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内容中心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方法及通信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68699发布日期:2018-12-07 21:47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内容中心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方法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内容中心网络(ContentCentricNetwork,简称CCN)是当前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在CCN中,存在两种类型的数据包:兴趣包(InterestPacket)和数据包(DatePacket)。用户端通过发送兴趣包请求内容,若CCN中的其他任意节点收到该兴趣包并且其上保存有对应的内容,则可以发送数据包对该兴趣包作出响应。目前,越来越多的源端(提供内容源)具有可移动性的特性,随着网络位置和环境的变化,源端会在不同的基站之间切换。当源端发生切换时,现有技术通常采用间接服务器(IndirectionServer)来保证正常通信,具体过程如下:用户端将特定格式的兴趣包发送给间接服务器,该特定格式的兴趣包包括间接服务器名称(IndirectionServerName)/源端名称(SourceName)/内容名称(ContentName);按照常规CCN兴趣包流程,该特定格式的兴趣包会被转发到间接服务器。间接服务器接收该兴趣包后将其缓存,并将其封装成新兴趣包后进行转发,新兴趣包包括源端可路由前缀(SourceRoutablePrefix,简称SRP)/内容名称,新兴趣包会被转发到源端;源端接收新兴趣包并查找内容缓存(ContentStore,简称CS),生成发送给间接服务器的数据包;间接服务器将数据包与缓存的兴趣包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时,将数据包发送给用户端。当源端要从当前的服务基站切换到新的服务基站时,会向间接服务器发送切换通知,并在切换完成后告知间接服务器源端的新的可路由前缀(RoutablePrefix,简称RP);间接服务器收到源端发送的切换通知后会将收到的发往源端的兴趣包仅作为缓存,直到收到源端的新的RP之后,间接服务器会使用源端新的RP将缓存的兴趣包封装成新兴趣包后通过源端新的服务基站发送给源端。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技术需要单独设置一个间接服务器用于转发兴趣包,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而且间接服务器需要对用户端发送的每一个兴趣包进行重新封装,才能发送到源端,通信效率很低。另外,间接服务器在接收到源端发送的切换通知之后,只能将用户端发送的兴趣包缓存,直到接收到源端发送的源端新的RP,才能将缓存的兴趣包封装成新兴趣包发送给源端,耗时较长,不能满足实时性要求。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通信效率低、不能满足实时性要求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内容中心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方法及通信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内容中心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包括目的基站的可路由前缀/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标识/源端可路由前缀,所述源端可路由前缀为所述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所述源端名称,所述目的基站为所述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或所述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规则增加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源端可路由前缀,增加转发信息库规则,增加的所述转发信息库规则包括所述源端可路由前缀和在所述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所述源端的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是由所述源端在切换完成时发送的时,所述目的基站为所述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在所述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所述源端的接口,为与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上一跳节点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对应的接口;或者,当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是由所述源端在切换即将发生时发送的时,所述目的基站为所述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在所述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所述源端的接口,为与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下一跳节点的IP地址对应的接口。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是由所述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发送的时,所述目的基站为所述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在所述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所述源端的接口,为与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下一跳节点的IP地址对应的接口;其中,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是根据所述源端在切换即将发生时发送的第二源端切换指示构造的,所述第二源端切换指示包括所述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第二源端切换指示标识/所述源端可路由前缀。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还包括所述源端在切换前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兴趣包中的内容名称和序号;所述装置还包括:查找模块,用于在未决兴趣表中查找是否存在匹配项,所述匹配项为内容名称与所述最后一个兴趣包中的内容名称相同,序号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后一个兴趣包中的序号的兴趣包;发送模块,用于当存在所述匹配项时,按照增加的所述转发信息库规则发送所述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是由所述源端在切换即将发生时发送的时,或者,当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是由所述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发送的时,在接收到所述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发送的源端切换指示确认消息之后,按照增加的所述转发信息库规则发送所述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所述源端切换指示确认消息用于表示所述源端完成切换。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当不存在所述匹配项时,在接收到所述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发送的源端切换指示确认消息之后,向所述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发送所述源端切换指示确认消息,所述源端切换指示确认消息用于表示所述源端完成切换。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规则增加模块包括:接口选择单元,用于在设定的动态范围内的接口中,选择一个动态接口,并建立选择的动态接口和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相邻节点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关系建立单元,用于建立选择的动态接口与所述源端可路由前缀的对应关系,以增加转发信息库规则,所述选择的动态接口与所述源端可路由前缀一一对应设置。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规则删除模块,用于当在设定时间内没有按照增加的所述转发信息库规则发送兴趣包时,删除增加的所述转发信息库规则。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内容中心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和存储器,以及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程序,其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中,且经配置以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所述中央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指令:接收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包括目的基站的可路由前缀/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标识/源端可路由前缀,所述源端可路由前缀为所述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所述源端名称,所述目的基站为所述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或所述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根据所述源端可路由前缀,增加转发信息库规则,增加的所述转发信息库规则包括所述源端可路由前缀和在所述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所述源端的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是由所述源端在切换完成时发送的时,所述目的基站为所述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在所述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所述源端的接口,为与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上一跳节点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对应的接口;或者,当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是由所述源端在切换即将发生时发送的时,所述目的基站为所述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在所述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所述源端的接口,为与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下一跳节点的IP地址对应的接口。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是由所述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发送的时,所述目的基站为所述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在所述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所述源端的接口,为与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下一跳节点的IP地址对应的接口;其中,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是根据所述源端在切换即将发生时发送的第二源端切换指示构造的,所述第二源端切换指示包括所述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第二源端切换指示标识/所述源端可路由前缀。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还包括所述源端在切换前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兴趣包中的内容名称和序号;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还包含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指令:在未决兴趣表中查找是否存在匹配项,所述匹配项为内容名称与所述最后一个兴趣包中的内容名称相同,序号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后一个兴趣包中的序号的兴趣包;当存在所述匹配项时,按照增加的所述转发信息库规则发送所述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可选地,当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是由所述源端在切换完成时发送的时,或者,当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是由所述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发送的时,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指令:接收所述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发送的源端切换指示确认消息,所述源端切换指示确认消息用于表示所述源端完成切换;在接收到所述源端切换指示确认消息之后,按照增加的所述转发信息库规则发送所述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可选地,当不存在所述匹配项时,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还包含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指令:接收所述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发送的源端切换指示确认消息,所述源端切换指示确认消息用于表示所述源端完成切换;向所述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发送所述源端切换指示确认消息。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指令:在设定的动态范围内的接口中,选择一个动态接口,并建立选择的动态接口和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相邻节点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建立选择的动态接口与所述源端可路由前缀的对应关系,以增加转发信息库规则,所述选择的动态接口与所述源端可路由前缀一一对应设置。可选地,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还包含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指令:当在设定时间内没有按照增加的所述转发信息库规则发送兴趣包时,删除增加的所述转发信息库规则。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内容中心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指示构造模块,用于构造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包括目的基站的可路由前缀/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标识/源端可路由前缀,所述源端可路由前缀为所述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所述源端名称,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标识用于指示收到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的节点根据所述源端可路由前缀,增加转发信息库规则,增加的所述转发信息库规则包括所述源端可路由前缀和在所述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所述源端的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目的基站为所述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或所述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是由所述源端在切换完成时构造和发送的,所述目的基站为所述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或者,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是由所述源端在切换即将发生时构造和发送的,所述目的基站为所述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源端发送的第二源端切换指示,所述第二源端切换指示是由所述源端在切换即将发生时发送的,所述第二源端切换指示包括所述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第二源端切换指示标识/所述源端可路由前缀;所述指示构造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源端切换指示构造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还包括所述源端在切换前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兴趣包中的内容名称和序号,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标识还用于,指示收到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的节点在未决兴趣表中查找是否存在匹配项,所述匹配项为内容名称与所述最后一个兴趣包中的内容名称相同,序号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后一个兴趣包中的序号的兴趣包,当存在所述匹配项时,按照增加的所述转发信息库规则发送所述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内容中心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和存储器,以及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程序,其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中,且经配置以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所述中央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指令:构造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包括目的基站的可路由前缀/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标识/源端可路由前缀,所述源端可路由前缀为所述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所述源端名称,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标识用于指示收到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的节点根据所述源端可路由前缀,增加转发信息库规则,增加的所述转发信息库规则包括所述源端可路由前缀和在所述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所述源端的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目的基站为所述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或所述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是由所述源端在切换完成时构造和发送的,所述目的基站为所述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或者,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是由所述源端在切换即将发生时构造和发送的,所述目的基站为所述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指令:接收所述源端发送的第二源端切换指示,所述第二源端切换指示是由所述源端在切换即将发生时发送的,所述第二源端切换指示包括所述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第二源端切换指示标识/所述源端可路由前缀;根据所述第二源端切换指示构造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还包括所述源端在切换前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兴趣包中的内容名称和序号,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标识还用于,指示收到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的节点在未决兴趣表中查找是否存在匹配项,所述匹配项为内容名称与所述最后一个兴趣包中的内容名称相同,序号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后一个兴趣包中的序号的兴趣包,当存在所述匹配项时,按照增加的所述转发信息库规则发送所述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源端、基站、以及路由器,所述基站和所述路由器用于,接收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包括目的基站的可路由前缀/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标识/源端可路由前缀,所述源端可路由前缀为所述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所述源端名称,所述目的基站为所述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或所述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根据所述源端可路由前缀,增加转发信息库规则,增加的所述转发信息库规则包括所述源端可路由前缀和在所述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所述源端的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是由所述源端在切换完成时发送的时,所述目的基站为所述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在所述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所述源端的接口,为与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上一跳节点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对应的接口;或者,当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是由所述源端在切换即将发生时发送的时,所述目的基站为所述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在所述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所述源端的接口,为与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下一跳节点的IP地址对应的接口。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是由所述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发送的时,所述目的基站为所述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在所述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所述源端的接口,为与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下一跳节点的IP地址对应的接口;其中,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是根据所述源端在切换即将发生时发送的第二源端切换指示构造的,所述第二源端切换指示包括所述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第二源端切换指示标识/所述源端可路由前缀。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还包括所述源端在切换前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兴趣包中的内容名称和序号;所述基站和所述路由器还用于,在未决兴趣表中查找是否存在匹配项,所述匹配项为内容名称与所述最后一个兴趣包中的内容名称相同,序号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后一个兴趣包中的序号的兴趣包;当存在所述匹配项时,按照增加的所述转发信息库规则发送所述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源端、基站、以及路由器,所述源端或所述基站用于,构造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包括目的基站的可路由前缀/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标识/源端可路由前缀,所述源端可路由前缀为所述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所述源端名称,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标识用于指示收到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的节点根据所述源端可路由前缀,增加转发信息库规则,增加的所述转发信息库规则包括所述源端可路由前缀和在所述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所述源端的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目的基站为所述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或所述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是由所述源端在切换完成时构造和发送的,所述目的基站为所述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或者,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是由所述源端在切换即将发生时构造和发送的,所述目的基站为所述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构造第一源端切换指示,包括:接收所述源端发送的第二源端切换指示,所述第二源端切换指示是由所述源端在切换即将发生时发送的,所述第二源端切换指示包括所述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第二源端切换指示标识/所述源端可路由前缀;根据所述第二源端切换指示构造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还包括所述源端在切换前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兴趣包中的内容名称和序号,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标识还用于,指示收到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的节点在未决兴趣表中查找是否存在匹配项,所述匹配项为内容名称与所述最后一个兴趣包中的内容名称相同,序号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后一个兴趣包中的序号的兴趣包,当存在所述匹配项时,按照增加的所述转发信息库规则发送所述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内容中心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包括目的基站的可路由前缀/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标识/源端可路由前缀,所述源端可路由前缀为所述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所述源端名称,所述目的基站为所述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或所述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根据所述源端可路由前缀,增加转发信息库规则,增加的所述转发信息库规则包括所述源端可路由前缀和在所述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所述源端的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是由所述源端在切换完成时发送的时,所述目的基站为所述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在所述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所述源端的接口,为与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上一跳节点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对应的接口;或者,当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是由所述源端在切换即将发生时发送的时,所述目的基站为所述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在所述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所述源端的接口,为与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下一跳节点的IP地址对应的接口。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是由所述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发送的时,所述目的基站为所述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在所述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所述源端的接口,为与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下一跳节点的IP地址对应的接口;其中,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是根据所述源端在切换即将发生时发送的第二源端切换指示构造的,所述第二源端切换指示包括所述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第二源端切换指示标识/所述源端可路由前缀。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还包括所述源端在切换前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兴趣包中的内容名称和序号;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未决兴趣表中查找是否存在匹配项,所述匹配项为内容名称与所述最后一个兴趣包中的内容名称相同,序号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后一个兴趣包中的序号的兴趣包;当存在所述匹配项时,按照增加的所述转发信息库规则发送所述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可选地,当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是由所述源端在切换即将发生时发送的时,或者,当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是由所述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发送的时,所述按照增加的所述转发信息库规则发送所述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包括:接收所述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发送的源端切换指示确认消息,所述源端切换指示确认消息用于表示所述源端完成切换;在接收到所述源端切换指示确认消息之后,按照增加的所述转发信息库规则发送所述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可选地,当不存在所述匹配项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发送的源端切换指示确认消息,所述源端切换指示确认消息用于表示所述源端完成切换;向所述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发送所述源端切换指示确认消息。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源端可路由前缀,增加转发信息库规则,包括:在设定的动态范围内的接口中,选择一个动态接口,并建立选择的动态接口和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相邻节点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建立选择的动态接口与所述源端可路由前缀的对应关系,以增加转发信息库规则,所述选择的动态接口与所述源端可路由前缀一一对应设置。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在设定时间内没有按照增加的所述转发信息库规则发送兴趣包时,删除增加的所述转发信息库规则。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内容中心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构造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包括目的基站的可路由前缀/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标识/源端可路由前缀,所述源端可路由前缀为所述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所述源端名称,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标识用于指示收到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的节点根据所述源端可路由前缀,增加转发信息库规则,增加的所述转发信息库规则包括所述源端可路由前缀和在所述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所述源端的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目的基站为所述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或所述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是由所述源端在切换完成时构造和发送的,所述目的基站为所述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或者,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是由所述源端在切换即将发生时构造和发送的,所述目的基站为所述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构造第一源端切换指示,包括:接收所述源端发送的第二源端切换指示,所述第二源端切换指示是由所述源端在切换即将发生时发送的,所述第二源端切换指示包括所述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第二源端切换指示标识/所述源端可路由前缀;根据所述第二源端切换指示构造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还包括所述源端在切换前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兴趣包中的内容名称和序号,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标识还用于,指示收到所述第一源端切换指示的节点在未决兴趣表中查找是否存在匹配项,所述匹配项为内容名称与所述最后一个兴趣包中的内容名称相同,序号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后一个兴趣包中的序号的兴趣包,当存在所述匹配项时,按照增加的所述转发信息库规则发送所述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接收第一SHI,第一SHI包括目的基站的RP/第一SHI标识/SRP,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并根据SRP,增加FIB规则,由于兴趣包包括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内容名称,增加之前的FIB规则中的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因此根据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规则,发送给源端的兴趣包会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实现了通过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将用户端发送的兴趣包转发给源端,整个过程不需要设置专门的间接服务器对兴趣包进行转发,简化了系统设置。而且兴趣包不需要进行重新封装即可发给源端,提高了通信效率。另外,在源端切换时,直接根据第一SHI中的SRP增加FIB规则,以使发送给源端的兴趣包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不需要等待源端发送其切换后的可路由前缀,也不需要将兴趣包进行重新封装,耗时较短(在实验环境中约0.1秒),可以满足实时性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CCN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应用场景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基于CCN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基于CCN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基于CCN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基于CCN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的一种基于CCN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一种基于CCN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7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8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9提供的一种基于CCN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10提供的一种基于CCN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11提供的一种基于CCN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交互图;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12提供的一种基于CCN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交互图;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13提供的一种基于CCN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交互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下面首先结合图1简单介绍一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CCN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应用场景。在图1中,用以基站为圆心,基站为终端提供服务的最长距离为半径的圆形区域代表该基站的服务区,即该基站可以为位于该圆形区域中的终端提供通信服务。如第一区域A和第二区域B组成的圆形区域为第一基站11的服务区,第二区域B和第三区域C组成的圆形区域为第二基站12的服务区,第四区域D所在的圆形区域为第三基站13的服务区。为保证终端一直处于可通信的状态,两个相邻基站的服务区的边缘区域可能会出现交叠,如第二区域B为第一基站11的服务区和第二基站12的服务区的交叠区域。容易知道,移动终端通过服务基站接入Internet(因特网)30(图1中用椭圆形区域表示Internet)进行通信。移动终端包括源端和用户端,用户端为请求内容(即发送兴趣包)的终端,源端为发布内容(即发送数据包)的终端。Interne30中包括若干相互连接的路由器31。假设当前源端21位于第一区域A中,用户端22位于第四区域D中。用户端22向源端21请求内容时,用户端22发送的兴趣包依次通过第三基站13、路由器31、第一基站11传输到源端21。源端21根据兴趣包生成数据包,该数据包依次通过第一基站11、路由器31、第三基站13传输到用户端22。通常移动终端在移动到服务基站的服务区的边缘区域时,会在基站之间进行切换。举例来说,当源端21从第一区域A移动到第二区域B时,源端21从第一基站1切换到第二基站2。源端21从第三区域C移动到第二区域B时,源端21从第二基站2切换到第一基站1。实施例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CCN的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可以设置在节点上,节点包括但不限于路由器和基站,参见图2,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101,用于接收第一源端切换指示(SourceHandoffIndication,简称SHI),第一SHI包括目的基站的RP/第一SHI标识/SRP;规则增加模块102,用于根据SRP,增加转发信息库(ForwardingInformationBase,简称FIB)规则。在本实施例中,目的基站的RP用于指示节点(路由器或基站)将第一SHI发送到目的基站。第一SHI标识用于指示收到第一SHI的路由器或目的基站根据SRP增加FIB规则。SRP为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通信发起时为用户端第一次发送兴趣包时,基于CCN的发布机制,用户端可以知道此时源端的服务基站。增加的FIB规则包括第一SHI中的SRP与节点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具体应用中,CCN采用分级方式命名内容,“/”用于分隔内容名字的不同组成部分。需要说明的是,SHI中包括的基站名称和源端名称也可以分别用基站标识和源端标识代替,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具体地,第一SHI在源端切换时发送,源端切换时包括切换即将发生时、切换过程中以及切换完成时。在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可以是由源端在切换完成时发送的。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中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的RP。在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可以是由源端在切换即将发生时发送的,例如,当源端位于两个基站的服务区的交叠区域时,若源端检测到非源端当前的服务基站的信号强于源端当前的服务基站的信号(可以是设定次数检测到非源端当前的服务基站的信号强于源端当前的服务基站的信号,例如连续两次),则表示此时即为切换即将发生时,在此之后源端会进行切换。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中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的RP。在本实施例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可以是由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发送的,此时,CCN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可以获知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如通过终端检测报告)的网络,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简称3GPP)网络,第一SHI是根据源端在切换即将发送时发送的第二SHI构造的,第二SHI包括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第二SHI标识/SRP。其中,第二SHI标识用于指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根据第二SHI中的SRP构造第一SHI。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中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的RP。其中,在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由于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可以获知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因此可以直接由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向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发送第一SHI,源端无需开发专门记录新基站RP的模块,开发量小,降低了开发成本。在实际应用中,FIB规则包括各个节点的RP和该FIB规则所属的节点的接口(face)的对应关系。由于路由器和基站之间的连接关系通常是固定不变的,而终端(源端和用户端)具有移动性,为了防止FIB规则频繁发生变化,节点中的FIB规则一般只包括路由器的RP(路由器名称)和基站的RP(基站名称)。考虑到终端必须通过基站接入CCN,因此终端的RP通常为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终端名称。由于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基站的RP)是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终端名称的前缀,根据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规则,向终端发送的包括终端的RP(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终端名称)的包,如包括SRP(源端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的兴趣包,可以根据源端的服务基站名称(基站的RP)路由到源端的服务基站,源端的服务基站再根据SRP(源端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将兴趣包转发给源端。因此,包括节点的RP而不包括终端的RP的FIB规则可以将向终端发送的包路由到终端。节点的接口与和因特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简称IP)地址之间具有对应关系,节点可以通过某个接口,将数据发送给该接口对应的IP地址所属的节点。在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的RP,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为与第一SHI的上一跳节点的IP地址对应的接口。在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的RP,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为与第一SHI的下一跳节点的IP地址对应的接口。在本实施例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的RP,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为与第一SHI的下一跳节点的IP地址对应的接口。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用户端在发送兴趣包之前,已知的是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因此兴趣包包括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内容名称。根据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原则,第一SHI中的SRP(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比源端在切换前的RP(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在本实施例中,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与兴趣包(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内容名称)匹配的长,因此路由器或基站在根据FIB规则发送兴趣包时,会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发送兴趣包,即从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接口发送兴趣包,实现了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兴趣包。也正是因为要遵从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原则,第一SHI中的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而不是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名称,并且还包括源端名称,从而可以在用户端不知道源端进行切换的情况下,将用户端发送的兴趣包通过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转发给源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接收第一SHI,第一SHI包括目的基站的RP/第一SHI标识/SRP,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并根据SRP,增加FIB规则,由于兴趣包包括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内容名称,增加之前的FIB规则中的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因此根据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规则,发送给源端的兴趣包会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实现了通过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将用户端发送的兴趣包转发给源端,整个过程不需要设置专门的间接服务器对兴趣包进行转发,简化了系统设置。而且兴趣包不需要进行重新封装即可发给源端,提高了通信效率。另外,在源端切换时,直接根据第一SHI中的SRP增加FIB规则,以使发送给源端的兴趣包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不需要等待源端发送其切换后的可路由前缀,也不需要将兴趣包进行重新封装,耗时较短(在实验环境中约0.1秒),可以满足实时性要求。实施例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CCN的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可以设置在节点上,节点包括但不限于路由器和目的基站,参见图3,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201,用于接收第一SHI,第一SHI包括目的基站的RP/第一SHI标识/SRP;规则增加模块202,用于根据SRP,增加FIB规则。在本实施例中,目的基站的RP用于指示节点(路由器或基站)将第一SHI发送到目的基站。第一SHI标识用于指示收到第一SHI的路由器或目的基站根据SRP增加FIB规则。SRP为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通信发起时为用户端第一次发送兴趣包时,基于CCN的发布机制,用户端可以知道此时源端的服务基站。增加的FIB规则包括第一SHI中的SRP与节点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具体应用中,CCN采用分级方式命名内容,“/”用于分隔内容名字的不同组成部分。需要说明的是,SHI中包括的基站名称和源端名称也可以分别用基站标识和源端标识代替,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具体地,第一SHI在源端切换时发送,源端切换时包括切换即将发生时、切换过程中以及切换完成时。在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可以是由源端在切换完成时发送的。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中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的RP。在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可以是由源端在切换即将发生时发送的,例如,当源端位于两个基站的服务区的交叠区域时,若源端检测到非源端当前的服务基站的信号强于源端当前的服务基站的信号(可以是设定次数检测到非源端当前的服务基站的信号强于源端当前的服务基站的信号,例如连续两次),则表示此时即为切换即将发生时,在此之后源端会进行切换。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中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的RP。在本实施例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可以是由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发送的,此时,CCN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可以获知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如通过终端检测报告)的网络,如3GPP网络,第一SHI是根据源端在切换即将发送时发送的第二SHI构造的,第二SHI包括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第二SHI标识/SRP。其中,第二SHI标识用于指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根据第二SHI中的SRP构造第一SHI。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中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的RP。其中,在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由于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可以获知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因此可以直接由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向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发送第一SHI,源端无需开发专门记录新基站RP的模块,开发量小,降低了开发成本。在实际应用中,FIB规则包括各个节点的RP和该FIB规则所属的节点的接口的对应关系。由于路由器和基站之间的连接关系通常是固定不变的,而终端(源端和用户端)具有移动性,为了防止FIB规则频繁发生变化,节点中的FIB规则一般只包括路由器的RP(路由器名称)和基站的RP(基站名称)。考虑到终端必须通过基站接入CCN,发送给终端的数据是先发送到终端的服务基站,然后由终端的服务基站转发给终端,因此终端的RP通常为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终端名称。由于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基站的RP)是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终端名称的前缀,根据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规则,向终端发送的包括终端的RP(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终端名称)的包,如包括SRP(源端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的兴趣包,可以根据源端的服务基站名称(基站的RP)路由到源端的服务基站,源端的服务基站再根据SRP(源端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将兴趣包转发给源端。因此,包括节点的RP而不包括终端的RP的FIB规则可以将向终端发送的包路由到终端。节点的接口与和IP地址之间具有对应关系,节点可以通过某个接口,将数据发送给该接口对应的IP地址所属的节点。在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的RP,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为与第一SHI的上一跳节点的IP地址对应的接口。在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的RP,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为与第一SHI的下一跳节点的IP地址对应的接口。在本实施例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的RP,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为与第一SHI的下一跳节点的IP地址对应的接口。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用户端在发送兴趣包之前,已知的是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因此兴趣包包括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内容名称。根据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原则,第一SHI中的SRP(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比源端在切换前的RP(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在本实施例中,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与兴趣包(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内容名称)匹配的长,因此路由器或基站在根据FIB规则发送兴趣包时,会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发送兴趣包,即从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接口发送兴趣包,实现了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兴趣包。也正是因为要遵从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原则,第一SHI中的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而不是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名称,并且还包括源端名称,从而可以在用户端不知道源端进行切换的情况下,将用户端发送的兴趣包通过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转发给源端。可以理解地,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发送模块203,用于向目的基站发送第一SHI。需要说明的是,CS、FIB规则和未决兴趣表(PendingInterestTable,简称PIT)是节点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点包括路由器、基站。CS用于存储节点收到的数据包(即内容名称对应的内容)。FIB规则包括各个节点的RP和该FIB规则所属的节点的接口的对应关系。PIT表用于记录已经转发且没有得到回应的兴趣包、以及接收该兴趣包的接口,以将回应该兴趣包的数据包转发给用户端。由于路由器和基站之间的连接关系通常是固定不变的,终端(源端和用户端)具有移动性,为了防止FIB规则频繁发生变化,FIB规则一般只包括路由器的RP和基站的RP,即路由器名称和基站名称。考虑到终端必须通过基站接入CCN,因此终端的RP通常为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终端名称。由于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基站的RP)是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终端名称的前缀,根据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规则,向终端发送的包括终端的RP(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终端名称)的包,如包括SRP(源端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的兴趣包,可以根据源端的服务基站名称(基站的RP)路由到源端的服务基站,源端的服务基站根据SRP(源端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将兴趣包转发给源端。因此,不包括终端的RP的FIB规则可以将向终端发送的包路由到终端。节点的接口与和IP地址之间具有对应关系,节点的通过某个接口,将数据发送给该接口对应的IP地址所属的节点。具体地,节点的工作过程如下:当节点接收到兴趣包后,节点首先查找CS中是否存储有响应该兴趣包的数据包(即内容名称对应的内容)。当节点存储有响应该兴趣包的数据包时,节点将响应该兴趣包的数据包发送给用户端,并丢弃该兴趣包。当节点没有存储响应该兴趣包的数据包时,节点在PIT表中查找是否存在与该兴趣包中的内容名称相同的项。当PIT表中存在与该兴趣包中的内容名称相同的项时,节点在与该兴趣包中的内容名称相同的项中,增加接收该兴趣包的接口,并丢弃该兴趣包。当PIT表中不存在与该兴趣包中的内容名称相同的项时,将兴趣包中的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内容名称,与FIB规则中的各个节点的RP进行最长匹配,由于此时FIB规则中的各个节点的RP为路由器名称或基站名称,因此得到的最长匹配项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在本实施例中,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节点按照FIB规则,将兴趣包从与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名称对应的接口转发出去,并将该兴趣包、以及接收该兴趣包的接口记录在PIT表中。当FIB规则中没有匹配项时,丢弃该兴趣包。当节点接收到数据包后,节点首先在查找CS中是否存储有与该数据包的内容名称相同的数据包。当CS中存储有与该数据包的内容名称相同的数据包时,节点将该数据包丢弃。当CS中没有存储与该数据包的内容名称相同的数据包时,节点在PIT表中查找是否存在与该数据包匹配的兴趣包。当PIT表中存在与该数据包匹配的兴趣包时,节点从PIT表中与该兴趣包对应的接口转发该数据包,并将该数据包存储在CS中,从PIT表中删除与该数据包匹配的兴趣包。当节点再接收到内容名称相同的兴趣包时,节点可以直接将CS中的数据包发给用户端,以响应该兴趣包。如果PIT表中不存在与该数据包匹配的兴趣包时,则丢弃该数据包。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还可以包括源端在切换之前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兴趣包(LastReceivedInterest,简称LRI)中的内容名称和序号。需要说明的是,在CCN中,通常一个内容对应的数据较大,因此,每个内容对应的数据都被拆分成若干个数据块,每个内容的数据块之间用序号进行标识。一个兴趣包和一个数据包通常对应一个数据块。当用户端第一次请求内容时,兴趣包中的内容名称只包括用户输入用户端的请求,源端会根据该兴趣包告知用户端与用户请求的内容对应的所有数据块的序号。用户端根据源端发送的数据块的序号发送包括请求内容和序号的兴趣包,以使源端发送包括该序号对应的数据块的数据包。由于通常采用连续的数字作为一个内容的各个数据块的序号,并且用户端通常是对一个内容中的若干个连续的数据块进行请求,因此用户端一般是依次向源端发送内容名称相同且序号连续的兴趣包。根据CCN中存在的窗口机制,用户端在接收到源端发送的与某个序号对应的数据包之后,会向源端发送与在该序号之后的若干序号对应的兴趣包,此时发送的兴趣包的数量与窗口大小有关。例如,用户端接收到序号为50的数据包,窗口大小为5,则用户端向源端发送序号为51-55的兴趣包。如果此时源端进行切换,那么源端将接收不到这些兴趣包,不可能对其作出响应,这些兴趣包会保存在路由器和原基站的PIT表中。在实际应用中,第一SHI的格式可以如下:ccnx:/目的基站的RP/第一SHI标识/SRP/LRI中的内容名称/LRI中的序号,其中,ccnx用于表示第一SHI使用的是ccnx协议。在该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查找模块204,用于在PIT中查找是否存在匹配项,匹配项为内容名称与LRI中的内容名称相同,序号大于或等于LRI中的序号的兴趣包;发送模块203还用于,当存在匹配项时,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在具体应用中,查找模块204可以首先将LRI中的序号加1,然后将LRI中的内容名称和加1后的序号与PIT中的项进行对比,如果找到了内容名称和序号都相同的项,则将该项判定为匹配项,并且继续将序号加1,然后将LRI中的内容名称和加1后的序号(相当于在LRI中的序号上加2)与PIT中的项进行对比,如此循环,直到没有找到内容名称和序号都相同的项为止。在实际应用中,当存在匹配项时,可以将源端在进行切换时没有接收到的兴趣包,重新发给源端进行响应,若目的基站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则发送模块203不需要再向目的基站发送第一SHI,以节省网络的流量。可选地,发送模块203可以用于,当第一SHI是由源端在切换即将发生时发送的时,或者,当第一SHI是由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发送的时,在接收到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发送的源端切换信息确认(AcknowledgementofSHI,简称AOS)消息之后,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该AOS消息用于表示源端完成切换。容易知道,接收模块201还用于,接收AOS消息。在本实施例中,AOS信息可以包括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的RP和AOS标识。在实际应用中,AOS的格式可以如下:ccnx:/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的RP/AOS标识。可选地,接收模块201还可以用于,当不存在匹配项时,在接收到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发送的AOS消息之后,向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发送AOS消息。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可以为静态范围内的接口,且该接口与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相邻节点的IP地址对应。可以理解地,与节点的RP对应的接口为静态范围内的接口。静态范围内的接口与节点的RP之间通常为一对多的关系。静态范围内的接口只随着与节点相邻的节点的改变而改变。对于一个节点来说,发送到不同节点的数据,可能需要与其连接的同一个节点转发,因此在增加之前的FIB规则中,通常多个节点的RP和一个静态范围内的接口对应,即静态范围内的接口与节点的RP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规则增加模块202可以包括:接口选择单元,用于在设定的动态范围内的接口中,选择一个动态接口,并建立选择的动态接口和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相邻节点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关系建立单元,用于建立选择的动态接口与SRP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增加FIB规则,选择的动态接口与SRP一一对应设置。在该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规则删除模块205,用于当在设定时间内没有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兴趣包时,删除增加的FIB规则。在本实施例中,设定时间可以为设置的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兴趣包之后的时间,如10秒至30秒间的任一值。在该种实现方式中,由于动态范围内的接口与节点的RP之间为一对一的关系,因此动态范围内的接口可以随意增减。当一段时间没有使用该对应关系(即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兴趣包)时,可以将该对应关系删除,防止由于源端频繁切换导致FIB规则无限增长,节省网络资源。需要说明的是,在增加的FIB规则删除之前,源端又进行了切换,FIB规则又增加了一个。由于增加的FIB规则中的RP都是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因此可以与兴趣包进行最长匹配规则的RP有两个,此时,节点会同时向满足最长匹配规则的RP对应的接口发送兴趣包,从而确保兴趣包发送到源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接收第一SHI,第一SHI包括目的基站的RP/第一SHI标识/SRP,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并根据SRP,增加FIB规则,由于兴趣包包括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内容名称,增加之前的FIB规则中的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因此根据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规则,发送给源端的兴趣包会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实现了通过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将用户端发送的兴趣包转发给源端,整个过程不需要设置专门的间接服务器对兴趣包进行转发,简化了系统设置。而且兴趣包不需要进行重新封装即可发给源端,提高了通信效率。另外,在源端切换时,直接根据第一SHI中的SRP增加FIB规则,以使发送给源端的兴趣包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不需要等待源端发送其切换后的可路由前缀,也不需要将兴趣包进行重新封装,耗时较短(在实验环境中约0.1秒),可以满足实时性要求。实施例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CCN的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可以为设置在节点上,节点包括但不限于路由器或基站,参见图4,该装置1900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CPU(centralprocessingunits,中央处理器)1922(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和存储器1932,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1942或数据1944的存储介质193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海量存储设备)。其中,存储器1932和存储介质1930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介质1930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没标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该装置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中央处理器1922可以设置为与存储介质1930通信,在该装置1900上执行存储介质193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该装置19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1926,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950,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1958,一个或一个以上键盘1956,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1941,例如WindowsServerTM,MacOS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等等。该装置1900包括CPU和存储器,以及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程序,其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存储器中,且经配置以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CPU执行,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指令:接收第一SHI,第一SHI包括目的基站的RP/第一SHI标识/SRP,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根据SRP,增加FIB规则,增加的FIB规则包括第一SHI中的SRP和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本实施例中,目的基站的RP用于指示节点(路由器或基站)将第一SHI发送到目的基站。第一SHI标识用于指示收到第一SHI的路由器或目的基站根据SRP增加FIB规则。通信发起时为用户端第一次发送兴趣包时,基于的发布机制,用户端可以知道此时源端的服务基站。增加的FIB规则包括第一SHI中的SRP与节点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具体应用中,CCN采用分级方式命名内容,“/”用于分隔内容名字的不同组成部分。需要说明的是,SHI中包括的基站名称和源端名称也可以分别用基站标识和源端标识代替,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具体地,第一SHI在源端切换时发送,源端切换时包括切换即将发生时、切换过程中以及切换完成时。在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可以是由源端在切换完成时发送的。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中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的RP。在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可以是由源端在切换即将发生时发送的,例如,当源端位于两个基站的服务区的交叠区域时,若源端检测到非源端当前的服务基站的信号强于源端当前的服务基站的信号(可以是设定次数检测到非源端当前的服务基站的信号强于源端当前的服务基站的信号,例如连续两次),则表示此时即为切换即将发生时,在此之后源端会进行切换。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中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的RP。在本实施例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可以是由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发送的,此时,CCN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可以获知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如通过终端检测报告)的网络,如3GPP网络,第一SHI是根据源端在切换即将发送时发送的第二SHI构造的,第二SHI包括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第二SHI标识/SRP。其中,第二SHI标识用于指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根据第二SHI中的SRP构造第一SHI。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中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的RP。其中,在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由于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可以获知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因此可以直接由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向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发送第一SHI,源端无需开发专门记录新基站RP的模块,开发量小,降低了开发成本。在实际应用中,FIB规则包括各个节点的RP和该FIB规则所属的节点的接口的对应关系。由于路由器和基站之间的连接关系通常是固定不变的,而终端(源端和用户端)具有移动性,为了防止FIB规则频繁发生变化,节点中的FIB规则一般只包括路由器的RP(路由器名称)和基站的RP(基站名称)。考虑到终端必须通过基站接入CCN,发送给终端的数据是先发送到终端的服务基站,然后由终端的服务基站转发给终端,因此终端的RP通常为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终端名称。由于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基站的RP)是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终端名称的前缀,根据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规则,向终端发送的包括终端的RP(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终端名称)的包,如包括SRP(源端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的兴趣包,可以根据源端的服务基站名称(基站的RP)路由到源端的服务基站,源端的服务基站再根据SRP(源端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将兴趣包转发给源端。因此,包括节点的RP而不包括终端的RP的FIB规则可以将向终端发送的包路由到终端。节点的接口与和IP地址之间具有对应关系,节点可以通过某个接口,将数据发送给该接口对应的IP地址所属的节点。在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的RP,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为与第一SHI的上一跳节点的IP地址对应的接口。在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的RP,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为与第一SHI的下一跳节点的IP地址对应的接口。在本实施例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的RP,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为与第一SHI的下一跳节点的IP地址对应的接口。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用户端在发送兴趣包之前,已知的是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因此兴趣包包括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内容名称。根据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原则,第一SHI中的SRP(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比源端在切换前的RP(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在本实施例中,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与兴趣包(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内容名称)匹配的长,因此路由器或基站在根据FIB规则发送兴趣包时,会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发送兴趣包,即从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接口发送兴趣包,实现了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兴趣包。也正是因为要遵从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原则,第一SHI中的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而不是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名称,并且还包括源端名称,从而可以在用户端不知道源端进行切换的情况下,将用户端发送的兴趣包通过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转发给源端。可以理解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还可以包含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指令:向目的基站发送第一SHI。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还可以包括源端在切换之前接收到的LRI中的内容名称和序号。需要说明的是,在CCN中,通常一个内容对应的数据较大,因此,每个内容对应的数据都被拆分成若干个数据块,每个内容的数据块之间用序号进行标识。一个兴趣包和一个数据包通常对应一个数据块。当用户端第一次请求内容时,兴趣包中的内容名称只包括用户输入用户端的请求,源端会根据该兴趣包告知用户端与用户请求的内容对应的所有数据块的序号。用户端根据源端发送的数据块的序号发送包括请求内容和序号的兴趣包,以使源端发送包括该序号对应的数据块的数据包。由于通常采用连续的数字作为一个内容的各个数据块的序号,并且用户端通常是对一个内容中的若干个连续的数据块进行请求,因此用户端一般是依次向源端发送内容名称相同且序号连续的兴趣包。根据CCN中存在的窗口机制,用户端在接收到源端发送的与某个序号对应的数据包之后,会向源端发送与在该序号之后的若干序号对应的兴趣包,此时发送的兴趣包的数量与窗口大小有关。例如,用户端接收到序号为50的数据包,窗口大小为5,则用户端向源端发送序号为51-55的兴趣包。如果此时源端进行切换,那么源端将接收不到这些兴趣包,不可能对其作出响应,这些兴趣包会保存在路由器和原基站的PIT表中。在实际应用中,第一SHI的格式可以如下:ccnx:/目的基站的RP/第一SHI标识/SRP/LRI中的内容名称/LRI中的序号,其中,ccnx用于表示第一SHI使用的是ccnx协议。在该种实现方式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还包含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指令:在PIT中查找匹配项,匹配项为内容名称与LRI中的内容名称相同,序号大于或等于LRI中的序号的兴趣包;当存在匹配项时,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在具体应用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可以包含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指令:首先将LRI中的序号加1,然后将LRI中的内容名称和加1后的序号与PIT中的项进行对比,如果找到了内容名称和序号都相同的项,则将该项判定为匹配项,并且继续将序号加1,然后将LRI中的内容名称和加1后的序号(相当于在LRI中的序号上加2)与PIT中的项进行对比,如此循环,直到没有找到内容名称和序号都相同的项为止。在实际应用中,当存在匹配项时,可以将源端在进行切换时没有接收到的兴趣包,重新发给源端进行响应,若目的基站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则不需要再向目的基站发送第一SHI,以节省网络的流量。可选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可以包含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指令:当第一SHI是由源端在切换即将发生时发送的时,或者,当第一SHI是由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发送的时,接收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发送的AOS消息,该AOS消息用于表示源端完成切换;在接收到AOS消息之后,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在本实施例中,AOS信息可以包括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的RP和AOS标识。在实际应用中,AOS的格式可以如下:ccnx:/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的RP/AOS标识。可选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还可以包含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指令:接收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发送的AOS消息,该AOS消息用于表示源端完成切换;向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发送AOS消息。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可以为静态范围内的接口,且该接口与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相邻节点的IP地址对应。可以理解地,与节点的RP对应的接口为静态范围内的接口。静态范围内的接口与节点的RP之间通常为一对多的关系。静态范围内的接口只随着与节点相邻的节点的改变而改变。对于一个节点来说,发送到不同节点的数据,可能需要与其连接的同一个节点转发,因此在增加之前的FIB规则中,通常多个节点的RP和一个静态范围内的接口对应,即静态范围内的接口与节点的RP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可以包含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指令:在设定的动态范围内的接口中,选择一个动态接口,并建立选择的动态接口和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相邻节点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建立选择的动态接口与SRP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增加FIB规则,选择的动态接口与SRP一一对应设置。在该种方式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还可以包含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指令:当在设定时间内没有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兴趣包时,删除增加的FIB规则。在本实施例中,设定时间可以为设置的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兴趣包之后的设定时间,如10秒至30秒间的任一值。在该种实现方式中,由于动态范围内的接口与节点的RP之间为一对一的关系,因此动态范围内的接口可以随意增减。当一段时间没有使用该对应关系(即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兴趣包)时,可以将该对应关系删除,防止由于源端频繁切换导致FIB规则无限增长,节省网络资源。需要说明的是,在增加的FIB规则删除之前,源端又进行了切换,FIB规则又增加了一个。由于增加的FIB规则中的RP都是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因此可以与兴趣包进行最长匹配规则的RP有两个,此时,节点会同时向满足最长匹配规则的RP对应的接口发送兴趣包,从而确保兴趣包发送到源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接收第一SHI,第一SHI包括目的基站的RP/第一SHI标识/SRP,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并根据SRP,增加FIB规则,由于兴趣包包括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内容名称,增加之前的FIB规则中的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因此根据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规则,发送给源端的兴趣包会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实现了通过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将用户端发送的兴趣包转发给源端,整个过程不需要设置专门的间接服务器对兴趣包进行转发,简化了系统设置。而且兴趣包不需要进行重新封装即可发给源端,提高了通信效率。另外,在源端切换时,直接根据第一SHI中的SRP增加FIB规则,以使发送给源端的兴趣包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不需要等待源端发送其切换后的可路由前缀,也不需要将兴趣包进行重新封装,耗时较短(在实验环境中约0.1秒),可以满足实时性要求。实施例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CCN的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可以设置在源端或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上,参见图5,该装置包括:指示构造模块401,用于构造第一SHI,第一SHI包括目的基站的RP/第一SHI标识/SRP,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第一SHI标识用于指示收到第一SHI的节点根据SRP,增加FIB规则,增加的FIB规则包括第一SHI中的SRP和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发送模块402,用于发送第一SHI。在本实施例中,目的基站的RP用于指示节点(路由器或基站)将第一SHI发送到目的基站。通信发起时为用户端第一次发送兴趣包时,基于CCN的发布机制,用户端可以知道此时源端的服务基站。在具体应用中,CCN采用分级方式命名内容,“/”用于分隔内容名字的不同组成部分。需要说明的是,SHI中包括的基站名称和源端名称也可以分别用基站标识和源端标识代替,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具体地,第一SHI在源端切换时发送,源端切换时包括切换即将发生时、切换过程中以及切换完成时。在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可以是由源端在切换完成时发送的。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中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的RP。在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可以是由源端在切换即将发生时发送的,例如,当源端位于两个基站的服务区的交叠区域时,若源端检测到非源端当前的服务基站的信号强于源端当前的服务基站的信号(可以是设定次数检测到非源端当前的服务基站的信号强于源端当前的服务基站的信号,例如连续两次),则表示此时即为切换即将发生时,在此之后源端会进行切换。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中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的RP。在本实施例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可以是由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发送的,此时,CCN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可以获知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如通过终端检测报告)的网络,如3GPP网络,第一SHI是根据源端在切换即将发送时发送的第二SHI构造的,第二SHI包括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第二SHI标识/SRP。其中,第二SHI标识用于指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根据第二SHI中的SRP构造第一SHI。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中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的RP。其中,在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由于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可以获知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因此可以直接由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向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发送第一SHI,源端无需开发专门记录新基站RP的模块,开发量小,降低了开发成本。在实际应用中,FIB规则包括各个节点的RP和该FIB规则所属的节点的接口的对应关系。由于路由器和基站之间的连接关系通常是固定不变的,而终端(源端和用户端)具有移动性,为了防止FIB规则频繁发生变化,节点中的FIB规则一般只包括路由器的RP(路由器名称)和基站的RP(基站名称)。考虑到终端必须通过基站接入CCN,因此终端的RP通常为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终端名称。由于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基站的RP)是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终端名称的前缀,根据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规则,向终端发送的包括终端的RP(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终端名称)的包,如包括SRP(源端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的兴趣包,可以根据源端的服务基站名称(基站的RP)路由到源端的服务基站,源端的服务基站再根据SRP(源端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将兴趣包转发给源端。因此,包括节点的RP而不包括终端的RP的FIB规则可以将向终端发送的包路由到终端。节点的接口与和IP地址之间具有对应关系,节点可以通过某个接口,将数据发送给该接口对应的IP地址所属的节点。在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的RP,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为与第一SHI的上一跳节点的IP地址对应的接口。在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的RP,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为与第一SHI的下一跳节点的IP地址对应的接口。在本实施例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的RP,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为与第一SHI的下一跳节点的IP地址对应的接口。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用户端在发送兴趣包之前,已知的是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因此兴趣包包括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内容名称。根据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原则,第一SHI中的SRP(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比源端在切换前的RP(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在本实施例中,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与兴趣包(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内容名称)匹配的长,因此路由器或基站在根据FIB规则发送兴趣包时,会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发送兴趣包,即从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接口发送兴趣包,实现了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兴趣包。也正是因为要遵从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原则,第一SHI中的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而不是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名称,并且还包括源端名称,从而可以在用户端不知道源端进行切换的情况下,将用户端发送的兴趣包通过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转发给源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构造第一SHI,第一SHI包括目的基站的RP/第一SHI标识/SRP,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第一SHI标识用于指示收到第一SHI的路由器或目的基站根据SRP增加FIB规则,增加的FIB规则包括第一SHI中的SRP与节点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发送第一SHI,因此根据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规则,发送给源端的兴趣包会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实现了通过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将用户端发送的兴趣包转发给源端,整个过程不需要设置专门的间接服务器对兴趣包进行转发,简化了系统设置。而且兴趣包不需要进行重新封装即可发给源端,提高了通信效率。另外,在源端切换时,直接根据第一SHI中的SRP增加FIB规则,以使发送给源端的兴趣包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不需要等待源端发送其切换后的可路由前缀,也不需要将兴趣包进行重新封装,耗时较短(在实验环境中约0.1秒),可以满足实时性要求。实施例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CCN的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可以设置在源端或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上,参见图6,该装置包括:指示构造模块501,用于构造第一SHI,第一SHI包括目的基站的RP/第一SHI标识/SRP,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第一SHI标识用于指示收到第一SHI的节点根据SRP,增加FIB规则,增加的FIB规则包括第一SHI中的SRP和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发送模块502,用于发送第一SHI。在本实施例中,目的基站的RP用于指示节点(路由器或基站)将第一SHI发送到目的基站。通信发起时为用户端第一次发送兴趣包时,基于CCN的发布机制,用户端可以知道此时源端的服务基站。在具体应用中,CCN采用分级方式命名内容,“/”用于分隔内容名字的不同组成部分。需要说明的是,SHI中包括的基站名称和源端名称也可以分别用基站标识和源端标识代替,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具体地,第一SHI在源端切换时发送,源端切换时包括切换即将发生时、切换过程中以及切换完成时。在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可以是由源端在切换完成时发送的。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中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的RP。在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可以是由源端在切换即将发生时发送的,例如,当源端位于两个基站的服务区的交叠区域时,若源端检测到非源端当前的服务基站的信号强于源端当前的服务基站的信号(可以是设定次数检测到非源端当前的服务基站的信号强于源端当前的服务基站的信号,例如连续两次),则表示此时即为切换即将发生时,在此之后源端会进行切换。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中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的RP。在本实施例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可以是由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发送的,此时,CCN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可以获知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如通过终端检测报告)的网络,如3GPP网络,第一SHI是根据源端在切换即将发送时发送的第二SHI构造的,第二SHI包括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第二SHI标识/SRP。其中,第二SHI标识用于指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根据第二SHI中的SRP构造第一SHI。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中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的RP。其中,在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由于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可以获知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因此可以直接由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向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发送第一SHI,源端无需开发专门记录新基站RP的模块,开发量小,降低了开发成本。在实际应用中,FIB规则包括各个节点的RP和该FIB规则所属的节点的接口的对应关系。由于路由器和基站之间的连接关系通常是固定不变的,而终端(源端和用户端)具有移动性,为了防止FIB规则频繁发生变化,节点中的FIB规则一般只包括路由器的RP(路由器名称)和基站的RP(基站名称)。考虑到终端必须通过基站接入CCN,因此终端的RP通常为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终端名称。由于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基站的RP)是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终端名称的前缀,根据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规则,向终端发送的包括终端的RP(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终端名称)的包,如包括SRP(源端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的兴趣包,可以根据源端的服务基站名称(基站的RP)路由到源端的服务基站,源端的服务基站再根据SRP(源端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将兴趣包转发给源端。因此,包括节点的RP而不包括终端的RP的FIB规则可以将向终端发送的包路由到终端。节点的接口与和IP地址之间具有对应关系,节点可以通过某个接口,将数据发送给该接口对应的IP地址所属的节点。在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的RP,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为与第一SHI的上一跳节点的IP地址对应的接口。在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的RP,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为与第一SHI的下一跳节点的IP地址对应的接口。在本实施例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的RP,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为与第一SHI的下一跳节点的IP地址对应的接口。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用户端在发送兴趣包之前,已知的是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因此兴趣包包括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内容名称。根据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原则,第一SHI中的SRP(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比源端在切换前的RP(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在本实施例中,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与兴趣包(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内容名称)匹配的长,因此路由器或基站在根据FIB规则发送兴趣包时,会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发送兴趣包,即从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接口发送兴趣包,实现了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兴趣包。也正是因为要遵从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原则,第一SHI中的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而不是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名称,并且还包括源端名称,从而可以在用户端不知道源端进行切换的情况下,将用户端发送的兴趣包通过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转发给源端。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还可以包括源端在切换前接收到的LRI中的内容名称和序号,第一SHI标识还用于,指示收到第一SHI指示的节点在PIT表中查找是否存在匹配项,匹配项为内容名称与LRI中的内容名称相同,序号大于或等于LRI中的序号的兴趣包,当存在匹配项时,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需要说明的是,在CCN中,通常一个内容对应的数据较大,因此,每个内容对应的数据都被拆分成若干个数据块,每个内容的数据块之间用序号进行标识。一个兴趣包和一个数据包通常对应一个数据块。当用户端第一次请求内容时,兴趣包中的内容名称只包括用户输入用户端的请求,源端会根据该兴趣包告知用户端与用户请求的内容对应的所有数据块的序号。用户端根据源端发送的数据块的序号发送包括请求内容和序号的兴趣包,以使源端发送包括该序号对应的数据块的数据包。由于通常采用连续的数字作为一个内容的各个数据块的序号,并且用户端通常是对一个内容中的若干个连续的数据块进行请求,因此用户端一般是依次向源端发送内容名称相同且序号连续的兴趣包。根据CCN中存在的窗口机制,用户端在接收到源端发送的与某个序号对应的数据包之后,会向源端发送与在该序号之后的若干序号对应的兴趣包,此时发送的兴趣包的数量与窗口大小有关。例如,用户端接收到序号为50的数据包,窗口大小为5,则用户端向源端发送序号为51-55的兴趣包。如果此时源端进行切换,那么源端将接收不到这些兴趣包,不可能对其作出响应,这些兴趣包会保存在路由器和原基站的PIT表中。在实际应用中,第一SHI的格式可以如下:ccnx:/目的基站的RP/第一SHI标识/SRP/LRI中的内容名称/LRI中的序号,其中,ccnx用于表示第一SHI使用的是ccnx协议。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构造第一SHI,第一SHI包括目的基站的RP/第一SHI标识/SRP,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第一SHI标识用于指示收到第一SHI的路由器或目的基站根据SRP增加FIB规则,增加的FIB规则包括第一SHI中的SRP与节点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发送第一SHI,因此根据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规则,发送给源端的兴趣包会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实现了通过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将用户端发送的兴趣包转发给源端,整个过程不需要设置专门的间接服务器对兴趣包进行转发,简化了系统设置。而且兴趣包不需要进行重新封装即可发给源端,提高了通信效率。另外,在源端切换时,直接根据第一SHI中的SRP增加FIB规则,以使发送给源端的兴趣包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不需要等待源端发送其切换后的可路由前缀,也不需要将兴趣包进行重新封装,耗时较短(在实验环境中约0.1秒),可以满足实时性要求。实施例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CCN的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可以设置在源端或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上,以源端(终端)为例,参见图7,装置60可以包括RF电路610、包括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620、输入单元630、显示单元640、传感器650、音频电路660、WiFi模块670、包括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的处理器680、以及电源6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装置结构并不构成对装置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其中:RF电路6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交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680处理;另外,将涉及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6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调谐器、一个或多个振荡器、SIM卡、收发信机、耦合器、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6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GSM、GPRS、CDMA、WCDMA、LTE、电子邮件、SMS等。存储器6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6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6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构造第一SHI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装置6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第一SHI等)等。此外,存储器6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相应地,存储器62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680和输入单元630对存储器620的访问。输入单元6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630可包括触敏表面6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632。触敏表面631,也称为触摸显示屏或者触控板,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敏表面631上或在触敏表面6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敏表面6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680,并能接收处理器6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敏表面631。除了触敏表面631,输入单元6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6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6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显示单元6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装置30的各种图形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显示单元640可包括显示面板641,可选的,可以采用LCD、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641。进一步的,触敏表面631可覆盖显示面板641,当触敏表面6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68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68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6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7中,触敏表面631与显示面板6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敏表面631与显示面板641集成而实现输入和输出功能。装置60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6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6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装置3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6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装置60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音频电路660、扬声器661,传声器662可提供用户与装置6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6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661,由扬声器6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6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6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680处理后,经RF电路6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装置,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620以便进一步处理。音频电路360还可能包括耳塞插孔,以提供外设耳机与装置60的通信。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装置60通过WiFi模块6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7示出了WiFi模块6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装置30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处理器680是装置6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6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620内的数据,执行装置6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装置60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6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优选的,处理器6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680中。尽管未示出,装置6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装置60还包括有存储器,以及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程序,其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存储器中,且经配置以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执行,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指令:构造第一SHI,第一SHI包括目的基站的RP/第一SHI标识/SRP,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第一SHI标识用于指示收到第一SHI的节点根据SRP,增加FIB规则,增加的FIB规则包括第一SHI中的SRP和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发送第一SHI。在本实施例中,目的基站的RP用于指示节点(路由器或基站)将第一SHI发送到目的基站。通信发起时为用户端第一次发送兴趣包时,基于CCN的发布机制,用户端可以知道此时源端的服务基站。在具体应用中,CCN采用分级方式命名内容,“/”用于分隔内容名字的不同组成部分。需要说明的是,SHI中包括的基站名称和源端名称也可以分别用基站标识和源端标识代替,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具体地,第一SHI在源端切换时发送,源端切换时包括切换即将发生时、切换过程中以及切换完成时。在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可以是由源端在切换完成时发送的。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中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的RP。在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可以是由源端在切换即将发生时发送的,例如,当源端位于两个基站的服务区的交叠区域时,若源端检测到非源端当前的服务基站的信号强于源端当前的服务基站的信号(可以是设定次数检测到非源端当前的服务基站的信号强于源端当前的服务基站的信号,例如连续两次),则表示此时即为切换即将发生时,在此之后源端会进行切换。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中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的RP。在本实施例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可以是由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发送的,此时,CCN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可以获知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如通过终端检测报告)的网络,如3GPP网络,第一SHI是根据源端在切换即将发送时发送的第二SHI构造的,第二SHI包括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第二SHI标识/SRP。其中,第二SHI标识用于指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根据第二SHI中的SRP构造第一SHI。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中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的RP。其中,在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由于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可以获知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因此可以直接由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向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发送第一SHI,源端无需开发专门记录新基站RP的模块,开发量小,降低了开发成本。在实际应用中,FIB规则包括各个节点的RP和该FIB规则所属的节点的接口的对应关系。由于路由器和基站之间的连接关系通常是固定不变的,而终端(源端和用户端)具有移动性,为了防止FIB规则频繁发生变化,节点中的FIB规则一般只包括路由器的RP(路由器名称)和基站的RP(基站名称),即路由器名称和基站名称。考虑到终端必须通过基站接入CCN,因此终端的RP通常为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终端名称。由于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基站的RP)是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终端名称的前缀,根据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规则,向终端发送的包括终端的RP(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终端名称)的包,如包括SRP(源端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的兴趣包,可以根据源端的服务基站名称(基站的RP)路由到源端的服务基站,源端的服务基站再根据SRP(源端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将兴趣包转发给源端。因此,包括节点的RP而不包括终端的RP的FIB规则可以将向终端发送的包路由到终端。节点的接口与和IP地址之间具有对应关系,节点可以通过某个接口,将数据发送给该接口对应的IP地址所属的节点。在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的RP,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为与第一SHI的上一跳节点的IP地址对应的接口。在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的RP,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为与第一SHI的下一跳节点的IP地址对应的接口。在本实施例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的RP,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为与第一SHI的下一跳节点的IP地址对应的接口。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用户端在发送兴趣包之前,已知的是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因此兴趣包包括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内容名称。根据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原则,第一SHI中的SRP(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比源端在切换前的RP(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在本实施例中,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与兴趣包(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内容名称)匹配的长,因此路由器或基站在根据FIB规则发送兴趣包时,会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发送兴趣包,即从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接口发送兴趣包,实现了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兴趣包。也正是因为要遵从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原则,第一SHI中的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而不是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名称,并且还包括源端名称,从而可以在用户端不知道源端进行切换的情况下,将用户端发送的兴趣包通过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转发给源端。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还可以包括源端在切换前接收到的LRI中的内容名称和序号,第一SHI标识还用于,指示收到第一SHI指示的节点在PIT表中查找是否存在匹配项,匹配项为内容名称与LRI中的内容名称相同,序号大于或等于LRI中的序号的兴趣包,当存在匹配项时,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需要说明的是,在CCN中,通常一个内容对应的数据较大,因此,每个内容对应的数据都被拆分成若干个数据块,每个内容的数据块之间用序号进行标识。一个兴趣包和一个数据包通常对应一个数据块。当用户端第一次请求内容时,兴趣包中的内容名称只包括用户输入用户端的请求,源端会根据该兴趣包告知用户端与用户请求的内容对应的所有数据块的序号。用户端根据源端发送的数据块的序号发送包括请求内容和序号的兴趣包,以使源端发送包括该序号对应的数据块的数据包。由于通常采用连续的数字作为一个内容的各个数据块的序号,并且用户端通常是对一个内容中的若干个连续的数据块进行请求,因此用户端一般是依次向源端发送内容名称相同且序号连续的兴趣包。根据CCN中存在的窗口机制,用户端在接收到源端发送的与某个序号对应的数据包之后,会向源端发送与在该序号之后的若干序号对应的兴趣包,此时发送的兴趣包的数量与窗口大小有关。例如,用户端接收到序号为50的数据包,窗口大小为5,则用户端向源端发送序号为51-55的兴趣包。如果此时源端进行切换,那么源端将接收不到这些兴趣包,不可能对其作出响应,这些兴趣包会保存在路由器和原基站的PIT表中。在实际应用中,第一SHI的格式可以如下:ccnx:/目的基站的RP/第一SHI标识/SRP/LRI中的内容名称/LRI中的序号,其中,ccnx用于表示第一SHI使用的是ccnx协议。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构造第一SHI,第一SHI包括目的基站的RP/第一SHI标识/SRP,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第一SHI标识用于指示收到第一SHI的路由器或目的基站根据SRP增加FIB规则,增加的FIB规则包括第一SHI中的SRP与节点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发送第一SHI,因此根据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规则,发送给源端的兴趣包会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实现了通过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将用户端发送的兴趣包转发给源端,整个过程不需要设置专门的间接服务器对兴趣包进行转发,简化了系统设置。而且兴趣包不需要进行重新封装即可发给源端,提高了通信效率。另外,在源端切换时,直接根据第一SHI中的SRP增加FIB规则,以使发送给源端的兴趣包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不需要等待源端发送其切换后的可路由前缀,也不需要将兴趣包进行重新封装,耗时较短(在实验环境中约0.1秒),可以满足实时性要求。实施例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参见图8,该系统包括源端701、基站702、以及路由器703。源端701、基站702、路由器703依次连接。路由器703和基站702可以用于,接收第一SHI,第一SHI包括目的基站的RP/第一SHI标识/SRP;根据SRP,增加FIB规则。在本实施例中,目的基站的RP用于指示节点(路由器或基站)将第一SHI发送到目的基站。第一SHI标识用于指示收到第一SHI的路由器或目的基站根据SRP增加FIB规则。SRP为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通信发起时为用户端第一次发送兴趣包时,基于CCN的发布机制,用户端可以知道此时源端的服务基站。增加的FIB规则包括第一SHI中的SRP与节点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具体应用中,CCN采用分级方式命名内容,“/”用于分隔内容名字的不同组成部分。需要说明的是,SHI中包括的基站名称和源端名称也可以分别用基站标识和源端标识代替,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具体地,第一SHI在源端切换时发送,源端切换时包括切换即将发生时、切换过程中以及切换完成时。在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可以是由源端在切换完成时发送的。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中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的RP。在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可以是由源端在切换即将发生时发送的,例如,当源端位于两个基站的服务区的交叠区域时,若源端检测到非源端当前的服务基站的信号强于源端当前的服务基站的信号(可以是设定次数检测到非源端当前的服务基站的信号强于源端当前的服务基站的信号,例如连续两次),则表示此时即为切换即将发生时,在此之后源端会进行切换。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中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的RP。在本实施例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可以是由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发送的,此时,CCN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可以获知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如通过终端检测报告)的网络,如3GPP网络,第一SHI是根据源端在切换即将发送时发送的第二SHI构造的,第二SHI包括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第二SHI标识/SRP。其中,第二SHI标识用于指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根据第二SHI中的SRP构造第一SHI。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中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的RP。其中,在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由于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可以获知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因此可以直接由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向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发送第一SHI,源端无需开发专门记录新基站RP的模块,开发量小,降低了开发成本。在实际应用中,FIB规则包括各个节点的RP和该FIB规则所属的节点的接口的对应关系。由于路由器和基站之间的连接关系通常是固定不变的,而终端(源端和用户端)具有移动性,为了防止FIB规则频繁发生变化,节点中的FIB规则一般只包括路由器的RP(路由器名称)和基站的RP(基站名称)。考虑到终端必须通过基站接入CCN,发送给终端的数据是先发送到终端的服务基站,然后由终端的服务基站转发给终端,因此终端的RP通常为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终端名称。由于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基站的RP)是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终端名称的前缀,根据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规则,向终端发送的包括终端的RP(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终端名称)的包,如包括SRP(源端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的兴趣包,可以根据源端的服务基站名称(基站的RP)路由到源端的服务基站,源端的服务基站再根据SRP(源端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将兴趣包转发给源端。因此,包括节点的RP而不包括终端的RP的FIB规则可以将向终端发送的包路由到终端。节点的接口与和IP地址之间具有对应关系,节点可以通过某个接口,将数据发送给该接口对应的IP地址所属的节点。在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的RP,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为与第一SHI的上一跳节点的IP地址对应的接口。在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的RP,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为与第一SHI的下一跳节点的IP地址对应的接口。在本实施例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的RP,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为与第一SHI的下一跳节点的IP地址对应的接口。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用户端在发送兴趣包之前,已知的是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因此兴趣包包括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内容名称。根据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原则,第一SHI中的SRP(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比源端在切换前的RP(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在本实施例中,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与兴趣包(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内容名称)匹配的长,因此路由器或基站在根据FIB规则发送兴趣包时,会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发送兴趣包,即从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接口发送兴趣包,实现了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兴趣包。也正是因为要遵从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原则,第一SHI中的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而不是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名称,并且还包括源端名称,从而可以在用户端不知道源端进行切换的情况下,将用户端发送的兴趣包通过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转发给源端。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还可以包括源端在切换之前接收到的LRI中的内容名称和序号。需要说明的是,在CCN中,通常一个内容对应的数据较大,因此,每个内容对应的数据都被拆分成若干个数据块,每个内容的数据块之间用序号进行标识。一个兴趣包和一个数据包通常对应一个数据块。当用户端第一次请求内容时,兴趣包中的内容名称只包括用户输入用户端的请求,源端会根据该兴趣包告知用户端与用户请求的内容对应的所有数据块的序号。用户端根据源端发送的数据块的序号发送包括请求内容和序号的兴趣包,以使源端发送包括该序号对应的数据块的数据包。由于通常采用连续的数字作为一个内容的各个数据块的序号,并且用户端通常是对一个内容中的若干个连续的数据块进行请求,因此用户端一般是依次向源端发送内容名称相同且序号连续的兴趣包。根据CCN中存在的窗口机制,用户端在接收到源端发送的与某个序号对应的数据包之后,会向源端发送与在该序号之后的若干序号对应的兴趣包,此时发送的兴趣包的数量与窗口大小有关。例如,用户端接收到序号为50的数据包,窗口大小为5,则用户端向源端发送序号为51-55的兴趣包。如果此时源端进行切换,那么源端将接收不到这些兴趣包,不可能对其作出响应,这些兴趣包会保存在路由器和原基站的PIT表中。在实际应用中,第一SHI的格式可以如下:ccnx:/目的基站的RP/第一SHI标识/SRP/LRI中的内容名称/LRI中的序号,其中,ccnx用于表示第一SHI使用的是ccnx协议。在该种实现方式中,路由器703和基站702还可以用于,在PIT中查找是否存在匹配项,匹配项为内容名称与LRI中的内容名称相同,序号大于或等于LRI中的序号的兴趣包;当存在匹配项时,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在具体应用中,查找模块204可以首先将LRI中的序号加1,然后将LRI中的内容名称和加1后的序号与PIT中的项进行对比,如果找到了内容名称和序号都相同的项,则将该项判定为匹配项,并且继续将序号加1,然后将LRI中的内容名称和加1后的序号(相当于在LRI中的序号上加2)与PIT中的项进行对比,如此循环,直到没有找到内容名称和序号都相同的项为止。在实际应用中,当存在匹配项时,可以将源端在进行切换时没有接收到的兴趣包,重新发给源端进行响应,若目的基站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则发送模块203不需要再向目的基站发送第一SHI,以节省网络的流量。可选地,路由器703和基站702可以用于,当第一SHI是由源端在切换完成时发送的时,在接收到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发送的AOS消息之后,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该AOS消息用于表示源端完成切换。在本实施例中,AOS信息可以包括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的RP和AOS标识。在实际应用中,AOS的格式可以如下:ccnx:/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的RP/AOS标识。可选地,路由器703和基站702可以用于,当不存在匹配项时,在接收到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发送的AOS消息之后,向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发送AOS消息。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可以为静态范围内的接口,且该接口与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相邻节点的IP地址对应。可以理解地,与节点的RP对应的接口为静态范围内的接口。静态范围内的接口与节点的RP之间通常为一对多的关系。静态范围内的接口只随着与节点相邻的节点的改变而改变。对于一个节点来说,发送到不同节点的数据,可能需要与其连接的同一个节点转发,因此在增加之前的FIB规则中,通常多个节点的RP和一个静态范围内的接口对应,即静态范围内的接口与节点的RP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路由器703和基站702可以用于,在设定的动态范围内的接口中,选择一个动态接口,并建立选择的动态接口和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相邻节点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建立选择的动态接口与SRP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增加FIB规则,选择的动态接口与SRP一一对应设置。在该种实现方式中,路由器703和基站702还可以用于,当在设定时间内没有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兴趣包时,删除增加的FIB规则。在本实施例中,设定时间可以为设置的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兴趣包之后的时间,如10秒至30秒间的任一值。在该种实现方式中,由于动态范围内的接口与节点的RP之间为一对一的关系,因此动态范围内的接口可以随意增减。当一段时间没有使用该对应关系(即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兴趣包)时,可以将该对应关系删除,防止由于源端频繁切换导致FIB规则无限增长,节省网络资源。需要说明的是,在增加的FIB规则删除之前,源端又进行了切换,FIB规则又增加了一个。由于增加的FIB规则中的RP都是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因此可以与兴趣包进行最长匹配规则的RP有两个,此时,节点会同时向满足最长匹配规则的RP对应的接口发送兴趣包,从而确保兴趣包发送到源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接收第一SHI,第一SHI包括目的基站的RP/第一SHI标识/SRP,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并根据SRP,增加FIB规则,由于兴趣包包括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内容名称,增加之前的FIB规则中的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因此根据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规则,发送给源端的兴趣包会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实现了通过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将用户端发送的兴趣包转发给源端,整个过程不需要设置专门的间接服务器对兴趣包进行转发,简化了系统设置。而且兴趣包不需要进行重新封装即可发给源端,提高了通信效率。另外,在源端切换时,直接根据第一SHI中的SRP增加FIB规则,以使发送给源端的兴趣包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不需要等待源端发送其切换后的可路由前缀,也不需要将兴趣包进行重新封装,耗时较短(在实验环境中约0.1秒),可以满足实时性要求。实施例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参见图9,该系统包括源端801、基站802、以及路由器803。源端801、基站802、路由器803依次连接。源端801或基站802可以用于,构造第一SHI,第一SHI包括目的基站的RP/第一SHI标识/SRP,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第一SHI标识用于指示收到第一SHI的节点根据SRP,增加FIB规则,增加的FIB规则包括第一SHI中的SRP和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发送第一SHI。在本实施例中,目的基站的RP用于指示节点(路由器或基站)将第一SHI发送到目的基站。通信发起时为用户端第一次发送兴趣包时,基于CCN的发布机制,用户端可以知道此时源端的服务基站。在具体应用中,CCN采用分级方式命名内容,“/”用于分隔内容名字的不同组成部分。需要说明的是,SHI中包括的基站名称和源端名称也可以分别用基站标识和源端标识代替,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具体地,第一SHI在源端切换时发送,源端切换时包括切换即将发生时、切换过程中以及切换完成时。在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可以是由源端在切换完成时发送的。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中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的RP。在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可以是由源端在切换即将发生时发送的,例如,当源端位于两个基站的服务区的交叠区域时,若源端检测到非源端当前的服务基站的信号强于源端当前的服务基站的信号(可以是设定次数检测到非源端当前的服务基站的信号强于源端当前的服务基站的信号,例如连续两次),则表示此时即为切换即将发生时,在此之后源端会进行切换。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中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的RP。在本实施例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可以是由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发送的,此时,CCN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可以获知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如通过终端检测报告)的网络,如3GPP网络,第一SHI是根据源端在切换即将发送时发送的第二SHI构造的,第二SHI包括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第二SHI标识/SRP。其中,第二SHI标识用于指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根据第二SHI中的SRP构造第一SHI。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中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的RP。其中,在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由于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可以获知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因此可以直接由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向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发送第一SHI,源端无需开发专门记录新基站RP的模块,开发量小,降低了开发成本。在实际应用中,FIB规则包括各个节点的RP和该FIB规则所属的节点的接口的对应关系。由于路由器和基站之间的连接关系通常是固定不变的,而终端(源端和用户端)具有移动性,为了防止FIB规则频繁发生变化,节点中的FIB规则一般只包括路由器的RP(路由器名称)和基站的RP(基站名称)。考虑到终端必须通过基站接入CCN,因此终端的RP通常为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终端名称。由于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基站的RP)是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终端名称的前缀,根据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规则,向终端发送的包括终端的RP(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终端名称)的包,如包括SRP(源端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的兴趣包,可以根据源端的服务基站名称(基站的RP)路由到源端的服务基站,源端的服务基站再根据SRP(源端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将兴趣包转发给源端。因此,包括节点的RP而不包括终端的RP的FIB规则可以将向终端发送的包路由到终端。节点的接口与和IP地址之间具有对应关系,节点可以通过某个接口,将数据发送给该接口对应的IP地址所属的节点。在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的RP,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为与第一SHI的上一跳节点的IP地址对应的接口。在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的RP,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为与第一SHI的下一跳节点的IP地址对应的接口。在本实施例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的RP,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为与第一SHI的下一跳节点的IP地址对应的接口。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用户端在发送兴趣包之前,已知的是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因此兴趣包包括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内容名称。根据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原则,第一SHI中的SRP(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比源端在切换前的RP(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在本实施例中,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与兴趣包(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内容名称)匹配的长,因此路由器或基站在根据FIB规则发送兴趣包时,会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发送兴趣包,即从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接口发送兴趣包,实现了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兴趣包。也正是因为要遵从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原则,第一SHI中的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而不是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名称,并且还包括源端名称,从而可以在用户端不知道源端进行切换的情况下,将用户端发送的兴趣包通过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转发给源端。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还可以包括源端在切换前接收到的LRI中的内容名称和序号,第一SHI标识还用于,指示收到第一SHI指示的节点在PIT表中查找是否存在匹配项,匹配项为内容名称与LRI中的内容名称相同,序号大于或等于LRI中的序号的兴趣包,当存在匹配项时,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需要说明的是,在CCN中,通常一个内容对应的数据较大,因此,每个内容对应的数据都被拆分成若干个数据块,每个内容的数据块之间用序号进行标识。一个兴趣包和一个数据包通常对应一个数据块。当用户端第一次请求内容时,兴趣包中的内容名称只包括用户输入用户端的请求,源端会根据该兴趣包告知用户端与用户请求的内容对应的所有数据块的序号。用户端根据源端发送的数据块的序号发送包括请求内容和序号的兴趣包,以使源端发送包括该序号对应的数据块的数据包。由于通常采用连续的数字作为一个内容的各个数据块的序号,并且用户端通常是对一个内容中的若干个连续的数据块进行请求,因此用户端一般是依次向源端发送内容名称相同且序号连续的兴趣包。根据CCN中存在的窗口机制,用户端在接收到源端发送的与某个序号对应的数据包之后,会向源端发送与在该序号之后的若干序号对应的兴趣包,此时发送的兴趣包的数量与窗口大小有关。例如,用户端接收到序号为50的数据包,窗口大小为5,则用户端向源端发送序号为51-55的兴趣包。如果此时源端进行切换,那么源端将接收不到这些兴趣包,不可能对其作出响应,这些兴趣包会保存在路由器和原基站的PIT表中。在实际应用中,第一SHI的格式可以如下:ccnx:/目的基站的RP/第一SHI标识/SRP/LRI中的内容名称/LRI中的序号,其中,ccnx用于表示第一SHI使用的是ccnx协议。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构造第一SHI,第一SHI包括目的基站的RP/第一SHI标识/SRP,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第一SHI标识用于指示收到第一SHI的路由器或目的基站根据SRP增加FIB规则,增加的FIB规则包括第一SHI中的SRP与节点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发送第一SHI,因此根据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规则,发送给源端的兴趣包会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实现了通过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将用户端发送的兴趣包转发给源端,整个过程不需要设置专门的间接服务器对兴趣包进行转发,简化了系统设置。而且兴趣包不需要进行重新封装即可发给源端,提高了通信效率。另外,在源端切换时,直接根据第一SHI中的SRP增加FIB规则,以使发送给源端的兴趣包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不需要等待源端发送其切换后的可路由前缀,也不需要将兴趣包进行重新封装,耗时较短(在实验环境中约0.1秒),可以满足实时性要求。实施例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CCN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可以由节点执行,该节点包括但不限于路由器和基站。参见图10,该方法包括:步骤901:接收第一SHI,第一SHI包括目的基站的RP/第一SHI标识/SRP。在本实施例中,目的基站的RP用于指示节点(路由器或基站)将第一SHI发送到目的基站。第一SHI标识用于指示收到第一SHI的路由器或目的基站根据SRP增加FIB规则(见步骤902)。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通信发起时为用户端第一次发送兴趣包时,基于CCN的发布机制,用户端可以知道此时源端的服务基站。在具体应用中,CCN采用分级方式命名内容,“/”用于分隔内容名字的不同组成部分。需要说明的是,SHI中包括的基站名称和源端名称也可以分别用基站标识和源端标识代替,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具体地,第一SHI在源端切换时发送,源端切换时包括切换即将发生时、切换过程中以及切换完成时。在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可以是由源端在切换完成时发送的。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中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的RP(见实施例11)。在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可以是由源端在切换即将发生时发送的,例如,当源端位于两个基站的服务区的交叠区域时,若源端检测到非源端当前的服务基站的信号强于源端当前的服务基站的信号(可以是设定次数检测到非源端当前的服务基站的信号强于源端当前的服务基站的信号,例如连续两次),则表示此时即为切换即将发生时,在此之后源端会进行切换。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中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的RP(见实施例12)。在本实施例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可以是由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发送的,此时,CCN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可以获知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如通过终端检测报告)的网络,如3GPP网络,第一SHI是根据源端在切换即将发送时发送的第二SHI构造的,第二SHI包括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第二SHI标识/SRP。其中,第二SHI标识用于指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根据第二SHI中的SRP构造第一SHI。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中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的RP(见实施例13)。其中,在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由于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可以获知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因此可以直接由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向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发送第一SHI,源端无需开发专门记录新基站RP的模块,开发量小,降低了开发成本。步骤902:根据SRP,增加FIB规则。在本实施例中,增加的FIB规则包括第一SHI中的SRP与节点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实际应用中,FIB规则包括各个节点的RP和该FIB规则所属的节点的接口的对应关系。由于路由器和基站之间的连接关系通常是固定不变的,而终端(源端和用户端)具有移动性,为了防止FIB规则频繁发生变化,节点中的FIB规则一般只包括路由器的RP(路由器名称)和基站的RP(基站名称)。考虑到终端必须通过基站接入CCN,因此终端的RP通常为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终端名称。由于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基站的RP)是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终端名称的前缀,根据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规则,向终端发送的包括终端的RP(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终端名称)的包,如包括SRP(源端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的兴趣包,可以根据源端的服务基站名称(基站的RP)路由到源端的服务基站,源端的服务基站再根据SRP(源端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将兴趣包转发给源端。因此,包括节点的RP而不包括终端的RP的FIB规则可以将向终端发送的包路由到终端。节点的接口与和IP地址之间具有对应关系,节点可以通过某个接口,将数据发送给该接口对应的IP地址所属的节点。在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的RP,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为与第一SHI的上一跳节点的IP地址对应的接口。在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的RP,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为与第一SHI的下一跳节点的IP地址对应的接口。在本实施例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的RP,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为与第一SHI的下一跳节点的IP地址对应的接口。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用户端在发送兴趣包之前,已知的是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因此兴趣包包括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内容名称。根据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原则,第一SHI中的SRP(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比源端在切换前的RP(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在本实施例中,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与兴趣包(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内容名称)匹配的长,因此路由器或基站在根据FIB规则发送兴趣包时,会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发送兴趣包,即从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接口发送兴趣包,实现了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兴趣包。也正是因为要遵从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原则,第一SHI中的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而不是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名称,并且还包括源端名称,从而可以在用户端不知道源端进行切换的情况下,将用户端发送的兴趣包通过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转发给源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接收第一SHI,第一SHI包括目的基站的RP/第一SHI标识/SRP,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并根据SRP,增加FIB规则,由于兴趣包包括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内容名称,增加之前的FIB规则中的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因此根据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规则,发送给源端的兴趣包会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实现了通过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将用户端发送的兴趣包转发给源端,整个过程不需要设置专门的间接服务器对兴趣包进行转发,简化了系统设置。而且兴趣包不需要进行重新封装即可发给源端,提高了通信效率。另外,在源端切换时,直接根据第一SHI中的SRP增加FIB规则,以使发送给源端的兴趣包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不需要等待源端发送其切换后的可路由前缀,也不需要将兴趣包进行重新封装,耗时较短(在实验环境中约0.1秒),可以满足实时性要求。实施例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CCN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可以由源端或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执行。参见图11,该方法包括:步骤1001:构造第一SHI,第一SHI包括目的基站的RP/第一SHI标识/SRP。在本实施例中,目的基站的RP用于指示节点(路由器或基站)将第一SHI发送到目的基站。第一SHI标识用于指示收到第一SHI的路由器或目的基站根据SRP增加FIB规则。SRP为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通信发起时为用户端第一次发送兴趣包时,基于CCN的发布机制,用户端可以知道此时源端的服务基站。增加的FIB规则包括第一SHI中的SRP与节点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具体应用中,CCN采用分级方式命名内容,“/”用于分隔内容名字的不同组成部分。需要说明的是,SHI中包括的基站名称和源端名称也可以分别用基站标识和源端标识代替,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具体地,该步骤1001可以在源端切换时进行,源端切换时包括切换即将发生时、切换过程中以及切换完成时。在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步骤1001可以是源端在切换完成时执行的。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中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的RP(见实施例11)。在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该步骤1001可以是源端在切换即将发生时执行的,例如,当源端位于两个基站的服务区的交叠区域时,若源端检测到非源端当前的服务基站的信号强于源端当前的服务基站的信号(可以是设定次数检测到非源端当前的服务基站的信号强于源端当前的服务基站的信号,例如连续两次),则表示此时即为切换即将发生时,在此之后源端会进行切换。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中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的RP(见实施例12)。在本实施例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该步骤1001可以是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根据第二SHI执行的,此时,CCN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可以获知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如通过终端检测报告)的网络,如3GPP网络,第一SHI是根据源端在切换即将发生时发送的第二SHI构造的,第二SHI包括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第二SHI标识/SRP。其中,第二SHI标识用于指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根据第二SHI中的SRP构造第一SHI。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中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的RP(见实施例13)。其中,在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由于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可以获知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因此可以直接由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向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发送第一SHI,源端无需开发专门记录新基站RP的模块,开发量小,降低了开发成本。在实际应用中,FIB规则包括各个节点的RP和该FIB规则所属的节点的接口的对应关系。由于路由器和基站之间的连接关系通常是固定不变的,而终端(源端和用户端)具有移动性,为了防止FIB规则频繁发生变化,FIB规则一般只包括路由器的RP(路由器名称)和基站的RP(基站名称)。考虑到终端必须通过基站接入CCN,因此终端的RP通常为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终端名称。由于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基站的RP)是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终端名称的前缀,根据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规则,向终端发送的包括终端的RP(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终端名称)的包,如包括SRP(源端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的兴趣包,可以根据源端的服务基站名称(基站的RP)路由到源端的服务基站,源端的服务基站再根据SRP(源端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将兴趣包转发给源端。因此,包括节点的RP而不包括终端的RP的FIB规则可以将向终端发送的包路由到终端。节点的接口与和IP地址之间具有对应关系,节点可以通过某个接口,将数据发送给该接口对应的IP地址所属的节点。在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的RP,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为与第一SHI的上一跳节点的IP地址对应的接口。在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的RP,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为与第一SHI的下一跳节点的IP地址对应的接口。在本实施例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HI的目的基站的RP为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的RP,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为与第一SHI的下一跳节点的IP地址对应的接口。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用户端在发送兴趣包之前,已知的是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因此兴趣包包括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内容名称。根据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原则,第一SHI中的SRP(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比源端在切换前的RP(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在本实施例中,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为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与兴趣包(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内容名称)匹配的长,因此路由器或基站在根据FIB规则发送兴趣包时,会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发送兴趣包,即从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接口发送兴趣包,实现了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兴趣包。也正是因为要遵从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原则,第一SHI中的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而不是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名称,并且还包括源端名称,从而可以在用户端不知道源端进行切换的情况下,将用户端发送的兴趣包通过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转发给源端。步骤1002:发送第一SHI。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构造第一SHI,第一SHI包括目的基站的RP/第一SHI标识/SRP,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第一SHI标识用于指示收到第一SHI的路由器或目的基站根据SRP增加FIB规则,增加的FIB规则包括第一SHI中的SRP与节点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发送第一SHI,因此根据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规则,发送给源端的兴趣包会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实现了通过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将用户端发送的兴趣包转发给源端,整个过程不需要设置专门的间接服务器对兴趣包进行转发,简化了系统设置。而且兴趣包不需要进行重新封装即可发给源端,提高了通信效率。另外,在源端切换时,直接根据第一SHI中的SRP增加FIB规则,以使发送给源端的兴趣包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不需要等待源端发送其切换后的可路由前缀,也不需要将兴趣包进行重新封装,耗时较短(在实验环境中约0.1秒),可以满足实时性要求。实施例1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CCN的数据传输方法,在本实施例中,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简称为原基站,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简称为新基站,第一路由器为原基站路由到用户端和新基站路由到用户端的聚合点,第一SHI是由源端在切换完成时发送的,参见图12,该方法包括:步骤1101:用户端发送兴趣包,兴趣包包括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内容名称。在实际应用中,CCN具有内容发布机制,通过该内容发布机制,用户可以获知网络中具有的内容。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所需的内容,用户端根据用户指令,发送包含所需内容的名称的兴趣包。在具体应用中,CCN采用分级方式命名内容,“/”用于分隔内容名字的不同组成部分。容易知道,兴趣包还可以包括最小后缀组件(MinSuffixComponents)、最大后缀组件(MaxSuffixComponents)、公布者公共密钥摘要(PublisherPublicKeyDigest)、排除(Exclude)、儿童选择(ChildSelector)、回应来源类型(AnswerOriginKind)、范围(Scope)、兴趣包生存时间(InterestLifetime)中的一个或多个,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步骤1102:第一路由器接收到兴趣包后查找CS,当CS中不存在内容名称对应的内容时,按照FIB规则转发兴趣包并更新PIT表。当CS中存在内容名称对应的内容时,第一路由器将内容名称对应的内容封装为数据包,发送给用户端,以对该兴趣包作出响应。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路由器是第一次接收到包括该内容名称的兴趣包,因此CS中没有存储内容名称对应的内容。其中,CS、FIB规则和PIT表是节点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点包括路由器、基站。CS用于存储节点收到的数据包(即内容名称对应的内容)。FIB规则包括各个节点的RP和该FIB规则所属的节点的接口的对应关系。PIT表用于记录已经转发且没有得到回应的兴趣包、以及接收该兴趣包的接口,以将回应该兴趣包的数据包转发给用户端。由于路由器和基站之间的连接关系通常是固定不变的,而终端(源端和用户端)具有移动性,为了防止FIB规则频繁发生变化,节点中的FIB规则一般只包括路由器的RP(路由器名称)和基站的RP(基站名称)。考虑到终端必须通过基站接入CCN,因此终端的RP通常为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终端名称。由于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基站的RP)是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终端名称的前缀,根据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规则,向终端发送的包括终端的RP(终端的服务基站名称/终端名称)的包,如包括SRP(源端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的兴趣包,可以根据源端的服务基站名称(基站的RP)路由到源端的服务基站,源端的服务基站再根据SRP(源端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将兴趣包转发给源端。因此,包括节点的RP而不包括终端的RP的FIB规则可以将向终端发送的包路由到终端。节点的接口与和IP地址之间具有对应关系,节点可以通过某个接口,将数据发送给该接口对应的IP地址所属的节点。具体地,该步骤1102的具体过程如下:当第一路由器接收到兴趣包后,第一路由器首先查找CS中是否存储有响应该兴趣包的数据包(即内容名称对应的内容)。当第一路由器存储有响应该兴趣包的数据包时,第一路由器将响应该兴趣包的数据包发送给用户端,并丢弃该兴趣包。当第一路由器没有存储响应该兴趣包的数据包时,第一路由器在PIT表中查找是否存在与该兴趣包中的内容名称相同的项。当PIT表中存在与该兴趣包中的内容名称相同的项时,第一路由器在与该兴趣包中的内容名称相同的项中,增加接收该兴趣包的接口,并丢弃该兴趣包。当PIT表中不存在与该兴趣包中的内容名称相同的项时,将兴趣包中的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内容名称,与FIB规则中的各个节点的RP进行最长匹配,由于此时FIB规则中的各个节点的RP为路由器名称或基站名称,因此得到的最长匹配项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在本实施例中,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为原基站。第一路由器按照FIB规则,将兴趣包从与原基站名称对应的接口转发出去,并将该兴趣包、以及接收该兴趣包的接口记录在PIT表中。当FIB规则中没有匹配项时,丢弃该兴趣包。需要说明的是,从用户端路由到源端可能会涉及多个节点(包括但不限于路由器和基站),这些节点的工作过程都和第一路由器相同,在此省略详细描述。步骤1103:原基站接收到兴趣包后查找CS,当CS不存在满足兴趣包的内容时,按照FIB规则转发兴趣包并更新PIT表。如前所述,所有节点的工作过程都与第一路由器基本相同,因此,该步骤1103可以与步骤1102相同,在此不再详述。步骤1104:源端接收到兴趣包后查找Repository(贮藏室)组件,生成回应该兴趣包的数据包并发送生成的数据包。可以理解地,源端的工作过程与第一路由器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源端接收到兴趣包后查找的是Repository组件,不是CS。实际上,查找Repository组件和过程与查找CS的工作过程是相同的,即该步骤1104可以与第一路由器接收到兴趣包后查找CS,生成响应该兴趣包的数据包并发送生成的数据包的步骤相同,在此不再详述。Repository组件与CS的不同之处在于,Repository组件具有类似于服务器的内容发布功能,在Repository组件中存储的内容是静态的,一般不会改变;在CS中存储的内容是动态的,可能随时变化,如当CS的容量达到最大值时,CS会将最先存储的内容删除,以存放最新存储的内容。步骤1105:原基站接收到数据包后,存储数据包、更新PIT表、向用户端转发数据包。在实际应用中,当原基站接收到数据包后,原基站首先在查找CS中是否存储有与该数据包的内容名称相同的数据包。当CS中存储有与该数据包的内容名称相同的数据包时,原基站将该数据包丢弃。当CS中没有存储与该数据包的内容名称相同的数据包时,原基站在PIT表中查找是否存在与该数据包匹配的兴趣包。当PIT表中存在与该数据包匹配的兴趣包时,原基站从PIT表中与该兴趣包对应的接口转发该数据包,并将该数据包存储在CS中,从PIT表中删除与该数据包匹配的兴趣包。当原基站再接收到内容名称相同的兴趣包时,原基站可以直接将CS中的数据包发给用户端,以响应该兴趣包。如果PIT表中不存在与该数据包匹配的兴趣包时,则丢弃该数据包。步骤1106:第一路由器接收到数据包后,存储数据包、更新PIT表、向用户端转发数据包。如前所述,所有节点的工作过程都相同,因此,该步骤1106可以与步骤1105相同,在此不再详述。步骤1107:用户端接收数据包。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例中,该步骤1107的数据包是对步骤1101中用户发送的兴趣包的回应。需要说明的是,在CCN中,通常一个内容对应的数据较大,因此,每个内容对应的数据都被拆分成若干个数据块,每个内容的数据块之间用序号进行标识。一个兴趣包和一个数据包通常对应一个数据块。当用户端第一次请求内容时,兴趣包中的内容名称只包括用户输入用户端的请求,源端会根据该兴趣包告知用户端与用户请求的内容对应的所有数据块的序号。用户端根据源端发送的数据块的序号发送包括请求内容和序号的兴趣包,以使源端发送包括该序号对应的数据块的数据包。因此,在步骤1108之前,步骤1101-1107可以重复多次执行。当然,也可以在仅执行过一次步骤1101-1102之后,直接开始执行步骤1108。由于通常采用连续的数字作为一个内容的各个数据块的序号,并且用户端通常是对一个内容中的若干个连续的数据块进行请求,因此用户端一般是依次向源端发送内容名称相同且序号连续的兴趣包。根据CCN中存在的窗口机制,用户端在接收到源端发送的与某个序号对应的数据包之后,会向源端发送与在该序号之后的若干序号对应的兴趣包,此时发送的兴趣包的数量与窗口大小有关。例如,用户端接收到序号为50的数据包,窗口大小为5,则用户端向源端发送序号为51-55的兴趣包。如果此时源端进行切换,那么源端将接收不到这些兴趣包,不可能对其作出响应,这些兴趣包会保存在路由器和原基站的PIT表中。步骤1108:源端完成切换后,源端构造并发送第一SHI,第一SHI包括原基站的RP/第一SHI标识/SRP/LRI中的内容名称和序号。在上述通信过程中,源端可能由于移动或网络环境发生变化而发生切换。源端切换完成时,即根据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的RP、源端名称、LRI构造第一SHI。在本实施例中,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为原基站。在本实施例中,原基站的RP用于指示节点(路由器或基站)将第一SHI发送到原基站。第一SHI标识用于指示收到第一SHI的路由器或目的基站根据SRP增加FIB规则(详见步骤1109)。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原基站)名称/源端名称。通信发起时为用户端第一次发送兴趣包时,基于CCN的发布机制,用户端可以知道此时源端的服务基站。在实际应用中,第一SHI的格式可以如下:ccnx:/原基站的RP/第一SHI标识/SRP/LRI中的内容名称/LRI中的序号,其中,ccnx用于表示第一SHI使用的是ccnx协议。需要说明的是,SHI中包括的基站名称和源端名称也可以分别用基站标识和源端标识代替,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步骤1109:新基站根据SRP,增加FIB规则,并在PIT中查找匹配项,当不存在匹配项时,发送第一SHI。在本实施例中,增加的FIB规则包括第一SHI中的SRP与节点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接口之间的对应的关系。匹配项为内容名称与LRI中的内容名称相同,序号大于或等于LRI中的序号的兴趣包。当存在匹配项时,新基站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由于兴趣包包括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原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内容名称,兴趣包的转发路径应该依次为第一路由器、原基站、源端,因此,兴趣包并没有经过新基站的转发,新基站中不存在匹配项。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可以为静态范围内的接口,且该接口与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相邻节点的IP地址对应。可以理解地,与节点的RP对应的接口为静态范围内的接口。静态范围内的接口与节点的RP之间通常为一对多的关系。静态范围内的接口只随着与节点相邻的节点的改变而改变。对于一个节点来说,发送到不同节点的数据,可能需要与其连接的同一个节点转发,因此在增加之前的FIB规则中,通常多个节点的RP和一个静态范围内的接口对应,即静态范围内的接口与节点的RP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可以为动态范围内的接口,且该接口与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相邻节点的IP地址对应。在该种实现方式中,根据SRP,增加FIB规则可以包括:在设定的动态范围内的接口中,选择一个动态接口,并建立选择的动态接口和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相邻节点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建立选择的动态接口与SRP的对应关系,以增加FIB规则,选择的动态接口与SRP一一对应设置。由于动态范围内的接口与SRP之间为一对一的关系,因此动态范围内的接口可以随意增减。当一段时间没有使用该对应关系(即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兴趣包)时,可以将该对应关系删除,防止由于源端频繁切换导致FIB规则无限增长,节省网络资源。在具体实现中,可以将静态范围内的接口和动态范围内的接口进行不同的编号,根据接口编号所属的范围确定该接口为静态范围内的接口,还是动态范围内的接口。步骤1110:第一路由器根据SRP,增加FIB规则,在PIT中查找匹配项,当存在匹配项时,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路由器为原基站路由到用户端和新基站路由到用户端的聚合点,兴趣包包括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原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内容名称,因此兴趣包的转发路径应该依次为第一路由器、原基站、源端,第一路由器中存在匹配项。在具体应用中,查找匹配项可以采用如下方式:首先将LRI中的序号加1,然后将LRI中的内容名称和加1后的序号与PIT中的项进行对比,如果找到了内容名称和序号都相同的项,则将该项判定为匹配项,并且继续将序号加1,然后将LRI中的内容名称和加1后的序号(相当于在LRI中的序号上加2)与PIT中的项进行对比,如此循环,直到没有找到内容名称和序号都相同的项为止。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路由器为原基站和新基站路由到用户端的聚合点,第一SHI通过新基站传输到第一路由器后,即可建立第一路由器到达切换后的源端的路径,并且由于第一路由器中存在匹配项,可以将源端在进行切换时没有接收到的兴趣包,重新发给源端进行响应,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路由器可以不需要再向原基站发送第一SHI,以节省网络的流量。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路由器可以向原基站发送第一SHI,相应地,该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原基站根据SRP,增加FIB规则,在PIT中查找匹配项,当存在匹配项时,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在又一实施例中,当原基站和新基站不存在到用户端的聚合点时,原基站执行的步骤与本实施例中第一路由器执行的步骤相同。步骤1111:新基站接收到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后查找CS,当CS不存在满足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的内容时,按照增加的FIB规则转发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并更新PIT表。如前所述,所有节点的工作过程都与第一路由器基本相同,因此,该步骤1111可以与步骤1110相同,在此不再详述。步骤1112:源端接收到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后查找Repository组件,生成回应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的数据包并发送生成的数据包。可以理解地,该步骤1112可以与步骤1104相同,在此不再详述。步骤1113:新基站接收到数据包后,存储数据包、更新PIT表、向用户端转发数据包。如前所述,所有节点的工作过程都相同,因此,该步骤1113可以与步骤1105相同,在此不再详述。步骤1114:第一路由器接收到数据包后,存储数据包、更新PIT表、向用户端转发数据包。如前所述,所有节点的工作过程都相同,因此,该步骤1114可以与步骤1105相同,在此不再详述。步骤1115:用户端接收数据包。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例中,该步骤1115的数据包也是对步骤1110中第一路由器发送的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的响应。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1116:当节点在设定时间没有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兴趣包时,节点删除增加的FIB规则。在本实施例中,设定时间可以为设置的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兴趣包之后的时间,如10秒至30秒间的任一值。需要说明的是,在增加的FIB规则删除之前,源端又进行了切换,FIB规则又增加了一个。由于增加的FIB规则中的RP都是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因此可以与兴趣包进行最长匹配规则的RP有两个,此时,节点会同时向满足最长前缀匹配规则的RP对应的接口发送兴趣包,从而确保兴趣包发送到源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接收第一SHI,第一SHI包括原基站的RP/第一SHI标识/SRP,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并根据SRP,增加FIB规则,由于兴趣包包括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内容名称,增加之前的FIB规则中的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因此根据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规则,发送给源端的兴趣包会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实现了通过新基站将用户端发送的兴趣包转发给源端,整个过程不需要设置专门的间接服务器对兴趣包进行转发,简化了系统设置。而且兴趣包不需要进行重新封装即可发给源端,提高了通信效率。另外,在源端切换时,直接根据第一SHI中的SRP增加FIB规则,以使发送给源端的兴趣包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不需要等待源端发送其切换后的可路由前缀,也不需要将兴趣包进行重新封装,耗时较短(在实验环境中约0.1秒),可以满足实时性要求。实施例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CCN数据传输方法,本实施例可以与实施例11一样,先执行步骤1101-110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第一SHI是由源端在切换即将发生时发送的,参见图13,在执行步骤1101-1107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步骤1201:源端切换即将发生时,源端构造并发送第一SHI,第一SHI包括新基站的RP/第一SHI标识/SRP/LRI中的内容名称和序号。在步骤1101-1107的通信过程中,源端可能由于移动或网络环境发生变化而发生切换。当源端切换即将发生时,即根据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的RP、源端名称、LRI构造第一SHI。在本实施例中,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为原基站。在本实施例中,新基站的RP用于指示节点(路由器或基站)将第一SHI发送到新基站。第一SHI标识用于指示收到第一SHI的路由器或目的基站根据SRP增加FIB规则(详见步骤1202)。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原基站)名称/源端名称。通信发起时为用户端第一次发送兴趣包时,基于CCN的发布机制,用户端可以知道此时源端的服务基站。在实际应用中,第一SHI的格式可以如下:ccnx:/新基站的RP/第一SHI标识/SRP/LRI中的内容名称/LRI中的序号,其中,ccnx用于表示第一SHI使用的是ccnx协议。需要说明的是,SHI中包括的基站名称和源端名称也可以分别用基站标识和源端标识代替,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步骤1202:原基站根据SRP,增加FIB规则,并在PIT中查找匹配项。在本实施例中,增加的FIB规则包括第一SHI中的SRP与节点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接口之间的对应的关系。匹配项为内容名称与LRI中的内容名称相同,序号大于或等于LRI中的序号的兴趣包。当不存在匹配项时,新基站发送第一SHI。由于兴趣包包括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原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内容名称,兴趣包的转发路径应该依次为第一路由器、原基站、源端,因此,原基站中存在匹配项。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可以为静态范围内的接口,且该接口与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相邻节点的IP地址对应。可以理解地,与节点的RP对应的接口为静态范围内的接口。静态范围内的接口与节点的RP之间通常为一对多的关系。静态范围内的接口只随着与节点相邻的节点的改变而改变。对于一个节点来说,发送到不同节点的数据,可能需要与其连接的同一个节点转发,因此在增加之前的FIB规则中,通常多个节点的RP和一个静态范围内的接口对应,即静态范围内的接口与节点的RP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与第一SHI中的SRP对应的接口,可以为动态范围内的接口,且该接口与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相邻节点的IP地址对应。动态范围内的接口与节点的RP之间为一对一的关系。在该种实现方式中,根据SRP,增加FIB规则可以包括:在设定的动态范围内的接口中,选择一个动态接口,并建立选择的动态接口和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相邻节点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建立选择的动态接口与SRP的对应关系,以增加FIB规则,选择的动态接口与SRP一一对应设置。由于动态范围内的接口与SRP之间为一对一的关系,因此动态范围内的接口可以随意增减。当一段时间没有使用该对应关系(即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兴趣包)时,可以将该对应关系删除,防止由于源端频繁切换导致FIB规则无限增长,节省网络资源。在具体实现中,可以将静态范围内的接口和动态范围内的接口进行不同的编号,根据接口编号所属的范围确定该接口为静态范围内的接口,还是动态范围内的接口。在具体应用中,查找匹配项可以采用如下方式:首先将LRI中的序号加1,然后将LRI中的内容名称和加1后的序号与PIT中的项进行对比,如果找到了内容名称和序号都相同的项,则将该项判定为匹配项,并且继续将序号加1,然后将LRI中的内容名称和加1后的序号(相当于在LRI中的序号上加2)与PIT中的项进行对比,如此循环,直到没有找到内容名称和序号都相同的项为止。步骤1203:第一路由器根据SRP,增加FIB规则,并在PIT中查找匹配项。如实施例11所述,所有节点的工作过程都相同,因此,该步骤1203可以与步骤1202相同,在此不再详述。步骤1204:新基站根据第一SHI,在源端切换完成后,发送AOS消息,AOS消息包括原基站的RP/SHIACK。需要说明的是,原基站的RP用于指示节点将第一SHI发送到原基站。SHIACK用于指示收到AOS消息的路由器或原基站,源端完成切换,可以向源端发送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详见步骤1205和步骤1206)。在实际应用中,AOS的格式可以如下:ccnx:/原基站的RP/AOSACK,其中,ccnx用于表示第一SHI使用的是ccnx协议。步骤1205:第一路由器根据AOS消息,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容易知道,原基站和新基站之间的路由器中,除第一路由器之外的其它路由器的作用就是转发AOS,即接收AOS消息并发送AOS消息。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当原基站和新基站之间不存在路由到用户端的聚合点时,步骤1205的执行主体为原基站。步骤1206:新基站接收到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后查找CS,当CS不存在内容名称对应的内容时,按照增加的FIB规则转发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并更新PIT表。当存在内容名称对应的内容时,新基站将内容名称对应的内容封装为数据包,发送给用户端,以对该兴趣包作出响应。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新基站是第一次接收到包括该内容名称的兴趣包,因此CS中没有存储内容名称对应的内容。如实施例11所述,所有节点的工作过程都相同,因此,该步骤1206可以与步骤1102相同,在此不再详述。步骤1207:源端接收到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后查找Repository组件,生成回应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的数据包并发送出去。可以理解地,该步骤1207可以与步骤1104相同,在此不再详述。步骤1208:新基站接收到数据包后,存储数据包、更新PIT表、向用户端转发数据包。如实施例11所述,所有节点的工作过程都相同,因此,该步骤1208可以与步骤1105相同,在此不再详述。步骤1209:第一路由器接收到数据包后,存储数据包、更新PIT表、向用户端转发数据包。如实施例11所述,所有节点的工作过程都相同,因此,该步骤1209可以与步骤1105相同,在此不再详述。步骤1210:用户端接收到数据包。可以理解地,该步骤1210可以与步骤1107相同,在此不再详述。在本实施例中,该步骤1210的数据包是对步骤1205中第一路由器发送的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的响应。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1211:当节点在设定时间没有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兴趣包时,节点删除增加的FIB规则。可以理解地,该步骤1211可以与步骤1116相同,在此不再详述。需要说明的是,在增加的FIB规则删除之前,源端又进行了切换,FIB规则又增加了一个。由于增加的FIB规则中的RP都是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因此可以与兴趣包进行最长匹配规则的RP有两个,此时,节点会同时向满足最长前缀匹配规则的RP对应的接口发送兴趣包,从而确保兴趣包发送到源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接收第一SHI,第一SHI包括原基站的RP/第一SHI标识/SRP,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并根据SRP,增加FIB规则,由于兴趣包包括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内容名称,增加之前的FIB规则中的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因此根据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规则,发送给源端的兴趣包会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实现了通过新基站将用户端发送的兴趣包转发给源端,整个过程不需要设置专门的间接服务器对兴趣包进行转发,简化了系统设置。而且兴趣包不需要进行重新封装即可发给源端,提高了通信效率。另外,在源端切换时,直接根据第一SHI中的SRP增加FIB规则,以使发送给源端的兴趣包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不需要等待源端发送其切换后的可路由前缀,也不需要将兴趣包进行重新封装,耗时较短(在实验环境中约0.1秒),可以满足实时性要求。实施例1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CCN的数据传输方法,本实施例可以与实施例12一样,先执行步骤1101-步骤110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2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应用于源端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可以获知源端在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如通过终端检测报告)的网络,如3GPP网络,在本实施例中,源端在切换即将发生时构造和发送第二SHI,第一SHI是由原基站根据第二SHI构造和发送的,参见图14,在执行步骤1101-1107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步骤1301:源端切换即将发生,源端构造并发送第二SHI,第二SHI包括原基站的RP/第二SHI标识/SRP/LRI中的内容名称和序号。在步骤1101-1107的通信过程中,源端可能由于移动或网络环境发生变化而发生切换。当源端切换即将发生时,即根据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的RP、源端名称、LRI构造第二SHI。在本实施例中,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为原基站。在本实施例中,原基站的RP用于指示源端将第二SHI发送到新基站。第二SHI标识用于指示原基站根据第二SHI中的SRP和LRI中的内容名称和序号构造和发送第一SHI(详见步骤1302)。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原基站)名称/源端名称。通信发起时为用户端第一次发送兴趣包时,基于CCN的发布机制,用户端可以知道此时源端的服务基站。在实际应用中,第二SHI的格式可以如下:ccnx:/原基站的RP/第二SHI标识/SRP/LRI中的内容名称/LRI中的序号,其中,ccnx用于表示第二SHI使用的是ccnx协议。需要说明的是,SHI中包括的基站名称和源端名称也可以分别用基站标识和源端标识代替,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步骤1302:原基站根据第二SHI,构造并发送第一SHI,第一SHI包括新基站的RP/第一SHI标识/SRP/LRI。需要说明的是,新基站的RP用于指示节点(路由器或基站)将第一SHI发送到新基站。第一SHI标识用于指示路由器或目的基站根据SRP增加FIB规则(详见步骤1203)。在具体应用中,由于原基站可以通过终端测量报告获取新基站的RP,源端不需要向原基站报告新基站RP,所以源端无需开发专门记录新基站RP的模块,开发量小,降低了开发成本。步骤1303:第一路由器根据SRP,增加FIB规则,并在PIT中查找匹配项。在本实施例中,增加的FIB规则包括第一SHI中的SRP与节点在源端切换后传输数据给源端的接口之间的对应的关系。匹配项为内容名称与LRI中的内容名称相同,序号大于或等于LRI中的序号的兴趣包。当不存在匹配项时,第一路由器只发送第一SHI。由于兴趣包包括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原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内容名称,兴趣包的转发路径应该依次为第一路由器、原基站、源端,因此,第一路由器中存在匹配项。可以理解地,该步骤1303可以与步骤1203相同,在此不再详述。步骤1304:新基站根据第一SHI,在源端切换完成后,发送AOS消息,AOS消息包括原基站的RP/SHIACK。需要说明的是,原基站的RP用于指示节点将第一SHI发送到原基站。SHIACK用于指示收到AOS消息的路由器或原基站,源端完成切换,可以向源端发送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详见步骤1305和步骤1306)。在实际应用中,AOS的格式可以如下:ccnx:/原基站的RP/AOSACK,其中,ccnx用于表示第一SHI使用的是ccnx协议。步骤1305:第一路由器根据AOS消息,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容易知道,原基站和新基站之间的路由器中,除第一路由器之外的其它路由器的作用就是转发AOS,即接收AOS消息并发送AOS消息。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当原基站和新基站之间不存在路由到用户端的聚合点时,步骤1303和步骤1305的执行主体为原基站。步骤1306:新基站接收到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后查找CS,当CS不存在内容名称对应的内容时,按照增加的FIB规则转发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并更新PIT表。当存在内容名称对应的内容时,新基站将内容名称对应的内容封装为数据包,发送给用户端,以对该兴趣包作出响应。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新基站是第一次接收到包括该内容名称的兴趣包,因此CS中没有存储内容名称对应的内容。如实施例11所述,所有节点的工作过程都相同,因此,该步骤1306可以与步骤1102相同,在此不再详述。步骤1307:源端接收到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后查找Repository组件,生成回应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的数据包并发送出去。可以理解地,该步骤1307可以与步骤1104相同,在此不再详述。步骤1308:新基站接收到数据包后,存储数据包、更新PIT表、向用户端转发数据包。如实施例11所述,所有节点的工作过程都相同,因此,该步骤1308可以与步骤1105相同,在此不再详述。步骤1309:第一路由器接收到数据包后,存储数据包、更新PIT表、向用户端转发数据包。如实施例11所述,所有节点的工作过程都相同,因此,该步骤1309可以与步骤1105相同,在此不再详述。步骤1310:用户端接收到数据包。可以理解地,该步骤1310可以与步骤1107相同,在此不再详述。在本实施例中,该步骤1310的数据包是对步骤1305中第一路由器发送的匹配项对应的兴趣包的响应。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1311:当节点在设定时间没有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兴趣包时,节点删除增加的FIB规则。可以理解地,该步骤1311可以与步骤1116相同,在此不在详述。需要说明的是,在增加的FIB规则删除之前,源端又进行了切换,FIB规则又增加了一个。由于增加的FIB规则中的RP都是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因此可以与兴趣包进行最长匹配规则的RP有两个,此时,节点会同时向满足最长前缀匹配规则的RP对应的接口发送兴趣包,从而确保兴趣包发送到源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接收第一SHI,第一SHI包括原基站的RP/第一SHI标识/SRP,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并根据SRP,增加FIB规则,由于兴趣包包括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源端名称/内容名称,增加之前的FIB规则中的SRP为源端在通信发起时的服务基站名称,因此根据路由的最长前缀匹配规则,发送给源端的兴趣包会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实现了通过新基站将用户端发送的兴趣包转发给源端,整个过程不需要设置专门的间接服务器对兴趣包进行转发,简化了系统设置。而且兴趣包不需要进行重新封装即可发给源端,提高了通信效率。另外,在源端切换时,直接根据第一SHI中的SRP增加FIB规则,以使发送给源端的兴趣包按照增加的FIB规则发送,不需要等待源端发送其切换后的可路由前缀,也不需要将兴趣包进行重新封装,耗时较短(在实验环境中约0.1秒),可以满足实时性要求。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内容中心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在传输数据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内容中心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与基于内容中心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