码率大于第二码率。此时,默认码率不高于第一码率且高于第二码率。同理,当当非目标区域为需要突出的重要区域时,第二码率大于第一码率,默认码率不高于第二码率且高于第一码率。较佳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检测当前视频图像传输的丢包率之前,将视频图像分为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和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并采用不同通信传输通道分别传输。这种情况下,分别检测两个通信传输通道的丢包率,并取均值作为当前视频图像传输的丢包率;或者当目标区域和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的码率相同时,检测任一通信传输通道的丢包率作为当前视频图像传输的丢包率。较佳地,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输入参数配置、默认参数配置或者自适应算法确定目标区域的位置及大小。例如,根据用户在终端屏幕上的划动构成的形状来确定;或者预先设定默认参数配置如以平面中心为原点、半径为a的圆形区域;或者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等自适应算法确定。较佳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将预定的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一码率处理、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二码率处理,包括获取预定的第一码率,将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一码率处理;降低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的码率,并检测到当前视频图像传输的丢包率不大于丢包阈值时,将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的当前码率确定为第二码率;将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二码率处理。
较佳地,将预定的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一码率处理、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二码率处理之后,还包括将采用第一码率处理后的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和采用第二码率处理后的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进行合成并发送到接收视频图像的终端;或者将采用第一码率处理后的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和采用第二码率处理后的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直接发送到接收视频图像的终端。若未合成直接发送视频图像,则在接收视频图像的终端侧进行图像合成后再展示。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视频图像的处理方法,将视频图像划分为目标区域和非目标区域,并对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码率,使得在网络带宽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优先确保需要突出的视频区域清晰度满足要求,达到视频沟通流畅的效果。同时,对非重要的区域采用低码率,降低丢包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预先将视频图像划分为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和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分别通过软件程序建立通信传输通道;也可以在丢包率大于丢包阈值时,再对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和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进行区分。其中,目标区域和非目标区域的数目均可以不止一个。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丢包率大于丢包阈值时,再对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和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进行区分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通过终端摄像头采集视频图像;以视频通话为例,用户开启视频通话后,终端开启摄像头米集视频图像。
步骤202、将视频图像按照默认码率传输;
步骤203、检测当前按照默认码率传输的视频图像的丢包率;当丢包率大于丢包阈值时,执行步骤204 ;否则,继续检测。
步骤204、将预定的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一码率处理,将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二码率处理。其中,默认码率不高于第一码率和第二码率中较大的码率且高于第一码率和第二码率中较小的码。也就是,将视频图像的码率调高,确保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的高质量、清晰度;同时由于带宽等网络环境的限制,将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降低码率,虚化图像,进一步确保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的高质量、清晰度。
通过本实施例的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将视频图像划分为目标区域和非目标区域,并对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码率,使得在网络带宽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优先确保需要突出的视频区域清晰度满足要求,达到视频沟通流畅的效果。同时,对非重要的区域采用低码率,降低丢包率。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预先将视频图像划分为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和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分别通过软件程序建立通信传输通道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通过终端摄像头采集视频图像;以视频通话为例,用户开启视频通话后,终端开启摄像头米集视频图像;步骤302、将视频图像分为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和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并采用不同通信传输通道分别传输;步骤303、检测当前视频图像传输的丢包率;其中,分别检测两个通信传输通道的丢包率,并取均值作为当前视频图像传输的丢包率;或者当目标区域和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的码率相同时,检测任一通信传输通道的丢包率作为当前视频图像传输的丢包率。当丢包率大于丢包阈值时,执行步骤304 ;否则,继续检测。步骤304、将预定的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一码率处理,将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二码率处理。将视频图像的码率调高,确保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的高质量、清晰度;同时由于带宽等网络环境的限制,将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降低码率,虚化图像,进一步确保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的高质量、清晰度。上述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通过输入参数配置、默认参数配置或者自适应算法确定目标区域的位置及大小。如图4a所示,用户在终端屏幕上的划动,形成了一个矩形(图中虚线所示),终端即可确定出该矩形所围成的区域为目标区域;如图4b所示,预先设定默认参数配置如以平面中心为原点、半径为a的圆形区域(图中虚线所示);如图4c所示,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识别出人脸区域,将该区域确定为目标区域。实施例4上述实施例2步骤204和实施例3步骤304,在实现时如图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501、获取预定的第一码率,将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一码率处理;为了确保目标区域的清晰度,可以预先设置第一码率,当需要对视频图像进行调节时,如丢包率过大时,直接获取该第一码率,并按照该第一码率对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进行处理。步骤502、降低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的码率;由于网络带宽等资源有限,在确保目标区域视频图像清晰的前提下,降低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的码率,进行虚化模糊,降低这部分视频图像占用的资源。由于非目标区域显示的视频图像一般为用户确认的非重要信息区域,所以即使该部分视频图像模糊,也不影响用户的使用。步骤503、检测当前视频图像传输的丢包率;当丢包率不大于丢包阈值时,执行步骤504 ;否则,执行步骤502 ;步骤504、将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的当前码率确定为第二码率,将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二码率处理。实施例5在实施例I至实施例4中将预定的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一码率处理,将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二码率处理后,可以将采用第一码率处理后的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和采用第二码率处理后的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进行合成并发送到接收视频图像的终端;或者将采用第一码率处理后的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和采用第二码率处理后的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直接发送到接收视频图像的终端。如图6所示,假设终端A和终端B之间建立了视频通话,包括以下步骤步骤601、通过终端A摄像头采集视频图像;步骤602、终端A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将人脸区域确定为目标区域;步骤603、终端A将视频图像分为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和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并采用不同通信传输通道分别传输;
步骤604、终端A检测任一通信传输通道的丢包率作为当前视频图像传输的丢包率;当丢包率大于丢包阈值时,执行步骤605;否则,将视频图像传输到终端B,执行步骤 610。
由于当目标区域和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的码率相同,因此,当图像是在终端B处合成时,检测一通信传输通道的丢包率即可。若图像是在终端A处合成,那么终端A 与终端B之间的通信传输通道仅有一个。
步骤605、终端A获取预定的第一码率,将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一码率处理;
步骤606、终端A降低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的码率;
步骤607、终端A再次检测当前视频图像传输的丢包率;当丢包率不大于丢包阈值时,执行步骤608 ;否则,执行步骤606 ;
步骤608、终端A将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的当前码率确定为第二码率,将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二码率处理;
步骤609、终端A将采用第一码率处理后的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和采用第二码率处理后的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进行合成并发送到终端B ;
步骤610、终端B显示接收到的视频图像。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视频图像的处理方法,将视频图像划分为目标区域和非目标区域,并对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码率,使得在网络带宽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优先确保需要突出的视频区域清晰度满足要求,达到视频沟通流畅的效果。同时,对非重要的区域采用低码率,降低丢包率。
实施例6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短信的视频图像的处理装置,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前述一种视频图像的处理方法相似,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频图像的处理装置,如图7所示,包括
检测模块701,用于检测当前视频图像传输的丢包率;
处理模块702,用于当所述丢包率大于丢包阈值时,将预定的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一码率处理,将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二码率处理。
较佳地,处理装置还包括
采集模块703,用于通过终端摄像头采集所述视频图像。
较佳地,处理装置还包括
传输模块704,用于将所述视频图像按照默认码率传输,所述默认码率不高于所述第一码率和第二码率中较大的码率且高于所述第一码率和第二码率中较小的码;或者将所述视频图像分为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和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并采用不同通信传输通道分别传输。
较佳地,所述传输模块704将所述视频图像按照默认码率传输时,所述检测模块 701检测当前按照默认码率传输的视频图像的丢包率;
所述传输模块704将所述视频图像分为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和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并采用不同通信传输通道分别传输时,所述检测模块701分别检测两个通信传输通道的丢包率,并取均值作为当前视频图像传输的丢包率;或者当目标区域和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的码率相同时,检测任一通信传输通道的丢包率作为当前视频图像传输的丢包率。
较佳地,所述处理装置还包括
确定模块705,用于通过输入参数配置、默认参数配置或者自适应算法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及大小。
较佳地,所述处理模块702,还用于获取预定的第一码率,将所述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一码率处理;降低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的码率,并检测到当前视频图像传输的丢包率不大于丢包阈值时,将所述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的当前码率确定为第二码率;将所述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二码率处理。
较佳地,所述处理装置还包括
合成模块706,用于将所述采用第一码率处理后的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和采用第二码率处理后的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进行合成。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视频图像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将视频图像划分为目标区域和非目标区域,并对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码率,使得在网络带宽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优先确保需要突出的视频区域清晰度满足要求,达到视频沟通流畅的效果。 同时,对非重要的区域采用低码率,降低丢包率。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⑶-R0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视频图像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当前视频图像传输的丢包率; 当所述丢包率大于丢包阈值时,将预定的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一码率处理,将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二码率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终端摄像头采集所述视频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当前视频图像传输的丢包率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视频图像按照默认码率传输,所述默认码率不高于所述第一码率和第二码率中较大的码率且高于所述第一码率和第二码率中较小的码率; 所述检测当前视频图像传输的丢包率,包括 检测当前按照默认码率传输的视频图像的丢包率。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当前视频图像传输的丢包率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视频图像分为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和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并采用不同通信传输通道分别传输; 所述检测当前视频图像传输的丢包率,包括 分别检测两个通信传输通道的丢包率,并取均值作为当前视频图像传输的丢包率;或者当目标区域和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的码率相同时,检测任一通信传输通道的丢包率作为当前视频图像传输的丢包率。
5.根据权利要求I或4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输入参数配置、默认参数配置或者自适应算法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及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预定的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一码率处理、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二码率处理,包括 获取预定的第一码率,将所述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一码率处理; 降低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的码率,并检测到当前视频图像传输的丢包率不大于丢包阈值时,将所述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的当前码率确定为第二码率; 将所述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二码率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I或6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预定的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一码率处理、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二码率处理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采用第一码率处理后的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和采用第二码率处理后的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进行合成并发送到接收视频图像的终端;或者 将所述采用第一码率处理后的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和采用第二码率处理后的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直接发送到接收视频图像的终端。
8.一种视频图像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当前视频图像传输的丢包率; 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丢包率大于丢包阈值时,将预定的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一码率处理,将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二码率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还包括采集模块,用于通过终端摄像头采集所述视频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还包括 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视频图像按照默认码率传输,所述默认码率不高于所述第一码率和第二码率中较大的码率且高于所述第一码率和第二码率中较小的码率;或者将所述视频图像分为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和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并采用不同通信传输通道分别传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将所述视频图像按照默认码率传输时,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当前按照默认码率传输的视频图像的丢包率; 所述传输模块将所述视频图像分为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和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并采用不同通信传输通道分别传输时,所述检测模块分别检测两个通信传输通道的丢包率,并取均值作为当前视频图像传输的丢包率;或者当目标区域和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的码率相同时,检测任一通信传输通道的丢包率作为当前视频图像传输的丢包率。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通过输入参数配置、默认参数配置或者自适应算法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及大小。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获取预定的第一码率,将所述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一码率处理;降低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的码率,并检测到当前视频图像传输的丢包率不大于丢包阈值时,将所述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的当前码率确定为第二码率;将所述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二码率处理。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还包括 合成模块,用于将所述采用第一码率处理后的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和采用第二码率处理后的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进行合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视频图像的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检测当前视频图像传输的丢包率;当所述丢包率大于丢包阈值时,将预定的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一码率处理,将非目标区域的视频图像采用第二码率处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视频图像的处理方法及装置,通过将视频图像划分为目标区域和非目标区域,并对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码率,使得在网络带宽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优先确保需要突出的视频区域清晰度满足要求,达到视频沟通流畅的效果。同时,对非重要的区域采用低码率,降低丢包率。
文档编号H04N7/14GK102984495SQ20121052177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6日
发明者林形省, 汪轩然, 武小军 申请人: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