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道配置方法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90419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信道配置方法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信道配置方法,应用于基于宏微网络结构的小区,包括:微基站获取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信道配置信息,信道配置信息用于配置微基站在广播控制信道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微基站根据信道配置信息,配置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在本发明中,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使得微基站和宏基站相互不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上为接入的用户预留资源,微基站和宏基站在BCCH载波的业务信道可以同时分别给不同的用户使用,可以充分为宏网络和微网络上新接入用户提供业务数据传输服务,提高小区的业务容量。
【专利说明】信道配置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信道配置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为了减轻数据业务流量的增长给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Mobile Communications,GSM)网络容量带来的压力,一般使用宏微共小区组网方式。所谓共小区是指一个小区之内设有多个用于收发信号的站点或射频模块,这些站点或射频模块分布于不同的位置点上,拥有相同的小区标识(Identity,ID)。这种组网方式能够利用微小区上的底层网吸收话务热点地区的业务,以及加强对盲区的网络覆盖,提升整个网络的通信质量和网络容量。
[0003]如图1所示,在小区中部署宏基站101和多个微基站102,微基站102与宏基站101同属于一个小区,而且拥有共同的小区ID,即微基站102和宏基站101在广播控制信道(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 BCCH)载波和业务载波上的信道共小区。其中,微基站102可以应用在一些话务热点区域,通过单站点发射,减少小区间干扰,提升话务热点区域的业务容量,也可以应用在弱覆盖区域,改善小区覆盖。在这种宏微共小区组网方案中,BCCH载波上的信道包括控制信道(包括广播信道)和业务信道,其和业务载波上的控制信道在小区内的所有位置组上进行发射。另外,业务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可以在所有的位置组上发射,也可以在宏网络和用户所在的位置组上发射。当用户接入到小区内的一个位置组上时,小区内其他位置组或宏网络将为该用户预留对应的资源,以保证用户在宏基站101和微基站102间移动时,能够平滑切换,避免影响用户业务体验。
[0004]尽管宏微共小区组网方案能够提升网络的通信质量,但是位置组为接入宏网络或其他位置组的用户预留的资源无法为其他用户使用,这使得该组网方案存在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道配置方法,使用本发明方法能够提升小区的业务容量。
[0006]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信道配置方法,包括:
[0007]微基站获取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该第一信道配置信息用于配置微基站在广播控制信道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该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0008]该微基站根据该第一信道配置信息,配置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
[0009]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微基站位于该小区内的话务热点区域位置组上,该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将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信道全都配置为业务信道。
[0010]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配置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控制信道;该微基站根据该第一信道配置信息,在BCCH载波上配置控制信道。
[0011]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微基站位于该小区内的话务热点区域位置组上或位于该小区内的弱覆盖区域位置组上。
[0012]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至第三种中任意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将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在宏网络中使用射频单元(Radio Frequency Unit, RFU)共小区,该宏基站使用RFU收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将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在宏网络中使用射频拉远单元(Radio Remote Unit, RRU)共小区,该宏基站使用RRU收发信号。
[0013]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至第四种中任意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网络侧设备获取该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网络侧设备判断该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是否等于或大于第一预定用户量门限,以及判断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是否与该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若判断结果为该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等于或大于第一预定用户量门限,且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该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则向该微基站发送该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该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将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该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该微基站在获取该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该第一信道配置信息之后,根据该第一信道配置信息,将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该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0014]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信道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
[0015]网络侧设备获得小区的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
[0016]网络侧设备判断该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是否等于或大于第一预定用户量门限,以及判断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是否与该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若判断结果为该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等于或大于第一预定用户量门限,且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该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则向该微基站发送该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该第一信道配置信息用于将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该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0017]结合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配置微基站在广播控制信道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
[0018]结合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微基站位于该小区内的话务热点区域位置组上,该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将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信道全都配置为业务信道。
[0019]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信道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
[0020]网络侧设备获得小区的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
[0021]网络侧设备判断该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定用户量门限,以及判断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是否与该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若判断结果为该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预定用户量门限,且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该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则向该微基站发送该第二信道配置信息,该第二信道配置信息用于将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该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
[0022]结合本发明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微基站发送该第二信道配置信息还包括:
[0023]该网络侧设备判断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信道是否全为业务信道,若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信道全为业务信道,则向该微基站发送该第二信道配置信息,其中,该第二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将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信道配置为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
[0024]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网络切换方法,该方法包括:
[0025]网络侧设备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该用户终端位于小区的微基站所在的位置组内,使用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该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0026]网络侧设备根据该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并判断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是否低于信号质量门限,若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则将该用户终端切换入该小区的宏网络;或者,网络侧设备根据该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并判断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是否低于信号强度门限,若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低于预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则将该用户终端切换入该小区的宏网络。
[0027]结合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在该判断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是否低于信号质量门限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0028]若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则判断该用户终端周围是否存在能够提供满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微网络,若该用户终端周围存在该微网络,则将该用户终端切换入该微网络;若该用户终端周围不存在该微网络,则将该用户终端切换入该小区的宏网络;
[0029]或者,若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则寻找能够为该用户终端提供最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网络,若能够为该用户终端提供最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网络为微网络,则将该用户终端切换入该微网络;若能够为该用户终端提供最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网络为宏网络,则将该用户终端切换入该宏网络;
[0030]或者,在该判断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是否低于信号强度门限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0031]若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低于预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则判断该用户终端周围是否存在能够提供满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微网络,若该用户终端周围存在该微网络,则将该用户终端切换入该微网络;若该用户终端周围不存在该微网络,则将该用户终端切换入该小区的宏网络;
[0032]或者,若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低于预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则寻找能够为该用户终端提供最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网络,该网络包括微网络和宏网络,若该网络为微网络,则将该用户终端切换入该微网络;若该网络为宏网络,则将该用户终端切换入该宏网络。
[0033]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包括:[0034]网络侧设备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下行信号测量报告,其中,该用户终端接入在小区的宏网络上,使用该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而且该用户终端位于该小区的微基站所在的位置组内;该小区的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该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0035]网络侧设备根据该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并判断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是否低于信号质量门限,若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则将该用户终端切换入该微基站所在的微网络;或者,网络侧设备根据该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并判断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是否低于信号强度门限,若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低于预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则将该用户终端切换入该微基站所在的微网络。
[0036]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包括:
[0037]网络侧设备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下行信号测量报告,其中,该用户终端位于该重叠的区域,使用小区的第一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该小区还包括第二微基站,该第一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该第二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该第一微基站所在的位置组与该第二微基站所在的位置组具有相互重叠的区域;
[0038]网络侧设备根据该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并判断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是否低于信号质量门限,若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则将该用户终端切换入该第二微基站所在的微网络;或者,网络侧设备根据该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并判断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是否低于信号强度门限,若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低于预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则将该用户终端切换入该第二微基站所在的微网络。
[0039]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微基站,包括:
[0040]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该第一信道配置信息用于配置微基站在广播控制信道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该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0041]配置单元,用于根据该获取单元获取的该第一信道配置信息,配置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
[0042]结合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微基站位于该小区内的话务热点区域位置组上,该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将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信道全都配置为业务信道。
[0043]结合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配置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控制信道;该配置单元还用于根据该获取单元获取的该第一信道配置信息,在BCCH载波上配置控制信道。
[0044]结合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七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微基站位于该小区内的话务热点区域位置组上或位于该小区内的弱覆盖区域位置组上。
[0045]结合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第一至第三任意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七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将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在宏网络中使用RFU共小区,该宏基站使用RFU收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将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在宏网络中使用RRU共小区,该宏基站使用RRU收发信号。
[0046]结合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第一至第四任意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七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将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该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该配置单元还用于根据该第一信道配置信息,将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该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0047]本发明第八方面提供一种网络系统,其包括网络侧设备和如上所述的微基站,该网络侧设备用于向该微基站发送该第一信道配置信息。
[0048]本发明第九方面提供一种网络系统,包括:
[0049]宏基站,用于在BCCH载波上配置业务信道;
[0050]微基站,用于在BCCH载波上的配置业务信道,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该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0051]结合本发明第九方面,在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微基站位于该小区内的话务热点区域位置组上,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信道全为业务信道。
[0052]结合本发明第九方面,在第九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信道包括业务信道和控制信道。
[0053]结合本发明第九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九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微基站位于该小区内的话务热点区域位置组上或位于该小区内的弱覆盖区域位置组上。
[0054]结合本发明第九方面或第九方面的第一至第三任意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九方面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微基站用于使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在宏网络中使用RFU共小区,该宏基站用于通过RFU收发信号;或者,该微基站用于使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在宏网络中使用RRU共小区,该宏基站用于通过RRU收发信号。
[0055]本发明第十方面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
[0056]获取单元,用于获得该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
[0057]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该获取单元获取的该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是否等于或大于第一预定用户量门限,以及判断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是否与该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
[0058]发送单元,用于若该判断单元判断该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等于或大于第一预定用户量门限,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该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则向该微基站发送该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该第一信道配置信息用于将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该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0059]结合本发明的第十方面,在第十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配置微基站在广播控制信道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
[0060]结合本发明的第十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十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微基站位于该小区内的话务热点区域位置组上,该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将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信道全都配置为业务信道。[0061]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
[0062]获取单元,用于获得小区的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
[0063]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该获取单元获取的该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定用户量门限,而且判断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是否与该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0064]发送单元,用于若该判断单元判断该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预定用户量门限,而且判断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该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则向该微基站发送该第二信道配置信息,该第二信道配置信息用于将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该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
[0065]结合本发明第十一方面,在第十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信道是否全为业务信道;
[0066]该发送单元还用于若该判断单元判断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信道全为业务信道,则向该微基站发送该第二信道配置信息,其中,该第二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将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信道配置为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
[0067]本发明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
[0068]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该用户终端位于小区的微基站所在的位置组内,使用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该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0069]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该接收单元接收的该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并判断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是否低于信号质量门限,若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则将该用户终端切换入该小区的宏网络上;或者,用于根据该接收单元接收的该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并判断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是否低于信号强度门限,若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低于预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则将该用户终端切换入该小区的宏网络。
[0070]结合本发明第十二方面,在第十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处理单元还用于在该判断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是否低于信号质量门限之后,若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则判断该用户终端周围是否存在能够提供满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微网络,若该用户终端周围存在该微网络,则将该用户终端切换入该微网络;若该用户终端周围不存在该微网络,则将该用户终端切换入该小区的宏网络;
[0071]或者,该处理单元还用于在该判断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是否低于信号质量门限之后,若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则寻找能够为该用户终端提供最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网络,若能够为该用户终端提供最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网络为微网络,则将该用户终端切换入该微网络;若能够为该用户终端提供最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网络为宏网络,则将该用户终端切换入该宏网络;
[0072]或者,该处理单元还用于在该判断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是否低于信号强度门限之后,若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低于预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则判断该用户终端周围是否存在能够提供满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微网络,若该用户终端周围存在该微网络,则将该用户终端切换入该微网络;若该用户终端周围不存在该微网络,则将该用户终端切换入该小区的宏网络;
[0073]或者,该处理单元还用于在该判断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是否低于信号强度门限之后,若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低于预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则寻找能够为该用户终端提供最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网络,该网络包括微网络和宏网络,若该网络为微网络,则将该用户终端切换入该微网络;若该网络为宏网络,则将该用户终端切换入该宏网络。
[0074]本发明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
[0075]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下行信号测量报告,其中,该用户终端接入在小区的宏网络上,使用该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而且该用户终端位于该小区的微基站所在的位置组内,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该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0076]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该接收单元接收的该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并判断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是否低于信号质量门限,若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则将该用户终端切换入该微基站所在的微网络;或者,网络侧设备根据该接收单元接收的该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并判断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是否低于信号强度门限,若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低于预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则将该用户终端切换入该微基站所在的微网络。
[0077]本发明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
[0078]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下行信号测量报告,其中,该用户终端位于该重叠的区域,使用小区的第一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该第一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该小区的第二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该第一微基站所在的位置组与该第二微基站所在的位置组具有相互重叠的区域;
[0079]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该接收单元接收的该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并判断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是否低于信号质量门限,若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则将该用户终端切换入该第二微基站所在的微网络;或者,网络侧设备根据该接收单元接收的该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并判断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是否低于信号强度门限,若该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低于预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则将该用户终端切换入该第二微基站所在的微网络。
[0080]在本发明中,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该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使得该微基站和该宏基站相互不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上为接入的用户预留资源,该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资源得到充分释放,这样宏网络和微网络上BCCH载波的业务信道可以同时分别给不同的用户使用,可以充分为宏网络和微网络上新接入用户提供业务数据传输服务,提高小区的业务容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81]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小区网络结构示意图;
[0082]图2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信道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83]图3是本发明一种小区网络结构示意图;
[0084]图4是BCCH载波上的信道结构示意图;[0085]图5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信道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86]图6是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信道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87]图7是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网络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88]图8是实施例5提供的一种网络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89]图9是实施例6提供的一种网络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90]图10是实施例7提供的一种微基站的结构框图;
[0091]图11是实施例8提供的一种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92]图12是实施例9提供的一种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93]图13是实施例9提供的另一种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94]图14是实施例10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框图;
[0095]图15是实施例11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框图;
[0096]图16是实施例12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框图;
[0097]图17是实施例13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框图;
[0098]图18是实施例14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框图;
[0099]图19是实施例15提供的一种微基站的结构框图;
[0100]图20是实施例16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框图;
[0101]图21是实施例17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框图;
[0102]图22是实施例18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框图;
[0103]图23是实施例19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框图;
[0104]图24是实施例20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10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配置方法,以及相应的提升业务容量的方法、网络切换方法。以下进行详细介绍。
[0106]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了 一种信道配置方法,应用于基于宏微网络结构的小区,包括:
[0107]201、微基站获取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信道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用于配置微基站在广播控制信道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0108]所述微基站可以是位于所述小区内的话务热点区域位置组上的微基站,也可以是位于所述小区内的弱覆盖区域位置组上的微基站。
[0109]202、所述微基站根据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配置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
[01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使得所述微基站和所述宏基站相互不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上为接入的用户预留资源,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资源得到充分释放,可以充分的应用于宏网络上的业务数据传输,提高小区的业务容量。
[01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微基站可以位于所述小区内的话务热点区域位置组上,提高所述微基站所在位置组的业务容量。
[0112]在本实施例中,如果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微基站所在位置组的业务容量,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可以用于将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信道全都配置为业务信道,使得所述微基站根据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配置的业务信道的数量得到进一步增加。
[0113]在本实施例中,在实施步骤201之前,为了使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所述信道配置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实施步骤:
[0114]所述网络侧设备获取所述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在一般情况下,所述网络侧设备可以实时统计所述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
[0115]在所述网络侧设备获取所述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之后,所述网络侧设备判断所述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是否等于或大于第一预定用户量门限,以及判断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是否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若判断结果为所述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等于或大于第一预定用户量门限,且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则向所述微基站发送所述第一第一信道配置信息,所述第一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0116]所述微基站在获取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第一信道配置信息之后,根据所述第一第一信道配置信息,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0117]在上述步骤中,所述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等于或大于第一预定用户量门限时,这种情况表明所述微基站可用于承载用户的资源紧张,急需释放业务信道资源来满足用户需求。为了解决所述微基站业务信道资源紧张问题,需要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在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后,所述微基站和所述宏基站相互不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上为接入的用户预留资源,所述微基站原先在BCCH载波上的预留的业务信道资源得到充分释放,可以充分的应用于宏网络上的业务数据传输,提高小区的业务容量。
[0118]在本实施例中,如果为了保证控制信道对所述微基站所在位置组的覆盖,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可以用于配置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控制信道。所述微基站根据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可以在BCCH载波上配置控制信道。具体的,所述微基站可以根据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在BCCH载波上同时配置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将部分BCCH波上的部分时隙配置成控制信道,将部分时隙配置成业务信道。如BCCH波上包含8个时隙,可以将前三个时隙配置成控制信道,后五个时隙配置成业务信道。
[01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微基站也可以位于所述小区内的弱覆盖区域位置组上,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配置所述第二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控制信道;所述微基站根据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可以在BCCH载波上配置控制信道。具体的,所述微基站可以根据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在BCCH载波上同时配置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将部分BCCH波上的部分时隙配置成控制信道,将部分时隙配置成业务信道。由于宏基站发射的控制信道可能对弱覆盖区域覆盖不足,所述微基站配置的控制信道可以保证弱覆盖区域位置组上的用户终端能够接收到良好的控制信号。
[01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可以用于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在宏网络中使用RFU共小区,所述宏基站使用RFU收发信号。或者,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在宏网络中使用RRU共小区,所述宏基站使用RRU收发信号。如果小区中设有多个所述微基站,那么接入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业务信道的用户终端可以平滑切换入其他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
[0121]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微基站在TCH波上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宏基站在TCH波上的业务信道可以共小区,使得用户可以在所述微基站所在的位置组和宏网络之间平滑切换。
[0122]如图3所示,图3展示了本发明实施例1的应用场景。在图3中,小区包括了 5个位置组,其中,位置组I为宏基站覆盖的区域,位置组2和位置组4为弱覆盖区域,位置组3和位置组5为话务热点区域。宏基站可以为分布式基站,具有RFU单元,微基站具有RRU单元,并通过RRU单元收发信息。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信道,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信道包括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在TCH载波上配置业务信道。位置组2和位置组4上的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信道,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信道包括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在TCH载波上配置业务信道。位置组3上的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信道,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信道全为控制信道,在TCH载波上配置业务信道。位置组5上的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信道,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信道全为业务信道,在TCH载波上配置业务信道。
[0123]其中,宏基站或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信道过程中,如图4所示,可以将BCCH载波的第I个时隙至第3个时隙分别配置为BCCH、SDCCH和SDCCH,将BCCH载波的第4个时隙至第8个时隙分别配置为TCH、TCH、H)CH、PDCH和TOCH。位置组2和位置组4上的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使得位置组2和位置组4上的微基站和所述宏基站相互不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上为接入的用户预留资源。当有用户接入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时,位置组2和位置组4上的微基站无需预留相应的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而这些相应的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可以用于接入位置组2和位置组4上的用户,从而提高位置组2和位置组4的业务容量。位置5上的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信道全为业务信道,而且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使得位置组5上的微基站和所述宏基站相互不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上为接入的用户预留资源,位置组5上的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所有信道都可以用于接入位置组5上的用户,从而大幅提高位置组5的业务容量。
[0124]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2还提供一种信道配置方法,应用于基于宏微网络结构的小区,所述小区包括宏基站和微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0125]301、网络侧设备获得所述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
[0126]302、网络侧设备判断所述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是否等于或大于第一预定用户量门限,以及判断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是否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
[0127]303、若判断结果为所述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等于或大于第一预定用户量门限,而且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则向所述微基站发送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用于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0128]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可以为无线网络控制器,其可以通过比较已获得的所述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和第一预定用户量门限,若所述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等于或大于第一预定用户量门限,则判断微基站接近最大的用户承载量,需要进行扩容。所述微基站在接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后,可以根据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使得所述微基站和所述宏基站相互不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上为接入的用户预留资源,所述微基站原先在BCCH载波上的预留的业务信道资源得到充分释放,可以充分的应用于宏网络上的业务数据传输,提高小区的业务容量。
[01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微基站位于所述小区内的话务热点区域位置组上,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配置微基站在广播控制信道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以提高微基站的业务信道资源。优选的,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信道全都配置为业务信道。由于宏基站发射的控制信道能够对所述小区内的话务热点区域位置组进行良好的覆盖,即使所述微基站不再发射控制信道,也不会对所述位置组上的用户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所述微基站可以根据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信道全都配置为业务信道,而且这些配置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从而大幅增加所述微基站所在位置组上能够提供用户接入的业务信道,提高了所述微基站所在位置组的业务容量。
[0130]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3还提供一种信道配置方法,应用于基于宏微网络结构的小区,所述小区包括宏基站和微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0131]401、网络侧设备获得所述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
[0132]402、网络侧设备判断所述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定用户量门限,以及判断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是否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0133]403、若判断结果为所述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预定用户量门限,而且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则向所述微基站发送所述第二信道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信道配置信息用于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
[0134]在本实施例中,判断结果为所述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预定用户量门限,表明用户量在所述微基站能够承载的业务容量范围之内,而且即使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预留给接入宏网络的用户,所述微基站也能够承载所述微基站所在位置组上的用户量,因此,可以所述微基站可以根据所述第二信道配置信息,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使得用户能够在所述微基站所在位置组和所述宏网络之间的平滑切换。
[0135]由于存在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信道全为业务信道的情况,为了加强所述微基站所在位置组上的控制信道的覆盖,那么本实施例还可以采取以下进一步技术措施。
[0136]优选的,所述微基站发送所述第二信道配置信息的步骤还可以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判断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信道是否全为业务信道,若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信道全为业务信道,则向所述微基站发送所述第二信道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信道配置为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在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部分信道改为控制信道后,加强了所述微基站所在位置组上的控制信道的覆盖。
[0137]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了一种网络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基于宏微网络结构的小区,所述小区包括宏基站和微基站,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因此,接入的用户在这两个信道之间无法进行平滑切换,需要进行小区内的切换,而所述方法能够解决此问题。所述方法包括:
[0138]501、网络侧设备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下行信号测量报告,所述用户终端位于所述微基站所在的位置组内,使用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
[0139]502、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并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是否低于信号质量门限,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小区的宏网络上;或者,503、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并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是否低于信号强度门限,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低于预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小区的宏网络。
[0140]在本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可以为无线网络控制器,其可以将信号质量门限或信号强度门限作为判断用户终端的信号质量或信号强度好坏的衡量依据。当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或者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低于预定的信号强度门限时,可以判断用户终端使用所述微基站所在的微网络的信号较差,用户终端可能移动至所述微基站所在位置组的边缘,此时,可以将用户终端从所述微基站所在的微网络切换入宏网络。
[0141]优选的,在所述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是否低于信号质量门限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0142]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则判断所述用户终端周围是否存在能够提供满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微网络,若所述用户终端周围存在所述微网络,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微网络;若所述用户终端周围不存在所述微网络,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小区的宏网络。
[0143]所述用户终端可能从一个位置组移动至相邻的位置组,若相邻的位置组上的微网络能够满足用户的通信质量要求服务,则可以切换入相邻的位置组上的微网络。
[0144]或者,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则寻找能够为所述用户终端提供最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网络,若能够为所述用户终端提供最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网络为微网络,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微网络;若能够为所述用户终端提供最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网络为宏网络,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宏网络。可见,所述用户终端可以选择提供最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网络切入。
[0145]或者,在所述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是否低于信号强度门限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0146]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低于预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则判断所述用户终端周围是否存在能够提供满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微网络,若所述用户终端周围存在所述微网络,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微网络;若所述用户终端周围不存在所述微网络,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小区的宏网络。
[0147]所述用户终端可能从一个位置组移动至相邻的位置组,若相邻的位置组上的微网络能够满足用户的通信质量要求服务,则可以切换入相邻的位置组上的微网络。
[0148]或者,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低于预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则寻找能够为所述用户终端提供最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网络,若能够为所述用户终端提供最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网络为微网络,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微网络;若能够为所述用户终端提供最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网络为宏网络,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宏网络。可见,所述用户终端可以选择提供最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网络切入。
[0149]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一种网络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基于宏微网络结构的小区,所述小区包括宏基站和微基站,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因此,接入的用户在这两个信道之间无法进行平滑切换,需要进行小区内的切换,而所述方法能够解决此问题,所述方法包括:
[0150]601、网络侧设备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下行信号测量报告,其中,所述用户终端接入在所述小区的宏网络上,使用所述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而且所述用户终端位于所述微基站所在的位置组内。
[0151]602、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并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是否低于信号质量门限,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微基站所在的微网络;或者,603、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并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是否低于信号强度门限,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低于预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微基站所在的微网络。
[0152]在本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可以为无线网络控制器,其可以将信号质量门限或信号强度门限作为判断用户终端的信号质量或信号强度好坏的衡量依据。当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或者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低于预定的信号强度门限时,可以判断用户终端使用所述宏网络的信号较差,用户终端可以切换入其所位于的位置组的微网络。
[0153]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一种网络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基于宏微网络结构的小区,所述小区包括第一微基站和第二微基站,所述第一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所述第二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所述第一微基站所在的位置组与所述第二微基站所在的位置组具有相互重叠的区域,所述方法包括:
[0154]701、网络侧设备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下行信号测量报告,其中,所述用户终端位于所述重叠的区域,使用所述第一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
[0155]702、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并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是否低于信号质量门限,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第二微基站所在的微网络;或者,703、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并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是否低于信号强度门限,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低于预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第二微基站所在的微网络。
[0156]在本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可以为无线网络控制器,其可以将信号质量门限或信号强度门限作为判断用户终端的信号质量或信号强度好坏的衡量依据。当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或者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低于预定的信号强度门限时,可以判断用户终端使用所述第一微基站所在的微网络的信号较差,用户终端可以切换入所述第二微基站所在的微网络。
[0157]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7提供一种微基站,包括:
[0158]获取单元801,用于获取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信道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用于配置微基站在广播控制信道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0159]配置单元802,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配置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
[016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使得所述微基站和所述宏基站相互不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上为接入的用户预留资源,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资源得到充分释放,可以充分的应用于宏网络上的业务数据传输,提高小区的业务容量。
[0161]优选的,所述微基站位于所述小区内的话务热点区域位置组上,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将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信道全都配置为业务信道。
[0162]优选的,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配置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控制信道;所述配置单元802根据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在BCCH载波上配置控制信道。
[0163]优选的,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配置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控制信道;所述配置单元802还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在BCCH载波上配置控制信道。
[0164]优选的,所述微基站位于所述小区内的话务热点区域位置组上或位于所述小区内的弱覆盖区域位置组上。
[0165]优选的,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在宏网络中使用射频单元RFU共小区,所述宏基站使用RFU收发信号。或者,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在宏网络中使用射频拉远单元RRU共小区,所述宏基站使用RRU收发信号。这使得所述微基站和所述宏基站相互不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上为接入的用户预留资源,为所述微基站和所述宏基站释放了业务信道资源。
[0166]优选的,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0167]所述配置单元80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0168]如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8提供一种网络系统,包括无线网络控制器901和如实施例7所述的微基站902,所述无线网络控制器901用于向所述微基站902发送信道配置信息。[0169]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9提供一种网络系统1003,包括:
[0170]宏基站1001,用于在BCCH载波上配置业务信道;
[0171]微基站1002,用于在BCCH载波上的配置业务信道,所述微基站1002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宏基站1001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0172]优选的,所述微基站1002位于所述小区内的话务热点区域位置组上,所述微基站1002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信道全为业务信道。
[0173]优选的,所述微基站1002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信道包括业务信道和控制信道。
[0174]优选的,所述微基站1002位于所述小区内的话务热点区域位置组上或位于所述小区内的弱覆盖区域位置组上。
[0175]优选的,所述微基站1002用于使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在宏网络中使用RFU共小区,所述宏基站1001用于通过射频单元RFU收发信号。或者,所述微基站1002用于使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在宏网络中使用RRU共小区,所述宏基站1001用于通过RRU收
发信号。
[0176]具体如图13所示的网络系统,该网络系统包括位置组I上的宏基站、位置组2上的微基站、位置组3上的微基站、位置组4上的微基站和位置组5上的微基站。位置组I上的宏基站和其他位置组上的微基站都在TCH载波(TCH TRX)和BCCH载波(BCCH TRX)配置业务信道。其中,位置组I上的宏基站、位置组2上的微基站、位置组3上的微基站和位置组4上的微基站还在BCCH载波上配置业务信道,即BCCH载波上配置的全部业务信道包括了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位置组5是所述小区内的话务热点区域位置组,位置组5上的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全部信道全配置为业务信道,使得位置组上的微基站的业务信道资源得到充分释放,提升了业务容量。此外,为了使微网络中的信号能够平滑切换,位置组2上的微基站、位置组3上的微基站、位置组4上的微基站和位置组5上的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在宏网络中使用RFU共小区,位置组I上的宏基站通过射频单元RFU收发信号,但其仍然与微基站共小区分离。
[0177]如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0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
[0178]获取单元1101,用于获得所述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
[0179]判断单元1102,用于判断所述获取单元1101获取的所述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是否等于或大于第一预定用户量门限,以及判断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是否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
[0180]发送单元1103,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1102判断所述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等于或大于第一预定用户量门限,而且判断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则向所述微基站发送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用于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0181]优选的,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配置微基站在广播控制信道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
[0182]优选的,所述微基站位于所述小区内的话务热点区域位置组上,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信道全都配置为业务信道,以充分释放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信道资源。[0183]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1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
[0184]获取单元1201,用于获得小区的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
[0185]判断单元1202,用于判断所述获取单元1201获取的所述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定用户量门限,以及判断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是否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0186]发送单元1203,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1202判断所述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预定用户量门限,而且判断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则向所述微基站发送所述第二信道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信道配置信息用于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
[0187]优选的,所述判断单元1202还用于判断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信道是否全为业务信道;
[0188]所述发送单元1203还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信道全为业务信道,则向所述微基站发送所述第二信道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信道配置为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
[0189]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2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
[0190]接收单元1301,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下行信号测量报告,所述用户终端位于小区的微基站所在的位置组内,使用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0191]处理单元1302,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1301接收的所述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并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是否低于信号质量门限,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小区的宏网络上;或者,根据所述接收单元1301接收的所述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并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是否低于信号强度门限,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低于预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小区的宏网络。
[0192]优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302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是否低于信号质量门限之后,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则判断所述用户终端周围是否存在能够提供满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微网络,若所述用户终端周围存在所述微网络,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微网络;若所述用户终端周围不存在所述微网络,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小区的宏网络;
[0193]或者,所述处理单元1302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是否低于信号质量门限之后,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则寻找能够为所述用户终端提供最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网络,若能够为所述用户终端提供最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网络为微网络,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微网络;若能够为所述用户终端提供最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网络为宏网络,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宏网络;
[0194]或者,所述处理单元1302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是否低于信号强度门限之后,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低于预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则判断所述用户终端周围是否存在能够提供满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微网络,若所述用户终端周围存在所述微网络,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微网络;若所述用户终端周围不存在所述微网络,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小区的宏网络;
[0195]或者,所述处理单元1302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是否低于信号强度门限之后,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低于预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则寻找能够为所述用户终端提供最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网络,所述网络包括微网络和宏网络,若所述网络为微网络,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微网络;若所述网络为宏网络,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宏网络。
[0196]如图1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3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应用于基于宏微网络结构的小区,所述小区包括宏基站和微基站,所述网络侧设备包括:
[0197]接收单元1401,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下行信号测量报告,其中,所述用户终端接入在小区的宏网络上,使用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而且所述用户终端位于所述小区的微基站所在的位置组内,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0198]处理单元1402,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1401接收的所述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并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是否低于信号质量门限,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微基站所在的微网络;或者,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接收单元1401接收的所述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并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是否低于信号强度门限,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低于预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微基站所在的微网络。
[0199]如图1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4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应用于基于宏微网络结构的小区,所述小区包括第一微基站和第二微基站,所述网络侧设备包括:
[0200]接收单元1501,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下行信号测量报告,其中,所述用户终端位于所述重叠的区域,使用小区的第一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所述第一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第二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所述第一微基站所在的位置组与所述第二微基站所在的位置组具有相互重叠的区域;
[0201]处理单元1502,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1501接收的所述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并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是否低于信号质量门限,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第二微基站所在的微网络;或者,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接收单元1501接收的所述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并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是否低于信号强度门限,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低于预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第二微基站所在的微网络。
[0202]如图1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5提供一种微基站,包括:接收器1601和与所述接收器1601连接的处理器1602。
[0203]所述接收器1601用于获取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信道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用于配置微基站在广播控制信道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0204]所述处理器1602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器1601获取的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配置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
[0205]优选的,所述微基站位于所述小区内的话务热点区域位置组上,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将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信道全都配置为业务信道。
[0206]优选的,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配置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控制信道;所述处理器1602根据所述接收器1601获取的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在BCCH载波上配置控制信道。
[0207]优选的,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配置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控制信道;所述处理器1602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器1601获取的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在BCCH载波上配置控制信道。
[0208]优选的,所述微基站位于所述小区内的话务热点区域位置组上或位于所述小区内的弱覆盖区域位置组上。
[0209]优选的,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在宏网络中使用射频单元RFU共小区,所述宏基站使用RFU收发信号。或者,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在宏网络中使用射频拉远单元RRU共小区,所述宏基站使用RRU收发信号。
[0210]优选的,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所述处理器160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0211]如图1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6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器1701和与所述处理器1701连接的发射器1702。
[0212]所述处理器1701用于获得所述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以及用于判断所述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是否等于或大于第一预定用户量门限,以及判断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是否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
[0213]所述发射器1702用于若所述处理器1701判断所述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等于或大于第一预定用户量门限,而且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则向所述微基站发送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用于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0214]优选的,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配置微基站在广播控制信道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
[0215]优选的,所述微基站位于所述小区内的话务热点区域位置组上,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信道全都配置为业务信道。
[0216]如图2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7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器1801和与所述处理器1801连接的发射器1802。
[0217]所述处理器1801用于获得所述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以及用于判断所述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定用户量门限,以及判断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是否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0218]所述发射器1802用于若所述处理器1801判断所述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预定用户量门限,而且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则向所述微基站发送所述第二信道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信道配置信息用于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
[0219]优选的,所述处理器1801还用于判断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信道是否全为业务信道;
[0220]所述发射器1802还用于若所述处理器1801判断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信道全为业务信道,则向所述微基站发送所述第二信道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信道配置为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
[0221]如图2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8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接收器1901和与所述接收器1901连接的处理器1902。
[0222]所述接收器1901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下行信号测量报告,所述用户终端位于小区的微基站所在的位置组内,使用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0223]所述处理器1902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器1901接收的所述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并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是否低于信号质量门限,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小区的宏网络上;或者,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器1901接收的所述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并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是否低于信号强度门限,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低于预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小区的宏网络。
[0224]优选的,所述处理器1902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是否低于信号质量门限之后,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则判断所述用户终端周围是否存在能够提供满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微网络,若所述用户终端周围存在所述微网络,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微网络;若所述用户终端周围不存在所述微网络,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小区的宏网络;
[0225]或者,所述处理器1902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是否低于信号质量门限之后,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则寻找能够为所述用户终端提供最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网络,若能够为所述用户终端提供最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网络为微网络,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微网络;若能够为所述用户终端提供最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网络为宏网络,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宏网络;
[0226]或者,所述处理器1902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是否低于信号强度门限之后,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低于预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则判断所述用户终端周围是否存在能够提供满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微网络,若所述用户终端周围存在所述微网络,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微网络;若所述用户终端周围不存在所述微网络,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小区的宏网络;
[0227]或者,所述处理器1902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是否低于信号强度门限之后,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低于预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则寻找能够为所述用户终端提供最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网络,所述网络包括微网络和宏网络,若所述网络为微网络,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微网络;若所述网络为宏网络,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宏网络。
[0228]如图2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9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应用于基于宏微网络结构的小区,所述小区包括宏基站和微基站,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所述网络侧设备包括:接收器2001和与所述接收器2001连接的处理器2002。
[0229]所述接收器2001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下行信号测量报告,其中,所述用户终端接入在所述小区的宏网络上,使用所述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而且所述用户终端位于所述微基站所在的位置组内;
[0230]所述处理器2002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器2001接收的所述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并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是否低于信号质量门限,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微基站所在的微网络;或者,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接收器2001接收的所述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并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是否低于信号强度门限,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低于预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微基站所在的微网络。
[0231 ] 所述网络侧设备可以为无线网络控制器。
[0232]如图2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20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应用于基于宏微网络结构的小区,所述小区包括第一微基站和第二微基站,所述第一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所述第二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所述第一微基站所在的位置组与所述第二微基站所在的位置组具有相互重叠的区域,所述网络侧设备包括:接收器2101和与所述接收器2101连接的处理器2102。
[0233]所述接收器2101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下行信号测量报告,其中,所述用户终端位于所述重叠的区域,使用所述第一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
[0234]所述处理器2102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器2101接收的所述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并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是否低于信号质量门限,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第二微基站所在的微网络;或者,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接收器2101接收的所述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并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是否低于信号强度门限,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低于预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第二微基站所在的微网络。
[0235]所述网络侧设备可以为无线网络控制器。
[0236]具体实现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给程序执行时可包括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虚拟组网的交换机配置方法的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 RAM)等。
[0237]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信道配置方法及相应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信道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基站获取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信道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用于配置微基站在广播控制信道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所述微基站根据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配置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基站位于所述小区内的话务热点区域位置组上,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将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信道全都配置为业务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配置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控制信道;所述微基站根据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在BCCH载波上配置控制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信道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基站位于所述小区内的话务热点区域位置组上或位于所述小区内的弱覆盖区域位置组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信道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在宏网络中使用射频单元RFU共小区,所述宏基站使用RFU收发信号; 或者,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在宏网络中使用射频拉远单元RRU共小区,所述宏基站使用RRU收发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信道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获取所述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 在所述网络侧设备获取所述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之后,所述网络侧设备判断所述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是否等于或大于第一预定用户量门限,以及判断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是否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若判断结果为所述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等于或大于第一预定用户量门限,且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则向所述微基站发送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所述微基站在获取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之后,根据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7.一种信道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侧设备获得小区的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 网络侧设备判断所述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是否等于或大于第一预定用户量门限,以及判断所述微基站在广播控制信道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是否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若判断结果为所述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等于或大于第一预定用户量门限,且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则向所述微基站发送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用于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道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配置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道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基站位于所述小区内的话务热点区域位置组上,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信道全都配置为业务信道。
10.一种信道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侧设备获得小区的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 网络侧设备判断所述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定用户量门限,以及判断所述微基站在广播控制信道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是否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若判断结果为所述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预定用户量门限,且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则向所述微基站发送所述第二信道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信道配置信息用于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道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基站发送所述第二信道配置信息还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判断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信道是否全为业务信道,若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信道全为业务信道,则向所述微基站发送所述第二信道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信道配置为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
12.—种网络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侧设备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下行信号测量报告,所述用户终端位于小区的微基站所在的位置组内,使用所述微基站在广播控制信道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并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是否低于信号质量门限,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小区的宏网络;或者,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并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是否低于信号强度门限,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低于预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小区的宏网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是否低于信号质量门限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则判断所述用户终端周围是否存在能够提供满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微网络,若所述用户终端周围存在所述微网络,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微网络;若所述用户终端周围不存在所述微网络,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小区的宏网络; 或者,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则寻找能够为所述用户终端提供最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网络,若能够为所述用户终端提供最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网络为微网络,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微网络;若能够为所述用户终端提供最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网络为宏网络,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宏网络; 或者,在所述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是否低于信号强度门限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低于预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则判断所述用户终端周围是否存在能够提供满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微网络,若所述用户终端周围存在所述微网络,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微网络;若所述用户终端周围不存在所述微网络,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小区的宏网络; 或者,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低于预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则寻找能够为所述用户终端提供最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网络,所述网络包括微网络和宏网络,若所述网络为微网络,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微网络;若所述网络为宏网络,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宏网络。
14.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侧设备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下行信号测量报告,其中,所述用户终端接入在小区的宏网络上,使用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广播控制信道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而且所述用户终端位于所述小区的微基站所在的位置组内;所述小区的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并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是否低于信号质量门限,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微基站所在的微网络;或者,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并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是否低于信号强度门限,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低于预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微基站所在的微网络。
15.—种网络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侧设备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下行信号测量报告,其中,所述用户终端位于所述重叠的区域,使用小区的第一微基站在广播控制信道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所述小区还包括第二微基站,所述第一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所述第二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所述第一微基站所在的位置组与所述第二微基站所在的位置组具有相互重叠的区域; 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并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是否低于信号质量门限,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第二微基站所在的微网络;或者,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并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是否低于信号强度门限,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低于预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第二微基站所在的微网络。
16.—种微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信道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用于配置微基站在广播控制信道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配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配置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微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基站位于所述小区内的话务热点区域位置组上,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将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信道全都配置为业务信道。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微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配置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控制信道;所述配置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在BCCH载波上配置控制信道。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微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基站位于所述小区内的话务热点区域位置组上或位于所述小区内的弱覆盖区域位置组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任意一项所述的微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在宏网络中使用射频单元RFU 共小区,所述宏基站使用射频单元RFU收发信号; 或者,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在宏网络中使用射频拉远单元RRU共小区,所述宏基站使用RRU收发信号。
21.根据权利要求16至20任意一项所述的微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所述配置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22.—种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络侧设备和如权利要求16至20任意一项所述的微基站,所述网络侧设备用于向所述微基站发送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
23.—种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宏基站,用于在广播控制信道BCCH载波上配置业务信道; 微基站,用于在BCCH载波上的配置业务信道,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基站位于所述小区内的话务热点区域位置组上,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信道全为业务信道。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信道包括业务信道和控制信道。
26.根据权利要求23至25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基站位于所述小区内的话务热点区域位置组上或位于所述小区内的弱覆盖区域位置组上。
27.根据权利要求23至26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基站用于使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在宏网络中使用射频单元RFU共小区,所述宏基站用于通过RFU收发信号; 或者,所述微基站用于使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在宏网络中使用RRU共小区,所述宏基站用于通过射频拉远单元RRU收发信号。
28.—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得所述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是否等于或大于第一预定用户量门限,以及判断所述微基站在广播控制信道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是否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 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等于或大于第一预定用户量门限,而且判断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则向所述微基站发送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用于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配置微基站在广播控制信道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基站位于所述小区内的话务热点区域位置组上,所述第一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信道全都配置为业务信道。
31.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得小区的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定用户量门限,以及判断所述微基站在广播控制信道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是否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微基站承载的用户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预定用户量门限,而且判断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则向所述微基站发送所述第二信道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信道配置信息用于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信道是否全为业务信道;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信道全为业务信道,则向所述微基站发送所述第二信道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道配置信息还用于将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信道配置为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
33.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下行信号测量报告,所述用户终端位于小区的微基站所在的位置组内,使用所述微基站在广播控制信道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并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是否低于信号质量门限,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小区的宏网络上;或者,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并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是否低于信号强度门限,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低于预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小区的宏网络。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是否低于信号质量门限之后,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则判断所述用户终端周围是否存在能够提供满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微网络,若所述用户终端周围存在所述微网络,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微网络;若所述用户终端周围不存在所述微网络,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小区的宏网络; 或者,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是否低于信号质量门限之后,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则寻找能够为所述用户终端提供最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网络,若能够为所述用户终端提供最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网络为微网络,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微网络;若能够为所述用户终端提供最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网络为宏网络,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宏网络; 或者,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是否低于信号强度门限之后,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低于预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则判断所述用户终端周围是否存在能够提供满足通信质量要求服务的微网络,若所述用户终端周围存在所述微网络,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微网络;若所述用户终端周围不存在所述微网络,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小区的宏网络; 或者,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是否低于信号强度门限之后,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低于预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则寻找能够为所述用户终端提供最佳通信质量要 求服务的网络,所述网络包括微网络和宏网络,若所述网络为微网络,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微网络;若所述网络为宏网络,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宏网络。
35.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下行信号测量报告,其中,所述用户终端接入在小区的宏网络上,使用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广播控制信道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而且所述用户终端位于所述小区的微基站所在的位置组内,所述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宏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并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是否低于信号质量门限,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微基站所在的微网络;或者,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并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是否低于信号强度门限,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低于预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微基站所在的微网络。
36.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下行信号测量报告,其中,所述用户终端位于所述重叠的区域,使用小区的第一微基站在广播控制信道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所述第一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配置的业务信道与所述小区的第二微基站在BCCH载波上的业务信道共小区分离,所述第一微基站所在的位置组与所述第二微基站所在的位置组具有相互重置的区域;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并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是否低于信号质量门限,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第二微基站所在的微网络;或者,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下行信号测量报告,获得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并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是否低于信号强度门限,若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强度低于预定的信号强度门限,则将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入所述第二微基站所在的微网络`。
【文档编号】H04W72/04GK103650561SQ201380000946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4日
【发明者】刘敬全, 冯振杰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