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005560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中,扫描光源的可动部在箱体内,设置在原稿台的下方,并能沿着与原稿台平行的副扫描方向移动。反射控制部固定在箱体内,配置在可动部的附近,并在可动部的整个移动范围内延伸,反射率较大的多个第1反射部和反射率较小的多个第2反射部以规定的排列模式沿着与副扫描方向平行的方向,在可动部的整个移动范围内排列在反射控制部上。检测光照射部设置在可动部上,将检测光照射在反射控制部上。检测光接收部接收被检测光照射部照射的反射控制部所反射回来的检测光。信号生成部生成对应于由检测光接收部接收的检测光的二进制信号。移动判断部根据由信号生成部生成的二进制信号来判断可动部的移动情况。
【专利说明】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用于扫描仪、复印机、复合机等的以光学方式读取原稿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一般来讲,用于扫描仪、复印机、复合机等的图像读取装置具有原稿台、可动部以及电机等,其中,原稿台由玻璃制成且呈长方形平板状,可动部设置在原稿台的下方,沿着原稿台的长边方向(副扫描方向)移动,电机用于使可动部移动。图像读取装置还具有:线状光源,其沿着原稿台的短边方向(主扫描方向)延伸,用来对原稿照射扫描光;拍摄部,其用于接收受到线状光源照射的原稿所反射回来的扫描光,生成对应于所接收的扫描光的图像数据。线状光源例如设置在可动部上,并且在与可动部一起沿着副扫描方向移动的同时,对原稿台的上表面上放置的原稿照射扫描光。
[0003]在上述图像读取装置中,在接入电源,完成规定的初期准备动作后,可动部例如在位于原稿台的副扫描方向上的一端侧(对原稿开始扫描的一侧)的初始位置处于待机状态。另外,当原稿扫描正常完成之后,可动部移动到初始位置。
[0004]当可动部不能移动到初始位置时,图像读取装置会发出警告,以告知使用者该情况。例如,在可动部由锁定机构锁定在锁定位置时,该可动部不能移动到初始位置。另外,虽然可动部位于锁定位置以外的位置,但是由于误动作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这时可动部与锁定机构相接触,从而不能移动到初始位置。还有,当可动部的移动区域中途存在某些异物时,可动部与该异物相接触,从而不能移动到初始位置。此时,图像读取装置检测出可动部不能移动到初始位置,例如将警告信息显示在扫描仪和复合机上所设置的显示屏中。
[0005]在图像读取装置中,也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来检测出可动部不能移动到初始位置。即,为能使可动部移动到初始位置而驱动电机,然而,驱动电机持续规定时间以上时,可动部还是未到达初始位置,此时,图像读取装置则判断可动部处于不能移动到初始位置的状态。
[0006]上述规定时间为可动部在其移动范围内位于离初始位置最远的位置时,可动部由该位置向初始位置移动时所花费的时间。具体来讲,由于初始位置位于移动范围的大致一端部,因而上述规定时间为可动部由其移动范围的另一端部向该大致一端部移动时所花费的时间,g卩,可动部沿着大致整个其移动范围移动时所花费的时间。
[0007]另外,有些图像读取装置具有锁定传感器,利用该锁定传感器检测可动部由锁定机构锁定在锁定位置上。对于上述图像读取装置能够通过锁定传感器检测出可动部因被锁定机构锁定在锁定位置而不能移动。但是,即使在上述图像读取装置中,一般也采用通过判断驱动电机的时间是否达到规定时间以上的方法来检测因其他原因而导致的可动部不能移动的情况。
[0008]在图像读取装置中,为了检测到可动部不能移动到初始位置这一情况,而在可动部沿着大致整个其移动范围移动时所花费的时间以上来持续驱动电机。该检测方法会引起如下问题。
[0009]S卩,有时可动部在沿着大致整个其移动范围移动时会花费较长时间。因此,在可动部因上述原因而不能移动时,虽然在不断驱动电机,但是却不能使可动部移动,这样的状态会持续较长时间。从而不仅会对用于将电机动力传递给可动部的动力传动机构造成过大的负荷,还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对动力传动机构所造成的过大负荷则会加速动力传动机构的劣化(例如皮带齿轮的掉齿)。另外,较大振动的产生则会引起用于将扫描光引导至拍摄部的光路的偏移。
[0010]另外,当原稿扫描中或原稿扫描结束后,可动部返回初始位置的途中,图像读取装置的电源断开时,可动部停在预定外的位置上。在该状态下,图像读取装置再次接入电源后,需要使停在预定外的位置上的可动部向初始位置移动。此时,由于图像读取装置不能识别停在预定外的位置上的可动部的位置,因而不能使可动部以较短的路程移动到初始位置,从而导致可动部到达初始位置时所花费的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001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可动部不能移动时防止为使可动部移动而长时间地驱动电机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0012]另外,本发明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可动部停在预定外的位置时,使可动部在短时间内移动到初始位置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0013]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具有箱体、原稿台、可动部、驱动部、扫描光源、拍摄部、反射控制部、检测光照射部、检测光接收部、信号生成部、移动判断部。原稿台固定在所述箱体的上部,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且呈平板状,用于在其上表面上放置原稿。可动部位于所述箱体内且设置在所述原稿台的下方,能够沿着与所述原稿台的上表面平行的副扫描方向移动。动力源使所述可动部在所述副扫描方向上正向或逆向移动。扫描光源设置在所述可动部上,用于对所述原稿台上所放置的原稿照射出扫描光。拍摄部用于通过接收被所述扫描光源照射的所述原稿所反射回来的扫描光,以光学方式读取所述原稿,并且根据所接收到的扫描光生成对应于所述原稿的图像数据。反射控制部固定在所述箱体内,配置在所述可动部的附近,在所述可动部的整个移动范围内延伸,具有反射率较大的多个第I反射部和反射率较小的多个第2反射部,所述第I反射部与所述第2反射部以规定的排列模式沿着与所述副扫描方向平行的方向在所述可动部的整个移动范围内排列。检测光照射部设置在所述可动部上,用于将检测光照射在所述反射控制部上。检测光接收部用于接收被所述检测光照射部照射的所述反射控制部所反射回来的检测光。信号生成部用于生成对应于由所述检测光接收部接收到的检测光的二进制信号。移动判断部用于根据由所述信号生成部生成的二进制信号来判断所述可动部的移动情况。
[0014]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用于以光学方式读取原稿并生成对应于所述原稿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读取装置。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具有箱体、原稿台、可动部、驱动部、扫描光源、拍摄部、反射控制部、检测光照射部、检测光接收部、信号生成部、移动判断部。原稿台固定在所述箱体的上部,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且呈平板状,用于在其上表面上放置原稿。可动部在所述箱体内设置在所述原稿台的下方,能够沿着与所述原稿台的上表面平行的副扫描方向移动。动力源使所述可动部在所述副扫描方向上正向或逆向移动。扫描光源设置在所述可动部上,用于对所述原稿台上所放置的原稿照射出扫描光。拍摄部用于通过接收被所述扫描光源照射的所述原稿所反射回来的扫描光,以光学方式读取所述原稿,并且根据所接收到的扫描光生成对应于所述原稿的图像数据。反射控制部固定在所述箱体内,配置在所述可动部的附近,在所述可动部的整个移动范围内延伸,具有反射率较大的多个第I反射部和反射率较小的多个第2反射部,所述第I反射部与所述第2反射部以规定的排列模式沿着与所述副扫描方向平行的方向在所述可动部的整个移动范围内排列。检测光照射部设置在所述可动部上,用于对所述反射控制部照射出扫描光上。检测光接收部用于接收被所述检测光照射部照射的所述反射控制部所反射回来的检测光。信号生成部用于生成对应于由所述检测光接收部接收的检测光的二进制信号。移动判断部用于根据由所述信号生成部生成的二进制信号来判断所述可动部的移动情况。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大致的俯视图。
[0016]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中的用于检测可动部移动的机构的大致的示意图。
[0017]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0018]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中的可动部的移动检测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表示从上方所看到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图2表示从图1中的箭头线I1-1I方向所看到的可动部和反射控制部。图2还表示在反射控制部上形成的强反射部和弱反射部的排列与二进制信号值数字的排列之间的对应关系。
[0020]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I以光学方式读取原稿,生成对应于该原稿的图像信息。图像读取装置I例如可以安装在扫描仪、复印机、复合机等上。
[0021]图像读取装置I具有呈箱状的箱体2。该箱体2为长方体。在箱体2的上部固定有原稿台3和框体4。原稿台3由玻璃等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制成,俯视看呈长方形的平板状。由图像读取装置I所读取的原稿被放置在原稿台3的上表面上。框体4用以包围原稿台3的周围而设置。
[0022]在箱体2内,于原稿台3的下方设有可动部5。可动部5大致呈长方体状,并且沿着原稿台3的短边方向延伸,其各端部以能移动的方式支承在箱体2的侧壁附近。
[0023]可动部5能够沿着与原稿台3的上表面平行的方向而且是沿着原稿台3的长边方向(副扫描方向)移动。具体来讲,可动部5受到来自作为动力源的电机6 (图1中未图示,参照图3)的动力,能够在副扫描方向上正向或逆向移动。图1中的Dl表示正向,D2表示逆向。可动部5能够在对应于原稿台3的长边方向上的一端部(图1中为左侧端部)的位置与对应于原稿台3的长边方向上的另一端部(图1中为右侧端部)的位置之间移动。图1中的箭头线R表示可动部5的移动范围。另外,图1表示可动部5位于初始位置时的状态。[0024]在箱体2内设有一对移动机构,该一对移动机构用于通过电机6的驱动,使可动部沿着副扫描方向移动。各移动机构可以采用公知的结构。例如,各移动机构具有驱动丝绳11 ;丝绳固定部12 ;具有两个固定在一起的滑轮的滑轮部件13 ;多个从动滑轮14、16 ;驱动滑轮15;丝绳固定部17。丝绳固定部12将丝绳11的一端部固定在箱体2侧。滑轮部件13安装在可动部5的端部上。多个从动滑轮14、16设置在箱体2侧。驱动滑轮15也设置在箱体2侧。丝绳固定部17将丝绳11的另一端部固定在箱体2侧。丝绳11,其一端固定在图1中右侧的丝绳固定部12上,另一端侧依次搭在滑轮部件13的内侧滑轮、图1中右侧的从动滑轮14、驱动滑轮15、图1中左侧的从动滑轮16以及滑轮部件13的外侧滑轮上,另一端部固定在图1中左侧的丝绳固定部17上。另外,在驱动滑轮15和电机6之间设有动力传动机构(未图示),该动力传动机构具有皮带齿轮等,用于将电机6的动力传递给驱动滑轮15。
[0025]另外,在可动部5上设有扫描光源7。扫描光源7为沿着主扫描方向延伸的线状的光源,照射出用于对原稿进行光学方式读取的扫描光。扫描光被照射在原稿台3的上表面上放置的原稿上。扫描光源7在照射出扫描光的同时与可动部5 —起沿着副扫描方向移动来对原稿进行扫描。
[0026]还有,在箱体2内,于可动部5的下方设有拍摄部8(图1中未图示,参照图3)。拍摄部8接收被扫描光源7照射的原稿所反射回来的扫描光,并根据所接收的扫描光生成对应于原稿的图像信息。拍摄部8例如具有图像传感器,该图像传感器具有CCD(电荷耦合元件)。另外,在可动部5上设有多个反射镜,通过这些反射镜来形成扫描光的光路。另外,在该光路的途中设有透镜,扫描光通过该透镜在拍摄部8的接收面上成像。
[0027]再有,在箱体2的上部(图1中为左上侧)设有锁定机构18。在搬运图像读取装置I时(在图像读取装置I安装在复合机上的情况下为搬运复合机等时),锁定机构18用于防止因来自外部的振动和装置整体的倾斜所引起的可动部5的移动。锁定机构18具有设置在箱体2侧的锁定开关19、设置在箱体2侧的卡合突起(未图示),形成于可动部5侧的卡合孔20。当使用者将锁定可动部5的指示输入到图像读取装置I中时,通过电机6的驱动,使可动部5向锁定位置移动。锁定位置是指可动部5的卡合孔20移动到锁定开关19的正下方时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锁定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位于可动部5的移动范围的一侦仪图1中的左侧)。当可动部5的卡合孔20移动到锁定开关19的正下方时,锁定机构18的卡合突起和卡合孔20的位置相对着。在这种状态下,当使用者对锁定开关19进行操作时,卡合突起朝可动部5突出,其顶端部伸入卡合孔20内。从而使可动部5固定(锁定)在锁定位置上。
[0028]另外,在图像读取装置I上设有用于检测出可动部5移动的移动检测机构。该移动检测机构具有光传感器单元31和反射控制部41。
[0029]如图2所示,反射控制部41设置在可动部5的附近而且设置在可动部5的下方。另外,如图1所示,反射控制部41的延伸长度大致与可动部5的移动范围(R)长度相同。反射控制部41通过将遮光部件42贴在箱体2的底板2A上形成。遮光部件42为细长的薄板,并且长度大致与可动部5的移动范围(R)长度相同,其表面的光反射率较小。另外,在遮光部件42上形成有多个孔。形成有这些孔的部分露出箱体2的底板2的表面。箱体2的底板2A的表面的反射率大于遮光部件42的表面的反射率。[0030]如图2所示,遮光部件42上形成有孔的部分为强反射部43,遮光部件42上没有形成孔的部分为弱反射部44。强反射部43的反射率大于弱反射部44的反射率。强反射部43和弱反射部44均具有规定的单位长度。图2中的L表示该单位长度。多个强反射部43和多个弱反射部44以规定的排列模式沿着与副扫描方向平行的方向,在可动部5的整个移动范围(R)内排成一排。
[0031]如图2所示,光传感器单元31固定在可动部5的下表面侧,且与反射控制部41相对配置。光传感器单元31具有检测光照射部32、检测光接收部33、信号生成部34。检测光照射部32例如为发光元件,用来将向反射控制部41照射出检测(用)光。检测光接收部33例如为光接收元件,用来接收被检测光照射部32照射的反射控制部41所反射回来的检测光。信号生成部34用于生成二进制信号(数字),该二进制信号的电压对应于由检测光接收部33所接收到的检测光的强度。具体来讲,在检测光由强反射部43反射并被检测光接收部33接收时,由信号生成部34所生成的二进制信号的电压较大。另外,在检测光由弱反射部44反射并被检测光接收部33接收时,由信号生成部34所生成的二进制信号的电压较小。下面,关于二进制信号,“ I ”表示二进制信号的电压较高,“ O ”表示二进制信号的电压较低。
[0032]当可动部5正向移动时,每当该可动部5正向移动相当于单位长度(L)的距离的时候,信号生成部34就会产生对应于由检测光接收部33所接收的检测光的二进制信号。同样,当可动部5逆向移动时,每当该可动部5逆向移动相当于单位长度(L)的距离的时候,信号生成部34就会产生对应于由检测光接收部33所接收到的检测光的二进制信号。
[0033]在反射控制部41上,多个强反射部43和多个弱反射部44的排列模式符合如下条件。
[0034]作为第I条件,当可动部5位于初始位置时,在对应于初始位置的位置上配置强反射部43或弱反射部44,以使由信号生成部34生成的二进制信号与初始位置基准值一致。在本实施方式中,初始位置的基准值为0,因而在对应于初始位置的位置上配置弱反射部44。
[0035]作为第2个条件,在可动部5的移动范围(R)中,于位于该可动部5的移动方向的正向侧的端部设定区域Al (正向终端检出用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区域Al中连续排列4个强反射部43,以使,当可动部5在区域Al中正向移动时,依次生成的二进制信号的数字的排列为1111。另外,区域Al (正向终端检出用区域)为正向位置检出用区域的一种特殊形态。
[0036]作为第3个条件,在可动部5的移动范围(R)中,相对于初始位置,于正向侧(图1中的右侧)而且于区域Al以外的区域设定I个以上的区域A2 (正向位置检出用区域)。在各区域A2中配置强反射部43和弱反射部44共计4个。另外,将强反射部43和弱反射部44的正向上的排列模式设定成,当可动部5在区域A2中正向移动时,依次产生的二进制信号(数字)为规定排列(在本实施方式中为0111或者0110)。
[0037]作为第4个条件,在可动部5的移动范围(R)中,于逆向侧的端部设定区域A3 (逆向终端检出用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区域A3中连接排列4个强反射部43,以使,当可动部5在区域A3中逆向移动时,依次生成的二进制信号的排列为1111。另外,区域A3 (逆向终端检出用区域)为逆向位置检出用区域的一种特殊形态。
[0038]作为第5个条件,在可动部5的移动范围(R)中,相对于初始位置,于逆向侧(图1中为左侧)而且于区域A3以外的区域设定I个以上的区域A4 (逆向位置检出用区域)。在各区域A4中配置强反射部43和弱反射部44共计4个。另外,将强反射部43和弱反射部44的正向上的排列模式设定成,当可动部5在区域A4中逆向移动时,依次生成的二进制信号的排列为规定排列(本实施方式中为1010)。
[0039]作为第6个条件,将强反射部43和弱反射部44的排列模式设定成,可动部5在区域Al?区域A4以外的区域正向移动时,依次生成的二进制信号(数字)的排列不同于上述第2个条件和第3个条件设定的排列,具体来讲即为不同于0111或者0110或者1111的排列,而且在可动部5逆向移动时,依次生成的二进制信号的排列不同于上述第4个条件和第5个条件设定的排列,具体来讲即为不同于1010或者1111的排列。
[0040]作为第7个条件,当可动部5沿着副扫描方向移动时,不能连续5次以上生成表示I的二进制信号。即,不能连续配置5个以上的强反射部43。
[0041]作为第8个条件,当可动部沿着副扫描方向移动时,不能连续4次以上生成表示O的二进制信号。即,不能连续配置4个以上的弱反射部44。
[0042]图3表示图像读取装置I的电气结构。如图3所示,图像读取装置I具有控制器51和存储器52。控制器51例如由CPU (中央处理器)或者CPU和ASIC (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的组合构成。控制器51和存储器52相互连接。另外,电机6通过电机驱动电路53连接在控制器51上。还有,扫描光源7、拍摄部8以及光传感器单元31也连接在控制器51上。再有,控制器51通过执行读取存储在存储器52中的计算机程序来发挥作为电机控制部55、移动(情况)判断部56以及综合控制部57的作用。电机控制部55通过电机驱动电路53来控制电机6。移动判断部56用来判断可动部5的移动情况。综合控制部57用来进行原稿读取处理、其他的处理以及控制。
[0043]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图像读取装置I中,读取放置在原稿台3上的原稿时,驱动电机6,根据原稿读取范围使可动部5沿着副扫描方向由一侧向另一侧(由图1中的左侧向右侧)移动。在可动部5移动过程中,由扫描光源7对原稿照射扫描光,接着由拍摄部8接收原稿所反射回来的扫描光,然后由拍摄部8生成对应于该扫描光的图像数据。另外,在原稿扫描结束的情况下或在其他情况下,使可动部5向初始位置移动时,图像读取装置I执行后述移动检测控制处理。
[0044]图4表示图像读取装置I中的移动检测控制处理。在要使可动部5向初始位置移动时,控制器51开始进行移动检测控制处理。在图4的处理中,首先,由控制器51的移动判断部56来确保存储器52中具有4位的存储区域,并且在该存储区域中设定(存储)4位的(表示信号值的)二进制序列P (步骤SI)。二进制序列P的初始值例如为0100。
[0045]接下来,由移动判断部56来确认电机6是否已停止运行,在电机6未停止运行的情况下,由电机控制部55使电机6停止运行后,读取二进制信号(步骤S2)。具体来讲,由检测光照射部32向反射控制部41照射检测光,接着由检测光接收部33接收反射控制部41反射回来的检测光,由信号生成部34生成对应于所接收到的检测光的二进制信号,然后由移动判断部56来读取所生成的二进制信号。从而使移动判断部56能够获得对应于可动部5停止移动时所处的当前位置的二进制信号。
[0046]接下来,由移动判断部56来判断步骤S2中所读取的二进制信号是否与初始位置基准值(本实施方式中为O) —致(步骤S3)。当S2中所读取的二进制信号与初始位置基准值一致时(步骤S3:YES),控制器51的电机控制部55使电机6正向转动(步骤S4)。从而使可动部5开始正向移动。另外,当S2中所读取的二进制信号与初始位置基准值不一致时(步骤S3:N0),控制器51的电机控制部55使电机6逆向转动(步骤S5)。从而使可动部5开始逆向移动。
[0047]接下来,在可动部5移动相当于单位长度(L)的距离时,由移动判断部56来读取二进制信号,并用所读取到的二进制信号更新二进制序列P (步骤S6)。通过将4位的二进制序列P的各位上的值向左移动I位,舍掉最上I位(最左边的I位),在最下I位(最右边的I位)上添置步骤S6中所读取到的二进制信号数字,从而来对二进制信号(数字)序列P进行更新。例如,更新前的二进制序列P为“0100”,当步骤S6中所读取的二进制信号为“I”时,更新后的二进制序列P为“1001”。
[0048]接下来,由移动判断部56对更新后的二进制序列P和判定用序列进行比较(步骤S7)。在存储器52中预先存储有多个判定用序列。在本实施方式中,判定用序列为0111、0110、1010、1111、0000、0100。例如由移动判断部56从存储器中读取出判定用序列,并且依次对所读取的判定用序列和更新后的二进制序列P进行比较。
[0049]当电机6正向转动时,在更新后的二进制序列P与判定用序列0111或者0110 —致的情况下,移动判断部56判断为当前可动部5位于区域A2上(步骤S8)。此时,由电机控制部55使电机6的转动方向由正向变为逆向(步骤S9)。从而使可动部5的移动方向由正向转为逆向。接着,进入步骤S5中进行处理。
[0050]另外,当电机6正向转动时,在更新后的二进制序列P与判定用序列0111 —致的情况下,由移动判断部56进一步判断更新前的二进制序列P是否与判定用序列1111 一致(例如检查存储在存储器52中的后述的历史标识)。当更新前的二进制序列P与判定用序列1111不一致时,移动判断部56判断为当前可动部5位于区域Al上(步骤S8)。此时,由电机控制部55使电机6的转动方向由正向变为逆向(步骤S9)。从而使可动部5的移动方向由正向转为逆向。之后,将更新后的二进制序列P与判定用序列1111 一致这一情况存储在存储器52中,例如作为历史标识(表示以往情况的标识)。接着,进入步骤S5中进行处理。
[0051]还有,当电机6逆向转动时,在更新后的二进制序列P与判定用序列1010 —致的情况下,移动判断部56判断为当前可动部5位于区域A4 (步骤10)。此时,由电机控制部55使电机6的转动方向由逆向变为正向(步骤S11)。从而使可动部5的移动方向由逆向转为正向。接着,进入步骤S5进行处理。
[0052]再有,当电机6逆向转动时,在更新后的二进制序列P与判定用序列1111 一致的情况下,由移动判断部56进一步判断更新前的二进制序列P是否与判定用序列1111 一致(例如检查存储在存储器52中的历史标识)。当更新前的二进制序列P与判定用序列1111不一致时,移动判断部56判断为当前可动部5位于区域A3上(步骤S10)。此时,由电机控制部55使电机6的转动方向由逆向变为正向(步骤SI I)。从而使可动部5的移动方向由逆向转为正向。之后,将更新后的二进制序列P与判定用序列1111 一致这一情况存储在存储器52中,作为历史标识等。接着,进入步骤S5中进行处理。
[0053]另外,当电机6正向或逆向转动时,更新后的二进制序列P与判定用序列1111 一致,接着,由移动判断部56判断更新前的二进制序列P是否与判定用序列1111 一致,当更新前的二进制序列P与判定用序列1111不一致时,移动判断部56判断为当前可动部5不能移动(步骤S12)。即,更新前的二进制序列P和更新后的二进制序列P均与判定用序列1111 一致意为连续5次生成表示I的二进制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可动部5在配置有I个强反射部43的位置上不能移动。因此,此时,移动判断部56判断为可动部5不能移动。这时,电机控制部55使电机6停止运行(步骤S13)。接着,根据需要,进行如下处理:显示告知使用者可动部5不能移动到初始位置的信息。例如,在图像读取装置I上设置显示屏的情况下,将上述信息输出到该显示屏上。另外,在图像读取装置I安装在复合机上时,由控制器51将用于使上述信息显示在复合机上所安装的显示屏上的指令输出到复合机的控制器中。之后,移动检测控制处理结束。
[0054]还有,当电机6正向或逆向转动时,在更新后的二进制序列P与判定用序列0000一致的情况下,移动判断部56判断为当前可动部5不能移动(步骤S12)。即,更新后的二进制序列P与判定用序列0000 —致意为连续4次生成表示O的二进制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可动部5在配置有I个弱反射部44的位置上不能移动。因此,此时,移动判断部56判断为可动部5不能移动。另外,由电机控制部55使电机6停止运行(步骤S13)。接着,根据需要,进行如下处理:显示告知使用者可动部5不能移动到初始位置的信息。之后,移动检测控制处理结束。
[0055]再有,当电机6正向转动时,在更新后的二进制序列P与判定用序列0100 —致的情况下,由电机控制部55在使可动部5由当前位置进一步正向移动相当于单位长度(L)的距离后,使电机6停止运行。从而将可动部5定位在初始位置上(步骤S14)。并且,移动检测控制处理结束。
[0056]如上面说明所示,采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图像读取装置1,识别可动部5的移动情况,根据所识别的可动部5的移动情况,能够迅速地控制电机6的转动方向的变化,以及使电机6停止运行,另外,能够适当地使可动部5的移动方向发生变化以及将可动部5定位在初始位置上。
[0057]S卩,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在可动部不能移动时为使可动部移动而长时间地驱动电机。另外,当可动部停在预定外的位置上时,能够使可动部在短时间内移动到初始位置。
[0058]尤其是采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1,能够判断可动部5不能移动,而使电机6停止运行。具体来讲,在如下状态下,能够可靠地判断可动部5不能移动,而立即使电机6停止运行:可动部5被锁定机构锁定在锁定位置,或者,虽然可动部5位于锁定位置以外的位置,但是锁定机构18的锁定开关开启,使卡合突起处于突出状态,从而使可动部5接触卡合突起而不能移动,或者,可动部5接触到异物而不能移动。由此能够抑制对用于将电机6的转动动力传递给可动部5的动力传动机构造成过大的负荷。另外,还能够抑制产生较大的振动。例如,能够防止用于构成动力传动机构的皮带齿轮的掉齿现象,延长皮带齿轮的寿命。
[0059]另外,采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1,能够识别可动部5的位置,使可动部5的移动方向发生变化,以使可动部5提早接近初始位置。从而不仅能够使可动部5以较短的路程移动到初始位置,还能够使可动部5在短时间内移动到初始位置。
[0060]还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反射控制部41例如由具有多个孔的遮光部件42形成,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可以通过减小箱体2的底板2A表面的反射率,或者在底部2A表面上贴上具有较大反射率的部件来形成反射控制部41。另外,还可以通过将具有单位长度(L)的片状部件排列在箱体2的底板2A上来形成反射控制部41。
[0061]再有,强反射部43和弱反射部44的排列顺序以及区域Al~A4的设定形态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情况。只要检测出可动部5不能移动以及可动部5移动方向发生变化的位置,就可以按照其他顺序排列强反射部43和弱反射部44,增减区域Al~A4的个数,将区域Al~A4的位置设定在其他地方。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强反射部43,将反射率较小的部分作为弱反射部44,但是也可以将不反射光的部分作为弱反射部44。
[006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通过由光传感器单元31检测强反射部43和弱反射部44的排列模式来对可动部5的移动方向发生变化的位置、可动部5不能移动的情况进行检测,并且将可动部5定位在初始位置上,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可以通过由光传感器单元31检测强反射部43和弱反射部44的排列模式,仅对可动部5的移动方向发生变化的位置、可动部5不能移动的情况进行检测。此时,可以另外设置用于检测可动部5是否位于初始位置的传感器来将可动部5定位在初始位置上。另外,还可以通过由光传感器单元31检测强反射部43和弱反射部44的排列模式,仅对可动部5不能移动的情况进行检测。此时,可以另外设置用于检测可动部5到达移动范围端部的传感器来实现可动部5的移动方向的变化。
[0063]另外,本发明在不脱离从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所能够读取的发明主旨和思想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地进行变更,经上述变更所形成的图像读取装置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思
相中
I ο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具有: 箱体; 原稿台,其固定在所述箱体的上部,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且呈平板状,用于在其上表面上放置原稿; 可动部,其位于所述箱体内且设置在所述原稿台的下方,能够沿着与所述原稿台的上表面平行的副扫描方向移动; 动力源,其使所述可动部在所述副扫描方向上正向或逆向移动; 扫描光源,其设置在所述可动部上,用于向所述原稿台上所放置的原稿照射出扫描光; 拍摄部,其用于通过接收被所述扫描光源照射的所述原稿所反射回来的扫描光,以光学方式读取所述原稿,并且根据所接收到的扫描光生成对应于所述原稿的图像数据; 反射控制部,其固定在所述箱体内,配置在所述可动部的附近,在所述可动部的整个移动范围内延伸,具有反射率较大的多个第I反射部和反射率较小的多个第2反射部,所述第I反射部与所述第2反射部以规定的排列模式沿着与所述副扫描方向平行的方向在所述可动部的整个移动范围内排列; 检测光照射部,其设置在所述可动部上,用于向所述反射控制部照射出检测光; 检测光接收部,其用于接收被所述检测光照射部照射的所述反射控制部所反射回来的检测光; 信号生成部,其用于生成对应于由所述检测光接收部接收到的检测光的二进制信号;移动判断部,其用于根据由所述信号生成部生成的二进制信号来判断所述可动部的移动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信号生成部连续生成规定次数以上的具有相同信号值的二进制信号时,所述移动判断部判断为所述可动部不能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控制部具有正向位置检出用区域和逆向位置检出用区域, 排列在所述正向位置检出用区域上的具有规定数量的所述第I反射部和所述第2反射部在所述正向上按照规定的排列模式排列,不同于排列在所述正向位置检出用区域以外区域上的具有规定数量的所述第I反射部和所述第2反射部在所述正向上的排列模式,排列在所述逆向位置检出用区域上的具有规定数量的所述第I反射部和所述第2反射部在所述逆向上按照规定的排列模式排列,不同于排列在所述逆向位置检出用区域以外区域上的具有规定数量的所述第I反射部和所述第2反射部在所述逆向上的排列模式, 当所述可动部正向移动时,所述移动判断部根据对应于所述正向位置检出用区域的正向上的规定排列模式的二进制信号来判断所述可动部的位置,当所述可动部逆向移动时,所述移动判断部根据对应于所述逆向位置检出用区域的逆向上的规定排列模式的二进制信号来判断所述可动部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用于控制所述动力源的驱动控制部, 所述逆向位置检出用区域配置在所述可动部的移动范围的一端侧,所述正向位置检出用区域配置在所述可动部的移动范围的另一端侧, 当所述可动部逆向移动时,所述移动判断部根据对应于所述逆向位置检出用区域的逆向上的规定排列模式的二进制信号来判断所述可动部是否已到达其移动范围的一端侧,当所述可动部正向移动时,所述移动判断部根据对应于所述正向位置检出用区域的正向上的规定排列模式的二进制信号来判断所述可动部是否已到达其移动范围的另一端侧, 根据所述移动判断部的判断结果,当所述可动部已到达其移动范围的一端侧时,所述驱动控制部控制所述动力源使所述可动部的移动方向由所述逆向变为所述正向,当所述可动部已到达其移动范围的另一端侧时,所述驱动控制部控制所述动力源使所述可动部的移动方向由所述正向变为所述逆向。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控制部具有细长的部件,在该部件上形成有多个切口或孔,在该部件上,形成有切口或孔的各部分作为所述第I反射部和所述第2反射部中的一方发挥作用,未形成有切口或孔的各部分则作为所述第I反射部和所述第2反射部中的另一方发挥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控制部由比所述箱体的底板反射率小且具有所述第I反射部和所述第2反射部的部件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控制部上的所述第I反射部和所述第2反射部的排列模式为,当所述可动部位于初始位置时,由所述信号生成部生成的二进制信号与初始位置基准值一致。
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具有权利要求1~7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
【文档编号】H04N1/00GK103685810SQ201310379148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9日
【发明者】佐山晴基 申请人: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