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区之间定时同步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02014发布日期:2019-04-23 23:4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小区之间定时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定时测量控制消息,获知所述基站定时发送信号的时间,在所述基站定时发送信号的时间到来时,启动定时测量,所述定时测量控制消息中包括待测量邻小区标识;

所述终端测量服务小区与所述待测量邻小区标识对应的邻小区之间的定时时间差;

所述终端将所述定时时间差上报给所述基站,以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定时时间差调整所述服务小区的定时时间,达到与所述邻小区定时同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时间差包括无线帧级的定时时间差,所述无线帧级的定时时间差包括参考信号时间差、子帧号差和系统帧号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测量服务小区与所述待测量邻小区标识对应的邻小区之间的定时时间差包括:

所述终端测量所述邻小区的第一子帧的起始时刻,以及测量所述服务小区的第二子帧的起始时刻,其中,所述第二子帧为从测量所述服务小区获得的至少两个子帧中确定的起始时刻与所述第一子帧的起始时刻最近的子帧;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子帧的起始时刻与所述第二子帧的起始时刻确定所述参考信号时间差;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子帧确定第一子帧号,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子帧确定第二子帧号,并根据所述第一子帧号和所述第二子帧号确定所述子帧号差;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子帧确定包含所述第一子帧的无线帧对应的第一系统帧号,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子帧确定包含所述第二子帧的无线帧对应的第二系统帧号,并根据所述第一系统帧号和所述第二系统帧号确定所述系统帧号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子帧的起始时刻与所述第二子帧的起始时刻确定所述参考信号时间差包括:

根据RSTD=TsubframeRxL–TsubframeRxF确定所述参考信号时间差;其中,所述RSTD表示所述参考信号时间差,所述TsubframeRxL表示所述邻小区的所述第一子帧的起始时刻,所述TsubframeRxF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所述第二子帧的起始时刻;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子帧号和所述第二子帧号确定所述子帧号差包括:

根据SBFND=(Nsubframe_L+10-Nsubframe_F)mode 10确定所述子帧号差;其中,所述SBFND表示所述子帧号差,所述Nsubframe_L表示所述邻小区的所述第一子帧号,所述Nsubframe_F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所述第二子帧号;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系统帧号和所述第二系统帧号确定所述系统帧号差包括:

根据SFND=(Nsfn_L+1024-Nsfn_F)mode 1024确定所述系统帧号差;其中,所述SFND表示所述系统帧号差,所述Nsfn_L表示所述邻小区的所述第一系统帧号,所述Nsfn_F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所述第二系统帧号。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测量控制消息中还包括上报方式,所述上报方式包括周期上报或者事件上报;

当所述上报方式为所述周期上报时,所述定时测量控制消息中还包括上报周期;当所述上报周期到达时触发测量报告上报,所述终端将所述定时时间差上报给所述基站;

当所述上报方式为所述事件上报时,所述定时测量控制消息中还包括时间差门限;当所述定时时间差中参考信号时间差大于所述时间差门限时触发测量报告上报,所述终端将所述定时时间差上报给所述基站。

6.一种小区之间定时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向终端发送定时测量控制消息,所述定时测量控制消息中包括待测量邻小区标识和基站定时发送信号的时间,以便所述终端测量所述终端所在的服务器小区与所述待测量邻小区标识对应的邻小区之间的定时时间差;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定时时间差;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定时时间差调整服务小区的定时时间,以达到与所述待测量邻小区标识对应的邻小区定时同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时间差包括无线帧级的定时时间差,所述无线帧级的定时时间差包括参考信号时间差、子帧号差和系统帧号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定时时间差调整服务小区的定时时间包括:

根据T1=T0+RSTD调整子帧起始时刻;其中,所述T1表示调整后的子帧起始时刻,所述T0表示调整前子帧起始时刻,所述RSTD表示所述参考信号时间差;

根据SBFN1=(SBFN0+SBFND)mode 10调整子帧号;其中,所述SBFN1表示调整后的子帧号,所述SBFN0表示调整前的子帧号,所述SBFND表示所述子帧号差;

根据SFN1=(SFN0+SFND)mode 1024调整系统帧号;其中,所述SFN1表示调整后的系统帧号,所述SFN0表示调整前的系统帧号,所述SFND表示所述系统帧号差。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定时时间差调整服务小区的定时时间之前,还包括:

基站以第一预设功率为步长逐步降低功率,直到所述基站下没有连接态的终端后关闭;和/或,

在所述根据所述定时时间差调整服务小区的定时之后,还包括:

基站以第二预设功率开启,并以所述第二预设功率为步长逐步提升功率,直到所述基站的功率达到最大设定功率时停止提升功率。

10.一种小区之间定时同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定时测量控制消息,获知所述基站定时发送信号的时间,在所述基站定时发送信号的时间到来时,启动定时测量,所述定时测量控制消息中包括待测量邻小区标识;

测量单元,用于测量服务小区与所述待测量邻小区标识对应的邻小区之间的定时时间差;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定时时间差上报给所述基站,以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定时时间差调整所述服务小区的定时时间,达到与所述邻小区定时同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时间差包括无线帧级的定时时间差,所述无线帧级的定时时间差包括参考信号时间差、子帧号差和系统帧号差;

所述测量单元包括:

测量模块,用于测量所述邻小区的第一子帧的起始时刻,以及测量所述服务小区的第二子帧的起始时刻,其中,所述第二子帧为从测量所述服务小区获得的至少两个子帧中确定的起始时刻与所述第一子帧的起始时刻最近的子帧;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子帧的起始时刻与所述第二子帧的起始时刻确定所述参考信号时间差;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子帧确定第一子帧号,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子帧确定第二子帧号,并根据所述第一子帧号和所述第二子帧号确定所述子帧号差;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子帧确定包含所述第一子帧的无线帧对应的第一系统帧号,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子帧确定包含所述第二子帧的无线帧对应的第二系统帧号,并根据所述第一系统帧号和所述第二系统帧号确定所述系统帧号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RSTD=TsubframeRxL–TsubframeRxF确定所述参考信号时间差;其中,所述RSTD表示所述参考信号时间差,所述TsubframeRxL表示所述邻小区的所述第一子帧的起始时刻,所述TsubframeRxF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所述第二子帧的起始时刻;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SBFND=(Nsubframe_L+10-Nsubframe_F)mode 10确定所述子帧号差;其中,所述SBFND表示所述子帧号差,所述Nsubframe_L表示所述邻小区的所述第一子帧号,所述Nsubframe_F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所述第二子帧号;

所述第三确定模块用于:

根据SFND=(Nsfn_L+1024-Nsfn_F)mode 1024确定所述系统帧号差;其中,所述SFND表示所述系统帧号差,所述Nsfn_L表示所述邻小区的所述第一系统帧号,所述Nsfn_F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所述第二系统帧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测量控制消息中还包括上报方式,所述上报方式包括周期上报或者事件上报;

当所述上报方式为所述周期上报时,所述定时测量控制消息中还包括上报周期;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上报周期到达时触发测量报告上报,将所述定时时间差上报给所述基站;

当所述上报方式为所述事件上报时,所述定时测量控制消息中还包括时间差门限;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定时时间差中参考信号时间差大于所述时间差门限时触发测量报告上报,将所述定时时间差上报给所述基站。

14.一种小区之间定时同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发送定时测量控制消息,所述定时测量控制消息中包括待测量邻小区标识和基站定时发送信号的时间,以便所述终端测量所述终端所在的服务器小区与所述待测量邻小区标识对应的邻小区之间的定时时间差;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定时时间差;

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定时时间差调整服务小区的定时时间,以达到与所述待测量邻小区标识对应的邻小区定时同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时间差包括无线帧级的定时时间差,所述无线帧级的定时时间差包括参考信号时间差、子帧号差和系统帧号差;

所述调整单元用于:

根据T1=T0+RSTD调整子帧起始时刻;其中,所述T1表示调整后的子帧起始时刻,所述T0表示调整前子帧起始时刻,所述RSTD表示所述参考信号时间差;

根据SBFN1=(SBFN0+SBFND)mode 10调整子帧号;其中,所述SBFN1表示调整后的子帧号,所述SBFN0表示调整前的子帧号,所述SBFND表示所述子帧号差;

根据SFN1=(SFN0+SFND)mode 1024调整系统帧号;其中,所述SFN1表示调整后的系统帧号,所述SFN0表示调整前的系统帧号,所述SFND表示所述系统帧号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以第一预设功率为步长逐步降低功率,直到所述装置下没有连接态的终端后关闭;和/或,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以第二预设功率开启,并以所述第二预设功率为步长逐步提升功率,直到所述装置的功率达到最大设定功率时停止提升功率。

17.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定时测量控制消息,获知所述基站定时发送信号的时间,在所述基站定时发送信号的时间到来时,启动定时测量,所述定时测量控制消息中包括待测量邻小区标识;

处理器,用于测量服务小区与所述待测量邻小区标识对应的邻小区之间的定时时间差;

发送器,用于将所述定时时间差上报给所述基站,以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定时时间差调整所述服务小区的定时时间,达到与所述邻小区定时同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时间差包括无线帧级的定时时间差,所述无线帧级的定时时间差包括参考信号时间差,子帧号差和系统帧号差;

所述处理器用于,测量所述邻小区的第一子帧的起始时刻,以及测量所述服务小区的第二子帧的起始时刻,其中,所述第二子帧为从测量所述服务小区获得的至少两个子帧中确定的起始时刻与所述第一子帧的起始时刻最近的子帧;

以及根据所述第一子帧的起始时刻与所述第二子帧的起始时刻确定所述参考信号时间差;

以及根据所述第一子帧确定第一子帧号,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子帧确定第二子帧号,并根据所述第一子帧号和所述第二子帧号确定所述子帧号差;

以及根据所述第一子帧确定包含所述第一子帧的无线帧对应的第一系统帧号,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子帧确定包含所述第二子帧的无线帧对应的第二系统帧号,并根据所述第一系统帧号和所述第二系统帧号确定所述系统帧号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RSTD=TsubframeRxL–TsubframeRxF确定所述参考信号时间差;其中,所述RSTD表示所述参考信号时间差,所述TsubframeRxL表示所述邻小区的所述第一子帧的起始时刻,所述TsubframeRxF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所述第二子帧的起始时刻;

以及根据SBFND=(Nsubframe_L+10-Nsubframe_F)mode 10确定所述子帧号差;其中,所述SBFND表示所述子帧号差,所述Nsubframe_L表示所述邻小区的所述第一子帧号,所述Nsubframe_F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所述第二子帧号;

以及根据SFND=(Nsfn_L+1024-Nsfn_F)mode 1024确定所述系统帧号差;其中,所述SFND表示所述系统帧号差,所述Nsfn_L表示所述邻小区的所述第一系统帧号,所述Nsfn_F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所述第二系统帧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7-19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测量控制消息中还包括上报方式,所述上报方式包括周期上报或者事件上报;

当所述上报方式为所述周期上报时,所述定时测量控制消息中还包括上报周期;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上报周期到达时触发测量报告上报,将所述定时时间差上报给所述基站;

当所述上报方式为所述事件上报时,所述定时测量控制消息中还包括时间差门限;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定时时间差中参考信号时间差大于所述时间差门限时触发测量报告上报,将所述定时时间差上报给所述基站。

2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器,用于向终端发送定时测量控制消息,所述定时测量控制消息中包括待测量邻小区标识和基站定时发送信号的时间,以便所述终端测量所述终端所在的服务器小区与所述待测量邻小区标识对应的邻小区之间的定时时间差;

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定时时间差;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定时时间差调整服务小区的定时时间,以达到与所述待测量邻小区标识对应的邻小区定时同步。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时间差包括无线帧级的定时时间差,所述无线帧级的定时时间差包括参考信号时间差,子帧号差和系统帧号差;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T1=T0+RSTD调整子帧起始时刻;其中,所述T1表示调整后的子帧起始时刻,所述T0表示调整前子帧起始时刻,所述RSTD表示所述参考信号时间差;

以及根据SBFN1=(SBFN0+SBFND)mode 10调整子帧号;其中,所述SBFN1表示调整后的子帧号,所述SBFN0表示调整前的子帧号,所述SBFND表示所述子帧号差;

以及根据SFN1=(SFN0+SFND)mode 1024调整系统帧号;其中,所述SFN1表示调整后的系统帧号,所述SFN0表示调整前的系统帧号,所述SFND表示所述系统帧号差。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以第一预设功率为步长逐步降低功率,直到所述基站下没有连接态的终端后关闭;

以及,以第二预设功率开启,并以所述第二预设功率为步长逐步提升功率,直到所述基站的功率达到最大设定功率时停止提升功率。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