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三防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9686阅读:6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三防手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三防手机。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现有的手机通常机身脆弱,并且基本没有任何防尘防水的功能,无法正常在恶劣环境下使用,制约了手机的适用范围,实用性不强。同时手机又不可避免因为使用者的不慎而造成手机摔落,甚至掉落水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防水、防尘、防摔的智能三防手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三防手机,包括触摸屏、前壳、后壳、电池、电池盖和电路板,所述触摸屏固定设置在前壳上,所述前壳与后壳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设置在前壳和后壳之间,所述后壳设有电池槽,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电池槽内,所述后壳与电池盖卡接配合;

所述后壳一侧边缘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前壳设有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配合固定的第一凸沿,所述第一凸沿和第一环形凹槽之间设有第一防水胶圈;

所述电池盖内侧边缘设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后壳另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配合固定的第二凸沿,所述第二凸沿和第二环形凹槽之间设有第二防水胶圈;

所述智能三防手机还包括听筒和麦克风,所述听筒内侧设有防水透声薄膜,所述麦克风内侧设有防水透声薄膜。

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水胶圈嵌入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防水胶圈中间设有第一胶圈凹槽,所述第一凸沿嵌入所述第一胶圈凹槽。

第一防水胶圈中间设有第一胶圈凹槽,第一凸沿嵌入第一胶圈凹槽,防水效果更佳。

优选地,所述第二防水胶圈嵌入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防水胶圈中间设有第二胶圈凹槽,所述第二凸沿嵌入所述第二胶圈凹槽。

第二防水胶圈中间设有第二胶圈凹槽,第二凸沿嵌入第二胶圈凹槽,防水效果更佳。

优选地,所述智能三防手机还包括防水软胶环,所述防水软胶环覆盖智能三防手机边框。

前壳与后壳连接处一般设置在边框,后壳与电池盖连接处也一般设置在边框,防水软胶环覆盖边框,能加强智能手机的防水效果,而且智能手机跌落大部分也是边框着地,防水软胶环使智能手机软着陆,避免智能手机摔坏。

优选地,所述防水软胶环外表面设有防滑纹。

方便用户握住智能手机,防滑易抓取。

优选地,所述防水软胶环厚度大于3毫米。

防水软胶环较厚能有效防止智能手机摔坏。

优选地,所述智能三防手机还包括按键,所述按键与智能三防手机之间设有第三防水胶圈。

按键可以设置在侧边,包括左右侧边和上下侧边,也可以设置在前壳上,也可以设置在后壳或电池盖上,按键与智能三防手机之间设有第三防水胶圈,提高智能手机的整体防水效果。

优选地,所述智能三防手机还包括USB接口、耳机接口,所述耳机接口设有防水耳机塞,所述USB接口设有防水USB塞。

加强防水效果,不影响USB接口和耳机孔的使用。

优选地,所述耳机接口相邻设有第一缺口,所述防水耳机塞包括嵌入第一缺口的第一嵌入部和嵌入耳机接口的第二嵌入部,所述第一嵌入部的端部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缺口,所述第一嵌入部和第二嵌入部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USB接口相邻设有第二缺口,所述防水USB塞包括嵌入第二缺口的第三嵌入部和嵌入USB接口的第四嵌入部,所述第三嵌入部的端部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缺口,所述第三嵌入部和第四嵌入部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

方便打开关闭防水USB塞和防水耳机塞。

优选地,所述防水耳机塞和/或防水USB塞一体成型,所述防水耳机塞和/或防水USB塞采用软质防水材料。

一体成型加工方便,安装简单,软质防水材料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由于后壳一侧边缘的第一环形凹槽与前壳的第一凸沿配合固定,第一凸沿和第一环形凹槽之间还设有第一防水胶圈,后壳另一侧的第二凸沿与电池盖内侧边缘的第二环形凹槽配合固定,第二凸沿和第二环形凹槽之间设有第二防水胶圈,后壳与前壳和电池盖之间不容易进水和进灰尘,第一防水胶圈和第二防水胶圈可以缓冲撞击力,可以有效保护智能手机防水防尘防撞,听筒内侧和麦克风内侧设有防水透声薄膜进一步加强了智能手机防水防尘效果并且不影响智能手机的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三防手机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三防手机的第一防水胶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三防手机,包括触摸屏1、前壳2、后壳4、电池5、电池盖7和电路板,所述触摸屏1固定设置在前壳2上,所述前壳2与后壳4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设置在前壳2和后壳4之间,所述后壳4设有电池槽,所述电池5设置在所述电池槽内,所述后壳4与电池盖7卡接配合;

所述后壳4一侧边缘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前壳2设有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配合固定的第一凸沿,所述第一凸沿和第一环形凹槽之间设有第一防水胶圈3;

所述电池盖7内侧边缘设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后壳4另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配合固定的第二凸沿,所述第二凸沿和第二环形凹槽之间设有第 二防水胶圈6;

所述智能三防手机还包括听筒和麦克风,所述听筒内侧设有防水透声薄膜,所述麦克风内侧设有防水透声薄膜。

由于后壳4一侧边缘的第一环形凹槽与前壳2的第一凸沿配合固定,第一凸沿和第一环形凹槽之间还设有第一防水胶圈3,后壳4另一侧的第二凸沿与电池盖7内侧边缘的第二环形凹槽配合固定,第二凸沿和第二环形凹槽之间设有第二防水胶圈6,后壳4与前壳2和电池盖7之间不容易进水和进灰尘,可以有效保护智能手机防水防尘,听筒内侧和麦克风内侧设有防水透声薄膜进一步加强了智能手机防水防尘效果并且不影响智能手机的使用。

触摸屏1粘粘在前壳2内,前壳2内设有触摸屏1卡入的卡入位,触摸屏1与前壳2之间也可以设置防水胶圈或防水泡棉。

所述第一防水胶圈3嵌入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防水胶圈3中间设有第一胶圈凹槽31,所述第一凸沿嵌入所述第一胶圈凹槽31。第一防水胶圈3中间设有第一胶圈凹槽31,第一凸沿嵌入第一胶圈凹槽31,防水效果更佳。

所述第二防水胶圈6嵌入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防水胶圈6中间设有第二胶圈凹槽,所述第二凸沿嵌入所述第二胶圈凹槽。第二防水胶圈6中间设有第二胶圈凹槽,第二凸沿嵌入第二胶圈凹槽,防水效果更佳。第二防水胶圈6可以与采用第一防水胶圈3一样的结构。

所述智能三防手机还包括防水软胶环,所述防水软胶环覆盖智能三防手机边框。前壳2与后壳4连接处一般设置在边框,后壳4与电池盖7连接处也一般设置在边框,防水软胶环覆盖边框,能加强智能手机的防水效果,而且智能手机跌落大部分也是边框着地,防水软胶环使智能手机软着陆,避免智能手机摔坏。

所述防水软胶环外表面设有防滑纹。方便用户握住智能手机,防滑易抓取。

所述防水软胶环厚度可以设置为3毫米、4毫米,5毫米、8毫米、10毫米等。防水软胶环较厚能有效防止智能手机摔坏。

所述智能三防手机还包括按键,所述按键与智能三防手机之间设有第三防水胶圈。按键可以设置在侧边,包括左右侧边和上下侧边,也可以设置在前壳2上,也可以设置在后壳4或电池盖7上,按键与智能三防手机之间设有第三防水胶圈,提高智能手机的整体防水效果。

所述智能三防手机还包括USB接口、耳机接口,所述耳机接口设有防水耳机塞,所述USB接口设有防水USB塞。加强防水效果,不影响USB接口和耳机孔的使用。

所述耳机接口相邻设有第一缺口,所述防水耳机塞包括嵌入第一缺口的第一嵌入部和嵌入耳机接口的第二嵌入部,所述第一嵌入部的端部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缺口,所述第一嵌入部和第二嵌入部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USB接口相邻设有第二缺口,所述防水USB塞包括嵌入第二缺口的第三嵌入部和嵌入USB接口的第四嵌入部,所述第三嵌入部的端部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缺口,所述第三嵌入部和第四嵌入部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方便打开关闭防水USB塞和防水耳机塞。

所述防水耳机塞和/或防水USB塞一体成型,所述防水耳机塞和/或防水USB塞采用软质防水材料。一体成型加工方便,安装简单,软质防水材料方便使用。软质防水材料包括硅胶、PVC、PE、PP等。

所述智能三防手机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包括Android(谷歌)、iOS(苹果)、windows phone(微软)、Symbian(诺基亚)、BlackBerryOS(黑莓)、windows mobile(微软)等。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