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隧道切换方法以及网络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68091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通信隧道切换方法以及网络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隧道切换方法以及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基本的虚拟专用网(VPN, Virtual Private Network)组网中,公网侧设备可以进行负载分担或保护,例如可以使用标签分发协议(LDP, LabelDistributionProtocol)隧道对流量工程(TE, Traffic Engineering)隧道进行保护,或是使用TE隧道对LDP隧道进行保护,或者是使用一个TE隧道对另一个TE隧道进行保护,或者是使用一个LDP隧道对另一个LDP隧道进行保护。请参阅图1,要在VPN组网中进行负载分担和保护,则需要在第一运营商边缘(PE,Provider Edge)设备上设置隧道策略,在隧道策略中指明优先选择的隧道和负载分担数量。当隧道策略设置完成后,则可以在第一 PE设备上的三层VPN中使用该隧道策略,再通过边界网关协议(BGP,Boarder Gateway Protocol)的VPNv4地址族将远端第二 PE设备上的私网路由接收到本地并通过隧道策略进行隧道的选择。在实际应用中,当第一 PE设备和第二 PE设备接入了多个三层VPN实例时,运营商出于安全、流量或成本方面的考虑,希望在主用隧道失效时,能将不同的三层VPN实例分别切换到不同的备用隧道上。但是,在第一 PE设备上进行隧道选择的时候,从第二 PE设备传过来的私网路由只有一个下一跳地址(即第二 PE设备的环回口地址),因此现有技术中的通信隧道切换方法均是基于同一个目的地址的隧道进行切换,也就是说,TE隧道和LDP隧道均使用同一个目的地址,所以现有技术的方案无法实现将不同的三层VPN实例分别切换到不同的备用隧道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隧道切换方法以及网络设备,能够为一个应用实例配置不同的主用目的地址和备用目的地址,使得该应用实例能够进行隧道切换。有鉴于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隧道切换方法,可包括当主用隧道失效时,对于原先在所述主用隧道中进行数据传输的各应用实例,判断所述应用实例是否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若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则判断使用所述备用目的地址是否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若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则将所述应用实例切换至所述备用隧道进行数据传输;所述备用目的地址与所述主用隧道的主用目的地址不相同。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使用所述主用目的地址是否能选择到对应的主用隧道;若能选择到对应的主用隧道,则确定主用隧道未失效,并使用所述主用隧道进行数据传输;若不能选择到对应的主用隧道,则确定主用隧道失效。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未配置备用目的地址,或者是未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则确定隧道选择失败。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用隧道为流量工程TE隧道,所述备用隧道为标签分发协议LDP隧道;或,所述主用隧道为LDP隧道,所述备用隧道为TE隧道;或,所述主用隧道为第一 TE隧道,所述备用隧道为第二 TE隧道;或,所述主用隧道为第一 LDP隧道,所述备用隧道为第二 LDP隧道。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应用实例为三层虚拟 专用网VPN实例或二层VPN实例;所述二层VPN实例为虚拟租用线实例、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实例、或边缘到边缘伪线仿真实例中的任一种。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隧道切换方法,可包括当为应用实例选择负载分担隧道时,判断使用主用目的地址是否能选择到对应的主用隧道;若不能选择到对应的主用隧道,则判断所述应用实例是否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若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则判断使用所述备用目的地址是否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若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则使用所述备用隧道进行数据传输;所述备用目的地址与所述主用目的地址不相同。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未配置备用目的地址,或者是未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则确定隧道选择失败。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能选择到对应的主用隧道,则判断选择到的主用隧道是否满足所述应用实例的负载分担要求;若满足所述负载分担要求,则使用所述主用隧道进行数据传输。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不满足所述负载分担要求,则判断所述应用实例是否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
若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则判断使用所述备用目的地址是否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若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则使用所述主用隧道和备用隧道作为负载分担隧道进行数据传输。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不满足所述负载分担要求时,若未配置备用目的地址,或者是未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则使用所述主用隧道进行数据传输。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用隧道为流量工程TE隧道,所述备用隧道为标签分发协议LDP隧道;或,所述主用隧道为LDP隧道,所述备用隧道为TE隧道;或,所述主用隧道为第一 TE隧道,所述备用隧道为第二 TE隧道;或,

所述主用隧道为第一 LDP隧道,所述备用隧道为第二 LDP隧道。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应用实例为三层虚拟专用网VPN实例或二层VPN实例;所述二层VPN实例为虚拟租用线实例、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实例、或边缘到边缘伪线仿真实例中的任一种。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当主用隧道失效时,对于原先在所述主用隧道中进行数据传输的各应用实例,判断所述应用实例是否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时,判断使用所述备用目的地址是否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切换单元,用于当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时,将所述应用实例切换至所述备用隧道进行数据传输;所述备用目的地址与所述主用隧道的主用目的地址不相同。在第一种实现可能中,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确定单元,用于当未配置备用目的地址时,或者是未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时,确定隧道选择失败。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当为应用实例选择负载分担隧道时,判断使用主用目的地址是否能选择到对应的主用隧道;第四判断单元,用于当不能选择到对应的主用隧道时,判断所述应用实例是否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第五判断单元,用于当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时,判断使用所述备用目的地址是否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当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时,使用所述备用隧道进数据传输;所述备用目的地址与所述主用目的地址不相同。在第一种实现可能中,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第六判断单元,用于当能选择到对应的主用隧道时,判断选择到的主用隧道是否满足所述应用实例的负载分担要求;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当满足所述负载分担要求,使用所述主用隧道进行数据传输。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第七判断单元,用于当不满足所述负载分担要求时,判断所述应用实例是否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第八判断单元,用于当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时,判断使用所述备用目的地址是否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第三控制单元,用于当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时,使用所述主用隧道和备用隧道作为负载分担隧道进行数据传输。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实施例中,当主用隧道失效时,对于原先在主用隧道中进行数据传输的各应用实例而言,如果其配置了备 用目的地址,且能够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则将应用实例切换至备用隧道进行数据传输,由于备用目的地址与主用隧道的主用目的地址不相同,所以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为一个应用实例配置不同的主用目的地址和备用目的地址,使得该应用实例能够进行隧道切换,从而能够满足运营商的需求。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隧道切换方法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隧道切换方法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隧道切换方法应用场景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隧道切换方法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隧道切换方法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隧道切换方法以及网络设备,能够将不同的应用实例分别切换至不同的备用隧道上,以满足运营商的需求。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信隧道切换方法一个实施例包括101、当主用隧道失效时,对于原先在主用隧道中进行数据传输的各应用实例,判断应用实例是否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本实施例中,当VPN组网完成,并且配置完控制面转发信息之后,各应用实例可以在设置的主用隧道中进行数据传输。当主用隧道失效时,PE设备可以判断原先在主用隧道中进行数据传输的各应用实例是否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每个应用实例在隧道策略建立完成后可以被分配某个对应的隧道策略,该隧道策略中可以配置隧道的目的地址,PE设备通过读取某个应用实例的隧道配置策略即可获知该应用实例是否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102、若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则判断使用备用目的地址是否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当PE设备确定某个应用实例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时,则可以使用该备用目的地址尝试选择备用隧道,并且判断是否能够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本实施例中,如果该备用目的地址对应的备用隧道可用,则PE设备可以选择到该备用目的地址对应的备用隧道,若该备用目的地址对应的备用隧道不可用,则PE设备无法选择到该备用目的地址对应的备用隧道。103、若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则将应用实例切换至备用隧道进行数据传输。PE设备在获取到备用目的地址之后,如果PE设备可以选择到该备用目的地址对应的备用隧道,则说明该备用隧道可用,随后PE设备可以将该应用实例切换至该备用隧道继续进行数据传输。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备用目的地址与主用隧道的主用目的地址不相同,所以该应用实例使用的备用隧道和主用隧道使用的是不相同的环回口。本实施例中,当主用隧道失效时,对于原先在主用隧道中进行数据传输的各应用实例而言,如果其配置了备 用目的地址,且能够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则将应用实例切换至备用隧道进行数据传输,由于备用目的地址与主用隧道的主用目的地址不相同,所以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为一个应用实例配置不同的主用目的地址和备用目的地址,使得该应用实例能够进行隧道切换,从而能够满足运营商的需求。为便于理解,下面以一具体实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信隧道切换方法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信隧道切换方法另一实施例包括201、使用主用目的地址选择主用隧道;本实施例中,当VPN组网完成,并且配置完控制面转发信息之后,各应用实例可以在设置的主用隧道中进行数据传输。该主用目的地址可以对应有多个主用隧道,PE设备可以按照预置的优先级顺序选择其中的一个作为当前进行数据传输的主用隧道。需要说明的是,若当前的主用隧道失效,则PE设备可以使用该主用目的地址尝试选择其他的主用隧道。本实施例中的主用隧道可以为TE隧道、或LDP隧道,或者为其他类型的通信隧道,具体此处不做限定。本实施例中的应用实例可以为三层VPN实例或二层VPN实例,该二层VPN实例具体可以为虚拟租用线(VLL, Virtual Leased Line)实例、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VPLS,Virtual Private Lan Service)实例、或边缘到边缘伪线仿真(PWE3, Pseudo-WireEmulation Edge to Edge)实例中的任一种,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该应用实例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应用实例,具体此处不做限定。202、判断是否选择到对应的隧道,若是,则执行步骤203,若否,则执行步骤204 ;本实施例中,当前的主用隧道失效之后,则PE设备可以使用该主用目的地址尝试选择其他的主用隧道,并且判断是否能够成功选择到该主用目的地址对应的主用隧道。203、使用主用目的地址选择到的主用隧道进行数据传输,并结束流程;如果PE设备可以使用该主用目的地址成功的选择其他的主用隧道,则说明当前还存在其他的主用隧道可用,所以PE设备可以使用主用目的地址选择到的主用隧道进行数据传输,此时无需进行隧道切换。204、判断是否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若是,则执行步骤205,若否,则执行步骤208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每个应用实例在隧道策略建立完成后可以被分配某个对应的隧道策略,该隧道策略中可以配置隧道的目的地址,PE设备通过读取某个应用实例的隧道配置策略即可获知该应用实例是否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例如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定义隧道策略tunnel policy tpa //定义一个隧道策略 tpadestination x. x. x. x select sequence te backup-destination y. y. y. yselectsequence Idp load balance I//到目的地址x. x. x. x优先选择TE隧道,当选择不到去往X. X. X. X的TE隧 道时,可以选择去往1.1.1, y的LDP隧道作为备份隧道,隧道的负载分担数是I。 在上述的命令中,X. X. X. X为主用目的地址,y. y. y. y为备用目的地址。隧道策略定义完成后,则可以将该隧道策略配置给某个或某些应用实例,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进行配置13vpn vrfa//定义一个 L3VPN 名字是 vrfatunnel policy tpa //该 L3VPN 使用隧道策略 tpabgp 100//定义 BGP 协议,AS 号是 100vpnv4peer x. x. x. x as 100// 使能 VPNv4 对端 peer 是 x. x. x. x, AS 号是 100本实施例中,以三层VPN实例为例进行说明,该三层VPN实例的名称为vrfa,该三层VPN实例配置有隧道策略tpa,由上面定义的隧道策略可知,该三层VPN实例配置有备用目的地址1.1.1.1,则PE设备可以由此确定该三层VPN实例配置有备用目的地址。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命令只是为了便于理解,而并非实际操作中的真实指令。本实施例中,以TE隧道为主用隧道、LDP隧道为备用隧道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主用隧道也可以为LDP隧道、备用隧道也可以为TE隧道,或者主备用隧道均为TE隧道,或者主备用隧道均为LDP隧道,具体此处不做限定。205、使用备用目的地址选择备用隧道;当PE设备确定应用实例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则可以使用该备用目的地址尝试选择备用隧道。例如,对于上述三层VPN实例vrfa而言,如果主用目的地址x. x. x. x未能选择到对应的主用隧道,则PE设备可以使用三层VPN实例vrfa的备用目的地址y. y. y. y尝试选择对应的备用隧道。
206、判断是否选择到对应的隧道,若是,则执行步骤207,若否,则执行步骤208 ;当PE设备确定某个应用实例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时,则可以使用该备用目的地址尝试选择备用隧道,并且判断是否能够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本实施例中,如果该备用目的地址y. y. y. y对应的备用隧道可用,则PE设备可以选择到该备用目的地址1.1.1.1对应的备用隧道,若该备用目的地址1.1.1.1对应的备用隧道不可用,则PE设备无法选择到该备用目的地址y. y. y. y对应的备用隧道。207、使用备用目的地地址选择到的备用隧道进行数据传输,并结束流程;PE设备在获取到备用目的地址y. y. y. y之后,如果PE设备可以选择到该备用目的地址1.1.1.1对应的备用隧道,则说明该备用隧道可用,随后PE设备可以将该应用实例切换至该备用隧道继续进行数据传输。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备用目的地址y. y. y. y与主用隧道的主用目的地址X. X. X. X不相同,所以该应用实例使用的备用隧道和主用隧道使用的是不相同的环回口。208、确定选择隧道失败,并结束流程。本实施例中,如果PE设备确定该应用实例并未配置备用目的地址,则该应用实例无法进行隧道切换,由于PE设备根据主用目的地址已经无法选择到对应的主用隧道,则说明所有的主用隧道都已经失效,因此PE设备可以提示选择隧道失败,并结束流程。或者,如果PE设备确定该应`用实例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但是无法根据该备用目的地址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则说明所有的备用隧道都已经失效,因此PE设备可以提示选择隧道失败,并结束流程。本实施例中,当主用隧道失效时,对于原先在主用隧道中进行数据传输的各应用实例而言,如果其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且能够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则将应用实例切换至备用隧道进行数据传输,由于备用目的地址与主用隧道的主用目的地址不相同,所以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为一个应用实例配置不同的主用目的地址和备用目的地址,使得该应用实例能够进行隧道切换,从而能够满足运营商的需求。上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信隧道切换方法进行了描述,下面以一个应用场景对本发明通信隧道切换的场景进行描述,请参阅图3 当PE-1和PE-2设备接入多个应用实例时,出于安全、流量或成本方面的考虑,需要把业务进行隔离,例如不同的VPN使用相同的TE隧道,在TE隧道中断后,能够切换到不同的LDP隧道上。假设共有两个三层VPN实例,分别为vrfa以及vrfb,其中vrfa的定义以及隧道配置与前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描述的内容相同,vrfb的定义以及隧道配置如下tunnel policytpb //定义一个隧道策略 tpbdestination x. x. x. x select sequence te backup-destination z. z. z. zselectsequence Idp loadbalance I//到目的地址x. x. x. x优先选择TE隧道,当选择不至Ij去往X. X. X. X的TE隧道时,可以选择去往z. Z. Z. Z的LDP隧道作为备份隧道,隧道的负载分担数是I。在上述的命令中,X. X. X. X为主用目的地址,Z. Z. Z. z为备用目的地址。隧道策略定义完成后,则可以将该隧道策略配置给某个或某些应用实例,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进行配置
13vpn vrfb//定义一个 L3VPN 名字是 vrfbtunnel policytpb //该 L3VPN 使用隧道策略 tpb本实施例中,该三层VPN实例的名称为vrfb,该三层VPN实例配置有隧道策略tpb,由上面定义的隧道策略可知,该三层VPN实例配置有备用目的地址z. Z. Z. z JUPESI可以由此确定该三层VPN实例配置有备用目的地址。由上述的描述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可以具有三条隧道,分别为隧道301、隧道302以及隧道303,这三条隧道在PE-2设备上分别对应三个不同的环回口,分别为环回口304 (对应的目的地址为X. X. X. X)、环回口 305 (对应的目的地址为y. y. y. y)以及环回口306 (对应的目的地址为z. z. z. z)。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主用隧道失效,则三层VPN实例vrfa可以切换到备用目的地址y. y. y. y对应的备用隧道,三层VPN实例vrfb可以切换到备用目的地址z. z. z. z对应的备用隧道,所以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能够为一个应用实例配置不同的主用目的地址和备用目的地址,使得该应用实例能够进行隧道切换,从而能够满足运营商的需求。上面描述了主用隧道失效时的通信隧道切换过程,在实际应用中,隧道的选择往往还需要满足负载分担的要求,下面描述为应用实例选择负载分担隧道过程中的通信隧道切换过程,请参阅图4,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信隧道切换方法另一实施例包括401、当为应用实例选择负载分担隧道时,判断使用主用目的地址是否能选择到对应的主用隧道;本实施例中,当VPN组网完成,并且配置完控制面转发信息之后,各应用实例可以在设置的主用隧道中进行数据传输。当需要为应用实例选择负载分担隧道时,PE设备可以判断使用主用目的地址是否能选择到对应的主用隧道。本实施例中,如果该主用目的地址对应的主用隧道可用,则PE设备可以选择到该主用目的地址对应的主用隧道,若该主用目的地址对应的主用隧道不可用,则PE设备无法选择到该主用目的地址对应的主用隧道。402、若不能选择到对应的主用隧道,则判断应用实例是否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本实施例中,PE设备如果不能选择到该主用目的地址对应的主用隧道,则可以判断该应用实例是否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每个应用实例在隧道策略建立完成后可以被分配某个对应的隧道策略,该隧道策略中可以配置隧道的目的地址,PE设备通过读取某个应用实例的隧道配置策略即可获知该应用实例是否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403、若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则判断使用备用目的地址是否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当PE设备确定该应用实例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时,则可以使用该备用目的地址尝试选择备用隧道,并且判断是否能够选 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本实施例中,如果该备用目的地址对应的备用隧道可用,则PE设备可以选择到该备用目的地址对应的备用隧道,若该备用目的地址对应的备用隧道不可用,则PE设备无法选择到该备用目的地址对应的备用隧道。404、若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则使用备用隧道进行数据传输。
PE设备在获取到备用目的地址之后,如果PE设备可以选择到该备用目的地址对应的备用隧道,则说明该备用隧道可用,随后PE设备可以使用该备用隧道继续进行数据传输。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备用目的地址与主用隧道的主用目的地址不相同,所以该应用实例使用的备用隧道和主用隧道使用的是不相同的环回口。本实施例中,在为应用实例选择负载分担隧道时,如果该应用实例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且能够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则可以使用该备用隧道进行数据传输,由于备用目的地址与主用隧道的主用目的地址不相同,所以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为一个应用实例配置不同的主用目的地址和备用目的地址,使得该应用实例能够进行隧道切换,从而能够满足运营商的需求。为便于理解,下面以一具体实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信隧道切换方法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5,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信隧道切换方法另一实施例包括501、使用主用目的地址选择主用隧道;本实施例中,当VPN组网完成,并且配置完控制面转发信息之后,各应用实例可以在设置的主用隧道中进行数据传输。该主用目的地址可以对应有多个主用隧道,PE设备可以按照预置的优先级顺序选择其中的一个作为当前进行数据传输的主用隧道。需要说明的是,若需要为某应用实例选择负载分担隧道,则PE设备可以使用该主用目的地址尝试选择主用隧道。本实施例中的主用隧道可以为TE隧道、或LDP隧道,或者为其他类型的通信隧道,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的应用实例可以为三层VPN实例或二层VPN实例,该二层VPN实例具体可以为VLL实例、VPLS实例、或PWE3实例中的任一种,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该应用实例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应用实例,具体此处不做限定。502、判断是否选择到对应的隧道,若是,则执行步骤503,若否,则执行步骤510 ;本实施例中,在为某应用实例选择负载分担隧道时,则PE设备可以使用该主用目的地址尝试选择主用隧道,并且判断是否能够成功选择到该主用目的地址对应的主用隧道。503、判断是否满足负载分担的要求,若是,则执行步骤504,若否,则执行步骤505 ;当PE设备选择到了该主用目的地址对应的主用隧道之后,可以判断该主用隧道是否能够满足负载分担的要求。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在定义隧道策略时,可以指定负载分担的要求,例如tunnel policy tpc //定义一个隧道策略 tpcdestination x. x. x. x select sequence Idp backup-destination z. z. z. zselectsequence te load balance I//到目的地址x. x. x. x优先选择LDP隧道,当选择不到去往X. X. X. X的LDP隧道时,可以选择去往z. z. z. z的TE隧道作为备份隧道,负载分担数是I。
destination y. y. y. y select sequence te backup-destination z. z. z. zselectsequence Idp load balance 2//到目的地址y. y. y. y优先选择TE隧道,当选择不到去往Y· y. y. y的TE隧道时,可以选择去往z. z. z. z的LDP隧道作为备份隧道,负载分担数是2。destination w. w. w. w select sequence te Idp backup-destination v.v. v. vselectsequence Idp te load balance 2//到目的地址 w. w. w. w 优先选择 TE 和 LDP 隧道的负载分担,当选择不到去往I w. w. w的隧道时(或只选择了一条隧道,没有达到两条隧道时),可以选择去往V. V. V. V的LDP和TE隧道作为备份隧道,负载分担数是2。隧道策略定义完成后,则可以将该隧道策略配置给某个或某些应用实例,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进行配置13vpn vrfc//定义一个 L3VPN 名字是 vrfctunnel policy tpc //该 L3VPN 使用隧道策略 tpc通过上述的定义后,当PE设备在为三层VPN实例vrfc选择负载分担隧道时,则需要满足上述的负载分担要求。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不限于LDP隧道备份TE隧道,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隧道方式进行备份,比如主隧道可以是LDP隧道、备隧道可以是到另一个目的地址的TE隧道;或者主隧道是TE隧道的负载分担,备隧道是到另一个目的地址的LDP隧道的负载分担;或者主隧道是TE隧道和LDP隧道的混合负载分担,备隧道是到另一个目的地址的TE隧道和LDP隧道的负载分担等等,具体此处不做限定。504、使用主用目的地址选择到的主用隧道进行数据传输,并结束流程;
`
如果PE设备可以使用该主用目的地址成功的选择其他的主用隧道,并且选择到的该主用隧道能够满足负载分担的要求,则PE设备可以使用主用目的地址选择到的主用隧道进行数据传输,此时无需进行隧道切换。505、判断是否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若是,则执行步骤506,若否,则执行步骤509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每个应用实例在隧道策略建立完成后可以被分配某个对应的隧道策略,该隧道策略中可以配置隧道的目的地址,PE设备通过读取某个应用实例的隧道配置策略即可获知该应用实例是否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如果PE设备可以使用该主用目的地址成功的选择其他的主用隧道,但是选择到的该主用隧道不能满足负载分担的要求,则PE设备可以进一步判断是否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506、使用备用目的地址选择备用隧道;当PE设备确定应用实例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则可以使用该备用目的地址尝试选择备用隧道。507、判断是否选择到对应的隧道,若是,则执行步骤508,若否,则执行步骤509 ;当PE设备确定某个应用实例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时,则可以使用该备用目的地址尝试选择备用隧道,并且判断是否能够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该备用目的地址对应的备用隧道可用,则PE设备可以选择到该备用目的地址对应的备用隧道,若该备用目的地址对应的备用隧道不可用,则PE设备无法选择到该备用目的地址对应的备用隧道。508、将主用隧道和备用隧道一起形成负载分担隧道,并结束流程;PE设备在获取到备用目的地址之后,如果PE设备可以选择到该备用目的地址对应的备用隧道,则说明该备用隧道可用。PE设备在步骤503中可以选择到该主用目的地址对应的主用隧道,而主用隧道不能满足应用实例的负载分担的要求,所以此时PE设备选择到该备用目的地址对应的备用隧道之后,可以将主用隧道和备用隧道一起形成负载分担隧道以满足负载分担的要求,并使用该负载分担隧道进行数据传输,同时结束流程。509、使用主用目的地址选择到的主用隧道进行数据传输,并结束流程;PE设备在获取到备用目的地址之后,如果PE设备可以无法选择到该备用目的地址对应的备用隧道,则说明该备用隧道不可用,或者是如果PE设备确定该应用实例并未配置备用目的地址,则说明没有备用隧道。虽然此时主用隧道无法满足负载分担的要求,但已经没有的主用隧道或备用隧道可以选择,所以PE设备仍然可以使用主用目的地址选择到的主用隧道进行数据传输,并结束流程。510、判断是否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若是,则执行步骤511,若否,则执行步骤514 ;若PE设备无法选择到该主用目的地址对应的主用隧道,则PE设备可以判断该应用实例是否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每个应用实例在隧道策略建立完成后可以被分配某个对应的隧道策略,该隧道 策略中可以配置隧道的目的地址,PE设备通过读取某个应用实例的隧道配置策略即可获知该应用实例是否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如果PE设备可以使用该主用目的地址成功的选择其他的主用隧道,但是选择到的该主用隧道不能满足负载分担的要求,则PE设备可以进一步判断是否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511、使用备用目的地址选择备用隧道;当PE设备确定应用实例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则可以使用该备用目的地址尝试选择备用隧道。512、判断是否选择到对应的隧道,若是,则执行步骤513,若否,则执行步骤514 ;当PE设备确定某个应用实例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时,则可以使用该备用目的地址尝试选择备用隧道,并且判断是否能够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该备用目的地址对应的备用隧道可用,则PE设备可以选择到该备用目的地址对应的备用隧道,若该备用目的地址对应的备用隧道不可用,则PE设备无法选择到该备用目的地址对应的备用隧道。513、使用备用目的地址选择到的备用隧道进行数据传输,并结束流程;PE设备在获取到备用目的地址之后,如果PE设备可以选择到该备用目的地址对应的备用隧道,则说明该备用隧道可用,随后PE设备使用该备用隧道进行数据传输。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备用目的地址与主用隧道的主用目的地址不相同,所以该应用实例使用的备用隧道和主用隧道使用的是不相同的环回口。
514、确定选择隧道失败,并结束流程。本实施例中,如果PE设备确定该应用实例并未配置备用目的地址,则说明没有备用隧道,而PE设备也无法选择到主用目的地址对应的主用隧道,则说明所有的主用隧道都不可用,因此PE设备可以提示选择隧道失败,并结束流程。或者,如果PE设备确定该应用实例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但是无法根据该备用目的地址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则说明所有的备用隧道都不可用,因此PE设备可以提示选择隧道失败,并结束流程。本实施例中,在为应用实例选择负载分担隧道时,如果该应用实例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且能够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则可以使用该备用隧道进行数据传输,由于备用目的地址与主用隧道的主用目的地址不相同,所以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为一个应用实例配置不同的主用目的地址和备用目的地址,使得该应用实例能够进行隧道切换,从而能够满足运营商的需求。上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信隧道切换方法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进行描述,请参阅图6,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一个实施例包括第一判断单元601,用于当主用隧道失效时,对于原先在主用隧道中进行数据传输的各应用实例,判断应用实例是否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第二判断单元602,用于当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时,判断使用备用目的地址是否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切换单元603,用 于当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时,将应用实例切换至备用隧道进行数据传输;该备用目的地址与该主用隧道的主用目的地址不相同。请参阅图7,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另一实施例包括第一判断单元701,用于当主用隧道失效时,对于原先在该主用隧道中进行数据传输的各应用实例,判断该应用实例是否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第二判断单元702,用于当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时,判断使用该备用目的地址是否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切换单元703,用于当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时,将该应用实例切换至该备用隧道进行数据传输;该备用目的地址与该主用隧道的主用目的地址不相同。本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确定单元704,用于当未配置备用目的地址时,或者是未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时,确定隧道选择失败。本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如前述图1以及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PE设备,具体的结构、功能以及操作方式与前述图1以及图2所示实施例中描述的内容类似,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当主用隧道失效时,对于原先在该主用隧道中进行数据传输的各应用实例而言,如果其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且能够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则将应用实例切换至备用隧道进行数据传输,由于备用目的地址与主用隧道的主用目的地址不相同,所以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为一个应用实例配置不同的主用目的地址和备用目的地址,使得该应用实例能够进行隧道切换,从而能够满足运营商的需求。上面描述了应用于主用隧道失效时的通信隧道切换过程的网络设备,在实际应用中,隧道的选择往往还需要满足负载分担的要求,下面描述应用于为应用实例选择负载分担隧道过程中的网络设备,请参阅图8,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另一实施例包括第三判断单元801,用于当为应用实例选择负载分担隧道时,判断使用主用目的地址是否能选择到对应的主用隧道;第四判断单元802,用于当不能选择到对应的主用隧道时,判断该应用实例是否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第五判断单元803,用于当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时,判断使用该备用目的地址是否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第一控制单元804,用于当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时,使用该备用隧道进数据传输;该备用目的地址与该主用目的地址不相同。请参阅图9,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另一实施例包括第三判断单元901,用于当为应用实例选择负载分担隧道时,判断使用主用目的地址是否能选择到对应的主用隧道;第四判断单元902,用于当不能选择到对应的主用隧道时,判断该应用实例是否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

第五判断单元903,用于当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时,判断使用该备用目的地址是否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第一控制单元904,用于当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时,使用该备用隧道进数据传输;该备用目的地址与该主用目的地址不相同。本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第六判断单元905,用于当能选择到对应的主用隧道时,判断选择到的主用隧道是否满足该应用实例的负载分担要求;第二控制单元906,用于当满足该负载分担要求,使用该主用隧道进行数据传输。本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七判断单元907,用于当不满足该负载分担要求时,判断该应用实例是否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第八判断单元908,用于当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时,判断使用该备用目的地址是否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第三控制单元909,用于当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时,使用该主用隧道和备用隧道作为负载分担隧道进行数据传输。本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如前述图4以及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PE设备,具体的结构、功能以及操作方式与前述图4以及图5所示实施例中描述的内容类似,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在为应用实例选择负载分担隧道时,如果该应用实例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且能够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则可以使用该备用隧道进行数据传输,由于备用目的地址与主用隧道的主用目的地址不相同,所以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为一个应用实例配置不同的主用目的地址和备用目的地址,使得该应用实例能够进行隧道切换,从而能够满足运营商的需求。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0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通信隧道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当主用隧道失效时,对于原先在所述主用隧道中进行数据传输的各应用实例,判断所述应用实例是否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若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则判断使用所述备用目的地址是否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若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则将所述应用实例切换至所述备用隧道进行数据传输;所述备用目的地址与所述主用隧道的主用目的地址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使用所述主用目的地址是否能选择到对应的主用隧道;若能选择到对应的主用隧道,则确定主用隧道未失效,并使用所述主用隧道进行数据传输;若不能选择到对应的主用隧道,则确定主用隧道失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未配置备用目的地址,或者是未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则确定隧道选择失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用隧道为流量工程TE隧道,所述备用隧道为标签分发协议LDP隧道;或,所述主用隧道为LDP隧道,所述备用隧道为TE隧道;或,所述主用隧道为第一 TE隧道,所述备用隧道为第二 TE隧道;或,所述主用隧道为第一 LDP隧道,所述备用隧道为第二 LDP隧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实例为三层虚拟专用网VPN实例或二层VPN实例;所述二层VPN实例为虚拟租用线实例、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实例、或边缘到边缘伪线仿真实例中的任一种。
6.一种通信隧道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当为应用实例选择负载分担隧道时,判断使用主用目的地址是否能选择到对应的主用隧道;若不能选择到对应的主用隧道,则判断所述应用实例是否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若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则判断使用所述备用目的地址是否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若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则使用所述备用隧道进行数据传输;所述备用目的地址与所述主用目的地址不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未配置备用目的地址,或者是未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则确定隧道选择失败。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能选择到对应的主用隧道,则判断选择到的主用隧道是否满足所述应用实例的负载分担要求;若满足所述负载分担要求,则使用所述主用隧道进行数据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不满足所述负载分担要求,则判断所述应用实例是否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 若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则判断使用所述备用目的地址是否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 若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则使用所述主用隧道和备用隧道作为负载分担隧道进行数据传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不满足所述负载分担要求时,若未配置备用目的地址,或者是未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则使用所述主用隧道进行数据传输。
11.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用隧道为流量工程TE隧道,所述备用隧道为标签分发协议LDP隧道; 或, 所述主用隧道为LDP隧道,所述备用隧道为TE隧道; 或, 所述主用隧道为第一 TE隧道,所述备用隧道为第二 TE隧道; 或, 所述主用隧道为第一 LDP隧道,所述备用隧道为第二 LDP隧道。
12.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用实例为三层虚拟专用网VPN实例或二层VPN实例; 所述二层VPN实例为虚拟租用线实例、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实例、或边缘到边缘伪线仿真实例中的任一种。
13.—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当主用隧道失效时,对于原先在所述主用隧道中进行数据传输的各应用实例,判断所述应用实例是否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时,判断使用所述备用目的地址是否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 切换单元,用于当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时,将所述应用实例切换至所述备用隧道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备用目的地址与所述主用隧道的主用目的地址不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当未配置备用目的地址时,或者是未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时,确定隧道选择失败。
15.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当为应用实例选择负载分担隧道时,判断使用主用目的地址是否能选择到对应的主用隧道; 第四判断单元,用于当不能选择到对应的主用隧道时,判断所述应用实例是否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 第五判断单元,用于当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时,判断使用所述备用目的地址是否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当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时,使用所述备用隧道进数据传输;所述备用目的地址与所述主用目的地址不相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第六判断单元,用于当能选择到对应的主用隧道时,判断选择到的主用隧道是否满足所述应用实例的负载分担要求;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当满足所述负载分担要求,使用所述主用隧道进行数据传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第七判断单元,用于当不满足所述负载分担要求时,判断所述应用实例是否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第八判断单元,用于当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时,判断使用所述备用目的地址是否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第三控制单元,用于当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时,使用所述主用隧道和备用隧道作为负载分担隧道进行数据传输。
全文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隧道切换方法以及网络设备,能够为一个应用实例配置不同的主用目的地址和备用目的地址。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包括当主用隧道失效时,对于原先在所述主用隧道中进行数据传输的各应用实例,判断所述应用实例是否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若配置了备用目的地址,则判断使用所述备用目的地址是否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若能选择到对应的备用隧道,则所述应用实例切换至所述备用隧道进行数据传输;所述备用目的地址与所述主用隧道的主用目的地址不相同。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为一个应用实例配置不同的主用目的地址和备用目的地址,使得该应用实例能够进行隧道切换。
文档编号H04W36/00GK103052118SQ20121052654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7日
发明者杨函 申请人: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