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后向阀门的数据包传输调度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4193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后向阀门的数据包传输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设定M=0,其中,M为传输段数;步骤2:将n从1遍历到N,同时执行步骤3至步骤5,遍历完毕后,转至步骤8,其中,n为待处理的数据包的序号,N为数据包的总数;步骤3:将第n个数据包当作第M+1传输段,该传输段数据量为LM+1=ln,起始时刻为TM+1=tn-1,结束时刻为TM+2=tn,该传输段长度为DM+1=TM+2-TM+1,传输速率为RM+1=LM+1/DM+1,其中,tn为第n个数据包的截止时刻,ln为第n个数据包的大小;步骤4:更新传输段数目为M=M+1;步骤5:当M>1且RM≥RM-1时,执行步骤6至步骤7,否则,返回步骤2执行下一次遍历;步骤6:将第M-1传输段及第M传输段合并为新的第M-1传输段,该传输段的数据量为LM-1=LM-1+LM,起始时刻仍为原来第M-1传输段的起始时刻,结束时刻更新为TM=TM+1,传输段长度为DM-1=DM-1+DM,传输速率为RM-1=LM-1/DM-1;步骤7:更新传输段数目为M=M-1,并转至步骤5;步骤8:得到传输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为R(t)=Rm,其中Tm≤t<Tm+1,1≤m≤M,并据此进行数据包的传输。2.一种基于后向阀门的数据包传输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初值设置模块,用于设定M=0,其中,M为初始传输段数;循环模块,用于将n从1遍历到N,同时执行传输段设置模块、第一计数模块、比较模块,遍历完毕后,转至传输模块,其中,n为待处理的数据包的序号,N为数据包的总数;传输段设置模块,用于将第n个数据包当作第M+1传输段,该传输段数据量为LM+1=ln,起始时刻为TM+1=tn-1,结束时刻为TM+2=tn,该传输段长度为DM+1=TM+2-TM+1,传输速率为RM+1=LM+1/DM+1,其中,tn为第n个\t数据包的截止时刻,ln为第n个数据包的大小;第一计数模块,用于更新传输段数目为M=M+1;比较模块,用于当M>1且RM≥RM-1时,转至传输段合并模块和第二计数模块,否则,返回循环模块执行下一次遍历;传输段合并模块,用于将第M-1传输段及第M传输段合并为新的第M-1传输段,该传输段的数据量为LM-1=LM-1+LM,起始时刻仍为原来第M-1传输段的起始时刻,结束时刻更新为TM=TM+1,传输段长度为DM-1=DM-1+DM,传输速率为RM-1=LM-1/DM-1;第二计数模块,用于更新传输段数目为M=M-1,并转至比较模块;传输模块,用于得到传输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为R(t)=Rm,其中Tm≤t<Tm+1,1≤m≤M,并据此进行数据包的传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后向阀门的数据包传输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后向阀门的数据包传输调度装置为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智能设备,包括但不限于PC、手机或平板电脑。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