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传输数据包的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050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在包括多个网络接口的第一通信装置处传输数据包的方法,其包括:

确定多个连接中的每个连接的性能,其中通过使用评估包来执行所述确定的步骤,其中周期性地且在预定义时间段内执行所述确定的步骤,其中所述多个连接聚合在一起以形成聚合的连接,其中当数据包已经由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而尚未通过所述聚合的连接传输时,所述评估包实质上是基于所述数据包的,其中当不存在要通过所述聚合的连接传输的数据包时,所述评估包实质上是基于预定义信息的,其中所述数据包被指定用于可通过所述聚合的连接到达的主机或节点,并且其中所述多个连接是逻辑连接;

实质上基于性能从所述多个连接中选择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以及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传输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存在超过一个第一连接时,通过负载均衡执行所述传输数据包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中的每个连接分到至少两个组中;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组中的至少一者优选用于传输第一类型的数据包;并且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组中的另一至少一者优选用于传输第二类型的数据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评估包具有相同或实质上相同的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评估包具有相同或实质上相同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性能实质上基于时延;并且

所述选择的步骤进一步基于所述数据包的对应时延要求;

其中根据所述数据包的内容确定所述数据包的所述对应时延要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

当确定一个连接的时延高于约1000毫秒时,不选择所述连接作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中的一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

当第二连接的时延超过约800毫秒时,所述第二连接不用于含有近实时视频数据的数据包或近实时话音通信;

当第三连接的时延超过约500毫秒时,所述第三连接不用于近实时话音通信;并且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包括所述第二连接和所述第三连接。

9.一种用于在第一通信装置处通过聚合的连接传输数据包的方法,其包括:

确定包含在所述聚合的连接中的多个连接的时延,其中所述多个连接由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和至少一个第二连接组成;

确定所述多个连接的时延中的差异;

确定时延中的所述差异是否高于时延偏差阈值;

若具有最高时延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的时延中的所述差异高于所述时延偏差阈值,则不使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传输所述数据包;

使用具有相对低时延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传输所述数据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建立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并且使用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或有线以太网建立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

当确定一个连接的时延高于约1000毫秒时,所述连接不用作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连接中的一者。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

当第一至少一个第二连接的时延超过约800毫秒时,所述第一至少一个第二连接不用于含有近实时视频数据的数据包或近实时话音通信;

当第二至少一个第二连接的时延超过约500毫秒时,所述第二至少一个第二连接不用于近实时话音通信;并且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包括所述第一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和所述第二至少一个第二连接。

13.一种能够传输数据包的第一通信装置,其包括:

多个网络接口;

至少一个处理单元;

至少一个主存储器;以及

至少一个辅助存储装置,其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可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执行以用于:

确定多个连接中的每个连接的性能,其中通过使用评估包来执行所述确定的步骤,其中周期性地且在预定义时间段内执行所述确定的步骤,其中所述多个连接聚合在一起以形成聚合的连接,其中当数据包已经由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而尚未通过所述聚合的连接传输时,所述评估包实质上是基于所述数据包的,其中当不存在要通过所述聚合的连接传输的数据包时,所述评估包实质上是基于预定义信息的,其中所述数据包被指定用于可通过所述聚合的连接到达的主机或节点,并且其中所述多个连接是逻辑连接;

实质上基于性能从所述多个连接中选择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以及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传输数据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一通信装置,其中当存在超过一个第一连接时,通过负载均衡执行所述传输数据包的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一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辅助存储装置进一步存储可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执行以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中的每个连接分到至少两个组中的程序指令;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组中的至少一者优选用于传输第一类型的数据包;并且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组中的另一至少一者优选用于传输第二类型的数据包。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一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评估包具有相同或实质上相同的大小。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一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评估包具有相同或实质上相同的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一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性能实质上基于时延;并且

所述选择的步骤进一步基于所述数据包的对应时延要求;

其中根据所述数据包的内容确定所述数据包的所述对应时延要求。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第一通信装置,其中:

当确定一个连接的时延高于约1000毫秒时,不选择所述连接作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中的一者。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第一通信装置,其中:

当第二连接的时延超过约800毫秒时,所述第二连接不用于含有近实时视频数据的数据包或近实时话音通信;

当第三连接的时延超过约500毫秒时,所述第三连接不用于近实时话音通信;并且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包括所述第二连接和所述第三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一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辅助存储装置进一步存储用于以下操作的程序指令:

确定第一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和第二至少一个第一连接的时延中的差异,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由所述第一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和所述第二至少一个第一连接组成;

若时延中的所述差异高于时延偏差阈值,则不使用具有最高时延的所述第一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传输数据包;

使用具有相对低时延的所述第二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传输数据包。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第一通信装置,其中使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建立第一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并且使用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或有线以太网建立第二至少一个第一连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