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接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9673阅读:7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联网接入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大量的无线传感信息终端在企业中使用,而且各种品牌之间都不相互兼容,如果用户采用了厂商A的无线传感系统,如果购买了厂商B的传感终端,就无法被厂商A的无线产感系统识别,用户必须再购买厂商B的传感接收系统,而必须购买不同的应用软件,这就给用户造成了很大资源浪费和负担,因此存在着整合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接入系统,对多种有源和无源的信息进行接受获取,以增加整合度,减少使用的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联网接入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云端、物联网AP、物联网网关、有源感知终端、无缘感知终端和互联网,所述物联网AP上安装有无线信号收发单元,且连接有有线信号收发单元,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单元可感知有源感知终端上的信号,所述有线信号收发单元可扫描读取无源感知终端上的信号,所述互联网连接于物联网网关。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有源感知终端、无缘感知终端和互联网,可将各种信息进行获取,方便了将信号传送至云端或是访问云端,从而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整合度,降低了使用者的实用成本。

优选的,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单元包括2.4G ISM模块、433M ISM模块、900/2.4 802.15.4模块、Wifi模块和2.4G Zigbee模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上述各无线通信模块,可实现对各种有源信号进行接受获取,从而增加了本实用新型使用的灵活性。

优选的,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单元还包括外接无线扩展模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该外接无线扩展模块,可有针对性的安装上指定的无线通信装置,以对信号更加有效的进行接受。

优选的,所述有线信号收发单元包括手持终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该手持终端,可对无缘感知终端上的信号进行扫描读取,以进一步的将信号进行传送。

优选的,所述有线信号收发单元还包括外接有线扩展模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该外接有线扩展模块,可有针对性的连接上指定的有线扫描装置,以对信号更加有效的进行扫描读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接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图1对本实用新型物联网接入系统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物联网接入系统,包括云端、物联网AP、物联网网关、有源感知终端、无缘感知终端和互联网,所述物联网AP上安装有无线信号收发单元1,且连接有有线信号收发单元2,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单元1可感知有源感知终端上的信号,有源感知终端为一系列的电子产品,如医院内的一些医疗设备,所述有线信号收发单元2可扫描读取无源感知终端上的信号,无缘感知终端为一维码或二维码等,所述互联网连接于物联网网关。

进一步的,无线信号收发单元1为集成电路装置,通过插口连接于物联网AP,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单元1包括2.4G ISM模块、433M ISM模块、900/2.4 802.15.4模块、Wifi模块和2.4G Zigbee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单元1还包括外接无线扩展模块,即外接无线扩展模块通过MINIPCIE插槽的方式接入。

进一步的,所述有线信号收发单元2包括手持终端、PDA等,所述有线信号收发单元2还包括外接有线扩展模块,该有线扩展模块通过数据线的方式与物联网AP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