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78623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通讯领域,尤其涉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市场上的电子设备多种多样,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MP3 (音频播放器)、MP4 (视频播放器)等,给用户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使用户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很多场合,如比较嘈杂的公共场所、需保持安静的场所等,为了不干扰到他人,在使用这些电子设备时需配合使用耳机。最初的耳机,只有简单的音频输出和输入的功能;后来随着用户需求的增加,现有技术中的耳机,除音频输入输出功能外,还具有简单的操作功能,如播放设备对多媒体文件的播放/暂停、上一曲/下一曲、音量加/减等控制功能;如手机用耳机来控制接听来电的功能。但是随着市场及用户需求的日益提升,这些简单的控制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和市场的需求。如果有一种电子设备,通过与耳机的配合使用,可以利用耳机为用户提供更多的设备使用信息,如耳机具有警示功能、求救功能或配合手机使用时具有来电提示的功能,可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便利、满足用户更多的功能需求、保障用户的安全、增强电子设备的易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设备,包括插座、微处理控制器、电源模块和互锁电路;所述插座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微处理控制器设有音频输出端口和音频输入端口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音频输出端口相电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接地;所述互锁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音频输入端口和所述电源模块相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相互配合使用,可为用户提供更多的设备使用信息,如耳机具有警示功能、求救功能或配合手机使用时具有来电提示的功能,可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便利、满足用户更多的功能需求、保障用户的安全、增强电子设备的易用性。

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的耳机的电路结构意图及其中插头的机械结构示意图;图2及图3为实施例二所述的电子设备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耳机的电路结构及耳机插头的机械结构。所述耳机包括插头1、音频输出部件2、音频输入部件(MIC)3和提示装置4,所述插头I上设有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12和第三连接部13 ;所述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12和第三连接部13三者之间均相互绝缘;所述音频输出部件2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及所述第三连接部13电路连接;所述音频输入部件(MIC) 3和所述提示装置4均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2相电路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部13相电路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将所述插头I插入到与耳机相配合使用的电子设备的插座内,可利用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与所述电子设备的音频输出电路相连接,可利用所述第二连接部12与所述电子设备的音频输入电路相连接,利用所述第三连接部13接地,从而实现耳机音频信号的输入输出。由图1可以看出,所述插头I上各连接部的形状及位置关系,由于这种结构为本技术领域的常规设计,这里不再进行赘述。所述音频输出部件2包括左声道输出部件21和右声道输出部件22,所述第一连接部11设有第一导电部111和第二导电部112,所述左声道输出部件21 —端与所述第一导电部111相电路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部13相电路连接;所述右声道输出部件22 —端与所述第二导电部112相电路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部13相电路连接。这样,用户两耳分别佩戴一输出部件,收听效果更佳。所述耳机还设有开关,所述开关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12和第三连接部13。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将耳机插头I插入到电子设备的插座内且按压所述开关时,所述第二连接部12与所述第三连接部13电路导通,第二连接部12与第三连接部13均接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耳机,所述提示装置4为相互串联的发光二级管(LED)和第五电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第五电阻用于为所述发光二级管(LED)限流。所述电子设备可利用电源管理单元(PWM)来控制所述发光二级管(LED)的开、关及闪烁,从而为用户提供信息。如:控制所述发光二级管(LED )常亮。这样用户夜晚外出的时候可以将耳机扣在衣服外面。这样其他人看到后会加以注意,从而提高了大家的安全性;控制所述发光二级管(LED)按照SOS求救信号的频率闪烁。这样用户夜晚在户外遇险需要救援时,可通过耳机来呼救。由于发光二级管(LED)的功耗很低,可长时间闪烁,因而增加被救援的概率。当电子设备上设有通信模块时,控制所述发光二级管(LED)在通信模块收到来电或信息时发光。这样,在一些非常吵闹的环境,电子设备插着耳机但用户未将耳塞塞入耳朵的情况下,在有来电或信息时可通过发光二级管(LED)的发光提醒用户,避免错过重要的来电或信息。或者用户可以把耳机插入电子设备并将耳机放置在自己便于观察的位置,这样可以避免错过重要的来电或信息;同时也避免反复拿出手机确认是否有未接来电或短信的麻烦。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为与实施例一相配合使用的电子设备的电路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插座、微处理控制器(CPU)、电源模块和互锁电路;所述插座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图中未示出);所述微处理控制器(CPU)设有音频输出端口和音频输入端口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音频输出端口相电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接地;所述互锁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音频输入端口和所述电源模块相电路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将耳机插头I插入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插座中,插座的各连接部与所述插头I的各连接部实现电路连接,可实现耳机的音频输出部件2与电子设备微处理控制器(CPU)的音频输出端口相电路连接;耳机的音频输入部件(MIC)3、耳机的提示装置4均与所述互锁电路相电路连接。所述互锁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音频输入端口二者之一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处于导通状态且另一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处于关断状态,从而保证耳机的首频输入部件(MIC)3和提不装置4 二者之一工作,避免二者之间的电路干扰,提闻电路的安全性。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管理单元(PWM)和电池(BAT);所述电源管理单元(PWM)用于控制指示灯的闪烁效果;所述电池(BAT)用于给LED指示灯供电。所述音频输入端口包括间歇性输出电平的MIC电源输出端及MIC输入端;互锁电路包括四个三极管和四个电阻,分别为: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 ;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MIC输入端及所述MIC电源输出端均与所述第一电阻Rl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相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 —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电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及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相电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于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及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电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电池(BAT)相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与所述电源管理单元(PWM)相电路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电路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互锁电路的工作原理是:所述第一电阻Rl为所述第一三极管Ql提供自偏置,第二电阻R2为第二三极管Q2和第四三极管Q4提供偏置,当所述MIC电源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时,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导通,第四三极管Q4截止,此时MIC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导通,耳机的音频输入部件(MIC) 3工作,此时电源模块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关断,耳机的提示装置4无法工作;当MIC电源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时,第一三极管Ql,第二三极管Q2截止,第四三极管Q4导通,第三三极管Q3在电源管理单元(PWM)的控制下导通,此时MIC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关断,此时电源模块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导通,耳机的提示装置4在所述电源管理单元(PWM)的控制下进行工作。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一检测电路,检测电路分别与所述MIC电源输出端及所述微处理控制器(CPU)相电路连接。所述MIC电源输出端间歇性的输出电平,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MIC电源输出端的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如图3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去直流电路,所述去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相电路连接且输出端与所述MIC输入端相电路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去直流电路用于隔除音频输入信号的直流成分。如图3所示,所述去直流电路为电容电路。所述MIC输入端包括第一输入端MICNl和第二输入端MICPl ;所述去直流电路共包括6个电容,分别为:第一电容Cl、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 ;所述第一电容Cl、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串接而成的串联电路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MICNl)和第二输入端(皿10 1);第四电容(:4 一端接在所述第二电容C2与所述第三电容C3之间且另一端接地;第五电容C5 —端接在所述第一电容Cl与所述第三电容C3之间且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电容C6—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相电路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经检测,具有上述电路结构的去直流电路,可有效隔除音频输入信号的直流成分并与下文所述的MIC电源输出电路相配合,使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更佳的电气性能。如图3所示,所述EARBIAS端口为MIC电源输出端。所述电子设备还设有MIC电源输出电路,所述MIC电源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MIC电源输出端、所述去直流电路及所述互锁电路相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MIC电源输出电路用于输出所述微处理控制器的偏执电压。所述MIC电源输出电路包括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S、第五电阻R5及第六电阻R6 ;所述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和第六电阻R6串接成的串联电路两端均接地,所述MIC电源输出端连接在所述第七电容C7与所述第六电阻R6之间;所述第五电阻R5 —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 集电极相连接且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六电阻R6和所述第八电容C8之间。经检测,具有上述电路结构的MIC电源输出电路可使所述微处理控制器输出的偏执电压,符合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气特性,所述各电气元件的参数可根据所述微处理控制器(CPU)的型号及电气要求来调整。所述电子设备还设有一耳机连接器,图3中所述的HP_MIC端口用于连接所述耳机连接器,从而实现所述互锁电路和所述插座的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检测电路是按照下述原理检测所述MIC电源输出端的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的:所述MIC电源输出端的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有三种状态,第一状态,所述插座中未插设有耳机,此时所述MIC电源输出端的电压最大,电流最小;第二状态,当插座中已插入耳机但耳机上的开关未被按压下,此时所述MIC电源输出端的电压会下降,电流会增加;第三状态,当插座中插设有耳机且按下耳机上的所述开关,此时所述MIC电源输出端被直接短路到地,此时电压为零,电流最大。所述检测电路只要检测出所述MIC电源输出端上的电压或电流值,就可以判断出所述电子设备与耳机处于上述何种状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MIC电源输出端间歇性的输出电平的实现,为本领域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进行赘述。所述音频输出端口包括左声道输出端口和右声道输出端口 ;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所述左声道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一导电部相电路连接;所述右声道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二导电部相电路连接。这样可利用两音频输出端口分别向耳机的两输出部件输出音频信号,可实现立体声效果,收听感受更佳。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座、微处理控制器、电源模块和互锁电路;所述插座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微处理控制器设有音频输出端口和音频输入端口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音频输出端口相电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接地;所述互锁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音频输入端口和所述电源模块相电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管理单元和电池;所述音频输入端口包括间歇性输出电平的MIC电源输出端及MIC输入端;互锁电路包括四个三极管和四个电阻,分别为:第一三极管(Ql)、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一电阻(Rl)、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MIC输入端及所述MIC电源输出端均与所述第一电阻(Rl)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相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 —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电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及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相电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于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及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电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相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与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相电路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电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分别与所述MIC电源输出端及所述微处理控制器相电路连接;所述MIC电源输出端间歇性的输出电平,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MIC电源输出端的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输出端口包括左声道输出端口和右声道输出端口 ;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所述左声道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一导电部相电路连接;所述右声道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二导电部相电路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 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输出端口包括左声道输出端口和右声道输出端口 ;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所述左声道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一导电部相电路连接;所述右声道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二导电部相电路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去直流电路,所述去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相电路连接且输出端与所述MIC输入端相电路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MIC输入端包括第一输入端(MICNl)和第二输入端(MICPl);所述去直流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l)、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所述第一电容(Cl)、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串接而成的串联电路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MICNl)和第二输入端(MICPl);第四电容(C4) 一端接在所述第二电容(C2)与所述第三电容(C3)之间且另一端接地;第五电容(C5) —端接在所述第一电容(Cl)与所述第三电容(C3)之间且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电容(C6) —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相电路连接且另一端接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设有MIC电源输出电路,所述MIC电源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MIC电源输出端、所述去直流电路及所述互锁电路相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MIC电源输出电路包括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五电阻(R5)及第六电阻(R6);所述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和第六电阻(R6)串接成的串联电路两端均接地,所述MIC电源输出端连接在所述第七电容(C7)与所述第六电阻(R6)之间;所述第五电阻(R5)—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相连接且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六电阻(R6 )和所述第八电容(CS )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插座、微处理控制器、电源模块和互锁电路;所述插座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微处理控制器设有音频输出端口和音频输入端口;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音频输出端口相电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接地;所述互锁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音频输入端口和所述电源模块相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与耳机相互配合使用,可为用户提供更多的设备使用信息,如耳机具有警示功能、求救功能或配合手机使用时具有来电或者来信息等提示的功能,可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便利、满足用户更多的功能需求、保障用户的安全、增强电子设备的易用性。
文档编号H04R1/10GK203057422SQ20122034465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7日
发明者易伟, 聂华哲, 薛安喜 申请人: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