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编码/解码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69582发布日期:2018-07-06 20:2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影像编码/解码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公开涉及用于通过选择性地对有关内预测模式的模式信息进行编码以缩减编码数据的比特量,来提高影像的压缩效率和压缩影像的质量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与国际标准技术的现有影像编码方法(如MPEG-1、MPEG-2以及MPEG-4Part2Visual)不同的是,基于H.264/AVC(下面简写为“H.264”)的内编码采用空间预测编码方法。利用MPEG-2、H.263等的常规影像编码方法的内编码针对按离散余弦变换域(或DCT变换域)变换的系数采用“内预测”,以追求更高编码效率,但通常在低频带传输比特率下无法获取足够的压缩效率,这导致主观影像质量劣化。然而,H.264采用基于按空间域而非按变换域的空间内预测的编码方法,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现有问题。利用基于常规空间内预测的编码方法的这种编码器,根据以前重建块中的、在编码之后解码的像素,来预测要编码的当前块的像素,仅编码所预测块像素值与当前块的像素值的差别,并且将所编码的差别信息发送至解码器。这时,该编码器向解码器发送用于预测块像素所需的参数,即,有关内预测模式的信息,或者可以使编码器和解码器两者仅使用它们所已知的预定内预测模式,使得与编码器一致的解码器执行预测,以使针对预测块像素值与原始像素值的差别的编码数据的简单传输有助于找到原始块值。如果设置成排它地使用先前限定的内预测模式,则将变得不必提供有关使用什么内预测模式的信息,但是,一般影像的非静态性劣化了预测效率,使得对有效影像压缩的期望落空。因此,在块编码的每一次事件下,应当编码并发送对应块的内预测模式。如果必需每块地编码并发送内预测模式信息,则由针对内预测模式信息的编码操作而生成的比特量增加,这相应地增加了编码影像时的数据量,并且导致总体影像压缩性能劣化。技术实现要素:技术问题因此,本公开通过内预测而在影像压缩中使用,以通过选择性地编码有关内预测模式的模式信息来缩减对影像进行编码而获得的编码数据的比特量,并由此提高影像压缩效率和压缩影像的质量。技术解决方案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影像编码装置,该影像编码装置包括:内预测模式确定器,该内预测模式确定器用于在内预测模式候选中利用包括在影像解码装置中可预测的内预测模式候选的候选内预测模式集合,来确定当前块的内预测模式的编码器预测模式;编码器,该编码器用于对残留块进行编码,所述残留块是通过所述编码器预测模式对所述当前块进行预测而获得的预测块和所述当前块的减法而生成的;模式信息生成器,该模式信息生成器用于根据所述影像解码装置是否能够预测所述编码器预测模式,来生成模式信息;以及编码数据生成器,该编码数据生成器用于生成包括经编码的残留块和所述模式信息的编码数据。这里,所述内预测模式确定器可以响应于所述候选可内预测模式集合中的所述内预测模式候选的数量,所述内预测模式候选的数量等于或大于用于利用预定的第一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来确定所述编码器预测模式的预设数量。另外,所述第一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可以确定从所述候选可内预测模式集合中的所述多个内预测模式候选中选择的、并且满足预定最优编码标准的单个内预测模式候选,作为所述编码器预测模式,并且如果率失真代价(rate-distortioncost)较低,则所述第一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可以判定满足所述预定最优编码标准,所述率失真代价考虑了针对所述候选可内预测模式集合中的所述多个内预测模式候选中的每一个对所述当前块进行预测并编码时出现的比特率和失真。另外,所述内预测模式确定器可以响应于所述候选可内预测模式集合中的所述内预测模式候选的数量,所述内预测模式候选的数量小于用于利用预定第二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来确定所述编码器预测模式的预设数量。这时,所述第二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可以用于确定对应块的最大概率模式,作为所述编码器预测模式。另外,所述模式信息生成器可以生成组合编码模式信息,该组合编码模式信息用于标识针对预定编码单元中的多个块的组合编码模式,作为所述模式信息,其中,所述模式信息生成器根据所述影像解码装置可以预测所述预定编码单元中的全部块的编码器预测模式的判定,可以确定组合可预测模式,作为所述组合编码模式,所述模式信息生成器根据所述影像解码装置不能预测所述预定编码单元中的所述全部块的所述编码器预测模式的判定,可以确定组合不可预测模式,作为所述组合编码模式,所述模式信息生成器根据所述影像解码装置可以选择性地预测所述预定编码单元中的所述块的所述编码器预测模式的判定,可以确定混合模式,作为所述组合编码模式,所述模式信息生成器可以针对所述预定编码单元中的每一个所述块操作,以生成可预测性标识符,该可预测性标识符用于标识所述影像解码装置是否可以预测所述每一个块的所述编码器预测模式,并且所述模式信息生成器将所述可预测性标识符作为添加项包括在所述模式信息中,以及所述模式信息生成器可以针对具有被判定成所述影像解码装置不可预测的所述编码器预测模式的所述块操作,以生成用于标识所述编码器预测模式的预测模式标识符,并且将所述预测模式标识符作为添加项包括在所述模式信息中。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影像编码方法,该影像编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内预测模式候选中利用包括在影像解码装置中可预测的内预测模式候选的候选内预测模式集合,来确定当前块的内预测模式的编码器预测模式;根据所述编码器预测模式预测所述当前块而获得的预测块与所述块进行减法而生成残留块,并对所述残留块进行编码;根据所述影像解码装置是否能够预测所述编码器预测模式,来生成模式信息;以及生成包括经编码的残留块和所述模式信息的编码数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影像解码装置,该影像解码装置包括:模式信息提取器,该模式信息提取器用于从编码数据提取模式信息;第一内预测模式确定器,该第一内预测模式确定器用于在由所述模式信息标识的组合编码模式是组合可预测模式时,针对包括在预定编码单元中的全部块,以及所述组合编码模式为混合模式时,预定编码单元所包括的块中对所述模式信息可识别的可预测标示符所指示的块,利用第一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确定内预测模式;第二内预测模式确定器,该第二内预测模式确定器用于在由所述模式信息标识的组合编码模式是组合不可预测模式时,针对包括在预定编码单元中的全部块,以及在所述组合编码模式是混合模式时,预定编码单元所包括的块中对所述模式信息识别的可预测标示符为不可预测块,利用第二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确定内预测模式;以及解码器,该解码器用于解码并重建针对从所述编码块提取的每一个块的经编码的残留块,并且将所重建的残留块添加至预测块,所述预测块是根据由所述第一内预测模式确定器或所述第二内预测模式确定器确定的每一个块的内预测模式对每一个块进行预测而获得的。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影像解码方法,该影像解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编码数据提取模式信息和经编码的残留块;解码并重建所述经编码的残留块;根据所提取的模式信息确定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利用所确定的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来确定块的内预测模式;以及利用所重建的残留块和利用所确定的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对所述块进行预测而生成的预测块来重建所述块。这里,确定所述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的步骤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判定由所述模式信息标识的组合编码模式是否为混合模式;如果所述组合编码模式是所述混合模式,则提取针对预定单元中的每一个块的可预测性标识符;如果所述可预测性标识符指示肯定的可预测性,则利用第一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来确定所述块的所述内预测模式;如果所述可预测性标识符指示否定的可预测性,则利用第二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来确定所述块的所述内预测模式;如果所述组合编码模式不是所述混合模式,则判定所述组合编码模式是否为组合可预测模式;如果所述组合编码模式是所述组合可预测模式,则针对所述预定单元中的全部块,利用所述第一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来确定所述内预测模式;以及如果所述组合编码模式是组合不可预测模式,则针对所述预定单元中的全部块,利用所述第二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来确定所述内预测模式。有利效果根据如上所述的公开,本公开可以使得通过选择性地对有关内预测模式的模式信息进行编码来缩减通过对影像进行编码而获得的编码数据的比特量,并由此提高影像压缩效率和压缩影像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和2是根据H.264/AVC标准的用于常规内4×4预测的九种内预测模式的示例性图;图3是示出根据H.264/AVC标准的对内预测模式进行编码的处理的示例性图;图4是根据一方面的影像编码装置的示意性框图;图5是根据一方面的预测模式确定器的示意性框图;图6是根据一方面的模式信息生成器的示意性框图;图7是用于例示根据一方面的影像编码方法的流程图;图8是根据一方面的影像解码装置的示意性框图;图9是用于例示根据一方面的影像解码方法的流程图;图10是用于例示根据一方面的示例性影像解码方法的流程图;图11是用于例示边界像素匹配算法的示例性图;以及图12是用于例示根据一方面的实验(empirical)结果的示例性图,表示HD影像的率失真性能的比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多个方面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部件尽管在不同图中示出但用相同标号来指代。而且,在本公开的下列描述中,并入于此的已知功能和构造的详细描述在其可能使本公开的主旨不清楚时将被省略。另外,在对本公开的组件的描述中,它们可以是如同第一、第二、A、B、(a),以及(b)的所使用术语。它们只是出于区别一个组件与另一组件的目的,而非暗示或建议这些组件的实质、次序或序列。如果一组件被描述为“连接”、“耦接”,或“链接”至另一组件,则它们意指这些组件不仅直接“连接”、“耦接”,或“链接”,而且经由第三组件间接地“连接”、“耦接”,或“链接”。影像编码装置在对影像执行内预测编码时对用于预测的内预测模式进行编码,并且随后,影像解码装置在对该影像执行内预测解码时对该内预测模式进行解码。在这种情况下,已经编码或解码的相邻块的内预测模式被用作用于对要编码或解码的未完成(outstanding)块的内预测模式进行预测和编码的基础。下面,用于直接对内预测模式进行编码或者利用预定相邻块内预测模式来对当前块内预测模式进行预测并编码的特定的预定方法被称作“默认编码/解码方法”。例如,H.264/AVC标准的内预测模式编码/解码处理如下:图1和2是根据H.264/AVC标准的用于常规内4×4预测的九种内预测模式的示例性图。根据H.264/AVC标准,存在用于对宏块执行内预测的多种预测模式,如内4×4预测、内8×8预测、内16×16预测等。对于内4×4预测,存在如图1所示的九种预测模式,包括:垂直模式、水平模式、直流(DC)模式、对角左下模式、对角右下模式、垂直偏右模式、水平偏下模式、垂直偏左模式以及水平偏上模式。另外,内8×8预测具有和内4×4预测相似的九种模式。内16×16预测使用四种预测模式,其包括:垂直模式、水平模式、DC模式以及平面模式。根据这些内预测模式对诸如宏块或子块的要编码的块进行预测,其中,从如上所述的多种预测模式中确定用于当前要编码的块或当前块的最优预测模式,根据所确定的预测模式生成预测值。这里,该最优预测模式是指通过按预定标准选择最优值而从用于执行内预测的各种内预测模式(即,内8×8预测和内4×4预测中的各自九种模式以及内16×16预测中的四种模式)中确定的预测模式。这里,根据预定标准的最优值例如可以是被确定为具有最低编码成本的预测模式。对于影像解码装置来说,为了标识相应当前块的预测模式,并且为了计算与在影像编码装置中当前块的相同预测值,应当将相应当前块的预测模式从影像编码装置发送至解码装置,其中,H.264/AVC技术需要大约四比特的数据,以发送有关相应当前块预测模式的信息。图3是示出根据H.264/AVC标准的对内预测模式进行编码的处理的示例性图。在H.264/AVC中,当对当前块的预测模式进行编码时,根据相邻块(即,当前块的上方块和左侧块)的预测模式来计算当前块的内预测模式的估计值,并在对当前块的内预测模式进行编码时使用所计算的估计值。这里,内预测模式的估计值还被称作最大概率模式(MPM)。当前块的最大概率模式被确定为具有用于标识当前块的左侧块和上方块的内预测模式的多个模式编号当中的最小值的内预测模式。为了例示根据相邻块的内预测模式来计算当前块的内预测模式的估计值的方法,参照图3A和3B,模式编号3用于左侧块,而模式编号4用于上方块,并由此,较小的内预测模式3变为当前块的最大概率模式。因此,最大概率模式为3。当对当前块的内预测模式进行编码时,影像解码装置比较当前块的最大概率模式与当前块的预定内预测模式,以确定它们是否相同,并接着使用由此在对内预测模式进行编码时不同地表示当前块的内预测模式的方法。换句话说,如图3A所示,如果当前块的内预测模式和最大概率模式相同,则影像编码装置对1比特标志(例如“1”)进行编码,以指示两种模式相同(即,当前块内预测模式是当前块最大概率模式)。相反,如图3B所示,如果当前块的内预测模式和当前块的最大概率模式不相同,则影像编码装置对1比特标志(例如,“0”)进行编码,以指示两种模式不相同,并且应当对内预测模式候选当中的最大概率模式以外的其它模式中的任一模式的标识信息(identityinformation)进行编码,花费额外3个比特用于对H.264/AVC的内4×4预测中的该信息进行编码。如果这样针对内预测模式来形成预测,其中,当前块具有与最大概率模式相同的内预测模式,则因为仅要编码1比特标志,所以可以认为提高了压缩性能。然而,在当前块内预测模式与当前块最大概率模式不相同时,要编码总计4个比特(用于标志的1个比特加上用于标识内预测模式的3个比特),这限制了压缩性能,并由此妨碍实现经提高的压缩效率。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影像编码装置400的示意性框图。影像编码装置400可以包括预测模式确定器410、编码器420、模式信息生成器430,以及编码数据生成器440。影像编码装置400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或PC、笔记本或膝上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或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或PMP、PlayStationPortable或PSP,或移动通信终端、智能电话或这种装置,并且表示例如配备有用于在各种装置或有线/无线通信网络之间执行通信的诸如调制解调器的通信装置、用于存储用于对影像进行编码的各种程序和相关数据的存储器,以及用于执行这些程序以实现操作和控制的微处理器的多种装置。预测模式确定器410预测编码器预测模式,即,当前块的内预测模式。换句话说,预测模式确定器410预测编码器预测模式,该编码器预测模式是在影像编码装置400中预测当前块时使用的内预测模式。为此,预测模式确定器410可以在一集合中定义可以被影像编码装置400用作当前块内预测模式的数量为N的内预测模式候选,并且通过用于选择内预测模式的预定方法,从包括在所定义的N个内预测模式候选的集合中的内预测模式候选中选择一个内预测模式,作为当前块内预测模式。例如,预测模式确定器410定义可用作当前块内预测模式的N个内预测模式候选的集合(候选集合CS),针对包括在该候选内预测模式集合中的每一个内预测模式候选,通过确定解码装置的可预测性的预定标准,来确定影像解码装置是否可以预测对应的内预测模式候选(即,是否存在解码器可预测性),并接着重建候选可内预测模式集合(候选集合'(prime),CS'),其包括来自所述内预测模式候选的、可通过影像解码装置预测的、仅M(N≥M)个内预测模式候选。此后,如果在所重建的候选可内预测模式集合中可获得预设数量(例如,1)或更多的内预测模式候选(即,M≥预设数量),则预测模式确定器410确定在影像解码装置中可预测编码器预测模式,并接着根据通过影像解码装置预先安排的所设置的第一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来确定作为当前块内预测模式的编码器预测模式。另外,如果在所重建的候选可内预测模式集合中可获得小于预设数量(例如,1)的内预测模式候选(即,M<预设数量),则预测模式确定器410确定在影像解码装置中不可预测编码器预测模式,并接着根据通过影像解码装置预定用于选择内预测模式并且预先安排的第二方法来确定作为当前块内预测模式的编码器预测模式。另外,预测模式确定器410可以针对属于一预定编码单元(例如,按宏块或片段(slice))的所有块首先执行上述操作方法,接着根据预定的最优编码标准(例如,率失真最优标准)选择性地确定组合编码模式。这里,该组合编码模式可以被确定为针对该预定编码单元的组合可预测模式、组合不可预测模式,以及混合模式中的一种。根据定义,组合可预测模式是用于表示包括在该预定编码单元中的所有块根据选择内预测模式的第一方法来确定它们的编码器预测模式的模式,组合不可预测模式是用于表示包括在该预定编码单元中的所有块根据选择内预测模式的第二方法来确定它们的编码器预测模式的模式,而混合模式是用于表示包括在该预定编码单元中的所述块根据在选择内预测模式的第一和第二方法之间的选择来确定它们的编码器预测模式的模式。然而,如上所述对组合可预测模式、组合不可预测模式,以及混合模式的定义可以根据本方面在不同实现中的应用而通过各种修改例来进行。例如,可以附加地定义与用于选择内预测模式的第二方法不同的预定用于选择内预测模式的第三方法。换句话说,如果确定少于包括在所重建的候选可内预测模式集合中的预设数量的内预测模式候选,并且影像解码装置不可预测编码器预测模式,则可以重新定义用于选择内预测模式的预定第二方法,使得包括在预定编码单元中的所有块都将最大概率模式确定为编码器预测模式,并且可以将用于选择内预测模式的预定第三方法重新定义为与要选择性地使用用于对最大概率模式和内预测模式进行编码的方法的、H.264/AVC的内预测模式编码方法相似。因此,可变地定义组合可预测模式、组合不可预测模式,以及混合模式允许对用于确定预定编码单元中的内预测模式的组合编码模式的更多样性的定义。编码器420对通过从当前块中减去预测块而生成的残留块进行编码,其中,该预测块通过根据由预测模式确定器410所确定的编码器内预测模式ipmopt对当前块进行预测而生成。具体地说,编码器420利用相邻块中的相邻像素,沿通过预测模式确定器410所确定的编码器预测模式的预测方向来预测当前块中的每一个像素,以生成预测块,并从当前块中减去该预测块,来生成具有残留信号的残留块。另外,对该残留块的残留信号进行变换和量化,并且此后对经量化的频率系数进行编码。这里,该残留块被设置为通过从每一个当前块的原始像素值中减去每一个预测块的预测像素值来计算残留信号或者像素值之差。对于变换方法,尽管对使用其它经改进或经修改的DCT变换技术,但可以使用离散余弦变换(DCT)或整数DCT或其经修改的变换或Hadamard变换,这些变换将残留信号首先变换成频域,并接着变换成频率系数。对于量化方法,可以使用死区统一阈值量化(DZUTQ,deadzoneuniformthresholdquantization)或量化权重矩阵,尽管它们的改进或量化的其它变形同样可接受。对于编码技术,熵编码将有效,但其不限制采用其它各种编码技术。根据解码装置是否可以预测在预测模式确定器410中所确定的内预测模式的确定结果,模式信息生成器430生成编码器预测模式的可预测性标识符,并且如果需要,则生成用于标识编码器预测模式的预测模式标识符。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包括在一预定编码单元中的每一个块的并且按该单元的可预测性标识符可以根据由预测模式确定器410确定的组合编码模式来组合,以生成组合编码模式信息。这里,预定编码单元优选为宏块,但可以包括诸如片段或图片的其它各种编码单元。编码数据生成器440生成包括经编码的残留块和模式信息的编码数据。这里,该信息包括组合编码模式信息、可预测性标识符,以及预测模式标识符。具体来说,编码数据生成器440生成包括由编码器420编码的残留块的比特串和由模式信息生成器430生成的模式信息的比特串的编码数据。在一方面,编码数据意指由通过影像编码装置针对用于输入影像的输入数据或输入数据按预定块单元的划分块进行编码而生成的数据。编码数据可以是通过编码处理中的压缩而获得的输入数据的压缩数据,但编码数据也可以是未压缩数据,即使在编码处理之后。另外,编码数据可以采用诸如比特流的具有特定序列的比特串的形式来生成,但其不必因而受限,而是可以按分组(packet)生成,并且其可以根据其形式,按串行次序或并行次序而不需要具体序列来发送。图5是根据一方面的预测模式确定器410的示意性框图。根据一方面的预测模式确定器410可以包括:候选内预测模式集合选择器510、候选可内预测模式集合选择器520,以及编码器预测模式确定器530。为了预测要编码的当前块,候选内预测模式集合选择器510选择作为可选择的N个内预测模式候选的集合的候选内预测模式集合(候选集合,CS)。这里,该候选内预测模式集合可以是针对如由H.264/AVC标准推荐的内4×4预测的九个内预测模式,但其不因而受限,而是可以在影像编码装置和影像解码装置预先具有针对该定义的知识的前提下按多种方法来定义。换句话说,例如,该候选内预测模式集合不仅可以选择为根据怎样实现影像编码装置和影像解码装置或者根据它们的需求或者取决于实现中的应用或者根据影像序列而多样化的内预测模式,而且可以在需要时根据要编码的当前块来选择,即按块或者按块尺寸来选择。候选可内预测模式集合选择器520针对由候选内预测模式集合选择器510选择的候选内预测模式集合中的N个内预测模式候选中的每一个,确定影像解码装置是否可以按照确定该解码装置的可预测性的预定标准来预测该内预测模式候选(即,影像解码装置是否可以自主地选择对应的内预测模式候选,作为用于判定内预测模式或候选内预测模式集合中的内预测模式候选的判定候选),并且重建包括可通过影像解码装置预测的、数量为M(N≥M)的内预测模式候选的候选可内预测模式集合。这里,确定解码装置的可预测性的预定标准的示例可以表达为等式1。参照等式1,当针对包括在对应块可以选择的候选内预测模式集合CS中的所有内预测模式候选ipmc,来计算等式1中的函数g(□)时,具有最低g(□)值的内预测模式候选可以表达为ipmdec,并且ipmdec和ipmcur是否相等变为确定解码装置的可预测性的标准。如图11所示,函数g(□)在这个方面被用于确定影像解码装置的可预测性,作为边界匹配算法(BMA),但其不因而受限,而是可以在影像编码装置和影像解码装置预先具有针对该定义的公共知识的前提下按多种方法来定义。例如,可以使用经改进的边界匹配方案,其中,像素值的定义根据相应内预测模式候选的方向特征而改变。参照用于例示边界像素匹配算法和等式1的图11,针对包括在作为由索引i和对应索引j限定的一组像素的边界匹配集合(BMS)中的当前或相邻块像素值(该索引i用于指示相邻块中的块边界像素位置,该对应索引j指示当前块中处于块边界处的位置),出于边界像素匹配的目的,边界像素匹配方法可以使用通过利用内预测模式候选ipmc重建的当前块预测像素值Curresidue(ipmcur,j)、用于表示在关于针对当前块的解码器可预测性的判定处理下当前块像素与利用内预测模式候选重建的当前块的预测像素值的差值的值Curresidue(ipmcur,j),以及先前重建的相邻块像素值Ref(i)。首先,通过在关于针对当前块的可预测性的判定处理下,将利用内预测模式候选重建的当前块预测像素值添加至利用内预测模式候选重建的当前块预测像素值之间的差值(内预测残留信号),来重建任意当前块像素值。所重建的当前块像素值与其相邻块像素值之差被确定为预测误差,并且导致最小预测误差的内预测模式候选ipmc被称为解码器预测模式ipmdec,影像解码装置将该解码器预测模式ipmdec确定为内预测模式。因此,如果在关于针对当前块内预测模式ipmcur的解码器可预测性的判定处理下的内预测模式ipmcur和作为影像解码装置中的可预测内预测模式的解码器预测模式ipmdec被断定为相同,则影像解码装置可以自主地确定其内预测模式,并由此对应内预测模式可以包括在要重建的候选可内预测模式集合的M个内预测模式候选中。然而,如果影像编码装置和解码装置的ipmcur和ipmdec不同,则影像解码装置本身没有针对内预测模式的可预测性,保持对应内预测模式不被包括在要重建的候选可内预测模式集合的M个内预测模式候选中。具体地说,针对重建这种候选可内预测模式集合的处理,第一步骤以其中当前块内预测模式被假定成要被用于生成残留块A1的“模式1”的候选可内预测模式集合(CS')的空集合开始,模仿影像解码装置,通过将通过沿模式1的方向的预测而利用块边界值B(影像解码装置已知为当前块的相邻像素值)获得的预测值C1添加至残留块A1(即,A1+C1),以获得重建的(假设)结果,接下来利用通过等式1的块边界匹配来获得边界差(或块边界匹配误差E1),再次模拟影像解码装置,通过将通过沿模式2的方向的预测而利用块边界值B获得的预测值C2添加至残留块A1(即,A1+C2),以获得重建的(假设)结果,接下来利用BMS获得边界差(E2),针对模式3至N的方向重复这些子步骤,来获得E1到EN,并接着从E1到EN中寻找最小值,以便如果该最小值是E1,则在CS'中包括模式1,或者如果不是,则保持模式1不被包括在CS'中。在第二步骤中,当前块内预测模式被假定成用于生成残留信号A2的模式2(和步骤1相同,但仅利用A2代替A1),并且遵循步骤1,以获得E1到EN,接着从E1到EN中寻找最小值,以便如果该最小值是E2,则在CS'中包括模式E2,或者如果不是,则保持模式2不被包括在CS'中。执行上述步骤可以重建候选可内预测模式集合。对N个候选内预测模式集合中的全部内预测模式候选执行上述处理,并且随后,候选可内预测模式集合选择器520仅收集可预测的内预测模式候选,以重建候选可内预测模式集合。这是为什么在候选可内预测模式集合选择器520中所重建的候选可内预测模式集合的候选可内预测模式的数量M总是小于或等于在候选内预测模式集合选择器510中所选择的候选内预测模式集合的内预测模式候选的数量N(即,N≥M)。根据在候选可内预测模式集合选择器520中所重建的候选可内预测模式集合的数量,编码器内预测模式确定器530执行第一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或第二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换句话说,如果在候选可内预测模式集合选择器520中所重建的候选可内预测模式集合中的候选可内预测模式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例如,M≥1),则内预测模式确定器530了解,影像解码装置具有其有关编码器预测模式的自主可预测性,并且遵循预定的第一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来确定作为当前块内预测模式的编码器预测模式。相反,如果在候选可内预测模式集合选择器520中所重建的候选可内预测模式集合中的候选内可预测模式的数量小于预设数量(例如,M<1),则内预测模式确定器530了解,影像解码装置缺乏有关编码器预测模式的自主可预测性,并且遵循预定的第二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来确定作为当前块内预测模式的编码器预测模式。这里,如果在候选可内预测模式集合选择器520中所重建的候选可内预测模式集合中的内预测模式候选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则执行第一编码方法,以从M个内预测模式候选中确定满足预定最优编码标准的内预测模式ipmopt,作为编码器预测模式,并且判定该编码器预测模式可通过影像编码装置预测。在这种情况下,该预定最优编码标准可以是率失真代价(R-D代价),该率失真代价考虑了针对候选可内预测模式集合中的每一个内预测模式候选对当前块进行预测并编码时出现的比特率和失真,尽管这不是必需限制,而是可以使用任何其它标准,只要它们表现出最优编码性能即可。等式2表示利用率失真最优函数来确定内预测模式的示例性操作。f(ipmc)=D(ipmc)+λ{Rresidue(ipmc)+Rmode(ipmc)+Rflag(ipmc)}等式2在等式2中,ipmc表示包括在候选可内预测模式集合中的内预测模式候选,而ipmopt表示根据预定最优编码标准确定的内预测模式,即,在候选可内预测模式集合选择器520中所重建的候选可内预测模式集合的M个内预测模式候选当中的最优内预测模式。f(□)是根据最优选择标准的函数,并且其可以是率失真最优函数,以基于率失真代价来寻找最优内预测模式。这里,D指示原始影像与所重建影像之间的差别,而λ是拉格朗日常数。另外,Rresidue、Rmode以及Rflag分别表示对残留信号进行编码所需的比特率、对对应块的编码器预测模式进行编码所需的比特率、对用于指示解码器可预测性的标识信息进行编码所需的比特率。为方便起见,在等式2中,尽管可以将不同的拉格朗日常数用于相应比特率函数,但可以将公共的拉格朗日常数用于与三个比特率Rresidue、Rmode以及Rflag相关的函数。如果在候选可内预测模式集合选择器520中所重建的候选内预测模式集合的数量小于预置数量,则执行预定的第二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通过影像编码装置与影像解码装置之间的预先布置,遵循该预定的方法,来确定内预测模式ipmopt作为编码器预测模式,并且判定所确定的编码器预测模式不可自主地通过影像解码装置预测。该预定的第二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的示例是确定对应块的内预测模式,该内预测模式为作为最大概率模式的编码器预测模式。换句话说,如果确定预定第一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不能使影像解码装置进行有关编码器预测模式的自主确定,则将对应块的最大概率模式用作编码器预测模式。对于该示例,因为通过预定第二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限定的最大概率模式被可以执行公共处理的影像编码和解码装置共享,所以影像编码装置不需要向影像解码装置发送用于标识编码预测模式的附加信息。另选的是,预定的第二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除了将其限制于最大概率模式以外还可以更加可变地定义。具体来说,预定的第二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可以根据发送用于指示N个内预测模式的比特的信息的方法来定义。这里,符号是用于计算大于或等于X并且总是小于X+1的整数值的向上舍入函数(ceilingfunction)。图6是根据一方面的模式信息生成器的示意性框图。根据一方面的模式信息生成器430可以包括:可预测模式标识符生成器610、预测模式标识符编码器620、组合编码模式信息生成器630。根据影像解码装置是否可以预测在预测模式确定器410的编码器内预测模式确定器530中所确定的编码器预测模式,可预测模式标识符生成器610生成可预测性标识符。例如,当可预测模式标识符生成器610确定影像解码装置可以利用预定第一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来自主地预测编码器预测模式时,其生成标志“1”,作为可预测性标识符。另一方面,当可预测模式标识符生成器610确定影像解码装置不能够利用预定第二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来自主地预测编码器预测模式时,其生成标志“0”,作为可预测性标识符。在这种情况下,当从模式信息接收到作为可预测性标识符的标志“1”时,影像解码装置使用与所述的预定第一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相对应的预定第一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即,通过影像编码装置预先安排的第一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来自主地确定当前块的内预测模式,并且利用所确定的当前块内预测模式来预测当前块。另一方面,当接收到作为可预测性标识符的标志“0”时,影像解码装置使用与所述的预定第二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相对应的预定第二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即,通过影像编码装置预先安排的第二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来确定当前块的内预测模式,并且利用所确定的当前块内预测模式来预测当前块。预测模式标识符生成器620仅在需要对用于标识根据预定第二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所确定的编码器预测模式的预测模式标识符进行编码时,才生成预测模式标识符,并且其可以将指示通过预测模式确定器410所确定的当前块编码器预测模式的预测模式标识符编码成用于指示N个内预测模式的比特的信息。组合编码模式信息生成器630通过针对包括在预测编码单元中的每一个块来组合由解码器可预测性状态产生的可预测性标识符,来生成有关组合编码模式的信息。用于标识这种组合编码模式的组合编码模式信息可以按预定编码单元来生成。例如,如果组合编码模式是允许影像解码装置预测预定编码单元中的全部块的编码器预测模式的这种组合可预测性模式,则可以将组合编码模式信息生成为“1”;如果组合编码模式是不允许影像解码装置预测预定编码单元中的全部块的编码器预测模式的这种组合不可预测性模式,则可以将组合编码模式信息生成为“01”;如果组合编码模式是选择性地允许影像解码装置预测预定编码单元中的块的编码器预测模式的这种可预测或不可预测的混合模式,则可以将组合编码模式信息生成为“001”。而且,代替如在上面的实现中的用于生成有关组合编码模式的信息的、针对包括在预定编码单元中的每一个块的由解码器可预测性状态产生的组合可预测性标识符,组合编码模式信息生成器630可以上升至(stepupto)更大单元或者所谓的更高级单元(比预定编码单元更高),其中,组合编码模式信息生成器630确定是否对更高级单元利用组合编码模式并生成组合编码模式的信息,以递送至解码装置。换句话说,可以将组合编码模式信息生成器630设置成,按包括在多个更高级单元中的对应一个中的每一个编码单元来生成有关组合编码模式的信息,并且按该更高级单元生成针对这种动作的指示信息,并将该指示信息递送至解码装置。另选的是,可以将组合编码模式信息生成器630设置成,按包括在对应更高级单元中的每一个编码单元来保持生成有关组合编码模式的信息,但按该更高级单元生成有关相应编码模式整体上具有单条组合编码模式信息的指示信息,并且将该指示信息递送至解码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必要的是,在按该更高级单元的所生成信息的顶部上通过信号表示用于告诉解码装置什么组合编码模式信息的信息。即,该组合编码模式信息可以按每一个编码单元生成来构建编码数据,或者按更高级单元生成来构建编码数据。另外,针对每一个编码单元的组合编码模式可以被确定成为预定编码单元中的、并且对应于预定最优编码标准(例如,率失真最优标准)的一个模式。在多个组合编码模式当中的、能够按预定编码单元对可预测标识符进行组合和编码的组合可预测模式和组合不可预测模式的情况下,因为可预测标识符可以不按块单元进行编码而是按预定编码单元来进行编码,所以最优内预测模式可以如等式3中通过从率失真函数去除Rflag(ipmc)来确定。f(ipmc)=D(ipmc)+λ{Rresidue(ipmc)+Rmode(ipmc)}等式3为方便起见,等式3还使用公共的拉格朗日常数用于与比特率Rresidue和Rmode相关的函数,但可以将不同的拉格朗日常数用于相应的比特率函数。图7是用于例示根据一方面的影像编码方法的流程图。下面参照图7,对影像编码方法的一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当对一影像执行内预测编码时,影像编码装置400按预定编码单元(如按宏块、片段等)进行内预测编码,并且在按宏块进行编码的情况下,按每一个子块的单元来确定内预测模式,并且将所确定的内预测模式用于执行内预测编码。为此,在步骤S710中,影像编码装置400定义候选内预测模式集合,并且在步骤S720中,确定针对所定义的候选内预测模式集合中的相应内预测模式候选的解码器可预测性,以重建包括可在影像解码装置中预测的内预测模式候选的候选可内预测模式集合。在步骤S730中,影像编码装置400确定候选可内预测模式集合的内预测模式候选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数量,并且如果是,则在步骤S740中,判定影像解码装置对编码器预测模式的可预测性,并且如果内预测模式候选少于预设数量,则在步骤750中,判定影像解码装置对编码器预测模式的不可预测性,并且利用第二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来确定编码器预测模式,并且使用在步骤S740或S750中确定的编码器预测,以在步骤S760中执行针对当前块的内预测编码。在步骤S770中,影像编码装置400确定是否完成了针对宏块内的全部子块的编码,并且如果不是,则进行至步骤S710并且通过将下一个子块设置为当前块,来重复这些步骤到步骤S770,并且如果完成了针对全部子块的编码,则在步骤S780中,确定针对当前宏块的组合编码模式,来生成并编码模式信息。这时,可以将其设置成,对于当在预定编码单元中没有使用公共编码模式时省略步骤S780。图7中的例示步骤和序列仅仅出于描述影像编码方法的一方面的目的,而对所公开方面来说,不必执行这些步骤或限制于该序列。于是,可以选择性地保留所述的步骤中的一些步骤,可以执行额外的步骤,可以改变相应步骤的次序,或者甚至可以并行地执行它们。另外,尽管图7例示了在假定编码单元是宏块的情况下的影像编码方法的方面,但是该编码单元可以根据所实现的示例按各种尺寸来定义。图8是根据一方面的影像解码装置800的示意性框图。在图8中,影像解码装置800可以包括:模式信息提取器810、第一预测模式确定器820、第二预测模式确定器830,以及解码器840。这种影像解码装置800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或PC、笔记本或膝上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或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或PMP、PlayStationPortable或PSP、或移动通信终端、智能电话或这种装置,并且表示例如配备有用于在各种装置或有线/无线通信网络之间执行通信的诸如调制解调器的通信装置、用于存储用于对影像进行解码的各种程序和相关数据的存储器,以及用于执行这些程序以实现操作和控制的微处理器的多种装置。模式信息提取器810从编码数据提取模式信息,并且分析模式信息中所包含的组合编码模式信息,来确定是否必需提取针对预定编码单元中所包括的相应块的可预测性标识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组合编码模式信息指示组合模式,则分别提取包括在预定编码单元中的相应块的可预测性标识符,并且如果组合编码模式信息是组合可预测模式或者组合不可预测模式,则不提取可预测性标识符,而是根据组合编码模式信息的值,以整体地将全部块的内预测模式确定为可预测或不可预测。第一预测模式确定器820对来自使它们的组合编码模式为组合可预测模式或混合模式并且包括在预定编码单元中的多个块的、具有指示它们的可预测性为肯定的可预测性标识符的块进行操作,以按照与影像编码装置400的先前协定,利用预定第一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来确定当前块的内预测模式。尽管本公开的一方面可以使用如等式1中所示的相邻像素匹配方法,以便根据预定第一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来选择内预测模式,如上所述同样可以使用各种其它方法。具体来说,第一预测模式确定器820响应于预定编码单元中的作为组合可预测模式的组合编码模式,针对每一个可选择的候选可内预测模式,通过计算关于可预测性状态的判定函数,来对包括在对应编码单元中的全部块进行操作,并且从可选择的候选可内预测模式中确定具有最小可预测性判定函数的内预测模式候选,作为对应块的内预测模式。或者,第一预测模式确定器820响应于预定编码单元中的作为混合模式的组合编码模式,针对每一个可选择的候选可内预测模式,通过计算关于可预测性状态的判定函数,来对具有指示它们的可预测性为肯定的可预测性标识符的全部块进行操作,并且从可选择的候选可内预测模式中确定具有最小可预测性判定函数的内预测模式候选,作为对应块的内预测模式。第二预测模式确定器830对来自使它们的组合编码模式为组合不可预测模式或混合模式并且包括在预定编码单元中的多个块的、具有指示它们的可预测性为否定的可预测性标识符的块进行操作,以按照与影像编码装置400的先前协定,利用预定第二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来确定当前块的内预测模式。尽管本公开的一方面可以使用最大概率模式,以便根据预定第二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来选择内预测模式,但是如上所述同样可以使用各种其它方法。具体来说,第二预测模式确定器830响应于预定编码单元中的作为组合不可预测模式的组合编码模式,通过判定不能通过第一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来确定相应块的内预测模式,而对包括在对应编码单元中的全部块进行操作,并由此确定相应块的最大概率模式,作为相应块的内预测模式。或者,第二预测模式确定器830响应于预定编码单元中的作为混合模式的组合编码模式,通过判定不能通过第一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来确定对应块的内预测模式,而对具有指示它们的可预测性为否定的可预测性标识符的全部块进行操作,并由此确定相应块的最大概率模式,作为相应块的内预测模式。解码器840解码并随后重建针对从编码数据中提取的相应块的经编码的残留块,并且根据由第一预测模式确定器820或第二预测模式确定器830所确定的相应块内预测模式,将所重建的残留块添加至通过对相应块进行预测而生成的预测块,以便重建相应块。同时,模式信息提取器810可以被实现成进行了一些修改的形式。除了从编码数据提取模式信息以外,模式信息提取器810还可以构建成,响应于模式信息是按更高级单元生成的组合编码模式信息,并且指示包括在比在当前解码操作下的预定编码单元相比更高级单元中的预定编码单元全部是组合可预测模式或组合不可预测模式,而按包括在更高级单元中的相应编码单元来较少地提取组合编码模式信息。这是因为相应编码单元中的组合编码模式已经根据所提取的更高级单元信息获知为组合可预测模式或组合不可预测模式。另一方面,模式信息提取器810可以构建成,响应于来自编码数据的所提取的模式信息指示包括在与在当前解码操作下的预定编码单元相比更高级单元中的预定编码单元不全部是组合可预测模式或组合不可预测模式,而在实现的上述示例中按相应编码单元来提取指示组合编码模式的模式信息。图9是用于例示根据一方面的影像解码方法的流程图。参照图9,在步骤S910中,根据一方面的影像解码装置800按从编码数据中提取的模式信息来分析组合编码模式信息,以确定针对相应块的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并且在步骤S920中,根据所确定的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来确定相应块的内预测模式,以利用所确定的内预测模式来解码并重建相应块。图10是用于例示根据一方面的示例性影像解码方法的流程图。在步骤S1010中,根据一方面的影像解码装置800按预定编码单元(如按宏块、片段等)从编码数据中提取包括组合编码模式信息、可预测性标识符,以及预测模式标识符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模式信息,并且在步骤1020中分析组合编码模式信息,以确定组合编码模式是否为混合模式。如果组合编码模式信息是混合模式,则在步骤S1030中,影像解码装置800按预定编码单元中的全部块中的每一个来提取可预测性标识符,并且在步骤S1040中,确定所提取的可预测性标识符是否指示肯定的可预测性,并且如果是(例如,可预测性标识符为“1”),则在步骤S1050中,使用第一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来确定对应块的内预测模式,而如果所提取的可预测性标识符指示不可预测性(例如,可预测性标识符是“0”),则在步骤S1060中,使用第二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来确定对应块的内预测模式。另外,如果组合编码模式不是混合模式,则影像解码装置800确定组合编码模式是否为组合可预测模式(S1070),并且如果是,则如在步骤S1050中,使用第一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来确定每一个块的内预测模式,而如果所提取可预测性标识符指示不可预测性,则如在步骤S1060中,使用第二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来确定每一个块的内预测模式。然而,尽管对具有可预测性标识符的那些块操作的步骤S1050和S1070根据相应预定编码单元中的块指示可预测性和不可预测的,但是如果组合编码模式分别是组合可预测模式和组合不可预测模式,则相应预定块单元中的全部块利用第一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和第二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来处理,以确定全部块的内预测模式。根据编码数据,影像解码装置800解码并随后重建针对预定编码单元中的相应块的经编码的残留块(S1080),使用在步骤S1050或S1070中确定的相应块的内预测模式,来生成相应块的预测块(S1090),并且将针对相应块的所重建的残留块添加至当前块,以重建相应块(S1092)。如上所述,根据一方面,影像编码装置400根据该候选内预测模式集合重建仅包括可通过影像解码装置800预测的内预测模式候选的这种候选可内预测模式集合,并且根据所重建的候选可内预测模式集合中的内预测模式候选的数量,确定影像解码装置800是否可以预测编码器预测模式,以确定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并因此确定内预测模式,由此,影像解码装置800可以仅利用影像解码装置800可以从所有可用的内预测模式候选中自主地预测的这种内预测模式候选,来确定当前块内预测模式,并且因此存在针对相应块通过影像解码装置800来确定那些可预测编码器预测模式的更好概率。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影像解码装置800可以预测编码器预测模式,所以影像编码装置400不需要向影像解码装置800发送用于标识编码器预测模式的标识信息,并由此实质上降低编码数据的比特率。另外,利用用于确定编码器预测模式的候选可内预测模式集合,存在确定可通过影像解码装置800针对对应块预测的编码器预测模式的经增加的概率,最终降低了编码数据的比特率。另外,根据一方面,如果影像编码装置400按预定编码单元确定组合编码模式,以使预定编码单元中的全部块的可预测性标识符全部地指示肯定的可预测性或否定的可预测性,则标识符不需要被包括在编码数据中以按每一个块指示可预测性状态,并由此可以显著地降低针对可预测性标识符的比特率,结果提高了编码效率。下面描述针对根据一方面的影像编码装置400和影像编码方法的性能的实验结果。为评估该方面的影像编码方法的性能,可以基于联合模型(JM)参考软件版本12.2来实现相同方法。表1示出了用于性能评估的详细测试环境。如表1所示,使用分辨率为720p的测试影像序列。这些测试影像序列利用从28至40改变的量化参数(QP)来编码,并且按H.264/AVC标准的基线分布图(profile)来执行实验。表1图12是用于例示根据一方面的实验结果的示例性图,表示HD影像的率失真性能的比较。该方面的影像编码方法的性能根据相应的影像而改变,并且Jets和Raven影像序列示出了特别优异的性能。这是因为Night、Crew以及Bigships影像序列具有比Jets和Raven影像序列更复杂的细节。随着影像变得更复杂,更少存在类似的所生成的内预测模式,这成比例地降低了出现跳跃模式(skipmode)的频度。为此,Night和Crew影像序列使得交叉(crossover)按特定比特率出现。如所示的,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仅花费了一个比特,而不是H.264/AVC标准的发送一个比特或四个比特。而且,在特定阈值数量或更多的块的编码器预测模式可在影像解码装置中预测(剩余块的编码器预测模式可能不可通过影像解码装置预测)的情况下,因为本公开不发送针对与对应块的编码器预测模式的标识信息有关的比特标志,所以其性能在总体比特率方面基本上优于现有H.264/AVC标准。根据一个方面的影像编码方法的实验结果超过H.264/AVC标准,减少了大约3.08%的比特率,并且图片质量平均提高0.30dB。具体来说,根据一方面的影像编码方法在更低比特率下可以更加有效。在上面的描述中,尽管本公开的多个实施方式的全部组件已经被解释为装配或可操作地连接为一单元,但本公开不是旨在将其本身限制于这些方面。相反,在本公开的目标范围内,相应组件可以选择性且可操作地按任何数量组合。每个组件本身还可以按硬件来实现,同时可以将相应组件部分地或者作为整体选择性地组合,并且采用具有用于执行硬件等同物的功能的程序模块的计算机程序来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推断用于构成这种程序的代码或代码段。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其在操作时可以实现本公开的这些方面。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候选物包括磁记录介质、光记录介质,以及载波介质。另外,如同“包括(include)”、“包括(comprise)”,以及“具有(have)”的术语应当默认地解释为包含或者开放的,而非排它或封闭的,除非相反地进行了明确定义。除非进行了相反的定义,否则作为技术的、科学的或其它方面的所有术语都与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含义一致。在词典中找到的普通术语在相关技术著作背景下不应被太理想化地或非实际性地解释,除非本公开对它们进行了明确定义。尽管已经出于例示性目的对本公开的示例性方面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基本特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添加以及替换。因此,本公开的示例性方面不是出于限制性目的而进行描述。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是通过上述方面而是通过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来限定。工业适用性如上所述,本公开对于在压缩影像的视频处理
技术领域
:中的应用非常有用,以便缩减对影像进行编码所需的比特率,来提高编码效率并提高压缩影像的图片质量。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如果可应用,则本申请根据35U.S.C§119(a)要求2009年7月4日在韩国提交的专利申请No.10-2009-0060898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于此。另外,该非临时申请基于该韩国专利申请,以相同理由在除U.S.以外的其它国家要求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于此。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