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76105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环网内报文的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图1是常规的环网模型,例如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 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PLS)环网,MPLS环网一般采用wrapping方式进行保护切换,即在故障相邻节点绕回到保护路径,业务报文绕回后沿着环形保护路径进行传递,直至传递到故障的另一相邻节点后,再次绕回到工作路径(如图2所示),这种保护方式当环中出现多点故障时就会使得业务成环路(如图3所示),导致网络拥塞。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解决图3所示场景存在的网络堵塞这一问题的报文处理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wrapping环网保护方法存在的网络堵塞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其用于环网内的节点,报文处理方法包括:接收报文;判断报文的出环节点是否可达,并输出判断结果;根据判断结果处理报文。

进一步的,判断报文的出环节点是否可达,并输出判断结果包括:查询节点的不可达节点列表,判断出环节点是否属于不可达节点列表,若是,则判断 结果为丢弃报文。

进一步的,还包括:若否,则查询节点的可达节点列表,并根据出环节点计算报文的转发路径,判断结果为转发路径。

进一步的,还包括:根据所接收到的倒换消息确定倒换段,根据所处环网的环网拓扑以及倒换段确定环网中的可达节点和/或不可达节点。

进一步的,还包括:在检测到环网故障时,沿环网的东向和/或西向发送倒换消息,倒换消息携带源节点标识及目的节点标识。

进一步的,根据所接收到的倒换消息确定倒换节点包括:接收到倒换消息后,提取源节点标识及目的节点标识,将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路径作为节点到源节点方向的倒换段;根据所处环网的环网拓扑以及倒换段确定环网中的可达节点和/或不可达节点包括:根据环网拓扑查询到东向以及西向倒换段之间的所有节点,将查询到的所有节点为可达节点,环网拓扑中的其他节点为不可达节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报文处理装置,其用于环网内的节点,报文处理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报文;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报文的出环节点是否可达,并输出判断结果;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判断结果处理报文。

进一步的,判断模块用于查询节点的不可达节点列表,判断出环节点是否属于不可达节点列表,若是,则判断结果为丢弃报文。

进一步的,判断模块还用于:若否,则查询节点的可达节点列表,并根据出环节点计算报文的转发路径,判断结果为转发路径。

进一步的,还包括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接收到的倒换消息确定倒换段,根据所处环网的环网拓扑以及倒换段确定环网中的可达节点和/或不可达节点。

进一步的,还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环网故障时,沿环网的东向和/或西向发送倒换消息,倒换消息携带源节点标识及目的节点标识。

进一步的,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接收到倒换消息后,提取源节点标识及目的节点标识,将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路径作为节点到源节点方向的倒换段,根据环网拓扑查询到东向以及西向倒换段之间的所有节点,将查询到的所有节点为可达节点,环网拓扑中的其他节点为不可达节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报文处理方法,节点在接收报文后,首先要判断报文的出环节点是否可达,并根据判断结果处理报文,如出环节点不可达时,丢弃报文,而非现有技术那样直接将报文转发到下一节点所导致出现业务回路造成网络堵塞这一现象的出现,解决了现有wrapping环网保护方法存在的网络堵塞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环网正常工作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环网出现一个故障时的示意图;

图3为现有环网出现二个故障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环网故障时的报文转发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环网故障时的报文转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的方式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的诠释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由图4可知,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报文处理装置4包括:

接收模块41,用于接收报文以及其他的消息,如倒换消息等;

判断模块42,用于判断报文的出环节点是否可达,并输出判断结果;

处理模块43,用于根据判断结果处理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判断模块42用于查询节点的不可达节点列表,判断出环节点是否属于不可达节点列表,若是,则判断结果为丢弃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判断模块42还用于:若否,则查询节点的可达节点列表,并根据出环节点计算报文的转发路径,判断结果为转发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报文处理装置4还包括确定模块44,用于根据所接收到的倒换消息确定倒换段,根据所处环网的环网拓扑以及倒换段确定环网中的可达节点和/或不可达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报文处理装置4还包括发送模块45,用于在检测到环网故障时,沿环网的东向和/或西向发送倒换消息,倒换消息携带源节点标识及目的节点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模块44具体用于在接收到倒换消息后,提取源节点标识及目的节点标识,将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路径作为节点到源节点方向的倒换段,根据环网拓扑查询到东向以及西向倒换段之间的所有节点,将查询到的所有节点为可达节点,环网拓扑中的其他节点为不可达节点。

第二实施例: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处理方法的示意图,由图5可知,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报文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501:接收报文;

S502:判断报文的出环节点是否可达,并输出判断结果;

S503:根据判断结果处理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判断报文的出环节点是否可达,并输出判断结果包括:查询节点的不可达节点列表,判断出环节点是否属于不可达节点列表,若是,则判断结果为丢弃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若否,则查询节点的可达节点列表,并根据出环节点计算报文的转发路径,判断结果为转发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根据所接收到的倒换消息确定倒换段,根据所处环网的环网拓扑以及倒换段确定环网中的可达节点和/或不可达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在检测到环网故障时,沿环网的东向和/或西向发送倒换消息,倒换消息携带源节点标识及目的节点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接收到的倒换消息确定倒换节点包括:接收到倒换消息后,提取源节点标识及目的节点标识,将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路径作为节点到源节点方向的倒换段;根据所处环网的环网拓扑以及倒换段确定环网中的可达节点和/或不可达节点包括:根据环网拓扑查询到东向以及西向倒换段之间的所有节点,将查询到的所有节点为可达节点,环网拓扑中的其他节点为不可达节点。

现结合具体应用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诠释说明。

第三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以环网包括节点1-节点6这6个节点、并且在节点2至节点3之间出现故障为例进行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报文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环网上每个节点都分配全网唯一的id,如图1所示,节点1,节点2,节点3,节点4,节点5,节点6。

步骤二:在每个节点上按照东向或者西向进行环图配置,且同时配置东西向邻居节点。图1的环网保护配置如下,环图按照东向进行配置各节点的环网拓扑,具体的如:节点1(map:123456)、节点2(map:234561)、节点3(map:345612)、节点4(map:456123)、节点5(map:561234)、节点6(map:612345)。

步骤三:进行工作隧道与保护隧道的配置,在图1所示的环网内,工作隧道1是从节点1入环,节点4出环。保护隧道2是反方向的一个环,并在每个节点上都配置经过节点的工作隧道的出环节点。具体的,如节点1(隧道1,出环节点:4)、节点2(隧道1,出环节点4)、节点3(隧道1,出环节点4)、节点4(隧道1,出环节点4)、节点5(隧道1,出环节点4)、节点6(隧道1,出环节点4);

步骤四:节点检测到故障,向外发送倒换消息。具体的,节点2跟节点3之间出现故障,即节点2的东向段出现故障,节点3的西向段出现故障;节点2会沿着环的两个方向(东向及西向)发送倒换消息,倒换消息中会携带源节点为2,目的节点为3;同时节点3也会沿着环的两个发现发送携带源节点为3,目的节点为2的倒换消息。

步骤五:各节点计算可达节点及不可达节点;以节点1为例,节点1收到节点2发送的倒换消息,置节点东向倒换段为(2,3),节点1收到3发送的倒换消息,置节点西向倒换段为(3,2)。节点1从东向遍历环网拓扑到东向倒换段(2,3)之间的节点皆可达,可达节点集合为(1,2);节点1从西向遍历环网拓扑到西向倒换段(3,2)之间的节点皆可达,可达节点集合为(6,5,4,3);最终节点1的可达节点集合为(1,2,6,5,4,3),不可达节点集合为空集。其他节点的可达节点/不可达节点的计算过程同节点1相同,不再赘述。

步骤六:节点接收报文后,先进行可达性判断,根据判断结果处理报文。以节点1为例,节点1在接收到经过工作隧道1出环点为4的报文后,节点1到节点4可达,可以转发报文,进而根据环网拓扑及节点1的可达节点集合确定转发路径为(1,6,5,4),处理模块根据转发路径转发报文,如图6所示。

第四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以环网包括节点1-节点6这6个节点、并且在节点2至节点3、节点5至节点4之间出现故障为例进行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报文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环网上每个节点都分配全网唯一的id,如图1所示,节点1,节点2,节点3,节点4,节点5,节点6。

步骤二:在每个节点上按照东向或者西向进行环图配置,且同时配置东西向邻居节点。图1的环网保护配置如下,环图按照东向进行配置各节点的环网拓扑,具体的如:节点1(map:123456)、节点2(map:234561)、节点3(map:345612)、节点4(map:456123)、节点5(map:561234)、节点6(map:612345)。

步骤三:进行工作隧道与保护隧道的配置,在图1所示的环网内,工作隧道1是从节点1入环,节点4出环。保护隧道2是反方向的一个环,并在每个节点上都配置经过节点的工作隧道的出环节点。具体的,如节点1(隧道1,出环节点:4)、节点2(隧道1,出环节点4)、节点3(隧道1,出环节点4)、节点4(隧道1,出环节点4)、节点5(隧道1,出环节点4)、节点6(隧道1,出环节点4);

步骤四:节点检测到故障,向外发送倒换消息。具体的,节点2跟节点3之间出现故障,即节点2的东向段出现故障,节点3的西向段出现故障,节点2会沿着环的两个方向(东向及西向)发送倒换消息,倒换消息中会携带源节点为2,目的节点为3;同时节点3也会沿着环的两个发现发送携带源节点为3,目的节点为2的倒换消息。节点4跟节点5之间出现故障,即节点4的东向段出现故障,节点5的西向段出现故障,节点4会沿着环的两个方向发送倒换消息,倒换消息中会携带源节点为4,目的节点为5,同时节点5也会沿着环的两个发现发送携带源节点为5,目的节点为4的倒换消息。

步骤五:各节点计算可达节点及不可达节点;以节点1为例,节点1收到节点2发送的倒换消息,置节点东向倒换段为(2,3),节点1收到5发送的倒换消息,置节点西向倒换段为(5,4)。节点1从东向遍历环网拓扑到东向倒换段(2,3)之间的节点皆可达,可达节点集合为(1,2);节点1从西向遍历环网拓扑到西向倒换段(5,4)之间的节点皆可达,可达节点集合为(6,5);最终节点1的可达节点集合为(1,2,6,5),不可达节点集合为(3,4)。其他节点的可达节点/不可达节点的计算过程同节点1相同,计算结果分别为:节点2的可达集合为(2,1,6,5),不可达集合为(3,4);节点3的可达集合为(3,4),不可达集合为(1,2,5,6);节点4的可达集合为(4,3),不可达集合 为(1,2,5,6);节点5的可达集合为(5,6,1,2),不可达集合为(3,4);节点6的可达集合为(6,5,1,2),不可达集合为(3,4)。

步骤六:节点接收报文后,先进行可达性判断,根据判断结果处理报文。以节点1为例,节点1在接收到经过工作隧道1出环点为4的报文后,节点1到节点4不可达,直接丢弃报文,节点2、节点5及节点6对工作隧道1出环节点为4的所有报文都是直接丢弃,如图7所示。

综上可知,通过本发明的实施,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将图7与图3进行比较可知,节点在接收报文后,首先要判断报文的出环节点是否可达,并根据判断结果处理报文,如出环节点不可达时,丢弃报文,而非现有技术那样直接将报文转发到下一节点所导致出现业务回路造成网络堵塞这一现象的出现,解决了现有wrapping环网保护方法存在的网络堵塞的问题;

进一步的,将图6与图2进行比较可知,节点可以根据可达节点及环网拓扑确定报文的最佳传输路径,以最快的速度将报文传输到出环节点,以现有技术相比,传输速度快;

进一步的,本发明给出了确定环网内每一个节点的可达/不可达节点的方法,实现简单。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做的任意简单修改、等同变化、结合或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