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区信号精细化覆盖调整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52900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小区信号精细化覆盖调整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小区信号精细化覆盖调整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无线场强在各个区域的覆盖也越来越精细,但仍有部分区域的信号覆盖质量未能达到人们的要求,因此后续需要工程师对天线进行适当地调整。目前,工程师调整天线以实现小区的精细化覆盖的过程如下:接收客户的投诉,再结合接收的投诉信息及工程师个人的经验对天线进行调整。由于该方法对工程师自身的操作经验要求较高,因此采用该方法调整的天线极有可能不符合要求,从而需要工程师重复多次调整天线、测量调整后的信号强度是否符合要求,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浪费了大量的调整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高效且能确保天线调整后的信号强度符合要求的小区信号精细化覆盖调整方法及装置。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小区信号精细化覆盖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小区中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S2、获取所述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的信号强度;S3、以获取的信号强度为依据确定调整天线后所述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的目标信号强度;S4、根据预设的天线调整方案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直至采用预设的传播模型计算出的虚拟调整天线后所述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的信号强度等于其目标信号强度;S5、以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为依据,实际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进一步包括:根据预设的天线调整方案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直至小区中各个区域的信号强度均大于预设的最小信号强度且小于预设的最大信号强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进一步包括:根据预设的天线调整方案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直至根据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对应的预赋权值确定出的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参数权值和小于或等于一记录的参数权值和。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进一步包括:
根据预设的天线调整方案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直至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参数权值和在预设的接受范围内。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进一步包括:记录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参数权值和。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进一步包括:根据预设的天线调整方案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并在根据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对应的预赋权值确定出的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参数权值和大于一记录的参数权值和并且满足一个预先确定的概率时,记录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参数权值和。—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I进一步包括:以用户投诉地点的经纬度作为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的中心,划出预设大小的区域作为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并将所述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划分为预设大小的格栅;所述步骤S2进一步包括:获取所述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中各个格栅的信号强度;所述步骤S3进一步包括:以获取的所述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中各个格栅的信号强度为依据确定调整天线后所述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中各个格栅的目标信号强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进一步包括:将当前各个格栅的信号强度分别加上预设的信号强度提升值或减去预设的信号强度降低值得到的信号强度作为各个格栅的目标信号强度。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还提出一种小区信号精细化覆盖调整装置,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小区中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的信号强度;第二确定单元,用于以获取的信号强度为依据确定调整天线后所述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的目标信号强度;虚拟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天线调整方案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直至采用预设的传播模型计算出的虚拟调整天线后所述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的信号强度等于其目标信号强度;调整单元,用于以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为依据,实际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虚拟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预设的天线调整方案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直至小区中各个区域的信号强度均大于预设的最小信号强度且小于预设的最大信号强度。本发明的小区信号精细化覆盖调整方法及装置,根据预设的调整方案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并计算虚拟调整天线后的结果,只有在虚拟调整天线的结果符合各种要求时,才用该次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来实际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工程师需要多次重复调整天线而调整后结果还可能不符合要求的问题,能够一次调整即满足信号强度要求,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调整时间。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小区信号精细化覆盖调整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小区信号精细化覆盖调整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小区信号精细化覆盖调整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小区信号精细化覆盖调整装置的逻辑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虚拟单元的一具体实施例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提出一种小区信号精细化覆盖调整方法及装置,根据预设的调整方案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并计算虚拟调整天线后的结果,只有在虚拟调整天线的结果符合各种要求时,才用该次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来实际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工程师需要多次重复调整天线而调整后结果还可能不符合要求的问题,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调整时间。图1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小区信号精细化覆盖调整方法100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小区信号精细化覆盖调整方法100包括:步骤101中,确定小区中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例如,可以以用户投诉地点为依据,确定小区中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步骤102中,获取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的信号强度。该步骤可通过现场设备实际测量的方式获取所述需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的信号强度。步骤103中,以获取的信号强度为依据确定调整天线后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的目标信号强度。例如,将当前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的信号强度分别加上预设的信号强度提升值或减去预设的信号强度降低值得到的信号强度作为该区域的目标信号强度。步骤104中,根据预设的天线调整方案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直至采用预设的传播模型计算出的虚拟调整天线后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的信号强度等于其目标信号强度。天线的配置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发射功率、广播信道频率、广播信道波瓣赋形参数;天线的工程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天线所在基站的经纬度、天线挂高、天线的水平方位角、机械下倾角、电子下倾角等。一个实施例中,预设的天线调整方案包括:(1)设定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的调整顺序,如根据参数调整的难易程度设定调整顺序;(2)设定每次调整的天线的配置参数中各个参数的值,如将每次调整天线的发射功率步长设定为0.1dBm5 (3)设定每次调整的天线的工程参数中各个参数的值,如设定每次调整的天线的水平方位角步长为5°,设定每次调整的天线的机械下倾角步长或电子下倾角步长为1°等。在该步骤104中,同一次的天线调整包括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的至少一个参数,包括调整天线的工程参数的至少一个参数,也包括同时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的至少一个参数和天线的工程参数的至少一个参数。当然,该步骤104中设定的发射功率步长、天线的水平方位角步长、天线的机械下倾角步长或电子下倾角步长也可以设定为其他值,并不受此处给出的具体示例的限定。本发明根据以上预设的天线调整方案不断地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直至虚拟调整天线后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的信号强度等于其目标信号强度为止。步骤105中,以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为依据,实际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本发明通过以上所介绍的小区信号精细化覆盖调整方法,先虚拟调整再实际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工程师需要多次重复调整天线而调整后结果还可能不符合要求的问题,能够一次调整即满足信号强度要求,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调整时间。图2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例的小区信号精细化覆盖调整方法200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小区信号精细化覆盖调整方法200包括:步骤201中,确定小区中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并将确定的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使用格栅划分。例如,可以以用户投诉地点为依据,确定小区中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并将确定的所述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使用格栅划分。具体实现包括:(1)确定用户投诉地点的经纬度;(2)以用户投诉地点的经纬度作为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的中心,划出预设大小的区域作为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3)将该区域划分为预设大小的格栅。参见图3所示,以投诉点为中心,小区I内“ABCD”所围成的区域即为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采用4x4的格栅,为了与国内网络优化领域常用的数字高度地图或者地表地物地图的精度(通常为5米、20米、50米)相匹配,每个格栅的边长取5米,该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为一 20米X 20米的正方形区域。随后步骤202中,获取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中各个格栅的信号强度。该步骤可通过现场设备实际测量的 方式获取所述需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中各个格栅的信号强度。以图3为例,通过现场设备实际测量,获取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ABCD”中各个格栅的信号强度,如获取图3中“格栅1”、“格栅2”、…、“格栅16”的信号强度。随后步骤203中,以步骤202中获取的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中各个格栅的信号强度为依据来确定调整天线后该区域中各个格栅的目标信号强度。一个实施例中,若用户投诉的是掉话严重、信号差的问题,则将当前各个格栅的信号强度分别加上预设的信号强度提升值得到的信号强度作为各个格栅调整后的目标信号强度,所述预设的信号强度提升值可以为5dB、7dB、10dB等等,此处不作限定。例如,假设获取的“格栅1”、“格栅2”、…、“格栅16”的信号强度分别为_85dBm、-87dBm、…、-90dBm,预设的信号强度提升值为10dB,则“格栅1”、“格栅2”、…、“格栅16”的目标信号强度分别为 _75dBm、-77dBm> …、_80dBm。—个实施例中,若用户投诉的是信号辐射过大的问题,则将当前各个格栅的信号强度分别减去预设的信号强度降低值得到的信号强度作为各个格栅调整后的目标信号强度,所述预设的信号强度降低值可以为5dB、6dB、7dB等等,此处不作限定。在实际操作中,预设的信号强度降低值也可能等于预设的信号强度提升值。随后步骤204中,根据预设的天线调整方案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并采用预设的传播模型计算虚拟调整天线后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中各个格栅的信号强度。以图3为例,则计算出虚拟调整天线后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内各个格栅“格栅1”、“格栅2”、…、“格栅16”的信号强度。随后步骤205中,判断采用预设的传播模型计算出的虚拟调整天线后所述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中各个格栅的信号强度是否等于其目标信号强度。若是,则执行步骤206,否则,返回执行步骤204。步骤206中,判断小区中各个区域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预设的最小信号强度,且小于预设的最大信号强度。若是,则执行步骤207,否则,返回执行步骤204。该步骤206中,在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的信号强度满足目标信号强度要求后,判断整个小区中各个区域的信号强度是否处于预设的最小信号强度和最大的信号强度之间,否则继续进行虚拟天线调整,以确保天线调整后整个小区的信号覆盖质量均符合要求。其中,预设的最小信号强度通常在_90dBm左右,预设的最大信号强度通常在_50dBm左右。步骤207中,根据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对应的预赋权值确定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参数权值和。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根据参数调整的难易程度对天线的配置参数和工程参数赋权值。对天线的配置参数来说,调整发射功率及广播信道频率比调整广播信道波瓣赋形参数容易;对天线的工程参数来说,调整天线的水平方位角最容易,然后依次是调整天线的电子下倾角、天线的机械下倾角、天线挂高、天线所在基站的经纬度。例如,对天线的配置参数和工程参数所赋的权值如下:天线的水平方位角对应的权值为100,电子下倾角对应的权值为200,机械下倾角对应的权值为400,天线挂高对应的权值为1000,天线所在基站的经纬度对应的权值为10000,发射功率对应的权值为400,广播信道频率对应的权值为200、广播信道波瓣赋形参数对应的权值为10000。根据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中,上述各个参数赋予的权值可为其他值,只需根据调整的难易程度赋值即可。随后步骤208中,判断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参数权值和是否小于或等于一记录的参数权值和。若 是,则执行步骤209,否则,执行步骤212,然后返回执行步骤204。步骤209中,在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参数权值和小于或等于一记录的参数权值和时,记录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参数权值和,即,用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参数权值和替换之前记录的参数权值和。随后步骤210中,判断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参数权值和是否在预设的接受范围内。若是,则执行步骤211,否则返回执行步骤204。步骤211中,以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为依据,对应地实际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若在步骤210中已判断出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代价在预设的接受范围内,则以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为依据在现场实地调整天线的对应参数。例如,若只虚拟调整了天线的电子下倾角就达到要求,则在现场实际调整时,只需把天线的电子下倾角调整到相应的角度即可。当步骤208中判断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参数权值和大于一记录的参数权值和时,方法200转至执行步骤212。步骤212中,本发明预先确定一个概率,在满足所述预定的概率时,记录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参数权值和,再返回执行步骤204。其中,该预定的概率需要随着计算的时间或者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变小。本发明在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参数权值和大于记录的参数权值和,在步骤212中以一定的概率保留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参数权值和,这样,下次虚拟调整天线后,则将获得的下次虚拟调整天线的参数权值和与保留的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参数权值和进行比较。由于仅保留较小的参数权值和极可能获得的是局部最优解,而结合趋向于零的概率突跳特性能够在局部最优解中概率性地跳出并最终趋于全局最优,因此概率性地保留大于一记录的参数权值和的虚拟调整天线的参数权值和能够提高获得更小的参数权值和的概率。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小区信号精细化覆盖调整装置300的逻辑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小区信号精细化覆盖调整装置300用于实现上述的小区信号精细化覆盖调整方法,包括第一确定单元310、获取单元320、第二确定单元330、虚拟单元340和调整单元350。第一确定单元310用于确定小区中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确定单元310以用户投诉地点的经纬度作为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的中心,划出预设大小的区域作为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并将所述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划分为预设大小的格栅。获取单元320用于获取所述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的信号强度。以图3为例,获取单元320可通过现场设备实际测量的方式获取所述需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中各个格栅的信号强度。第二确定单元330用于以获取的信号强度为依据确定调整天线后所述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的目标信号强度。以图3为例,根据用户投诉的问题,第二确定单元330可将当前各个格栅的信号强度分别加上预设的信号强度提升值或减去预设的信号强度降低值得到的信号强度作为各个格栅的目标信号强度。虚拟单元340用于根据预设的天线调整方案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直至采用预设的传播模型计算出的虚拟调整天线后所述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的信号强度等于其目标信号强度。调整单元350用于以虚拟单元340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为依据,实际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一个实施例中,虚拟单元340进一步根据预设的天线调整方案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直至小区中各个区域的信号强度均大于预设的最小信号强度且小于预设的最大信号强。进一步实施例中,虚拟单元340进一步根据预设的天线调整方案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直至根据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对应的预赋权值确定出的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参数权值和小于或等于一记录的参数权值和。具体如图5所示,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虚拟单元340进一步包括虚拟调整模块341、第一计算模块342、第一判断模块343、第二判断模块344、第二计算模块345、第三判断模块346、记录模块347和第四判断模块348。其中,虚拟调整模块341用于根据预设的天线调整方案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其中,天线的配置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发射功率、广播信道频率、广播信道波瓣赋形参数;天线的工程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天线所在基站的经纬度、天线挂高、天线的水平方位角、机械下倾角、电子下倾角等。第一计算模块342用于采用预设的传播模型计算经虚拟调整模块341虚拟调整天线后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的信号强度。第一判断模块343用于判断第一计算模块342计算出的虚拟调整天线后所述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的信号强度是否等于其目标信号强度。若第一判断模块343的判断结果为否,则促使虚拟调整模块341继续根据预设的天线调整方案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若第一判断模块343判定本次虚拟调整天线后所述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的信号强度等于其目标信号强度,再由第二判断模块344进一步判断小区中各个区域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预设的最小信号强度且小于预设的最大信号强度。若第二判断模块344的判断结果为否,则促使虚拟调整模块341继续根据预设的天线调整方案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若第二判断模块344判定小区中各个区域的信号强度均大于预设的最小信号强度且小于预设的最大信号强度,则进一步由第二计算模块345根据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对应的预赋权值确定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参数权值和。第三判断模块346用于判断第二计算模块345计算出的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参数权值和是否小于或等于一记录的参数权值和。若第三判断模块346的判断结果为否,则促使虚拟调整模块341继续根据预设的天线调整方案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同时,若此时满足一预定的概率,则由记录模块347记录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参数权值和。若第三判断模块346判定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参数权值和小于或等于一记录的参数权值和,则由记录模块347记录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参数权值和,进而由第四判断模块348进一步判断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参数权值和是否在预设的接受范围内。若第四判断模块348的判断结果为否,则促使虚拟调整模块341继续根据预设的天线调整方案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若第四判断模块348判定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参数权值和在预设的接受范围内,则虚拟天线调整结束,调整单元350以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为依据,实际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从而能够满足小区信号覆盖质量的各种要求。以上借助方法步骤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及其关系,所述方法步骤的界限范围和顺序是为了便于描述任意定义的。只要能够实现该技术特征及其关系,也可应用其它界限和顺序。任何这样的其它界限或顺序因此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实质。以上还借助功能模块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及其关系进行了描述。所述功能模块的界限和各功能模块的关系是为了便于描述任意定义的。只要能够实现该技术特征及其关系,也可应用其它的界限或关系。任何这样的其它界限或关系也因此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实质。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小区信号精细化覆盖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1、确定小区中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 52、获取所述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的信号强度; 53、以获取的信号强度为依据确定调整天线后所述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的目标信号强度; 54、根据预设的天线调整方案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直至采用预设的传播模型计算出的虚拟调整天线后所述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的信号强度等于其目标信号强度; 55、以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为依据,实际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进一步包括: 根据预设的天线调整方案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直至小区中各个区域的信号强度均大于预设的最小信号强度且小于预设的最大信号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进一步包括: 根据预设的天线调整方案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直至根据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对应的预赋权值确定出的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参数权值和小于或等于一记录的参数权值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进一步包括: 根据预设的天线调整方案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直至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参数权值和在预设的接受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进一步包括: 记录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参数权值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进一步包括: 根据预设的天线调整方案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并在根据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对应的预赋权值确定出的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参数权值和大于一记录的参数权值和并且满足一个预先确定的概率时,记录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参数权值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I进一步包括: 以用户投诉地点的经纬度作为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的中心,划出预设大小的区域作为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并将所述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划分为预设大小的格栅; 所述步骤S2进一步包括: 获取所述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中各个格栅的信号强度; 所述步骤S3进一步包括: 以获取的所述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中各个格栅的信号强度为依据确定调整天线后所述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中各个格栅的目标信号强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进一步包括: 将当前各个格栅的信号强度分别加上预设的信号强度提升值或减去预设的信号强度降低值得到的信号强度作为各个格栅的目标信号强度。
9.一种小区信号精细化覆盖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小区中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的信号强度;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以获取的信号强度为依据确定调整天线后所述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的目标信号强度; 虚拟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天线调整方案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直至采用预设的传播模型计算出的虚拟调整天线后所述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的信号强度等于其目标信号强度; 调整单元,用于以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为依据,实际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预设的天线调整方案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直至小区中各个区域的信号强度均大于预设的最小信号强度且小于预设的最大信号强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区信号精细化覆盖调整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小区中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S2、获取所述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的信号强度;S3、以获取的信号强度为依据确定调整天线后所述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的目标信号强度;S4、根据预设的天线调整方案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直至采用预设的传播模型计算出的虚拟调整天线后所述需要调整信号强度的区域的信号强度等于其目标信号强度;S5、以本次虚拟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为依据,实际调整天线的配置参数和/或工程参数。本发明能够一次调整即满足信号强度要求,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调整时间。
文档编号H04W24/02GK103152755SQ201310066239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8日
发明者王立, 祝林 申请人:深圳市网信联动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