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获得设备标识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54218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获得设备标识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获得设备标识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也得到了极大丰富,智能移动终端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娱乐、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为了充分地利用人们手中的智能移动终端,业界在智能移动终端上集成了很多应用。在大型会议或者展览场所,参会人员或者参观人员可以利用他们手中的智能移动终端获取组织者或者主办者会向智能移动终端发送相关的会议资料或者展品信息等,但是目前用户无法区分本地目标装置的信息(比如不同会议室、不同的展览物品等)。例如,用户需要获取某个展览物品的信息,大致的操作过程是:用户开启智能移动终端的蓝牙或WIFI (无线保真),通过蓝牙或WIFI搜索获得多个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需要向主办方获取该展览物品的设备标识,即用户需要获知对应该展览物品的设备标识,用户选择连接该设备,获取该展览物品的信息。又例如,某个展区有多个屏幕(比如屏幕八3、(:、0),用户需要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遥控屏幕A,大致的操作过程是:用户开启智能移动终端的蓝牙或WIFI,通过蓝牙或WIFI搜索获得屏幕A、B、C、D的设备标识,需要向展区方获取屏幕A的设备标识,即用户需要获知对应屏幕A的设备标识,然后建立连接,遥控屏幕A。由此可见,用户无法识别设备标识,当某个目标设备与用户设备建立连接,用户无法及时获知该目标设备,进而无法及时与目标设备进行通信(例如用户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通过用户设备遥控目标设备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获得设备标识的方法及装置,用于实现用户通过获得的用户标识获知用户设备连接的目标设备,进而实现用户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的通信。一种获得设备标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无线方式与多个待选的设备中无线信号最强的目标设备建立连接,并获得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向目标设备发送用于获得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请求命令;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携带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响应命令。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得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即用户能够识别的标识,用户获知与用户设备连接的目标设备,进而实现用户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优选的,所述无线方式为所述无线方式包括:短距离无线点对点传输技术或者无线保真WIFI。本实施例中无线方式可以是通过多种短距离无线通信协议连接,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优选的,所述短距离无线点对点传输技术包括红外、射频识别RFID、蓝牙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中的一项。本实施例中提供多种短距离无线点对点传输技术,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优选的,向目标设备发送用于获得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请求命令的步骤包括:通过中控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用于获得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请求命令;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携带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响应命令的步骤包括:接收目标设备通过中控设备发送的携带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响应命令。本实施例中中控设备存储了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和第二设备标识的匹配信息,能够快速的获取第二设备标识。优选的,通过无线方式与无线信号最强的目标设备建立连接,并获得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的步骤包括:通过短距离无线点对点传输技术与无线信号最强的目标设备建立连接,并获得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向目标设备发送用于获得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请求命令的步骤包括:通过无线保真WIFI向目标设备发送用于获得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请求命令;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携带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响应命令的步骤包括:接收目标设备通过无线保真WIFI发送的携带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响应命令。本实施例中提供另外一种获得设备标识的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一种获得设备标识的装置,包括:处理模块,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多个待选的设备中无线信号最强的目标设备建立连接,并获得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发送模块,用于向目标设备发送用于获得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请求命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携带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响应命令。优选的,所述无线方式包括:短距离无线点对点传输技术或者无线保真WIFI。优选的,所述短距离无线点对点传输技术包括红外、射频识别RFID、蓝牙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中的一项。优选的,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中控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用于获得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请求命令;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目标设备通过中控设备发送的携带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响应命令。优选的,处理模块还用于通过短距离无线点对点传输技术与无线信号最强的目标设备建立连接,并获得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无线保真WIFI向目标设备发送用于获得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请求命令;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目标设备通过无线保真WIFI发送的携带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响应命令。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设备标识的主要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设备标识第一优选实施例详细方法流程图;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设备标识第二优选实施例详细方法流程图;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设备标识第三优选实施例详细方法流程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设备标识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本实施例中用户通过获得的用户标识获知用户设备连接的目标设备,进而实现用户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的通信,例如通过用户设备遥控目标设备,用户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等。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获得设备标识的主要方法流程如下:步骤101、通过无线方式与多个待选的设备中无线信号最强的目标设备建立连接,并获得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本实施例中终端包括个人电脑、手持设备(例如平板Pad、智能手机)等,所述目标设备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标识,是由字母、数字或符号组合的标识。较佳的,所述无线方式包括:短距离无线点对点传输技术或者无线保真WIFI,其中短距离无线点对点传输技术传输距离为IOm左右,包括红外、射频识别RFID、蓝牙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中的一项。红外传输是一种点对点的无线传输方式,不能离的太远,要对准方向,且中间不能有障碍物也就是不能穿墙而过。射频识别即RFID(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蓝牙支持点对点以及点对多点的通信,以无线方式将家庭、办公室或大型展会中的各种数据和语音设备连成一个微微网(Pico-net),几个微微网还可以进一步实现互联,形成一个分布式网络(scatter-net),从而在这些连接设备之间实现快捷而方便的通信。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又称近距离无线通信,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在十厘米内)交换数据,这个技术由免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变而来,并向下兼容RFID,最早由Sony和Philips各自开发成功,主要用于手机等手持设备中提供M2M(Machine to Machine)的通信。无线保真W1-Fi是一种能够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W1-Fi是一个无线网路通信技术的品牌,由W1-Fi联盟(W1-Fi Alliance)所持有,目的是改善基于IEEE802.11标准的无线网路产品之间的互通性,使用IEEE802.11系列协议的局域网就称为Wi_Fi,甚至把W1-Fi等同于无线网际网路(W1-Fi是无线局域网中的一大部分)。当然,本实施例中无线连接并不局限于上述几种短距离无线通信协议,任何无线通信方式都可以适用与本实施例,此处不 列举。通过无线方式与无线信号最强的目标设备建立连接之前需要开启目标设备的无线通信模块,可以用户手动开启目标设备的无线通信模块;或者,通过中控设备广播开启目标设备的无线通信模块,中控设备与目标设备在同一个局域网内,例如在同一个WIFI局域网内,或者是其他类型局域网络。步骤102、向目标设备发送用于获得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请求命令。本实施例中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为用户能够识别的标识,例如由文字组成的用户能够识别的标识。较佳的,通过中控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用于获得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请求命令。例如,当通过WIFI方式与无线信号最强的目标设备建立连接时,通过中控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用于获得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请求命令,也就是终端向中控设备发送获取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请求命令,中控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获取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请求命令。特别的,中控设备存储了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与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匹配信息,中控设备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向目标设备发送更新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与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匹配信息的请求。当终端向中控设备发送获取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请求命令时,中控设备找到与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对应的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并发送至终端。步骤103、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携带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响应命令。较佳的,接收目标设备通过中控设备发送的携带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响应命令。下面通过三个典型实施例来详细介绍获取设备标识的实现过程。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第一优选实施例获取设备标识的方法流程如下:步骤201、开启蓝牙。具体的说,所述终端包括:个人电脑、手持设备(例如平板Pad、智能手机)等。步骤202、通过蓝牙与多个待选的设备中蓝牙信号最强的目标设备建立连接,并获得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具体的说,目标设备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终端与目标设备通过蓝牙连接。当终端确定蓝牙信号最强的目标设备时,向所述蓝牙信号最强的目标设备发送建立连接的请求,当获得目标设备反馈的建立连接的指令时,与目标设备建立连接。步骤203、通过蓝牙向目标设备发送用于获得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请求命令。具体的说,终端与所述蓝牙信号最强的目标设备建立连接,并通过蓝牙向目标设备发送用于获得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请求命令。步骤204、接收目标设备通过蓝牙发送的携带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响应命令。参见图3A,本实施例中第二优选实施例获取设备标识的方法流程如下:步骤3O1、开启 WIFI。具体的说,所述终端包括:个人电脑、手持设备(例如平板Pad、智能手机)等。步骤302、通过WIFI热点与多个待选的设备中WIFI信号最强的目标设备建立连接,并获得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具体的说,目标设备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终端与目标设备通过WIFI热点连接。步骤303、通过中控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用于获得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请求命令。具体的说,终端向中控设备发送用于获得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请求命令;中控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用于获得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请求命令。
步骤304、接收目标设备通过中控设备发送的携带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响应命令。具体的说,目标设备向中控设备发送的携带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响应命令;终端接收中控设备发送的携带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响应命令。关于步骤303和304,优选的,中控设备存储了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与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匹配信息,中控设备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向目标设备发送更新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与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匹配信息的请求。当终端向中控设备发送获取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请求命令时,中控设备找到与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对应的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并发送至终端。参见图3B,本实施例中第三优选实施例获取设备标识的方法流程如下:步骤311、开启蓝牙和WIFI。具体的说,所述终端包括:个人电脑、手持设备(例如平板Pad、智能手机)等。步骤312、通过蓝牙与多个待选的设备中蓝牙最强的目标设备建立连接,并获得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具体的说,目标设备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终端与目标设备通过蓝牙连接。步骤313、通过WIFI向目标设备发送用于获得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请求命令。较佳的,以WIFI方式通过中控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用于获得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请求命令。步骤314、接收目标设备通过WIFI发送的携带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响应命令。以上描述了获取设备标识的实现过程,该过程可由装置实现,下面对装置的内部功能和结构进行介绍。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获得设备标识的装置包括:处理模块401、发送模块402和接收模块403。处理模块401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多个待选的设备中无线信号最强的目标设备建立连接,并获得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发送模块402用于向目标设备发送用于获得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请求命令。接收模块403用于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携带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响应命令。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方式包括:短距离无线点对点传输技术或者无线保真WIFI。所述短距离无线点对点传输技术包括红外、射频识别RFID、蓝牙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中的一项。较佳的,发送模块402还用于通过中控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用于获得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请求命令;接收模块403还用于接收目标设备通过中控设备发送的携带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响应命令。较佳的,处理模块401还用于通过短距离无线点对点传输技术与无线信号最强的目标设备建立连接,并获得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发送模块402还用于通过无线保真WIFI向目标设备发送用于获得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请求命令;接收模块403还用于接收目标设备通过无线保真WIFI发送的携带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响应命令。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获得设备标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无线方式与多个待选的设备中无线信号最强的目标设备建立连接,并获得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 向目标设备发送用于获得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请求命令; 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携带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响应命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方式包括:短距离无线点对点传输技术或者无线保真WIFI。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距离无线点对点传输技术包括红外、射频识别RFID、蓝牙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中的一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目标设备发送用于获得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请求命令的步骤包括:通过中控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用于获得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请求命令; 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携带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响应命令的步骤包括:接收目标设备通过中控设备发送的携带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响应命令。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无线信号最强的目标设备建立连接,并获得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的步骤包括:通过短距离无线点对点传输技术与无线信号 最强的目标设备建立连接,并获得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 向目标设备发送用于获得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请求命令的步骤包括:通过无线保真WIFI向目标设备发送用于获得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请求命令; 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携带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响应命令的步骤包括:接收目标设备通过无线保真WIFI发送的携带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响应命令。
6.一种获得设备标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多个待选的设备中无线信号最强的目标设备建立连接,并获得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 发送模块,用于向目标设备发送用于获得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请求命令;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携带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响应命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方式包括:短距离无线点对点传输技术或者无线保真WIFI。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距离无线点对点传输技术包括红外、射频识别RFID、蓝牙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中的一项。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中控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用于获得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请求命令; 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目标设备通过中控设备发送的携带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响应命令。
10.如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处理模块还用于通过短距离无线点对点传输技术与无线信号最强的目标设备建立连接,并获得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 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无线保真WIFI向目标设备发送用于获得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请求命令;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目标设备通过无线保真WIFI发送的携带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响应命 令。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得设备标识的方法,用于实现用户通过获得的用户标识获知用户设备连接的目标设备,进而实现用户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的通信。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无线方式与多个待选的设备中无线信号最强的目标设备建立连接,并获得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向目标设备发送用于获得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请求命令;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携带目标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的响应命令。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于实现所述方法的装置。
文档编号H04W76/02GK103209406SQ20131010297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7日
发明者朱国君 申请人:天脉聚源(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