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络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42701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网络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视联网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网络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和装置、一种网络数据包的透传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视联网是以太网的更高级形态,是一个实时交换平台,其能够实现目前互联网无法实现的全网大规模高清视频实时传输,将众多网络视频应用推向高清化、统一化。视联网具有以太网的异步和包交换两个优点,在全兼容的前提下消除了以太网缺陷,具备全网端到端无缝连接,直通用户终端,直接承载IP数据包。用户数据在全网范围内不需任何格式转换。然而,视联网是一个高速专用网络,若有未知的IP数据包进入视联网络,则有可能出现未知的IP网络风暴,甚至给视联网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网络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和装置、一种网络数据包的透传处理方法和装置,能够防止未知的网络数据进入视联网,以提高视联网的安全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包括:接收来自互联网的网络数据包;在所述网络数据包上添加符合视联网协议的视联网包头,得到相应的视联网数据包;所述视联网包头包括所述视联网数据包对应的视联网目的地址信息;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所述视联网数据包,以在视联网中传输所述视联网数据包。优选地,所述接收来自互联网的网络数据包的服务器为第一协议转换服 务器;所述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连接视联网和互联网,用于将网络数据包封装为视联网数据包并发送至视联网中;所述在所述网络数据包上添加符合视联网协议的视联网包头,得到相应的视联网数据包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的视联网号码作为源视联网号码;将预先配置的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的视联网号码作为目的视联网号码;所述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连接视联网和互联网,用于将视联网数据包还原为网络数据包并发送至互联网中;将所述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的MAC地址作为视联网源地址;将所述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的MAC地址作为视联网目的地址;依据所述源视联网号码、目的视联网号码、视联网源地址、以及视联网目的地址生成符合视联网协议的视联网包头;在所述网络数据包上添加所述视联网包头,得到相应的视联网数据包。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包括:接收来自视联网的视联网数据包;去除所述视联网数据包中的视联网包头,得到相应的网络数据包;向互联网发送所述网络数据包。依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数据包的透传处理方法,包括: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接收来自互联网的网络数据包;所述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在接收到的网络数据包上添加符合视联网协议的视联网包头,得到相应的视联网数据包;所述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所述视联网数据包;所述视联网服务器依据视联网包头中的视联网目的地址,将接收到的所述视联网数据包转发至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所述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将接收到的视联网数据包去掉视联网包头,得到网络数据包并发送至互联网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在接收到的网络数据包上添加符合视联网协议的视联网包头,得到相应的视联网数据包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的视联网号码作为源视联网号码;将预先配置的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的视联网号码作为目的视联网号码;所述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连接视联网和互联网,用于将视联网数据包还原为网络数据包并发送至互联网中;将所述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的MAC地址作为视联网源地址;将所述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的MAC地址作为视联网目的地址;依据所述源视联网号码、目的视联网号码、视联网源地址、以及视联网目的地址生成符合视联网协议的视联网包头;在所述网络数据包上添加所述视联网包头,得到相应的视联网数据包。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判断所述视联网数据包的数据包包头是否符合视联网协议,若不符合,则丢弃所述视联网数据包。优选地,所述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所述视联网数据包的步骤,包括:所述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向距离最近的视联网服务器发送所述视联网数据包。依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数据包的处理装置,包括:网络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互联网的网络数据包;网络数据封装模块,用于在所述网络数据包上添加符合视联网协议的视联网包头,得到相应的视联网数据包;所述视联网包头包括所述视联网数据包对应的视联网目的地址信息;及视联网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所述视联网数据包,以在视联网中传输所述视联网数据包。优选地,所述装置为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所述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连接视联网和互联网,用于将网络数据包封装为视联网数据包并发送至视联网中;所述网络数据封装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的视联网号码作为源视联网号码;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将预先配置的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的视联网号码作为目的视联网号码;所述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连接视联网和互联网,用于将视联网数据包还原为网络数据包并发送至互联网中;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的MAC地址作为视联网源地址;第四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的MAC地址作为视联网目的地址;生成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源视联网号码、目的视联网号码、视联网源地址、以及视联网目的地址生成符合视联网协议的视联网包头;封装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网络数据包上添加所述视联网包头,得到相应的视联网数据包。依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数据包的处理装置,包括:视联网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视联网的视联网数据包;视联网数据解析模块,用于去除所述视联网数据包中的视联网包头,得到相应的网络数据包;及网络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向互联网发送所述网络数据包。依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数据包的透传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以及视联网服务器;其中,所述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互联网的网络数据包;封装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的网络数据包上添加符合视联网协议的视联网包头,得到相应的视联网数据包;发送模块,用于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所述视联网数据包;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用于依据视联网包头中的视联网目的地址,将接收到的所述视联网数据包转发至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所述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用于将接收到的视联网数据包去掉视联网包头,得到网络数据包并发送至互联网中。优选地,所述封装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的视联网号码作为源视联网号码;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将预先配置的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的视联网号码作为目的视联网号码;所述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连接视联网和互联网,用于将视联网数据包还原为网络数据包并发送至互联网中;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的MAC地址作为视联网源地址;第四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的MAC地址作为视联网目的地址;生成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源视联网号码、目的视联网号码、视联网源地址、以及视联网目的地址生成符合视联网协议的视联网包头;及封装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网络数据包上添加所述视联网包头,得到相应的视联网数据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在网络数据包进入视联网之前,在所述网络数据包上添加符合视联网协议的视联网包头,得到相应的视联网数据包,使得该视联网数据包可以在视联网中进行传输;此过程实现了用户的网络数据包可以通过高速专用的视联网进行传输,并且由于 对进入视联网的网络数据包统一加上符合视联网协议的视联网包头,使得进入视联网的数据包符合统一的标准,从而可以避免视联网中出现未知的IP数据包,因此,可以避免出现未知的IP网络风暴的情况,以提高视联网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网络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在网络数据包上添加符合视联网协议的视联网包头的步骤流程图;图3示出了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种网络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网络透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网络数据包的透传处理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网络数据包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种网络数据包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及图8示出了本发明一种视联网中IP透传的装置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网络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步骤101、接收来自互联网的网络数据包;视联网是一个高速专用网络,为了保证视联网的安全,防止未知的IP数据包进入视联网络,导致出现未知的IP网络风暴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只允许有权限的数据包进入视联网,这种方法类似于为视联网中的数据加了 一个通行证,没有通行证的数据包将不会被识别。因此,对于接收到的来自互联网的网络数据包,需要首先为该网络数据包发放一个进入视联网的通行证。步骤102、在所述网络数据包上添加符合视联网协议的视联网包头,得到相应的视联网数据包;所述视联网包头具体可以包括所述视联网数据包对应的视联网目的地址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对于进入视联网的网络数据包统一加上符合视联网协议的视联网包头,该视联网包头中包括有该视联网数据包在视联网中传输所要达到的视联网目的地址;其中,视联网目的地址用于在视联网中对该视联网数据包进行路由寻址。当封装为视联网数据包的网络数据包进入视联网后,由于具有视联网能够识别的通行证(视联网包头),因此可以在视联网中依据视联网协议以及视联网包头中的目的地址信息进行传输。参见表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视联网数据包的结构示意图。表1视联网包头IP包头IP数据其中,封装的原始的网络数据包具体可以包括IP包头和IP数据,本发明实施例对原始的网络数据包不做任何处理,即本发明不会解析或修改任意一个用户数据包。也就是说,本发明只是在网络数据的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建立一条完全隔离的透明管道。用户终端不管收发什么数据,一概与网络无关,这样,从结构上切断了病毒和木马的生命线。因此,可以杜绝网络上的无关人员窃取用户数据的可能,同理,那些想当黑客或制毒的人根本就没有可供攻击的对象,从而提高了视联网网络的安全性。步骤103、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所述视联网数据包,以在视联网中传输所述视联网数据包。封装好的视联网数据包可以按照视联网包头中的视联网目的地址在视联网中进行传输,具体地,可以由视联网服务器对视联网数据进行转发。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在网络数据包 进入视联网之前,在所述网络数据包上添加符合视联网协议的视联网包头,得到相应的视联网数据包,使得该视联网数据包可以在视联网中进行传输;此过程实现了用户的网络数据包可以通过高速专用的视联网进行传输,并且由于对进入视联网的网络数据包统一加上符合视联网协议的视联网包头,使得进入视联网的数据包符合统一的标准,从而可以避免视联网中出现未知的IP数据包,因此,可以避免出现未知的IP网络风暴的情况,以提高视联网的安全性。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网络数据的处理方法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还可以包括如下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接收来自互联网的网络数据包的服务器为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所述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连接视联网和互联网,用于将网络数据包封装为视联网数据包并发送至视联网中;其中,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可以看作是网络数据包进入视联网的入口,其可以为网络数据包发放统一的通行证,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具体可以为支持IP协议转视联网协议的具备运算能力的X86设备,该设备可通过2个网卡分别连接互联网和视联网,使得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在互联网中具有IP地址,在视联网中作为配置好的视联网设备具有MAC地址和唯一标识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的视联网号码。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对于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的具体型号及配置不加以限制。参照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在网络数据包上添加符合视联网协议的视联网包头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步骤201、将所述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的视联网号码作为源视联网号码;其中,视联网号码用于唯一标识视联网中的设备,例如,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的视联网号码为0x0edfaf000001,当然,在具体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视联网号码的格式,本发明对此不加以限制。步骤202、将预先配置的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的视联网号码作为目的视 联网号码;所述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连接视联网和互联网,用于将视联网数据包还原为网络数据包并发送至互联网中;其中,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可以看作是视联网的出口,去除视联网数据包的通行证,可以设置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与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为相同的X86设备,同样的,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在互联网中具有IP地址,在视联网中作为配置好的视联网设备具有MAC地址和唯一标识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的视联网号码。步骤203、将所述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的MAC地址作为视联网源地址;步骤204、将所述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的MAC地址作为视联网目的地址;在具体应用中,当用户需要借用视联网对数据进行快速传输时,即用户的IP数据包需要从互联网穿过视联网再进入互联网的时候,可以发送IP数据包到视联网的入口(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经过添加视联网包头的处理后,将该IP数据包封装为视联网数据包,发送至视联网中,该视联网数据包的视联网源地址为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的MAC地址,视联网目的地址为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的MAC地址,经过多个视联网服务器的路由转发,将该视联网数据包转发至视联网的出口(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经过去除视联网包头的处理后,将该视联网数据包恢复为原始的IP数据包,发送至互联网中。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和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即对于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可以预先配置好与之对应的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例如,可以通过设置配置表或者数据库,存储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和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的网关、地址等信息的映射关系。当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接收到IP数据包时,可以通过查看配置表得到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的网关、地址信息,以生成视联网包头。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和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也可以具有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的关系,本发明对此不加以限制。步骤205、依据所述源视联网号码、目的视联网号码、视联网源地址、 以及视联网目的地址生成符合视联网协议的视联网包头;参见表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视联网包头的结构示意图。表2其中,目的子地址和源子地址可以作为备用,PDU(ProtocolDataUnit,协议数据单元)里为封装的网络数据包。步骤206、在所述网络数据包上添加所述视联网包头,得到相应的视联网数据包。综上,本发明实施例在网络数据包上添加符合视联网协议的视联网包头,得到相应的视联网数据包,使得该视联网数据包可以在视联网中进行传输,并且,在添加视联网包头的过程中,对原始的网络数据包不做任何处理,即本发明不会解析或修改任意一个用户数据包。也就是说,本发明只是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建立一条完全隔离的透明管道。用户终端不管收发什么数据,一概与网络无关,这样,从结构上切断了病毒和木马的生命线。因此,可以杜绝网络上的无关人员窃取用户数据的可能,同理,那些想当黑客或制毒的人根本就没有可供攻击的对象,从而提高了视联 网网络的安全性。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以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侧为例,说明本发明的网络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参照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网络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步骤301、接收来自视联网的视联网数据包;其中,接收到的视联网数据包为封装后的网络数据包,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接收到该视联网数据包后,可以将其还原为原始的网络数据包,并依据该网络数据包在互联网中对应的目的地址进行转发。步骤302、去除所述视联网数据包中的视联网包头,得到相应的网络数据包;步骤303、向互联网发送所述网络数据包。本发明实施例将视联网数据包还原为网络数据包发送至互联网中,无需对网络数据包进行解析或修改,由此可以实现网络数据包进入视联网进行传输后,再通过视联网的出口(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传出视联网的过程,可以实现在保障视联网安全性的前提下,用户的网络数据包可以通过高速专用的视联网进行传输。实施例四参照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网络透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p_v2v为视联网的入口,即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V2v_ip为视联网的出口,即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v2v为视联网服务器。参照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网络数据包的透传处理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步骤501、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接收来自互联网的网络数据包;步骤502、所述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在接收到的网络数据包上添加符合 视联网协议的视联网包头,得到相应的视联网数据包;步骤503、所述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所述视联网数据包;步骤504、所述视联网服务器依据视联网包头中的视联网目的地址,将接收到的所述视联网数据包转发至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步骤505、所述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将接收到的视联网数据包去掉视联网包头,得到网络数据包并发送至互联网中。在本发明的一种应用示例中,如A和B两个省要进行远程会诊,则视频需要在视联网中交换并传输,但是部门业务数据需要在IP网络体系下传输,为了解决此2条链路的问题,可以通过本发明的网络数据包的透传处理方法解决该问题,由“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在A省的IP网络中接收IP数据包,并封装为视联网数据包从而可以在视联网中进行传输,“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接收到该视联网数据包后,再进行反向解析得到原始的IP数据包,发送到B省中指定的IP设备。在具体应用中,步骤501之前,首先可以对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和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进行初始化接入视联网。下面以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接入视联网为例详细说明接入的步骤,具体可以包括:步骤A1、视联网中具有集中控制功能的节点服务器下发查询包;其中,节点服务器为具有集中控制功能的视联网服务器,例如接收并处理其它服务器的入网请求,将其它服务器加入视联网中;还可以维护地址信息表,用来管理入网地址。步骤A2、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接收查询包,返回包含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序列号的应答包;步骤A3、节点服务器在注册信息表中查找与所述序列号对应的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信息,所述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信息包括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MAC地址和该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下绑定的终端MAC地址;步骤A4、节点服务器向所述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发送入网命令,所述入网命令中包含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在视联网的地址和第一协议转换服务 器的MAC地址;步骤A5、所述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收到入网命令后返回应答,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接入视联网。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入视联网的服务器需要在节点服务器上进行注册方可接入,任何未经注册的服务器或终端都不可接入视联网,使得视联网中的设备都符合统一的规范,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视联网服务器判断所述视联网数据包的数据包包头是否符合视联网协议,若不符合,则丢弃所述视联网数据包,而不将所述视联网数据包进行透传和转发,也即,只对符合视联网协议的视联网数据包进行透传和转发。具体地,可以通过判断视联网中的数据包是否包含视联网包头来过滤不符合视联网协议的数据包。此外,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判断用户数据包的源地址:以防止用户发送任何假冒或匿名数据包;判断目标地址:用户只能发送数据包到视联网服务器指定的对象。本发明通过判断视联网中的数据包是否符合规定,不需要防火墙、杀毒、加密等消极手段,即可阻断黑客攻击和病毒扩散的途径,以保证网络的安全性。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所述视联网数据包的步骤,具体可以包括:所述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向距离最近的视联网服务器发送所述视联网数据包。优选地,对于视联网数据包在视联网中进行传输的过程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B1、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向距离最近的视联网服务器发送所述视联网数据包;步骤B2、所述最近的视联网服务器根据视联网包头中的视联网目的地址,依据路由转发策略将该视联网数据包转发至下一个视联网服务器,直到该视联网数据包达到视联网目的地址。装置实施例一参照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种网络数据包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具体可以包括:网络数据接收模块610,用于接收来自互联网的网络数据包;网络数据封装模块620,用于在所述网络数据包上添加符合视联网协议的视联网包头,得到相应的视联网数据包;所述视联网包头包括所述视联网数据包对应的视联网目的地址信息;及视联网数据发送模块630,用于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所述视联网数据包,以在视联网中传输所述视联网数据包。优选地,所述装置为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所述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连接视联网和互联网,用于将网络数据包封装为视联网数据包并发送至视联网中;所述网络数据封装模块620,具体可以包括: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的视联网号码作为源视联网号码;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将预先配置的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的视联网号码作为目的视联网号码;所述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连接视联网和互联网,用于将视联网数据包还原为网络数据包并发送至互联网中;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的MAC地址作为视联网源地址;第四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的MAC地址作为视联网目的地址;生成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源视联网号码、目的视联网号码、视联网源地址、以及视联网目的地址生成符合视联网协议的视联网包头;及封装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网络数据包上添加所述视联网包头,得到相应的视联网数据包。装置实施例二参照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种网络数据包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具体可以包括:视联网数据接收模块710,用于接收来自视联网的视联网数据包;视联网数据解析模块720,用于去除所述视联网数据包中的视联网包头,得到相应的网络数据包;及网络数据发送模块730,用于向互联网发送所述网络数据包。装置实施例三参照图8,示出了本发明一种网络数据包的透传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具体可以包括: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810、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820以及视联网服务器830;其中,所述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810具体可以包括:接收模块811,用于接收来自互联网的网络数据包;封装模块812,用于在接收到的网络数据包上添加符合视联网协议的视联网包头,得到相应的视联网数据包;发送模块813,用于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所述视联网数据包;所述视联网服务器830,用于依据视联网包头中的视联网目的地址,将接收到的所述视联网数据包转发至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所述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820,用于将接收到的视联网数据包去掉视联网包头,得到网络数据包并发送至互联网中。优选地,所述封装模块812,具体可以包括: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的视联网号码作为源视联网号码;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将预先配置的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的视联网号码作为目的视联网号码;所述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连接视联网和互联网,用于将视联网数据包还原为网络数据包并发送至互联网中;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协议转换服务器的MAC地址作为视联网源地址;第四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协议转换服务器的MAC地址作为视联网目的地址;生成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源视联网号码、目的视联网号码、视联网源地址、以及视联网目的地址生成符合视联网协议的视联网包头;封装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网络数据包上添加所述视联网包头,得到相应的视联网数据包。优选地,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具体可以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视联网数据包的数据包包头是否符合视联网协议,若不符合,则丢弃所述数据包。优选地,所述发送模块813,可具体用于向距离最近的视联网服务器发送所述视联网数据包。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 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网络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和装置、一种网络数据包的透传处理方法和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 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