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文档序号:7774494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包括:扩频单元,对ACK码元或NACK码元乘以多个正交序列中的1个正交序列,以及由多个循环移位量中的1个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加扰单元,对ACK码元或NACK码元乘以1或ej(π/2);以及发送单元,发送被乘以正交序列和由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并被乘以1或ej(π/2)的ACK码元或NACK码元,在定义与ACK码元或NACK码元相乘的序列的循环移位量为与多个正交序列中的1个正交序列相关联的、以预定间隔相邻的2个循环移位量中的一者时,加扰单元对ACK码元或NACK码元乘以1,在定义与ACK码元或NACK码元相乘的序列的循环移位量为2个循环移位量中的另一者时,加扰单元对ACK码元或NACK码元乘以ej(π/2)。
【专利说明】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0001]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08年10月28日、申请号为200880111566.4、发明名称
为“无线通信装置和星座图控制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装置和星座图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3]在移动通信中,对于从无线通信基站装置(以下简称为“基站”)到无线通信移动台装置(以下简称作“移动台”)的下行线路数据适用ARQ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自动重发请求)。即,移动台将表示下行线路数据的差错检测结果的响应信号反馈给基站。移动台对下行线路数据进行CRC (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在CRC = OK (无差错)时向基站反馈ACK (Acknowledgment,确认),而在CRC = NG (存在差错)时向基站反馈 NACK (Negative Acknowledgment,非确认)作为响应信号。例如利用 PUCCH (Physical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等上行线路控制信道,将该响应信号发送到基站O
[0004]另外,基站将用于通知下行线路数据的资源分配结果的控制信息发送到移动台。例如使用L1/L2CCH (Ll/L2Control Channel, L1/L2控制信道)等下行线路控制信道,将该控制信息发送到移动台。各个L1/L2CCH根据控制信息的编码率占有一个或者多个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控制信道单元)。例如,在用于通知编码率2/3的控制信息的L1/L2CCH占有一个CCE时,用于通知编码率1/3的控制信息的L1/L2CCH占有两个CCE,用于通知编码率1/6的控制信息的L1/L2CCH占有四个CCE,用于通知编码率1/12的控制信息的L1/L2CCH占有八个CCE。另外,在一个L1/L2CCH占有多个CCE时,一个L1/L2CCH占有连续的多个CCE。基站对每个移动台生成L1/L2CCH,根据控制信息所需的CCE数目,将应占有的CCE分配给L1/L2CCH,将控制信息映射到与所分配的CCE对应的物理资源并发送。
[0005]另外,正在研究为了省去用于从基站向各个移动台通知响应信号的发送所使用的PUCCH的信令,从而高效率地使用下行线路的通信资源,使CCE与PUCCH以一对一方式关联(参照非专利文献I)。各个移动台能够根据这种关联,从与映射了发往本台的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对应的CCE判定来自本台的响应信号的发送所使用的PUCCH。由此,各个移动台能够基于与映射了发往本台的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对应的CCE,将来自本台的响应信号映射到物理资源上。例如,在与映射了发往本台的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对应的CCE为CCE # O时,移动台将与CCE # O对应的PUCCH # O判定为本台用的PUCCH。再例如,在与映射了发往本台的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对应的CCE为CCE # O?CCE # 3时,移动台将与CCE # O?CCE # 3中最小号的CCE # O对应的PUCCH # O判定为本台用的PUCCH ;而在与映射了发往本台的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对应的CCE为CCE # 4?CCE # 7时,移动台将与CCE # 4?CCE # I中最小号的CCE # 4对应的PUCCH # 4判定为本台用的PUCCH。
[0006]另外,如图1所示,正在研究通过对来自多个移动台的多个响应信号使用ZAC(Zero Auto Correlation,零自相关)序列和沃什(Walsh)序列进行扩频而进行码复用(参照非专利文献2)。在图1中,[Wtl, W1, W2, W3]表示序列长度为4的沃什序列。如图1所示,在移动台中,ACK或者NACK的响应信号首先在频率轴上使用在时间轴上的特性为ZAC序列(序列长度为12)的序列进行一次扩频。接着,一次扩频后的响应信号分别与[Wtl, W1, W2, W3]对应地进行IFFT (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在频率轴上进行了扩频的响应信号通过该IFFT变换成时间轴上的序列长度为12的ZAC序列。然后,IFFT后的信号进一步使用沃什序列(序列长度为4)进行二次扩频。即,一个响应信号被分别配置在四个 SC — FDMA (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码元(symbol) Sc^SpSyS3上。在其他移动台中也同样地对响应信号使用ZAC序列和沃什序列进行扩频。但是,在不同的移动台之间,使用在时间轴上(即循环移位轴上)的循环移位(Cyclic Shift)量相互不同的ZAC序列、或者相互不同的沃什序列。这里,由于ZAC序列在时间轴上的序列长度为12,所以能够使用从同一 ZAC序列生成的循环移位量为O~11的十二个ZAC序列。另外,由于沃什序列的序列长度为4,所以能够使用相互不同的四个沃什序列。因此,在理想的通信环境中,能够对来自最大为48 (12X4)的移动台的响应信号进行码复用。
[0007]另外,如图1所示,正在研究对来自多个移动台的多个参照信号(导频信号)进行码复用(参照非专利文献2)。如图1所示,在生成三码元的参照信号IVRpR2时,参照信号与响应信号同样地,首先在频率轴上,通过在时间轴上的特性为ZAC序列(序列长度为12)的序列被一次扩频。接着,一次扩频后的参照信号分别与傅里叶序列等序列长度为3的正交序列[F。,F1, F2]对应地被进行IFFT。然后,IFFT后的信号进一步使用正交序列[F。,F1, F2]被进行二次扩频。即,一个参照信号被分别配置在三个SC-FDMA码元&、%、R2上。在其他移动台中也同样,一个参照信号被分别配置在三个码元IVRpR2上。但是,在不同的移动台之间,被使用在时间轴上的循环移位量相互不同的ZAC序列、或者相互不同的正交序列。这里,由于ZAC序列在时间轴上的序列长度为12,因此,能够使用从同一 ZAC序列生成的循环移位量为O~11的十二个ZAC`序列。另外,由于正交序列的序列长度为3,因此,能够使用相互不同的三个正交序列。由此,在理想的通信环境中,能够对来自最大为36 (12X3)的移动台的参照信号进行码复用。
[0008]并且,如图1所示,由5。、51、“1?2、52、53这7码元构成I时隙。
[0009]这里,由同一 ZAC序列生成的循环移位量在相互不同的ZAC序列间的互相关大致为O。因此,在理想的通信环境中,通过循环移位量相互不同的ZAC序列(循环移位量O~
11)分别进行了扩频、并进行了码复用的多个响应信号,能够通过在基站中的相关处理而在时间轴上几乎无码间干扰地进行分离。
[0010]但是,因移动台的发送定时偏差、多路径造成的延迟波等的影响,来自多个移动台的多个响应信号不一定同时到达基站。例如,在通过循环移位量为O的ZAC序列进行了扩频的响应信号的发送定时比准确的发送定时延迟时,有时循环移位量为O的ZAC序列的相关峰值出现在循环移位量为I的ZAC序列的检测窗中。另外,当在通过循环移位量为O的ZAC序列进行了扩频的响应信号中存在延迟波时,有时该延迟波造成的干扰泄漏出现在循环移位量为I的ZAC序列的检测窗中。即,在这些情况下,循环移位量为I的ZAC序列受到来自循环移位量为O的ZAC序列的干扰。另一方面,在通过循环移位量为I的ZAC序列进行了扩频的响应信号的发送定时比准确的发送定时提前时,有时循环移位量为I的ZAC序列的相关峰值出现在循环移位量为O的ZAC序列的检测窗中。即,在这种情况下,循环移位量为O的ZAC序列受到来自循环移位量为I的ZAC序列的干扰。因此,在这些情况下,通过循环移位量为O的ZAC序列进行了扩频的响应信号与通过循环移位量为I的ZAC序列进行了扩频的响应信号之间的分离特性劣化。即,在使用相互相邻的循环移位量的ZAC序列时,存在响应信号的分离特性劣化的可能性。
[0011]因此,以往在对多个响应信号通过ZAC序列的扩频进行码复用时,在ZAC序列间设置不产生ZAC序列间的码间干扰程度的循环移位间隔(循环移位量之差)。例如,将ZAC序列间的循环移位间隔设为2,仅将序列长度为12、循环移位量为O~11的十二个ZAC序列中循环移位量为0、2、4、6、8、10或者循环移位量为1、3、5、7、9、11的六个ZAC序列用于响应信号的一次扩频。由此,在将序列长度为4的沃什序列用于响应信号的二次扩频时,能够对来自最大为24 (6X4)的移动台的响应信号进行码复用。
[0012]但是,如图1所示,用于参照信号的扩频的正交序列的序列长度为3,因此,参照信号的扩频只能使用相互不同的三个正交序列。由此,在对多个响应信号使用图1所示的参照信号进行分离时,只能对来自最大为18 (6X3)的移动台的响应信号进行码复用。因此,序列长度为4的四个沃什序列中只要有三个沃什序列就够了,某个沃什序列没有被使用。
[0013]另外,图1所示的ISC — FDMA码元有时表示为ILB (Long Block,长块)。因此,在以码元单位、即LB单位进行的扩频中所使用的扩频码序列被称为分块扩频码序列(Block-wise spreading code sequence)。
[0014]另外,正在研究定义如图2所示的十八个PUCCH。通常,在使用相互不同的分块扩频码序列的移动台之间,只要移动台不高速移动,响应信号的正交性就不会被破坏。但是,在使用相互相同的分块扩频码序列的移动台之间,尤其在基站中来自各个移动台的响应信号之间接收功率存在较大的差时,有时一方的响应信号会受到来自另一方的响应信号的干扰。例如,在图2中,使用PUCCH # 1(循环移`位量=2)的响应信号有时受到来自使用PUCCH
#O (循环移位量=O)的响应信号的干扰。
[0015]另外,正在研究在将响应信号的调制方式设为BPSK时使用图3所示的星座图,在将响应信号的调制方式设为QPSK时使用图4所示的星座图(参照非专利文献3)。
[0016]【非专利文献I 】Implicit Resource Allocation of ACK/NACK Signal in E-UTRAUplink(ftp://ftp.3gpp.0rg/TSG_RAN/WGl_RLl/TSGRl_49/Docs/Rl-072439.zip)
[0017]【非专利文献2】Multiplexing capability of CQIs and ACK/NACKs formdifferent UEs (ftp://ftp.3gpp.0rg/TSG_RAN/WGl_RLl/TSGRl_49/Docs/Rl-072315.zip)
[0018]【非专利文献3】3GPP TS36.211V8.0.0,“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 (Release8), ” Sep.2007 (ftp://ftp.3gpp.0rg/Specs/2007-09/Re1-8/36_series/36211-800.zip)

【发明内容】

[0019]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20]这里,以将图3所示的星座图使用于响应信号的调制的情况作为一个例子来考虑。另外,将某个移动台# I使用PUCCH # I (图2)发送响应信号,另一个移动台# 2使用PUCCH # O (图2)发送响应信号的情况作为一个例子来考虑。在这种情况下,基站为了对来自移动台# I的响应信号与来自移动台# 2的响应信号进行分离而进行上述那样的相关处理。在这种情况下,有时移动台# 2的响应信号成分泄漏到用于移动台# I的响应信号接收的相关输出中,移动台# 2的响应信号成分成为对移动台# I的响应信号的干扰。
[0021]并且,在移动台# I和移动台# 2双方发送ACK的情况下,在基站接收来自移动台
#I的响应信号时,移动台# I的响应信号受到来自移动台# 2的响应信号的干扰如下所
/Jn ο
[0022]即,在从移动台# I发送的ACK和参照信号经由传播路径被基站接收时,在基站中,作为移动台# I的相关输出,出现以(-l-j)hlZV^表示的响应信号,并且出现以
(l+j)hl/VI表示的参照信号。其中,hi是来自移动台# I的信号通过移动台# I与基站之
间的传播路径,作为相关输出出现在基站的用于移动台# I的检测窗时的有效传播路径。
[0023]另外,在从移动台# 2发送的ACK和参照信号经由传播路径被基站接收时,在基站
中,在移动台# I的相关输出中,作为对移动台# I的响应信号的干扰出现以(-1-』)112/7?表示的分量,并且作为对移动台# I的参照信号的干扰出现以(l+j)h2/V!表示的分量。其中,h2是来自移动台# 2的信号通过移动台# 2与基站之间的传播路径,作为相关输出泄漏到基站的用于移动台#I的检测窗时的有效传播路径。
[0024]传播路径上的延迟较小、并且不存在移动台的发送定时偏差时,不会发生这样的泄漏。但是,根据不同的条件,有时h2因条件而相对于hi大到无法忽略的程度。因此,在来自移动台# I的ACK与来自`移动台# 2的ACK进行码复用时,在基站中,在移动台# I的
相关输出中出现以(-1—j)(hl+h2)/VI表不的响应信号,出现以(l+j)(hl+h2)/Vi".表不的
参照信号。
[0025]由此,通过基站中的同步检波,移动台# I的ACK受到来自移动台# 2的ACK的干扰成分(即,从(-1 -j)/万起的欧几里得距离)如式(I)所示。即,在移动台# I和移动台#2双方发送ACK时,在移动台# I的ACK与移动台# 2的ACK之间不发生码间干扰。
(I + J) ( Λ -h, -h-λ n
[0026]—7=--1— ~~7T~ =0 …式(I)
λ/2 ^ ?1+^2 J
[0027]另外,在移动台# I发送NACK,移动台# 2发送ACK的情况下,在基站接收来自移动台# I的响应信号时,移动台# I的响应信号受到来自移动台# 2的响应信号的干扰如下所示。
[0028]即,在从移动台# I发送的NACK和参照信号经由传播路径被基站接收时,在基站中,作为移动台# I的相关输出,出现以(l+j)hl/万表示的响应信号,并且出现以(l+j)hl/VI表示的参照信号。
[0029]另外,在从移动台# 2发送的ACK和参照信号经由传播路径被基站接收时,在基站中,在移动台# I的相关输出中,作为对移动台# I的响应信号的干扰出现以(-1-j)h2/万表示的分量,并且作为对移动台# I的参照信号的干扰出现以(l+j)h2/#表示的分量。[0030]由此,在来自移动台# I的NACK与来自移动台# 2的ACK进行码复用时,在基站中,在移动台# I的相关输出中,出现以(l+j)(hl-h2)√2表示的响应信号,出现以
(l+j)(hl+h2)√2表示的参照信号。
[0031]由此,通过基站中的同步检波,移动台# I的NACK从移动台# 2的ACK接收的干扰成分(即,从(1+j)√2起的欧几里得距离)如式(2)所示。即,在移动台# I发送NACK,而另一方面移动台# 2发送ACK时,存在移动台# I的NACK受到来自移动台# 2的ACK的较大的码间干扰的可能性。
【权利要求】
1.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扩频单元,对ACK码元或NACK码元乘以多个正交序列中的I个正交序列,以及由多个循环移位量中的I个循环移位量、即与所述I个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 加扰单元,对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乘以I或e^/2);以及 发送单元,发送被乘以所述正交序列和由所述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并被乘以I或ejU/2)的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 在定义与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相乘的所述序列的循环移位量为与所述多个正交序列中的I个正交序列相关联的、以预定间隔相邻的2个循环移位量中的一者时,所述加扰单元对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乘以I,在定义与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相乘的所述序列的循环移位量为所述2个循环移位量中的另一者时,所述加扰单元对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乘以e^/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 所述预定间隔是与所述多个正交序列中的I个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多个循环移位量之间的最小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 所述预定间隔是与所述多个正交序列中的I个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多个循环移位量中相互最近的2个循环移位量之间的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 根据用于发送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的资源的识别号码来确定循环移位量和正交序列, 所述扩频单元将由所确定的所述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和所述正交序列乘以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 每隔所述预定间隔而增加的多个循环移位量与所述多个正交序列中的I个正交序列相关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 每隔所述预定间隔而增加的多个循环移位量与所述多个正交序列中的I个正交序列相关联, 每当定义与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相乘的所述序列的循环移位量以所述预定间隔增加,则交替选择I和e^/2),所述加扰单元对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乘以选择出的I或e&/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 在所述预定间隔互不相邻的多个第一循环移位量与在所述预定间隔互不相邻且与所述多个第一循环移位量不同的多个第二循环移位量,与所述多个正交序列中的I个正交序列相关联, 在定义与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相乘的所述序列的循环移位量为所述多个第一循环移位量中的I个时,所述加扰单元对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乘以1,在该循环移位量为所述多个第二循环移位量中的I个时,所述加扰单元对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乘以e^/2)。
8.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扩频单元,对ACK码元或NACK码元乘以3个正交序列中的I个正交序列,以及由12个循环移位量中的I个循环移位量、即与所述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加扰单元,对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乘以I或e^/2);以及发送单元,发送被乘以所述正交序列和由所述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并被乘以I或ejU/2)的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 所述12个循环移位量在循环移位量每隔预定量增加的方向上,以O~11的连续号码表不, 循环移位量O、循环移位量2、循环移位量4、循环移位量6、循环移位量8、循环移位量10这6个循环移位量与所述3个正交序列中的I个正交序列相关联, 在定义与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相乘的所述序列的循环移位量为循环移位量0、循环移位量4、循环移位量8中的I个时,所述加扰单元对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乘以I和e^/2)中的I个,在定义与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相乘的所述序列的循环移位量为循环移位量2、循环移位量6、循环移位量10中的I个时,所述加扰单元对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乘以I和ejU/2)中的另I个。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 循环移位量1、循环移位量3、循环移位量5、循环移位量7、循环移位量9、循环移位量11这6个循环移位量与所述3个正交序列中的另I个正交序列相关联, 在定义与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相乘的所述序列的循环移位量为循环移位量1、循环移位量5、循环移位量9中的I个时,所述加扰单元对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乘以I和e^/2)中的I个,在定义与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相乘的所述序列的循环移位量为循环移位量3、循环移位量7、循环移位量11中的I个时,所述加扰单元对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乘以I和ejU/2)中的另I个。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 循环移位量1、循环移位量3、循环移位量5、循环移位量7、循环移位量9、循环移位量11这6个循环移位量与所述3个正交序列中的另I个正交序列相关联, 在定义与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相乘的所述序列的循环移位量为循环移位量O、循环移位量1、循环移位量4、循环移位量5、循环移位量8、循环移位量9中的I个时,所述加扰单元对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乘以I和e^/2)中的I个,在定义与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相乘的所述序列的循环移位量为循环移位量2、循环移位量3、循环移位量6、循环移位量7、循环移位量10、循环移位量11中的I个时,所述加扰单元对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乘以I和ej("/2)中的另I个。
11.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 所述扩频单元使用所述正交序列,对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进行块单位扩频。
12.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 所述扩频单元对被乘以了 I或e^/2)的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乘以所述正交序列和由所述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
13.无线通信方法,包括:扩频步骤,对ACK码元或NACK码元乘以多个正交序列中的I个正交序列,以及由多个循环移位量中的I个循环移位量、即与所述I个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 加扰步骤,对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乘以I或e^/2);以及发送步骤,发送被乘以所述正交序列和由所述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并被乘以I或ejU/2)的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 在所述加扰步骤中,在定义与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相乘的所述序列的循环移位量为与所述多个正交序列中的I个正交序列相关联、以预定间隔相邻的2个循环移位量中的一者时,对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乘以I,在定义与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相乘的所述序列的循环移位量为所述2个循环移位量中的另一者时,对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乘以ej(W2)。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 所述预定间隔是与所述多个正交序列中的I个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多个循环移位量之间的最小差。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 所述预定间隔是与所述多个正交序列中的I个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多个循环移位量中相互最近的2个循环移位量之间的差。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 在所述预定间隔相互不相邻的多个第一循环移位量与在所述预定间隔互不相邻且与所述多个第一循环移位量不同的多个第二循环移位量,与所述多个正交序列中的I个正交序列相关联, 在所述加扰步骤中,在定义与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相乘的所述序列的循环移位量为所述多个第一循环移位量中的I个时,对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乘以1,在该循环移位量为所述多个第二循环移位量中的I个时,对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乘以0j(^/2)UO
17.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扩频步骤,对ACK码元或NACK码元乘以3个正交序列中的I个正交序列,以及由12个循环移位量中的I个循环移位量、即与所述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加扰步骤,对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乘以I或e^/2);以及发送步骤,发送被乘以所述正交序列和由所述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并被乘以I或ejU/2)的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 所述12个循环移位量在循环移位量每隔预定量增加的方向上,以O~11的连续号码表不, 循环移位量O、循环移位量2、循环移位量4、循环移位量6、循环移位量8、循环移位量10这6个循环移位量与所述3个正交序列中的I个正交序列相关联, 在所述加扰步骤中,在定义与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相乘的所述序列的循环移位量为循环移位量O、循环移位量4、循环移位量8中的I个时,对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乘以I和e^/2)中的I个,在定义与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相乘的所述序列的循环移位量为循环移位量2、循环移位量6、循环移位量10中的I个时,对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乘以1和ej(n/2)中的另1个。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 循环移位量1、循环移位量3、循环移位量5、循环移位量7、循环移位量9、循环移位量11这6个循环移位量与所述3个正交序列中的另I个正交序列相关联, 在所述加扰步骤中,在定义与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相乘的所述序列的循环移位量为循环移位量1、循环移位量5、循环移位量9中的I个时,对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乘以I和e^/2)中的I个,在定义与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相乘的所述序列的循环移位量为循环移位量3、循环移位量7、循环移位量11中的I个时,对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乘以1和ej(n/2)中的另I个。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 循环移位量1、循环移位量3、循环移位量5、循环移位量7、循环移位量9、循环移位量11这6个循环移位量与所述3个正交序列中的另1个正交序列相关联, 在所述加扰步骤中,在定义与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相乘的所述序列的循环移位量为循环移位量O、循环移位量1、循环移位量4、循环移位量5、循环移位量8、循环移位量9中的1个时,对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乘以I和中的1个,在定义与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相乘的所述序列的循环移位量为循环移位量2、循环移位量3、循环移位量6、循环移位量7、循环移位量10、循环移位量11中的I个时,对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乘以1和ej(n/2)中的另1个。
20.如权利要求13或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 在所述扩频步骤中,对被乘以1或ej(n/2)的所述ACK码元或所述NACK码元乘以所述正交序列和由所述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
【文档编号】H04J11/00GK103501215SQ201310511343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29日
【发明者】中尾正悟, 今村大地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