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777898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包括:图像读取部,在读取位置读取原稿的图像;原稿输送部,经由所述读取位置排出所述原稿;异常检测部,检测输送异常;以及读取判断部。在判断为正在由所述原稿输送部输送的输送原稿不是所述最终原稿、且检测出所述输送原稿的前端已到达所述读取位置的情况下,在由所述异常检测部没有检测出异常的状态下检测出下一原稿的前端已到达所述读取位置时,所述读取判断部判断为由所述图像读取部对所述输送原稿的图像进行的读取完成。
【专利说明】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读取原稿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具备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判断正在输送的原稿的图像的读取是否完成的技术。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已知有具备ADF (自动原稿输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ADF包括将载置于原稿盘上的原稿输送至读取部(读取位置)的输送部以及覆盖该输送部的能开闭的外罩(开闭罩)。在输送部中发生了原稿的JAM(卡纸等异常)时,用户敞开外罩来去除原稿。另外,ADF具备检测罩的敞开的安全开关(开闭检测传感器),使得避免在敞开外罩来处理卡纸时输送部的辊进行误动作而对用户造成危险。开闭检测传感器在检测到罩敞开时切断ADF的动力电源。
[0003]但是,还存在虽然具备ADF但不具备所述开闭检测传感器的低价格的图像读取装置。在这种装置中,即使在读取原稿的图像的过程中敞开了开闭罩,也无法检测出开闭罩被敞开。因此,即使由于开闭罩在读取原稿的图像的过程中被敞开,例如用于输送原稿的辊构件振动而原稿向与正常的输送方向不同的方向偏离地被输送到读取位置,从而成为无法正常地读取原稿的图像的状态,也会继续进行对原稿的图像的读取动作。在该情况下,有可能错误地读取原稿的图像。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具备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图像读取装置不具备检测覆盖原稿输送路径的开闭罩的开闭的传感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在开闭罩被敞开而无法正确地读取原稿的图像的状态下错误地读取原稿的图像。
[0005]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包括载置原稿的载置部、图像读取部、原稿输送部、开闭罩、最终原稿判断部、输送检测部、异常检测部以及读取判断部。
[0006]所述图像读取部在规定的读取位置读取原稿的图像。所述原稿输送部隔开预定的纸间时间而逐张抽出载置于所述载置部的原稿,经由所述读取位置排出所述原稿。所述开闭罩开闭自如地覆盖由所述原稿输送部输送所述原稿的输送路径。所述最终原稿判断部判断输送原稿是否为最终原稿,所述输送原稿是由所述原稿输送部正在输送的原稿,所述最终原稿是载置于所述载置部的原稿中的最终的原稿。输送检测部检测所述输送原稿的前端或后端到达所述读取位置。
[0007]所述异常检测部预先设定比所述纸间时间长的读取限制时间,在由所述最终原稿判断部判断为所述输送原稿不是所述最终原稿、且由所述输送检测部检测出所述输送原稿的后端已到达所述读取位置的情况下,在从检测出所述输送原稿的后端已到达所述读取位置时起经过所述读取限制时间为止的期间,由所述输送检测部没有检测出下一原稿的前端已到达所述读取位置时,则检测出发生了异常,其中,所述下一原稿是接着所述输送原稿之后输送的原稿。
[0008]所述读取判断部在由所述最终原稿判断部判断为所述输送原稿不是所述最终原稿、且由所述输送检测部检测出所述输送原稿的前端已到达所述读取位置的情况下,在由所述异常检测部没有检测出异常的状态下由所述输送检测部检测出所述下一原稿的前端已到达所述读取位置时,判断为由所述图像读取部对所述输送原稿的图像的读取已经完成。
[0009]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上述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部,基于由所述图像读取装置的所述图像读取部读取的图像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
[0010]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结构,在图像读取装置不具备检测覆盖原稿输送路径的开闭罩的开闭的传感器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在开闭罩被敞开而无法正确地读取原稿的图像的状态下错误地读取原稿的图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作为具备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的数码复合机的概要剖视图。
[0012]图2是图像读取部和原稿输送部的概要剖视图。
[0013]图3是表示所述数码复合机的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0014]图4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中的原稿输送动作的流程图。
[0015]图5是表示所述原稿输送动作中的原稿输送状况存储处理的流程图。
[0016]图6是表示图像读取部和原稿输送部的变形实施方式的概要剖视图。
[0017]图7是表示所述数码复合机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0018]图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原稿输送动作的流程图。
[0019]图9是表示在所述原稿输送动作中进行的原稿输送状况存储处理的流程图。
[0020]图10是表不读取恢复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第I实施方式]
[0022]图1是第I实施方式的数码复合机1,即具备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的概要剖视图。数码复合机I兼具复印机、打印机以及扫描仪等多个功能,具备主体部2、设置于主体部2的左方的堆纸盘3、用于让用户输入各种操作指令等的操作部36、设置于主体部2的上部的图像读取部4以及设置于图像读取部4的上方的原稿输送部5。
[0023]主体部2具备多个供纸盒23、从供纸盒23将记录纸逐张抽出来向图像形成部25输送的供纸辊24以及在从供纸盒23输送来的记录纸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25。
[0024]图像形成部25基于由图像读取部4读取的图像在所述记录纸上形成图像,包括感光鼓26、光学单元27、显影部28、转印部29、定影装置32以及输送辊对34、35。光学单元27基于由图像读取部4获取的图像信号输出激光等来对感光鼓26进行曝光。显影部28在感光鼓26上形成调色剂像。转印部29将感光鼓26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纸上。定影装置32包括对转印有调色剂像的记录纸进行加热来使调色剂像定影到记录纸上的一对辊30和31。输送辊对34、35设置于图像形成部25内的纸输送路中,将记录纸输送至堆纸盘3或排出盘33。
[0025]操作部36包括用于让用户输入打印执行指示的启动键361、用于输入打印份数等的数字键362、显示部363、复位键364、停止键365以及功能切换键366。显示部363显示各种复印动作的操作向导信息等,由具有各种设定输入用的触摸面板功能的液晶显示器等构成。复位键364将在显示部363上设定的设定内容等进行复位。停止键365是用于停止执行中的打印(图像形成)动作的键。功能切换键366是用于切换复印机功能、打印机功能、扫描仪功能以及传真功能的键。
[0026]图2是图像读取部4和原稿输送部5的概要剖视图。图像读取部4在规定的读取位置(读取位置413)以光学方式获取原稿的图像来输出图像信号。图像读取部4具备接触玻璃410、光源42、第I镜431、第2镜432、第3镜433、第I支架46、第2支架47、成像透镜48、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49。光源42和第I镜431支承于第I支架46,第2镜432和第3镜433支承于第2支架47。
[0027]接触玻璃410包括宽度较大的原稿载置用玻璃412以及位于原稿载置用玻璃412的图2中左侧的细长的原稿自动读取用玻璃411。
[0028]在利用图像读取部4的原稿的图像读取方法中,存在如下两种方法:平板台面读取模式,用于读取载置于原稿载置用玻璃412上的原稿的图像;ADF读取模式,使原稿输送部5输送原稿,在原稿经过读取位置413时读取原稿的图像。
[0029]具体地说,在平板台面读取模式中,光源42向载置于原稿载置用玻璃412上的原稿进行照射。来自该原稿的反射光按第I镜431、第2镜432、第3镜433的顺序反射,并入射到成像透镜48。入射到成像透镜48的光成像于CXD 49的受光面。所述光在CXD 49中被光电转换,作为图像信号而输出。在结束I线的读取后,第I支架46和第2支架47在与原稿的主扫描方向(与图2的纸面垂直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副扫描方向、箭头Y方向)上移动,进行下一个线的读取。
[0030]另一方面,在ADF读取模式中,当如后述那样由原稿输送部5输送的原稿经过原稿自动读取用玻璃411与读取导向件56的间隙部即读取位置413时,光源42经由原稿自动读取用玻璃411向原稿照射光。来自该原稿的反射光按第I镜431、第2镜432、第3镜433的顺序反射,并入射到成像透镜48。入射到成像透镜48的光成像于CXD 49的受光面。所述光在CCD 49中被光电转换,作为图像信号而输出。在I线的读取结束后,原稿被原稿输送部5输送,下一个线被读取。
[0031]如图2所不,原稿输送部5具备开闭罩50、原稿盘51 (载置部)、搓棍52、分离棍53、抵抗棍(resist roller) 54、读取导向件56、排出棍55以及原稿排出盘59,从而构成ADF (Auto Document Feeder:自动供稿装置)。原稿输送部5将载置于原稿盘51上的原稿经由读取位置413进行输送,并排出到原稿排出盘59。另外,原稿输送部5还具备原稿检测传感器91、致动器92以及读取检测传感器93。
[0032]开闭罩50是开闭自如地覆盖由原稿输送部5输送原稿的输送路径的罩。例如在输送路径内发生了卡纸等异常时,用户可以使开闭罩50成为敞开的状态(图2的虚线所示的状态)来从输送路径去除原稿。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原稿输送部5不具备检测该开闭罩50的敞开的开闭检测传感器。[0033]原稿盘51是用于载置一张或多张原稿的部位。在原稿盘51的底面例如设置有图中省略的提升机构,以利用向上方的作用力来使提升板移动等方法将原稿向上方托起。当在原稿盘51上载置原稿时,通过提升机构将提升板向上方托起,使最上部的原稿与搓辊52相接触。
[0034]搓辊52接触原稿盘51的最上部的原稿并进行旋转驱动,将最上部的原稿逐张向分离辊53送出。搓辊52在从送出了前面的原稿的后端起经过预定的纸间时间之后,开始送出下一张原稿。也就是说,搓辊52隔开预定的纸间时间而逐张抽出载置于原稿盘51的原稿。纸间时间是从正在输送的原稿的后端经过搓辊52起至下一张原稿的前端经过搓辊52为止的时间,例如基于试运转等的实验值,该纸间时间预先被设定为避免在输送中发生卡纸等输送异常的时间。
[0035]分离辊53将从搓辊52抽出的原稿逐张向抵抗辊54送出。抵抗辊54在与相对的滚轮之间形成夹缝,在被调整的规定时机将输送来的原稿向读取位置413送出。
[0036]读取导向件56在抵抗辊54的下游侧,与图像读取部4的接触玻璃410相对配置。读取导向件56在原稿的宽度方向(主扫描方向)上的长度长,例如通过设置于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螺旋弹簧等所施加的作用力,被向接触玻璃410推压。读取导向件56的下面中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比中央部更向下侧突出,在使原稿输送部5成为关闭姿势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与接触玻璃410抵接。原稿经过形成在读取导向件56的中央部与接触玻璃410之间的一定的间隙。也就是说,在所述ADF读取模式中,在原稿经过该读取导向件56与原稿自动读取用玻璃411之间时,该原稿的图像面被读取。
[0037]排出辊55在原稿的输送方向上配置于比读取位置413更靠下游侧的位置,将在读取位置413处读取后的原稿排出到原稿排出盘59。原稿排出盘59具有接收被排出的原稿的堆放面。该堆放面在排出辊55的附近位于排出辊55的下方,呈沿着排出方向向上方倾斜的形状。
[0038]原稿检测传感器91由具备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的光透过型传感器构成,配置在原稿输送部5内的两侧面(与图2的纸面垂直的方向上的两侧面)且搓辊52的下方附近。原稿检测传感器91,在原稿载置于原稿盘51上而最上部的原稿与搓辊52接触时,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被该原稿遮挡,因此由受光元件输出表示是有原稿的低电平的检测信号。另一方面,在原稿盘51上没有载置原稿的情况下,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由受光元件接收,因此由受光元件输出表示没有原稿的高电平的检测信号。
[0039]此外,原稿检测传感器91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由光反射型传感器构成。另外,原稿检测传感器91不限于光传感器,也可以由机械传感器构成。作为机械传感器,例如可以采用如下结构:从设于原稿盘51的底面上的弹簧等接受向上方的作用力的致动器通过与原稿接触而向下方移动,由此检测在原稿盘51上载置有原稿。
[0040]致动器92转动自如地支承于沿原稿的宽度方向(主扫描方向、与图2的纸面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旋转轴。致动器92在原稿的宽度方向上观察时大致呈“V”字形状,在原稿的输送方向上比抵抗辊54更靠上游侧的规定位置处,致动器92的一端向原稿的输送路径突出。当由原稿输送部5输送来的原稿接触到致动器92的所述一端时,随着原稿的输送动作而所述一端侧向下方转动。
[0041]读取检测传感器93由具备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的光透过型传感器构成,配置于原稿输送部5内的两侧面(与图2的纸面垂直的方向上的两侧面)。读取检测传感器93设置于与致动器92的所述一端如图2的虚线部分所示那样随着原稿的输送动作而向下方转动的状态时的、致动器92的另一端相同高度的位置。
[0042]读取检测传感器93在从所述发光元件向所述受光元件发出的光没有被遮挡的期间输出高电平的检测信号。另一方面,读取检测传感器93在从发光元件向受光元件发出的光被致动器92的所述另一端遮挡的期间输出低电平的检测信号。
[0043]也就是说,当输送来的原稿的前端接触到致动器92的所述一端之后原稿的前端向抵抗棍54被输送时,如图2的虚线部分所不那样致动器92的一端向下方转动。另一方面,致动器92的另一端转动到与读取检测传感器93相同的高度。由此,从读取检测传感器93的发光元件向受光元件发出的光被遮挡,从读取检测传感器93输出的检测信号从高电平切换为低电平。
[0044]另一方面,当原稿的后端经过抵抗辊54而致动器92的一端不与原稿接触时,如图2的实线部分所示那样致动器92的一端向上方转动以返回到原来的位置。另一方面,致动器92的另一端从与读取检测传感器93相同高度的位置向下方转动。由此,从读取检测传感器93的发光部向受光部发出的光不被遮挡,从读取检测传感器93输出的检测信号从低电平切换为高电平。
[0045]此外,读取检测传感器93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由光反射型传感器构成。
[0046]原稿输送部5还作为原稿按压件发挥功能。原稿输送部5例如通过数码复合机I的背面侧(图1和图2的纸面里侧)的图中省略的铰链部转动自如地支承于主体部2。这种原稿输送部5可成为覆盖接触玻璃410的关闭姿势和露出接触玻璃410的敞开姿势。在所述平板台面读取模式中,使原稿输送部5成为关闭姿势来设为载置于原稿载置用玻璃412上的原稿被按压的状态,通过由用户对操作部36进行的操作,该原稿的图像面被读取。
[0047]接着,利用图3说明数码复合机I的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结构。数码复合机I具备控制数码复合机I的各部动作的控制器80。控制器80例如由具备CPU以及ROM或RAM等存储器的微型计算机构成,通过由CPU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各种控制程序来进行各部的动作控制。
[0048]控制器80与所述图像读取部4、操作部36、各种检测传感器91、93、各种辊52、53、54,55以及图像形成部25以能够通信的方式相连接。
[0049]控制器80通过由CPU执行作为马达控制部81、输送检测部82、最终原稿判断部83、异常检测部84、读取判断部85、读取判断确认部86以及读取时间测量部87发挥功能的控制程序,控制由原稿输送部5进行的原稿输送动作。
[0050]马达控制部81向使各种辊52、53、54、55驱动的图中省略的各马达输出驱动信号,进行使各种辊52、53、54、55分别以预定的规定速度进行旋转驱动的控制。此外,各马达例如由步进马达构成,与驱动信号的脉冲数相应地旋转驱动规定角度。
[0051]输送检测部82检测正在由原稿输送部5输送的原稿的前端或后端利用各种辊52、53、54、55到达读取位置413。
[0052]具体地说,输送检测部82在从读取检测传感器93输出的检测信号从高电平的信号变为低电平的信号之后,也就是说在原稿的前端到达原稿的输送方向上的比抵抗辊54更靠上游侧的规定位置之后,在使抵抗辊54驱动的马达的驱动信号的脉冲数达到预定的脉冲数时,检测出原稿的前端到达读取位置413。
[0053]同样地,输送检测部82在从读取检测传感器93输出的检测信号从低电平的信号变为高电平的信号之后,也就是说在原稿的后端到达原稿的输送方向上的比抵抗辊54更靠上游侧的规定位置之后,在使抵抗辊54驱动的马达的驱动信号的脉冲数达到预定的脉冲数时,检测出原稿的后端到达读取位置413。
[0054]所述脉冲数是为了将原稿从比抵抗辊54更靠上游侧的规定位置输送到读取位置413为止的规定距离而使抵抗辊54的驱动马达旋转所需的驱动信号的脉冲数,例如可基于实验运转等的实验值而预先设定。
[0055]最终原稿判断部83判断正在由原稿输送部5输送的原稿即输送原稿是否为载置于原稿盘51上的一张或多张原稿中的最终的原稿即最终原稿。关于由最终原稿判断部83判断输送原稿是否为最终原稿的处理将再后面详细说明。
[0056]异常检测部84预先接受比所述纸间时间长的读取限制时间的设定。在由最终原稿判断部83判断为输送原稿不是最终原稿、且由输送检测部82检测出该输送原稿的后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的情况下,在从检测出输送原稿的后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时起经过所述读取限制时间为止的期间,由输送检测部82没有检测出接着所述输送原稿之后输送的原稿即下一原稿的前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时,异常检测部84检测出在输送原稿的过程中发生了异常。
[0057]所述读取限制时间虽然被设定成是确保从输送原稿的后端到达读取位置413之后下一原稿的前端到达读取位置413所需的时间,但没有必要设定成过份长。具体地说,所述读取限制时间被设定为在所述纸间时间中额外地加上作为误差的时间的时间,该纸间时间表示原稿被从搓辊52抽出的时间间隔。
[0058]在由最终原稿判断部83判断为输送原稿不是最终原稿、且由输送检测部82检测出输送原稿的后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的情况下,在由异常检测部84没有检测出异常的状态下由输送检测部82检测出下一原稿的前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时,读取判断部85判断为图像读取部4对输送原稿的图像的读取已经完成。
[0059]读取判断确认部86执行催促用户输入确认由图像读取部4对输送原稿的图像的读取是否失败的处理。在由最终原稿判断部83判断为输送原稿是最终原稿、且从输送检测部82检测出该最终原稿的前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时起至输送检测部82检测出该最终原稿的后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为止的经过时间比规定的一张原稿的读取时间短的情况下,读取判断确认部86例如将用于所述确认输入的操作画面显示到显示部363上,以便催促用户进行所述确认输入。
[0060]读取时间测量部87测量从输送检测部82检测出输送原稿的前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时起至输送检测部82检测出该输送原稿的后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为止的时间、即读取一张该输送原稿所需的实际读取时间,并将该实际读取时间存储到存储器中。
[0061 ] 此外,例如将由图像读取部4读取了 一张或多张原稿时由读取时间测量部87测量的实际读取时间中的最小值或平均值等设定为读取判断确认部86的控制中使用的一张原稿的读取时间。但是,一张原稿的读取时间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基于试运转等的实验值,将在利用原稿输送部5输送某一基准大小(例如A4)的原稿的情况下、从输送检测部82检测出原稿的前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时起至输送检测部82检测出该原稿的后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为止的时间设定为作为固定时间的一张原稿的读取时间。
[0062]下面,根据图4和图5说明利用原稿输送部5的原稿输送动作的流程。图4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中的原稿输送动作的流程图,图5是表示在所述原稿输送动作中进行的原稿输送状况存储处理的流程图。
[0063]如图4所示,当控制器80例如基于从操作部36输入的复印功能的执行指示来开始以ADF读取模式读取原稿的动作时,马达控制部81使各种辊52、53、54、55的驱动用马达开始驱动,开始原稿盘51的最上部的原稿的供给(SI)。
[0064]在执行步骤SI之后,最终原稿判断部83与后述的步骤S2以后的处理并行地开始图5所示的原稿输送状况存储处理。
[0065]最终原稿判断部83当开始原稿输送状况存储处理时,在存储器中存储有后述的输送张数和后述的原稿总张数的情况下,将它们分别删除(初始化)(S21)。接着,在每次由搓辊52抽出原稿时,最终原稿判断部83对输送的原稿的张数进行计数,将该计数得到的张数作为输送张数存储到存储器中(S22)。然后,最终原稿判断部83使原稿检测传感器91检测在原稿盘51上是否载置有原稿(S23)。
[0066]在步骤S23中,由于原稿检测传感器91没有输出低电平的检测信号而检测出在原稿盘51上没有载置原稿的情况下(S23为“否”),也就是说在载置于原稿盘51上的所有原稿都由搓辊52抽出的情况下,最终原稿判断部83将在步骤S22中存储到存储器中的输送张数作为原稿的总张数(原稿总张数)而存储到存储器中(S24)。在步骤S23中,由于原稿检测传感器91输出低电平的检测信号而检测出在原稿盘51上载置有原稿的情况下(S23为“是”),也就是说在原稿盘51上存在未被搓辊52抽出的原稿的情况下,最终原稿判断部83返回到步骤S22来对输送的原稿的张数进行计数。
[0067]返回到图4,在执行步骤SI之后,直至输送检测部82检测出正在输送的原稿即输送原稿的前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为止的期间(S2为“否”),通过马达控制部81使各种辊52、53、54、55的驱动用马达驱动来进行原稿的输送。然后,当输送检测部82检测出正在输送的原稿即输送原稿的前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时(S2为“是”),控制器80使图像读取部4开始读取该输送原稿的图像。另外,读取时间测量部87例如利用图中省略的计时器电路等,开始测量从在该步骤S2中检测出输送原稿的前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时起的经过时间。也就是说,由此,读取时间测量部87开始测量该输送原稿的实际读取时间(S3)。
[0068]当由输送检测部82检测出输送原稿的后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时(S4为“是”),异常检测部84例如利用图中省略的计时器电路等,开始测量从在该步骤S4中检测出输送原稿的后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时起的经过时间(S5)。另外,在检测出该输送原稿的后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时,读取时间测量部87就结束在步骤S3中开始的经过时间的测量,将该测量结果的经过时间作为该输送原稿的实际读取时间存储到存储器中(S6)。
[0069]接着,在并行执行的原稿输送状况存储处理中没有在存储器中存储原稿总张数的情况下(S7为“否”),由于没有并行地执行步骤S24的处理、即处于在步骤S23(图5)中检测出原稿载置于原稿盘51上的状态(S23为“是”),因此最终原稿判断部83判断为输送原稿不是最终的原稿。
[0070]在由最终原稿判断部83判断为输送原稿不是最终的原稿的情况下(S7为“否”),在步骤S5中开始测量的经过时间的测量值超过预定的读取限制时间时(S8为“是”),异常检测部84判断为在读取输送原稿的图像的过程中发生了异常。然后,异常检测部84例如将表示检测出异常发生的消息显示到显示部363上,来向用户通知检测出该异常的发生(S15) ο之后,原稿输送部5结束原稿的输送处理。
[0071]另一方面,在步骤S8中,在步骤S5中开始测量的经过时间的测量值未超过读取限制时间的情况下(S8为“否”),在由输送检测部82没有检测出所述输送原稿之后的原稿即下一原稿的前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的期间(S9为“否”),反复返回到步骤S8。在接下来的步骤S9中,在由输送检测部82检测出下一原稿的前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的情况下(S9为“是”),读取判断部85判断为对输送原稿的图像进行的读取完成。然后,读取判断部85对完成读取的原稿的张数进行计数,将该计数得到的张数作为读取完成张数存储到存储器中(SlO)。
[0072]读取时间测量部87开始测量从在该步骤S9中检测出下一原稿的前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时起的经过时间。也就是说,由此,读取时间测量部87开始测量该下一原稿的实际读取时间(Sll)。然后,读取判断部85将在步骤S9中检测出前端已到达的下一原稿(所述输送原稿之后的原稿)作为输送原稿,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4。输送检测部82在该步骤S4中检测该新作为输送原稿的原稿的后端是否到达读取位置413。此外,在此后进行的步骤S6中,将步骤Sll中开始测量的经过时间的测量值作为实际读取时间来使用。
[0073]在步骤S7中,即使通过并行执行的原稿输送状况存储处理而在存储器中存储有原稿总张数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即使在载置于原稿盘51上的所有原稿都由搓辊52抽出的情况下(S7为“是”),也可能存在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读取完成张数中加上了在步骤S2中确认出原稿的前端已到达的一张原稿所得的张数也小于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原稿总张数的情况(S12为“是”)。例如,当原稿的尺寸较小,虽然载置于原稿盘51上的所有原稿都由搓辊52抽出,但在输送路径上还存在多张原稿的状态下而正在输送的原稿到达了读取位置413时。因而,最终原稿判断部83在这种时候(S12为“是”)也判断为输送原稿不是最终原稿。
[0074]在由最终原稿判断部83判断为输送原稿不是最终的原稿的情况下(S12为“是”),在步骤S5中开始测量的经过时间的测量值超过预定的读取限制时间时(S8为“是”),异常检测部84判断为在读取输送原稿的图像的过程中发生了异常。然后,异常检测部84向用户通知检测出该异常的发生(S15)。之后,原稿输送部5结束原稿的输送处理。
[0075]另一方面,在步骤S7中,通过并行执行的原稿输送状况存储处理而在存储器中存储有原稿总张数的情况下(S7为“是”),当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读取完成张数中加上了在步骤S2中确认出原稿的前端已到达的一张原稿所得的张数达到存储在该存储器中的原稿总张数时(S12为“否”),最终原稿判断部83判断为输送原稿是最终原稿。
[0076]在步骤S12为“否”的情况下,当在步骤S6中由读取时间测量部87存储到存储器中的与该最终原稿对应的实际读取时间比规定的一张原稿的读取时间短时(S13为“是”),读取判断确认部86例如将催促用户对于该最终原稿的图像的读取是否失败进行确认输入的画面显示到显示部363上,以便催促用户对于该最终原稿的图像的读取是否失败进行确认输入(S14)。之后,原稿输送部5结束原稿的输送处理。
[0077]此外,读取判断确认部86在执行步骤S13之前,将通过步骤S6的执行而存储到存储器中的、与最终原稿之前输送的原稿对应的实际读取时间中的最小值的实际读取时间设定为在步骤S13中使用的一张原稿的读取时间。但是,并不限于此,读取判断确认部86也可以将与所述最终原稿之前输送的原稿对应的实际读取时间的平均值设定为在步骤S13中使用的一张原稿的读取时间。
[0078]另外,一张原稿的读取时间也可以在读取原稿前预先设定而不是在读取原稿的过程中设定。例如,基于试运转等的实验值,将在使原稿输送部5输送某一基准大小(例如A4)的原稿的情况下由输送检测部82检测出原稿的前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起至由输送检测部82检测出该原稿的后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为止的时间预先存储在ROM中。在该情况下,读取判断确认部86在执行步骤S13之前将存储在该ROM中的时间用作在步骤S13中使用的一张原稿的读取时间。
[0079]另一方面,在步骤S6中由读取时间测量部87存储到存储器中的与该最终原稿对应的实际读取时间为规定的一张原稿的读取时间以上时(S13为“否”),读取判断确认部86判断为对最终原稿的图像的读取完成。之后,原稿输送部5结束原稿的输送处理。
[0080]如上所述,在由最终原稿判断部83判断为输送原稿不是最终的原稿(S7为“否”或S12为“是”)、且由输送检测部82检测出该输送原稿的后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的情况下(S4为“是”),在从检测出输送原稿的后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时起经过读取限制时间为止的期间,由输送检测部82没有检测出下一原稿的前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时(S9为“否”、S8为“是”),异常检测部84判断为在读取输送原稿的图像的过程中发生了异常(S15)。
[0081]在由最终原稿判断部83判断为输送原稿不是最终的原稿(S7为“否”或S12为“是”)、且由输送检测部82检测出该输送原稿的前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的情况下(S2为“是”),在检测出输送原稿的前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之后在由异常检测部84没有检测出异常的状态下由输送检测部82检测出下一原稿的前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时(S8为“否”、S9为“是”),读取判断部85判断为对输送原稿的图像进行的读取完成(SlO)。
[0082]在由最终原稿判断部83判断为输送原稿是最终原稿的情况下(S12为“否”),当从输送检测部82检测出该最终原稿的前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时起至由输送检测部82检测出该最终原稿的后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为止的经过时间比规定的一张原稿的读取时间短时(S13为“是”),读取判断确认部86为了催促用户对于该最终原稿的图像的读取是否失败进行确认输入,例如将用于该确认输入的操作画面显示到显示部363上(S14)。
[0083]也就是说,具备原稿盘51、图像读取部4、原稿检测传感器91、致动器92、读取检测传感器93、原稿输送部5、输送检测部82、最终原稿判断部83、异常检测部84、读取判断部85、读取判断确认部86以及读取时间测量部87来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一例。
[0084]另一方面,如果在输送原稿的前端到达读取位置413并由图像读取部4开始读取输送原稿的图像之后开闭罩50被敞开,则有时在读取原稿图像的过程中产生问题。例如,抵抗辊54振动,原稿向与正常的输送方向不同的方向偏离地被输送到读取位置413等,从而有可能成为由图像读取部4无法正常地读取原稿的图像的状态。
[0085]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在由最终原稿判断部83判断为输送原稿不是最终原稿的情况下(步骤S7为“否,,或步骤S12为“是”),如上所述那样,在读取输送原稿的图像的过程中由于开闭罩50变为被敞开的状态而在从检测出输送原稿的后端到达读取位置413时起经过读取限制时间为止的期间内下一原稿的前端没有到达读取位置413时(步骤S9为“否”,步骤S8为“是”),由异常检测部84检测出发生了异常(步骤S15)。也就是说,即使不设置检测开闭罩50的开闭状态的开闭检测传感器,也如上所述那样地能够将无法正常地读取原稿的图像的状态适当地检测为发生了异常的状态。
[0086]在由最终原稿判断部83判断为输送原稿不是最终原稿(步骤S7为“否”或步骤S12为“是”)、且由输送检测部82检测出输送原稿的前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 (步骤S2为“是”)而由图像读取部4开始读取输送原稿的图像的情况下,在由异常检测部84没有检测出异常的状态下由输送检测部82检测出下一原稿的前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时(步骤S8为“否”,步骤S9为“是”),由读取判断部85判断为图像读取部4对输送原稿的图像进行的读取完成(步骤S10)。
[0087]也就是说,根据在由异常检测部84没有检测出异常的状态下下一原稿的前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而由图像读取部4开始对下一原稿的图像的读取,能够可靠地判断出对下一原稿之前的输送原稿的图像的读取正常地完成。由此,能够避免在对输送原稿的图像的读取没有正常地完成的状态下错误地判断为读取完成。因而,能够降低在开闭罩50被敞开而无法正常地读取原稿的图像的状态下图像读取部4错误地读取原稿的图像的可能性。
[0088]另外,由于能够抑制开闭罩50被敞开的状态下的图像读取,因此能够降低图像形成部25利用错误地读取的图像来在纸上形成图像的可能性。由此,能够降低浪费纸的可能性。
[0089]另外,在由最终原稿判断部83判断为输送原稿是最终原稿的情况下(S12为“否”),有时会发生该最终原稿的图像的读取时间比规定的一张原稿的读取时间短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无法自动地判别这是由于最终原稿的大小比所设想的大小小而引起的,还是例如因在读取过程中开闭罩50被敞开而原稿向与正常的输送方向不同的方向偏离地被输送到读取位置413,由此原稿的后端比通常提前到达读取位置413从而在中途结束了读取处理而引起的。
[0090]但是,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在最终原稿的图像的读取时间比规定的一张原稿的读取时间短时(步骤S13为“是”),能够通过读取判断确认部86催促对于正在输送的原稿的图像的读取是否失败进行确认输入(步骤S14)。由此,能够使用户判别对最终原稿的图像的读取是否失败。
[0091]另外,由读取时间测量部87测量一张输送原稿的实际读取时间(步骤S3、步骤S11、步骤S6),基于实际测量的该实际读取时间来设定在步骤S13中使用的一张原稿的读取时间。因此,读取判断确认部86在步骤S13中使用将数码复合机I所设置的环境、随岁月的流失带来的劣化等所引起的装置特性的变化加以考虑的一张原稿的读取时间,能够适当地判别最终原稿的图像的读取时间是否比设想的时间短。
[0092]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和设定仅仅是一例,并不是将本发明限定于该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设为不会在原稿输送路径上同时存在多张原稿、并且最终原稿判断部83不执行步骤S12和原稿输送存储处理的变形实施方式。该变形实施方式在步骤S7中与步骤S23同样地由原稿检测传感器91检测在原稿盘51上是否载置有原稿,以代替判定存储器中是否存储有原稿总张数。然后,在该步骤S7中由原稿检测传感器91检测出在原稿盘51上载置有原稿的情况下,最终原稿判断部83判断为输送原稿不是最终原稿。
[0093]另外,也可以设为不具备读取判断确认部86和读取时间测量部87的结构,以不执行步骤S3、步骤S11、步骤S6、步骤S13以及步骤S14的方式简化处理。[0094]另外,致动器92不限于图2所示的设置于原稿输送方向上比抵抗辊54更靠上游侧的位置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如图6所示那样设置于原稿输送方向上比抵抗辊54更靠下游侧的位置的结构。与此相应地,读取检测传感器93设置于与致动器92的一端如图6的虚线部分所示那样随着原稿的输送动作而向下方转动的状态时的、致动器92的另一端相同高度的位置。
[0095]在图2的布置的情况下,在原稿的前端接触到致动器92的一端之后原稿的后端变得不能与致动器92的一端接触为止的期间开闭罩50被敞开时,有可能原稿上浮而致动器92的一端变得不能与原稿接触,从而致动器92恢复为图2的实线所示的状态。在该情况下,读取检测传感器93错误地检测为原稿的后端比通常提前到达致动器92的位置。由此,输送检测部82有可能错误地检测为原稿的后端比通常提前到达读取位置413。
[0096]而如果是图6的布置,则即使在原稿的前端接触到致动器92的一端之后原稿的后端变得不能与致动器92的一端接触为止的期间开闭罩50被敞开,原稿也处于被抵抗辊54以及与其相对的滚轮夹持的状态。因此,能够降低致动器92的一端恢复为不与原稿接触的状态(图6的实线所示的状态)的可能性。由此,能够降低读取检测传感器93错误地检测为原稿的后端比通常提前到达致动器92的位置的可能性,因此能够提高由输送检测部82检测原稿的后端到达读取位置413的检测精度。
[0097]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各种信号为高电平或低电平的情况下所示的信息表示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反的含义。
[0098][第2实施方式]
[0099]利用图7说明数码复合机I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结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数码复合机I具备图1和图2所示的机械结构,并且具备负责数码复合机I的各部的动作控制的控制器7。控制器7例如由具备CPU以及ROM或RAM等存储器的微型计算机构成,通过由CPU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各种控制程序来进行各部的动作控制。
[0100]控制器7与所述图像读取部4、操作部36、各种检测传感器91、93、各种辊52、53、54,55以及图像形成部25以能够通信的方式相连接。除了控制器7以外的它们的结构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此省略说明。
[0101]控制器7通过由CPU执行作为图像存储部70、马达控制部71、输送检测部72、最终原稿判断部73、异常检测部74、读取时间测量部75、读取时间存储部76、恢复处理执行部77、读取图像置换部78以及图像处理部79发挥功能的控制程序,控制利用原稿输送部5和图像读取部4进行的对原稿图像的读取动作。
[0102]在此,所述马达控制部71、输送检测部72、最终原稿判断部73、异常检测部74以及读取时间测量部75是与上述的第I实施方式中的马达控制部81、输送检测部82、最终原稿判断部83、异常检测部84以及读取时间测量部87实质上相同的功能部。在实施第2实施方式时,可以以在第I实施方式的控制器80中追加控制器7的除所述相同的功能部群以外的功能部群、即图像存储部70、读取时间存储部76、恢复处理执行部77、读取图像置换部78以及图像处理部79的方式来实施。或者,也可以以除去第I实施方式的控制器80的读取判断部85和读取判断确认部86的结构、即单独使用图7所示的控制器7来实施第2实施方式。
[0103]图像存储部70例如由RAM等存储器构成。在图像存储部70中存储由图像读取部4读取的各原稿的图像。
[0104]马达控制部71向使各种辊52、53、54、55驱动的图中省略的各马达输出驱动信号,进行使各种辊52、53、54、55分别以预定的规定速度进行旋转驱动的控制。此外,各马达例如由步进马达构成,与驱动信号的脉冲数相应地旋转驱动规定角度。
[0105]输送检测部72检测在原稿输送部5的输送路径中正在输送的原稿的前端或后端利用各种辊52、53、54、55到达读取位置413。具体的检测方式与对于第I实施方式的输送检测部82说明的方式相同。
[0106]最终原稿判断部73判断正在由原稿输送部5输送的原稿即输送原稿是否为载置于原稿盘51上的多张原稿中的最终的原稿即最终原稿。
[0107]异常检测部74预先接受比所述纸间时间长的读取限制时间的设定。在由最终原稿判断部73判断为输送原稿不是最终原稿、且由输送检测部72检测出该输送原稿的后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的情况下,在从检测出输送原稿的后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时起经过所述读取限制时间为止的期间内由输送检测部72没有检测出接着所述输送原稿之后输送的原稿即下一原稿的前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时,异常检测部74检测出在输送原稿的过程中发生了异常。
[0108]读取时间测量部75测量从输送检测部72检测出输送原稿的前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时起至输送检测部72检测出该输送原稿的后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为止的时间、即读取一张该输送原稿所需的实际读取时间。
[0109]读取时间存储部76例如由RAM等存储器构成。在读取时间存储部76中存储由读取时间测量部75测量的各原稿的实际读取时间。
[0110]恢复处理执行部77执行读取恢复处理。在读取恢复处理中,进行如下处理:在由异常检测部74检测出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例如在显示部363上显示催促将与原稿输送部5开始输送之前载置于原稿盘51上的多张原稿相同的多张原稿再次载置到原稿盘51上的画面,从而引导用户将相同的原稿再次载置到原稿盘51上。然后,在读取恢复处理中,在原稿盘51上载置了多张原稿后,进行使原稿输送部5输送多张原稿而使图像读取部4读取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的处理,该异常发生原稿是由异常检测部74检测出发生了异常时的输送原稿。
[0111]在由恢复处理执行部77执行了读取恢复处理的情况下,读取图像置换部78判断通过读取恢复处理读取的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是否与在执行读取恢复处理之前存储在图像存储部70中的对应于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相同。读取图像置换部78在所述判断中判断为相同的情况下,将存储在图像存储部70中的对应于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置换为通过读取恢复处理读取的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
[0112]具体地说,在由恢复处理执行部77执行了读取恢复处理的情况下,读取图像置换部78判别由读取时间测量部75测量的对应于异常发生原稿的实际读取时间是否与存储在读取时间存储部76中的对应于异常发生原稿的实际读取时间一致。然后,在实际读取时间一致的情况下,读取图像置换部78,假设两个图像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一致,判断为通过读取恢复处理读取的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与在执行读取恢复处理之前存储在图像存储部70中的对应于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相同。另一方面,在所述实际读取时间不一致的情况下,读取图像置换部78判断为通过读取恢复处理读取的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与在执行读取恢复处理之前存储在图像存储部70中的对应于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不相同。
[0113]图像处理部79对由图像读取部4读取的图像实施图像处理。图像处理,例如可以为明暗(shading)校正、层次校正、伽马校正等校正处理、图像的放大或缩小处理、图像数据的压缩处理等加工处理、以及图像的浓度分布的分析处理等。
[0114]下面,利用图8至图10说明第2实施方式中使用原稿输送部5和图像读取部4对原稿的图像进行的读取动作的流程。
[0115]图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对原稿的图像进行的读取动作的流程图。图9是表示在利用原稿输送部5的原稿输送动作中进行的原稿输送状况存储处理的流程图。图10是表示读取恢复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0116]如图8所示,当控制器7例如基于从操作部36输入的复印功能的执行指示来开始以ADF读取模式读取原稿的动作时,马达控制部71使各种辊52、53、54、55的驱动用马达开始驱动,开始原稿盘51的最上部的原稿的供给(S31)。
[0117]在执行步骤S31之后,最终原稿判断部73与后述的步骤S32以后的处理并行地开始图9所示的原稿输送状况存储处理。
[0118]最终原稿判断部73当开始原稿输送状况存储处理时,在存储器中存储有后述的输送张数和后述的原稿总张数的情况下,将它分别删除(初始化)(S51)。接着,在每次由搓辊52抽出原稿时,最终原稿判断部73对输送的原稿的张数进行计数,将该计数得到的张数作为输送张数存储在存储器中(S52)。然后,最终原稿判断部73使原稿检测传感器91检测在原稿盘51上是否载置有原稿(S53)。
[0119]在步骤S53中,由于原稿检测传感器91没有输出低电平的检测信号而检测出在原稿盘51上没有载置原稿的情况下(S53为“否”),也就是说在载置于原稿盘51上的所有原稿都由搓辊52抽出的情况下,最终原稿判断部73将在步骤S52中存储到存储器中的输送张数作为原稿的总张数(原稿总张数)而存储到存储器中(S54)。在步骤S53中,由于原稿检测传感器91输出低电平的检测信号而检测出在原稿盘51上载置有原稿的情况下(S53为“是”),也就是说在原稿盘51上存在未被搓辊52抽出的原稿的情况下,最终原稿判断部73返回到步骤S52来对输送的原稿的张数进行计数。
[0120]返回到图8,在执行步骤S31之后,直至由输送检测部72检测出正在输送的原稿即输送原稿的前端到达读取位置413为止的期间(S32为“否”),通过马达控制部71使各种辊52、53、54、55的驱动用马达驱动来进行原稿的输送。然后,当输送检测部72检测出正在输送的原稿即输送原稿的前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时(S32为“是”),异常检测部74对到达读取位置413的原稿的张数进行计数,将该计数得到的张数作为读取开始张数存储到存储器中(S33)。另外,控制器7使图像读取部4开始读取该输送原稿的图像(S34)。此外,控制器7将通过图像读取部4在读取位置413读取的图像逐行存储到图像存储部70中。
[0121]读取时间测量部75例如利用图中省略的计时器电路等,开始测量从在该步骤S32中检测出输送原稿的前端到达读取位置413时起的经过时间。也就是说,由此,读取时间测量部75开始测量该输送原稿的实际读取时间(S35)。
[0122]当由输送检测部72检测出输送原稿的后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时(S36为“是”),异常检测部74例如利用图中省略的计时器电路等,开始测量从在该步骤S36中检测出输送原稿的后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时起的经过时间(S37)。另外,在检测出该输送原稿的后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时,读取时间测量部75结束在步骤S35中开始测量的经过时间的测量,将该测量结果的经过时间作为该输送原稿的实际读取时间存储到读取时间存储部76中(S38)。
[0123]接着,在并行执行的原稿输送状况存储处理中没有在存储器中存储原稿总张数的情况下(S39为“否”),由于没有并行地执行步骤S54的处理、即处于在步骤S53(图9)中检测出原稿载置于原稿盘51上的状况(S53为“是”),因此最终原稿判断部73判断为输送原稿不是最终的原稿。
[0124]在步骤S39中,即使通过并行执行的原稿输送状况存储处理而在存储器中存储有原稿总张数的情况下(S39为“是”),也就是说即使在载置于原稿盘51上的所有原稿都由搓辊52抽出的情况下,也有时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读取开始张数小于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原稿总张数(S42为“是”)。例如是如下时候:原稿的大小较小,虽然载置于原稿盘51上的所有原稿都由搓辊52抽出,但正在输送的原稿在输送路径上还存在多张原稿的状态下到达了读取位置413。因而,最终原稿判断部73在这种时候(S42为“是”)也判断为输送原稿不是最终原稿。
[0125]另一方面,在步骤S39中,通过并行执行的原稿输送状况存储处理而在存储器中存储有原稿总张数的情况下(S39为“是”),当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读取开始张数达到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原稿总张数时(S42为“否”),最终原稿判断部73判断为输送原稿是最终原稿。
[0126]在由最终原稿判断部73判断为输送原稿是最终原稿的情况下(S42为“否”),控制器7结束对原稿的图像的读取动作。
[0127]另一方面,在由最终原稿判断部73判断为输送原稿不是最终原稿的情况下(S39为“否”或S42为“是”),异常检测部74判定在步骤S37中开始测量的经过时间的测量值是否超过预定的读取限制时间(S40)。
[0128]在步骤S40中判定为在步骤S37中开始测量的经过时间的测量值未超过预定的读取限制时间时(S40为“否”),在由输送检测部72没有检测出所述输送原稿之后的原稿即下一原稿的前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时(S41为“否”),异常检测部74再次进行步骤S40的判定处理。在步骤S40中判定为在步骤S37中开始测量的经过时间的测量值未超过读取限制时间(S40为“否”)、且在步骤S41中由输送检测部72检测出下一原稿的前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时(S41为“是”),控制器7将在该步骤S41中检测出前端已到达的下一原稿(输送原稿之后的原稿)作为输送原稿,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33。
[0129]另一方面,在步骤S40中判定为在步骤S37中开始测量的经过时间的测量值超过预定的读取限制时间时(S40为“是”),异常检测部74判断为在读取输送原稿的图像的过程中发生了异常。然后,异常检测部74输出表示发生了异常的检测信号(S43)。
[0130]此时,可以认为在步骤S33中存储到存储器中的读取开始张数表示在步骤S43中由异常检测部74检测出发生了异常时的输送原稿是载置于原稿盘51上的多张原稿中的第几张原稿。因此,异常检测部74将该读取开始张数作为用于确定异常发生原稿的信息存储到存储器中,由此确定异常发生原稿(S44)。
[0131]当执行了步骤S44时,控制器7使恢复处理执行部77执行后述的读取恢复处理(S45),之后结束利用原稿输送部5和图像读取部4进行的对原稿的图像的读取动作。
[0132]接着,详细说明由恢复处理执行部77执行的读取恢复处理。如图10所示,恢复处理执行部77当开始步骤S45(图8)的读取恢复处理时,在显示部363上显示催促将与在发生异常的读取处理中原稿输送部5开始输送之前载置于原稿盘51上的多张原稿相同的多张原稿再次载置到原稿盘51上的画面。由此,引导用户将相同的多张原稿再次载置到原稿盘 51 上(S61)。
[0133]之后,恢复处理执行部77使原稿检测传感器91检测在原稿盘51上是否载置有原稿(S62)。在原稿检测传感器91输出低电平的检测信号而检测出在原稿盘51上载置有原稿的情况下(S62为“是”),视为相同的多张原稿再次被载置到原稿盘51上,与步骤S31 (图8)同样地开始原稿盘51的最上部的原稿的供给(S63)。
[0134]在每次由输送检测部72检测出正在输送的原稿即输送原稿的前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时(S64为“是”),恢复处理执行部77对前端到达读取位置413的原稿的张数进行计数,将该计数得到的张数作为恢复时输送张数存储到存储器中(S65)。
[0135]然后,恢复处理执行部77判定在步骤S65中存储到存储器中的恢复时输送张数是否与在步骤S44(图8)中存储到存储器中的用于确定异常发生原稿的信息所表示的张数一致。也就是说,由此,恢复处理执行部77判定该输送原稿是否为异常发生原稿(S66)。
[0136]恢复处理执行部77在步骤S66中判定为恢复时输送张数与用于确定异常发生原稿的信息所表示的张数不一致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在判定为该输送原稿不是异常发生原稿的情况下(S66为“否”),不使图像读取部4读取该输送原稿,而返回到步骤S63来开始该输送原稿之后的原稿的供给。
[0137]另一方面,恢复处理执行部77在步骤S66中判定为恢复时输送张数与用于确定异常发生原稿的信息所表示的张数一致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在判定为该输送原稿是异常发生原稿的情况下(S66为“是”),将在步骤S65中存储到存储器中的恢复时输送张数作为读取开始张数存储到存储器中(S67),使图像读取部4开始读取该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S68)。此外,恢复处理执行部77将通过图像读取部4在读取位置413读取的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逐行存储到存储器中。
[0138]读取时间测量部75例如利用图中省略的计时器电路等,开始测量从在步骤S64中检测出异常发生原稿的前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时起的经过时间。也就是说,由此,读取时间测量部75开始测量异常发生原稿的实际读取时间(S69)。
[0139]当由输送检测部72检测出异常发生原稿的后端已到达读取位置413时(S70为“是”),读取图像置换部78判断在检测出该后端时由读取时间测量部75测量得到的经过时间、即该读取恢复处理中的异常发生原稿的实际读取时间是否与在执行该读取恢复处理之前在步骤S38(图8)中存储到读取时间存储部76中的该异常发生原稿的实际读取时间一致(S71)。
[0140]然后,读取图像置换部78在步骤S71中判断为该读取恢复处理中的异常发生原稿的实际读取时间与存储在读取时间存储部76中的该异常发生原稿的实际读取时间不一致的情况下(S41为“否”),将在执行该读取恢复处理之前存储在图像存储部70中的与该异常发生原稿对应的图像,置换为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在该读取恢复处理中通过图像读取部4读取的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S72)。
[0141]另外,读取图像置换部78在执行了步骤S72的情况下,将存储在读取时间存储部76中的与该异常发生原稿对应的实际读取时间置换为在步骤S70中检测出异常发生原稿的后端到达读取位置413时由读取时间测量部75测量的经过时间、即该读取恢复处理中的异常发生原稿的实际读取时间(S73)。
[0142]然后,恢复处理执行部77在执行步骤S73之后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39 (图8),从未完成读取的剩下原稿、即异常发生原稿之后的原稿起读取原稿的图像。
[0143]另一方面,读取图像置换部78在步骤S71中判断为该读取恢复处理中的异常发生原稿的实际读取时间与存储在读取时间存储部76中的该异常发生原稿的实际读取时间一致的情况下(S71为“是”),不置换在执行该读取恢复处理之前存储在图像存储部70中的与该异常发生原稿对应的图像,并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39。
[0144]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数码复合机I具备原稿盘51、图像读取部4、原稿检测传感器91、致动器92、读取检测传感器93、原稿输送部5、图像存储部70、输送检测部72、最终原稿判断部73、异常检测部74、读取时间测量部75、读取时间存储部76、恢复处理执行部77以及读取图像置换部78来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
[0145]另一方面,如果在输送原稿的前端到达读取位置413并由图像读取部4开始读取输送原稿的图像之后开闭罩50被敞开,则有时在读取原稿图像的过程中产生问题。例如,抵抗辊54振动,原稿向与正常的输送方向不同的方向偏离地被输送到读取位置413,或者虽然输送原稿正常地被输送到读取位置413,但例如来自装置外部的光混入读取位置413,从而有可能成为由图像读取部4无法正常地读取原稿的图像的状态。
[0146]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在由最终原稿判断部73判断为输送原稿不是最终原稿的情况下(步骤S39为“否”或步骤S42为“是”),如上所述那样,在读取输送原稿的图像的过程中由于开闭罩50变为被敞开的状态而在从检测出输送原稿的后端到达读取位置413时起经过读取限制时间为止的期间内下一原稿的前端没有到达读取位置413时(步骤S41为“否”,步骤S40为“是”),由异常检测部74检测出发生了异常(步骤S43)。也就是说,即使不设置检测开闭罩50的开闭状态的开闭检测传感器,也如上所述那样地能够将无法正常地读取原稿的图像的状态适当地检测为发生了异常的状态。
[0147]在由异常检测部74检测出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步骤S43),由恢复处理执行部77执行读取恢复处理(步骤S45)。然后,在读取恢复处理中,当读取时间测量部75测量的对应于异常发生原稿的实际读取时间与存储在读取时间存储部76中的对应于异常发生原稿的实际读取时间不一致时(步骤S71为“否”),视为通过读取恢复处理读取的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与在执行读取恢复处理之前存储在图像存储部70中的对应于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不相同。在该情况下,存储在图像存储部70中的对应于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被置换为通过读取恢复处理读取的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步骤S72)。
[0148]也就是说,通过步骤S71,以在检测出发生异常的前后读取异常发生原稿时的实际读取时间是否相一致为条件,即在读取该异常发生原稿所得的图像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是否相一致为条件,适当地判断在发生异常前后读取异常发生原稿所得的图像是否相同。
[0149]另外,有时由于开闭罩50在读取输送原稿的图像的过程中被敞开,例如抵抗棍54振动,输送原稿向与正常的输送方向不同的方向偏离地被输送到读取位置413,从而比通常提前检测出输送原稿的后端到达读取位置413。即使由此在该输送原稿的图像的读取只进行到中途的状态下检测出发生异常,也能够通过执行读取恢复处理来迅速地重新读取作为异常发生原稿的该输送原稿以后的原稿的图像。[0150] 在通过读取恢复处理读取异常发生原稿所得的图像与存储在图像存储部70中的对应于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不相同的情况下,可以视为在检测出发生异常之前没有正常地完成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的读取。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将通过读取恢复处理读取的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重新存储到图像存储部70中。由此,能够可靠地读取多张原稿的图像并存储到图像存储部70中。
[0151 ] 在以上说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变形实施方式。
[0152]在上述例子中,读取图像置换部78在步骤S71进行判定是否满足如下条件(第一条件)的处理,该条件表示对应于异常发生原稿的实际读取时间与存储在读取时间存储部76中的对应于异常发生原稿的实际读取时间相一致。也可以除了该第一条件的判定处理以夕卜,还进行基于图像处理的追加的判定处理。例如,使图像处理部79对通过步骤S68至步骤S70读取的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并且使图像处理部79对在步骤S43中检测出发生异常之前存储在图像存储部70中的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也进行图像处理。然后,进一步进行判定是否满足被实施了图像处理的两个图像的相关信息相一致(第二条件)的处理。其中,被实施了图像处理的图像的相关信息,例如在作为图像处理进行了压缩处理的情况下表示压缩处理后的图像的数据大小,在作为图像处理进行了图像的浓度分布的分析处理的情况下表示作为该分析结果的浓度分布。
[0153]然后,在步骤S71中在同时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的情况下,不将存储在图像存储部70中的与异常发生原稿对应的图像置换为通过步骤S68至步骤S70读取的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而直接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39。另一方面,在不满足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中的一个以上的条件的情况下,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72,将存储在图像存储部70中的与异常发生原稿对应的图像置换为通过步骤S68至步骤S70读取的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
[0154]根据该结构,通过该变更后的步骤S71,以同时满足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为条件,判断在发生异常前后读取异常发生原稿所得的图像是否相同。因此,与以只满足第一条件为条件来进行该判断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该判断的精度。
[0155]作为其它变形实施方式,也可以仅依据所述第二条件来进行上述判断。即,也可以构成为不具备读取时间测量部75和读取时间存储部76,并且简化为不进行步骤S35、步骤S38、步骤S69以及步骤S73。与此相应地,读取图像置换部78使图像处理部79对通过步骤S68至步骤S70读取的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并且使图像处理部79对在步骤S43中检测出发生异常之前存储在图像存储部70中的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也进行图像处理,来代替所述步骤S71。然后,判定被实施了该图像处理的两个图像的相关信息是否一致。
[0156]根据该其它变形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步骤S71,以对读取异常发生原稿所得的图像实施了图像处理后的图像的相关信息(例如对读取的图像实施压缩处理后的数据大小、读取的图像的浓度分布等)是否在发生异常的前后相一致为条件,能够适当地判断在发生异常前后读取异常发生原稿所得的图像是否相同。
[0157]作为另一变形实施方式,也可以设为不会在原稿输送路径上同时存在多张原稿的结构。在该情况下,最终原稿判断部73不执行步骤S42和原稿输送存储处理(图9),在步骤S39中,与步骤S53同样地由原稿检测传感器91检测在原稿盘51上是否载置有原稿,以代替判定在存储器中是否存储有原稿总张数。然后,在该步骤S39中由原稿检测传感器91检测出在原稿盘51上载置有原稿的情况下,最终原稿判断部73判断为输送原稿不是最终原稿。
[0158]以上,在上述第I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以数码复合机为例说明了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还能够适用于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或传真机等图像形成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置部,用于载置原稿; 图像读取部,在规定的读取位置读取原稿的图像; 原稿输送部,隔开预定的纸间时间而逐张抽出载置于所述载置部的原稿,经由所述读取位置排出该原稿; 开闭罩,开闭自如地覆盖由所述原稿输送部输送所述原稿的输送路径; 最终原稿判断部,判断作为由所述原稿输送部正在输送的原稿的输送原稿是否为载置于所述载置部的原稿中的作为最终的原稿的最终原稿; 输送检测部,检测所述输送原稿的前端或后端到达所述读取位置; 异常检测部,预先设定比所述纸间时间长的读取限制时间,在由所述最终原稿判断部判断为所述输送原稿不是所述最终原稿、且由所述输送检测部检测出所述输送原稿的后端已到达所述读取位置的情况下,在从检测出所述输送原稿的后端已到达所述读取位置时起经过所述读取限制时间为止的期间,由所述输送检测部没有检测出下一原稿的前端已到达所述读取位置时,则检测出发生了异常,其中,所述下一原稿是接着所述输送原稿之后输送的原稿;以及 读取判断部,在由所述最终原稿判断部判断为所述输送原稿不是所述最终原稿、且由所述输送检测部检测出所述输送原稿的前端已到达所述读取位置的情况下,在由所述异常检测部没有检测出异常的状态下由所述输送检测部检测出所述下一原稿的前端已到达所述读取位置时,判断为由所述图像读取部对所述输送原稿的图像的读取已经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读取判断确认部,催促进行确认由所述图像读取部对所述输送原稿的图像的读取是否失败的确认输入,所述读取判断确认部, 在由所述最终原稿判断部判断为所述输送原稿是所述最终原稿的情况下,并且,在从所述输送检测部检测出所述输送原稿的前端已到达所述读取位置时起至由所述输送检测部检测出该输送原稿的后端已到达所述读取位置为止的经过时间比规定的一张原稿的读取时间短的情况下,催促进行所述确认输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读取时间测量部,测量实际读取时间,该实际读取时间是从所述输送检测部检测出所述输送原稿的前端已到达所述读取位置时起至由所述输送检测部检测出该输送原稿的后端已到达所述读取位置为止的时间, 所述一张原稿的读取时间是基于由所述读取时间测量部测量的所述实际读取时间而设定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图像存储部,存储由所述图像读取部读取的原稿的图像; 恢复处理执行部,在由所述异常检测部检测出发生了异常时,执行如下的读取恢复处理:引导用户将与在所述原稿输送部开始输送之前载置于所述载置部的多张原稿相同的多张原稿再次载置到所述载置部,使所述原稿输送部输送所述原稿,并且使所述图像读取部读取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该异常发生原稿是由所述异常检测部检测出发生了异常时的所述输送原稿;以及读取图像置换部,判断通过所述读取恢复处理读取的所述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是否与在执行所述读取恢复处理之前存储在所述图像存储部中的对应于所述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相同,在判断为不相同的情况下,将存储在所述图像存储部中的对应于所述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置换为通过所述读取恢复处理读取的所述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读取时间测量部,测量实际读取时间,该实际读取时间是从所述输送检测部检测出所述输送原稿的前端已到达所述读取位置时起至由所述输送检测部检测出该输送原稿的后端已到达所述读取位置为止的时间;以及 读取时间存储部,存储由所述读取时间测量部测量的所述实际读取时间,其中, 所述读取图像置换部,在由所述恢复处理执行部执行了所述读取恢复处理的情况下,在由所述读取时间测量部测量的对应于所述异常发生原稿的所述实际读取时间与存储在所述读取时间存储部中的对应于所述异常发生原稿的所述实际读取时间相一致时,判断为通过所述读取恢复处理读取的所述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与在执行所述读取恢复处理之前存储在所述图像存储部中的对应于所述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相同;另一方面,在由所述读取时间测量部测量的对应于所述异常发生原稿的所述实际读取时间与存储在所述读取时间存储部中的对应于所述异常发生原稿的所述实际读取时间不一致时,判断为通过所述读取恢复处理读取的所述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与在执行所述读取恢复处理之前存储在所述图像存储部中的对应于所述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不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图像处理部,对由所述图像读取部读取的图像实施图像处理,其中, 所述读取图像置换部,在对通过所述读取恢复处理读取的所述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实施所述图像处理所得的图像的相关信息与对存储在所述图像存储部中的对应于所述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实施所述图 像处理所得的图像的相关信息相一致时,判断为通过所述读取恢复处理读取的所述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与在执行所述读取恢复处理之前存储在所述图像存储部中的对应于所述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相同;另一方面,在对通过所述读取恢复处理读取的所述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实施所述图像处理所得的图像的相关信息与对存储在所述图像存储部中的对应于所述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实施所述图像处理所得的图像的相关信息不一致时,判断为通过所述读取恢复处理读取的所述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与在执行所述读取恢复处理之前存储在所述图像存储部中的对应于所述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不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读取时间测量部,测量实际读取时间,该实际读取时间是从所述输送检测部检测出所述输送原稿的前端已到达所述检测位置时起至由所述输送检测部检测出该输送原稿的后端已到达所述检测位置为止的时间; 读取时间存储部,存储由所述读取时间测量部测量的所述实际读取时间;以及 图像处理部,对由所述图像读取部读取的图像实施图像处理,其中, 所述读取图像置换部,在由所述恢复处理执行部执行了所述读取恢复处理的情况下,在满足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时,判断为通过所述读取恢复处理读取的所述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与在执行所述读取恢复处理之前存储在所述图像存储部中的对应于所述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相同,另一方面,在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和所述第二条件中的任一条件时,判断为通过所述读取恢复处理读取的所述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与在执行所述读取恢复处理之前存储在所述图像存储部中的对应于所述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不相同,其中,所述第一条件是由所述读取时间测量部测量的对应于所述异常发生原稿的所述实际读取时间与存储在所述读取时间存储部中的对应于所述异常发生原稿的所述实际读取时间相一致,所述第二条件是对通过所述读取恢复处理读取的所述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实施所述图像处理所得的图像的相关信息与对存储在所述图像存储部中的对应于所述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实施所述图像处理所得的图像的相关信息相一致。
8.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置部,用于载置原稿; 图像读取部,在规定的读取位置读取原稿的图像; 图像存储部,存储由所述图像读取部读取的原稿的图像; 原稿输送部,隔开预定的纸间时间而逐张抽出载置于所述载置部的原稿,经由所述读取位置排出该原稿; 开闭罩,开闭自如地覆盖由所述原稿输送部输送所述原稿的输送路径; 最终原稿判断部,判断作为由所述原稿输送部正在输送的原稿的输送原稿是否为载置于所述载置部的原稿中的作为最终的原稿的最终原稿; 输送检测部,检测所述输送原稿的前端或后端到达所述读取位置; 异常检测部,预先设定比所述纸间时间长的读取限制时间,在由所述最终原稿判断部判断为所述输送原稿不是所述最终原稿、且由所述输送检测部检测出所述输送原稿的后端已到达所述读取位置的情·况下,在从检测出所述输送原稿的后端已到达所述读取位置时起经过所述读取限制时间为止的期间由所述输送检测部没有检测出下一原稿的前端已到达所述读取位置时,则检测出发生了异常,其中,所述下一原稿是接着所述输送原稿之后输送的原稿; 恢复处理执行部,在由所述异常检测部检测出发生了异常时,执行如下的读取恢复处理:引导用户将与在所述原稿输送部开始输送之前载置于所述载置部的多张原稿相同的多张原稿再次载置到所述载置部,使所述原稿输送部输送所述原稿,并且使所述图像读取部读取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该异常发生原稿是由所述异常检测部检测出发生了异常时的所述输送原稿;以及 读取图像置换部,判断通过所述读取恢复处理读取的所述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是否与在执行所述读取恢复处理之前存储在所述图像存储部中的对应于所述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相同,在判断为不相同的情况下,将存储在所述图像存储部中的对应于所述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置换为通过所述读取恢复处理读取的所述异常发生原稿的图像。
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 图像形成部,基于由所述图像读取装置的所述图像读取部读取的图像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
【文档编号】H04N1/00GK103856659SQ201310613360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0日
【发明者】原田博之, 木村新一 申请人: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