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连接媒介及数据传输方法

文档序号:7794334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数据传输连接媒介及数据传输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端之间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数据端和数据端之间相互传输数据的数据传输连接媒介;用户持一端数据端,扫描数据传输媒介中生成含有用户信息的数字对象识别符登录数据传输媒介,为另一端或其他多端数据端提供所需要传输的数据。本发明摆脱数据端之间传输数据时对数据线等有形数据传送附件的依赖,避免用户在设备端上的反复输入,增强用户打开页面简介性,提高用户体验,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资源,节省资源环保。
【专利说明】数据传输连接媒介及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端之间数据传输连接媒介及数据传输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公众所知的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与计算机等数据端之间数据传输的方法,是通过数据线将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与计算机等数据端相互连接,有的数据端之间还需要再通过相匹配的数据传输软件相互承载,从而得以实现设备之间数据的有效传输。但数据线不是随时携带,相匹配的数据传输软件不一定同时存在于相互传送数据的数据端之间,这就受到数据线和数据端内在软件的限制,使用时需要操作多种相互连接的辅助附件,t匕较繁琐,在数据端之间切换和连接辅助附件,浪费时间,并且由于数据线的局限性,在同一时间一条数据线只能实现两部数据端之间的数据传送,不能实现多数据端之间数据即时即刻的相互传输。
[0003]通过该数据传输方法,使用本发明的数据传输连接媒介及数据传输方法不需要在数据端之间使用数据线或安装相互承载的数据传输软件,只要同时通过网络登录该数据传送连接媒介即可实现数据即时即刻的传输,并且可以实现同一时刻多数据端之间的相互传输,数据传输结束后,可将数据存储在数据传输连接媒介中,再次使用该数据,只需一方数据端登录该数据传输连接媒介即可实现数据的下载使用。该方法使用简单,便捷,减少了对数据线等有形数据传送附件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节省资源,环保的作用。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及时实现数据端之间,用于数据传输的数据传输连接媒介及数据传输方法,从而实现多数据端之间数据的即时即刻有效传输。
[0005]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数据端A,数据端B,数据传输的数据传输连接媒介,数据端登陆数据传输连接媒介的方式。
[0006]实施步骤如下:
[0007]步骤1:数据端A登录网络,输入登录用户信息,登录数据传输连接媒介;
[0008]在本操作环节中,用户在数据端A登录数据传输连接媒介后,用户信息生成相应的数字对象识别符,以供数据端B方便登录数据传输连接媒介。
[0009]步骤2:数据端B,登录数据数据传输连接媒介;
[0010]数据端B,登录数据传输连接媒介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0011]I)、数据端B登录网络,输入登录用户信息,登录数据传输连接媒介;
[0012]2)、数据端B扫描数据端A打开的数据传输连接媒介上已生成的用户信息二维码,登录数据传输连接媒介;
[0013]在本操作环节中,为了方便用户数据端B登陆数据传输连接媒介,本发明中提供一种简捷的用户登录方法。通过数据端B扫描数据端A在数据传输连接媒介上生成的用户信息数字对象识别符,作为媒介,直接登录数据传输连接媒介,实现数据端之间的相互连接。
[0014]数字对象识别符有很多种,本发明举例其中一种已被公众熟知,并普遍使用的二维码为代表,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0015]步骤3:数据端B登录数据传输连接媒介后,上传数据;
[0016]数据端B上传数据的数据来源有以下两种:
[0017]I)、直接从数据端B中选择需要上传的数据进行上传;
[0018]2)、利用数据端B的摄像头拍摄图片信息,再行上传;
[0019]在本操作环节中,通过数据端B的摄像头可以随时随地的上传文字、图片、景象等信息以备数据端A即时使用。
[0020]步骤4:数据端A下载数据;
[0021]在本操作环节中,数据传输连接媒介给予用户一定的存储空间,可选择将数据储存至该数据传输连接媒介中,以备下次使用,也可以选择放弃储存。
[0022]上述方案中,当外部移动存储设备存储用户注册的用户域名和密码时,可以在所述步骤I之前进一步实施简捷的登录方式,包括:通过生成包含用户当前登录的身份信息,用户通过当前操作信息的二维码登录。
[0023]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的效果:实施本发明,用户通过数据传输连接媒介可以实现数据端之间数据的相互传输,在一端数据端登录数据传输连接媒介后,另一端数据端即可扫描数据传输连接媒介中生成的数字对象识别符直接登录数据传输连接媒介,所述的数据传输过程摆脱了数据端之间数据传输对数据线等有形数据传送附件的依赖,同时实现了多数据端之间数据的相互传送,通过扫描数字对象识别符直接登录数据传输连接媒介的方式,使用简捷,节省时间,并且该方法实施例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资源、环保。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0025]图2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中的扫描数字对象识别符登录方法的流程图;
[0026]图3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中的数据端B登录数据传输连接媒介方法选择的不意图;
[0027]图4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源选择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后的数据处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30]图1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包括:DT010数据端A,DT020数据传输连接媒介,DT030数据端B。具体步骤如下:
[0031]I)、步骤DT021:DT010数据端A打开DT020数据传输连接媒介,填写用户信息登录DT020数据传输连接媒介,在DT020数据传输连接媒介中生成数字对象识别符,
[0032]2)、步骤DT031:DT030数据端B扫描数字对象识别符直接登录DT020数据传输连接媒介,
[0033]3)、步骤DT022:在DT030数据端B中选择需要上传的数据,或者通过DT030数据端B的摄像头拍摄文字、图片、景象等信息上传至DT020数据传输连接媒介,
[0034]4)、步骤DT024 =DTOlO数据端A下载DT030数据端B上传至DT020数据传输连接媒介中的数据,同时选择储存或放弃储存在DT020数据传输连接媒介中的数据。
[0035]图2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中的DT030数据端B扫描数字对象识别符登录DT020数据传输连接媒介的流程图,具体步骤如下:用户持DT010数据端A,通过网络,打开DT020数据传输连接媒介,填写用户信息登录DT020数据传输连接媒介,在DT020数据传输连接媒介中生成含有用户登录信息的数字对象识别符,用户持DT030数据端B扫描数字对象识别符直接登录DT020数据传输连接媒介。
[0036]数字对象识别符有很多种,本发明举例其中一种已被公众熟知,并普遍使用的二维码为代表,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效果例,扫描二维码登录DT020数据传输连接媒介并不是唯一一种扫描数字对象识别符登录DT020数据传输连接媒介的方法。
[0037]图3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中的DT030数据端B登录DT020数据传输连接媒介方法选择的示意图,具体登录的选择方式如下:
[0038]I)、DT030数据端B扫描数字对象识别符登录数据传输连接媒介;
[0039]2)、DT030数据端B打开DT020数据传输连接媒介,填写用户登录信息登录DT020数据传输连接媒介。
[0040]图4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源选择的示意图,具体选择方式如下:
[0041]I)、选择DT030数据端B中存储的数据直接上传至DT020数据传输连接媒介;
[0042]2)、通过DT030数据端B的摄像头拍摄文字、图片、景象等信息上传至DT020数据传输连接媒介。
[0043]图5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后的数据处理示的意图,具体处理方法的步骤如下:
[0044]步骤DT0241a:在DT020数据传输连接媒介中选择将上传的数据储存下来;
[0045]步骤DT0241b:在DT020数据传输连接媒介中选择将上传的数据放弃储存。
[0046]实施本发明,用户在传输数据时,不再受到数据连接线,或是相应传输软件的限制,只要通过网络登录就可实现即时、即刻、多数据端之间的数据有效传递,并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资源。
[0047]实施本发明,在用户登录中通过扫描数字对象识别符登录连接的方式简单、便捷,摆脱了对数据线等有形数据传送附件的依赖,避免用户在数据端端上的反复输入,增强用户打开页面简介性,提高用户体验。
[004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并且在应用上可以延伸到其他的修改、变化、应用和实施例,同时认为所有这样的修改、变化、应用、实施例都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数据传输连接媒介及数据传输方法、流程,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端登录数据传输连接媒介,在数据传输连接媒介中生成数字对象识别符,另一端或多端数据端通过扫描数字对象识别符登录数据传输连接媒介,或直接打开数据传输连接媒介,数据端通过数据传输媒介实现数据的相互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连接媒介及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传输连接媒介是数据端之间传输数据,实现数据交换的有效媒介,该数据传输连接媒介的表现形式为数据端通过网络连接打开的网络页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连接媒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传输连接媒介为网络页面,该网络页面实现数据端同时登录,从而实现各数据端之间数据的相互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送连接媒介的网络连接页面,其特征在于,数据传输连接媒介的网络页面可以是具备固定网址的网站,也可以是不固定网址的即时连接页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连接媒介及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端数据端登录数据传输连接媒介后,在数据传输连接媒介中生成含有对应用户登录信息的数字对象识别符,其他数据端通过摄像头即可扫描该含有对应用户登录信息的数字对象识别符直接登录数据传输连接媒介; 二维码是数字对象识别符其中的一种形式,其他形式的数字对象识别符均属于权利要求I中所述的另一端或多端数据端扫描数字对象识别符登录数据传输连接媒介的方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连接媒介及数据传输方法的示例实施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一端数据端通过网络连接,登陆数据传输连接媒介页面; 2)、在数据传输连接媒介中生成含有用户信息的数字对象识别符; 3)、另一端或多端数据端通过扫描数字对象识别符登录数据传输连接媒介页面; 4)、选择数据数据端内的数据,依据用户需求传输数据;或者通过数据端的摄像头拍摄文字、图片、景象等数据信息,再通过数据传输连接媒介传输数据。
【文档编号】H04L29/08GK103763349SQ201410000412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日
【发明者】范志刚, 何晖 申请人:河南智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范志刚, 何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