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72606发布日期:2019-02-26 18:4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端设备确定长训练序列集合,所述长训练序列集合包括至少两个长训练序列;

确定至少一个接收端设备集合,所述接收端设备集合包括通信系统中的至少一个接收端设备;

确定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是所述长训练序列集合中的至少一个集合用长训练序列与所述至少一个接收端设备集合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至少一个集合用长训练序列与所述至少一个接收端设备集合一一对应;

当需要向目标接收端设备集合传输第一数据时,根据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目标集合用长训练序列;

根据所述目标集合用长训练序列,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封装处理而生成第一数据包,以在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物理层中的长训练序列域携带用于指示所述目标集合用长训练序列的第一长训练序列符号;

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以便于接收端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后,从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获取所述目标集合用长训练序列后,根据所述目标集合用长训练序列,对所述数据包进行处理;

确定第二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是长训练序列子集合中的各长训练序列与通信系统中的各接收端设备的身份信息中的第一子身份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一个身份信息用于在所述通信系统中唯一地指示一个接收端设备,第一子身份信息是身份信息的一部分或全部,所述长训练序列子集合属于所述长训练序列集合,所述长训练序列子集合不包括所述集合用长训练序列;

当需要向目标接收端设备传输第二数据时,根据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和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从所述长训练序列子集合中,选取目标长训练序列;

根据所述目标长训练序列,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封装处理而生成第二数据包,以在所述第二数据包的物理层中的长训练序列域携带用于指示所述目标长训练序列的第二长训练序列符号;

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以便于接收端设备从所述第二数据包中获取所述目标长训练序列,并根据所述目标长训练序列,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至少一个接收端设备集合,包括:

根据通信系统中各接收端设备的分组信息,确定至少一个接收端设备集合,所述分组信息是通信系统分配的,用于在所述通信系统中唯一地指示一个接收端设备组,所述接收端设备组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端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信息包括组标识Group ID或小区标识Cell I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至少一个接收端设备集合,包括:

根据通信系统中各接收端设备的特征信息,确定至少一个接收端设备集合,其中,所述特征信息包括以下任一信息:

接收端设备访问的业务的业务类型、接收端设备的地理位置、接收端设备的访问权限或接收端设备的优先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至少一个接收端设备集合,包括:

根据需要发送的数据,确定至少一个接收端设备集合,以使需要发送给同一接收端设备集合中的各接收端设备的数据相同,以及

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各接收端设备集合分别包括的接收端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映射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是各集合用长训练序列与所对应的接收端设备集合中各接收端设备的身份信息中的第三子身份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一个身份信息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唯一地指示一个接收端设备,第三子身份信息是身份信息的一部分或全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为所述通信系统中的一个接收端设备时,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和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从所述长训练序列子集合中,选取目标长训练序列,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和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从所述长训练序列子集合中,选取仅与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相对应的第二长训练序列,作为目标长训练序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一子身份信息是身份信息的一部分时,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长训练序列,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封装处理而生成第二数据包,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长训练序列,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封装处理而生成第二数据包,以在所述第二数据包的物理层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的第二子身份信息的第二子身份信息符号,第二子身份信息属于身份信息中除第一子身份信息以外的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身份信息符号承载于所述数据包的物理层中的部分关联标识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为所述通信系统中的全部接收端设备时,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和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从所述长训练序列子集合中,选取目标长训练序列,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和所述映射关系,从所述长训练序列子集合中,选取与所述通信系统中的全部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相对应的第三长训练序列,作为目标长训练序列。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训练序列为具有良好相关特性的序列Sequence with good correlation properties。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良好相关特性的序列以下任一序列:

多相完美序列Perfect sequence、戈德序列Gold Sequence、类戈德序列Glod-Like sequence或伪随机序列m sequence。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相完美序列为以下任一序列:

佐道夫-舒Zadoff-Chu序列、弗兰克Frank序列或弗兰克/佐道夫-舒组合Combined Frank/Zadoff-Chu序列。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训练序列的长度是根据所述通信系统能够使用的子载波数确定的。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信息为以下任一信息:

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网际协议IP地址、基本服务集标识符BSSID、关联身份信息AID、移动用户手机号、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MSI或国际移动台设备标识IMEI。

17.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信系统中的至少一个接收端设备中的第一接收端设备确定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是长训练序列集合中的至少一个集合用长训练序列与所述至少一个接收端设备集合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至少一个集合用长训练序列与所述至少一个接收端设备集合一一对应,所述接收端设备集合包括通信系统中的至少一个接收端设备,所述长训练序列集合包括至少两个长训练序列;

从所述至少一个接收端设备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所属于的第一接收端设备集合;

当接收到发送端设备传输的第一数据包时,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物理层中的长训练序列域携带的第一长训练序列符号,其中,所述第一长训练序列符号用于指示目标集合用长训练序列,所述目标集合用长训练序列是所述发送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目标接收端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的,所述第一数据包是所述发送端设备对第一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后生成的;

根据所述第一长训练序列符号,确定所述目标集合用长训练序列;

根据所述目标集合用长训练序列、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集合用长训练序列、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集合相对应的第一集合用长训练序列;

如果所述第一集合用长训练序列与所述目标集合用长训练序列一致,则从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获取所述第一数据;

如果所述第一集合用长训练序列与所述目标集合用长训练序列不一致,则丢弃所述第一数据包。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集合用长训练序列、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和所述目标集合用长训练序列,确定与所述目标集合用长训练序列相对应的目标接收端设备集合;

如果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集合与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集合一致,则从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获取所述第一数据;

如果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集合与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集合不一致,则丢弃所述第一数据包。

20.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接收端设备集合是根据通信系统中各接收端设备的分组信息确定的,所述分组信息是通信系统分配的,用于在所述通信系统中唯一地指示一个接收端设备组,所述接收端设备组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端设备;以及

所述从所述至少一个接收端设备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所属于的第一接收端设备集合,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的分组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所属于的第一接收端设备集合。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信息包括组标识Group ID或小区标识Cell ID。

22.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接收端设备集合是根据通信系统中各接收端设备的特征信息确定的,其中,所述特征信息包括以下任一信息:

接收端设备访问的业务的业务类型、接收端设备的地理位置、接收端设备的访问权限或接收端设备的优先级;以及

所述从所述至少一个接收端设备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所属于的第一接收端设备集合,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的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所属于的第一接收端设备集合。

23.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接收端设备集合是所述发送端设备根据需要发送的数据确定的,其中,所述发送端设备需要发送给同一接收端设备集合中的各接收端设备的数据相同;以及

所述从所述至少一个接收端设备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所属于的第一接收端设备集合,包括:

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各接收端设备集合分别包括的接收端设备;

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所属于的第一接收端设备集合。

24.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中的至少一个接收端设备中的第一接收端设备确定第一映射关系,包括:

接收所述发送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映射关系。

25.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是各集合用长训练序列与所对应的接收端设备集合中各接收端设备的身份信息中的第三子身份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一个身份信息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唯一地指示一个接收端设备,第三子身份信息是身份信息的一部分或全部。

26.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长训练序列集合;

确定第二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是长训练序列子集合中的各长训练序列与通信系统中的各接收端设备的身份信息中的第一子身份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一个身份信息用于在所述通信系统中唯一地指示一个接收端设备,第一子身份信息是身份信息的一部分或全部,所述长训练序列子集合属于所述长训练序列集合,所述长训练序列子集合不包括所述集合用长训练序列;

当接收到发送端设备传输的第二数据包时,获取所述第二数据包的物理层中的长训练序列域携带的第二长训练序列符号,其中,所述第二长训练序列符号用于指示目标长训练序列,所述目标长训练序列是所述发送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的目标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和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从所述长训练序列子集合中选取的;

根据所述第二长训练序列符号,确定所述目标长训练序列;

根据所述目标长训练序列,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处理。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长训练序列,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长训练序列和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二数据包的目标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之间的关系,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处理。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之间的关系,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处理,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相异,则丢弃所述第二数据包。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一子身份信息是身份信息的全部时,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之间的关系,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处理,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相同,则从所述第二数据包中获取所述发送端需要传输的第二数据。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一子身份信息是身份信息的一部分时,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之间的关系,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处理,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相同,则获取所述第二数据包的物理层中携带的第二子身份信息符号,所述第二子身份信息符号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的第二子身份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的第二子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的第二子身份信息之间的关系,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处理,其中,第二子身份信息属于身份信息中除第一子身份信息以外的部分。

31.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长训练序列,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和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从所述长训练序列集合中,确定仅与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相对应的第一长训练序列;

根据所述目标长训练序列与所述第一长训练序列之间的关系,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处理。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长训练序列与所述第一长训练序列之间的关系,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处理,包括:

如果所述目标长训练序列与所述第一长训练序列相异,则丢弃所述第二数据包。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一子身份信息是身份信息的全部时,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长训练序列与第四长训练序列之间的关系,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处理,包括:

如果所述目标长训练序列与所述第一长训练序列相同,则从所述第二数据包中获取所述发送端需要传输的第二数据。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一子身份信息是身份信息的一部分时,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长训练序列与所述第一长训练序列之间的关系,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处理,包括:

如果所述目标长训练序列与所述第一长训练序列相同,则获取所述第二数据包的物理层中携带的第二子身份信息符号,所述第二子身份信息符号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的第二子身份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的第二子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的第二子身份信息之间的关系,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处理,其中,第二子身份信息属于身份信息中除第一子身份信息以外的部分。

35.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的第二子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的第二子身份信息之间的关系,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处理,包括:

如果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的第二子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的第二子身份信息相异,则丢弃所述第二数据包;

如果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的第二子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的第二子身份信息相同,则从所述第二数据包中获取所述发送端设备需要传输的第二数据。

36.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身份信息符号承载于所述数据包的物理层中的部分关联标识域。

37.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长训练序列,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处理,还包括:

从所述长训练序列集合中,确定与所述通信系统中的全部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相对应的第三长训练序列;

如果所述目标长训练序列与所述第三长训练序列相同,则从所述第二数据包中获取所述发送端需要传输的第二数据。

38.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训练序列为具有良好相关特性的序列Sequence with good correlation properties。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良好相关特性的序列以下任一序列:

多相完美序列Perfect sequence、戈德序列Gold Sequence、类戈德序列Gold-Like Sequence或伪随机序列m sequence。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相完美序列为以下任一序列:

佐道夫-舒序列Zadoff-Chu sequence、弗兰克序列Franksequence或弗兰克/佐道夫-舒组合序列Combined Frank/Zadoff-Chu sequence。

41.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训练序列的长度是根据所述通信系统能够使用的子载波数确定的。

42.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信息为以下任一信息:

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网际协议IP地址、基本服务集标识符BSSID、关联身份信息AID、移动用户手机号、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MSI或国际移动台设备标识IMEI。

43.一种传输数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长训练序列集合,所述长训练序列集合包括至少两个长训练序列;

用于确定至少一个接收端设备集合,所述接收端设备集合包括通信系统中的至少一个接收端设备;

用于确定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是所述长训练序列集合中的至少一个集合用长训练序列与所述至少一个接收端设备集合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至少一个集合用长训练序列与所述至少一个接收端设备集合一一对应;

处理单元,用于当需要向目标接收端设备集合传输第一数据时,根据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目标集合用长训练序列;

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集合用长训练序列,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封装处理而生成第一数据包,以在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物理层中的长训练序列域携带用于指示所述目标集合用长训练序列的第一长训练序列符号;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以便于接收端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后,从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获取所述目标集合用长训练序列后,根据所述目标集合用长训练序列,对所述数据包进行处理;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第二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是长训练序列子集合中的各长训练序列与通信系统中的各接收端设备的身份信息中的第一子身份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一个身份信息用于在所述通信系统中唯一地指示一个接收端设备,第一子身份信息是身份信息的一部分或全部,所述长训练序列子集合属于所述长训练序列集合,所述长训练序列子集合不包括所述集合用长训练序列;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需要向目标接收端设备传输第二数据时,根据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和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从所述长训练序列子集合中,选取目标长训练序列;

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长训练序列,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封装处理而生成第二数据包,以在所述第二数据包的物理层中的长训练序列域携带用于指示所述目标长训练序列的第二长训练序列符号;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以便于接收端设备从所述第二数据包中获取所述目标长训练序列,并根据所述目标长训练序列,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处理。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通信系统中各接收端设备的分组信息,确定至少一个接收端设备集合,所述分组信息是通信系统分配的,用于在所述通信系统中唯一地指示一个接收端设备组,所述接收端设备组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端设备。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信息包括组标识Group ID或小区标识Cell ID。

46.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通信系统中各接收端设备的特征信息,确定至少一个接收端设备集合,其中,所述特征信息包括以下任一信息:

接收端设备访问的业务的业务类型、接收端设备的地理位置、接收端设备的访问权限或接收端设备的优先级。

47.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需要发送的数据,确定至少一个接收端设备集合,以使需要发送给同一接收端设备集合中的各接收端设备的数据相同,以及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各接收端设备集合分别包括的接收端设备。

48.根据权利要求43至4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映射关系。

49.根据权利要求43至4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是各集合用长训练序列与所对应的接收端设备集合中各接收端设备的身份信息中的第三子身份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一个身份信息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唯一地指示一个接收端设备,第三子身份信息是身份信息的一部分或全部。

50.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为所述通信系统中的一个接收端设备时,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和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从所述长训练序列子集合中,选取仅与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相对应的第二长训练序列,作为目标长训练序列。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第一子身份信息是身份信息的一部分时,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长训练序列,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封装处理而生成第二数据包,以在所述第二数据包的物理层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的第二子身份信息的第二子身份信息符号,第二子身份信息属于身份信息中除第一子身份信息以外的部分。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身份信息符号承载于所述数据包的物理层中的部分关联标识域。

53.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为所述通信系统中的全部接收端设备时,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和所述映射关系,从所述长训练序列子集合中,选取与所述通信系统中的全部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相对应的第三长训练序列,作为目标长训练序列。

54.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训练序列为具有良好相关特性的序列Sequence with good correlation properties。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良好相关特性的序列以下任一序列:

多相完美序列Perfect sequence、戈德序列Gold Sequence、类戈德序列Glod-Like sequence或伪随机序列m sequence。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相完美序列为以下任一序列:

佐道夫-舒Zadoff-Chu序列、弗兰克Frank序列或弗兰克/佐道夫-舒组合Combined Frank/Zadoff-Chu序列。

57.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训练序列的长度是根据所述通信系统能够使用的子载波数确定的。

58.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信息为以下任一信息:

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网际协议IP地址、基本服务集标识符BSSID、关联身份信息AID、移动用户手机号、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MSI或国际移动台设备标识IMEI。

59.一种传输数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是长训练序列集合中的至少一个集合用长训练序列与所述至少一个接收端设备集合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至少一个集合用长训练序列与所述至少一个接收端设备集合一一对应,所述接收端设备集合包括通信系统中的至少一个接收端设备,所述长训练序列集合包括至少两个长训练序列;

用于从所述至少一个接收端设备集合中,确定所述装置所属于的第一接收端设备集合;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到发送端设备传输的第一数据包;

处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物理层中的长训练序列域携带的第一长训练序列符号,其中,所述第一长训练序列符号用于指示目标集合用长训练序列,所述目标集合用长训练序列是所述发送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目标接收端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的,所述第一数据包是所述发送端设备对第一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后生成的;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长训练序列符号,确定所述目标集合用长训练序列;

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集合用长训练序列、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

60.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集合和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集合相对应的第一集合用长训练序列;

如果所述第一集合用长训练序列与所述目标集合用长训练序列一致,则从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获取所述第一数据;

如果所述第一集合用长训练序列与所述目标集合用长训练序列不一致,则丢弃所述第一数据包。

61.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和所述目标集合用长训练序列,确定与所述目标集合用长训练序列相对应的目标接收端设备集合;

如果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集合与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集合一致,则从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获取所述第一数据;

如果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集合与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集合不一致,则丢弃所述第一数据包。

62.根据权利要求59至6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接收端设备集合是根据通信系统中各接收端设备的分组信息确定的,所述分组信息是通信系统分配的,用于在所述通信系统中唯一地指示一个接收端设备组,所述接收端设备组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端设备;以及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的分组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所属于的第一接收端设备集合。

63.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信息包括组标识Group ID或小区标识Cell ID。

64.根据权利要求59至6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接收端设备集合是根据通信系统中各接收端设备的特征信息确定的,其中,所述特征信息包括以下任一信息:

接收端设备访问的业务的业务类型、接收端设备的地理位置、接收端设备的访问权限或接收端设备的优先级;以及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的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所属于的第一接收端设备集合。

65.根据权利要求59至6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接收端设备集合是所述发送端设备根据需要发送的数据确定的,其中,所述发送端设备需要发送给同一接收端设备集合中的各接收端设备的数据相同;以及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各接收端设备集合分别包括的接收端设备;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所属于的第一接收端设备集合。

66.根据权利要求59至6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映射关系;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映射关系。

67.根据权利要求59至6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是各集合用长训练序列与所对应的接收端设备集合中各接收端设备的身份信息中的第三子身份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一个身份信息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唯一地指示一个接收端设备,第三子身份信息是身份信息的一部分或全部。

68.根据权利要求59至6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长训练序列集合;

用于确定第二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是长训练序列子集合中的各长训练序列与通信系统中的各接收端设备的身份信息中的第一子身份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一个身份信息用于在所述通信系统中唯一地指示一个接收端设备,第一子身份信息是身份信息的一部分或全部,所述长训练序列子集合属于所述长训练序列集合,所述长训练序列子集合不包括所述集合用长训练序列;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接收到发送端设备传输的第二数据包时,获取所述第二数据包的物理层中的长训练序列域携带的第二长训练序列符号,其中,所述第二长训练序列符号用于指示目标长训练序列,所述目标长训练序列是所述发送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的目标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和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从所述长训练序列子集合中选取的;

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长训练序列符号,确定所述目标长训练序列;

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长训练序列,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处理。

69.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长训练序列和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二数据包的目标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之间的关系,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处理。

70.根据权利要求6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如果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相异,则丢弃所述第二数据包。

71.根据权利要求6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第一子身份信息是身份信息的全部时,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如果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相同,则从所述第二数据包中获取所述发送端需要传输的第二数据。

72.根据权利要求6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第一子身份信息是身份信息的一部分时,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如果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相同,则获取所述第二数据包的物理层中携带的第二子身份信息符号,所述第二子身份信息符号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的第二子身份信息;

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的第二子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的第二子身份信息之间的关系,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处理,其中,第二子身份信息属于身份信息中除第一子身份信息以外的部分。

73.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和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从所述长训练序列集合中,确定仅与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相对应的第一长训练序列;

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长训练序列与所述第一长训练序列之间的关系,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处理。

74.根据权利要求7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如果所述目标长训练序列与所述第一长训练序列相异,则丢弃所述第二数据包。

75.根据权利要求7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第一子身份信息是身份信息的全部时,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如果所述目标长训练序列与所述第一长训练序列相同,则从所述第二数据包中获取所述发送端需要传输的第二数据。

76.根据权利要求7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第一子身份信息是身份信息的一部分时,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如果所述目标长训练序列与所述第一长训练序列相同,则获取所述第二数据包的物理层中携带的第二子身份信息符号,所述第二子身份信息符号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的第二子身份信息;

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的第二子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的第二子身份信息之间的关系,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处理,其中,第二子身份信息属于身份信息中除第一子身份信息以外的部分。

77.根据权利要求7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如果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的第二子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的第二子身份信息相异,则丢弃所述第二数据包;

如果所述目标接收端设备的第二子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接收端设备的第二子身份信息相同,则从所述第二数据包中获取所述发送端设备需要传输的第二数据。

78.根据权利要求7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身份信息符号承载于所述数据包的物理层中的部分关联标识域。

79.根据权利要求6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长训练序列集合中,确定与所述通信系统中的全部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子身份信息相对应的第三长训练序列;

如果所述目标长训练序列与所述第三长训练序列相同,则从所述第二数据包中获取所述发送端需要传输的第二数据。

80.根据权利要求59至6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训练序列为具有良好相关特性的序列Sequence with good correlation properties。

81.根据权利要求8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良好相关特性的序列以下任一序列:

多相完美序列Perfect sequence、戈德序列Gold Sequence、类戈德序列Gold-Like Sequence或伪随机序列m sequence。

82.根据权利要求8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相完美序列为以下任一序列:

佐道夫-舒序列Zadoff-Chu sequence、弗兰克序列Franksequence或弗兰克/佐道夫-舒组合序列Combined Frank/Zadoff-Chu sequence。

83.根据权利要求8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训练序列的长度是根据所述通信系统能够使用的子载波数确定的。

84.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信息为以下任一信息:

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网际协议IP地址、基本服务集标识符BSSID、关联身份信息AID、移动用户手机号、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MSI或国际移动台设备标识IMEI。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