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确认系统、连接确认程序、连接确认方法和连接检测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43033阅读:793来源:国知局
连接确认系统、连接确认程序、连接确认方法和连接检测设备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连接确认系统、连接确认程序、连接确认方法和连接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至今,已提出检测连接至自身设备的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声音处理设备被构造为通过使扬声器输出测试声音并通过利用麦克风拾取输出的测试声音来检测已实际连接至本设备(own apparatus)的扬声器。

专利文献1(JP 2006-174094 A)中描述的声音处理设备被构造为根据已实际连接至本设备的装置的连接模式来自动校正本设备的连接设定。更具体地,专利文献1中的声音处理设备被构造为自动校正各种设定,使得当仅前方左/右(L/R)扬声器和环绕L/R扬声器连接至本设备时,例如,检测到这些前方L/R扬声器和环绕L/R扬声器,从而使未连接的扬声器(例如,中央(C)通道扬声器)的设定无效。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声音处理设备被构造为仅基于实际连接模式来自动地校正设定,因此,存在校正后的连接模式与用户期望的连接模式不匹配的情况。

例如,用户可能希望利用包括后环绕扬声器的7通道环绕声(左前(FL)通道、右前(FR)通道、中央(C)通道、左环绕(SL)通道、右环绕(SR)通道、左后环绕(SBL)通道和右后环绕(SBR)通道)产生声场。在这种情况下,当用户错误地将后环绕扬声器连接至声音处理设备的临场效果扬声器连接器时,该声音处理设备检测到已连接临场效果扬声器,由此通过利用包括临场效果扬声器的7通道环绕声(FL通道、FR通道、C通道、SL通道、SR通道、PL通道和PR通道)产生声场,而这与用户期望的设定不符。

换句话说,在该示例中,只要已连接扬声器的配置不是无法实施的配置(例如,仅包括FL扬声器和SL扬声器的配置),则声音处理设备基于包括临场效果扬声器的连接设定来自动地产生声场。因此,这样的声音处理设备从各个检测到的扬声器输出声音,但是从后环绕扬声器的设定位置输出了被设定为要从临场效果扬声器的设定位置输出的声音。结果,用户无法获得期望的声音效果,除非用户注意到期望连接模式与实际连接模式之间的差异。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连接确认系统、连接确认程序、连接确认方法和连接检测设备,其能够检测已连接装置的连接模式和用户期望的连接模式之间的差异并通知给用户。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确认系统,包括:连接检测设备;和信息处理设备,所述连接检测设备和所述信息处理设备构造为彼此通信,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接收单元,该接收单元构造为接收与待连接至所述连接检测设备的装置的连接模式有关的设定的输入,所述连接检测设备包括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构造为检测已实际连接的装置的连接模式,所述连接检测设备或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确定单元,该确定单元构造为确定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实际连接模式与接收单元接收到的设定所指示的连接模式之间的差异,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显示单元,该显示单元构造为基于所述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执行显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信息处理设备中执行的连接确认程序,所述连接确认程序构造为使得所述信息处理设备执行以下步骤:接收步骤,其接收与待连接至连接检测设备的装置的连接模式有关的设定的输入;获取步骤,其通过所述连接检测设备获取通过对已实际连接至本连接检测设备的装置的连接模式进行检测而获得的检测结果;确定步骤,其确定接收步骤中接收到的设定所指示的连接模式与获取步骤中获取到的实际连接模式之间的差异;和显示步骤,其基于确定步骤的确定结果执行显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利用连接检测设备和信息处理设备而执行的连接确认方法,所述连接确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接收步骤,其接收与待连接至所述连接检测设备的装置的连接模式有关的设定的输入;检测步骤,其检测已实际连接至所述连接检测设备的装置的连接模式;确定步骤,其确定接收步骤中接收到的设定所指示的连接模式与检测步骤中获取到的实际连接模式之间的差异;和显示步骤,其基于确定步骤的确定结果执行显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检测设备,包括:获取单元,其构造为获取与待连接至声音处理设备的装置的连接模式有关的设定;检测单元,其构造为检测已实际连接至所述声音处理设备的装置的连接模式;和确定单元,其构造为确定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实际连接模式与获取单元获取到的设定所指示的连接模式之间的差异。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确认系统的一部分构造的框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AV接收器和便携式终端的功能框图。

图3的(A)是示出便携式终端的操作的流程图,图3的(B)是示出AV接收器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4的(A)是为了示出通过用户的连接示例而示出输出单元与各个扬声器之间的连接的示图,图4的(B)是便携式终端的显示示例。

图5的(A)是为了示出通过用户的连接示例而示出输出单元与各个扬声器之间的连接的示图,图5的(B)是便携式终端的显示示例。

图6的(A)是为了示出通过用户的连接示例而示出输入单元与各内容再现装置之间的连接的示图,图6的(B)是便携式终端的显示示例。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连接确认系统的一部分构造的框图。

图8的(A)是为了示出扬声器布置而示出输出单元与各个扬声器之间的连接的示图,并且图8的(B)是为了示出聆听环境中各个扬声器的布置的聆听环境的平面示意图。

图9是示出便携式终端的显示示例的示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确认系统的一部分构造的框图。

图11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AV接收器和便携式终端的功能框图。

图12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第一修改例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推荐连接信息的示例的示图。

图14是示出主体设定信息的示例的示图。

图15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第二修改例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第二修改例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修改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的(A)和图3的(B)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确认系统900。图1是示出连接确认系统900的一部分构造的框图。图2是AV接收器100和便携式终端400的功能框图。图3的(A)是示出便携式终端400的操作的流程图,图3的(B)是示出AV接收器100的操作的流程图。

首先,描述连接确认系统900的概况。在连接确认系统900中,用户在便携式终端400上执行与待连接至影音(AV)接收器100的装置的连接模式有关的设定的操作输入。AV接收器100构造为确定实际连接模式与用户设定的连接模式之间的差异,所述实际连接模式通过检测实际连接至本接收器的装置而确定。便携式终端400构造为执行基于确定结果的显示。以这种方式,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连接确认系统900允许用户确认实际连接模式是否存在错误,并且允许用户将AV接收器100的连接模式设定为用户期望的连接模式。

如图1所示,连接确认系统900包括AV接收器100、多个内容再现装置200、多个扬声器300和便携式终端400。AV接收器100对应于根据本发明的连接检测设备。在图1中,经由物理线缆和内部线路进行的信号和信息的发送及接收被表示为实线,而通过无线通信进行的信息的发送和接收被表示为虚线。

AV接收器100包括输入单元101、数字信号处理器(DSP)102、中央处理单元(CPU)103、存储器104、输出单元105和射频集成电路(RFIC)106。

输入单元101构造为从各个内容再现装置200接收内容数据,并且将从内容数据中提取的音频信号输出至DSP 102。来自麦克风107的声音拾取信号被输入至输入单元101。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所述多个内容再现装置200,蓝光光盘(注册商标)(BD)播放器201、个人计算机(PC)202和摄像机203连接至AV接收器100的输入单元101。各个内容再现装置200经由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注册商标)线缆连接至AV接收器100的HDMI连接器。内容再现装置200不限于通过HDMI线缆连接至输入单元101。例如,内容再现装置200可以通过另一物理线缆(比如数字光缆或模拟线缆)连接至输入单元101。内容再现装置200也不限于通过物理线缆连接至输入单元101。例如,内容再现装置2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连接至输入单元101,从而发送音频信号。作为无线通信,可以采用无线局域网(LAN)通信和蓝牙(注册商标)通信。

存储器104中存储程序。通过CPU 103读取和执行该程序。CPU 103构造为通过读取和执行程序来控制输入单元101、DSP 102、输出单元105和RFIC 106。

输出单元105构造为将各输入音频信号放大,并将放大后的音频信号输出至多个扬声器300(扬声器300FL、扬声器300SL、扬声器300C、扬声器300SR和扬声器300FR)。在本实施例中,各扬声器300经由扬声器线缆连接至AV接收器100的扬声器连接器。但是,可以将更多扬声器连接至输出单元105。例如,可以将支持7.1多通道环绕声的多个扬声器连接至输出单元105。多个扬声器300中的每一个与输出单元105之间的连接不限于物理扬声器线缆。例如,多个扬声器300和输出单元105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例如,蓝牙通信)连接。

RFIC 106构造为在CPU 103的控制下利用无线通信天线(未示出)将各种信息发送至便携式终端400和从便携式终端400接收各种信息。

DSP 102构造为在CPU 103的控制下对从输入单元101输入的各音频信号执行预定处理(例如,音量控制、均衡处理等)。用户通过利用AV接收器100上的操作按钮(例如,音量改变旋钮(未示出)、频率改变旋钮(未示出)等)来执行与这些处理有关的设定。AV接收器100上的操作按钮专用于声音处理。

便携式终端400包括CPU 401、液晶显示器(LCD)402、触摸面板403和RFIC 404。这些部件中的每一个均连接至共享总线。

CPU 401构造为以整体方式控制LCD 402、触摸面板403和RFIC 404。RFIC 404构造为在CPU 401的控制下利用无线通信天线(未示出)将各种信息发送至AV接收器100的RFIC 106和从AV接收器100的RFIC 106接收各种信息。

LCD 402和触摸面板403以叠置方式布置。CPU 401构造为基于经由触摸面板403接收到的用户的触摸操作来改变LCD 402的显示内容。便携式终端400构造为基于这种处理来显示图形化用户界面(GUI)。

例如,便携式终端400构造为:当通过触摸面板403接收到设定开始操作输入时,在LCD 402上显示设定向导消息和软键盘,并通过触摸面板403接收与设定有关的键输入操作。以这种方式,便携式终端400显示GUI,因此用户能够容易地输入与设定有关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在便携式终端400上执行与连接至AV接收器100的输入单元101和输出单元105的各装置(多个内容再现装置200和多个扬声器300)的连接模式有关的设定。例如,与连接模式有关的设定包括:扬声器300与各通道连接与否、扬声器系统配置(例如,2通道和5通道)、各个内容再现装置200连接与否、各个内容再现装置200的连接的连接器编号、各个内容再现装置200的类型(装置类型,比如播放器、PC或摄像机)、各个内容再现装置200的制造商、以及各个内容再现装置200的型号名称(播放器型号名称、PC型号名称、以及摄像机型号名称)。

如图2所示,AV接收器100构造为实现声音拾取单元11、检测单元12、确定单元13和通信单元14的每一个功能。便携式终端400构造为实现通信单元41、控制单元42、操作输入单元43和显示单元44的每一个功能。在图2中,信息的发送和接收表示为实线,而音频信号的发送和接收表示为虚线。如上所述,AV接收器100和便携式终端400之间的信息的发送和接收通过无线通信来执行。通过输入单元101、输出单元105、CPU 103和DSP 102实现声音拾取单元11、检测单元12和确定单元13。

声音拾取单元11构造为将测试声音的音频信号输出至各通道。来自麦克风107的声音拾取信号被输入至声音拾取单元11。声音拾取单元11构造为将与多个通道对应的多个声音拾取信号作为声音拾取结果输出至检测单元12。

检测单元12构造为基于来自声音拾取单元11的声音拾取结果来检测扬声器300是否连接至各通道。更具体地,当各个通道的声音拾取信号的水平等于或大于预定阈值时,检测单元12检测到各扬声器300中的任一个连接至该通道。检测单元12构造为将表示扬声器300是否连接至各个通道的信息作为检测结果输出至确定单元13。该检测结果对应于与AV接收器100连接的多个扬声器300的实际连接模式。

检测单元12还构造为检测是否有任何一个内容再现装置200连接至输入单元101的各个HDMI连接器。更具体地,检测单元12从输入单元101的HDMI连接器发送符合HDMI-消费电子控制(CEC)格式的检测信号。符合HDMI-CEC格式的检测结果信号被输入至检测单元12。例如,检测结果信号包括与内容再现装置200的类型和型号名称有关的信息。检测单元12还构造为将检测结果信号所指示的检测结果输出至确定单元13。检测结果信号对应于与AV接收器100连接的多个内容再现装置200的实际连接模式。

确定单元13构造为确定检测单元12输出的检测结果所指示实际连接模式与从便携式终端400获取的设定信息所指示的连接模式之间的差异。从通信单元14输入来自便携式终端400的设定信息。确定单元13构造为将连接模式的所述差异的确定结果输出至通信单元14。确定结果包括表示例如以下项是否存在差异的信息:扬声器300与各通道连接与否、扬声器系统配置、以及内容再现装置200与各HDMI连接器连接与否。确定结果还包括表示各个内容再现装置200的连接的连接器编号、类型、制造商、型号名称等是否存在差异的信息。

通信单元14构造为将确定结果从确定单元13发送至便携式终端400的通信单元41。通信单元14还构造为从便携式终端400的通信单元41接收设定信息。

便携式终端400的控制单元42构造为当从操作输入单元43获取到与连接至AV接收器100的输入单元101和输出单元105的装置(多个内容再现装置200和多个扬声器300)的连接模式有关的设定信息时,将获取到的设定信息经由通信单元41发送至AV接收器100的通信单元14。控制单元42构造为当经由通信单元41获取到AV接收器100的确定单元13的确定结果时,使得显示单元44执行基于该确定结果的显示。

然而,便携式终端400无需在本终端中包括用于实现基于所述设定的操作输入和确定结果的显示的程序。例如,AV接收器100可以被构造为通过使得便携式终端400在便携式终端400经由通用WEB浏览器访问本终端时执行用于输入和设定的WEB应用来获取所述设定的操作输入。AV接收器100还可以被构造为使得便携式终端400运行的WEB应用执行基于经由WEB应用获取的设定信息所指示的连接模式与检测到的实际连接模式之间的差异的显示。

AV接收器100和便携式终端400的各种功能单元构造为以下述方式进行操作,从而执行允许用户确认已连接至AV接收器100的装置的连接模式的连接确认处理。

如图3的(A)所示,当便携式终端400的操作输入单元43从用户接收与连接模式有关的设定的操作输入时(S1),控制单元42使得通信单元41发送该设定信息(S2)。

随后,如图3的(B)所示,AV接收器100的通信单元14从通信单元41接收设定信息(S11)。AV接收器100检测多个扬声器300中的每一个连接与否(S12)。更具体地,声音拾取单元11向每个通道输出测试声音的音频信号。当扬声器300中的任一个与相应通道连接时,声音拾取单元11拾取该扬声器300输出的测试声音。当各声音拾取信号的水平等于或大于预定阈值时,检测单元12检测到扬声器300中的某一个连接至与该声音拾取信号对应的通道。

在步骤S12,检测单元12还检测依照HDMI标准连接的各个内容再现装置200。更具体地,检测单元12从各HDMI连接器输出符合HDMI-CEC格式的检测信号。当内容再现装置200中的任一个连接至HDMI连接器、并且存在对HDMI-CEC格式的检测信号的响应时,检测单元12从内容再现装置200接收HDMI-CEC格式的检测结果信号。这使得检测单元12能够检测连接模式,比如内容再现装置200与输入单元101的各HDMI连接器的连接与否,以及与输入单元101的HDMI连接器连接的内容再现装置200的类型、型号名称等。AV接收器100可以在步骤S11的处理之前执行步骤S12的处理。

接下来,确定单元13确定在步骤S12中获取的检测结果所指示的实际连接模式与在步骤S11中接收到的设定信息所指示的连接模式之间的差异(S13)。随后,通信单元14将与确定单元13的确定结果有关的信息发送至通信单元41(S14)。便携式终端400的通信单元41接收从通信单元14发送的与确定结果有关的信息(S3)。随后,控制单元42使得显示单元44执行基于确定结果的显示(S4)。

参照图4的(A)和图4的(B)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连接确认处理的示例。图4的(A)是为了示出通过用户的连接示例而示出输出单元与每个扬声器之间的连接的示图,图4的(B)是示出便携式终端的显示示例的示图。

在图4的(A)示出的连接示例中,在便携式终端400上,用户为了聆听包括后环绕扬声器的七个通道(FL、FR、C、SL、SR、SBL和SBR)而执行连接设定(S1)。

在图4的(A)示出的连接示例中,扬声器300FL、扬声器300FR、扬声器300SL、扬声器300SR和扬声器300C均连接至相应通道的扬声器连接器15,但是用于后环绕的扬声器300SBL连接到了用于临场效果扬声器的扬声器连接器15PL,并且用于后环绕的扬声器300SBR连接到了用于临场效果扬声器的扬声器连接器15PR。作为临场效果扬声器的扬声器300PL和扬声器300PR未连接至任何扬声器连接器15。换言之,图4的(A)中示出的连接示例是其中用户错误地连接了后环绕扬声器的示例。

在图4的(A)示出的连接示例中,检测单元12检测到扬声器300连接至FL通道、FR通道、SL通道、SR通道、C通道、PL通道和PR通道(S2)。检测单元12将与FL通道、FR通道、SL通道、SR通道、C通道、PL通道和PR通道连接的扬声器300分别认为是并检测为扬声器300FL、扬声器300FR、扬声器300SL、扬声器300SR、扬声器300C、扬声器300PL和扬声器300PR。因此,确定单元13确定在设定信息所指示的连接模式(包括后环绕扬声器的七个通道)与检测到的实际连接模式(包括临场效果扬声器的七个通道)之间存在差异(S13)。

因此,如图4的(B)所示,在区域500中示出的连接设定、在区域501中示出的检测结果(其对应于实际连接模式)、在区域502中示出的设定向导消息、以及在区域503中示出的参考示图作为连接确定结果显示在便携式终端400的LCD 402上(S4)。区域503中示出的参考示图是其中布置有AV接收器100的各种连接器组的平面示意图。

由于设定信息所指示的连接模式与检测结果所指示的实际连接模式之间存在差异,因此便携式终端400显示表明存在差异并提示用户对连接进行校正的消息,比如区域502中示出的设定向导消息(S4)。便携式终端400以突出方式显示存在差异的扬声器连接,如区域503中的突出区域504(图4的(B)中以灰度示出的范围)所指示的那样,因此用户可以容易地了解正确的连接。

因此,连接确认系统900构造为显示设定信息所指示的连接模式与检测结果所指示的实际连接模式之间的差异。结果,用户可以确认是否存在实际连接错误,并且可以将连接模式设定为期望的连接模式。

连接确认系统900不限于图4的(A)中示出的连接错误。通过在便携式终端400上执行基于设定信息所指示的通道的数量与检测到的通道的数量之间的差异的显示,连接确认系统900还允许用户确认他或她是否忘记连接(例如,在检测到的通道的数量少于设定通道的数量时)或者进行了额外连接(例如,在检测到的通道的数量多于设定通道的数量时)。

用户在显示GUI的便携式终端400上执行连接设定,因此连接确认系统900允许用户容易地输入连接设定。此外,接收所述设定的操作输入的便携式终端400实现显示,因此用户可以在一个便携式终端400上输入设定并确认连接模式差异。

在图4的(A)和图4的(B)示出的示例中,用户连接扬声器300时出现错误。但是,现在描述用户在设定时出现错误的情况。参照图5的(A)和图5的(B)描述这种情况。图5的(A)是为了示出通过用户的连接示例而示出输出单元和各个扬声器之间的连接的示图。图5的(B)是示出便携式终端的显示示例的示图。

在图5的(A)示出的连接示例中,用户希望使用扬声器300FL和扬声器300FR以聆听2通道立体声。在图5的(A)示出的连接示例中,扬声器300FL和扬声器300FR分别正确地连接至扬声器连接器15FL和扬声器连接器15FR。没有任何扬声器300连接至重低音扬声器的扬声器连接器15SW。

然而,在图5的(A)示出的连接示例中,用户在便携式终端400上将使用扬声器300FL、扬声器300FR和扬声器300SW的2.1通道环绕声设置为连接模式。换言之,在图5的(A)和图5的(B)示出的示例中,通过用户的连接设定存在错误。

在图5的(A)示出的连接示例中,检测单元12将实际扬声器系统配置检测为2通道配置,并且将与FL通道连接的扬声器300认为是并检测为扬声器300FL并且将与FR通道连接的扬声器300认为是并检测为扬声器300FR。结果,确定单元13确定在检测结果所指示的实际连接模式与设定信息所指示的连接模式之间存在差异。

因此,如图5的(B)所示,便携式终端400在区域502中显示表明存在差异并提示用户校正连接或校正设定的消息。结果,用户注意到他或她自己的连接设定存在错误,并且可以通过输入校正后的设定来将连接模式设定为期望的连接模式。

在上述示例中,执行与各扬声器300的连接模式有关的连接确认处理。但是,也可以与各内容再现装置200的连接模式有关地执行连接确认处理。

图6的(A)是为了示出通过用户的连接示例而示出输入单元和各内容再现装置之间的连接的示图。图6的(B)是示出便携式终端的显示示例的示图。

在图6的(A)示出的连接示例中,用户希望聆听BD播放器201、PC 202和摄像机203中的内容中所包括的声音。在图6的(A)示出的连接示例中,作为连接模式,用户在便携式终端400上将BD播放器设置为将要连接至HDMI连接器101A(连接器1号)、将PC 202设置为将要连接至HDMI连接器101B(连接器2号)、以及将摄像机203设置为将要连接至HDMI连接器101C(连接器3号)。

在图6的(A)示出的连接示例中,BD播放器201正确地连接至HDMI连接器101A并且PC 202连接至HDMI连接器101B,但是,摄像机203未连接至任何HDMI连接器。换言之,图6的(A)示出的连接示例是其中用户忘记连接摄像机203的示例。

因此,HDMI-CEC格式的检测结果信号从BD播放器201和PC 202返回,但是未从摄像机203返回。结果,检测单元12检测出BD播放器201连接至连接器1号以及PC连接至连接器2号。

基于此,便携式终端400在LCD 402的区域500中显示连接设定所指示的连接模式,并且在区域501中显示检测结果所指示的实际连接模式。便携式终端400还在区域502中显示这样的消息,该消息表明就HDMI连接而言在设定信息所指示的连接模式与检测结果所指示的实际连接模式之间存在差异,并提示用户对连接或设定进行校正。为了校正连接错误,便携式终端400在区域503中显示参考示图,并且如突出区域506所指示的那样,以突出方式显示连接器3号的HDMI连接器,该HDMI连接器被确定为存在连接错误。

AV接收器100不限于检测使用扬声器线缆或HDMI线缆的连接的连接模式。AV接收器100还可以构造为检测不使用物理线缆的基于无线通信的连接的连接模式。

例如,检测单元12可以构造为通过确定蓝牙配置来检测通过蓝牙通信连接至输入单元101的内容再现装置200的连接与否、类型等。检测单元12还可以构造为检测通过蓝牙通信连接至输出单元105的扬声器300。检测单元12不限于检测通过蓝牙通信进行的连接。检测单元12还可以构造为检测通过无线LAN连接的装置。

检测单元12不限于检测直接连接至AV接收器100的装置。检测单元12还可以构造为检测经由网络连接的装置。换言之,检测单元12可以检测逻辑连接至AV接收器100的装置。例如,检测单元12可以构造为经由轮询(polling)检测通过LAN连接至输入单元101的内容再现装置200的连接与否、类型等。

可以通过便携式终端400实现确定单元13的功能。换言之,便携式终端400可以构造为:经由通信单元41而从检测单元12获取检测结果,并且在本终端中确定在设定信息所指示的连接模式与检测结果所指示的实际连接模式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连接确认系统900不限于包括便携式终端400以接收用户进行的所述设定的操作输入。连接确认系统900可以构造为接收用户在包括键盘和鼠标的PC上进行的所述设定的操作输入。连接确认系统900还可以构造为:接收通过不包括显示单元而仅包括操作接收单元(比如键盘)的设备进行的操作输入,并且执行基于AV接收器100的确定结果的显示。

在连接确认系统900中,连接检测设备不限于AV接收器100。连接检测设备可以为任意设备,只要该设备能够检测连接至本设备的装置并且具有简单的用户接口即可。例如,可以使用诸如扩音(PA)混合器之类的内置设备作为连接检测设备。

接下来,参照图7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连接确认系统900A。图7是示出连接确认系统900A的一部分构造的框图。

连接确认系统900A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连接确认系统900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连接模式中包括各扬声器300的位置。更具体地,在连接确认系统900A中,用户能够确认各扬声器300的布置是否存在错误以及该布置的设定是否存在错误,因此,用户能够将各扬声器300的布置设置为期望的布置。省略对与连接确认系统900的构造相同的构造的描述。

更具体地,连接确认系统900A与连接确认系统900的不同之处在于:AV接收器100A包括麦克风107A、麦克风107X和麦克风107Y;来自麦克风107A、麦克风107X和麦克风107Y中的每一个的声音拾取信号被输入至输入单元101A;以及,检测单元12A构造为基于各声音拾取信号检测各扬声器300的位置。连接确认系统900A与连接确认系统900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在便携式终端400上执行与各扬声器300的位置有关的设定的操作输入。

麦克风107A、麦克风107X和麦克风107Y(下面统一简称作“麦克风107”)布置为彼此靠近。更具体地,麦克风107A布置在用户的聆听位置处,麦克风107X布置在麦克风107A右边预定距离d处。麦克风107Y布置在麦克风107A向前预定距离d处。在这种情况下,要将扬声器300FL和扬声器300FR布置为离开聆听位置的方向被认为是向前方向。

来自各麦克风107的声音拾取信号被输入至AV接收器100A的声音拾取单元11A。检测单元12A构造为通过获取各声音拾取信号作为声音拾取结果来检测各声音源位置(扬声器位置)。

例如,检测单元12A通过利用基于勾股定理的以下表达式来计算扬声器300FL的位置(XFL、YFL)。在表达式中,X轴表示从麦克风107A的位置到麦克风107X的位置的方位(对应于右方向),而Y轴表示从麦克风107A的位置到麦克风107Y的位置的方位(对应于向前方向)。

XFL=(d2+r2A_FL-r2X_FL)/2d

YFL=(d2+r2A_FL-r2Y_FL)/2d

在表达式中,如上所述,距离d表示各麦克风107之间的距离。距离rA_FL表示扬声器300FL的位置与麦克风107A的位置之间的距离。基于声音速度以及从输出测试声音到在麦克风107A的声音拾取信号中所包括的冲激响应中直接检测到声音为止所花费的时间来计算出距离rA_FL。类似地,距离rX_FL表示扬声器300FL的位置与麦克风107X的位置之间的距离,而距离rY_FL表示扬声器300FL的位置与麦克风107Y的位置之间的距离。

类似地,检测单元12A通过利用当通过声音拾取单元11A从扬声器300FR输出测试声音时接收到的声音拾取信号来检测扬声器300FR的位置(XFR、YFR)。检测单元12A还以相同的方式检测连接至其他通道的各扬声器300的位置。

接下来,参照图8的(A)、图8的(B)和图9描述通过连接确认系统900A进行的连接确认处理的示例。图8的(A)是为了示出扬声器布置而示出输出单元与各个扬声器之间的连接的示图,图8的(B)是为了示出聆听环境中各个扬声器的布置的聆听环境的平面示意图。图9是示出便携式终端的显示示例的示图。

在图8的(A)示出的连接示例中,用户将各扬声器300如图8的(B)所示围绕聆听环境布置,以聆听包括临场效果扬声器在内的七个通道(FL、FR、C、SL、SR、PL和PR)。在图8的(B)示出的示例中,作为临场效果扬声器的扬声器300PL和扬声器300PR布置在聆听位置的前方,而作为后环绕扬声器的扬声器300SBL和扬声器300SBR布置在聆听位置后方。

在图8的(A)示出的连接示例中,扬声器300SBL和扬声器300SBR被错误地连接到用于临场效果扬声器的扬声器连接器15PL和扬声器连接器15PR。作为临场效果扬声器的扬声器300PL和扬声器300PR未被连接至任何扬声器连接器。

在图8的(A)示出的连接示例中,检测单元12将与PL通道的扬声器连接器15PL连接的扬声器300SBL和与PR通道的扬声器连接器15PR连接的扬声器300SBR认为是并检测为布置在聆听位置后方。因此,确定单元13确定在设定信息所指示的连接模式(即,临场效果扬声器将要布置在聆听位置前方)与检测到的实际连接模式(即,临场效果扬声器将要被布置在聆听位置后方)之间存在差异。

因此,如图9的显示示例中所示,便携式终端400在LCD 402的区域502中显示这样的消息,例如,该消息表明:就扬声器布置而言,在设定信息所指示的连接模式与检测结果所指示的实际连接模式之间存在差异。结果,用户注意到扬声器布置存在错误,并且能够将扬声器布置的连接模式设置为期望的连接模式。

作为在图9的区域503中示出的参考示图,便携式终端400在区域507中显示各扬声器300的基于检测结果的实际布置,并且在区域508中显示各扬声器300的基于设定信息的布置。便携式终端400还在突出区域509A和突出区域509B中显示各扬声器300的设定布置与实际布置之间的差异。通过便携式终端400以图表形式来显示各扬声器300的布置,因此用户能够直观地了解是否存在布置设定错误或实际布置错误。

在上述示例中,AV接收器100和AV接收器100A构造为执行与直接连接至本接收器和AV接收器100A的装置的连接模式有关的连接确认处理。但是,如下所述的那样,AV接收器100和AV接收器100A还可以构造为执行与间接连接至本接收器和AV接收器100A的装置的连接模式有关的连接确认处理。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确认系统的一部分构造的框图。图11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AV接收器和便携式终端的功能框图。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连接确认系统900B构造为确定在来自用户的设定信息与检测结果所指示的实际连接模式之间的、与经由混合器204间接地连接的装置(麦克风204B1和吉他204B2)的连接模式有关的差异,并且构造为通过便携式终端400执行基于该差异的显示。

混合器204通过音频线缆连接至AV接收器100B的输入单元101B。麦克风204B1和吉他204B2均通过音频线缆连接至混合器204。麦克风204B1构造为:将该装置唯一的标识(ID)信息叠加到通过拾取声音而产生的音频信号上,并将叠加后的音频信号输出至混合器204。吉他204B2构造为:基于用户操作产生音乐声,并将该装置唯一的ID信息叠加到该音乐声的音频信号上,并将叠加后的音频信号输出至混合器204。

混合器204构造为从各输入音频信号提取ID信息。混合器204还构造为将各输入音频信号混合在一起,并在生成的混合音频信号上叠加包括提取的ID信息和本混合器的ID信息的信息对,从而本混音器被理解为父装置(并且麦克风204B1和吉他204B2被认为是子装置)。结果,各装置之间的连接的父子关系被包括在叠加后的信息中。期望的是将信息以比通常用于音频信号的带宽更高的带宽(例如,以20kHz以上的带宽)叠加在音频信号上。

如图11所示,叠加有多条ID信息的音频信号被输入至AV接收器100B的检测单元12B。检测单元12B构造为从输入的音频信号中提取所述多条ID信息。输入的音频信号还包括指示连接的父子关系的信息,因此,检测单元12B检测出麦克风204B1和吉他204B2连接至混合器204。

结果,便携式终端400可以执行基于用户输入至便携式终端400的与混合器204连接的各装置的连接模式与检测单元12B检测到的混合器204的实际连接模式之间的差异的显示。

连接确认系统900B不限于一个混合器204连接至AV接收器100B的输入单元101B。可以多级连接多个混合器204。即使对于其中多级连接多个混合器204的复杂布线,连接确认系统900B执行基于通过用户的设定信息所指示的连接模式与检测到的实际连接模式之间的差异的显示,因此,连接确认系统900B使用户能够注意到是否存在设定或连接错误。

接下来,描述第一实施例的第一修改例。图12是示出第一修改例的示图。具体地,图12中示出了第一修改例中的通过便携式终端进行的处理流程的概览。为了便于理解,在以下描述中,描述这样一个示例:AV接收器100包括作为HDMI输入的AV1至AV7、以及作为HDMI输出的HDMI OUT1和HDMI OUT2。在该示例中,用户希望连接的装置为BD播放器、机顶盒(STB)和电视(TV)监视器。以下描述的流程概览是一个示例。该修改例不限于以下流程概览。

如图12所示,用户在安装有设定辅助应用的便携式终端400的设定画面上输入他/她希望连接的一个(或多个)HDMI装置。在该示例中,例如,用户希望连接BD播放器、STB和TV监视器作为HDMI输入,因此,用户利用便携式终端400的操作输入单元43输入用于标识这些装置的装置ID。在该修改例中,作为一个示例,描述其中设定辅助应用已经安装在便携式终端400中的情况,但是该修改例不限于这种情况。可以在另一装置上安装和使用设定辅助应用。

便携式终端400基于输入装置(例如,基于装置ID)获取推荐连接方法(推荐连接信息),并且在显示单元44上显示获取到的推荐连接方法(S102)。具体地,例如,推荐连接方法是表示推荐将某一HDMI端口用于装置连接的信息。推荐连接方法对应于其中用户已经预先将连接与各期望装置相关联的信息。更具体地,在上述示例中,如图13所示,当登记了其中AV1连接至BD播放器、AV3连接至STB、并且HDMI OUT1连接至TV监视器的推荐连接方法时,便携式终端400获取表示BD播放器201将要连接到AV1、STB将要连接到AV3、以及TV监视器将要连接到HDMI OUT1的推荐连接信息,并且在便携式终端400的屏幕上显示获取到的推荐连接信息。图13示出的推荐连接信息是一个示例,并且推荐连接信息不限于该示例。可以通过其它方法获取推荐连接信息,比如基于将要连接的HDMI装置的组合确定推荐连接信息。用户在参考步骤S102中显示的连接方法的同时输入期望的连接方法,并且便携式终端400获取表示该期望连接方法的信息(期望连接信息)(S103)。类似于图13示出的推荐连接信息,期望连接方法例如对应于其中装置ID与HDMI端口彼此关联的信息。在该修改例中,描述了其中推荐连接方法与期望连接方法匹配的情况。但是,用户可以改变推荐连接方法。然后,用户在参考显示的连接方法的同时将装置连接至主体。

便携式终端400基于期望连接信息获取关于AV接收器100的设定的主体设定信息(S104)。在这种情况下,主体设定信息例如是表示与连接模式有关的设定的信息,并且对应于其中输入端口、输出端口等与各装置关联的信息。在该修改例中,例如,描述了其中获取到图14所示的两条主体设定信息(场景1和场景2)的示例。在该修改例中,主体设定信息还可以包括表示各种设定的信息,比如输入设定、HDMI输出设定、再现模式设定、诸如音调控制的音频设定、根据各条视频内容的声场设定、以及诸如视频模式的视频设定。

便携式终端400获取通过AV接收器100获取的表示AV接收器100的各端口与各HDMI装置之间的连接状态的连接状态信息(S105)。具体地,连接状态信息对应于例如表示BD播放器连接至HDMI输入:AV1的事实的信息。AV接收器100利用HDMI扩展显示标识数据(EDID)/CEC执行对连接状态的检测。还可以基于来自便携式终端400的指令获取连接状态信息。

便携式终端400判断在步骤S104中获取到的主体设定信息所指示的各HDMI端口与各HDMI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是否与连接状态信息所指示的各HDMI端口与各HDMI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匹配(S106)。该判断例如通过便携式终端400的控制单元42执行。具体地,例如,如图13所示,当主体设定信息指示连接关系HDMI端口:AV1用于BD播放器时,则当连接状态信息指示BD播放器连接至HDMI端口:AV1时,便携式终端400判断存在匹配。

当判断连接关系不匹配时,便携式终端400向用户通知表示连接关系不匹配的不匹配连接关系信息(S107)。具体地,例如,在上述示例中,当用户将BD播放器连接至HDMI输入:AV1,但是将STB错误地连接至HDMI输入:AV5并且将TV监视器错误地连接至HDMI输出:HDMI OUT2时,这意味着输入缺失,这是因为在主体设定信息中,STB的连接目标如场景2所示的那样为HDMI输入:AV3。类似地,因为TV监视器的连接目标为HDMI OUT1,所以输出缺失。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不匹配连接关系信息包含指示STB被连接至HDMI输入:AV5而非HDMI输入:AV3的信息。通知对应于例如在显示单元44上显示用于表示不匹配连接关系信息的信息。

接下来,便携式终端400的控制单元42判断是否能够通过基于连接状态信息改变主体设定信息所指示的连接关系来处理连接关系的不匹配,即,连接关系是否是根据连接状态信息可改变的(S108)。例如,在上述示例中,当在场景2的主体设定信息中将HDMI输出从HDMI输出:HDMI OUT1改变为HDMI输出:HDMI OUT2时,能够处理所述不匹配,因此,便携式终端400的控制单元42判断出能够处理该不匹配。另一方面,例如,当用户将TV监视器错误地连接至HDMI输入:AV2时,输入和输出是不同的,因此,便携式终端400的控制单元42判断出无法处理该不匹配,因为无法通过主体设定信息的改变来处理该不匹配。此处所描述的与是否能够处理不匹配有关的判断是一个示例,并且该判断可以以其他某种方式来进行。可以通知用户判断结果(例如,显示单元44上表示能够通过主体设定信息的改变来处理不匹配的显示)。上述判断例如通过便携式终端400的控制单元42来执行。

当判断出能够处理不匹配时,产生其中主体设定信息所指示的连接关系已改变的主体设定信息(S109)。具体地,例如,在上述示例中,产生其中场景2的主体设定信息中的HDMI输出已从HDMI输出:HDMI OUT1改变为HDMI输出:HDMI OUT2的主体设定信息。例如,通过控制单元42产生主体设定信息。

便携式终端400将主体设定信息发送至AV接收器100(S110)。具体地,当在步骤S106中判断出各连接关系匹配时,便携式终端400将在步骤S104中获取到的主体设定信息经由通信单元41发送至AV接收器100,或者将步骤S109中产生的主体设定信息发送至AV接收器100。AV接收器100在原始主体设定信息中反映接收到的主体设定信息,并随后结束处理。例如,该步骤中的发送经由通信单元41执行。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08中判断出无法处理不匹配时,通知用户校正所述连接(S111)。具体地,例如,在显示单元44上显示表明“请校正连接”的消息。还可以显示上述不匹配连接信息。作为该处理的结果,用户可以在参考不匹配连接信息的同时校正连接。随后,例如,处理返回至步骤S105,并且便携式终端400再次判断各连接关系是否匹配。

上述第一修改例是一个示例。第一修改例中的各部件可以替换为本质相同的部件或替换为提供本质相同操作和效果的部件。

例如,在第一修改例中,描述了其中步骤S106和S108中的处理等在便携式终端400侧执行的情况。但是,如在以下第二修改例中描述的那样,可以在AV接收器侧执行处理。具体地,现在针对图15和图16描述这种情况。

图15和图16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第二修改例的示图。在图15中示出了第二修改例中便携式终端的处理流程的概览,在图16中示出了第二修改例中AV接收器的处理流程的概览。在以下第二修改例中,与第一修改例相同的处理等的描述被省略。

如图15所示,在便携式终端400的设定辅助应用的设定画面上,用户输入他/她希望连接的HDMI装置(S201)。便携式终端400基于输入的HDMI装置获取推荐连接方法(推荐连接信息),并且在画面上显示获取到的推荐连接方法(S202)。

用户在参考步骤S202中显示的连接方法的同时输入用户期望的连接方法,并且便携式终端400获取表示该期望连接方法(期望连接信息)的信息(S203)。随后,用户在参考所显示的连接方法的同时将HDMI装置连接至AV接收器100。

便携式终端400基于获取到的连接信息产生主体设定信息,并且将产生的主体设定信息发送至AV接收器100(S204)。随后,便携式终端400判断是否从AV接收器100获取到不匹配连接信息(S205)。例如,通过控制单元42执行该判断。当判断出获取到不匹配连接信息时,便携式终端400通知用户该不匹配连接信息(S206)。另一方面,当判断出未获取到不匹配连接信息时,便携式终端400结束处理。具体地,例如,当在步骤S204发送主体设定信息之后的预定时间段内未获取到不匹配连接信息时,便携式终端400判断未获取到不匹配连接信息。

便携式终端400判断是否从AV接收器100获取到校正通知指令(S207)。当判断出获取到校正通知指令时,便携式终端400通知用户校正连接(S208),并且处理返回至步骤S205。如上所述,通知对应于例如在显示单元44上显示比如“请校正连接”的消息。另一方面,当判断出未获取到校正通知指令时,便携式终端400结束处理。例如,当在步骤S205获取不匹配连接信息之后的预定时间段内未从AV接收器100获取到校正通知指令时,便携式终端400判断未获取到校正通知指令。

接下来,参照图16描述该修改例中AV接收器100的处理流程的概览。以下描述的流程概览是一个示例。该修改例不限于以下流程概览。

AV接收器100获取主体设定信息(S301)。随后,AV接收器100获取表示HDMI装置与AV接收器100的HDMI端口之间的连接状态的连接状态信息(S302)。

AV接收器100将获取到的连接状态信息发送至便携式终端400(S303)。随后,AV接收器100判断步骤S301中获取到的主体设定信息所指示的HDMI端口与HDMI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与连接状态信息所指示的HDMI端口与HDMI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是否匹配(S304)。

当判断出连接关系不匹配时,AV接收器100将不匹配连接关系(不匹配连接信息)发送至便携式终端400(S305)。随后,AV接收器100判断是否能够通过基于连接状态信息改变主体装置设定信息所指示的连接关系来处理连接关系的不匹配(S306)。

当判断出能够处理不匹配时,AV接收器100产生其中主体设定信息所指示的连接关系已改变的主体设定信息(S307)。随后,AV接收器100反映改变后的主体设定信息(S308)。具体地,当在步骤S304中判断出连接关系匹配时,AV接收器100在原始主体设定信息中反映步骤S301中获取到的主体设定信息或者反映步骤S307中产生的主体设定信息。随后,AV接收器100结束处理。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306中判断出无法通过改变处理不匹配时,AV接收器100向便携式终端400发送执行连接校正通知的指令(S309),并将处理返回至步骤S302。

在该修改例中,描述了其中未通知用户是否能够通过改变处理不匹配的情况。但是,与第一修改例一样,在该修改例中也可以发布这样的通知。还可以向便携式终端400发送改变后的主体设定信息。

在第一修改例和第二修改例中,即使当用户错误地将HDMI装置与HDMI端口连接时,只要能够通过主体设定信息的改变处理该不匹配时,就可以通过主体设定信息的改变来处理不匹配,可以进一步改善用户便利性。更具体地,例如,不再需要让用户在该用户每次做出HDMI装置与HDMI端口之间的错误连接时对连接进行校正。

本发明不限于第一修改例和第二修改例。第一修改例和第二修改例中描述的部件可以替换为本质上相同的部件、提供本质上相同操作和效果的部件、或能够实现相同目的的部件。例如,在第一修改例和第二修改例中,主要描述了其中设定辅助应用安装在便携式终端400中的示例。但是,设定辅助应用可以安装在其它装置中,例如,安装在AV接收器100自身中。

接下来,描述第二实施例的修改例。图17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修改例的示图。具体地,图17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修改例中便携式终端的处理流程的概览。省略了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修改例和第二修改例相同的方面的描述。以下描述的流程概览是一个示例。该修改例不限于以下流程概览。

如图17所示,在便携式终端400的设定辅助应用的设定画面上,用户输入装置(包括他/她希望连接的扬声器)(S401)。具体地,例如,便携式终端400根据用户输入获取装置ID和表示各扬声器的扬声器ID。在这种情况下,“各扬声器”例如对应于左前扬声器、右前扬声器、中央扬声器、左环绕扬声器、右环绕扬声器等。

便携式终端400基于输入的装置ID和扬声器ID获取推荐连接方法(推荐连接信息),并且在画面上显示获取到的推荐连接方法(S402)。推荐连接信息包含关于各装置与AV接收器100的连接和各扬声器与AV接收器100的连接的信息。

用户在参考步骤S402中显示的推荐连接方法的同时输入期望连接方法,并且便携式终端400获取表示期望连接方法的信息(期望连接信息)(S403)。用户在参考显示的连接方法的同时将装置和扬声器连接至AV接收器100的端口。推荐连接方法包括表示各扬声器与AV接收器100的各端口之间的连接关系的信息。

便携式终端400基于获取到的连接信息产生AV接收器100需要具备的主体设定信息,并且将主体设定信息发送至AV接收器100(S404)。在这种情况下,主体设定信息包含与到各扬声器的输出有关的设定。

便携式终端400向AV接收器100发送用于使得主体设定信息所标识的扬声器发声的发声指令(S405)。

便携式终端400拾取根据发声指令发出的声音(S406)。在上述第二实施例中,描述了其中AV接收器100A包括麦克风107A、107X和107Y的情况。但是,在该修改例中,便携式终端400包括麦克风,并且拾取该麦克风发出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知用户将便携式终端400移动至便携式终端400拾取预定位置处声音的位置。

便携式终端400基于声音拾取结果检测扬声器位置(S407)。例如,通过便携式终端400的控制单元42执行该检测。具体检测方法与上述第二实施例中的方法相同,因此这里省略其描述。

便携式终端400判断检测到的扬声器位置与对应于期望连接信息所指示的扬声器的位置是否匹配(S408)。具体地,例如,便携式终端400的控制单元42判断主体设定信息(其包含表示扬声器位置的信息)所指示的扬声器位置与检测到的扬声器位置是否匹配。

当判断出这些位置匹配时,便携式终端400将反映指令发送至AV接收器100,从而在AV接收器100中反映主体设定信息(S409)。基于反映指令,AV接收器100反映主体设定信息。

另一方面,当判断出连接关系不匹配时,便携式终端400向用户通知表示连接关系不匹配的不匹配连接关系信息(S410)。具体地,例如,通过在显示单元44上显示表示比如中央扬声器连接至左后环绕扬声器的连接端口的不匹配连接关系信息来执行该通知。所述通知还可以包括例如提示用户对连接进行校正的消息。用户根据通知对扬声器连接进行校正,并且处理返回至步骤S405。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第二修改例。上述修改例中描述的各部件可以替换为实质上相同的部件、具有相同操作和效果的部件、和可以实现相同目标的部件。

例如,在上述修改例中,描述了主要与扬声器连接有关的情况。但是,类似于第一修改例和第二修改例,可以关于装置连接的连接关系是否匹配来执行判断。此外,在上述修改例中,描述了其中在便携式终端400侧执行扬声器位置检测的情况。但是,类似于第二实施例,在上述修改例中,可以在AV接收器100侧执行扬声器位置检测。此外,在上述修改例中,例如,描述了其中输入了包括扬声器的装置的情况。但是,连接确认系统还可以构造为只输入扬声器,并检测扬声器连接。

权利要求范围内的连接检测设备对应于具有对装置等的连接进行检测的功能的设备。更具体地,例如,当利用AV接收器100检测连接时,连接检测设备对应于AV接收器100,当利用便携式终端400检测连接时,连接检测设备对应于便携式终端400。权利要求范围内的连接模式的设定包括例如上述主体设定信息。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确认系统,包括:连接检测设备;和信息处理设备,所述连接检测设备和所述信息处理设备构造为彼此通信,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构造为接收与待连接至所述连接检测设备的装置的连接模式有关的设定的输入的接收单元,所述连接检测设备包括构造为检测已实际连接的装置的连接模式的检测单元,所述连接检测设备或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构造为确定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实际连接模式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设定所指示的连接模式之间的差异的确定单元,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构造为基于所述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执行显示的显示单元。

例如,所述连接检测设备是构造为向扬声器输出每个通道的音频信号的声音处理设备,所述连接模式为声音处理设备与扬声器之间的连接的模式,并且检测单元被构造为:通过向扬声器输出测试声音的音频信号并利用麦克风拾取测试声音,来检测每个通道与每个扬声器的实际连接模式。

例如,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为便携式终端,该便携式终端包括具有作为接收单元的鼠标和键盘的计算机以及配备有作为接收单元的触摸面板和显示单元的显示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被构造为执行各种应用程序,包括稍后描述的连接确认程序。

与连接检测设备的连接不限于经由线缆的物理连接,并且连接可以为经由两个装置之间直接进行无线通信而进行的连接。术语无线通信指的是例如无线LAN和蓝牙(注册商标)通信。例如,连接模式表示装置与连接检测设备的各连接器的连接与否以及所连接装置的数量。

例如,许多现有技术声音处理设备构造为自动检测已实际连接的扬声器,接收用户仅使用电源按钮、音量改变旋钮和方向键进行的操作输入,并使电视机等显示出操作输入内容和扬声器检测结果。因此,在现有技术声音处理设备中,不对用户期望的连接模式的输入进行确定,并且实现简单的用户接口,该用户接口专用于基于少量操作输入来显示扬声器检测结果和操作完成。但是,由于现有技术声音处理设备实现简单用户接口,因此,存在对显示内容和输入方法的限制。在现有技术声音处理设备中,难以直接接收用户期望的扬声器连接模式,并且难以显示实际扬声器检测结果与用户期望的扬声器连接模式之间的差异。

结果,用户照原样使用错误连接状态,并且无法充分产生现有技术声音处理设备具有的声音效果。特别是,不习惯声音处理设备的用户可能经常按错误连接状态来使用声音处理设备。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连接确认系统构造为通过包括接收单元的信息处理设备实现能够接收音量改变等的输入以及用户期望的连接模式的输入的接口。显示单元能够通过执行基于用户期望的声音处理设备的连接模式与声音处理设备检测到的实际连接模式之间的差异的显示来允许用户确认该差异。

该显示单元可以被包括在所述声音处理设备中,但是期望的是该显示单元被包括在信息处理设备中。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连接确认系统中,当显示单元被包括在信息处理设备中时,通过一个信息处理设备实现基于用户期望的连接模式的设定输入以及用户期望的连接模式与检测到的实际连接模式之间的差异的显示,这允许用户更容易地确认差异。

更具体地,通过用信息处理设备执行连接确认程序来实现基于用户期望的连接模式的设定输入以及用户期望的连接模式与检测到的实际连接模式之间的差异的显示。

现在描述其中用户期望基于包括后环绕扬声器的7通道环绕声(FL通道、FR通道、C通道、SL通道、SR通道、SBL通道和SBR通道)、利用信息处理设备所执行的连接确认程序和连接检测设备(声音处理设备)来产生声场的示例。在该示例中,声音处理设备构造为当用户在连接确认程序上输入其中将要使用后环绕扬声器的设定、但是错误地将后环绕扬声器连接至声音处理设备的临场效果扬声器连接器时检测到连接了临场效果扬声器。声音处理设备构造为基于检测结果所指示的连接模式(即,未连接后环绕扬声器,并且连接了临场效果扬声器)与设定所指示的连接模式(即,连接了后环绕扬声器,并且未连接临场效果扬声器)之间的差异,通过信息处理设备执行显示。

但是,设定所指示的连接模式与检测结果所指示的连接模式之间的差异不限于扬声器连接与否。例如,该差异可以为连接的连接器错误或存在额外连接的事实(例如,当检测到比设定通道的数量更多的扬声器通道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连接确认系统能够允许用户确认用户期望的连接模式(所述设定所指示的连接模式)与实际连接模式之间的差异,而不会自动校正连接设定。因此,用户能够确认是否存在实际连接错误,并且对连接进行校正以匹配期望的连接模式。

因此,采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连接确认系统,用户能够容易地将连接模式设置为期望的连接模式。

本发明不限于连接确认系统。本发明可以为通过信息处理设备执行的连接确认程序。即,例如,连接确认程序为在信息处理设备中执行的连接确认程序,该连接确认程序被构造为使信息处理设备执行以下步骤:接收步骤,其接收与待连接至连接检测设备的装置的连接模式有关的设定的输入;获取步骤,其通过所述连接检测设备获取通过对已实际连接至本连接检测设备的装置的连接模式进行检测而获得的检测结果;确定步骤,其确定所述接收步骤中接收到的设定所指示的连接模式与所述获取步骤中获取到的实际连接模式之间的差异;和显示步骤,其基于所述确定步骤的确定结果执行显示。

此外,本发明可以为连接确认方法。根据本发明的连接确认方法是通过利用连接检测设备和信息处理设备而执行的连接确认方法,所述连接确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接收步骤,其接收与待连接至所述连接检测设备的装置的连接模式有关的设定的输入;检测步骤,其检测已实际连接至所述连接检测设备的装置的连接模式;确定步骤,其确定所述接收步骤中接收到的设定所指示的连接模式与所述检测步骤中获取到的实际连接模式之间的差异;和显示步骤,其基于所述确定步骤的确定结果执行显示。

本发明不限于连接确认系统。本发明可以为连接检测设备。具体地,例如,根据本发明的连接检测设备包括:通信单元,其构造为与信息处理设备相互通信,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构造为接收操作输入的接收单元;获取单元,其构造为从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获取与待连接至本连接检测设备的装置的连接模式有关的设定;检测单元,其构造为检测已实际连接至本连接检测设备的装置的连接模式;确定单元,其构造为确定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实际连接模式与获取单元获取到的设定所指示的连接模式之间的差异;和显示单元,其构造为基于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执行显示。

此外,获取单元构造为从信息处理设备获取与待间接连接至所述连接检测设备的装置的连接模式有关的设定,检测单元构造为检测已实际间接连接至所述连接检测设备的装置的连接模式,并且确定单元构造为确定获取单元获取到的设定所指示的待间接连接的装置的连接模式与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已实际间接连接至所述连接检测设备的装置的连接模式之间的差异。

在该方面,用户将连接检测设备作为父装置进行连接并且将与连接检测设备连接的装置作为子装置进行连接。孙装置进一步连接至子装置。获取单元构造为检测子装置和孙装置之间的连接的实际连接模式。结果,用户能够容易地针对父装置和子装置的连接模式以及针对子装置和孙装置的连接模式设置期望的连接模式。

根据本发明,信息处理设备包括接收单元,因此用户能够执行与装置连接至连接检测设备的连接模式有关的设定输入。此外,显示单元基于设定所指示的连接模式与实际连接模式之间的差异执行显示,因此用户能够确认连接设定是否存在错误。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连接确认系统、连接确认程序、连接确认方法和连接检测设备,其能够检测和通知用户已连接装置的连接模式与用户期望的连接模式之间的差异。用作连接检测设备的声音处理设备构造为当用户在信息处理设备上输入其中要使用后环绕扬声器的设定但是错误地将后环绕扬声器连接至声音处理设备的临场效果扬声器连接器时检测出连接了临场效果扬声器。声音处理设备构造为执行基于检测结果所指示的连接模式(即,未连接后环绕扬声器,并且连接了临场效果扬声器)与设定所指示的连接模式(即,连接了后环绕扬声器,并且未连接临场效果扬声器)之间的差异的显示。结果,用户能够确认实际连接存在错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