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器及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89959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发送器及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6月20日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 2014-127246的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证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发送信号的发送器以及设置有该发送器的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结合近年来的电子装置的高级功能和多功能化,诸如半导体芯片、传感器以及显示设备的各种设备被安装在电子装置上。大量数据在这些设备之间交换,并且数据的量响应于电子装置的高级功能和多功能化而增加。

已公开了用于交换更多数据的方法的各种技术。例如,在PTL 1和PTL 2中,已公开了利用三个电压电平来交换数据的通信系统。

参考文献列表

专利文献

PTL 1:JP-T-2011-517159

PTL 2:JP-T-2010-520715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顺便提及,通常,电子装置理想地具有简单配置,并且也期望通信系统具有简单配置。

期望提供能够实现简单配置的发送器和通信系统。

问题的解决方案

至少上述问题通过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解决。以下呈现本公开的主题的各种示例性说明。将理解,这些示例性说明仅提供作为实例以给出本公开的主题的总体构思。实例并非穷尽所公开的主题,并且包括未被包括在以下示例性说明中的特征和/或排除被包括在以下示例性说明中的特征的其他实例是可能的。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示例性说明,可提供基于第一信号、第二信号和第三信号来设定第一输出端子、第二输出端子和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的发送器。该发送器可包括:第一发送部,被配置为基于第一信号和第三信号设定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第二发送部,被配置为基于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设定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以及第三发送部,被配置为基于第二信号和第三信号设定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示例性说明,可提供基于第一信号、第二信号和第三信号来设定第一输出端子、第二输出端子和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的发送器。该发送器可至少以差分发送模式和三相发送模式可操作。该发送器可包括:第一发送部、第二发送部和第三发送部。第一发送部可被配置为:当发送器以差分发送模式操作时,基于第一信号设定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并且当发送器以三相发送模式操作时,基于第一信号和第三信号设定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第二发送部可被配置为:当发送器以差分发送模式操作时,基于第二信号设定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并且当发送器以三相发送模式操作时,基于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设定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第三发送部可被配置为:当发送器以差分发送模式操作时,基于第三信号设定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并且当发送器以三相发送模式操作时,基于第三信号和第二信号设定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示例性说明,可提供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包括:发送器,基于第一信号、第二信号和第三信号设定第一输出端子、第二输出端子和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以及接收器,连接至第一输出端子、第二输出端子和第三输出端子中的至少一个。发送器可包括:第一发送部,被配置为基于第一信号和第三信号设定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第二发送部,被配置为基于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设定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以及第三发送部,被配置为基于第二信号和第三信号设定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示例性说明,可提供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可包括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发送器和接收器。发送器可以是本公开的示例性说明中的任一个的发送器。接收器可连接至发送器的第一输出端子、第二输出端子和第三输出端子中的至少一个。电子装置可进一步包括:图像传感器,获取图像数据并且经由发送器发送图像数据;以及处理器,经由接收器接收图像数据并且对图像数据执行处理。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相应实施方式的发送器(1)和通信系统,基于第一信号、第二信号和第三信号中的第一信号和第三信号设定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并且基于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设定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因此,能够实现简单配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发送器(2),第一控制电路的电路配置与第二控制电路的电路配置相同。因此,能够实现简单配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发送器(3),发送部中的每一个基于发送部之间的第一信号、第二信号和第三信号中的不同的两个信号生成值。因此,能够实现简单配置。

顺便提及,此处所描述的效果是非限制性的。通过本技术实现的效果可以是本公开中所描述的效果中的一种或多种。

将理解,以上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提供这些描述以提供所要求保护的技术的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在本说明内包含附图,并且附图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技术的原理。

[图1]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发送器的配置实例的框图。

[图2]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发送部的配置实例的框图。

[图3]图3是示出图2所示的驱动器部的配置实例的电路图。

[图4]图4是示出图1所示的发送器应用至的通信系统的配置实例的框图。

[图5]图5是示出图4所示的接收器部的配置实例的电路图。

[图6]图6是示出图1所示的发送器应用至的通信系统的另一配置实例的框图。

[图7]图7是示出图6所示的接收器部的配置实例的电路图。

[图8]图8是示出图7所示的接收器部的操作实例的说明图。

[图9]图9是示出图1所示的发送器应用至的通信系统的另一配置实例的框图。

[图10]图10是示出图9所示的接收器部的配置实例的电路图。

[图11]图11是示出图2所示的发送部中的相应块的布置实例的说明图。

[图12A]图12A是示出图2所示的发送部在操作模式M1时的操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12B]图12B是示出图2所示的发送部在操作模式M1时的另一操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13]图13是示出图2所示的发送部的操作实例的定时波形图。

[图14]图14是示出图2所示的发送部在操作模式M2时的操作实例的说明图。

[图15]图15是示出图2所示的发送部在操作模式M2时的操作实例的表。

[图16]图16是图2所示的发送部在操作模式M3时的操作实例的说明图。

[图17]图17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的发送部的配置实例的框图。

[图18]图18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型的发送部的配置实例的框图。

[图19]图19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又一实例的发送部中的相应块的布置实例的说明图。

[图20]图20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又一变型的发送部的配置实例的框图。

[图21A]图21A是示出图20所示的发送部在操作模式M1时的操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21B]图21B是示出图20所示的发送部在操作模式M1时的另一操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22]图22是示出图20所示的发送部在操作模式M2时的操作实例的说明图。

[图23]图23是示出图20所示的发送部在操作模式M2时的操作实例的表。

[图24]图24是示出图20所示的发送部在操作模式M3时的操作实例的说明图。

[图25]图25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又一变型的发送部的配置实例的框图。

[图26]图26是示出图25所示的发送部在操作模式M2时的操作实例的表。

[图27]图27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又一变型的发送部的配置实例的框图。

[图28]图28是示出图27所示的发送部在操作模式M2时的操作实例的表。

[图29]图29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又一变型的发送部的配置实例的框图。

[图30]图30是示出图29所示的发送部在操作模式M2时的操作实例的表。

[图31]图31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发送部的配置实例的框图。

[图32]图32是示出图31所示的驱动器部的配置实例的电路图。

[图33A]图33A是示出图31所示的发送部在操作模式M1时的操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33B]图33B是示出图31所示的发送部在操作模式M1时的另一操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34]图34是示出图31所示的发送部在操作模式M2时的操作实例的说明图。

[图35]图35是示出图31所示的发送部在操作模式M2中的操作实例的表。

[图36]图36是示出图31所示的发送部在操作模式M3时的操作实例的说明图。

[图37]图37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型的发送部的配置实例的框图。

[图38]图38是示出图37所示的编码器的配置实例的电路图。

[图39]图39是示出图38所示的编码器的操作实例的真值表。

[图40]图40是示出图37所示的发送部在操作模式M2时的操作实例的表。

[图41]图41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型的发送部的配置实例的框图。

[图42]图42是示出图41所示的编码器的配置实例的电路图。

[图43]图43是示出图42所示的编码器的操作实例的真值表。[图44]图44是示出图41所示的驱动器部的配置实例的电路图。

[图45A]图45A是示出图41所示的发送部在操作模式M1时的操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45B]图45B是示出图41所示的发送部在操作模式M1时的另一操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46]图46是示出图41所示的发送部在操作模式M2时的操作实例的说明图。

[图47]图47是示出图41所示的发送部在操作模式M2时的操作实例的表。

[图48]图48是示出图41所示的发送部在操作模式M3时的操作实例的说明图。

[图49]图49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中的任一个的发送器应用至的智能手机的外观配置的立体图。

[图50]图50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中的任一个的发送器应用至的应用处理器的配置实例的框图。

[图51]图51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中的任一个的发送器应用至的图像传感器的配置实例的框图。

[图52]图52是示出根据另一变型的发送部的配置实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注意,将按以下顺序给出描述。

1.第一实施方式

2.第二实施方式

3.应用例

<1.第一实施方式>

(配置实例)

图1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发送器的配置实例。发送器1利用六个信号发送数据。应注意,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由本实施方式体现,并且因此将被一起描述。发送器1包括处理部9和发送部10。

处理部9执行预定处理以生成六组并行信号DATA1至DATA6。并行信号DATA1至DATA6中的每一个具有多个位的位宽。

发送部10基于并行信号DATA1至DATA6和模式选择信号MSEL,生成信号SIG1至SIG6并从输出端子Tout1至Tout6输出信号。发送部10包括串行器SER1至SER6。串行器SER1至SER6使并行信号DATA1至DATA6串行化以分别生成信号S11至S16。串行器SER1至SER6中的每一个可包括例如,移位寄存器。此外,发送部10基于串行信号S11至S16分别生成信号SIG1至SIG6。

图2示出发送部10的配置实例。除了串行器SER1至SER6以外,发送部10包括异或(exclusive-OR)电路21至26、触发器(F/F)31至36、选择器37至39和41至46、或(OR)电路51至56、驱动器部DRV1至DRV6以及控制部20。顺便提及,这些电路之间的信号可以是差分信号或单相信号。

异或电路21计算信号S11与信号S13的异或(EX-OR),并输出结果。异或电路22计算信号S11与信号S12的异或,并输出结果。异或电路23计算信号S12与信号S13的异或,并输出结果。异或电路24计算信号S14与信号S16的异或,并输出结果。异或电路25计算信号S14与信号S15的异或,并输出结果。异或电路26计算信号S15与信号S16的异或,并输出结果。

触发器31基于时钟信号CLK1采样异或电路21的输出信号以输出结果作为信号S31,并且基于时钟信号CLK1采样信号S11以输出结果作为信号P31以及信号P31的反相信号N31。触发器32基于时钟信号CLK2采样异或电路22的输出信号以输出结果作为信号S32,并且基于时钟信号CLK2采样信号S12以输出结果作为信号P32以及信号P32的反相信号N32。触发器33基于时钟信号CLK1采样异或电路23的输出信号以输出结果作为信号S33,并且基于时钟信号CLK1采样信号S13以输出结果作为信号P33以及信号P33的反相信号N33。触发器34基于时钟信号CLK2采样异或电路24的输出信号以输出结果作为信号S34,并且基于时钟信号CLK2采样信号S14以输出结果作为信号P34以及信号P34的反相信号N34。触发器35基于时钟信号CLK1采样异或电路25的输出信号以输出结果作为信号S35,并且基于时钟信号CLK1采样信号S15以输出结果作为信号P35以及信号P35的反相信号N35。触发器36基于时钟信号CLK2采样异或电路26的输出信号以输出结果作为信号S36,并且基于时钟信号CLK2采样信号S16以输出结果作为信号P36以及信号P36的反相信号N36。

选择器37基于控制信号SINV选择并输出信号P32和N32中的一个。选择器38基于控制信号SINV选择并输出信号P34和N34中的一个,并且选择器39基于控制信号SINV选择并输出信号P36和N36中的一个。

选择器41基于控制信号SEL1选择信号P31和P32中的一个以输出所选择的信号作为信号S41。选择器42基于控制信号SEL2选择信号N31以及选择器37的输出信号中的一个以输出所选择的信号作为信号S42。选择器43基于控制信号SEL1选择信号P33和P34中的一个以输出所选择的信号作为信号S43。选择器44基于控制信号SEL2选择信号N33以及选择器38的输出信号中的一个以输出所选择的信号作为信号S44。选择器45基于控制信号SEL1选择信号P35和P36中的一个以输出所选择的信号作为信号S45。选择器46基于控制信号SEL2选择信号N35以及选择器39的输出信号中的一个以输出所选择的信号作为信号S46。

或电路51计算信号S31与控制信号MA的逻辑和(OR),并输出结果作为信号S51。或电路52计算信号S32与控制信号MA的逻辑和,并输出结果作为信号S52。或电路53计算信号S33与控制信号MA的逻辑和,并输出结果作为信号S53。或电路54计算信号S34与控制信号MA的逻辑和,并输出结果作为信号S54。或电路55计算信号S35与控制信号MA的逻辑和,并输出结果作为信号S55。或电路56计算信号S36与控制信号MA的逻辑和,并输出结果作为信号S56。

驱动器部DRV1基于信号S41和信号S51生成信号SIG1。驱动器部DRV2基于信号S42和信号S52生成信号SIG2。驱动器部DRV3基于信号S43和信号S53生成信号SIG3。驱动器部DRV4基于信号S44和信号S54生成信号SIG4。驱动器部DRV5基于信号S45和信号S55生成信号SIG5。驱动器部DRV6基于信号S46和信号S56生成信号SIG6。

图3示出驱动器部DRV1的配置实例。顺便提及,尽管以下驱动器部DRV1被描述作为实例,但是同样适用于驱动器部DRV2至DRV6。驱动器部DRV1包括与(AND)电路61和62、晶体管63和64以及电阻器65至67。与电路61计算信号S41与信号S51的逻辑积(AND),并输出结果作为信号UP。与电路62计算信号S41的反相信号与信号S51的逻辑积,并输出结果作为信号DN。在该实例中,晶体管63和64中的每一个是N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场效应晶体管(FET)。晶体管63的栅极连接至与电路61的输出端子,其漏极连接至电阻器65的第一端,并且其源极连接至晶体管64的漏极以及电阻器67的第一端。晶体管64的栅极连接至与电路62的输出端子,其漏极连接至晶体管63的源极以及电阻器67的第一端,并且其源极连接至电阻器66的第一端。电阻器65的第一端连接至晶体管63的漏极,并且其第二端提供有电压V1。电压V1可以是例如,大约400[mV]。电阻器66的第一端连接至晶体管64的源极,并且其第二端接地。电阻器67的第一端连接至晶体管63的源极以及晶体管64的漏极,并且其第二端连接至输出端子Tout1。在该实例中,电阻器65的电阻值、晶体管63的电阻的电阻值以及电阻器67的电阻值的总和大约是50[ohm]。同样,在该实例中,电阻器66的电阻值、晶体管64的电阻的电阻值以及电阻器67的电阻值的总和大约是50[ohm]。

利用该配置,驱动器部DRV1基于信号S41和信号S51将输出端子Tout1的电压设为三个电压(高电平电压VH、中电平电压VM和低电平电压VL)中的一个。具体地,当信号S51是“1”时,响应于信号S41,驱动器部DRV1将输出端子Tout1的电压设为高电平电压VH或低电平电压VL。换言之,当信号S41是“1”时,信号UP变为“1”并且信号DN变为“0”。因此,晶体管63进入导通状态,晶体管64进入断开状态,并且端子Tout1的电压被设为高电平电压VH。此外,当信号S41是“0”时,信号UP变为“0”并且信号DN变为“1”。因此,晶体管63进入断开状态,晶体管64进入导通状态,并且端子Tout1的电压被设为低电平电压VL。另一方面,当信号S51是“0”时,不论信号S41是几,信号UP和DN都变为“0”。因此,晶体管63和64都进入断开状态。此时,如随后将描述的,端子Tout1的电压通过接收器的终端电阻器被设为中电平电压VM。

换言之,信号S51是控制是否允许信号SIG1为中电平电压VM的信号,并且当信号S51是“0”(有效)时,驱动器部DRV1将信号SIG1设为中电平电压VM。此外,当信号S51是“1”(无效)时,响应于信号S41,驱动器部DRV1将信号SIG1设为高电平电压VH或低电平电压VL。

控制部20基于模式选择信号MSEL选择三个操作模式M1至M33中的一个,并且控制发送部10以所选择的操作模式操作。本文中,操作模式M1是数据通过差分信号发送至接收器的模式,操作模式M2是数据通过三相信号发送至接收器的模式,并且操作模式M3是数据通过单相信号发送至接收器的模式。模式选择信号MSEL可从例如,发送器1的外部提供。控制部20基于模式选择信号MSEL选择三个操作模式M1至M3中的一个。然后,控制部20基于所选择的操作模式生成时钟信号CLK1和CLK2以及控制信号SINV、SEL1、SEL2和MA,并且利用这些控制信号控制发送部10中的每个块的操作。

图4示出通信系统4的配置实例,其中,发送部10以操作模式M1操作。通信系统4包括发送器1和接收器110。接收器110具有接收器部111至113。在该模式中,驱动器部DRV1和DRV2分别通过发送线101和102向接收器部111发送信号SIG1和SIG2,驱动器部DRV3和DRV4分别通过发送线103和104向接收器部112发送信号SIG3和SIG4,并且驱动器部DRV5和DRV6分别通过发送线105和106向接收器部113发送信号SIG5和SIG6。本文中,发送线101至106中的每一个的特性阻抗大约是50[ohm]。此外,信号SIG1和SIG2配置差分信号,信号SIG3和SIG4配置差分信号,并且信号SIG5和SIG6配置差分信号。换言之,例如,信号SIG1和SIG2中的一个是高电平电压VH,并且另一个是低电平电压VL。然后,接收器部111接收信号SIG1和SIG2,接收器部112接收信号SIG3和SIG4,并且接收器部113接收信号SIG5和SIG6。顺便提及,在该实例中,三个接收器部111至113被设置在一个接收器110中以便向接收器110发送数据;然而,配置不限于此,并且替换地,例如,一个接收器部可被设置在三个接收器中的每一个中,并且数据可被发送至三个接收器中的每一个。

图5示出接收器部111的配置实例。应注意,以下描述接收器部111作为实例;然而,同样适用于接收器部112和113。接收器部111包括电阻器116和放大器117。在该实例中,电阻器116用作通信系统4的终端电阻器,并且其电阻值大约是100[ohm]。电阻器116的第一端连接至输入端子Tin11等并且提供有信号SIG1,并且其第二端连接至输入端子Tin12等并且提供有信号SIG2。放大器117根据正输入端子处的信号与负输入端子处的信号之间的差值而输出“1”或“0”。放大器117的正输入端子连接至电阻器116的第一端以及输入端子Tin11,并且提供有信号SIG1。其负输入端子连接至电阻器116的第二端以及输入端子Tin12,并且提供有信号SIG2。

利用该配置,在通信系统4中,允许数据通过差分信号发送和接收。

图6示出通信系统5的配置实例,其中,发送部10以操作模式M2操作。通信系统5包括发送器1和接收器120。接收器120具有接收器部121和122。在该模式中,驱动器部DRV1至DRV3分别通过信号线101至103向接收器部121发送信号SIG1至SIG3,并且驱动器部DRV4至DRV6分别通过信号线104至106向接收器部122发送信号SIG4至SIG6。本文中,信号SIG1至SIG3配置三相信号,并且信号SIG4至SIG6配置三相信号。换言之,信号SIG1至SIG3变为不同于彼此的电压电平(高电平电压VH、低电平电压VL以及中电平电压VM)。此外,接收器部121接收信号SIG1至SIG3,并且接收器部122接收信号SIG4至SIG6。

图7示出接收器部121的配置实例。顺便提及,以下接收器部121描述作为实例;然而,同样适用于接收器部122。接收器部121包括电阻器124至126以及放大器127至129。在该实例中,电阻器124至126中的每一个用作通信系统5的终端电阻器,并且电阻器124至126中的每一个的电阻值大约为50[ohm]。电阻器124的第一端连接至输入端子Tin21等并且提供有信号SIG1,并且其第二端连接至电阻器125和126中的每一个的第二端。电阻器125的第一端连接至输入端子Tin22等并且提供有信号SIG2,并且其第二端连接至电阻器124和126中的每一个的第二端。电阻器126的第一端连接至输入端子Tin23等并且提供有信号SIG3,并且其第二端连接至电阻器124和126中的每一个的第二端。放大器127的正输入端子连接至放大器129的负输入端子、电阻器124的第一端以及输入端子Tin21,并且提供有信号SIG1。其负输入端子连接至放大器128的正输入端子、电阻器125的第一端以及输入端子Tin22,并且提供有信号SIG2。放大器128的正输入端子连接至放大器127的负输入端子、电阻器125的第一端以及输入端子Tin22,并且提供有信号SIG2。其负输入端子连接至放大器129的正输入端子、电阻器126的第一端以及输入端子Tin23,并且提供有信号SIG3。放大器129的正输入端子连接至放大器128的负输入端子、电阻器126的第一端以及输入端子Tin23,并且提供有信号SIG3。其负输入端子连接至放大器127的正输入端子、电阻器124的第一端以及输入端子Tin21,并且提供有信号SIG1。

图8示出接收器部121的操作实例。在该实例中,信号SIG1是高电平电压VH,并且信号SIG2是低电平电压VL。此时,信号SIG3的电压被电阻器124至126设为中电平电压VM。在这种情况下,电流Iin按顺序通过输入端子Tin21、电阻器124、电阻器125以及输入端子Tin22流动。然后,高电平电压VH提供至放大器127的正输入端子,并且低电平电压VL提供至其负输入端子,并且因此放大器127输出“1”。此外,低电平电压VL提供至放大器128的正输入端子,并且中电平电压VM提供至其负输入端子,并且因此放大器128输出“0”。此外,中电平电压VM提供至放大器129的正输入端子,并且高电平电压VH提供至其负输入端子,并且因此放大器129输出“0”。

利用该配置,在通信系统5中,允许数据通过三相信号发送和接收。

图9示出通信系统6的配置实例,其中,发送部10以操作模式M3操作。通信系统6包括发送器1和接收器130。接收器130具有接收器部131至136。在该模式中,驱动器部DRV1至DRV6分别通过发送线101至106向接收器部131至136发送信号SIG1至SIG6。此处,信号SIG1至SIG6中的每一个是单相信号。此外,接收器部131至136分别接收信号SIG1至SIG6。

图10示出接收器部131的配置实例。顺便提及,以下描述接收器部131作为实例;然而,同样适用于接收器部132至136。接收器部131具有电阻器138和放大器139。在该实例中,电阻器138用作通信系统6的终端电阻器,并且其电阻值大约为50[ohm]。电阻器138的第一端连接至输入端子Tin31等,并且提供有信号SIG1。其第二端提供有偏置电压V2。放大器139的正输入端子连接至电阻器138的第一端以及输入端子Tin31,并且提供有信号SIG1,并且其负输入端子提供有偏置电压V3。

利用该配置,在通信系统6中,允许数据通过单相信号发送和接收。

接下来,将描述发送部10的布局。

图11示出发送部10中的相应块的电路布置。在图11中,一起示出衬垫PAD1至PAD6以及静电放电(ESD)保护电路ESD1至ESD6。衬垫PAD1至PAD6分别对应于输出端子Tout1至Tout6,并且ESD保护电路ESD1至ESD6分别布置在衬垫PAD1至PAD6附近。顺便提及,在图11中,省略了选择器37至39以及41至46。实线箭头表示信号从串行器SER1至SER6向异或电路21至26的流动以及信号从或电路51至56向驱动器部DRV1至DRV6的流动。

在该实例中,串行器SER1、异或电路21、触发器31、或电路51以及驱动器部DRV1布置为彼此接近。同样,串行器SER2、异或电路22、触发器32、或电路52以及驱动器部DRV2布置为彼此接近。串行器SER3、异或电路23、触发器33、或电路53以及驱动器部DRV3布置为彼此接近。串行器SER4、异或电路24、触发器34、或电路54以及驱动器部DRV4布置为彼此接近。串行器SER5、异或电路25、触发器35、或电路55以及驱动器部DRV5布置为彼此接近。串行器SER6、异或电路26、触发器36、或电路56以及驱动器部DRV6布置为彼此接近。在该实例中,这种布局允许衬垫PAD1至PAD6的布置的顺序与串行器SER1至SER6的布置的顺序相同。

本文中,信号S11对应于本公开中的“第一信号”的具体但非限制性实例,信号S12对应于本公开中的“第二信号”的具体但非限制性实例,并且信号S13对应于本公开中的“第三信号”的具体但非限制性实例。输出端子Tout1对应于本公开中的“第一输出端子”的具体但非限制性实例,输出端子Tout2对应于本公开中的“第二输出端子”的具体但非限制性实例,并且输出端子Tout3对应于本公开中的“第三输出端子”的具体但非限制性实例。异或电路21和驱动器部DRV1对应于本公开中的“第一发送部”的具体但非限制性实例,异或电路22和驱动器部DRV2对应于本公开中的“第二发送部”的具体但非限制性实例,并且异或电路23和驱动器部DRV3对应于本公开中的“第三发送部”的具体但非限制性实例。异或电路21对应于本公开中的“第一控制电路”的具体但非限制性实例,并且异或电路22对应于本公开中的“第二控制电路”的具体但非限制性实例。驱动器部DRV1对应于本公开中的“第一驱动器部”的具体但非限制性实例,并且驱动器部DRV2对应于本公开中的“第二驱动器部”的具体但非限制性实例。

(操作和功能)

随后,将描述本实施方式的发送器1的操作和功能。

(总体操作概述)

首先,参考图1、图2等描述发送器1的总体操作概况。处理部9生成六组并行信号DATA1至DATA6。发送部10基于并行信号DATA1至DATA6和模式选择信号MSEL生成信号SIG1至SIG6,并且通过发送线101至106将信号SIG1至SIG6发送至接收器。发送部10的控制部20基于模式选择信号MSEL选择三个操作模式M1至M3中的一个,并且控制发送部10以所选择的操作模式操作。

(操作模式M1)

在操作模式M1中,发送器1通过差分信号将数据发送至接收器。以下将描述操作模式M1中的详细操作。

图12A和图12B均示出发送部10在操作模式M1中的操作实例,其中,图12A示出一个操作状态,并且图12B示出另一操作状态。在图12A和图12B中,选择器37至39以及41至46中的每一个示出为表示其操作状态的开关。顺便提及,粗线表示每个操作状态中的主要信号路径。

在操作模式M1中,控制部20生成彼此移相180度的时钟信号CLK1和CLK2。然后,控制部20将时钟信号CLK1提供至触发器31、33和35,并且将时钟信号CLK2提供至触发器32、34和36。此外,控制部20将控制信号SINV提供至选择器37、38和39,并且控制选择器37选择并输出信号N32,控制选择器38选择并输出信号N34,并且控制选择器39选择并输出信号N36。

此外,控制部20将控制信号SEL1提供至选择器41,并且控制选择器41交替选择并输出信号P31和信号P32,并且将控制信号SEL2提供至选择器42,并且控制选择器42交替选择并输出信号N31以及选择器37的输出信号(信号N32)。此时,控制部20控制选择器41和42,使得当选择器41选择并输出信号P31(图12A)时,选择器42选择信号N31,并且控制选择器41和42,使得当选择器41选择并输出信号P32(图12B)时,选择器42选择信号N32。

图13示出一时序波形图,该时序波形图示出选择器41和42的操作实例,其中,(A)示出信号P31或信号N31的波形,(B)示出信号P32或信号N32的波形,并且(C)示出信号S41或信号S42的波形。在该实例中,触发器31输出数据S0、S2、S4,…(按照该顺序输出)作为与时钟信号CLK1同步的信号P31和N31,并且触发器32输出数据S1、S3、S5,…(按照该顺序输出)作为与时钟信号CLK2同步的信号P32和N32。此时,由于时钟信号CLK1和CLK2彼此移相180度,所以信号P31和N31的转变时序与信号P32和N32的转变时序之间存在偏移。在信号P31和N31的数据稳定的周期T1(图13的(A))中,选择器41选择信号P31并输出信号P31作为信号S41,并且选择器42选择信号N31并输出信号N31作为信号S42(图13的(C))。此外,在信号P32和N32的数据稳定的周期T2(图13的(B))中,选择器41选择信号P32并输出信号P32作为信号S41,并且选择器42选择信号N32并输出信号N32作为信号S42(图13的(C))。此处,信号N31是信号P31的反相信号,并且信号N32是信号P32的反相信号。因此,信号S42是信号S41的反相信号。作为这种操作的结果,数据S0、S1、S2,…以此顺序布置在信号S41和S42中。换言之,在操作模式M1中,选择器41和42用作2:1的串行器。

同样,控制部20将控制信号SEL1提供至选择器43并且控制选择器43交替选择并输出信号P33和信号P34,并且将控制信号SEL2提供至选择器44并且控制选择器44交替选择并输出信号N33以及选择器38的输出信号(信号N34)。然后,控制部20将控制信号SEL1提供至选择器45并且控制选择器45交替选择并输出信号P35和信号P36,并且将控制信号SEL2提供至选择器46并且控制选择器46交替选择并输出信号N35以及选择器39的输出信号(信号N36)。

此外,控制部20将表示“1”的控制信号MA提供至或电路51至56。因此,信号S51至S56均变为“1”。因此,分别响应于信号S41至S46,驱动器部DRV1至DRV6将信号SIG1至SIG6设为高电平电压VH或低电平电压VL。此时,由于信号S41和信号S42彼此反相,所以信号SIG1和SIG2配置差分信号。同样,信号SIG3和SIG4配置差分信号,并且信号SIG5和SIG6配置差分信号。

以此方式,在操作模式M1中,发送器1通过差分信号将数据发送至接收器。

(操作模式M2)

在操作模式M2中,发送器1通过三相信号将数据发送至接收器。以下将描述操作模式M2中的详细操作。

图14示出发送部10以操作模式M2进行操作的操作实例。在操作模式M2中,控制部20生成在相位上基本彼此相等的时钟信号CLK1和CLK2。然后,控制部20将时钟信号CLK1提供至触发器31、33和35,并且将时钟信号CLK2提供至触发器32、34和36。此外,控制部20将控制信号SINV提供至选择器37、38和39,并且控制选择器37选择并输出信号P32,控制选择器38选择并输出信号P34,并且控制选择器39选择并输出信号P36。

此外,控制部20将控制信号SEL1提供至选择器41并且控制选择器41选择信号P31并输出信号P31作为信号S41,将控制信号SEL2提供至选择器42并且控制选择器42选择选择器37的输出信号(信号P32)并输出所选择的信号作为信号S42,并且将控制信号SEL1提供至选择器43并且控制选择器43选择信号P33并输出所选择的信号作为信号S43。同样,控制部20将控制信号SEL2提供至选择器44并控制选择器44选择选择器38的输出信号(信号P34)并输出所选择的信号作为信号S44,将控制信号SEL1提供至选择器45并控制选择器45选择信号P35并输出所选择的信号作为信号S45,并且将控制信号SEL2提供至选择器46并且控制选择器46选择选择器39的输出信号(信号P36)并输出所选择的信号作为信号S46。

此外,控制部20将表示“0”的控制信号MA提供至或电路51至56。因此,信号S51至S56变为分别与信号S31至S36相同的信号。因此,驱动器部DRV1至DRV3基于信号S41至S43以及信号S51至S53将信号SIG1至SIG3分别设为不同于彼此的三个电压(高电平电压VH、中电平电压VM以及低电平电压VL)。同样,驱动器部DRV4至DRV6基于信号S44至S46以及信号S54至S56将信号SIG4至SIG6分别设为不同于彼此的三个电压。

图15示出驱动器部DRV1至DRV3的操作。应注意,同样适用于驱动器部DRV4至DRV6的操作。

例如,当信号S11、S12和S13分别是“1”、“0”和“0”时,信号S51、S52和S53分别变为“1”、“1”和“0”。因此,因为信号S41(信号S11)是“1”并且信号S51是“1”,所以驱动器部DRV1将信号SIG1设为高电平电压VH。此外,因为信号S42(信号S12)是“0”并且信号S52是“1”,所以驱动器部DRV2将信号SIG2设为低电平电压VL。此外,因为信号S53是“0”,所以驱动器部DRV3将信号SIG3设为中电平电压VM。

此外,例如,当信号S11、S12和S13分别是“0”、“1”和“0”时,信号S51、S52和S53分别变为“0”、“1”和“1”。因此,因为信号S51是“0”,所以驱动器部DRV1将信号SIG1设为中电平电压VM。此外,因为信号S42(信号S12)是“1”并且信号S52是“1”,所以驱动器部DRV2将信号SIG2设为高电平电压VH。此外,因为信号S43(信号S13)是“0”并且信号S53是“1”,所以驱动器部DRV3将信号SIG3设为低电平电压VL。

此外,例如,当信号S11、S12和S13分别是“0”、“0”和“1”时,信号S51、S52和S53分别变为“1”、“0”和“1”。因此,因为信号S41(信号S11)是“0”并且信号S51是“1”,所以驱动器部DRV1将信号SIG1设为低电平电压VL。此外,因为信号S52是“0”,所以驱动器部DRV2将信号SIG2设为中电平电压VM。此外,因为信号S43(信号S13)是“1”并且信号S53是“1”,所以驱动器部DRV3将信号SIG3设为高电平电压VH。

以此方式,在操作模式M2中,发送器1通过三相信号将数据发送至接收器。

(操作模式M3)

在操作模式M3中,发送器1通过单相信号将数据发送至接收器。以下将描述操作模式M3中的详细操作。

图16示出发送部10在操作模式M3中的操作实例。在操作模式M3中,控制部20生成在相位上基本彼此相等的时钟信号CLK1和CLK2。然后,控制部20将时钟信号CLK1提供至触发器31、33和35,并且将时钟信号CLK2提供至触发器32、34和36。此外,控制部20将控制信号SINV提供至选择器37、38和39,并且控制选择器37选择并输出信号P32,控制选择器38选择并输出信号P34,并且控制选择器39选择并输出信号P36。

此外,控制部20将控制信号SEL1提供至选择器41,并且控制选择器41选择信号P31并输出所选择的信号作为信号S41。控制部20将控制信号SEL2提供至选择器42,并且控制选择器42选择选择器37的输出信号(信号P32)并输出所选择的信号作为信号S42。控制部20将控制信号SEL1提供至选择器43,并且控制选择器43选择信号P33并输出所选择的信号作为信号S43。控制部20将控制信号SEL2提供至选择器44,并且控制选择器44选择选择器38的输出信号(信号P34)并输出所选择的信号作为信号S44。控制部20将控制信号SEL1提供至选择器45,并且控制选择器45选择信号P35并输出所选择的信号作为信号S45。控制部20将控制信号SEL2提供至选择器46,并且控制选择器46选择选择器39的输出信号(信号P36)并输出所选择的信号作为信号S46。

此外,控制部20将表示“1”的控制信号MA提供至或电路51至56。因此,信号S51至S56均变为“1”。因此,分别响应于信号S41至S46,驱动器部DRV1至DRV6将信号SIG1至SIG6设为高电平电压VH或低电平电压VL。

以此方式,在操作模式M3中,发送器1通过单相信号将数据发送至接收器。

如上所述,在发送器1中,提供多个操作模式M1至M3,并且允许数据通过差分信号、三相信号和单相信号发送至接收器。因此,能够实现各种接口。因此,例如,能够增强电子装置的系统设计的灵活性。具体地,例如,当发送部10被安装在处理器上时,电子装置可使用处理三相信号的外围设备来配置或者可使用处理差分信号的外围设备来配置。此外,例如,能够通过一个处理器实现各种接口,并且因此用于各个接口的处理器的制备是不必需的。因此,能够降低处理器的种类的数量,这使得能够降低成本。此外,串行器SER1至SER6、触发器31至36、驱动器部DRV1至DRV6等在相应操作模式M1至M3中共用。因此,相比较电路被单独提供以用于各个接口的情况,能够抑制电路布置所需的区域。

此外,在发送器1中,在操作模式M2中,如图15所示,允许信号S11至S13与信号SIG1至SIG3相对应,基于两个信号S11和S13生成信号SIG1,基于两个信号S11和S12生成信号SIG2,并且基于两个信号S12和S13生成信号SIG3。因此,能够简化电路配置。具体地,如图15所示,存在六种组合使得信号SIG1至SIG3变为不同于彼此的三个电压(高电平电压VH、中电平电压VM和低电平电压VL)。因此,允许基于三比特信号生成信号SIG1至SIG3的六种组合。例如,这种电路可以这样的方式配置,即,可基于三比特信号生成信号SIG1,可基于三比特信号生成信号SIG2,并且可基于三比特信号生成信号SIG3。然而,当电路以这样的方式配置,即,均基于三比特信号生成信号SIG1、生成信号SIG2并随后生成信号SIG3,电路配置会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例如,电路尺寸会变大,并且例如,延迟会变长。另一方面,在发送器1中,三比特信号被限定为信号S11至S13(图15)。因此,允许基于两个信号S11和S13生成信号SIG1,允许基于两个信号S11和S12生成信号SIG2,并且允许基于两个信号S12和S13生成信号SIG3。更具体地,例如,在生成信号SIG1时,当信号S11与信号S13彼此等同时,信号SIG1被设为中电平电压VM,并且当信号S11与信号S13彼此不同时,响应于信号S11,信号SIG1被设为高电平电压VH或低电平电压VL。具体地,例如,允许利用一个异或电路21和一个驱动器部DRV1生成信号SIG1。因此,在发送器1中,能够简化电路配置。

(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操作模式M2中,基于三个信号S11至S13中的两个生成信号SIG1至SIG3中的每一个。因此,能够实现简单配置。

(变型1-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提供三个操作模式M1至M3。然而,配置不限于此。替换地,例如,与图17所示的发送部10A一样,发送部可被配置为仅以操作模式M2操作。发送部10A包括异或电路21至26、触发器31至36、驱动器部DRV1至DRV6以及时钟信号生成部20A。触发器31基于时钟信号CLK采样异或电路21的输出信号并输出结果作为信号S51,并且基于时钟信号CLK采样信号S11并输出结果作为信号S41。同样适用于触发器32至36。时钟信号生成部20A生成时钟信号CLK。具体地,通过在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发送部10中省略选择器37至39和41至46以及或电路51至56并且将控制部20替换为时钟信号生成部20A(图2)来配置发送部10A。即使利用该配置,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效果相似的效果。

(变型1-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发送部10生成六个信号SIG1至SIG6;然而,信号的数量不限于此,并且替换地,例如,发送部可生成五个或更少信号或者七个或更多信号。在图18中示出本变型应用至变型1-1以生成三个信号SIG1至SIG3的实例。即使利用该配置,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效果相似的效果。

(变型1-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衬垫PAD1至PAD6的布置顺序与串行器SER1至SER6的布置顺序彼此相同。然而,布置顺序不限于此,并且替换地,例如,如图19所示,衬垫PAD1至PAD6的布置顺序可不同于串行器SER1至SER6的布置顺序。在该实例中,串行器SER3、异或电路22、触发器32、或电路52以及驱动器部DRV2布置为彼此接近。串行器SER2、异或电路23、触发器33、或电路53以及驱动器部DRV3布置为彼此接近。串行器SER6、异或电路25、触发器35、或电路55以及驱动器部DRV5布置为彼此接近。串行器SER5、异或电路26、触发器36、或电路56以及驱动器部DRV6布置为彼此接近。换言之,图19的实例以这样的方式配置,即,在图11的实例中,串行器SER2与串行器SER3互换,并且串行器SER5与串行器SER6互换。因此,在本变型中,能够抑制信号路径从串行器SER1至SER6到异或电路21至26的长度的变化。具体地,在图11所示的实例中,例如,从串行器SER3到异或电路21的信号路径比其他信号路径更长。因此,穿过该信号路径的信号延迟,并且因此,信号SIG1等的波形可受干扰。另一方面,在本变型(图19)中,由于允许信号路径从串行器SER1至SER6到异或电路21至26的长度的变化被抑制,所以能够降低相应信号SIG1至SIG6的波形受干扰的可能性。

(变型1-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提供三个操作模式M1至M3。此时,例如,操作频率可基于从操作模式M1至M3中选择的操作模式而改变,或者串行器SER1至SER6中的每一个中的移位电阻器的级数可改变。

(变型1-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允许信号S11至S13对应于信号SIG1至SIG3;然而,配置不限于此。以下将通过给出一些实例来描述本变型。

图20示出根据本变型的发送器1E中的发送部10E的配置实例。发送部10E包括与非电路41E至46E、异或电路51E至56E以及选择器61E至66E。

与非(NAND)电路41E计算信号S11的反相信号与信号S13的反逻辑积(NAND),并输出结果。与非电路42E计算信号S12的反相信号与信号S11的反逻辑积,并输出结果。与非电路43E计算信号S13的反相信号与信号S12的反逻辑积,并输出结果。与非电路44E计算信号S14的反相信号与信号S16的反逻辑积,并输出结果。与非电路45E计算信号S15的反相信号与信号S14的反逻辑积,并输出结果。与非电路46E计算信号S16的反相信号与信号S15的反逻辑积,并输出结果。

异或电路51E计算信号S11与信号S13的异或逻辑和,并输出结果。异或电路52E计算信号S11与信号S12的异或逻辑和,并输出结果。异或电路53E计算信号S11与信号S13的异或逻辑和,并输出结果。异或电路54E计算信号S14与信号S16的异或逻辑和,并输出结果。异或电路55E计算信号S14与信号S15的异或逻辑和,并输出结果。异或电路56E计算信号S15与信号S16的异或逻辑和,并输出结果。

选择器61E基于控制信号MA选择信号S11以及异或电路51E的输出信号中的一个,并输出所选择的信号。选择器62E基于控制信号MA选择信号S12以及异或电路52E的输出信号中的一个,并输出所选择的信号。选择器63E基于控制信号MA选择信号S13以及异或电路53E的输出信号中的一个,并输出所选择的信号。选择器64E基于控制信号MA选择信号S14以及异或电路54E的输出信号中的一个,并输出所选择的信号。选择器65E基于控制信号MA选择信号S15以及异或电路55E的输出信号中的一个,并输出所选择的信号。选择器66E基于控制信号MA选择信号S16以及异或电路56E的输出信号中的一个,并输出所选择的信号。

然后,相似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触发器31基于时钟信号CLK1采样与非电路41E的输出信号并输出结果作为信号S31,并且基于时钟信号CLK1采样选择器61E的输出信号并输出结果作为信号P31和反相信号N31。同样适用于触发器32至36。

图21A和图21B均示出发送部10E在操作模式M1中的操作实例,其中,图21A示出一个操作状态,并且图21B示出另一操作状态。在操作模式M1中,控制部20将控制信号MA提供至选择器61E至66E以分别控制选择器61E至66E选择并输出信号S11至S16。因此,相似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图12A和图12B),在操作模式M1中,发送器1E通过差分信号将数据发送至接收器。

图22示出发送部10E在操作模式M2中的操作实例。图23示出操作模式M2中的驱动器部DRV1至DRV3的操作。在操作模式M2中,控制部20将控制信号MA提供至选择器61E至66E以分别控制选择器61E至66E选择并输出异或电路51E至56E的输出信号。

因此,如图23所示,例如,当信号S11、S12和S13分别是“1”、“1”和“0”时,信号S41、S42和S43分别变为“1”、“0”和“1”,并且信号S51、S52和S53分别变为“1”、“1”和“0”。因此,因为信号S41和S51分别是“1”和“1”,所以驱动器部DRV1将信号SIG1设为高电平电压VH。此外,因为信号S42和S52分别是“0”和“1”,所以驱动器部DRV2将信号SIG2设为低电平电压VL。此外,因为信号S53是“0”,所以驱动器部DRV3将信号SIG3设为中电平电压VM。因此,相似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图14),在操作模式M2中,发送器1E通过三相信号将数据发送至接收器。

图24示出发送部10E在操作模式M3中的操作实例。在操作模式M3中,控制部20将控制信号MA提供至选择器61E至66E以分别控制选择器61E至66E选择并输出信号S11至S16。因此,相似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图16),在操作模式M3中,发送器1E通过单相信号将数据发送至接收器。

图25示出根据本变型的另一发送器1F中的发送部10F的配置实例。发送部10F包括与非电路41F至46F以及异或非电路51F至56F。

与非电路41F计算信号S13的反相信号与信号S11的反逻辑积(NAND),并输出结果。与非电路42F计算信号S11的反相信号与信号S12的反逻辑积,并输出结果。与非电路43F计算信号S12的反相信号与信号S13的反逻辑积,并输出结果。与非电路44F计算信号S16的反相信号与信号S14的反逻辑积,并输出结果。与非电路45F计算信号S14的反相信号与信号S15的反逻辑积,并输出结果。与非电路46F计算信号S15的反相信号与信号S16的反逻辑积,并输出结果。

异或非(exclusive-NOR)电路51F计算信号S11与信号S13的异或反逻辑和(异或非,EX-NOR),并输出结果。异或非电路52F计算信号S11与信号S12的异或反逻辑和,并输出结果。异或非电路53F计算信号S12与信号S13的异或反逻辑和,并输出结果。异或非电路54F计算信号S14与信号S16的异或反逻辑和,并输出结果。异或非电路55F计算信号S14与信号S15的异或反逻辑和,并输出结果。异或非电路56F计算信号S15与信号S16的异或反逻辑和,并输出结果。

图26示出发送部10F的驱动器部DRV1至DRV3在操作模式M2中的操作。如图26所示,例如,当信号S11、S12和S13分别是“1”、“0”和“1”时,信号S41、S42和S43分别变为“1”、“0”和“0”,并且信号S51、S52和S53分别变为“1”、“1”和“0”。因此,因为信号S41和S51分别是“1”和“1”,所以驱动器部DRV1将信号SIG1设为高电平电压VH。此外,因为信号S42和S52分别是“0”和“1”,所以驱动器部DRV2将信号SIG2设为低电平电压VL。此外,因为信号S53是“0”,所以驱动器部DRV3将信号SIG3设为中电平电压VM。

图27示出根据本变型的另一发送器1G中的发送部10G的配置实例。发送部10G包括与非电路41F至46F以及异或电路51E至52E。具体地,例如,可通过将与非电路41E至46E替换为发送部10E中的与非电路41F至46F(图20)来配置发送部10G。换言之,例如,可通过将异或非电路51F至56F替换为发送部10F中的异或电路51E至56E(图25)来配置发送部10G。

图28示出发送部10G的驱动器部DRV1至DRV3在操作模式M2中的操作。如图28所示,例如,当信号S11、S12和S13分别是“0”、“0”和“1”时,信号S41、S42和S43分别变为“1”、“0”和“1”,并且信号S51、S52和S53分别变为“1”、“1”和“0”。因此,因为信号S41和S51分别是“1”和“1”,所以驱动器部DRV1将信号SIG1设为高电平电压VH。此外,因为信号S42和S52分别是“0”和“1”,所以驱动器部DRV2将信号SIG2设为低电平电压VL。此外,因为信号S53是“0”,所以驱动器部DRV3将信号SIG3设为中电平电压VM。

图29示出根据本变型的发送器1H中的另一发送部10H的配置实例。发送部10H包括与非电路41E至46E以及异或非电路51F至56F。具体地,例如,可通过将异或电路51E至56E替换为发送部10E中的异或非电路51F至56F(图20)来配置发送部10H。换言之,例如,可通过将与非电路41F至46F替换为发送部10F中的与非电路41E至46E(图25)来配置发送部10H。

图30示出发送部10H的驱动器部DRV1至DRV3在操作模式M2中的操作。如图30所示,例如,当信号S11、S12和S13分别是“0”、“1”和“0”时,信号S41、S42和S43分别变为“1”、“0”和“0”,并且信号S51、S52和S53分别变为“1”、“1”和“0”。因此,因为信号S41和S51分别是“1”和“1”,所以驱动器部DRV1将信号SIG1设为高电平电压VH。此外,因为信号S42和S52分别是“0”和“1”,所以驱动器部DRV2将信号SIG2设为低电平电压VL。此外,因为信号S53是“0”,所以驱动器部DRV3将信号SIG3设为中电平电压VM。

(变型1-6)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提供触发器31至36;然而,配置不限于此。例如,当信号之间的时序偏移足够小时,这些触发器31至36可被省去。此外,例如,触发器可被进一步设置为抑制信号之间的时序偏移。

(其他变型)

此外,变型中的两个或多个可组合。

<2.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描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发送器2。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谓的戴维宁(Thevenin)终端生成中电平电压VM。顺便提及,相同的标号用于表示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发送器1的大致相同的部件,并且适当省略其描述。

如图1所示,发送器2包括发送部70。相似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发送部10,发送部70基于并行信号DATA1至DATA6和模式选择信号MSEL生成信号SIG1至SIG6,并且分别从输出端子Tout1至Tout6输出信号SIG1至SIG6。

图31示出发送部70的配置实例。除了串行器SER1至SER6以外,发送部70包括非(NOT)电路211至216、选择器221至226、触发器(F/F)231至236、选择器237至239和241至246、驱动器部DRV11至DRV16以及控制部220。

非电路211反转信号S11并输出反相信号。非电路212反转信号S12并输出反相信号。非电路213反转信号S13并输出反相信号。非电路214反转信号S14并输出反相信号。非电路215反转信号S15并输出反相信号。非电路216反转信号S16并输出反相信号。

选择器221基于控制信号MB选择并输出信号S13以及非电路211的输出信号中的一个。选择器222基于控制信号MB选择并输出信号S11以及非电路212的输出信号中的一个。选择器223基于控制信号MB选择并输出信号S12以及非电路213的输出信号中的一个。选择器224基于控制信号MB选择并输出信号S16以及非电路214的输出信号中的一个。选择器225基于控制信号MB选择并输出信号S14以及非电路215的输出信号中的一个。选择器226基于控制信号MB选择并输出信号S15以及非电路216的输出信号中的一个。

触发器231基于时钟信号CLK1采样选择器221的输出信号并输出结果作为信号P221以及信号P221的反相信号N221,并且基于时钟信号CLK1采样信号S11并输出结果作为信号P231以及信号P231的反相信号N231。触发器232基于时钟信号CLK2采样选择器222的输出信号并输出结果作为信号P222以及信号P222的反相信号N222,并且基于时钟信号CLK2采样信号S12并输出结果作为信号P232以及信号P232的反相信号N232。触发器233基于时钟信号CLK1采样选择器223的输出信号并输出结果作为信号P223以及信号P223的反相信号N223,并且基于时钟信号CLK1采样信号S13并输出结果作为信号P233以及信号P233的反相信号N233。触发器234基于时钟信号CLK2采样选择器224的输出信号并输出结果作为信号P224以及信号P224的反相信号N224,并且基于时钟信号CLK2采样信号S14并输出结果作为信号P234以及信号P234的反相信号N234。触发器235基于时钟信号CLK1采样选择器225的输出信号并输出结果作为信号P225以及信号P225的反相信号N225,并且基于时钟信号CLK1采样信号S15并输出结果作为信号P235以及信号P235的反相信号N235。触发器236基于时钟信号CLK2采样选择器226的输出信号并输出结果作为信号P226以及信号P226的反相信号N226,并且基于时钟信号CLK2采样信号S16并输出结果作为信号P236以及信号P236的反相信号N236。

选择器237基于控制信号SINV选择并输出一对信号P222和P232以及信号N222和N232。选择器238基于控制信号SINV选择并输出一对信号P224和P234以及信号N224和N234。选择器239基于控制信号SINV选择并输出一对信号P226和P236以及信号N226和N236。

选择器241基于控制信号SEL1选择一对信号P221和P231以及信号P222和P232,并输出所选择的信号作为信号S241和S251。选择器242基于控制信号SEL2选择一对信号N221和N231以及选择器237的两个输出信号,并输出所选择的信号作为信号S242和S252。选择器243基于控制信号SEL1选择一对信号P223和P233以及信号P224和P234,并输出所选择的信号作为信号S243和S253。选择器244基于控制信号SEL2选择一对信号N223和N233以及选择器238的两个输出信号,并输出所选择的信号作为信号S244和S254。选择器245基于控制信号SEL1选择一对信号P225和P235以及信号P226和P236,并输出所选择的信号作为信号S245和S255。选择器246基于控制信号SEL2选择一对信号N225和N235以及选择器239的两个输出信号,并输出所选择的信号作为信号S246和S256。

驱动器部DRV11基于信号S241和S251生成信号SIG1。驱动器部DRV12基于信号S242和S252生成信号SIG2。驱动器部DRV13基于信号S243和S253生成信号SIG3。驱动器部DRV14基于信号S244和S254生成信号SIG4。驱动器部DRV15基于信号S245和S255生成信号SIG5。驱动器部DRV16基于信号S246和S256生成信号SIG6。

图32示出驱动器部DRV11的配置实例。顺便提及,驱动器部DRV11在下面被描述作为实例;然而,同样适用于驱动器部DRV12至DRV16。驱动器部DRV11包括非电路251和262、缓冲电路252和261、晶体管253、254、263和264、电阻器255至257和265至267。

非电路251反转信号S241并输出反相信号作为信号UP1。缓冲电路252基于信号S241生成并输出信号DN1。缓冲电路261基于信号S251生成并输出信号UP2。非电路262反转信号S251并输出反相信号作为信号DN2。

晶体管253、254、263和264中的每一个是N沟道MOSFET。晶体管253的栅极连接至非电路251的输出端子,其漏极连接至电阻器255的第一端,并且其源极连接至晶体管254的漏极以及电阻器257的第一端。晶体管254的栅极连接至缓冲电路252的输出端子,其漏极连接至晶体管253的源极以及电阻器257的第一端,并且其源极连接至电阻器256的第一端。晶体管263的栅极连接至缓冲电路261的输出端子,其漏极连接至电阻器265的第一端,并且其源极连接至晶体管264的漏极以及电阻器267的第一端。晶体管264的栅极连接至缓冲电路262的输出端子,其漏极连接至晶体管263的源极以及电阻器267的第一端,并且其源极连接至电阻器266的第一端。

电阻器255的第一端连接至晶体管253的漏极,并且其第二端提供有电压V1。电阻器256的第一端连接至晶体管254的源极,并且其第二端接地。电阻器257的第一端连接至晶体管253的源极以及晶体管254的漏极,并且其第二端连接至电阻器267的第二端以及输出端子Tout1。电阻器265的第一端连接至晶体管263的漏极,并且其第二端提供有电压V1。电阻器266的第一端连接至晶体管264的源极,并且其第二端接地。电阻器267的第一端连接至晶体管263的源极以及晶体管264的漏极,并且其第二端连接至电阻器257的第二端以及输出端子Tout1。在该实例中,电阻器255的电阻值、晶体管253的导通电阻的电阻值以及电阻器257的电阻值的总和大约是100[ohm]。同样,在该实例中,电阻器256的电阻值、晶体管254的导通电阻的电阻值以及电阻器257的电阻值的总和大约是100[ohm]。在该实例中,电阻器265的电阻值、晶体管263的导通电阻的电阻值以及电阻器267的电阻值的总和大约是100[ohm]。在该实例中,电阻器266的电阻值、晶体管264的导通电阻的电阻值以及电阻器267的电阻值的总和大约是100[ohm]。

利用该配置,驱动器部DRV11基于信号S241和信号S251将输出端子Tout1的电压设为三个电压(高电平电压VH、中电平电压VM和低电平电压VL)中的一个。具体地,当信号S241和S251分别是“0”和“1”时,信号UP1和UP2都变为“1”并且信号DN1和DN2都变为“0”。因此,晶体管253和263进入导通状态,晶体管254和264进入断开状态,并且端子Tout1的电压被设为高电平电压VH。此外,当信号S241和S251分别是“1”和“0”时,信号DN1和DN2都变为“1”并且信号UP1和UP2都变为“1”。因此,晶体管254和264进入导通状态,晶体管253和263进入断开状态,并且端子Tout1的电压被设为低电平电压VL。此外,当信号S241和S251分别是“1”和“1”时,信号DN1和UP2都变为“1”并且信号UP1和DN2都变为“0”。因此,晶体管254和263进入导通状态,并且晶体管253和264进入断开状态。此时,在驱动器部DRV11中,实现戴维宁端接,并且端子Tout1的电压被设为中电平电压VM。此外,当信号S241和S251分别是“0”和“0”时,信号UP1和DN2都变为“1”并且信号DN1和UP2都变为“0”。因此,晶体管253和264进入导通状态,并且晶体管254和263进入断开状态。此时,在驱动器部DRV11中,实现戴维宁端接,并且端子Tout1的电压被设为中电平电压VM。

以此方式,在驱动器部DRV11中,不论信号SIG1的电压电平如何,四个晶体管253、254、263和264中的两个进入导通状态。因此,在驱动器部DRV11中,不论信号SIG1的电压电平如何,允许输出阻抗大约为50[ohm],这使得能够区轻易实现阻抗匹配。

控制部220基于模式选择信号MSEL选择三个操作模式M1至M3中的一个,并且控制发送部70以所选择的操作模式操作。具体地,控制部220根据所选择的操作模式生成时钟信号CLK1和CLK2以及控制信号SINV、SEL1、SEL2和MB,并且利用这些控制信号控制发送部70的每个块的操作。

本文中,非电路211、选择器221以及驱动器部DRV11对应于本公开中的“第一发送部”的具体但非限制性实例。非电路212、选择器222以及驱动器部DRV12对应于本公开中的“第二发送部”的具体但非限制性实例。非电路213、选择器223以及驱动器部DRV13对应于本公开中的“第三发送部”的具体但非限制性实例。非电路211和选择器221对应于本公开中的“第一控制电路”的具体但非限制性实例。非电路212和选择器222对应于本公开中的“第二控制电路”的具体但非限制性实例。驱动器部DRV11对应于本公开中的“第一驱动器部”的具体但非限制性实例,并且驱动器部DRV12对应于本公开中的“第二驱动器部”的具体但非限制性实例。

图33A和图33B均示出发送部70在操作模式M1中的操作实例,其中,图33A示出一个操作状态,并且图33B示出另一操作状态。在操作模式M1中,控制部220将表示“0”的控制信号MB提供至选择器221至226以分别控制选择器221至226选择并输出非电路211至216的输出信号。然后,相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图12A和图12B),例如,控制部220将控制信号SEL1提供至选择器241以控制选择器241交替选择并输出信号P221和P231以及信号P222和N222,并且将控制信号SEL2提供至选择器242以控制选择器242交替选择并输出信号N221和N231以及选择器237的输出信号(信号N222和N232)。

此时,例如,在图33A中,由于选择器221的输出信号与信号S11彼此反相,所以信号P221与信号P231彼此反相,并且信号N221与信号N231彼此反相。因此,因为信号S241与信号S251彼此反相,所以驱动器部DRV11将信号SIG1设为高电平电压VH或低电平电压VL,并且因为信号S242与信号S252彼此反相,所以驱动器部DRV12将信号SIG2设为高电平电压VH或低电平电压VL。此时,由于信号P221与信号N221彼此反相并且信号P231与信号N231彼此反相,所以信号S241与信号S242彼此反相并且信号S251与信号S252彼此反相。因此,当信号SIG1是高电平电压VH时,信号SIG2变为低电平电压VL,并且当信号SIG1是低电平电压VL时,信号SIG2变为高电平电压VH。同样适用于信号SIG3至SIG6。因此,相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图12A和图12B),在操作模式M1中,发送器2通过差分信号将数据发送至接收器。

图34示出发送部70在操作模式M2中的操作实例。图35示出驱动器部DRV11至DRV13在操作模式M2中的操作。在操作模式M2中,控制部220将表示“1”的控制信号MB提供至选择器221至226,并且控制选择器221选择并输出信号S13,控制选择器222选择并输出信号S11,控制选择器223选择并输出信号S12,控制选择器224选择并输出信号S16,控制选择器225选择并输出信号S14,并且控制选择器226选择并输出信号S15。

因此,如图35所示,例如,当信号S11、S12和S13分别是“1”、“0”和“0”时,信号P241和N241分别变为“0”和“1”,信号P242和N242分别变为“1”和“0”,并且信号P243和N243分别变为“0”和“0”。因此,因为信号P241和N241分别是“0”和“1”,所以驱动器部DRV11将信号SIG1设为高电平电压VH。此外,因为信号P242和N242分别是“1”和“0”,所以驱动器部DRV12将信号SIG2设为低电平电压VL。此外,因为信号P243和N243分别是“0”和“0”,所以驱动器部DRV13将信号SIG3设为中电平电压VM。因此,相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图14),在操作模式M2中,发送器2通过三相信号将数据发送至接收器。

图36示出发送部70在操作模式M3中的操作实例。相似于操作模式M1中的情况,在操作模式M3中,控制部220将表示“0”的控制信号MB提供至选择器221至226,并且分别控制选择器221至226选择并输出非电路211至216的输出信号。因此,例如,信号P241与信号N241彼此反相,并且驱动器部DRV11将信号SIG1设为高电平电压VH或低电平电压VL。同样适用于信号SIG2至SIG6。因此,相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图16),在操作模式M3中,发送器2通过单相信号将数据发送至接收器。

如上所述,在发送器2中,不论相应信号SIG1至SIG6的电压电平如何,四个晶体管253、254、263和264中的两个都进入导通状态。具体地,例如,两个晶体管253和263进入导通状态以便生成高电平电压VH,两个晶体管254和264进入导通状态以便生成低电平电压VL,并且两个晶体管253和264或两个晶体管254和263进入导通状态以便生成中电平电压VM。因此,在发送器2中,能够轻易实现阻抗匹配并降低相应信号SIG1至SIG6的波形受干扰的可能性,这使得能够增强通信质量。

此外,在发送器2中,两个晶体管进入导通状态以便通过戴维宁端接生成中电平电压VM。因此,例如,与驱动器部中的两个晶体管63和64都进入断开状态以生成中电平电压VM的情况相比较,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发送器1一样,允许信号SIG1至SIG6更快速地发送。因此,在发送器2中,允许眼睛扩展并允许抖动降低,这使得能够增强通信质量。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不论相应信号SIG1至SIG6的电压电平如何,四个晶体管中的两个都进入导通状态,这使得能够增强通信质量。

(变型2-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非电路211至216以及选择器221至226设置在串行器SER1至SER6与触发器231至236之间;然而,配置不限于此。以下将通过给出实例详细描述本变型。

图37示出根据本变型的发送器2A中的发送部70A的配置实例。发送部70A包括编码器261至266。编码器261的输入端子In1提供有信号S13,其输入端子In2提供有信号S11,其输入端子M提供有控制信号MB,并且其输出端子Out1和Out2分别连接至触发器231的两个输入端子。编码器262的输入端子In1提供有信号S11,其输入端子In2提供有信号S12,其输入端子M提供有控制信号MB,并且其输出端子Out1和Out2分别连接至触发器232的两个输入端子。编码器263的输入端子In1提供有信号S12,其输入端子In2提供有信号S13,其输入端子M提供有控制信号MB,并且其输出端子Out1和Out2分别连接至触发器233的两个输入端子。编码器264的输入端子In1提供有信号S16,其输入端子In2提供有信号S14,其输入端子M提供有控制信号MB,并且其输出端子Out1和Out2分别连接至触发器234的两个输入端子。编码器265的输入端子In1提供有信号S14,其输入端子In2提供有信号S15,其输入端子M提供有控制信号MB,并且其输出端子Out1和Out2分别连接至触发器235的两个输入端子。编码器266的输入端子In1提供有信号S15,其输入端子In2提供有信号S16,其输入端子M提供有控制信号MB,并且其输出端子Out1和Out2分别连接至触发器236的两个输入端子。本文中,在操作模式M1和M3中,控制信号MB变为“0”,并且在操作模式M2(在数据通过三相信号发送的模式中)中,变为“1”。

图38示出编码器261的配置实例。图39示出编码器261的真值表。顺便提及,以下编码器261被描述作为实例;然而,同样适用于编码器262至266。编码器261包括与非电路271至273以及与(AND)电路274和275。与非电路271计算输入至输入端子In1的信号SI1(在编码器261的情况下,信号S13)的反相信号与输入至输入端子M的控制信号MB的反逻辑积。与非电路272计算与非电路271的输出信号与输入至输入端子In2的信号SI2(在编码器261的情况下,信号S11)的反逻辑积。与非电路273计算与非电路271的输出信号、控制信号MB与信号SI2的反逻辑积。与电路274计算与非电路271的输出信号与与非电路272的输出信号的逻辑积,并从输出端子Out1输出计算的逻辑积作为信号SO1。与电路275计算与非电路273的输出信号与信号SI2的逻辑积,并从输出端子Out2输出计算的逻辑积作为信号SO2。

图40示出驱动器部DRV11至DRV13在操作模式M2中的操作。例如,当信号S11、S12和S13分别是“1”、“0”和“0”时,信号S241和S251分别变为“0”和“1”,信号S242和S252分别变为“1”和“0”,并且信号S243和S253分别变为“0”和“0”。因此,例如,因为信号S243和S253分别是“0”和“0”,所以驱动器部DRV13将信号SIG3设为中电平电压VM。

以此方式,在发送部70A中,例如,通过使得信号S241和S251分别为“0”和“1”,信号SGI1被设为高电平电压VH,通过使得信号S241和S251分别为“1”和“0”,信号SIG1被设为低电平电压VL,并且通过使得信号S241和S251分别为“0”和“0”,信号SIG1被设为中电平电压VM。因此,在发送部70A中,为了生成中电平电压VM,驱动器部DRV21的四个晶体管253、254、263和264中的两个晶体管253和264进入导通状态。具体地,例如,在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发送部70中,为了生成中电平电压VM,两个晶体管253和264或两个晶体管254和263进入导通状态。另一方面,在根据本变型的发送部70A中,两个晶体管253和254不断进入导通状态。因此,在发送部70A中,例如,能够降低中电平电压VM由于进入导通状态的晶体管改变的事实而变化的可能性,并且因此允许通信质量增强。

(变型2-2)

此外,电路配置不限于上述的那些,并且可采用各种电路配置。以下将通过给出实例详细描述本变型。

图41示出根据本变型的发送器2B中的发送部70B的配置实例。发送部70B包括编码器411至416、选择器421至426、触发器(F/F)431至436、选择器437至439和441至446以及驱动器部DRV21至DRV26。

编码器411的输入端子In1提供有信号S11,其输入端子In2提供有信号S13,其输出端子Out1连接至选择器421,并且其输出端子Out2至Out4连接至触发器431。编码器412的输入端子In1提供有信号S12,其输入端子In2提供有信号S11,其输出端子Out1连接至选择器422,并且其输出端子Out2至Out4连接至触发器432。编码器413的输入端子In1提供有信号S13,其输入端子In2提供有信号S12,其输出端子Out1连接至选择器423,并且其输出端子Out2至Out4连接至触发器433。编码器414的输入端子In1提供有信号S14,其输入端子In2提供有信号S16,其输出端子Out1连接至选择器424,并且其输出端子Out2至Out4连接至触发器434。编码器415的输入端子In1提供有信号S15,其输入端子In2提供有信号S14,其输出端子Out1连接至选择器425,并且其输出端子Out2至Out4连接至触发器435。编码器416的输入端子In1提供有信号S16,其输入端子In2提供有信号S15,其输出端子Out1连接至选择器426,并且其输出端子Out2至Out4连接至触发器436。

图42示出编码器411的配置实例。图43示出编码器411的真值表。顺便提及,以下编码器411被描述作为实例;然而,同样适用于编码器412至416。编码器411包括与非电路471至473以及或非电路474至476。与非电路471计算输入至输入端子In1的信号SI1与输入至输入端子In2的信号SI2的反逻辑积。与非电路472计算信号SI2与与非电路471的输出信号的反逻辑积,并从输出端子Out1输出计算的反逻辑积作为信号SO1。与非电路473计算信号SI1与与非电路471的输出信号的反逻辑积,并从输出端子Out2输出计算的反逻辑积作为信号SO2。或非电路474计算信号SI1与信号SI2的反逻辑和。或非电路475计算信号SI2与或非电路474的输出信号的反逻辑和,并从输出端子Out3输出计算的反逻辑和作为信号SO3。或非电路476计算信号SI1与或非电路474的输出信号的反逻辑和,并从输出端子Out4输出计算的反逻辑和作为信号SO4。

选择器421基于控制信号MB选择并输出信号S11以及从编码器411的输出端子Out1中输出的信号中的一个。选择器422基于控制信号MB选择并输出信号S12以及从编码器412的输出端子Out1中输出的信号中的一个。选择器423基于控制信号MB选择并输出信号S13以及从编码器413的输出端子Out1中输出的信号中的一个。选择器424基于控制信号MB选择并输出信号S14以及从编码器414的输出端子Out1中输出的信号中的一个。选择器425基于控制信号MB选择并输出信号S15以及从编码器415的输出端子Out1中输出的信号中的一个。选择器426基于控制信号MB选择并输出信号S16以及从编码器416的输出端子Out1中输出的信号中的一个。此处,在操作模式M1和M3中,控制信号MB变为“0”,并且在操作模式M2(在数据通过三相信号发送的模式中)中,变为“1”。

触发器431基于时钟信号CLK1采样选择器421的输出信号并输出结果作为信号P431以及信号P431的反相信号N431,并且基于时钟信号CLK1采样从编码器411的相应输出端子Out2至Out4中输出的三个输出信号并输出结果作为信号S451、S461和S471。触发器432基于时钟信号CLK2采样选择器422的输出信号并输出结果作为信号P432以及信号P432的反相信号N432,并且基于时钟信号CLK2采样从编码器412的相应输出端子Out2至Out4中输出的三个输出信号并输出结果作为信号S452、S462和S472。触发器433基于时钟信号CLK1采样选择器423的输出信号并输出结果作为信号P433以及信号P433的反相信号N433,并且基于时钟信号CLK1采样从编码器413的相应输出端子Out2至Out4中输出的三个输出信号并输出结果作为信号S453、S463和S473。触发器434基于时钟信号CLK2采样选择器424的输出信号并输出结果作为信号P434以及信号P434的反相信号N434,并且基于时钟信号CLK2采样从编码器414的相应输出端子Out2至Out4中输出的三个输出信号并输出结果作为信号S454、S464和S474。触发器435基于时钟信号CLK1采样选择器425的输出信号并输出结果作为信号P435以及信号P435的反相信号N435,并且基于时钟信号CLK1采样从编码器415的相应输出端子Out2至Out4中输出的三个输出信号并输出结果作为信号S455、S465和S475。触发器436基于时钟信号CLK2采样选择器426的输出信号并输出结果作为信号P436以及信号P436的反相信号N436,并且基于时钟信号CLK2采样从编码器416的相应输出端子Out2至Out4中输出的三个输出信号并输出结果作为信号S456、S466和S476。

选择器437基于控制信号SINV选择并输出信号P432和N432中的一个。选择器438基于控制信号SINV选择并输出信号P434和N434中的一个,并且选择器439基于控制信号SINV选择并输出信号P436和N436中的一个。

选择器441基于控制信号SEL1选择信号P431和P432中的一个,并输出所选择的信号作为信号S441。选择器442基于控制信号SEL2选择信号N431以及选择器437的输出信号中的一个,并输出所选择的信号作为信号S442。选择器443基于控制信号SEL1选择信号P433和P434中的一个,并输出所选择的信号作为信号S443。选择器444基于控制信号SEL2选择信号N433以及选择器438的输出信号中的一个,并输出所选择的信号作为信号S444。选择器445基于控制信号SEL1选择信号P435和P436中的一个,并输出所选择的信号作为信号S445。选择器446基于控制信号SEL2选择信号N435以及选择器439的输出信号中的一个,并输出所选择的信号作为信号S446。

驱动器部DRV21基于信号S441、S451、S461和S471以及控制信号MB生成信号SIG1。驱动器部DRV22基于信号S442、S452、S462和S472以及控制信号MB生成信号SIG2。驱动器部DRV23基于信号S443、S453、S463和S473以及控制信号MB生成信号SIG3。驱动器部DRV24基于信号S444、S454、S464和S474及控制信号MB生成信号SIG4。驱动器部DRV25基于信号S445、S455、S465和S475及控制信号MB生成信号SIG5。驱动器部DRV26基于信号S446、S456、S466和S476以及控制信号MB生成信号SIG6。

图44示出驱动器部DRV21的配置实例。顺便提及,以下驱动器部DRV21被描述作为实例;然而,同样适用于驱动器部DRV22至DRV26。驱动器部DRV21包括非电路451、选择器452、缓冲电路453和454、非电路461、选择器462和463以及缓冲电路464和465。非电路451反转信号S441并输出反相信号。选择器452基于控制信号MB选择并输出信号S451以及非电路451的输出信号中的一个。缓冲电路453基于信号S441生成信号UP1。缓冲电路454基于选择器452的输出信号生成信号DN1。非电路461反转信号S441并输出反相信号。选择器462选择并输出信号S461和S441中的一个。选择器463选择并输出信号S471以及非电路461的输出信号中的一个。缓冲电路464基于选择器462的输出信号生成信号UP2。缓冲电路465基于选择器463的输出信号生成信号DN2。

利用该配置,驱动器部DRV21基于信号S441、S451、S461和S471以及控制信号MB,将输出端子Tout1的电压设为三个电压(高电平电压VH、中电平电压VM和低电平电压VL)中的一个。

具体地,当控制信号MB是“0”时,选择器452选择并输出非电路451的输出信号,选择器462选择并输出信号S441,并且选择器463选择并输出非电路461的输出信号。因此,响应于信号S441,驱动器部DRV21将输出端子Tout1的电压设为高电平电压VH或低电平电压VL。具体地,当信号S441是“1”时,信号UP1和UP2都变为“1”并且信号DN1和DN2都变为“0”。因此,晶体管253和263进入导通状态并且晶体管254和264进入断开状态,并且终端Tout1的电压被设为高电平电压VH。此外,当信号S441是“0”时,信号DN1和DN2都变为“1”并且信号UP1和UP2都变为“0”。因此,晶体管254和264进入导通状态并且晶体管253和263进入断开状态,并且端子Tout1的电压被设为低电平电压VL。

此外,当控制信号MB是“1”时,选择器452选择并输出信号S451,选择器462选择并输出信号S461,并且选择器463选择并输出信号S471。因此,响应于信号S441、S451、S461和S471,驱动器部DRV21将输出端子Tout1的电压设为高电平电压VH、中电平电压VM和低电平电压VL中的一个。具体地,例如,当信号S441、S451、S461和S471分别是“1”、“0”、“1”和“0”时,信号UP1和UP2都变为“1”并且信号DN1和DN2都变为“0”。因此,晶体管253和263进入导通状态并且晶体管254和264进入断开状态,并且端子Tout1的电压被设为高电平电压VH。此外,例如,当信号S441、S451、S461和S471分别是“0”、“1”、“0”和“1”时,信号DN1和DN2都变为“1”并且信号UP1和UP2都变为“0”。因此,晶体管254和264进入导通状态并且晶体管253和263进入断开状态,并且端子Tout1的电压被设为低电平电压VL。此外,例如,当信号S441、S451、S461和S471分别是“1”、“1”、“0”和“0”时,信号UP1和DN1都变为“1”并且信号UP2和DN2都变为“0”。因此,晶体管253和254进入导通状态,并且晶体管263和264进入断开状态。此时,在驱动器部DRV11中,实现戴维宁端接,并且端子Tout1的电压被设为中电平电压VM。

图45A和图45B均示出发送部70B在操作模式M1中的操作实例,其中,图45A示出一个操作状态,并且图45B示出另一操作状态。在操作模式M1中,控制部220将表示“0”的控制信号MB提供至选择器421至426,并且分别控制选择器421至426选择并输出信号S11至S16。然后,相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图12A和图12B),控制部220将控制信号SEL1提供至选择器441并控制选择器441交替选择并输出信号P431和信号P432,并且将控制信号SEL2提供至选择器442并控制选择器442交替选择并输出信号N431以及选择器437的输出信号(信号N432)。此外,控制部220将表示“0”的控制信号MB提供至驱动器部DRV21至DRV26,并且控制例如,驱动器部DRV21基于信号S441生成信号SIG1并且控制驱动器部DRV22基于信号S442生成信号SIG2。因此,相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图12A和图12B),在操作模式M1中,发送器2B通过差分信号将数据发送至接收器。

图46示出发送部70B在操作模式M2中的操作实例。图47示出驱动器部DRV21至DRV23在操作模式M2中的操作。在操作模式M2中,控制部220将表示“1”的控制信号MB提供至选择器421至426,并且分别控制选择器421至426选择并输出编码器411至416的输出端子Out1的输出信号。然后,控制部220将表示“1”的控制信号MB提供至驱动器部DRV21至DRV26,并且可控制例如,驱动器部DRV21基于信号S441、S451、S461和S471生成信号SIG1。

因此,如图47所示,例如,当信号S11、S12和S13分别是“1”、“0”和“0”时,信号S441、S451、S461和S471分别变为“1”、“0”、“1”和“0”,并且信号S442、S452、S462和S472分别变为“0”、“1”、“0”和“1”,并且信号S443、S453、S463和S473分别变为“1”、“1”、“0”和“0”。因此,因为信号S441、S451、S461和S471分别是“1”、“0”、“1”和“0”,所以驱动器部DRV21将信号SIG1设为高电平电压VH。此外,因为信号S442、S452、S462和S472分别是“0”、“1”、“0”和“1”,所以驱动器部DRV22将信号SIG2设为低电平电压VL。此外,因为信号S443、S453、S463和S473分别是“1”、“1”、“0”和“0”,所以驱动器部DRV23将信号SIG3设为中电平电压VM。因此,相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图14),在操作模式M2中,发送器2B通过三相信号将数据发送至接收器。

图48示出发送部70B在操作模式M3中的操作实例。相似于操作模式M1中的情况,在操作模式M3中,控制部220将表示“0”的控制信号MB提供至选择器421至426,并且分别控制选择器421至426选择并输出信号S11至S16。然后,控制部220将表示“0”的控制信号MB提供至驱动器部DRV21至DRV26,并且可控制例如,驱动器部DRV21基于信号S441生成信号SIG1。因此,相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图16),在操作模式M3中,发送器2B通过单相信号将数据发送至接收器。

以此方式,在发送部70B中,例如,通过使得信号S441、S451、S461和S471分别为“1”、“0”、“1”和“0”,信号SGI1被设为高电平电压VH,通过使得信号S441、S451、S461和S471分别为“0”、“1”、“0”和“1”,信号SIG1被设为低电平电压VL,并且通过使得信号S441、S451、S461和S471分别为“1”、“1”、“0”和“0”,信号SIG1被设为中电平电压VM。因此,在驱动器部DRV21中,四个晶体管253、254、263和264中的彼此连接的两个晶体管253和254进入导通状态,以生成中电平电压VM。具体地,例如,为了生成中电平电压VM,在根据上述变型2-1的发送部70A中,未彼此连接的两个晶体管253和264进入导通状态,然而在根据本变型的发送部70B中,彼此连接的两个晶体管253和254进入导通状态。因此,能够降低波形受干扰的可能性,并且因此,允许通信质量增强。

<3.应用例>

接下来,将描述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型中的任一个中描述的发送器的应用例。

图49示出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等中的任一个的发送器应用至的智能手机700(多功能移动电话)的外观。智能手机700安装有各种设备,并且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等中的任一个的发送器应用至在设备之间交换数据的通信系统。

图50示出在智能手机700中使用的应用处理器710的配置实例。应用处理器71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711、存储器控制部712、电源控制部713、外部接口714、图形处理单元(GPU)715、媒体处理部716、显示控制部717以及移动行业处理器接口(MIPI)718。在该实例中,CPU 711、存储器控制部712、电源控制部713、外部接口714、GPU 715、媒体处理部716以及显示控制部717连接至系统总线719,并且允许它们通过系统总线719彼此交换数据。

CPU 711根据程序处理在智能手机700中处理的各种信息。存储器控制部712控制当CPU 711执行信息处理时所使用的存储器901。电源控制部713控制智能手机700的电源。

外部接口714是与外部设备通信的接口,并且在该实例中,该外部接口连接至无线通信部902和图像传感器810。无线通信部902执行与移动电话的基站的无线通信,并且例如,可包括基带部、射频(RF)前端部等。图像传感器810获取图像,并且例如,可包括CMOS传感器。

GPU 715执行图像处理。媒体处理部716处理诸如音频、字符以及数字的信息。显示控制部717通过MIPI接口718控制显示器904。MIPI接口718向显示器904发送图像信号。作为图像信号,例如,可使用YUV格式、RGB格式等的信号。例如,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等中的任一个的发送器可应用至MIPI接口718。

图51示出图像传感器810的配置实例。图像传感器810包括传感器部811、图像信号处理器(ISP)812、联合图像专家组(JPEG)编码器813、CPU 814、随机存取存储器(RAM)815、只读存储器(ROM)816、电源控制部817、内部集成电路(I2C)接口818以及MIPI接口819。在该实例中,这些块均连接至系统总线820,并且允许它们通过系统总线820彼此交换数据。

传感器部811获取图像,并且例如,可由CMOS传感器配置。ISP 812对通过传感器部811获取的图像执行预定处理。JPEG编码器813对通过ISP 812处理的图像进行编码以生成JPEG格式的图像。CPU 814根据程序控制图像传感器810的块中的每一个。RAM 815是当CPU 814执行信息处理时所使用的存储器。ROM 816在其中存储由CPU 814执行的程序。电源控制部817控制图像传感器810的电源。I2C接口818从应用处理器710接收控制信号。此外,尽管未示出,但是图像传感器810还从应用处理器710接收除了控制信号以外的时钟信号。具体地,图像传感器810被配置为基于各种频率的时钟信号操作。MIPI接口819向应用处理器710发送图像信号。作为图像信号,例如,可使用YUV格式、RGB格式等的信号。例如,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等中的任一个的发送器可应用至MIPI接口819。

在上文中,尽管已参考电子装置的实施方式、变型和应用例描述了该技术,但是该技术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等,并且可进行各种变型。

例如,在上述相应实施方式中,发送部生成六个信号SIG1至SIG6;然而,信号的数量不限于此。替换地,例如,发送部可生成五个或更少信号或七个或更多信号。在图52中示出发送部生成四个信号的情况的实例。

应注意,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效果是示例性并非限制性的。通过本技术实现的效果可以是除上述的那些效果以外的效果。

应注意,本技术可如下配置。

(1)一种基于第一信号、第二信号和第三信号来设定第一输出端子、第二输出端子和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的发送器,该发送器包括:

第一发送部,被配置为基于第一信号和第三信号设定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

第二发送部,被配置为基于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设定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以及

第三发送部,被配置为基于第二信号和第三信号设定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

(2)根据(1)所述的发送器,

其中,第一输出端子、第二输出端子和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各自被设为第一电压值、第二电压值以及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之间的第三电压值中的一个。

(3)根据(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器,

其中,第一发送部被配置为基于第一信号与第三信号之间的逻辑运算的结果来设定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

第二发送部被配置为基于第二信号与第一信号之间的逻辑运算的结果来设定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并且

第三发送部被配置为基于第三信号与第二信号之间的逻辑运算的结果来设定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

(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器,

其中,第一发送部被配置为使得第一信号与第三信号之间的逻辑运算的结果控制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是否被设为第三电压值,

第二发送部被配置为使得第二信号与第一信号之间的逻辑运算的结果控制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是否被设为第三电压值,并且

第三发送部被配置为使得第三信号与第二信号之间的逻辑运算的结果控制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是否被设为第三电压值。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器,

其中,第一发送部被配置为使得当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未被设为第三电压值时,第一信号控制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被设为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中的哪一个,

第二发送部被配置为使得当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未被设为第三电压值时,第二信号控制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被设为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中的哪一个,并且

第三发送部被配置为使得当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未被设为第三电压值时,第三信号控制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被设为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中的哪一个。

(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的发送器,

其中,第一发送部被配置为当第一信号与第三信号相等时,将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设为第三电压值;

第二发送部被配置为当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相等时,将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设为第三电压值;并且

第三发送部被配置为当第二信号与第三信号相等时,将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设为第三电压值。

(7)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器,

其中,第一发送部被配置为当第一信号表示第一逻辑值并且第三信号表示第二逻辑值时,将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设为第三电压值;

第二发送部被配置为当第二信号表示第一逻辑值并且第一信号表示第二逻辑值时,将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设为第三电压值;并且

第三发送部被配置为当第三信号表示第一逻辑值并且第二信号表示第二逻辑值时,将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设为第三电压值。

(8)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器,

其中,第一发送部包括:

第一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基于第一信号和第三信号生成第一控制信号;以及

第一驱动器部,被配置为当第一控制信号有效时,将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设为第三电压值,

第二发送部包括:

第二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基于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生成第二控制信号;以及

第二驱动器部,被配置为当第二控制信号有效时,将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设为第三电压值,并且

第三发送部包括:

第三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基于第二信号和第三信号生成第三控制信号;以及

第三驱动器部,被配置为当第三控制信号有效时,将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设为第三电压值。

(9)根据(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器,

其中,第一驱动器部被配置为当第一控制信号无效时,基于第一信号将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设为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中的一个,

第二驱动器部被配置为当第二控制信号无效时,基于第二信号将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设为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中的一个,并且

第三驱动器部被配置为当第三控制信号无效时,基于第三信号将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设为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中的一个。

(10)根据(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器,

其中,第一驱动器部被配置为当第一控制信号无效时,基于第一信号和第三信号将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设为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中的一个,

第二驱动器部被配置为当第二控制信号无效时,基于第二信号和第一信号将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设为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中的一个,并且

第三驱动器部被配置为当第三控制信号无效时,基于第三信号和第二信号将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设为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中的一个。

(11)根据(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器,

其中,第一驱动器部被配置为当第一控制信号无效时,基于第一信号与第三信号是否相等,将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设为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中的一个,

第二驱动器部被配置为当第二控制信号无效时,基于第二信号与第一信号是否相等,将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设为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中的一个,并且

第三驱动器部被配置为当第三控制信号无效时,基于第三信号与第二信号是否相等,将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设为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中的一个。

(12)根据(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器,

其中,第一驱动器部、第二驱动器部和第三驱动器部中的每一个包括:

第一开关,在第一电源与输出节点之间的信号路径中;以及

第二开关,在第二电源与输出节点之间的信号路径中,

其中,第一驱动器部、第二驱动器部和第三驱动器部中的每一个被配置为:

通过闭合第一开关并断开第二开关而将其输出节点设为第一电压值;

通过断开第一开关并闭合第二开关而将其输出节点设为第二电压值;并且

通过断开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这两者而将其输出节点设为第三电压值。

(13)根据(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器,

其中,第一发送部包括:

第一驱动器部,被配置为设定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以及

第一控制电路,被配置为控制第一驱动器部,使得

当第一信号与第三信号相等时,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被设为第三电压值,并且

当第一信号与第三信号不同时,基于第一信号,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被设为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中的一个,

第二发送部包括:

第二驱动器部,被配置为设定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以及

第二控制电路,被配置为控制第二驱动器部,使得

当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相等时,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被设为第三电压值,并且

当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不同时,基于第二信号,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被设为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中的一个,并且

第三发送部包括:

第三驱动器部,被配置为设定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以及

第三控制电路,被配置为控制第三驱动器部,使得

当第三信号与第二信号相等时,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被设为第三电压值,并且

当第三信号与第二信号不同时,基于第三信号,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被设为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中的一个。

(14)根据(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器,

其中,第一驱动器部、第二驱动器部和第三驱动器部中的每一个包括:

第一开关,在第一电源与输出节点之间的第一信号路径中;

第二开关,在第一电源与输出节点之间的第二信号路径中;

第三开关,在第二电源与输出节点之间的第三信号路径中;以及

第四开关,在第二电源与输出节点之间的第四信号路径中,并且

其中,第一驱动器部、第二驱动器部和第三驱动器部中的每一个被配置为:

通过闭合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并断开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而将其输出节点设为第一电压值;

通过断开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并闭合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而将其输出节点设为第二电压值;并且

通过闭合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中的一个并闭合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中的一个而将其输出节点设为第三电压值。

(15)一种基于第一信号、第二信号和第三信号来设定第一输出端子、第二输出端子和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的发送器,发送器至少以差分发送模式和三相发送模式能够操作,该发送器包括:

第一发送部,被配置为:

当发送器以差分发送模式操作时,基于第一信号设定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并且

当发送器以三相发送模式操作时,基于第一信号和第三信号设定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

第二发送部,被配置为:

当发送器以差分发送模式操作时,基于第二信号设定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并且

当发送器以三相发送模式操作时,基于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设定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以及

第三发送部,被配置为:

当发送器以差分发送模式操作时,基于第三信号设定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并且

当发送器以三相发送模式操作时,基于第三信号和第二信号设定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

(16)根据(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器,

其中,当发送器以三相发送模式操作时,第一输出端子、第二输出端子和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各自被设为第一电压值、第二电压值以及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之间的第三电压值中的一个。

(17)根据(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器,

其中,第一发送部被配置为使得当发送器以三相发送模式操作时,第一信号与第三信号之间的比较的结果控制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是否被设为第三电压值,

第二发送部被配置为使得当发送器以三相发送模式操作时,第二信号与第一信号之间的比较的结果控制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是否被设为第三电压值,并且

第三发送部被配置为使得当发送器以三相发送模式操作时,第三信号与第二信号之间的比较的结果控制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是否被设为第三电压值。

(18)根据(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器,

其中,第一发送部被配置为使得当发送器以三相发送模式操作并且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未被设为第三电压值时,第一信号控制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被设为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中的哪一个,

第二发送部被配置为使得当发送器以三相发送模式操作并且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未被设为第三电压值时,第二信号控制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被设为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中的哪一个,并且

第三发送部被配置为使得当发送器以三相发送模式操作并且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未被设为第三电压值时,第三信号控制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被设为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中的哪一个。

(19)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发送器,基于第一信号、第二信号和第三信号设定第一输出端子、第二输出端子和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该发送器包括:

第一发送部,被配置为基于第一信号和第三信号设定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

第二发送部,被配置为基于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设定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以及

第三发送部,被配置为基于第二信号和第三信号设定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以及

接收器,连接至第一输出端子、第二输出端子和第三输出端子中的至少一个。

(20)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根据(19)所述的通信系统;

图像传感器,获取图像数据并且经由发送器发送图像数据;以及

处理器,经由接收器接收图像数据并且对图像数据执行处理。

(21)一种发送器,包括:

第一发送部,被配置为基于第一信号、第二信号和第三信号中的第一信号和第三信号设定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以及

第二发送部,被配置为基于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设定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

(22)根据(21)所述的发送器,其中,发送部中的每一个将对应输出端子的电压设为第一电压、第二电压以及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之间的第三电压中的任一个。

(23)根据(22)所述的发送器,其中,

当第一信号等于第三信号时,第一发送部将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设为第三电压,并且

当第一信号等于第二信号时,第二发送部将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设为第三电压。

(24)根据(22)所述的发送器,其中,

当第三信号表示预定第一逻辑并且第一信号表示预定第二逻辑时,第一发送部将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设为第三电压,并且

当第一信号表示第一逻辑并且第二信号表示第二逻辑时,第二发送部将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设为第三电压。

(25)

根据(2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器,其中,

第一发送部包括:

第一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基于第一信号和第三信号生成第一控制信号,以及

第一驱动器部,被配置为当第一控制信号有效时,将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设为第三电压,并且

第二发送部包括:

第二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基于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生成第二控制信号,以及

第二驱动器部,被配置为当第二控制信号有效时,将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设为第三电压。

(26)

根据(25)所述的发送器,其中,第一控制电路的电路配置等同于第二控制电路的电路配置。

(27)

根据(25)或(26)所述的发送器,其中,

当第一控制信号无效时,第一驱动器部基于第一信号选择性地将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设为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中的一个,并且

当第二控制信号无效时,第二驱动器部基于第二信号选择性地将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设为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中的一个。

(28)

根据(25)或(26)所述的发送器,其中,

当第一控制信号无效时,第一驱动器部基于第一信号和第三信号选择性地将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设为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中的一个,并且

当第二控制信号无效时,第二驱动器部基于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选择性地将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设为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中的一个。

(29)

根据(28)所述的发送器,其中,

第一驱动器部基于第一信号是否等于第三信号而将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选择性设为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中的一个,并且

第二驱动器部基于第一信号是否等于第二信号而将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选择性设为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中的一个。

(30)

根据(25)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器,其中,

驱动器部中的每一个包括:

第一开关,具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端子被引导至生成对应于第一电压的电压的第一电源,并且第二端子被引导至驱动器部的输出端子,以及

第二开关,具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端子被引导至生成对应于第二电压的电压的第二电源,并且第二端子被引导至驱动器部的输出端子,

驱动器部中的每一个使第一开关进入导通状态并且使第二开关进入断开状态,以便将驱动器部的输出端子的电压设为第一电压,

驱动器部中的每一个使第二开关进入导通状态并且使第一开关进入断开状态,以便将驱动器部的输出端子的电压设为第二电压,并且

驱动器部中的每一个使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入断开状态,以便通过一个或多个终端电阻器将驱动器部的输出端子的电压设为第三电压。

(31)

根据(2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器,其中,

第一发送部包括:

第一驱动器部,被配置为设定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以及

第一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当第一信号等于第三信号时,控制第一驱动器部将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设为第三电压,并且当第一信号不同于第三信号时,基于第一信号将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选择性设为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中的一个,并且

第二发送部包括:

第二驱动器部,被配置为设定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以及

第二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当第一信号等于第二信号时,控制第二驱动器部将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设为第三电压,并且当第一信号不同于第二信号时,基于第二信号将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选择性设为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中的一个。

(32)

根据(31)所述的发送器,其中,

驱动器部中的每一个包括:

第一开关,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端子被引导至生成对应于第一电压的电压的第一电源,并且第二端子被引导至驱动器部的输出端子,

第二开关,具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端子被引导至第一电源,并且第二端子被引导至驱动器部的输出端子,

第三开关,具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端子被引导至生成对应于第二电压的电压的第二电源,并且第二端子被引导至驱动器部的输出端子,以及

第四开关,具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端子被引导至第二电源,并且第二端子被引导至驱动器部的输出端子,

驱动器部中的每一个使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入导通状态并且使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进入断开状态,以便将驱动器部的输出端子的电压设为第一电压,

驱动器部中的每一个使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进入导通状态并且使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入断开状态,以便将驱动器部的输出端子的电压设为第二电压,并且

驱动器部中的每一个使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中的一个进入导通状态并且使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中的一个进入导通状态,以便将驱动器部的输出端子的电压设为第三电压。

(33)

根据(32)所述的发送器,其中,驱动器部中的每一个使第一开关和第三开关进入导通状态,以便将驱动器部的输出端子的电压设为第三电压。

(34)

根据(33)所述的发送器,其中,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子与第三开关的第二端子之间的电阻值小于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子与第四开关的第二端子之间的电阻值。

(35)

根据(21)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器,其中,

提供包括一个操作模式的多个操作模式,

在所述一个操作模式中,第一发送部基于第一信号和第三信号设定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并且

在所述一个操作模式中,第二发送部基于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设定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

(36)

根据(21)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器,进一步包括:

第三发送部,被配置为基于第二信号和第三信号设定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

(37)

根据(36)所述的发送器,进一步包括:

第一串行器,被配置为生成第一信号;

第二串行器,被配置为生成第二信号;以及

第三串行器,被配置为生成第三信号。

(38)

根据(37)所述的发送器,其中,

第一输出端子、第二输出端子和第三输出端子的布置顺序不同于第一串行器、第二串行器和第三串行器的布置顺序。

(39)

一种发送器,包括:

第一发送部,包括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一驱动器部,该第一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基于第一信号、第二信号和第三信号中的第一信号和第三信号生成第一控制信号,并且该第一驱动器部被配置为当第一控制信号有效时,将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设为第三电压;并且

第二发送部包括第二控制电路和第二驱动器部,该第二控制电路的电路配置与第一控制电路的电路配置相同,并且该第二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基于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生成第二控制信号,并且该第二驱动器部被配置为当第二控制信号有效时,将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设为第三电压。

(40)

一种发送器,包括

单元输出部,包括第一发送部、第二发送部和第三发送部,第一发送部生成并输出第一值,第二发送部生成并输出第二值,并且第三发送部生成并输出第三值,其中,

发送部中的每一个基于第一信号、第二信号和第三信号中的,在发送部之间不同的两个信号生成所述值。

(41)

一种通信系统,设置有发送器和接收器,

该发送器包括:

第一发送部,被配置为基于第一信号、第二信号和第三信号中的第一信号和第三信号设定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以及

第二发送部,被配置为基于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设定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

(42)

根据(4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发送器是获取并发送图像数据的图像传感器,并且

接收器是接收图像数据并基于图像数据执行预定处理的处理器。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只要在所附权利要求或者其等同物的范围内,根据设计需要和其他因素,可做出各种变型、组合、子组合以及更改。

参考符号列表

1、2 发送器

4至6 通信系统

9 处理部

10、10A、10B、10E至10H、70、70A、70B 发送部

20、220 控制部

20A 时钟信号生成部

21至26 异或电路

31至36 触发器(F/F)

37至39、41至46 选择器

41E至46E、41F至46F 与非电路

51E至56E 异或电路

51F至56F 异或非电路

61E至66E 选择器

51至56 或电路

61、62 与电路

63、64 晶体管

65至67 电阻器

101至106 发送线

110、120、130 接收器

111至113、121、122、131至136 接收器部

116、124至126、138 电阻器

117、127至129、139 放大器

211至216 非电路

221至226 选择器

231至236 触发器(F/F)

237至239、241至246 选择器

251、262 非电路

252、261 缓冲电路

253、254、263、264 晶体管

255至257、265至267 电阻器

271至273 与非电路

274、275 与电路

411至416 编码器

421至426 选择器

431至436 触发器(F/F)

437至439、441至446 选择器

451、461 非电路

452、462、463 选择器

453、454、464、465 缓冲电路

471至473 与非电路

474至476 或非电路

700 智能手机

710 应用处理器

711 CPU

712 存储器控制部

713 电源控制部

714 外部接口

715 GPU

716 媒体处理部

717 显示控制部

718 MIPI接口

719 系统总线

810 图像传感器

811 传感器部

812 ISP

813 JPEG编码器

814 CPU

815 RAM

816 ROM

817 电源控制部

818 I2C接口

819 MIPI接口

820 系统总线

901 存储器

902 无线通信部

CLK、CLK1、CLK2 时钟信号

SEL1、SEL2、SINV、MA、MB 控制信号

DATA1至DATA6 并行信号

DRV1至DRV6、DRV11至DRV16、DRV21至DRV26 驱动器部

ESD1至ESD6ESD 保护电路

MSEL 模式选择信号

PAD1至PAD6 衬垫

P31至P36、P221至P226、P231至P236、P431至P436、N31至N36、N221至N226、N231至N236、N431至N436、S11至S16、S31至S36、S41至S46、S51至S56、S241至S246、S251至S256、S441至S446、S451至S456、S461至S466、S471至S476、UP、UP1、UP2、DN、DN1、DN2 信号

SER1至SER6 串行器

SIG1至SIG6 信号

Tin11、Tin12、Tin21至Tin23、Tin31 输入端子

Tout1至Tout6 输出端子

VH 高电平电压

VL 低电平电压

VM 中电平电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