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桅翻转式应急通信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51968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塔桅翻转式应急通信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设施类,具体是一种塔桅翻转式应急通信车。
背景技术
在出现自然灾害、大型集会或其他临时性网络覆盖需求时,现有的移动通信基站通常易被摧毁或拥塞,而现有的应急通信车通常采用通信塔桅完全收藏于应急车厢体内的设计,其天线挂高不足(不大于15米),无法满足高要求的天线挂高需求,给灾害救助或改善网络覆盖质量带来极大的不便。为应变突发的不可预见的灾难或事件导致的通信的突然中断,通信应急措施是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天线挂高更高、结构更合理、装载更方便的通信塔桅可自动翻转和升降的塔桅翻转式应急通信车。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一种塔桅翻转式应急通信车,包括应急车底盘、通信厢体、钢结构框架、支撑杆、通信塔桅,通信厢体内安装移动通信设备,通信塔桅顶部配有天线支架与避雷针,其特征在于:应急车底盘配备抽拉式支撑脚,通信塔桅由油泵液压系统控制水平与竖直方向的翻转,由气动升降系统控制自动升降。本发明在移动通信基站被毁、网络间断或通信信道拥堵时,提供一种机动性强、应急措施迅速的临时移动通信基站,本发明的应急通信车在仓储或运输过程中,通信塔桅翻转至水平方向,满足仓储或运输过程的限高要求;在应急通信车使用过程中,通信塔桅翻转至竖直方向,满足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天线挂高要求。本发明一体化的塔桅翻转式应急通信车,可以整体快速移动、自动翻转、自动升降,从而可以迅速有效形成移动通信网络覆盖能力。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塔桅翻转式应急通信车,包括应急车底盘1、通信厢体2、钢结构框架3、支撑杆4、通信塔桅5,其特征在于:应急车底盘I前后左右四周安装抽拉式支撑腿6,抽拉式支撑腿6可左右方向展开、上下方向升降,通信厢体2内有通信设备7、油泵液压系统8、气动升降系统9,油泵液压系统8带有液压杆10,支撑杆4和液压杆10通过轴销固定,通信塔桅5上安装天线支架11和避雷针12。通信塔桅5的水平至竖直、竖直至水平的翻转,由油泵液压系统8控制;由气动升降系统9控制具有自动升降。通信塔桅5处于竖直状态时,采用高强螺栓紧固通信塔桅抱箍13和支撑杆4。
本发明通信厢体2下方还配有能快速拆装的轮子,本发明使用时,厢体组装完成后启动电机,由电机带动油泵液压系统8,控制液压杆10的升降,带动通信塔桅5水平翻转至竖直方向(或由竖直翻转至水平方向),与支撑杆4采用轴销连接,启动气泵控制气动升降系统9升降通信塔桅。本发明通信厢体2内的通信设备7用于布置应急通信,并配备有照明系统、铝合金走线架、智能恒温控制系统、插座等配套设施。
权利要求
1.一种塔桅翻转式应急通信车,包括应急车底盘、通信厢体、钢结构框架、支撑杆、通信塔桅,通信厢体内安装移动通信设备,通信塔桅顶部配有天线支架与避雷针,其特征在于:通信塔桅由油泵液压系统控制水平与竖直方向的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桅翻转式应急通信车,其特征在于:油泵液压系统带有液压杆,支撑杆和液压杆通过轴销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塔桅翻转式应急通信车,其特征在于:通信塔桅处于竖直状态时,采用高强螺栓紧固通信塔桅抱箍和支撑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桅翻转式应急通信车,其特征在于:由气动升降系统控制通信塔桅自动升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塔桅翻转式应急通信车,其特征在于:应急车底盘配备抽拉式支撑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塔桅翻转式应急通信车,其特征在于:通信厢体下方配有能快速拆装的轮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通信设施类,具体是一种塔桅翻转式应急通信车,包括应急车底盘、通信厢体、钢结构框架、支撑杆、通信塔桅,通信厢体内安装移动通信设备,通信塔桅顶部配有天线支架与避雷针,其特征在于应急车底盘配备抽拉式支撑脚,通信塔桅由油泵液压系统控制水平与竖直方向的翻转,由气动升降系统控制通信塔桅自动升降。本发明一体化的塔桅翻转式应急通信车,可以整体快速移动、自动翻转、自动升降,从而可以迅速有效形成移动通信网络覆盖能力。
文档编号H04W88/08GK103085780SQ20131004553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5日
发明者吴伟中, 吕明 申请人:金华中兴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