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终端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343137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终端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标准化组织3gpp(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目前正在讨论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和基于lte系统的lte-a(lte-advanced:lte-增强版)系统的规格。针对lte,策划规定了lte版本(release)8到版本12作为国际规格。此外,lte版本10以后称作lte-增强版,作为第4代移动通信(4g,4th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

在lte中,在下行传送中使用ofdma(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正交频分多址)。此外,在上行传送中使用dft-s-fdma(discretefouriertransform-spread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多址)或sc-fdma(singlecarrier-fdma:单载波fdma)。在ofdma等中,子载波正交,在子载波之间不会产生干扰,因此,在小区内的用户间(或终端间)的数据传送中,能够不产生干扰。

另一方面,从2013年前后开始,接着4g开始了第5世代移动通信(5g,5th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的讨论。作为5g中导入的技术,正在对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nonorthogonalmultipleaccess)进行讨论。在3gpp中,针对lte版本13以后的规格化,开始讨论非正交多址接入的导入。作为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还正在讨论ftn(faster-than-nyquist:快于奈奎斯特),fmbc(filterbankmulticarrier:滤波器组多载波)和superpositioncoding(分层调制)等。

作为与这样的无线通信相关的技术,例如存在以下技术。即,存在如下的方法和装置:位于通信网络的相邻基站小区的扩大范围区内的用户装置(ue)将消除来自其他小区的发送的干扰的ue能力通知给包含有低功率小区的宏小区等服务基站。根据该技术,能够针对同种网络和不同种网络双方,最佳并且有益地决定范围的扩大。

此外,还存在如下技术:设定将上位层和下位层重叠时的信号功率比率即分层比率、能够从位映射的模式候选以允许重复的方式选择2个模式的映射模式(mappingpattern)、以及通过信号序列对2映射模式进行混合的比例,作为分层参数。根据该技术,能够得到在分层调制中可以灵活地对各回线质量进行调整的通信系统。

并且,还存在如下的无线通信系统:将从n台终端通知的n×n个传播环境信息集中,将多个不同的通信服务汇总为1个而进行调度,在多个不同的通信服务范围内选择传播环境良好的终端和向终端提供的通信服务。根据该技术,将多个通信服务汇总为1个而进行调度,能够实现无线通信的运用性的提高。

进而,还存在如下的无线基站:从与各用户终端的信道增益对应的各用户组选择用户终端,根据按照每个用户组而固定分配的发送功率来决定在任意的无线资源被非正交复用的用户集。该情况下,在无线基站中,针对用户集的各用户终端,以按照每个用户组分配的发送功率来发送下行链路信号。根据该技术,将来能够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最佳的链路自适应。

进而,还存在如下的无线基站:按照每个子带对针对多个用户终端中的各个用户终端的下行数据进行复用,按照每个子带,使用对多个用户终端中的各个用户终端分配的发送功率进行发送。根据该技术,将来能够实现适合于无线通信系统的链路自适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4-519235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4/030501号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06/075372号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5-12458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4-20427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lte系统中导入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下,存在基站装置针对虽然对应了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但未对应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装置应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该情况下,在终端装置中,无法针对从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去除干扰或对无线信号进行解调,存在进行重发、多址接入方式的切换等的情况。其结果是,无线通信系统的传送速度(或吞吐量)成为一定速度以下,无法满足由qos(qualityofservice:服务质量)指定的保证速度、最大发送延迟等。进而,在传送对象是动态图像的情况下,还存在产生所谓丢帧等的情况。因此,在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中无法适当进行无线通信。

针对上述的技术,例如,即使ue能够向服务基站装置通知消除来自其他小区的发送的干扰的ue能力,也存在基站装置针对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对应的终端应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该情况下,如上所述,也存在无法在ue和基站之间适当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针对上述的其他技术也同样,也存在基站装置针对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对应的终端应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也存在在与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对应的终端装置之间无法适当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

因此,本发明提供能够适当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终端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此外,本发明提供能够实现吞吐量的改善的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终端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一个方式,在具有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且在所述基站装置和所述终端装置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所述基站装置或所述终端装置具有确定部,该确定部根据第1信息和第2信息中的至少一方,确定根据所述终端装置的性能或能力而被分类的所述终端装置的类别,其中,该第1信息表示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所述终端装置的性能或能力,该第2信息表示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所述终端装置的性能或能力。

发明的效果

能够提供能适当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终端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此外,能够提供实现了吞吐量的改善的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终端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2是示出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3是示出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例的图。

图4是示出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例的图。

图5是示出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例的图。

图6是示出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例的图。

图7是示出分层调制的例的图。

图8是示出分层调制的例的图。

图9是示出分层调制的例的图。

图10是示出基站的结构例的图。

图11是示出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12是示出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13是示出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14是示出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15是示出无线回线控制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16是示出基站的结构例的图。

图17是示出无线回线控制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18是示出基站的结构例的图。

图19是示出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20是示出非正交调制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21是示出非正交调制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22是示出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23是示出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24是示出非正交解调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25是示出非正交解调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26是示出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27是示出无线回线控制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28是示出基站的结构例的图。

图29是示出基站的结构例的图。

图30是示出终端的结构例的图。

图31是示出无线回线控制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32是示出终端的结构例的图。

图33是示出无线回线控制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34是示出终端的结构例的图。

图35是示出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36是示出非正交调制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37是示出非正交调制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38是示出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39是示出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40是示出非正交解调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41是示出非正交解调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42是示出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43是示出无线回线控制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44是示出终端的结构例的图。

图45是示出终端的结构例的图。

图46是示出基站的结构例的图。

图47是示出发送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48是示出正交/非正交调制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49是示出正交/非正交调制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50是示出正交/非正交调制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51是示出正交/非正交调制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52是示出正交/非正交调制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53是示出发送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54是示出接收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55是示出正交/非正交解调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56是示出接收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57是示出无线回线控制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58是示出终端的结构例的图。

图59是示出发送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60是示出正交/非正交调制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61是示出正交/非正交调制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62是示出正交/非正交调制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63是示出正交/非正交调制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64是示出正交/非正交调制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65是示出发送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66是示出接收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67是示出正交/非正交解调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68是示出接收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69是示出无线回线控制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70是示出基站的结构例的图。

图71是示出终端的结构例的图。

图72是示出在终端中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下的时序例的图。

图73是示出基站中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74是示出终端类别表的例的图。

图75是示出终端类别表的例的图。

图76是示出终端类别表的例的图。

图77是示出基站中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78是示出基站中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79是示出基站中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80是示出基站中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81是示出基站中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82是示出基站中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83是示出在基站中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下的时序例的图。

图84是示出基站中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85是示出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86是示出对多址接入方式进行切换的情况下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87是示出对多址接入方式进行切换的情况下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88是示出对多址接入方式进行切换的情况下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89是示出对多址接入方式进行切换的情况下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90是示出对多址接入方式进行切换的情况下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91是示出对多址接入方式进行切换的情况下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92是示出对多址接入方式进行切换的情况下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93是示出对多址接入方式进行切换的情况下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94是示出对多址接入方式进行切换的情况下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95是示出对多址接入方式进行切换的情况下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96是示出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97是示出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98是示出进行切换的情况下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99是示出进行切换的情况下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100是示出进行切换的情况下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101是示出进行切换的情况下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102是示出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103是示出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104是示出追加副小区的情况下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105是示出追加副小区的情况下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106是示出基站、频率和小区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107是示出追加副小区的情况下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108是示出追加副小区的情况下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109是示出基站、频率和小区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110是示出追加副小区的情况下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111是示出追加副小区的情况下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112是示出基站、频率和小区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113是示出基站的结构例的图。

图114是示出终端的结构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本说明书中的课题和实施例仅是一例,不限定本申请的权利范围。特别地,即使记载的表达不同,只要技术上也是等同的,则即使是不同的表表也能够应用本申请的技术,不限定权利范围。

[第1实施方式]

对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系统10的结构例的图。

无线通信系统10具有基站装置(以下,有时称作“基站”)100和终端装置(以下,有时称作“终端”)200。基站100是与归属于本站的可服务范围内的终端200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基站100针对终端200提供通话服务和web阅览服务等各种服务。

终端200是功能手机、智能手机、平板终端、个人计算机、游戏装置等。终端200是可移动的无线通信装置。

基站100或终端200中具有确定部150。确定部150根据第1信息和第2信息中的至少一方,确定根据终端200的性能或能力而被分类的终端200的类别,其中,该第1信息表示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终端200的性能或能力,该第2信息表示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终端200的性能或能力。

这样基站100或终端200能够根据第1信息和第2信息中的至少一方确定终端200的类别。

由此,基站100能够避免针对未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200进行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无线通信的事态。同样,基站100能够避免针对未与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200进行基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无线通信的事态。

此外,基站100在终端200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时,能够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切换到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同样地,基站100在终端200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时,也能够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切换到正交多址接入方式。

进而,基站100在本站未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时,能够使终端向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切换。同样地,基站100在本站未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时,也能够使终端向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切换。

进而,基站100还能够追加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频带(或小区,或频率)。同样地,基站100能够追加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频带。基站100和终端200通过同时使用追加的频带和原来使用的频带,还能够进行基于载波聚合的无线通信。

因此,能够提供能适当地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终端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此外,基站100能够避免针对未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200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多次重复进行设定,或针对未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200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多次重复进行设定的事态。基站100能够根据第1信息和第2信息中的至少一方来确定类别,因此,不会出现多次重复进行设定的事态,其结果是,能够实现吞吐量的改善。

因此,能够提供能实现吞吐量的改善的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终端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对本第2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术语的说明进行说明。

<术语的说明>

小区例如是使用1个频率而构成的服务区。该情况下,由于频率是1个,因此存在以相同的意思来使用小区和频率的情况。此外,小区也可以是通过1个无线基站装置(以下,有时称作“基站”)而形成的服务区,还可以是该服务区和基站装置合并而成。小区例如也可以是3gpp中规定的小区。

1个频率例如具有特定的带宽,存在以与分量载波(以下,有时称作“cc”)相同的意思来使用的情况。作为特定的带宽,例如存在1.4mhz、3mhz、5mhz、10mhz、20mhz等。

关于频带,例如也具有特定的带宽。因此,有时将频带例如称作频率。

无线资源例如包含子载波(或频率)和时间。或者,无线资源例如包含扩频码和时间。前者有时用于ofdma,后者有时用于cdma(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码分多址)。

基站例如是能够使用1个或多个频率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因此,基站能够构成多个小区,也能够构成1个小区。因此,在基站构成1个小区的情况下,有时以相同的意思使用小区、频率、cc和基站。

载波聚合(以下,有时称作“ca”)例如是同时使用多个频率进行通信。或者,ca例如是指同时使用多个系统频带进行通信。或者,ca例如是指同时使用多个频带进行通信。例如,1个1个的频率成为cc。各cc可以属于同一频带,也可以属于不同的频带。

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例如是根据发送功率进行复用的方式。或者,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例如是如下方式:针对同一无线资源分配针对多个用户(或终端装置(以下,有时称作“终端”))的信号,针对各信号通过不同的发送功率进行发送。或者,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例如是在针对同一无线资源对多个用户(或终端)进行复用时,用户之间的信号不正交的(或无法分离)方式。非正交例如也可以是无法对各用户的信号进行分离的意思。

另一方面,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例如是如下方式:针对1个或多个无线资源(例如子载波)分配针对1个用户(或终端)的信号,发送对多个用户的信号。正交例如可以是能够对各用户的信号进行分离的意思。

另外,多址接入方式例如是同时进行多个通信的方式,是同时实施1个基站和多个终端之间的通信的方式。基站通过分配不同的子载波(或不同的无线资源)而同时与多个终端进行通信的方式例如为ofdma。

叠加编码(superpositioncoding)(或分层调制,以下,有时称作“分层调制”)例如是成为针对上位的调制的各个信号点包含下位的调制的信号点的形式的调制方式。由于存在上位的调制和下位的调制,因此有时被称作分层调制。或者,分层调制例如是分层地重叠被单独映射的各信号的调制方式。在分层调制中,不仅是上位的调制和下位的调制,而还可以通过3次以上的调制方式分层地进行调制。分层调制例如是实现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1个方法。

终端类别例如是根据终端的能力(capability)或性能(performance)而被分类的终端的类别(以下,有时称作“终端类别”)。在3gpp中,根据表示终端的能力或性能的信息,将终端分类为“类别1”、“类别2”等。作为表示终端的能力或性能的信息,例如存在可使用的下行共享信道数、是否可以连续接收、共享信道1次传送中可传送的最大比特数等。

终端性能信息例如是表示这样的终端的能力或性能的信息。终端性能信息中例如至少包含是否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信息。此外,终端性能信息中也可以包含对应的调制方式、编码方法、mimo等空间复用方式、可否对应同时使用ca等多个频率的传送方法等。进而,终端性能信息中例如也可以包含是否存在以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发送或接收的情况下的功能、或者终端性能是高还是低等。或者,终端性能信息中例如也可以包含是否存在进行干扰抑制的功能、是否对被进行了分层调制的信号进行解调等。或者,作为终端性能信息,例如也可以包含表示是否能够分层调制、干扰抑制功能的能力高低和精度的信息。

无线回线状态信息(或无线状态信息)例如是与基站和终端之间的无线回线的状态有关的信息。作为无线回线状态信息之一,例如是无线回线质量信息。作为无线回线质量,例如是导频接收功率、导频接收质量、rsrp(参照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signalreceivedpower)、rsrq(参照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signalreceivedquality)、rssi(receivedsignalstrengthindicato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除此以外,作为无线回线质量信息,存在cqi(channelquality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sir(signaltointerferencenoiseratio:信号干扰噪声比)、snr(signaltonoiseratio:信噪比)、cpichrscp(commonpilotchannelreceivedsignalcodepower:公共导频信道接收信号码功率)、cpichec/no(commonpilotchannelreceivedenergyperchipdividedbythepowerdensity:公共导频信道接收每芯片能量除以功率密度)。无线回线质量信息例如可以直接使用所测定的无线回线质量,也可以使用离散的数值(或归一化值)、时间平均值、已经发送的数值的差分值等。

<无线通信系统>

接着,对本第2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图2是示出无线通信系统10的结构例的图。

无线通信系统10具有基站装置(enb(evolvenodeb),以下有时称作“基站”)100和终端装置(以下有时称作“终端”)200、200a、200b。

基站100例如是与归属于本站的服务区的终端200、200a、200b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

终端200、200a、200b例如是智能手机、功能手机、平板终端、个人计算机、游戏装置等无线通信装置。终端200、200a、200b能够与基站100进行无线通信,接收所提供的通话服务、网页阅览服务等各种服务。

基站100和终端200、200a、200b是双向通信。即,能够进行从基站100去往终端200、200a、200b的方向(以下,有时称作“下行方向”)的通信和从终端200、200a、200b去往基站100的方向(以下,有时称作“上行方向”)的通信。

基站100针对与终端200、200a、200b之间的下行方向和上行方向的无线通信,进行调度,由此,进行无线资源的分配以及编码方式、调制方式的决定等。基站100将包含调度的结果的控制信号发送到各终端200、200a、200b。基站100和终端200、200a、200b按照控制信号中包含的调度的结果进行无线通信。

另外,在图2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10中,示出3个终端200、200a、200b与1个基站100进行无线通信的例子。在无线通信系统10中,可以是1个终端200,也可以是2个终端200、200a,还可以是4个以上的终端200、200a、······与基站100进行无线通信。

此外,终端200、200a、200b均是相同的结构,因此,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则以终端200为代表来进行说明。

<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

接着,对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例子进行说明。图3示出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例子,图4和图5示出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例子,图6示出包含双方的情况的例子。

如图3所示,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例如ofdma)中,对ue1(例如终端200a)和ue2(例如终端200b)分配不同的无线资源,通过同一发送功率进行发送。该情况下,分配给ue1的频率中包含1个或多个子载波,分配给ue2的频率中也包含1个或多个子载波。各子载波是正交的,因此,在ue1和ue2之间,能够针对信号的发送和接收而抑制干扰的产生。

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中,分配给ue2的频率包含于分配给ue1的频率,存在2个频率重复的部分。该情况下,例如,ue2相比于ue1,与基站100之间的距离更近,因此,ue2的发送功率低于ue1。此外,例如,由于ue1位于小区端等而与基站100之间的距离大于ue2,因此,ue1的发送功率高于ue2。在ue2中,相对于从基站100发送的信号,还接收到发往ue1的信号,因此,发往ue1的信号成为干扰。因此,在ue2中,进行去除或抑制干扰(以下,有时称作“干扰抑制”)的处理。另一方面,在ue1中,由于与基站100之间的距离大于ue2,因此,对ue2的信号的接收功率无限小,能够不接收发往ue2的信号而接收发往本终端的信号。

另外,关于干扰抑制的方法,例如存在使用训练信号的方法,以及进行无线信道的估计,使包含干扰的接收信号均衡(例如,使由于干扰而畸变的信号恢复为本来的信号)而得到所希望的信号的方法等。

在3gpp等中,作为干扰抑制方法,正在讨论sic(successiveinterferencecancellation:连续干扰消除)。sic例如是对被复用的信号依次去除干扰信号并再现所希望的信号的方法。例如,在终端中如下进行sic。即,在对3个信号进行了复用的情况下,在终端中,首先,为了提取第1信号,去除或抑制第2和第3信号、即干扰信号而再现第1信号。接着,终端为了提取第2信号,去除或抑制第3信号、即干扰信号而再现第2信号,进而,再现第3信号。在2个信号被复用的情况下,4个以上的信号被复用的情况下,终端也同样进行处理。这样,在sic中,例如在针对多个终端的信号被非正交复用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干扰抑制。

图5也是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例子。在该例中示出如下例子:针对ue1和ue2分配相同的频率,针对ue3和ue4分配相同的频率。

图6示出针对ue1和ue2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频率的分配,针对ue3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频率的分配的例。这样,也可以在某个频率中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在其他频率中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来进行无线通信。

<分层调制>

接着,对分层调制进行说明。分层调制例如是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实现方法的一个方法。图7示出分层调制中的1次调制的例子,图8示出分层调制中的2次调制的例子,图9示出分层调制的例子。

在分层调制中,例如进行以下处理。即,针对某个信号序列,实施基于16qam(quadratureamplifiermodulation:正交放大器调制)的调制来作为1次调制(或上位调制)。该情况下,在图7所示的星座(constellation)中,表现为16个信号点中的任意一个信号点。而且,针对实施了1次调制的信号实施基于qpsk(quadraturephaseshiftkeying:正交相移键控)的调制,作为2次调制(或下位调制)。该情况下,实施了分层调制的信号表现为图9所示的信号点中的任意一个信号点。

例如,基站100针对向与基站100之间的距离比ue1近的ue2发送的信号实施16qam等的1次调制,针对向与基站100之间的距离比ue2远、且位于小区端的ue1发送的信号实施qpsk等的2次调制。

qpsk的各信号点(例如图8)相比于16qam的各信号点(例如图7),各个信号点的间隔变大。因此,相比于16qam,qpsk在1次发送中能够发送的数据量较少,但是抗噪音和干扰能力强。因此,即使向位于小区端的ue1发送,在ue1中也能够得到足够良好的接收特性。另一方面,在与基站100之间的距离比ue1近的ue2中,无线质量良好,因此,即使进行基于16qam的调制也能够再现发送信号,与qpsk相比能够发送较多的数据。

针对实施了分层调制的信号,例如,首先通过2次调制进行解调(2次解调),接着,通过1次调制进行解调(1次解调),由此对发送信号进行解调。

另外,关于分层调制的顺序,例如,可以首先进行1次调制,接着进行2次调制,也可以相反。针对解调,也可以首先进行基于2次调制的解调,接着进行基于1次调制的解调,也可以相反。分层调制的解调例如可以与分层调制的顺序相同也可以不同。但是,在分层调制的顺序是首先1次调制、接着2次调制的情况下,关于解调,相比于首先进行1次调制的情况,首先进行基于2次调制的解调的情况下的接收特性有时较好。

<基站和终端的各结构例>

接着,对基站100和终端200的各结构例进行说明。按照以下顺序对基站100和终端200的各结构例进行说明。

<1.基站的结构例>

<1.1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的结构例>

<1.2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的结构例>

<1.3下行方向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上行方向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的结构例>

<1.4下行方向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上行方向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的结构例>

<2.终端的结构例>

<2.1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的结构例>

<2.2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的结构例>

<2.3下行方向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上行方向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的结构例>

<2.4下行方向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上行方向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的结构例>

<3.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的结构例>

<4.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的结构例>

<5.3和4的变型>

<6.终端类别表>

<1.基站的结构例>

使用图10到图29对基站100的结构例进行说明。

<1.1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的结构例>

图10到图17是示出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的结构例等的图。如图10所示,基站100具有天线101、接收部102、控制部103和发送部104。接收部102包含接收无线部105、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06、终端类别信息提取部107、无线回线质量信息提取部108、控制信号提取部109。此外,控制部103包含无线回线控制部(或控制部,以下有时称作“无线回线控制部”)110、系统信息管理/存储部(以下,有时称作“系统信息管理部”)111。进而,发送部104包含控制信号生成部112、导频生成部113、系统信息生成部114、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15和发送无线部116。

另外,天线101、接收无线部105、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06、无线回线控制部110、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15和发送无线部116例如成为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无线通信的第2通信部。

天线101接收从终端200发送的无线信号,将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输出到接收无线部105。此外,天线101将从发送无线部116输出的无线信号发送到终端200。

接收无线部105对无线信号进行放大,将无线频带的无线信号向基带频带的接收信号进行转换(下转换)。接收无线部105中也可以具有放大电路、频率转换电路、bpf(bandpassfilter:带通滤波器)等。接收无线部105将接收信号输出到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06。

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06针对接收信号进行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处理,再现从终端200发送的发送信号。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06将再现的发送信号作为接收信号而进行输出。

图13是示出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06的结构例的图。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06具有adc(analogtodigitalconverter:模数转换器)106a、正交解调部106b和解调部106。

接收信号通过adc106a从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正交解调部106b对从各终端200发送的信号进行解调。由此,例如,从各终端200发送的信号分别被解调,被复用的信号被分离。正交解调部106b进行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解调处理。然后,解调后的信号在解码部106c中被施加纠错解码化处理,从终端200发送的发送信号被再现。

图14是示出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为ofdma的情况下的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06的结构例的图。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06包含adc106d、s/p(serialtoparallel:串行到并行)106e、cp(cyclic:循环)删除部106f、fft(fastfouriertransform:快速傅立叶变换)106g、正交解调部106h、p/s(paralleltoserial:并行到串行)106i、和解码部106j。

接收信号通过adc106d从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s/p106e从串行形式的数字信号转换为并行形式的数字信号。由此,接收信号被划分为每个子载波的时间区域的信号。时间区域的信号通过cp删除部106f而去除cp,通过fft106g将时间区域信号转换为频率区域的信号。通过正交解调部106h,按照由无线回线控制部110进行调度的调制方式,对转换后的信号实施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解调处理而转换为解调信号,通过p/s106i从并行形式的解调信号转换为串行形式的解调信号。通过解码部106j,利用由无线回线控制部110调度的编码率对串行形式的解调信号进行纠错解码化处理,再现从终端200发送的发送信号。

返回图10,终端类别信息提取部107接收从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06输出的接收信号,从接收到的接收信号提取终端类别信息。终端类别信息提取部107将提取到的终端类别信息输出到无线回线控制部110。

无线回线质量信息提取部108接收从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06输出的接收信号,从接收到的接收信号提取无线回线质量信息。无线回线质量信息提取部108将提取出的无线回线质量信息输出到无线回线控制部110。

控制信号提取部109接收从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06输出的接收信号,从接收到的接收信号提取控制信号。控制信号提取部109将提取出的控制信号输出到无线回线控制部110。

无线回线控制部110进行随机接入控制、小区选择控制、调度等各种控制。

图15是示出无线回线控制部110的结构例的图。无线回线控制部110包含随机接入控制部110a、小区选择控制部110b、无线回线质量测定控制部110c、切换控制部110d、终端类别请求控制部110e、多址接入控制部110f、调度器110g。无线回线控制部110还包含无线信道设定控制部110h、第1频带的无线回线设定控制部110i、第2频带的无线回线设定控制部110j。

随机接入控制部110a进行与在基站100和终端200之间设定无线回线时进行的随机接入过程有关的控制。小区选择控制部110b根据接收到的无线回线质量信息选择小区等,进行与小区的选择有关的控制。无线回线质量测定控制部110c向导频生成部113指示导频信号的生成,在终端200中测定无线回线质量,或根据接收无线部105中接收到的导频信号测定无线回线质量等,进行与无线回线质量的测定有关的控制。切换控制部110d进行决定作为终端200的切换目标的基站、或向控制信号生成部112指示和终端200之间的与切换有关的控制信号的生成和发送等,与切换有关的控制。

终端类别请求控制部110e进行向控制信号生成部112指示针对终端200请求发送终端类别的控制信号的生成和发送等,与终端类别的请求有关的控制。

多址接入控制部110f例如从终端类别信息提取部107接收终端类别,根据终端类别来确认终端200是否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或终端200是否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或者终端200是否对应于双方的方式等。该情况下,多址接入控制部110f可以访问存储器等中存储的终端的类别表(以下,有时称作“终端类别表”),读出并确认与终端类别对应的终端性能信息。

终端性能信息中例如还包含终端200是否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终端200是否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或终端200是否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双方的信息。

或者,终端性能信息中也可以包含表示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终端200的性能或能力的信息、表示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终端200的性能或能力的信息、或表示与双方的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终端200的性能或能力的信息。

另外,终端类别表例如是登记了终端200的性能信息和终端类别的表。图74等中示出了终端类别表的例子,详细后述。基站100和终端200将同一内容的终端类别表保持在存储器等中。

返回图15,调度器110g根据无线回线质量信息和终端类别等,对终端200的选择、通信中使用的无线资源、调制方式和编码率等进行选择。调度器110g将选择的无线资源等输出到控制信号生成部112,向控制信号生成部112指示包含这些信息的控制信号的生成。

无线信道设定控制部110h例如进行与对终端200的无线信道的设定有关的控制。无线信道设定控制部110h例如也可以进行对无线信道进行变更或删除,追加新的无线信道等的控制。

第1频带的无线回线设定控制部110i例如在基站100利用ca与终端200进行无线通信时,进行与第1频带有关的无线回线的设定所相关的控制。第2频带的无线回线设定控制部110j例如在基站100利用ca与终端200进行无线通信时,进行与第2频带有关的无线回线的设定所相关的控制。例如,有时第1频带成为主小区,第2频带成为副小区。

返回图10,系统信息管理部111例如存储系统信息,该系统信息在基站100在与终端200之间进行随机接入步骤时使用。作为系统信息,例如存在与随机接入步骤中使用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有关的信息等。系统信息管理部111根据无线回线控制部110的指示将系统信息等发送到相邻基站等。

控制信号生成部112接收来自无线回线控制部110的指示而生成控制信号,将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到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15。

导频生成部113接收来自无线回线控制部110的指示而生成导频信号,将生成的导频信号输出到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15。

系统信息生成部114接收来自无线回线控制部110和系统信息管理部111的指示,将从系统信息管理部111读出的系统信息输出到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15。

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15对发送数据、控制信号、导频信号、系统信息进行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处理的处理而转换为基带信号,输出基带信号。

图11是示出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15的结构例的图。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15包含编码部115a、正交调制部115b、dac(digitaltoanalogconverter:数模转换器)115c。

通过编码部115a以由无线回线控制部110调度的编码率对发送数据和控制信号等实施纠错编码处理。进行纠错编码处理后的发送数据等通过正交调制部115b,按照由无线回线控制部110调度的调制方式实施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调制处理,转换为调制信号。调制信号在dac115c中从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转换后的模拟信号作为基带信号而从dac115c输出。

图12是示出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为ofdma的情况下的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15的结构例的图。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15包含编码部115d、s/p115e、正交调制部115f、ifft(inversefft)115g、cp附加部115h、p/s115i、dac115j。

发送数据和控制信号等在编码部115d中被实施纠错编码处理,通过s/p115e被转换为串行形式的数据等并行形式的数据等,而成为每个子载波的数据等。每个子载波的数据等通过正交调制部115f被实施正交调制而转换为调制信号,调制信号通过ifft115g而从频率区域的信号转换为时间区域的信号。转换为时间区域的信号通过cp附加部115h被附加cp,在p/s115i中从并行形式转换为串行形式的信号,在dac115j中从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dac115j将转换后的模拟信号作为基带信号而进行输出。

返回图10,发送无线部116将从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15输出的基带信号转换(上转换)为无线频带的无线信号,对无线信号进行放大。发送无线部116也可以具有放大电路、频率转换电路、bpf等。发送无线部116将无线信号输出到天线101。

另外,针对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接收动作、发送动作进行了说明,但是,在以后的说明中,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有时这些动作相同而对其进行省略。另外,也可以对从基站100发送的控制信号附加crc。

以上,使用图10对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的结构例进行了说明。另外,图10所示的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是在终端200中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下的结构例。也可以在基站100中确定终端类别。

图16示出基站100中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下的基站100的结构例。基站100还具有终端性能信息提取部118和终端类别确定部119。

终端性能信息提取部118接收从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06输出的接收信号,从接收到的接收信号提取终端性能信息。终端性能信息提取部118将提取出的终端性能信息输出到终端类别确定部119。

终端类别确定部119根据终端性能信息确定终端200的类别。即,终端类别确定部119根据表示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终端200的性能或能力的信息和表示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终端200的性能或能力的信息中的至少一方,来确定终端200的终端类别。例如,终端类别确定部119访问存储器中存储的终端类别表,从终端类别表中读出与终端性能信息对应的终端类别,从而进行确定。存储器例如可以被设置在终端类别确定部119内,也可以被设置在基站100内。终端类别确定部119将确定出的终端类别输出到无线回线控制部110。终端类别确定部119例如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确定部150对应,成为确定终端200的类别的确定部。

另外,图16所示的基站100接收从终端200发送的终端性能信息,根据终端性能信息确定终端类别。此外,基站100能够与终端200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无线通信。因此,例如,终端类别确定部119也可以根据表示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终端200的性能或能力的信息来确定终端200的类别。

图17是示出图16所示的基站100中的无线回线控制部110的结构例的图。无线回线控制部110还包含终端性能信息请求控制部110k。

终端性能信息请求控制部110k进行向控制信号生成部112指示对终端200请求发送终端性能信息的控制信号的生成等与请求终端性能信息有关的控制。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基站100能够从终端200接收在终端200中确定出的的终端的类别(例如图10),此外,还能够根据从终端200发送的终端性能信息来确定终端200的类别(例如图16)。例如,基站100还能够在确定出终端类别后,进行使终端200向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切换、或追加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等处理。这样的处理的详细内容在动作例中进行说明。

<1.2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的结构例>

图18是示出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的结构例的图。图18示出在终端200中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下的基站100的结构例。

基站100还具有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1和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3。

另外,天线101、接收无线部105、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1、无线回线控制部110、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3和发送无线部116例如也可以是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来进行无线通信的第1通信部。

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1针对从接收无线部105输出的接收信号,实施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处理,对接收信号中包含的被复用的信号进行分离,再现发送信号。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1将再现的发送信号作为接收信号而进行输出。

此外,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3针对发送数据、控制信号、导频信号。系统信息实施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处理而转换为基带信号,输出基带信号。

首先,对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3进行详细说明,接着,对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1进行详细说明。

图19是示出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3的结构例的图。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3包含编码部123a、非正交调制部123b、dac123c。

编码部123a输入发送数据、控制信号、导频信号、系统信息等,针对这些数据和信号等,按照由无线回线控制部110调度的编码率等实施纠错编码处理,转换到编码数据。

非正交调制部123b针对从编码123a输出的编码数据,实施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调制处理。作为这样的调制处理,例如存在与分层调制有关的处理(以下,有时称作“分层调制处理”)。以下以分层调制处理为例进行说明。在以后的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对分层调制处理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20是示出非正交调制部123b的结构例的图。非正交调制部123b包含第2层调制部(或第2次调制部,以下有时称作“第2层调制部”)123b1和第1层调制部(或第1次调制部,以下有时称作“第1层调制部”)123b2。

第2层调制部123b1针对编码后的发送数据等(以下,有时称作“编码数据”),实施qpsk等与2次调制(或第2层调制,以下有时称作“2次调制”)有关的处理,转换为2次调制信号。

第1层调制部123b2针对从第2层调制部123b1输出的2次调制信号,实施16qam等与1次调制(或第1层调制,以下有时称作“1次调制”)有关的处理而转换为1次调制信号。第1层调制部123b2输出1次调制信号。

图21是示出非正交调制部123b的其他结构例的图。也可以如图21所示,首先,第1层调制部123b2对编码数据等实施与1次调制有关的处理,接着,第2层调制部123b1对1次调制信号实施与2次调制有关的处理,输出2次调制信号。

非正交调制部123b中的第1层调制部123b2和第2层调制部123b1的顺序可以是任意一方在先。

返回图19,非正交调制部123b将1次调制信号或2次调制信号(以下,有时将1次调制信号或2次调制信号称作“调制信号”)输出到dac123c。dac123c将调制信号从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将转换后的模拟信号作为基带信号而进行输出。

图22是示出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3的其他结构例的图。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3包含编码部123d、s/p123e、非正交调制部123f、ifft123g、cp附加部123h、p/s123i、dac123j。

发送数据、控制信号、导频信号、系统信息等被输入到编码部123d,在编码部123d中被实施纠错编码处理,被转换到编码数据。编码数据在s/p123e中从串行形式的编码数据转换为并行形式的编码数据,由此,转换为每个子载波的编码数据。每个子载波的编码数据在非正交调制部123f中被实施分层调制的处理,转换为调制信号。非正交调制部123f例如也可以是图20、图21所示的非正交调制部123b。调制信号通过ifft123g从频率区域的信号转换为时间区域,在cp附加部123h中对时间区域的信号附加cp。被附加了cp的信号在p/s123i中从并行形式的信号转换为串行形式的信号,在dac123j中将串行形式的时间区域的信号从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3将从dac123j输出的模拟信号作为基带信号而进行输出。

返回图18,接着对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1进行详细的说明。图23是示出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1的结构例的图。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1包含adc121a、非正交解调部121b和解码部121c。

adc121a将从接收无线部105输出的基带信号从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非正交解调部121b针对从adc121a输出的数字信号,实施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解调处理。作为这样的解调处理,例如存在与分层解调有关的处理(以下,有时称作“分层解调处理”)。通过分层解调处理,例如能够对从多个终端200发送的各信号进行分离。该情况下,非正交解调部121b还能够进行sic等与干扰抑制有关的处理。

图24是示出非正交解调部121b的结构例的图。在图24所示的例中,作为非正交解调的例子,示出了进行针对分层调制后的信号的解调处理(以下,有时称作“分层解调处理”)的例子。在以后的实施方式中,也以分层解调处理的例子进行说明。

非正交解调部121b包含第2层解调部(或第2次解调部,以下有时称作“第2层解调部”)121b1和第1层解调部(或第1次解调部,以下有时称作“第1层解调部”)121b2。

第2层解调部121b1针对从adc121a输出的数字信号,实施qpsk等与2次解调(或第2层解调,以下有时称作“2次解调”)有关的处理,对数字信号中包含的2次信号进行解调,将其作为2次解调信号而进行输出。

第1层解调部121b2针对2次解调信号,实施16qam等与1次解调(或第1层解调,以下有时称作“1次解调”)有关的处理,对数字信号中包含的1次信号进行解调,将其作为1次解调信号而进行输出。

例如,第2层解调部121b1可以将1次信号作为干扰信号而进行与干扰抑制有关的处理,对数字信号中包含的2次信号进行解调或再现。此外,例如,第1层解调部121b2可以将2次信号作为干扰信号而进行与干扰抑制有关的处理,对数字信号中包含的1次信号进行解调或再现。

图25是示出非正交解调部121b的其他结构例的图。与分层调制同样地,在第1层解调部121b2中,首先进行与1次解调有关的处理,然后,可以在第2层解调部121b1中进行与2次解调有关的处理。第1层解调部121b2和第2层解调部121b1的处理的顺序可以是任意一方在先。

非正交解调部121b针对从adc121a输出的数字信号实施分层解调处理,输出2次解调信号和1次解调信号(以下,有时称作“解调信号”)。该情况下,例如可以是,1次解调信号是从与基站100之间的距离较近的ue2发送的信号所对应的解调信号,2次解调信号是从与基站100之间的距离较远的ue1发送的信号所对应的解调信号,也可以相反。

返回图23,解码部121c针对从非正交解调部121b输出的解调信号,按照无线回线控制部110中调度的编码率等实施纠错解码化处理,再现从各终端200发送的发送信号。解调部121c将再现的发送信号作为接收信号而输出。该情况下,在被再现的发送信号中可以包含从各终端200发送并在基站100中接收到的接收数据、终端类别信息、无线回线质量信息、控制信号等。

图26是示出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1的其他结构例的图。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1包含adc121d、s/p121e、cp删除部121f、fft121g、非正交解调部121h、p/s121i、解码部121j。

从接收无线部105输出的基带信号在adc121d中从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在s/p121e中将串行形式的数字信号转换为并行形式的数字信号。并行形式的数字信号在cp删除部121f中被删除cp,通过fft121g从时间区域的信号转换为频率区域的信号。频率区域的信号通过非正交解调部121h而被实施分层解调处理,转换为解调信号。非正交解调部121h例如也可以是图24、图25所示的非正交解调部121b。解调信号通过p/s121i从并行形式转换为串行形式的信号,串行形式的信号在解码部121j中被实施纠错解码化处理,从各终端200发送的发送信号被再现。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1将再现的发送信号作为接收信号而输出。

以上,以图19至图21为例,对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3的结构例进行了说明,并以图23至图25为例,对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1的结构例进行了说明。例如,针对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3的非正交调制部123b,如图20、图21所示,通过取消第2层调制部123b1和第1层调制部123b2中的任意一方,也能够进行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调制处理。此外,例如,针对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1的非正交解调部121b,通过取消第1层解调部121b2和第2层解调部121b1中的任意一方,也能够进行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解调处理。

通过这样的取消,针对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例如也能够进行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处理,不仅能够与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200进行通信,还能够与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200进行通信。

图27是示出无线回线控制部110的结构例的图。无线回线控制部110还包含上行/下行发送功率控制部(以下,有时称作“发送功率控制部”)110m。

发送功率控制部110m在与各终端200(或各用户)之间进行发送功率控制。

发送功率控制部110m针对下行方向,例如进行以下的发送功率控制。即,发送功率控制部110m针对导频生成部113指示导频信号的生成和向终端200的发送。无线回线质量信息提取部108从接收信号提取下行发送功率控制信息。下行发送功率控制信息例如包含在终端200中根据导频信号而测定的控制信息。作为这样的控制信息,例如存在如下控制量,该控制量表示在终端200中为了得到作为目标的sir而对基站100提高多少发送功率。或者,作为控制信息,例如存在如下的控制量,该控制量表示在终端200中为了相对于过剩的sir得到作为目标的sir,针对基站100降低多少发送功率。无线回线质量信息提取部108将提取出的下行发送功率控制信息输出到无线回线控制部110。发送功率控制部110m例如根据下行发送功率控制信息中包含的控制量,决定向终端200发送的数据等的发送功率值。该发送功率值例如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中进行发送功率控制的情况下的对终端200的发送功率。发送功率控制部110m根据针对其他终端200a的下行发送功率控制信息来决定发送功率值。由此,例如,如图4所示,能够以与ue的位置对应的每个ue的发送功率发送无线信号。发送功率控制部110m可以向控制信号生成部112指示生成包含所决定的各发送功率值在内的控制信号。

此外,发送功率控制部110m针对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3的编码部123a(例如图19),输出按照每个用户而包含不同的系数的指示信号。编码部123a从指示信号提取系数,对各用户的编码前或编码后的数据、信号乘以系数。由此,例如,从发送无线部116输出的信号如图4所示,成为按照每个用户而不同的发送功率。或者,也可以是,发送功率控制部110m向非正交调制部123b输出指示信号,非正交调制部123b对调制前的数据、信号乘以指示信号中包含的系数,成为按照每个用户而不同的发送功率。或者,发送功率控制部110m也可以进行如下的处理:向发送无线部116(例如图18)输出指示信号,在发送无线部116中包含的放大电路中,对各发往终端200的信号乘以系数等,以成为不同的发送功率。或者,在如图22所示的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3的情况下,发送功率控制部110m也可以向编码部123d、s/p123e、非正交调制部123f等输出指示信号,进行在编码部123d等中乘以按照每个用户而不同的系数等处理。

发送功率控制部110m针对上行方向进行例如以下的发送功率控制。即,发送功率控制部110m接收从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1输出的导频信号。导频信号是从终端200发送的信号。发送功率控制部110m根据接收到的导频信号测定上行方向的发送功率控制信息。上行发送功率控制信息例如包含在基站100中根据导频信号测定出的控制信息。作为这的控制信息,例如存在如下控制量,该控制量表示在基站100中为了得到作为目标的sir,对终端200提高多少发送功率。或者,作为这样的控制信息,例如存在如下控制量,该控制量表示在基站100中为了相对于过剩的sir得到作为目标的sir而针对终端200降低多少发送功率。发送功率控制部110m例如根据上行发送功率控制信息中包含的控制量,决定从终端200发送数据等时的发送功率值。该上行方向的发送功率值例如成为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中进行发送功率控制的情况下的从终端200发送的数据等的发送功率。发送功率控制部110m根据针对其他的终端200a的上行发送功率控制信息决定发送功率值。由此,例如,如图4所示,ue能够以与ue的位置对应的每个ue的发送功率来发送无线信号。发送功率控制部110m也可针对控制信号生成部112指示生成包含所决定的各发送功率值的控制信号。

以上,对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的结构例进行了说明。另外,图18所示的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是在终端200中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下的结构例。也可以在基站100中确定终端类别。该情况下,例如,在如图16所示的基站100中能够将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06和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15分别替换为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1和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3,从而在基站100中确定终端类别。

该情况下,终端类别确定部119例如也可以根据表示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终端200的性能或能力的信息,来确定终端200的类别。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中,也能够从终端200接收在终端200中确定出的终端类别。此外,在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中,也能够根据从终端200发送的终端性能信息,确定终端类别。基站100能够根据终端类别与终端200进行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无线通信,或使终端200切换到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或进行追加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等处理。这样的处理的详细内容在动作例中进行说明。

进而,在实施同时使用了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多个cc的通信的过程中,能够进行将至少1个cc变更为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的处理。此外,在实施同时使用了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多个cc的通信的过程中,能够进行将至少1个cc变更为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的处理。作为这样的变更对象的cc例如可以是主小区,也可以是副小区。

进而还能够进行如下处理:在实施同时使用使用了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多个cc的通信的过程中,删除至少1个cc,或在实施同时使用利用了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多个cc的通信的过程中,删除至少1个cc等。进而还能够进行如下处理:在实施同时使用利用了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多个cc的通信的过程中,删除至少1个cc等。作为删除对象的cc例如可以是主小区,也可以是副小区。

<1.3下行方向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上行方向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的结构例>

图28是示出下行方向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上行方向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的结构例的图。

基站100还具有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1和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15。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1例如是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例如图18)100中的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1。此外,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15例如是对应于发送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例如图10)100的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15。

如图28所示,基站100能够针对下行方向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与终端200进行无线通信,针对上行方向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与终端200进行无线通信。

另外,图28示出在终端200中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下的基站100的结构例。例如,在图16所示的基站100中,通过代替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06而设为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1,从而能够在基站100中确定终端类别。

<1.4下行方向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上行方向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的结构例>

图29是示出下行方向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上行方向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的结构例的图。

基站100还具有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06和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3。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06例如是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例如图10)100的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06。此外,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3例如是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例如图18)100的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3。

如图29所示,基站100能够针对下行方向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与终端200进行无线通信,针对上行方向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与终端200进行无线通信。

另外,图29示出在终端200中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下的基站100的结构例。例如,在如图16所示的基站100中通过代替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15而设为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3,从而能够在基站100中确定终端类别。

<2.终端的结构例>

使用图30至图45对终端200的结构例进行说明。

<2.1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的结构例>

图30是示出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200的结构例的图。终端200具有天线201、接收部202、控制部203、发送部204。接收部202包含接收无线部205、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06、系统信息提取部207、控制信号提取部208、导频提取部209、无线回线质量测定/计算部(以下、有时称作“无线回线质量测定部”)210。此外,控制部203包含终端性能信息存储部212、终端类别确定部213、无线回线控制部(或控制部、以下有时称作“无线回线控制部”)214、终端设定控制部215、系统信息存储部216。发送部204包含无线回线质量信息生成部217、控制信号生成部218、终端类别信息生成部219、导频生成部220、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1和发送无线部222。

另外,天线201、接收无线部205、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06、无线回线控制部214、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1和发送无线部222例如也可以是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无线通信的第2通信部。

天线201接收从基站100发送的无线信号,将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输出到接收无线部205。此外,天线201将从发送无线部222输出的无线信号发送到基站100。

接收无线部205对无线信号进行放大,将无线频带的无线信号转换(下转换)为基带频带的接收信号。接收无线部205可以具有放大电路、频率转换电路、bpf等。接收无线部205将基带频带的基带信号输出到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06。

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06针对基带信号实施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处理,再现从基站100发送的发送信号。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06将再现的发送信号作为接收信号而输出。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06例如可以是与基站100中的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06同样的结构,也可以是图13、图14所示的结构例。

系统信息提取部207从由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06输出的接收信号中提取系统信息。系统信息提取部207将提取出的系统信息输出到无线回线控制部214、终端设定控制部215、系统信息存储部216、导频生成部220等。

控制信号提取部208从由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06输出的接收信号中提取控制信号。作为控制信号,例如存在调度信息、无线回线质量测定请求、随机接入控制信息、终端类别请求等。控制信号提取部208将提取出的控制信号输出到无线回线控制部214和无线回线质量测定部210。

导频提取部209从由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06输出的接收信号中提取导频信号。导频提取部209将提取出的导频信号输出到无线回线质量测定部210。此外,导频提取部209也可以按照来自无线回线质量测定部210的指示提取导频信号。

无线回线质量测定部210根据导频信号测定与基站100之间的无线回线的无线回线质量。无线回线质量测定部210将测定出的无线回线质量输出到无线回线控制部214和无线回线质量信息生成部217。无线回线质量测定部210可以按照来自无线回线控制部214的指示测定无线回线质量,将测定出的无线回线质量输出到无线回线控制部214和无线回线质量信息生成部217等。

终端性能信息存储部212存储终端200的性能信息。终端性能信息中例如还包含与是否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或是否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或者是否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双方有关的信息。此外,作为终端性能信息,也可以包含表示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终端200的性能或能力的信息、表示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终端200的性能或能力的信息、或表示与双方的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终端200的性能或能力的信息。

另外,图30所示的终端200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因此,在终端性能信息存储部212中,也可以是,表示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信息(或表示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终端200的性能或能力的信息)包含于终端性能信息中。

终端类别确定部213根据终端性能信息确定终端类别。即,终端类别确定部213根据表示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终端200的性能或能力的信息和表示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终端200的性能或能力的信息中的至少一方,确定终端200的终端类别。例如,终端类别确定部213从终端性能信息存储部212进行读出,从终端类别表中读出与读出的终端性能信息对应的终端类别,从而确定终端类别。终端类别表可以与基站100相同,也可以存储在终端类别确定部213内或终端200内的存储器中。此外,终端类别确定部213也可以按照来自无线回线控制部214的指示来确定终端类别。终端类别确定部213例如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确定部250对应,是确定终端200的类别的确定部。

另外,图30所示的终端200是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因此,终端类别确定部213例如根据表示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终端200的性能或能力的信息来确定终端200的类别。

无线回线控制部214在终端200中进行随机接入控制、小区选择控制、无线回线质量测定控制等各种控制。

图31是示出无线回线控制部214的结构例的图。无线回线控制部214包含随机接入控制部214a、小区选择控制部214b、无线回线测定控制部214c、切换控制部214d、终端类别控制部214e、多址接入控制部214f、无线信道设定控制部214g。此外,无线回线控制部214包含第1频带的无线回线设定控制部214h和第2频带的无线回线设定控制部214i。

随机接入控制部214a进行与在终端200和基站100之间设定无线回线时进行随机接入过程有关的控制。小区选择控制部214b例如进行根据无线回线质量测定部210中测定出的无线回线质量等来选择小区等与小区选择有关的控制。无线回线质量测定控制部214c例如在从控制信号提取部208接收到无线回线质量测定请求后,进行针对无线回线质量测定部210指示无线回线质量的测定等与无线回线质量测定有关的控制。切换控制部214d例如进行针对控制信号生成部218指示生成与基站100之间的切换所相关的控制信号等与切换有关的控制。

终端类别控制部214e进行与终端类别有关的控制。终端类别控制部214e例如进行以下的处理。即,终端类别控制部214e在从控制信号提取部208接收控制信号,并从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提取终端类别请求后,指示终端类别确定部213确定终端类别。然后,终端类别控制部214e在从终端类别确定部213接收到终端类别后,向终端类别信息生成部219输出终端类别,指示终端类别信息生成部219生成终端类别。

多址接入控制部214f例如在从终端类别确定部213接收到终端类别后,根据终端类别确定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中的至少1个多址接入方式。多址接入控制部214f也可以控制各部206、221等,以使得根据确定出的多址接入方式进行处理。在图30的例中,终端200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因此,也可以确认在各部206、221中进行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处理。多址接入控制部214f也可以进行切换多址接入方式等的处理。

无线信道设定控制部214g例如针对基站100进行与无线信道的设定有关的控制。无线信道设定控制部214g可以进行变更或删除无线信道、或追加新的无线信道等的控制。

第1频带的无线回线设定控制部214h例如在与基站100之间利用ca进行通信时,进行与第1频带有关的无线回线的设定所相关的控制。第2频带的无线回线设定控制部214i例如在与基站100之间利用ca进行通信时,进行与第2频带有关的无线回线的设定所相关的控制。例如,有时第1频带为主小区,第2频带为副小区。

返回图30,终端设定控制部215进行与终端200的设定有关的控制。例如,终端设定控制部215根据来自无线回线控制部214的调度结果进行指示或控制,使得接收无线部205、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06、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1、发送无线部222进行接收处理和发送处理。

系统信息存储部216存储从系统信息提取部207输出的系统信息。

无线回线质量信息生成部217按照来自无线回线控制部214的指示,从无线回线质量测定部210接收无线回线质量,生成包含无线回线质量的无线回线质量信息,将生成的无线回线质量信息输出到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1。

控制信号生成部218按照来自无线回线控制部214的指示生成控制信号,将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到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1。作为控制信号,存在与随机接入有关的控制信号、与切换有关的控制信号等。

终端类别信息生成部219按照来自无线回线控制部214的指示,生成包含从无线回线控制部214接收到的终端类别在内的终端类别信息,将生成的终端类别输出到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1。

导频生成部220按照来自无线回线控制部214的指示,生成导频信号,将生成的导频信号输出到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1。

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1针对发送数据、无线回线质量信息、控制信号、终端类别信息、导频信号,实施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处理,转换为基带信号。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1例如也可以进行sc-fdma、dft-s-fdma等的处理。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1例如可以是与基站100中的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15同样的结构,也可以是图11、图12所示的结构例。

发送无线部222将从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1输出的基带信号转换(上转换)为无线频带的无线信号,对无线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到天线201。发送无线部222也可以具有频率转换电路、放大电路、bpf等。

以上,使用图30对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的结构例进行了说明。另外,图30是在终端200中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下的结构例。也可以在基站100中确定终端类别。

图32是在基站100中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下的终端200的结构例。该情况下,终端性能信息存储部212中例如存储终端性能信息,该终端性能信息包含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终端200的性能或能力所相关的信息。终端200将这样的终端性能信息发送到基站100。

如图32所示,终端200还具有终端性能信息生成部223。

终端性能信息生成部223按照来自无线回线控制部214的指示,将从无线回线控制部214输出的终端性能信息输出到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1。

图33是示出无线回线控制部214的结构例的图。无线回线控制部214还包含终端性能信息控制部214k。

终端性能信息控制部214k进行与终端性能信息有关的控制。例如,终端性能信息控制部214k在从控制信号提取部208接收控制信号并从控制信号提取性能信息请求后,访问终端性能信息存储部212,读出终端性能信息。终端性能信息控制部214k指示终端性能信息生成部223以使得将读出的终端性能信息发送到基站100,将读出的终端性能信息输出到终端性能信息生成部223。由此,例如,终端200能够将包含终端200是否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等在内的终端性能信息发送到基站100。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200还能够将确定出的终端类别发送到基站100(例如图30),此外,还能够将表示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性能信息发送到基站100(例如图32)。终端200按照基站100的指示,能够进行向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的切换和追加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等的处理。这样的处理的详细内容在动作例中进行说明。

<2.2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的结构例>

图34是示出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200的结构例的图。此外,图34示出在终端200中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下的终端200的结构例。

终端200还具有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5和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6。

另外,天线201、接收无线部205、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5、无线回线控制部214、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6和发送无线部222例如也可以成为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来进行无线通信的第1通信部。

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5针对从接收无线部205输出的基带信号实施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处理,再现从基站100发送的发送信号。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5输出再现的发送信号作为接收信号。

此外,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6针对发送数据、无线回线质量信息、控制信号、终端类别信息、导频信号等,实施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处理,转换为基带信号。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6输出基带信号。

另外,图34所示的终端200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因此,终端性能信息存储部212中也可以存储包含表示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终端200的性能或能力的信息在内的终端性能信息。此外,终端类别确定部213例如根据表示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终端的性能或能力的信息来确定终端类别。

接着,对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6和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5进行详细说明。对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6进行详细说明,接着对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5进行详细说明。

图35示出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6的结构例。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6的结构例与基站100中的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3的结构例同样(例如图19)。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6包含编码部226a、非正交调制部226b和dac226c。

图36和图37是示出非正交调制部226b的结构例的图。关于非正交调制部226b,也与基站100中的非正交调制部123b同样(例如图20和图21),包含第2层调制部226b1和第1层调制部226b2。在非正交调制部226b中,也可以如图36所示,进行对第2层调制部226b1的处理,然后,进行对第1层调制部226b2的处理。此外,如图37所示,也可以进行对第1层调制部226b2的处理,然后,进行对第2层调制部226b1的处理。非正交调制部226b将从第2层调制部226b1或第1层调制部226b2输出的调制信号输出到dac226c。

图38是示出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6的其他结构例的图。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6包含编码部226d、s/p226e、非正交调制部226f、dft226g、cp附加部226h、p/s226i和dac226j。发送数据、无线回线质量信息等通过编码部226d而被实施纠错编码处理,通过s/p226e转换为每个子载波的信号等,通过非正交调制部226f被实施分层调制的处理。非正交调制部226f例如也可以是图36、图37所示的结构例。从非正交调制部226f输出的调制信号在dft226g中被实施dft(discretefouriertransfer:离散傅里叶转换)处理,调制后的信号被转换为频率区域的信号。转换后的信号通过cp附加部226h被附加cp,通过p/s226i从并行形式转换为串行形式后,通过dac226j从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6将模拟信号作为基带信号输出到发送无线部222。

图39是示出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5的结构例的图。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5的结构例与基站100中的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1的结构例同样(例如图23)。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5包含adc225a、非正交解调部225b和解码部225c。

图40和图41是示出非正交解调部225b的结构例的图。关于非正交解调部225b,也与基站100中的非正交解调部121b同样(例如图24、图25),包含第2层解调部225b1和第1层解调部225b2。在非正交解调部225b中,也可以如图40所示,进行对第2层解调部225b1的处理,然后,进行对第1层解调部225b2的处理。此外,如图41所示,也可以进行对第1层解调部225b2的处理,然后,进行对第2层解调部225b1的处理。非正交解调部225b将从第2层调制部226b1或第1层调制部226b2输出的解调信号输出到解码部225c。

图42是示出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5的其他结构例的图。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5包含adc225d、s/p225e、cp删除部225f、fft225g、非正交解调部225h、p/s225i和解码部225j。

从接收无线部205输出的基带频带的接收信号通过adc225d从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通过s/p225e从串行形式转换为并行形式的数字信号,成为每个子载波的数字信号。并行形式的数字信号通过cp删除部225f而去除cp,通过fft225g从时间区域的信号转换为频率区域的信号。频率区域的信号通过非正交解调部225h被实施分层解调处理,转换为解调信号。非正交解调部225h例如也可以是图40、图41所示的非正交解调部225b。解调信号通过p/s225i从并行形式转换为串行形式的信号,通过解码部225j被实施纠错解码化处理,再现从基站100发送的发送信号。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5将再现的发送信号作为接收信号而输出。

图43是示出无线回线控制部214的结构例的图。无线回线控制部214还包含上行/下行发送功率控制部(以下,有时称作“发送功率控制部”)214m。

发送功率控制部214m与基站100之间进行发送功率控制。发送功率控制部214m例如如上所述,根据导频信号取得下行发送功率控制信息。因此,发送功率控制部214m指示无线回线质量测定部210取得下行发送功率控制信息。无线回线质量测定部210按照该指示取得下行发送功率控制信息。发送功率控制部214m指示无线回线质量信息生成部217生成下行发送功率控制信息。由此,下行发送功率控制信息被发送到基站100。此外,发送功率控制部214m指示导频生成部220生成导频信号。由此,在基站100中,能够根据从终端200发送的导频信号取得上行发送功率控制信息或测定上行方向的无线回线质量。

以上,使用图34对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200的结构例进行了说明。另外,图34所示的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200示出在终端200中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下的结构例。也可以在基站100中确定终端类别,这种情况下的终端200的结构例如下。

即,在图32所示的终端200的结构例中,将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06替换为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5,将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1替换为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6。由此,在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200中,也能够将终端性能信息发送到基站100,在基站100中进行终端类别的确定。作为该情况下的终端性能信息,例如包含表示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终端200的性能或能力的信息。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200中,也能够确定终端类别并发送到基站100(例如图34),或者,能够将终端性能信息发送到基站100而在基站100中确定终端类别(例如图32)。在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200中,也能够按照基站100的指示,进行向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的切换处理和追加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等的处理。这样的处理的详细内容在动作例中进行说明。

<2.3下行方向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上行方向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的结构例>

图44是示出下行方向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上行方向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200的结构例的图。

终端200还具有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5和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1。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5例如是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200(例如图34)中的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5。此外,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1是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200(例如图30)的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1。

如图44所示,终端200能够针对下行方向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与基站100进行通信,针对上行方向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与基站100进行通信。

另外,图44示出在终端200中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下的结构例。例如,在图32所示的终端200的结构例中,通过代替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06而设为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5,从而成为在基站100中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下的终端200的结构例。

<2.4下行方向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上行方向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的结构例>

图45是示出下行方向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上行方向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法方式的终端200的结构例的图。

终端200还具有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06和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6。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06例如是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200(例如图30)中的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06。此外,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6例如是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200(例如图34)中的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6。

如图45所示,终端200能够针对下行方向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与基站100进行通信,针对上行方向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与基站100进行通信。

另外,图45示出在终端200中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下的结构例。例如,在如图32所示的终端200的结构例中,通过代替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1而设为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6,从而成为在基站100中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下的终端200的结构例。

<3.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的结构例>

接着,针对在上行方向上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在下行方向上也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的结构例进行说明。

图46是示出这样的基站100的结构例的图。基站100还具有接收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以下,有时称作“接收多址接入处理部”)130以及发送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以下,有时称作“发送多址接入处理部”)131。

接收多址接入处理部130针对从接收无线部105输出的基带信号,实施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处理,再现从终端200发送的发送信号。接收多址接入处理部130将再现的发送信号作为接收信号而输出。

此外,发送多址接入处理部131针对发送数据、控制信号、导频信号、系统信息,实施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处理而转换为基带信号。发送多址接入处理部131输出基带信号。

首先,对发送多址接入处理部131进行详细说明,接着对接收多址接入处理部130进行详细说明。

图47是示出发送多址接入处理部131的结构例的图。发送多址接入处理部131包含编码部131a、正交/非正交调制部131b、dac131c。

编码部131a针对接收信号,按照由无线回线控制部110调度的编码率等实施纠错编码处理,转换为编码数据。

正交/非正交调制部131b针对编码数据,实施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调制处理,输出调制数据。作为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调制处理,例如存在分层调制处理,以下以分层调制处理为例进行说明。在以后的实施方式中也同样。

图48是示出正交/非正交调制部131b的结构例的图。正交/非正交调制部131b包含正交/非正交控制部131b1、正交调制部131b2和非正交调制部131b3。

正交/非正交控制部131b1根据多址接入控制信息,将发送数据(或编码数据)输出到正交调制部131b2或非正交调制部131b3。正交/非正交控制部131b1在多址接入控制信息中包含表示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信息时,将发送数据输出到正交调制部131b2。另一方面,正交/非正交控制部131b1在多址接入信息中包含表示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信息时,将发送数据输出到非正交调制部131b3。在正交调制部131b2中,qpsk、16qam等,按照由无线回线控制部110进行调度的结果,对发送数据进行调制。非正交调制部131b3例如如图20、图21等所示,通过第1层调制部123b2和第2层调制部123b1对发送数据进行分层调制。正交调制部131b2和非正交调制部131b3将调制数据输出到dac131c。

另外,多址接入控制信息例如通过无线回线控制部110的多址接入控制部110f而生成,被输入到正交/非正交控制部131b1。

图49至图52是示出正交/非正交调制部131b的其他结构例的图。如图49所示,正交/非正交调制部131b包含第1层调制部131b4、正交/非正交控制部131b5和第2层调制部131b6。在图49的例中,首先,第1层调制部131b4对发送数据进行调制。接着,当多址接入控制信息中包含表示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信息时,正交/非正交控制部131b5将从第1层调制部131b4输出的1次调制数据输出到dac131c,而不输出到第2层调制部131b6。该情况下,1次调制数据成为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调制数据而从正交/非正交调制部131b输出。另一方面,多址接入控制信息中包含表示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信息时,将从第1层调制部131b4输出的1次调制数据输出到第2层调制部131b6。

如图50所示的正交/非正交调制部131b是针对图49所示的正交/非正交调制部131b调换第1层调制部131b4和第2层调制部131b6的顺序的结构例。

此外,图51所示的正交/非正交调制部131b示出相对于图49所示的正交/非正交调制部131b,先使正交/非正交控制部131b5输入发送数据的例子。即,正交/非正交多址控制部131b5根据多址接入控制信息,将发送数据输出到第1层调制部131b4而不输出到第2层调制部131b6,或者将发送数据输出到第2层调制部131b6。前者是多址接入控制信息中包含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信息的情况,后者是多址接入控制信息中包含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信息的情况。

进而,图52所示的正交/非正交调制部131b示出相对于图51所示的正交/非正交调制部131b调换第1层调制部131b4和第2层调制部131b6的顺序的结构例。

这样在正交/非正交调制部131b中,与对应于正交连接方式的正交调制和对应于非正交连接方式的非正交调制(例如分层调制)这2个调制方式对应,与双方的多址接入方式对应。

如图48至图52所示,正交/非正交调制部131b1中的、正交/非正交控制部131b5、第1层调制部131b4和第2层调制部131b6的连接的顺序是任意的。

图53是示出发送多址接入处理部131的其他结构例的图。发送多址接入处理部131包含编码部131d、s/p131e、正交/非正交调制部131f、ifft131g、cp附加部131h、p/s131i和dac131j。

发送数据、控制信号、导频信号、系统信息等被输入到编码部131d,在编码部131d中被实施纠错编码处理而转换为编码数据。编码数据在s/p131e中从串行形式的编码数据转换为并行形式的编码数据,由此,转换为每个子载波的编码数据。每个子载波的编码数据在正交/非正交调制部131f中被实施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调制处理。正交/非正交调制部131f例如可以是图47至图52所示的正交/非正交调制部131b。从正交/非正交调制部131f输出的调制信号通过ifft131g从频率区域的信号转换为时间区域,在cp附加部131h中对时间区域的信号附加cp。附加了cp的信号在p/s131i中从并行形式的信号转换为串行形式的信号,在dac131j中将串行形式的信号从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发送多址接入处理部131将从dac131j输出的模拟信号作为基带信号而输出。

返回图46,接着对接收多址接入处理部130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图54是示出接收多址接入处理部130的结构例的图。接收多址接入处理部130包含adc130a、正交/非正交解调部130b和解码部130c。

adc130a将从接收无线部105输出的基带信号从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正交/非正交解调部130b针对数字信号实施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解调处理,输出解调数据。作为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解调处理,例如存在分层解调处理。以下,以分层解调处理为例进行说明。在以后的实施方式中也同样。

图55是示出正交/非正交解调部130b的结构例的图。正交/非正交解调部130b包含正交/非正交控制部130b1、正交解调部130b2和非正交解调部130b3。

正交/非正交控制部130b1根据多址接入控制信息,将数字信号输出到正交解调部130b2或非正交解调部130b3。正交/非正交控制部130b1在多址接入控制信息中包含表示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信息时,将接收信号输出到正交解调部130b2。另一方面,正交/非正交控制部130b1在多址接入信息中包含表示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信息时,将数字信号输出到非正交解调部130b3。在正交解调部130b2中,按照qpsk、16qam等由无线回线控制部110调度的结果,对数字信号实施解调处理。非正交解调部130b3例如,图24、图25等所示,通过第1层解调部121b2和第2层解调部121b1对数字信号实施分层解调。正交解调部130b2和非正交解调部130b3将调制数据输出到解码部130c。

另外,多址接入控制信息例如通过无线回线控制部110的多址接入控制部110f而生成,被输入到正交/非正交控制部130b1。

正交/非正交解调部130b中包含的正交/非正交控制部130b1、正交解调部130b2和非正交解调部130b3与正交/非正交调制部131b(例如图48至图52)同样地,其连接的顺序是任意的。

这样在正交/非正交解调部130b中,与对应于正交连接方式的正交解调和对应于非正交连接方式的非正交解调(例如分层解调)这2个解调方式对应,无论哪种多址接入方式下都能够进行解调处理。

返回图54,解码部130c针对从正交/非正交解调部130b输出的解调信号,按照在无线回线控制部110中调度的编码率等实施纠错解码化处理,转换为接收信号。解码部130c输出接收信号。

图56是示出接收多址接入处理部130的其他结构例的图。接收多址接入处理部130包含adc130d、s/p130e、cp删除部130f、fft130g、正交/非正交解调部130h、p/s130i、解码部130j。

从接收无线部105输出的基带信号在adc130d中从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在s/p130e中将串行形式的数字信号转换为并行形式的数字信号。并行形式的数字信号在cp删除部130f中被删除cp,通过fft130g从时间区域的信号转换为频率区域的信号。频率区域的信号通过正交/非正交解调部130h被实施正交解调或分层解调,转换为解调信号。正交/非正交解调部130h例如可以是图55所示的正交/非正交解调部130b。解调信号通过p/s130i从并行形式转换为串行形式的信号,串行形式的信号在解码部130j中被实施纠错解码化处理,再现从各终端200发送的发送信号。接收多址接入处理部130将再现的发送信号作为接收信号而输出。

图57示出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中的无线回线控制部110的结构例。图57所示的无线回线控制部110合并了图15所示的无线回线控制部110(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图27所示的无线回线控制部110(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各结构。

但是,终端类别请求控制部110c也可以针对终端200,请求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终端性能信息和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终端性能信息中的至少一方。

以上,使用图46等对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的结构例进行了说明。另外,图46示出在终端200中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下的基站100的结构例。也可以在基站100中确定终端类别。该情况下,例如,通过在图16所示的基站100中将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06和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15分别替换为接收多址接入处理部130和发送多址接入处理部131,从而成为在基站100中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下的基站100的结构例。

该情况下,终端类别确定部119根据从终端200发送的终端性能信息来确定终端类别。从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200发送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终端性能信息,从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200发送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终端性能信息。此外,如后所述,从对应于双方的连接方式的终端200发送表示对应于双方的连接方式的终端性能信息。

因此,终端类别确定部119根据表示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终端200的性能或能力的信息来确定终端类别。此外,终端类别确定部119根据表示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终端200的性能或能力的信息来确定终端类别。进而,终端类别确定部119根据表示与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双方有关的终端200的性能或能力的信息来确定终端类别。

因此,终端类别确定部119根据表示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及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终端200的性能或能力的信息和表示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终端200的性能或能力的信息中的至少一方,确定终端200的终端类别。

<4.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的结构例>

接着,对针对上行方向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针对下行方向也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200的结构例进行说明。

图58是示出这样的终端200的结构例的图。终端200还具有接收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以下,有时称作“接收多址接入处理部”)230和发送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以下,有时称作“发送多址接入处理部”)231。

接收多址接入处理部230针对从接收无线部205输出的基带信号,进行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处理,再现从基站100发送的发送信号。接收多址接入处理部230将再现的发送信号作为接收信号而输出。

此外,发送多址接入处理部231针对发送数据、无线回线质量信息、控制信号、终端类别信息、导频信号等,进行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处理,转换为基带信号。发送多址接入处理部231输出基带信号。

另外,图58所示的终端200对应于双方的连接方式。因此,终端类别确定部213根据表示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终端200的性能或能力的信息,来确定终端200的终端类别。终端性能信息存储部212中存储终端性能信息,该终端性能信息包含表示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终端200的性能或能力的信息。

接着,对发送多址接入处理部231和接收多址接入处理部230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对发送多址接入处理部231进行详细说明,接着,对接收多址接入处理部230进行详细说明。

图59是示出发送多址接入处理部231的结构例的图。发送多址接入处理部231包含编码部231a、正交/非正交调制部231b、dac231c。

编码部231a针对发送数据、无线回线质量信息等,在基站100中进行调度,按照从终端设定控制部215指示的编码率等实施纠错编码处理,转换为编码数据。

正交/非正交调制部231b针对编码数据实施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调制处理,输出调制数据。作为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调制处理例如存在分层调制处理。

图60是示出正交/非正交调制部231b的结构例的图。正交/非正交调制部231b是与基站100的正交/非正交调制部131b同样的结构(例如图48),包含正交/非正交控制部231b1、正交调制部231b2和非正交调制部231b3。正交/非正交控制部131b1在多址接入控制信息中包含表示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信息时,将编码数据输出到正交调制部231b2。另一方面,正交/非正交控制部231b1在多址接入信息中包含表示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信息时,将编码数据输出到非正交调制部231b3。在正交调制部231b2中,按照qpsk、16qam等基站100中进行调度的结果对发送数据进行调制。非正交调制部231b3例如如图20、图21等所示,通过第1层调制部123b2和第2层调制部123b1对发送数据进行分层调制。正交调制部231b2和非正交调制部231b3将调制数据输出到dac131c。

另外,多址接入控制信息例如通过无线回线控制部214的多址接入控制部214f(例如图69)而生成,被输入到正交/非正交控制部231b1。

图61至图64是示出正交/非正交调制部231b的其他结构例的图。如图61至图64所示,与基站100中的正交/非正交调制部131b(例如图48至图52)同样地,第1层调制部231b4、正交/非正交控制部231b5和第2层调制部231b6的连接的顺序是任意的。

例如图61所示,正交/非正交控制部231b5按照多址接入控制信息,使从第1层调制部231b4输出的1次调制数据输出到第2层调制部231b6,或者输出到dac231c,而不输出到第2层调制部231b6。该情况下,第1层调制部231b4和第2层调制部231b6的顺序可以调换(例如图62)。此外,也可以向正交/非正交控制部231b5输入发送数据,按照多址接入控制信息向第2层调制部231b6或第1层调制部231b4输出发送数据(例如图63和图64)。

图65是示出发送多址接入处理部231的其他结构例的图。发送多址接入处理部231包含编码部231d、s/p231e、正交/非正交调制部231f、dft231g、cp附加部231h、p/s231i和dac231j。

发送数据、无线回线质量信息、控制信号、终端类别信息、导频信号等被输入到编码部231d,在编码部231d中被实施纠错编码处理而转换为编码数据。编码数据在s/p231e中从串行形式的编码数据转换为并行形式的编码数据,由此,转换为每个子载波的编码数据。每个子载波的编码数据在正交/非正交调制部231f中被实施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调制处理。正交/非正交调制部231f例如可以是图60至图64所示的正交/非正交调制部231b。从正交/非正交调制部231f输出的调制信号通过dft231g转换为频率区域的信号,进而在cp附加部231h中被附加cp。附加了cp的信号在p/s231i中从并行形式的信号转换为串行形式的信号,在dac231j中将串行形式的信号从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发送多址接入处理部231将从dac231j输出的模拟信号作为基带信号而输出。

返回图58,接着对接收多址接入处理部230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图66是示出接收多址接入处理部230的结构例的图。接收多址接入处理部230包含adc230a、正交/非正交解调部230b和解码部230c。

adc230a将从接收无线部205输出的基带信号从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正交/非正交解调部230b对数字信号实施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解调处理,输出解调数据。作为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解调处理,例如存在分层解调处理。

图67是示出正交/非正交解调部230b的结构例的图。正交/非正交解调部230b包含正交/非正交控制部230b1、正交解调部230b2和非正交解调部230b3。

正交/非正交解调部230b是与基站100的正交/非正交解调部130b同样的结构。正交/非正交控制部231b1在多址接入控制信息中包含表示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信息时,将接收信号输出到正交解调部231b2。另一方面,正交/非正交控制部231b1在多址接入信息中包含表示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信息时,将接收信号输出到非正交解调部230b3。在正交解调部230b2中,按照qpsk、16qam等在基站100中调度的结果对接收信号进行解调。非正交解调部230b3例如如图24、图25等所示,通过第1层解调部121b2和第2层解调部121b1对接收信号进行分层解调。正交解调部230b2和非正交解调部230b3将调制数据输出到解码部230c。

另外,多址接入控制信息例如通过无线回线控制部214的多址接入控制部214f(例如图69)而生成,被输入到正交/非正交控制部230b1。

关于正交/非正交解调部230b中包含的正交/非正交控制部230b1和正交解调部230b2和非正交解调部230b3,其连接的顺序是任意的。

这样在正交/非正交解调部230b中,与对应于正交连接方式的正交解调和对应于非正交连接方式的非正交解调(例如分层解调)这2个解调方式对应,无论哪种多址接入方式下都能够进行解调处理。

图68示出接收多址接入处理部230的其他结构例。图68是示出接收多址接入处理部230的其他结构例的图。接收多址接入处理部230包含adc230d、s/p230e、cp删除部230f、fft230g、正交/非正交解调部230h、p/s230i、解码部230j。

从无线接收部205输出的基带信号经由adc230d、s/p230e、cp删除部230f、fft230g,被转换为删除了cp的频率区域的信号。该信号通过正交/非正交解调部230h被施加正交解调或分层解调而转换为解调信号。正交/非正交解调部230h例如也可以是图67所示的正交/非正交解调部230b。解调信号经由p/s230i和解码部230j而作为接收信号被输出。

图69是示出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200中的无线回线控制部214的结构例的图。图69所示的无线回线控制部214合并了图31所示的无线回线控制部214(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图43所示的无线回线控制部214(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各结构。

以上,使用图58等对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200的结构例进行了说明。另外,图58是在终端200中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下的终端200的结构例。也可以在基站100中确定终端类别。该情况下的终端200的结构例例如以下那样。即,在图32所示的终端200中将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06和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1分别替换为接收多址接入处理部230和发送多址接入处理部231,从而得到在基站100中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下的终端200的结构例。

<5.3和4的变型>

图70示出基站100的结构例,图71示出终端200的结构例。如图70和图71所示,基站100和终端200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双方。基站100在某个频率(频率1和频率3)下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在其他频率(频率2和频率4)下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按照每个频率成为不同的结构。

在图70所示的基站100的结构例中,终端类别信息提取部107-1、107-2按照每个频率而成为不同的结构,但是,也可以在1个终端类别信息提取部中进行处理。无线回线质量信息提取部108-1、108-2、控制信号提取部109-1、109-2以及控制信号生成部112-1、112-2、导频生成部113-1、113-2、系统信息生成部114-1、114-2也是同样的。

在图71所示的终端200中,例如,针对系统信息提取部207-1、207-2等,也可以通过1个系统信息提取部进行处理。其他结构也是同样的。

另外,图70、图71的结构例示出在上行方向上通过2个频率、下行方向上通过2个频率而成为不同的结构的例。除此以外,分别针对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也可以针对3个以上的频率而按照每个频率成为不同的结构。

此外,图70、图71示出在终端200中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下的结构例。也可以在基站100中确定终端类别。该情况下,在基站100中包含终端类别确定部119,在终端200中将从终端性能信息存储部212读出的终端性能信息向基站100发送即可

<6.终端类别表>

图74至图76是示出终端类别表的例子的图。如图74至图76所示,终端类别表中,在右端包含“多址接入”(multipleaccess)的项目。“多址接入”中例如包含表示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终端200的性能或能力的信息和表示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终端装置的性能或能力的信息中的至少一方的信息。在图74至图76的例中,“多址接入”中能够登记“正交”(orthgonal),“非正交”(non-orthgonal),“正交、非正交”(orthogonal、non-orthogonal)这3种终端性能信息。

“正交”例如是表示终端200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性能信息。此外,“非正交”例如是表示终端200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性能信息。进而,“正交、非正交”例如是表示终端200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双方的终端性能信息。

例如,在图74的例中,“类别1”表示终端200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类别5”表示终端200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此外,在图74的例中,“类别9”表示终端200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双方。

如使用图74的终端类别表对上述的终端200的结构例(图30、图32、图34、图44、图45、图58、图71等)进行分类,则图30和图32是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200。因此,这些终端200是“类别1”至“类别4”中的任意一方。

此外,图34所示的终端200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因此成为“类别5”至“类别8”中的任意一方。

进而,图58和图71所示的终端200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双方,因此成为“类别9”至“类别12”中的任意一方。

另外,图44和图45所示的终端200在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上成为不同的多址接入方式。该情况下,该终端200可以是“类别1”至“类别12”中的任意一方。或者,可以针对该终端200追加“上行链路正交、下行链路非正交”(uplinkorthgonal、downlinknon-orthgonal)、“上行链路非正交、下行链路正交”(uplinknon-orthgonal、downlinkorthgonal)等终端性能信息。

另外,在图74所示的终端类别表中登记“1个tti内接收的dl-sch传输块比特的最大数量”(maximumnumberofdl-schtransportblockbitsreceivedwithinatti)至“多址接入”(mutipleaccess)的终端性能信息。这些终端性能信息例如表示在下行方向的共享信道(dl-sch(downlinksharedchannel))中1次发送中能够发送的最大比特数、可使用的调制方式等。

在图75所示的终端类别表中,虽然与图74相比,所登记的终端性能信息的种类不同,但是,通过“多址接入”的项目,能够针对终端200对应的多址接入方式的种类进行登记。

另外,在图75所示的终端类别表中,关于“多址接入”以外的项目,例如在3gppts25.306v12.3.0等中作为lte的终端类别而被规定。

在图76所示的终端类别表中,能够通过位于左端的“ca带宽等级”(cabandwidthclass)来确定终端200的性能和能力,能够对终端200的性能和能力进行分类。“ca带宽等级”例如是根据终端200使用ca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能够对应的带宽而进行分类得到的等级。例如,在1个频率带宽中包含的资源块数为100个而对应至2个频率带宽的情况下,终端200的等级为“b”,在2个频率带宽中包含的资源块数为200个而对应至2个频率带宽的情况下,等级为“c”。

图74至图76所示的终端类别表是一例。例如,在终端类别表中,登记有表示终端200能够对应的多址接入方式的种类的终端性能信息,根据该信息,能够确定终端200的类别(“类别1”或“a”等)。相反,通过终端类别表,例如能够根据终端200的类别确定在终端200中能够对应的多址接入方式的种类。

另外,在终端类别表中,也可以代替在终端200中能够对应的多址接入方式的种类,例如设为表示有无以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通信的情况下使用的终端200中的功能、或该功能的性能是高还是低等的终端性能信息。例如,也可以是表示终端200是否具有如下功能的终端性能信息:终端200使用与同一基站相同的无线资源或与该无线资源相邻的无线资源,去除或降低通信中的来自其他终端200a的通信的干扰。或者,例如,可以是表示终端200是否能够对被分层调制的信号进行解调的终端性能信息、表示是否能够进行分层调制的终端性能信息等。

<动作例>

接着对动作例进行说明。作为动作例,首先,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针对通知终端200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或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说明。

接着,在实施例4中对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切换进行说明。这例如是通过实施例1至实施例3等接收到来自终端200的通知的基站100对多址接入方式进行切换的例子。

接着,在实施例5中对进行向多址接入方式不同的频率或基站进行切换的情况进行说明。这例如是通过实施例1至实施例3等从终端200接收到通知的基站100使终端200向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切换等情况下的例子。

接着,在实施例6中对载波聚合的例子进行说明。这例如是通过实施例1至实施例3等从终端200接收到通知的基站100追加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等的例子。

按照以下的顺序对动作例进行说明。

<1.实施例1针对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通知终端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

<1.1实施例1-1在终端中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

<1.2实施例1-2在基站中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

<1.3实施例1的效果>

<2.实施例2针对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通知终端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

<2.1实施例2的效果>

<3.实施例3针对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通知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双方、或对应于任意一方>

<3.1实施例3的效果>

<4.实施例4在同一基站中的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切换>

<4.1实施例4的效果>

<5.实施例5向多址接入方式不同的频率或基站进行切换的情况>

<5.1实施例5-1在同一基站中向多址接入方式不同的频率进行切换的情况>

<5.2实施例5-2在不同的基站中,向多址接入方式不同的同一频率进行切换的情况>

<5.3实施例5-3在不同的基站中多址接入方式不同、并且向不同的频率进行切换的情况>

<5.4实施例5的效果>

<6.实施例6载波聚合>

<6.1实施例6-1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中追加同一基站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

<6.2实施例6-2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中追加同一基站的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

<6.3实施例6-3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中追加不同的基站的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

<6.4实施例6的效果>

<1.实施例1针对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通知终端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

作为动作例而对实施例1进行说明。在实施例1中,是针对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通知终端200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的例子。该情况下,存在在终端200中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和在基站100中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针对实施例1,以下分2种情况进行说明。

<1.1实施例1-1在终端中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

作为实施例1-1,针对在终端200中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的例子进行说明。

在实施例1-1中,作为基站100,例如可以以图10(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均为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图18(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均为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图28(上行方向为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下行方向为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图29(上行方向为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下行方向为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等基站100进行动作。即,关于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例如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中的一方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即可。此外,存在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例如图18)例如能够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与终端200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因此,在实施例1-1中也可以包含这样的基站100。在本实施例1-1中,作为代表而以图10所示的基站100进行说明。

此外,关于终端200,例如可以以图44(上行方向为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下行方向为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图45(上行方向为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下行方向为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或图58(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均为双方的方式)等终端200进行动作。例如,作为代表而以图58所示的终端200进行说明。

图72是示出实施例1-1中的动作例的时序图。终端200通过与基站(或小区#1)100执行随机接入步骤,从而在与基站100之间设定无线回线(s10)。

例如,进行以下的处理。即,终端200使用来自采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相邻基站(或相邻小区)的无线回线质量测定,选择要连接的基站(或小区)。该情况下,终端200选择基站100的小区。终端200与所选择的小区之间执行随机接入步骤,从而与构成小区的基站100设定无线回线。

作为随机接入步骤,例如存在lte的冲突式随机接入步骤(contentionbasedrandomaccessprocedure)、非冲突式随机接入步骤(non-contentionbasedrandomaccessprocedure)。此外,作为随机接入步骤,例如也可以是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宽带码分多址)的随机接入步骤。

另外,以下,以lte为例对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说明。此外,还以lte为例对随机接入步骤进行说明。但是,针对包含本实施例1-1的其他实施例,不限于lte,也可以是其他的通信方式、其他的随机接入步骤。

在本实施例1-1中,在该随机接入步骤中,例如基站100和终端200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来设定无线回线。因此,基站100和终端200在无线回线设定后,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交换无线信号。

接着,基站100将终端性能信息请求发送到终端200(s11)。例如,无线回线控制部110的终端类别请求控制部110e指示控制信号生成部112生成包含终端类别请求的控制信号。由此,向终端200发送该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例如可以是请求终端的类别的终端类别请求,也可以是请求终端200的性能信息的终端性能信息请求。

接着,终端200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的对应可否(即,例如是否能够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通信等)来确定终端类别(s12)。例如,进行以下的处理。即,控制信号提取部208从由基站100接收到的控制信号中提取终端性能信息请求,将其输出到无线回线控制部214。无线回线控制部214的终端类别控制部214e接收到终端性能信息请求后,指示终端类别确定部213确定终端类别。终端类别确定部213按照该指示从终端性能信息存储部212读出终端性能信息,访问存储器中存储的终端类别表,确定与读出的终端性能信息对应的终端类别。在本实施例1-1中,终端类别确定部213根据表示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终端200的性能或能力的信息来确定终端类别。在终端类别表为图74的情况下,确定与“非正交”对应的终端类别即“类别5”至“类别8”中的某一个(例如,“类别”)。终端类别确定部213将确定出的终端类别输出到无线回线控制部214。

接着,终端200将确定出的终端类别发送到基站100(s13)。例如,终端类别控制部214e从终端类别确定部213接收到终端类别后,向终端类别信息生成部219输出终端类别,指示终端类别信息的生成。由此,从终端类别信息生成部219将终端类别发送到基站100。终端类别信息生成部219可以对终端类别信息附加crc。在以后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同样进行附加。

接着,基站100根据终端类别进行非正交多址接入使用可否控制(s14)。例如,基站100根据接收到的终端类别,确认终端200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对应。该情况下,例如,进行以下的处理。即,多址接入控制部110f从终端类别信息提取部107接收到终端类别信息后,根据终端类别表由终端类别确定终端性能。在上述的例中,多址接入控制部110f接收到“类别5”后,根据终端类别表确定为“非正交”,因此,能够确认到终端200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使用可否控制例如也可以不在多址接入控制部110f中进行,而是在终端类别请求控制部110e中进行。在以后的实施例中也是同样的。

接着,基站100将非正交多址接入使用通知发送到终端200(s15)。例如,多址接入控制部110f在确定到终端200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后,指示控制信号生成部112生成包含非正交多址接入使用通知的控制信号。由此,将非正交多址接入使用通知发送到终端200。

根据以上处理,基站100能够根据终端类别确定终端200是否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由此,例如,基站100能够针对终端200进行向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切换,或进行向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的切换等的对应。进而,基站100能够进行追加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等的处理。后面在实施例4中对这样的动作例进行说明。

另外,在图72的时序例中,基站100可以不发送终端性能信息请求(s11)。该情况下,终端200可以在无线回线设定后(s10),确定终端类别并通知终端类别(s12、s13)。以后的实施例中也是同样的。

图73是示出基站100中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基站100将终端类别请求发送到终端200(s20),从终端200接收终端类别(s21)。

接着,基站100根据终端类别确定终端性能(s22)。基站100根据确定出的终端性能,判别终端200是否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s23)。

基站100在终端200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时(s23中为“是”),将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使用通知发送到终端200(s24)。另一方面,当终端200未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时(s23中为“否”),将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使用通知发送到终端200(s25)。

在图73的流程图中,可以不发送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使用通知(s25)。例如,这是因为通过无线回线设定(s10)彼此以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被连接。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同样地,基站100也可以不发送该通知。

在上述的图73所示的流程图中,基站100根据表示是否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性能,判别了是否进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通知。例如,如图77至图79所示,也可以根据其以外的终端性能来判别是否通知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

图77所示的流程图示出根据表示有无干扰去除的终端性能来进行判别的动作例。干扰去除例如是终端200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一个功能。例如,进行以下的处理。即,多址接入控制部110f基于终端类别,根据终端类别表确认有无干扰去除(s33),如果具有干扰去除的功能(s33中为“是”),则将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使用通知发送到终端200(s34)。该情况下,基站100判别为终端200具有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干扰去除的功能,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使用通知。另一方面,如果多址接入控制部110f不具有干扰功能(s33中为“否”),则将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使用通知发送到终端200(s35)。该情况下,基站100判别为终端200不具有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干扰功能,发送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使用通知。

图78是根据表示有无对应分层调制的终端性能来进行判别的例子。例如,进行以下的处理。多址接入控制部110f基于终端类别,根据终端类别表来确认有无对应分层调制(s43),如果具有针对分层调制的对应(s43中为“是”),则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使用通知(s44)。该情况下,基站100判别为终端200中具有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分层调制的功能,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使用通知。另一方面,多址接入控制部110f如果不具针对分层调制的对应(s43中为“否”),则发送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使用通知(s45)。该情况下,基站100判别为终端200中没有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分层调制的功能,发送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使用通知。

另外,图77的s33和图78的s43的处理可以在终端类别控制部241e中进行,此外,也可以没有s35和s45的处理。

图79至图82是示出实施例5和实施例6中进行的动作例的流程图。详细内容在实施例5和实施例6中进行说明,但是,使用图79至图82简单进行说明。

其中,图79和图80分别示出向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1进行切换的例子和向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2进行切换的例子。

如图79所示,基站100将终端类别请求发送到终端200(s50),在从终端接收到终端类别后(s51),根据终端类别确定终端性能(s52)。基站100针对确定出的终端性能,如果终端200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s53中为“是”),则使该终端200切换到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1(s54)。该情况下,是如下情况:基站100以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设定无线回线而与终端200进行无线通信,但是根据从终端200发送的终端类别,判别为终端200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另一方面,基站100针对确定出的终端性能,如果终端200未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s53),则不特别进行切换等。该情况下,基站100判别为终端200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维持正交多址接入方式。

图80中,在基站100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下,当针对确定出的终端性能而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时(s63中为“是”),使该终端200向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2切换(s64)。该情况下,是如下情况:基站100以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设定无线回线而与终端200进行无线通信,但是,根据从终端200发送的终端类别,判别为终端200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另一方面,基站100针对确定出的终端性能,如果终端200未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s63中为“否”),则基站100中不特别进行切换。该情况下,基站100判别为终端200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维持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

图81和图82是追加使用了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回线,或追加使用了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回线等的例子。基站100通过追加这样的回线,从而追加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或追加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由此能够进行ca。

如图81所示,基站100针对确定出的终端性能,当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时(s73中为“是”),进行追加与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2之间的无线回线的处理(s74)。另一方面,当未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时(s73中为“否”),基站100进行追加与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或100-1之间的无线回线的处理(s75)。

如图82所示,基站100针对确定出的终端性能,当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时(s79中为“是”),进行追加与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1之间的无线回线的处理(s80)。另一方面,当没有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时(s79中为“否”),基站100进行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追加与基站100或100-2之间的无线回线的处理(s81)。

<1.2实施例1-2在基站中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

接着对实施例1-2进行说明。实施例1-2中,对在基站100中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的例子进行说明。

在实施例1-2中,作为基站100,例如,可以在图16(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均为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中进行动作。此外,例如,在图32(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均为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200中,也可以是将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06替换为接收多址接入处理部230、将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1替换为发送多址接入处理部231的终端。或者,例如,在图32的终端200中,也可以将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06替换为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5或将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1替换为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226的终端200。

图83是示出实施例1-2的动作例的流程图。终端200与基站100进行随机接入过程,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无线回线设定(s10)。

接着,基站100将终端性能信息请求发送到终端200(s11)。

终端200在接收到终端性能信息请求后,将终端性能信息发送到基站100(s90)。例如,无线回线控制部214的终端性能信息控制部214k在从控制信号提取部208接收到终端性能信息请求后,从终端性能信息存储部212读出终端性能信息,指示终端性能信息生成部223生成所读出的终端性能信息。由此,将终端性能信息从终端性能信息生成部223发送到基站100。

基站100在接收到终端性能信息后,根据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对应可否来确定终端类别(s91)。例如,终端性能信息提取部118从接收信号中提取终端性能信息,终端类别确定部119根据表示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终端200的性能或能力的信息来确定终端类别。终端类别确定部119例如可以根据存储器中存储的终端类别表(例如图74),从成为“非正交”的“类别4”至“类别7”中进行确定。

接着,基站100将确定出的终端类别通知给终端200(s13),根据终端类别进行非正交多址接入使用可否控制(s14)。例如,多址接入控制部110f确认终端200是否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

接着,基站100将非正交多址接入使用通知发送到终端200(s15)。例如,多址接入控制部110f在确认到终端200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时,将该通知通知给终端200。

在图83中,可以没有s11和s13。这一点在实施例2以后也是同样的。

图84是示出基站100中的本实施例1-2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基站100将终端性能要求发送给终端200(s100),从终端200接收终端性能(s101)。接着,基站100判别是否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s102),当终端200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时(s102中为“是”),将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使用通知发送到终端200(s103)。另一方面,基站100在终端200未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时(s102中为“否”),将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使用通知发送到终端200(s104)。

<1.3实施例1的效果>

在这样实施例1中,基站100或终端200根据表示终端200是否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性能信息,确定终端类别。由此,例如,基站100能够防止向未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200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使用通知等的事态,不会针对终端200错误地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无线通信。因此,基站100能够适当地设定多址接入方式,能够与终端200适当地进行无线通信。此外,基站100适当地设定多址接入方式,从而还能够防止多次设定错误的多址接入方式的事态,能够实现处理速度的提高,结果是,还能够实现数据的传送速度(或吞吐量)的改善。

此外,此时可以如实施例1-1那样在终端200中确定终端类别,也可以如实施例1-2那样在基站100中确定终端类别。在确定终端类别时,在终端性能信息中还包含终端200是否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信息。因此,通过确定终端类别,能够容易地判别终端200是否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

<2.实施例2针对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通知终端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

接着对实施例2进行说明。实施例2是针对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通知终端200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动作例。

图72是示出实施例2中的动作例的时序图。但是,在图72的各处理中代替“非正交多址接入”而设为“正交多址接入”。此外,图72是在终端200中确定终端类别的例。

另外,该情况下的基站100的结构例例如可以以图18(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均为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图28(上行方向为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下行方向为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图29(上行方向为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下行方向为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图46(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双方的方式)等的基站100进行动作。

此外,关于终端200,例如可以以图44(上行方向为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下行方向为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图45(上行方向为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下行方向为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或图58(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双方的方式)等的终端200进行动作。

如图72所示,终端200与基站100设定无线回线(s10),能够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无线通信。

接着,基站100对终端200请求终端性能信息(s11),终端200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对应可否(即,例如能够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通信等)来确定终端类别(s12)。例如,终端200的终端类别确定部213根据表示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终端200的性能或能力的信息,确定终端类别。在图74的例中,终端类别确定部213根据终端类别表,确定成为“正交”的“类别1”至“类别4”中的任意一方。

接着,终端200将确定出的终端类别发送到基站100(s13),基站100根据接收到的终端类别,进行正交多址接入使用可否控制(s14)。例如,基站100的多址接入控制部110f根据终端类别确认终端200是否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

接着,基站100将正交多址接入使用通知发送到终端200(s15)。例如,多址接入控制部110f在确认到终端200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后,将该通知发送到终端200。

图73是示出本实施例2中的基站100的动作例的流程图。该情况下,针对各处理将“非正交多址接入”替换为“正交多址接入”、将“正交多址接入”替换为“非正交多址接入”即可。

基站100将终端类别请求发送到终端200(s20),从终端200接收到终端类别后(s21),根据终端类别确定终端性能(s22)。然后,基站100根据确定出的终端性能,确认终端200是否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s23),当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时(s23中为“是”),将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使用通知发送到终端200(s24)。另一方面,基站100当终端200未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时(s23中为“否”),将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使用通知发送到终端200(s25)。

针对实施例2,也可以与实施例1-1同样地,不是根据表示是否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性能信息,而是根据有无基于非正交连接方式的干扰去除(图77)、针对分层调制的对应(s78)来发送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使用通知。此外,关于向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的切换,可以通过图80进行动作。进而,关于追加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可以根据图82进行动作。

关于上述的实施例2的处理,对在终端200中确定终端类别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在本实施例2中也可以与实施例1-2同样地,在基站100中确定终端类别。针对该情况下的动作例,图83示出时序图,图84示出表示基站100中的动作例的流程图。该情况下,在图83和图84中将“非正交多址接入”替换为“正交多址接入”,将“正交多址接入”替换为“非正交多址接入”即可。

以图83的例子进行说明,终端200将表示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性能信息作为终端性能信息发送到基站100(s90)。例如,终端200将“正交”等作为终端性能信息而发送到基站100。

在基站100中,确定使用了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对应可否的终端类别(s91),通知终端类别(s13),进行基于终端类别的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使用可否控制(s14)。例如,基站100的终端类别确定部119从终端性能信息提取部118接收表示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双方的终端性能信息(例如“正交”),使用该信息来确定终端类别(类别1”等)。此外,例如,多址接入控制部110f根据确定出的终端类别确定到终端200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

然后,基站100在确认到终端200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后,将正交多址接入使用通知发送到终端200(s15)。

此外,在图84的例中,基站100根据接收到的终端性能信息,确认终端200是否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图84的s102)。基站100在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时通知该意思(s103),当未对应时,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使用通知(s104)。

<2.1实施例2的效果>

这样,在实施例2中,基站100或终端200根据表示终端200是否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性能信息,确定终端类别。由此,例如,基站100能够防止向未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200发送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使用通知等的事态,不会针对终端200错误地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无线通信。因此,基站100能够适当地设定多址接入方式,能够与终端200适当地进行无线通信。此外,基站100适当地设定多址接入方式,从而还能够防止多次设定错误的多址接入方式的事态,能够实现处理速度的提高,结果是,还能够实现数据的传送速度(或吞吐量)的改善。

此外,此时可以在终端200中确定终端类别,也可以在基站100中确定终端类别。在确定终端类别时,在终端性能信息中还包含终端200是否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信息。因此,通过确定终端类别,能够容易地判别终端200是否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

<3.实施例3针对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通知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双方、或任意一方>

接着,对实施例3进行说明。实施例3是针对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通知终端200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双方、或任意一方的例子。

例如,实施例3中的基站100的结构例为图46,终端200的结构例为图58。此外,例如,实施例3中的时序例是图72,基站100中的流程图是图73。

使用图72对实施例3的动作例进行说明。终端200与基站100进行无线回线的设定(s10)。例如,终端200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无线回线的设定,以后,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交换无线信号。

接着,基站100将终端性能信息发送到终端200,终端200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的对应可否确定终端类别(s12)。例如,终端类别确定部213根据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终端200的性能或能力所相关的信息,确定终端类别。例如,在图74的例中,终端类别确定部213取得成为“正交、非正交”的“类别9”至“类别12”中的任意一个终端类别。

接着,终端200将确定出的终端类别发送到基站100(s13),基站100进行基于终端类别的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使用可否控制(s14)。例如,多址接入控制部110f根据终端类别,确认终端200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双方。

然后,基站100针对终端200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双方的使用通知(s15)。

图73示出基站100中的动作例,在s23和s24中代替“非正交多址接入”而设为“非正交多址接入和正交多址接入”,在s25中代替“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而设为“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即可。

在基站100中,将终端类别请求发送到终端200(s20),从终端200接收终端类别(s21)。基站100根据接收到的终端类别确定终端性能,根据确定出的终端性能,确认是否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双方(s23)。

基站100在终端200对应于双方的多址接入方式时(s23中为“是”),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使用通知(s24)。另一方面,基站100在终端200未对应于双方的多址接入方式时(s23中为“否”),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使用通知(s25)。

另外,图72和图73的例子是在终端200中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下的动作例。在图83、图84中示出在基站100中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下的动作例。在图83和图84中,代替“非正交多址接入”而设为“非正交多址接入和正交多址接入”,并且针对图84的s104,代替“正交多址接入”而设为“非正交多址接入”即可。

在图83的例中,终端200将表示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双方的信息作为终端性能信息发送到基站100(s90)。例如,终端200将“non-orthogonal、orthogonal”等发送到基站100。

在基站100中,确定使用这样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双方的对应可否(即,是否能够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通信等)的终端类别(s91)。例如,终端类别确定部119根据表示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终端200的性能或能力的信息,确定终端类别。

接着,基站100将确定出的终端类别通知给终端200(s13),进行基于终端类别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使用可否控制(s14)。例如,多址接入控制部110f根据确定出的终端类别,确认终端200是否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正交多址接入方式。

然后,基站100在确认终端200对应于双方的方式后,将非正交多址接入和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使用通知发送到终端200(s15)。

在图84的例中,基站100根据接收到的终端性能信息,确认终端200是否对应于双方的方式(图84的s102)。基站100在确认到终端200对应于双方的方式时通知该意思(s103),当未对应时发送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使用通知(s104)。

另外,关于在基站100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下,通知终端200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例子,能够与实施例1(例如图72、图73、图83、图84)同样地进行动作。

此外,关于在基站100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下,通知终端200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例子,能够与实施例2同样地进行动作。

<3.1实施例3的效果>

实施例3是针对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双方的基站100,通知终端200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双方的例子。由此,例如,基站100能够防止向未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双方的终端200发送双方的使用通知等的事态,不会针对终端200错误地通过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无线通信。因此,基站100能够适当地设定多址接入方式,能够与终端200之间适当地进行无线通信。此外,基站100适当地设定多址接入方式,从而还能够防止多次设定错误的多址接入方式的事态,能够实现处理速度的提高,结果是,还能够实现数据的传送速度(或吞吐量)的改善。

进而,在终端类别中,作为终端性能信息而还包含终端200是否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双方的信息。因此,通过终端类别的确定,能够容易地判别终端200是否对应于双方的多址接入方式。

进而,根据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通信业务量、负荷状态和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通信业务量和负荷状态,还能够对多址接入方式进行选择。因此,能够实现吞吐量的改善。

<4.实施例4在同一基站中的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切换>

接着,对实施例4进行说明。实施例4是在同一的基站100中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向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切换、或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向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切换的例子。以下,对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向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切换的例进行说明。

例如,图85示出实施例4的无线通信系统10的结构例,图46示出基站100的结构例,图58示出终端200的结构例。

图85示出正在与基站100进行无线通信的终端200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向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切换的例子。该情况下,基站100和终端200在同一频率下对多址接入方式进行切换。

图86是示出实施例4的动作例的时序图。终端200测定来自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相邻基站的无线回线质量,根据所测定的无线回线质量选择基站100,通过随机接入过程等在与基站100之间设定无线回线(s10)。

接着,基站100将终端性能信息请求发送到终端200(s11),终端200在接收到终端性能信息请求后,确定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的对应可否的终端类别(s12)。例如,终端类别确定部213根据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终端200的性能信息来确定终端类别。

接着,终端200将确定出的终端类别发送到基站100(s13)。例如,无线回线控制部214从终端类别确定部213接收终端类别,指示终端类别信息生成部219生成终端类别并向基站100进行发送。

接着,基站100根据终端类别进行非正交多址接入使用可否控制(s14)。例如,多址接入控制部110f根据从终端类别信息提取部107接收到的终端类别,确认终端200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

接着,基站100将非正交多址接入使用通知发送到终端200(s15)。例如,多址接入控制部110f在确认到终端200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后,指示控制信号生成部112生成包含多址接入使用通知的控制信号。由此,将非正交多址接入使用通知发送到终端200。

在以后的处理中,基站100进行用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发送功率控制(s110至s115)和无线回线质量的测定(s116至s120)。该情况下,在发送功率控制的处理中,存在下行方向(s110至s112)和上行方向(s113至s115)。针对无线回线质量的测定,也存在下行方向(s116至s118)和上行方向(s119至s120)。

即,基站100发送导频信号(s110)。例如,导频生成部113接收来自无线回线控制部110的指示,生成导频信号并进行发送。

终端200在接收到导频信号后,根据接收到的导频信号测定无线回线质量(s111)。例如,无线回线质量测定部210测定针对导频信号的sir,对如下的控制量进行测定,该控制量表示相对于作为目标的sir提高或降低多少发送功率即可。

接着,终端200将下行发送功率控制信息发送到基站100(s112)。例如,无线回线质量信息生成部217从无线回线控制部214接收指示,从无线回线质量测定部210接收控制量,生成包含该控制量的下行发送功率控制信息,向终端200进行发送。

此外,终端200发送导频信号(s113)。例如,导频生成部220接收来自无线回线控制部214的指示,生成导频信号并进行发送。

基站100在接收到导频信号后,根据接收到的导频信号测定无线回线质量(s114)。例如,发送功率控制部110m从接收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30接收接收信号,从接收信号提取导频信号,根据提取的导频信号测定控制量。该情况下,发送功率控制部110m也可以测定如下控制量,该控制量表示相对于作为目标的sir提高或降低多少发送功率即可。

接着,基站100将上行发送功率控制信息发送到终端200(s115)。例如,发送功率控制部110m生成包含测定的控制量的上行发送功率控制信息,指示控制信号生成部112生成包含上行发送功率控制信息的控制信号。由此,将上行发送功率控制信息发送到终端200。

此外,基站100发送导频信号(s116)。该情况下,基站100发送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导频信号和基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导频信号这2个导频信号。这2个导频信号是多个终端中共同的导频信号,因此,可以在向终端200发送上行发送功率控制信息以前进行发送。关于这一点,包含本实施例在内,对于其他的实施例也是同样的。

例如,在基站100中,进行以下的处理。即,发送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31(例如图46)根据来自无线回线控制部110的指示,针对从导频生成部113接收到的导频信号,实施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和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这2个处理。正交/非正交控制部131b1(例如图48)接收多址接入控制信息作为来自无线回线控制部110的指示,按照该多址接入控制信息,将导频信号输出到正交调制部131b2和非正交调制部131b3。由此,基站100能够发送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导频信号和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处理的频信号。

返回图86,接着,终端200根据接收到的导频信号测定无线回线质量(s117)。在终端200中,测定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下的无线回线质量和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下的无线回线质量这2个无线回线质量。另外,基站100例如通过控制信号等进行请求,使得在终端200中周期地或得到阈值以上的无线回线质量时进行这样的测定。

2个无线回线质量的测定例如进行以下的处理。即,接收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30(例如图58)根据无线回线控制部214的指示,针对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发送的导频信号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接收处理,针对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发送导频信号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接收处理。正交/非正交控制部230b1(例如图67)接收多址接入控制信息作为来自无线回线控制部214的指示,按照该多址接入控制信息,将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发送的导频信号输出到正交解调部230b2,将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发送的导频信号输出到非正交解调部230b3。例如,2个导频信号能够通过无线资源的分配、数据量等而识别,这样的识别信息也可以包含于多址接入控制信息。然后,无线回线质量测定部210(例如图58)根据由导频提取部209提取的2个导频信号测定无线回线质量。无线回线质量测定部210例如也可以根据识别信息识别2个导频信号,测定各自无线回线质量。由此,终端200能够测定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下的无线回线质量和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下的无线回线质量这2个无线回线质量。作为无线回线质量,例如存在cqi。

返回图86,接着,终端200将测定出的无线回线质量发送到基站100(s118)。例如进行以下的处理。即,无线回线质量测定控制部214c指示无线回线质量信息生成部217生成无线回线质量信息。无线回线质量信息生成部217按照该指示从无线回线质量测定部210提取2个无线回线质量,生成包含2个无线回线质量的无线回线质量信息,并发送到基站100。基站100得到下行方向的2个无线回线质量。

接着,终端200发送导频信号(s119)。该情况下,终端200也发送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导频信号和基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导频信号这2个导频信号。

例如,进行以下的处理。即,发送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31(例如图58)根据来自无线回线控制部214的指示,针对从导频生成部220接收到的导频信号实施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和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这2个处理。正交/非正交控制部231b1(例如图67)接收多址接入控制信息作为来自无线回线控制部214的指示,按照该多址接入控制信息,将导频信号输出到正交调制部231b2和非正交调制部231b3。由此,终端20能够发送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导频信号和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处理的导频信号。

返回图86,接着,基站100在接收到导频信号后,根据接收到的导频信号测定无线回线质量(s120)。该情况下,基站100也针对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发送的导频信号,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接收处理,针对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发送的导频信号,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接收处理。

例如,进行以下的处理。即,接收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30(例如图46)根据无线回线控制部110的指示,针对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发送的导频信号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接收处理,针对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发送的导频信号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接收处理。正交/非正交控制部130b1(例如图55)接收多址接入控制信息作为来自无线回线控制部110的指示,按照该多址接入控制信息,将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发送的导频信号输出到正交解调部130b2,将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发送的导频信号输出到非正交解调部130b3。例如,2个导频信号能够通过无线资源的分配、数据量等而进行识别,这样的识别信息也可以包含于多址接入控制信息。然后,无线回线质量测定控制部110c根据由导频提取部209提取的2个导频信号测定无线回线质量。由此,基站100能够测定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下的无线回线质量和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下的无线回线质量这2个无线回线质量。基站100能够得到上行方向的2个无线回线质量。

接着,基站100进行使用终端类别、无线回线质量信息和发送功率值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的调度(图87的s121)。

该情况下,在基站100中,当相比于在连接中的基站100中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下的无线回线质量,在连接中的基站100中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下的无线回线质量较高时,选择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然后,在基站100中,决定或判别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向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切换。在基站100中,进行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下的调度。

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向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切换的判别例如如下进行。即,多址接入控制部110f从无线回线质量测定控制部110c接收基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2个无线回线质量。然后,多址接入控制部110f在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下的无线回线质量高于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下的无线回线质量时,决定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向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切换。该情况下,多址接入控制部110f也可以在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2个方向的无线回线质量均为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无线回线质量高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无线回线质量时决定进行切换。或者,多址接入控制部110f也可以针对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中的一方的无线回线质量,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高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时决定进行切换。

调度例如如下进行。即,调度器110g在从多址接入控制部110f接收到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切换指示后,根据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下的无线回线质量和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下的发送功率信息,对要通信的终端200的选择、通信中使用的无线资源、通信中使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编码方法)等进行选择(或调度)。

以后,例如,基站100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与终端200进行无线通信。例如,无线回线控制部110、发送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31、发送无线部116和天线101成为使用切换后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部。

接着,基站100将用于上行发送和/或下行发送的控制信息发送到终端200(s122)。例如,进行以下的处理。即,调度器110g将选择的无线资源、调制方式、编码率等输出到控制信号生成部112,指示生成包含这些信息(有时将该信息称作“调度信息”)的控制信号并向终端200进行发送。控制信号生成部112按照该指示生成控制信号,将生成的控制信号发送到终端200。此时,调度器110g将选择的无线资源、调制方式、编码率等发送到发送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31、接收非正交多址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30。由此,基站100能够通过选择的无线资源、调制方式、编码率将控制信号和数据等发送到终端200,能够接收从终端200发送的信号。

另外,基站100也可以将表示向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切换的信息包含在控制信号内而发送到终端200。例如,多址接入控制部110f在决定向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切换后,指示控制信号生成部112生成包含该信息的控制信号。由此,能够从控制信号生成部112向终端200发送与切换后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信息。该情况下,基站100也可以将与切换后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信息与调度信息等一起包含在控制信号中而进行发送。

终端200在接收到控制信号后,例如,进行以下处理。即,无线回线控制部214在从控制信号提取部208接收到调度信息、向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切换的信息后,针对终端设定控制部215进行请求,以使得能够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终端设定控制部215接收到该请求后,针对接收无线部205、接收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30、发送无线部222、发送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31进行设定,使得能够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

以后,基站100按照调度信息将下行数据发送到终端200或从终端200接收上行数据,终端200也按照调度信息接收下行数据,发送上行数据(s123、s124)。

接着,对本第4实施例中的其他的动作例进行说明。

在上述的例中,对在终端200中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下的动作例进行了说明。例如,也可以在基站100中测定终端类别。图88和图89示出这样的情况下的动作例。

终端200在接收到终端性能信息请求后,将终端性能信息发送到基站100(s11、s90),基站100根据接收到的终端性能信息确定终端类别(s91)。作为终端性能信息,与在终端200中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下同样地,是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终端性能信息。以后的处理(s110~s124)进行与在终端200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同样的处理。

图90和图91是在终端200中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下的例子,但是,示出作为终端性能信息而根据有无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干扰去除来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下的动作例。该情况下,例如,终端类别确定部213根据表示有无干扰去除的功能的信息确定终端类别(s130)。该情况下,当终端200具有干扰去除的功能时,成为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类别,当不具有干扰去除的功能时,成为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类别。以后与上述的图86的例子同样。

另一方面,图92和图93是在基站100中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下的例子,示出作为终端性能信息而根据有无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干扰去除来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下的动作例。该情况下,终端200将终端性能信息发送到基站100(s90),该终端性能信息成为与有无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干扰去除的功能有关的信息。此外,基站100的终端类别确定部119在接收到表示具有干扰去除的功能的终端性能信息时,确定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对应的终端类别。另一方面,终端类别确定部119在接收到表示没有干扰功能的终端性能信息时,也可以确定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对应的终端类别(s131)。以后的处理与上述的图86的例子同样。

图94和图95是通过小区选择(s145)来进行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向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切换,然后进行调度(s163)的例子。

s10至s15与图88的例子同样。终端200在从基站100接收到非正交多址接入使用通知后,进行针对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对应设定(s140)。

例如,进行以下的处理。即,无线回线控制部214在从控制信号提取部208接收到非正交多址接入使用通知后,针对终端设定控制部215进行请求,以能够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终端设定控制部215在接收到该请求后,指示接收无线部205、接收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30、发送无线部222、发送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31进行准备,以能够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

接着,基站100将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处理的导频信号和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处理的导频信号发送到终端200(s141、s142)。本处理(s141、s142)例如是与图86的s116同样的处理。

终端200根据导频信号测定无线回线质量(s143)。终端200根据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处理的导频信号,测定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下的无线回线质量。此外,终端200根据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处理的导频信号,测定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下的无线回线质量。作为无线回线质量,例如也可以是cqi。

终端200也可以不测定针对正在连接的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的无线回线质量。因此,也可以没有s142。也可以根据来自基站100的控制信号来指示对针对哪个基站(或小区)100的无线回线质量进行测定。

另外,在本动作例中,在终端200中测定下行方向的无线质量,但是,也可以在基站100中测定上行方向的无线质量。

接着,终端200将无线回线质量信息发送到基站100(s144)。终端200将包含测定出的2个无线回线质量的无线回线质量信息发送到基站100。

然后,基站100根据无线回线质量信息选择小区(s145)。该情况下,基站100在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下的无线回线质量高于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下的无线回线质量时(和/或质量良好时),决定向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切换,选择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小区。在本动作例中,成为同一基站100的同一小区。

接着,基站100将系统信息发送到终端200(s146至s148)。在本动作例中,由于成为同一小区的同一基站,因此,也可以没有s146至s147的处理,省略说明。

例如,进行以下的处理。即,无线回线控制部110在进行小区选择后(s145),指示系统信息管理部111生成系统信息。系统信息管理部111接收到该该指示,读出系统信息并输出到系统信息生成部114,指示系统信息的生成。由此,将系统信息从系统信息生成部114发送到终端200。

然后,基站100进行无线回线的切换(s150)。例如,终端设定控制部215针对接收无线部205、接收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30、发送无线部222、发送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31进行设定,以进行向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切换。

以后的处理(图95的s151~s163)与图86的s110~s120的处理同样,但是,由于进行了向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的切换(s150),因此,测定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下的发送功率控制信息和无线回线质量(s151~s161)。此外,基站100使用所测定的发送功率控制信息和无线回线质量,进行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的调度(s163、s164),按照调度的结果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s165、s166)。

另外,关于上述的例子,对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向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切换的例进行了说明。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向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切换的情况下也能够与上述动作例同样地由基站100和终端200实施。例如,在图86和图87的处理中,将“非正交多址接入”替换为“正交多址接入”即可。关于图88至图95的动作例也是同样的。该情况下,基站100将包含表示切换到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信息的控制信号发送到终端200,终端200根据该信息进行向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切换。

另外,将切换后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或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发送到终端200的发送部例如对应于控制信号生成部112和发送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31、发送无线部116以及天线101。此时,发送部也可以使用第1下行频率来发送表示是切换后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或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信息。

此外,使用切换后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或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部例如对应于天线101、接收无线部105、接收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30、发送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31、发送无线部116以及无线回线控制部110。此时,也可以使用切换后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或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使用第1上行频率和第1下行频率进行无线通信。

<4.1实施例4的效果>

根据以上处理,基站100和终端200能够根据终端性能进行多址接入方式的切换和选择。例如,在终端200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双方的情况下,能够根据无线回线质量、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或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无线资源的使用信息,选择能够比正在使用的多址接入方式更高速传送的多址接入方式。其结果是,能够改善传送速度(吞吐量)。

此外,基站100能够根据终端类别、终端性能信息确认终端200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因此,能够防止针对未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200错误地应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事态。因此,基站100能够适当地设定多址接入方式,与终端200之间适当地进行无线通信。

进而,基站100还能够防止针对没有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200错误地应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并多次尝试针对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设定这样的事态,因此,与这种情况相比,能够实现处理速度的提高。其结果是,能够实现数据等的传送速度(吞吐量)的提高。

<5.实施例5向多址接入方式不同的频率或基站进行切换的情况>

接着,对实施例5进行说明。在上述的实施例4中,对在同一基站100中向同一频率下的不同的多址接入方式进行切换的例子进行了说明。该情况下,由于是同一基站100的同一频率,因此,对多址接入方式进行切换而不进行切换处理。在实施例5中,由于存在向多址接入方式不同的频率的切换、向多址接入方式不同的基站的切换,因此进行切换处理。

具体而言,在实施例5-1中,对在同一基站100中向多址接入方式不同的频率进行切换的情况下的动作例进行说明。此外,在实施例5-2中,对在不同的基站100-2中向多址接入方式不同的同一频率进行切换的情况下的动作例进行说明。进而,在实施例5-3中,对在不同的基站100-2中向多址接入方式不同、并且不同的频率进行切换的情况下的动作例进行说明。以后,依次对实施例5中的各动作例进行说明。

<5.1.实施例5-1在同一基站中向多址接入方式不同的频率进行切换的情况>

实施例5-1是在同一基站中向多址接入方式不同的频率进行切换的情况下的动作例。例如,图96中示出实施例5-1的无线通信系统10的结构例,图46和图70示出基站100的结构例,图58和图71示出终端200的结构例。

图96示出实施例5-1的无线通信系统10的结构例。在图96中示出如下例子:终端200在同一基站100中,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中使用的第1频率向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中使用的第2频率进行切换。第1频率和第2频率是不同的频率。

以下,以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中使用的第1频率向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中使用的第2频率进行切换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另外,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中使用的第2频率向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中使用的第1频率的切换也同样地进行动作。

此外,关于切换,存在针对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双方进行切换的情况,也存在对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中的任意一方进行切换的情况。在本实施例5-1中,对针对下行方向进行切换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98和图99是示出实施例5-1的动作例的时序图。与实施例4等同样地,终端200与基站100使用随机接入过程等来设定无线回线(s10),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无线通信。

接着,终端200在接收到从基站100发送的终端性能信息请求后,将终端性能信息发送到基站100(s90)。终端性能信息中例如包含表示终端200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信息。

基站100根据从终端200接收到的终端性能信息确定终端类别,确认终端200是否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s91、s13、s14)。

接着,基站100在确认到终端200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后,将非正交多址接入使用通知通知给终端200(s15),终端200准备针对非正交多址接入的对应设定(s140)。

此外,基站100通过第2频率来发送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下的导频信号(s170)。此外,基站100通过第1频率来发送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下的导频信号(s171)。

例如,进行以下的处理。即,无线回线控制部110(例如图46)针对发送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31进行指示,使得针对导频信号以第1频率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发送处理,针对同一导频信号以第2频率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发送处理。发送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31的正交/非正交控制部131b1(例如图48)在接收到该指示作为多址接入控制信息后,将导频信号输出到正交调制部131b2,并指示其使用第1频率对导频信号进行调制。此外,正交/非正交控制部131b1将同一导频信号输出到非正交调制部131b3,并指示其使用第2频率对导频信号进行调制。由此,基站100以第1频率发送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下的导频信号,以第2频率发送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下的导频信号。

返回图98,接着,终端200测定无线回线质量(s172),将无线回线质量信息发送到基站100(s173)。

例如,进行以下的处理。即,终端200的无线回线质量测定部210(例如图58)根据以第1频率接收到的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下的导频信号,测定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下的无线回线质量。此外,无线回线质量测定部210根据以第2频率接收到的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下的导频信号,测定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下的无线回线质量。无线回线质量信息生成部217按照来自无线回线控制部214的指示,生成包含2个无线回线质量的无线回线质量信息,向基站100进行发送。另外,作为无线回线质量,例如是cqi。

返回图98,接着,基站100根据无线回线质量信息进行小区选择(s174)。

例如,进行以下的处理。即,无线回线控制部110的小区选择控制部110b(例如图46、图57)从无线回线质量信息提取部108接收无线回线质量信息。小区选择控制部110b在相比于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下的无线回线质量,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下的无线回线质量较高(和/或质量良好)时,决定从使用第1频率的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切换为使用第2频率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小区选择控制部110b根据终端类别选择多址接入方式。该情况下,小区选择控制部110b选择切换目标的频率(例如第2频率)、即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中使用的频率。小区选择控制部110b向切换控制部110d通知针对终端200切换到第2频率。

返回图98,接着,基站100将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系统信息发送到终端200(s175至s177)。作为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系统信息,例如还包含在随机接入过程中使用的随机接入前导码。随机接入前导码例如可以是可能冲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或不会冲突的个别随机接入前导码。此外,系统信息中包含由无线回线控制部110选择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中使用的频率(例如第2频率)。

例如,进行以下的处理。即,系统信息管理部111(例如图46)接收来自无线回线控制部110的指示,读出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系统信息,输出到系统信息生成部114。系统信息生成部114生成包含随机接入前导码等的系统信息,朝向终端200进行发送。另外,也可以是,这样的系统信息例如在控制信号生成部112中作为控制信号而生成,作为控制信号而发送到终端200。

返回图98,接着,基站100和终端200进行与切换有关的处理(s178)。

例如,在基站100中进行以下处理。即,基站100生成控制信号并发送到终端200,该控制信号请求向以第2频率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进行切换。具体而言,无线回线控制部110的切换控制部110d(例如图46,图57)在系统信息的发送后,指示控制信号生成部112生成该控制信号,控制信号生成部112接收该指示而生成该控制信号,向终端200进行发送。该情况下,也可以是,切换控制部110d指示控制信号生成部112生成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包含如下的切换请求(或切换请求,以下有时称作“切换请求”),该切换请求指示从使用第1频率的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向使用第2频率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切换。切换请求的发送在切换前,因此,例如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使用第1频率进行发送。

返回图98,另外,请求切换的控制信号的发送(s178)和系统信息的发送(s177)可以同时,也可以在控制信号的发送后进行系统信息的发送。

此外,在终端200中,例如进行以下的处理。即,终端200接收到系统信息后,在所指定的切换目标的频率下进行同步,进行非冲突式随机接入步骤(non-contentionbasedrandomaccessprocedure)或冲突式随机接入步骤(contentionbasedrandomaccessprocedure)。终端200在进行非冲突式随机接入步骤(non-contentionbasedrandomaccessprocedure)的情况下,使用利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某个频率向终端200通知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或个别前导码(dedicatedpreamble))。此外,终端200在进行冲突式随机接入步骤(contentionbasedrandomaccessprocedure)的情况下,从作为系统信息而通知的多个随机接入前导码中任意选择1个来进行使用。接着,终端200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第2频率进行随机接入,重新设定无线回线。这样的处理例如由无线回线控制部214或终端设定控制部215等进行。通过以上处理,终端200针对同一基站100进行向不同的频率的切换,能够使用第2频率并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与基站100进行无线通信。

以后的处理(图99的s180至s190)是基站100取得下行方向和上行方向的发送功率控制信息的处理(s180至s185)、以及取得下行方向和上行方向的无线回线质量的处理(s186至s190)。由于是进行向第2频率的切换后,因此,这些处理使用第2频率来进行。

接着,基站100根据取得的发送功率控制信息和无线回线质量进行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的调度(s191)。基站100将调度的结果作为控制信号而发送到终端200(s192),以后,基站100和终端200按照调度的结果发送数据或接收数据(s193、s194)。

以上,对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中使用的第1频率向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中使用的第2频率的切换进行了说明。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中使用的第2频率向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中使用的第1频率的切换也与上述的例子同样地进行动作。该情况下,针对图98和图99中的各处理,例如能够通过将“正交多址接入”和”非正交多址接入”调换,将“第1频率”和“第2频率”调换来实施。

此外,在上述的例中,是由基站100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下的动作例。可以在终端200中确定终端类别,该情况下,代替s90和s91,设为实施例1-1(例如图72)的s12至s14即可。进而,针对从使用第2频率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向使用第1频率的正交多址接入的切换,可以由终端200进行确定,代替s90和s91而追加s12至s14即可。

<5.2实施例5-2在不同的基站中,向多址接入方式不同的同一频率进行切换的情况>

接着,对实施例5-2进行说明。实施例5-2是在不同的基站中向多址接入方式不同的同一频率进行切换的例子。例如,图97示出实施例5-2的无线通信系统10的结构例,图46示出基站100的结构例,图58示出终端200的结构例。

如图97所示,示出如下例子:虽然是同一频率,但终端200(ue3)从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1向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2进行切换。以下,对该例进行说明。

另外,终端200以同一频率从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2向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1进行切换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样实施。

此外,关于切换,存在针对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双方进行切换的情况,还存在对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中的任意一方进行切换的情况。在本实施例5-2中,对针对下行方向进行切换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100和图101是示出实施例5-2的动作例的时序图。作为整体而示出如下例子:终端200与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1连接,从该基站100-1向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3以同一频率进行切换。

s10至s15与实施例5-1同样。接着,从各基站(小区1~小区4)100-1~100-4发送导频信号(s203、s201~s202)。该情况下,基站100-1、100-2发送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处理的导频信号,基站100-3、100-4发送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处理的导频信号。该情况下,各基站100-1~100-4可以使用同一频率(例如第1频率)发送导频信号。

终端200根据接收的导频信号测定无线回线质量(s204),将测定的无线回线质量作为无线回线质量信息发送到基站100-1(s205)。

基站100-1根据无线回线质量信息选择小区(s206)。在本实施例5-2中,在4个无线回线质量中,针对基站100-3的无线回线质量最高。因此,在基站100-1中决定向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3进行切换(s206)。

接着,基站100-1对作为切换目标的基站100-3请求系统信息(s207),基站100-3按照该请求,将基站100-3的系统信息发送到基站100-1(s208)。另外,在系统信息中可以包含为了实施随机接入所需要的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和个别前导码中的至少一方。

基站100-1在从作为切换目标的基站100-3接收到系统信息后,将接收到的系统信息发送到终端200(s209)。

接着,终端200根据接收到的系统信息进行针对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对应设定(s211),在终端200和基站100-3之间进行切换控制(s212)。

切换控制中例如还包含向终端200发送切换请求,进而将切换请求发送到基站100-3。通过将切换请求发送到基站100-3,基站100-3能够掌握终端200向本站切换。该情况下,可以在切换请求中包含切换前后的多址接入方式、切换前后的使用频率(例如,从第1上行频率和第1下行频率到第2上行频率和第2下行频率,或者相反等)等。

此外,在切换控制包含实施例5-1中说明的随机接入过程。在实施例5-1中,在基站100内进行了处理,但是,在实施例5-2中,不同之处在于在基站100-1、100-3之间交换系统信息等。在实施例5-2中,例如,基站100-1向终端200发送如下的控制信号作为切换请求,该控制信号指示从通过第1频率并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1向通过相同的第1频率并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2进行切换。

以后的处理(图101的s180至s190)与实施例5-1同样,基站100进行发送功率控制信息的取得和无线回线质量的取得的处理。该情况下,在终端200和基站100-3之间进行处理。

基站100-3根据发送功率控制信息和无线回线质量,进行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下的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的调度(s191),基站100-3和终端200按照调度的结果发送数据或接收数据(s192~s194)。

以上,针对以同一频率从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1向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3的切换进行了说明。从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3向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1进行切换的情况也与能够上述的例子同样地进行实施。例如,能够通过针对图100和图101中的各处理将“正交多址接入”和“非正交多址接入”调换而实施。

此外,在上述的例中,是由基站100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下的动作例。也可以在终端200中确定终端类别,该情况下,代替s90和s91而追加实施例1-1(例如图72)的s12至s14即可。进而,从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3向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1进行切换的情况下,也可以由终端200确定终端类别,代替s90和s91而追加s12至s14即可。

<5.3实施例5-3在不同的基站中多址接入方式不同、并且向不同的频率进行切换的情况下>

接着,对实施例5-3进行说明。实施例5-3是在不同的基站中多址接入方式不同,并且,向不同的频率进行切换的例子。例如,图97示出实施例5-3的无线通信系统10的结构例,图46和图70示出基站100的结构例,图58和图71示出终端200的结构例。

图97示出如下的例子:终端200(ue3)从使用第1频率并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100-1向使用第2频率并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100-2进行切换。以下,对该例子进行说明。

此外,关于切换,存在针对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双方进行切换的情况,还存在对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中的任意一方进行切换的情况。在本实施例5-3中,对针对下行方向进行切换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100和图101是示出实施例5-3的动作例的时序图。作为整体而示出如下例子:从使用第1频率并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100-1向使用第2频率并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100-2进行切换。

s10至s15与实施例5-1同样。接着,从各基站(小区1~小区4)100-1~100-4发送导频信号(s203、s201~s202)。该情况下,基站100-1使用第1频率并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发送导频信号。此外,基站100-3使用第2频率并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发送导频信号。

另外,基站100-2因为是发送与基站100-1相同的基于正交多址接入处理的导频信号,因此可以以第1频率进行发送,由于基站不同,因此也可以以与第1频率和第2频率不同的第3频率进行发送。此外,针对基站100-4,可以以第2频率进行发送,也可以以与第1和第2频率不同的频率发送导频信号。

终端200根据接收到的导频信号测定无线回线质量(s204),将测定出的无线回线质量作为无线回线质量信息而发送到基站100-1(s205)。

基站100-1根据无线回线质量信息选择小区(s206)。在本实施例5-3中,在4个无线回线质量中,针对基站100-3的无线回线质量最高。因此,基站100-1决定向使用第2频率并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100-3进行切换(s206)。

s207至s212与实施例5-2同样。与实施例5-2同样地,相比于实施例5-1,在基站100-1、100-3之间交换系统信息等这一点不同。在实施例5-3的情况下,基站100-1可以将如下的控制信号作为切换请求信号发送到终端200,该控制信号指示从使用第1频率并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100-1向使用第2频率并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100-3进行切换。

以后的处理(图101的s180至s190)与实施例5-1同样地,基站100进行发送功率控制信息的取得和无线回线质量的取得的处理。该情况下,在终端200和基站100-3之间进行这些信息的取得的处理。

基站100-3根据发送功率控制信息和无线回线质量,进行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下的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的调度(s191),基站100-3和终端200按照调度的结果,发送数据或接收数据(s192~s194)。

以上,针对从使用第1频率并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100-1向使用第2频率并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100-3的切换进行了说明。从使用第2频率并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100-3向使用第1频率并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100-1进行切换的情况也能够与上述例子同样地实施。例如,通过针对图100和图101中的各处理,将“正交多址接入”和“非正交多址接入”进行调换、并将“第1频率”和“第2频率”进行调换,从而进行实施。

此外,在上述的例中,对由基站100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下的动作例进行了说明。也可以在终端200中确定终端类别,该情况下,代替s90和s91,追加实施例1-1(例如图72)的s12至s14即可。进而,从使用第2频率并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100-3向使用第1频率并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100-1进行切换的情况下,也可以由终端200确定终端类别。该情况下,代替图100的s90和s91而追加s12至s14即可。

<5.4实施例5的效果>

根据实施例5-1,例如进行以下的动作。即,基站100将频率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中使用的第1上行频率和第1下行频率切换为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中使用的第2上行频率和第2下行频率。此外,基站100将频率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中使用的所述第2上行频率和第2下行频率切换为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中使用的第1上行频率和第1下行频率。

此外,基站100使用第2下行频率将与切换后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信息发送到终端200,或使用第1下行频率将与切换后的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有关的信息发送到终端200。

然后,基站100和终端200使用切换后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并使用第2下行频率和第2上行频率进行无线通信,或者,使用切换后的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并使用第1下行频率和第1上行频率进行无线通信。

此外,根据实施例5-2,例如进行以下的动作。即,基站100能够将连接从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向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其他的基站100-1切换,或者从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1向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其他的基站100-1切换。

进而,根据实施例5-3,例如进行以下动作。即,基站100从使用第1上行频率和第1下行频率并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100向使用第2上行频率和第2下行频率并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无线通信的其他的基站100-1进行切换。此外,基站100-1将连接从使用第2上行频率和第2下行频率并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无线通信的其他的基站装置100-1切换到使用第1上行频率和第1下行频率并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100。

然后,使用第2下行频率将切换后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发送到终端200,或使用第1下行频率将切换后的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发送到终端200。

在基站100中,例如由无线回线控制部110、天线101、接收无线部105、接收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30、发送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31以及发送无线部116进行这样的切换后的无线通信。

此外,在终端200中,例如由无线回线控制部214、天线201、接收无线部205、接收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30、发送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31、发送无线部22进行这样的切换后的无线通信。

因此,终端200能够将多址接入方式切换为不同的频率或基站100。因此,在终端200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下,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1能够向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2或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频率进行切换。因此,在基站100-1中,即使不能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也能够使终端200适当地向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2切换,在该基站100-2中使终端200适当地进行无线通信。

此外,在基站100-1中无法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下,终端200能够防止多次进行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无线回线的设定的事态,与这样的情况下相比,能够提高处理速度,进而能够实现传送速度(吞吐量)的提高。

<6.实施例6载波聚合>

接着,对实施例6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6中,针对从lte版本10导入的ca的应用进行说明。另外,在ca中,有时将频带称作cc(componentcarrier:分离载波)。关于各个cc,可以在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上使用同一cc,也可以使用不同的cc。此外,第1cc和第2cc可以通过连续的频率构成,也可以不连续。进而,第1cc可以属于第1频带(例如800mhz频带),第2cc可以属于第2频带(例如2.5ghz频带)。进而,第1和第2cc可以均属于第1频带。

cc可以构成1个独立的无线通信系统,因此,与在ofdma中将多个子载波汇总的单位(例如,有时称作rb(resourceblock:资源块)、簇等)不同。

例如,在基站100中,通过追加cc能够使用多个cc,使用这样的多个cc同时与终端200进行无线通信。该情况下,基站100和终端200可以通过第1频带传送控制信息,通过第2频带发送用户数据。

在实施例6中,说明了追加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的例子。具体而言,在实施例6-1中,针对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中追加同一基站100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的动作例进行说明。此外,在实施例6-2中,针对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中追加同一基站100的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的情况下的动作例进行说明。进而,在实施例6-3中,针对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中追加不同的基站的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的情况下的动作例进行说明。

<6.1实施例6-1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追加同一基站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

实施例6-1是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中追加同一的基站100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的情况下的动作例。

例如,图102示出实施例6-1的无线通信系统10的结构例,图46和图70示出基站100的结构例,图58和图71示出终端200的结构例。此外,图106中示出小区与频率及基站100之间的关系。

如图102所示,基站100使用第1频带(或第1频率,或者第1小区)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与终端200(ue3)进行无线通信。该情况下,例如,第1频带为主小区(pcell(primarycell):有时称作主频带或特定频带等)。然后,基站100追加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中使用的第2频带(或第2频率,或者第2小区))。该情况下,例如,第2频带为副小区(scell(secondarycell):有时称作副频带或扩展频带等)。基站100和终端200能够使用第1和第2频带同时进行无线通信。

图106是示出在实施例6-1中使用的小区、频率和基站的关系例的图。基站100-1(enb1)具有“小区1”至“小区4”这4个小区,频率为“f1”的“小区1”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orthogonal”),被设定为pcell。此外,频率为“f2”的”小区2”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non-orthgonal”),被设定为scell。

以下,如图106所示,说明相对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中使用的频率“f1”,追加作为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而使用的频率“f2”的动作例。

图104和图105是示出实施例6-1的动作例的时序图。与实施例4等同样地,终端200测定针对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或小区,或者频率,以下,有时以相同的意思使用“基站”、“小区”和“频率”)的无线回线质量,选择无线回线质量最好的基站100。例如,在图106的例中,终端200测定“小区1”、“小区3”、“小区6”、“小区7”、“小区8”的无线回线质量,选择基站100(enb1)的小区1(“小区1”)作为无线回线质量最好的基站。终端200与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的小区1进行无线回线设定(s10)。该情况下,基站100和终端200进行随机接入过程,将进行了无线回线设定的基站100的小区1(f1)设为第1小区(pcell)。以后,将第1小区作为pcell来进行说明。pcell成为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小区。

例如,基站100的无线回线控制部110通过无线回线设定(s10),将小区1设定为pcell,将小区1是pcell的情况存储在存储器中。

接着,终端200在从基站100接收到终端性能信息请求后(s11),将终端性能信息发送到基站100(s90)。终端性能信息中包含表示终端200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信息。

接着,基站100根据接收到的终端性能信息确定终端类别(s91),将确定出的终端类别发送到终端200(s13)。

接着,基站100进行非正交多址接入使用可否控制,根据接收到的终端性能信息,确认终端200是否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s14)。基站100在确认到终端200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时,将非正交多址接入使用通知发送到终端200(s15)。在实施例6-1中,终端200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

终端200在接收到非正交多址接入使用通知后,进行针对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对应设定(s140)。

接着,基站100的各小区发送导频信号(s220、s221),终端200根据导频信号测定无线回线质量(s222)。

该情况下,终端200对正在连接的基站100的小区(小区1)以外的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小区和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小区的无线回线质量进行测定。例如,终端200对连接中的基站100的频率“f1”以外的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小区(例如“小区3”(f3))和连接中的基站100以外的基站(enb2、enb3)的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小区(例如,enb2的小区6(f3),enb3的小区7(f2),enb3的小区8(f3))的无线回线质量进行测定。进而,终端200针对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小区(enb1的小区2(f2),enb1的小区4,enb2的小区5(f2),enb4的小区9,enb4的小区10)也同样地对无线回线质量进行测定。

另外,连接中的基站100能够通过控制信号,指示或请求针对哪个小区测定无线回线质量,终端200按照控制信号中包含的该指示,能够测定针对小区的无线回线质量。但是,终端200也可以测定针对连接中的基站100的小区(小区1)的无线回线质量。此外,无线回线质量的测定可以按照从基站100通知的测定周期进行测定,也可以在并非测定周期的时刻按照来自基站100的测定请求而随时进行测定。关于这样的无线回线质量测定,不仅是本实施例6-1,其他的实施例也是同样的。

接着,终端200将测定出的无线回线质量作为无线回线质量信息发送到基站100(s223)。

另外,在基站100、终端200中,可以在接收到无线回线质量信息的情况下(s223)或无线回线质量测定的情况下(s252),判断为新追加频带。例如,进行以下的处理。

即,基站100和终端200的无线回线控制部110、214测定数据的传送速度。具体而言,基站100的无线回线控制部110可以针对从发送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31输出的数据,测定每单位时间的输出数据量,由此测定传送速度。关于终端200的无线回线控制部214,也可以针对从发送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31输出的数据,测定每单位时间的输出数据量。或者,无线回线控制部110、214可以根据ack信号的接收,测定发送数据正确送达时的传送速度。无线回线控制部110、214在测定出的传送速度低于阈值时,判断为仅基站100(或cell1)和终端200之间的无线回线不能满足规定的传送速度,判断为新追加频带。该情况下,无线回线控制部110、214可以根据新追加的服务的传送速度、发送数据等的最大延迟等其他条件,判断追加新的频带。

基站100在从终端200接收到无线回线质量信息后(s223),进行小区选择(s224)。

在本实施例6-1中,基站100针对同一基站100的不同的小区(或频率),选择无线回线质量中的无线回线质量最好(或高)的小区(或频率)作为要追加的小区。当终端200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且未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时,基站100选择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小区(或频率)作为要追加的小区。当终端200对应于双方的多址接入方式时,基站100选择对应于双方的多址接入方式的小区(或频率)作为要追加的小区。另外,即使是与连接中的小区的频率相同的频率,如果是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小区,则也存在基站100能够追加该小区的情况。这是因为,如上所述,如果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则也存在还能够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情况。基站100也可以选择同一频率以外的频率的小区。

该情况下,基站100选择无线回线质量最好的小区2(“小区2”)作为要追加的小区。例如,进行以下的处理。即,无线回线控制部110(例如小区选择控制部110b)从无线回线质量信息提取部108接收各小区的无线回线质量信息,从其中选择无线回线质量最好(或高)的小区2。无线回线控制部110将选择出的小区2设定为scell,将设定小区2作为scell的情况存储在存储器中。存储器中存储小区1是pcell、小区2是scell。然后,无线回线控制部110针对控制信号生成部112通知小区2是scell,指示其生成表示小区2是scell的控制信号。控制信号生成部112生成表示小区2是scell的控制信号并发送到终端200。另外,关于该控制信号,例如可以与系统信息一起通知(s227),也可以在ca设定时(s228)进行通知,还可以另外作为控制信号进行通知。

接着,基站100的小区1对小区2请求系统信息(s225)。另外,由于是同一基站100中的处理,因此,与小区1对应的无线回线控制部110和与小区2对应的无线回线控制部110是相同的,但是,在本实施例6-1中,设为不同而进行说明。例如,与小区1对应的无线回线控制部110针对与小区2对应的无线回线控制部110,请求与小区2有关的系统信息(可以包含用于进行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可能冲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或不可能冲突的个别随机接入前导码))。

基站100的小区2在接收到系统信息请求后,将系统信息输出到小区1(s226)。例如,进行以下的处理。即,与小区2对应的无线回线控制部110从系统信息管理部111读出系统信息。并且,与小区2对应的无线回线控制部110确认在随机接入中使用的(不会发生冲突)个别前导码或(可能发生冲突)前导码组。与小区2对应的无线回线控制部110将系统信息输出到与小区1对应的无线回线控制部110。

基站100的小区1在从小区2接收到系统信息后(s226),将接收到的系统信息发送到终端200(s227)。例如,与小区1对应的无线回线控制部110在从与小区2对应的无线回线控制部110接收到系统信息后,将接收到的系统信息输出到控制信号生成部112,指示控制信号的生成。由此,将系统信息作为控制信号发送到终端200。例如,也可以是,无线回线控制部110将系统信息输出到系统信息生成部114,从系统信息生成部114向终端200发送系统信息。

终端200在接收到系统信息后(s227),根据系统信息或小区2是scell的通知,在与小区2之间执行随机接入过程(s228)。作为随机接入过程,可以是使用个别前导码的非冲突式随机接入(non-contentionbasedrandomaccess)或使用可能产生冲突的前导码的冲突式随机接入(contentionbasedrandomaccess)。例如,通过这样的随机接入过程等,在将小区1(频率1)作为pcell的情况下,基站100和终端200能够将小区2(频率f2)作为scell而进行追加。由此,在终端200中,能够掌握小区2作为scell被追加的情况,能够使用pcell(小区1(f1))和scell(小区2(f2))同时进行无线通信。

以后,进行发送功率控制(图105的s230至s235)和无线回线质量的测定(s236至s239)。

该情况下,在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小区1中,可以根据终端200中测定出的无线回线质量(s237)、基站100中测定出的无线回线质量(s240)来进行调度。此外,在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小区2中,可以根据终端200测定出的发送功率值(s231)、基站100中测定出的发送功率值(s234)来进行调度(s241)。或者,可以根据发送功率值和无线回线质量双方,进行小区1和小区2的调度(s241)。

基站100的小区2和终端200按照调度结果发送数据或接收数据(s242至s244)。

通过以上处理,能够在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pcell中追加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小区作为scell。

另外,图104所示的动作例是在基站100中确定终端类别的情况下的动作例。如实施例1等中说明的那样,也可以在终端200中确定终端类别。

<6.2实施例6-2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中追加同一基站的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

接着,对实施例6-2进行说明。实施例6-2是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中追加同一基站100的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的动作例。

例如,图102示出实施例6-2的无线通信系统10的结构例,图46和图70示出基站100的结构例,图58和图71示出终端200的结构例。此外,图109示出小区与频率及基站100之间的关系例。

如图102所示,基站100使用第2频带(或第2频率,或者第2小区)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与终端200进行无线通信。该情况下,例如,第2频带为主小区(pcell)。然后,基站100追加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中使用的第1频带(或第1频率,或者第1小区))。该情况下,例如,第1频带为副小区(scell)。基站100和终端200能够使用第1和第2频带同时进行无线通信。

图109是示出实施例6-1中使用的小区、频率和基站的关系例的图。在图109中,频率为“f2”的小区2(“小区2”)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被设定为pcell。与此相对,频率为“f3”的小区3(“小区3”)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作为scell而被追加。

以下,如图109所示,说明相对于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中使用的频率“f2”追加作为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而使用的频率“f3”的动作例。

图107和图108是示出实施例6-2的动作例的时序图。实施例6-2的动作例例如除了以下的情况以外,和实施例6-1的动作例(例如,图104和图105)基本同样。即,在本实施例6-2中,终端200针对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的小区2(f2)设定无线回线(s10)。此外,基站100的小区2根据无线回线质量选择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小区3(f3)(s254)。进而,基站100的小区3与终端200之间进行无线回线质量的测定和发送功率控制(图108的s280至s290)。

通过以上处理,能够在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pcell中追加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小区作为scell。

另外,图107和图108所示的动作例是在基站100中确定终端类别的动作例。如实施例1等中说明的那样,也可以在终端200中确定终端类别。

<6.3实施例6-3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中追加不同的基站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

接着,对实施例6-3进行说明。实施例6-3是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中追加不同的基站100-2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的动作例。

例如,图103示出实施例6-3的无线通信系统10的结构例,图46和图70示出基站100的结构例,图58和图71示出终端200的结构例。此外,图112中示出小区与频率和基站100之间的关系例。

如图103所示,基站100-1使用第1频带(或第1频率,或者第1小区)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与终端200进行无线通信。该情况下,例如,第1频带为主小区(pcell)。然后,基站100-2追加在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的、该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中使用的第2频带(或第2频率,或者第2小区)。该情况下,例如,第2频带为副小区(scell)。基站100和终端200能够使用第1和第2频带同时与2个基站100-1、100-2进行无线通信。

图112是示出实施例6-3中使用的小区、频率和基站的关系例的图。在图112中,频率“f1”的基站100-1(enb1)的小区1(“小区1”)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被设定为pcell。与此相对,频率“f2”的基站100-2(enb2)的小区5(“小区5”)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作为scell而被追加。

以下,如图112所示,说明相对于在基站100-1中作为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而使用的频率“f1”(小区1),追加在基站100-2中作为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而使用的频率“f2”(小区5)的情况下的动作例。

图110和图111是示出实施例6-3的动作例的时序图。该时序图例如除了以下情况以外,与实施例6-1的时序图(例如,图104和图105)基本同样。

即,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1的小区1在小区选择时(s314),选择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基站100-2的小区5。然后,在作为物理上不同的基站的2个基站100-1、100-2之间进行系统信息的请求和发送(s315、s316)。

例如,进行以下的处理。即,基站100-1的无线回线控制部110经由系统信息管理部111对基站100-2发送系统信息请求。此外,基站100-2的无线回线控制部110经由系统信息管理部111接收系统信息请求,将小区5的系统信息等经由系统信息管理部111发送到基站100-1。基站100-1的无线回线控制部110经由系统信息管理部111接收小区5的系统信息,作为系统信息或控制信号等而发送到终端200(s317)。

此外,终端200与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100-2的小区5之间进行随机接入过程等(s318)。进而,基站100-2的小区5与终端200之间进行发送功率值和无线回线质量的测定(图111的s230至s240)。

通过以上处理,能够在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pcell中追加在不同的基站100-2中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小区作为scel。

另外,图110和图111所示的动作例是在基站100中确定终端类别的动作例。如实施例1等中说明的那样,也可以在终端200中确定终端类别。

<6.4实施例6的效果>

根据实施例6-1和实施例6-2,例如进行以下动作。即,基站100使用第1频带并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无线通信,使用第2频带并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无线通信,相对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中使用的第1频率而追加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中使用的第2频率。此外,基站100相对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中使用的第2频率追加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中使用的所述第1频率。基站100进行控制,使得同时使用所述第1和第2频率进行无线通信。

此外,根据实施例6-3,例如进行以下动作。即,基站100-1使用第1频带并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无线通信,或者使用第2频带并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无线通信,相对于基站100-1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无线通信下的该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中使用的第1频率,追加其他的基站100-2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的该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中使用的第2频率。此外,基站100-1相对于基站装100-1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的该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中使用的第2频率,追加其他的基站装置100-1通过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的该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中使用的第1频率。基站100-1进行控制,使得基站100-1和其他的基站100-2同时使用第1和第2频率与终端200进行无线通信。

由此,例如,在实施例6中能够追加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或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通过这样的追加,基站100和终端200能够使用多个cc同时进行无线通信,与不追加这样的cc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传送速度的高速化。

该情况下,在基站100中,根据终端类别和终端性能信息,能够确认终端200是否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或者终端200是否对应于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等(例如图104的s91、s14等)。由此,例如,基站100能够防止针对未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终端200追加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等的事态,能够适当地进行无线通信。该情况下,基站100不会针对未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终端200重复多次的追加对应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的处理等,其结果是能够实现吞吐量的提高。

此外,在基站100中,根据终端类别和终端性能信息,不仅是使用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还能够将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作为追加候选。由此,与仅能够追加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的cc的情况相比,追加的可能性提高,结果是能够实现传送速度的改善。

[其他的实施方式]

图113是示出基站100的硬件结构例的图,图114是示出终端200的硬件结构例的图。基站100具有天线101、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140、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41、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142、dsp(digitalsignal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器)143、存储器144和无线处理部145。

cpu142读出rom140中存储的程序并将其载入ram141,执行载入的程序。由此,例如,cpu142实现控制部103、终端类别信息提取部107(107-1、107-2)、无线回线质量信息提取部108(108-1、108-2)、控制信号提取部109(109-1、109-2)、控制信号生成部112(112-1、112-2)、导频生成部113(113-1、113-2)、系统信息生成部114(114-1、114-2)、终端性能信息提取部118的功能。cpu142例如对应于第2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103、终端类别信息提取部107(107-1、107-2)、无线回线质量信息提取部108(108-1、108-2)、控制信号提取部109(109-1、109-2)、控制信号生成部112(112-1、112-2)、导频生成部113(113-1、113-2)、系统信息生成部114(114-1、114-2)、终端性能信息提取部118。

dsp143按照来自cpu142的指示,例如实现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06、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15、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1、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3的各功能。此外,dsp143例如实现接收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30、发送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31的功能。

因此,dsp143例如对应于第2实施方式中的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06、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15、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1、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3。此外,dsp143例如对应于第2实施方式中的接收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30、发送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31。

此外,存储器144例如对应于第2实施方式中的系统信息管理部111。进而,无线处理部145例如对应于第2实施方式中的接收无线部105(105-1、105-2)、发送无线部116(116-1、116-2)。

终端200具有天线201、rom240、ram241、cpu242、dsp243、存储器244和无线处理部245。

cpu242读出rom240中存储的程序并将其载入ram241,执行载入的的程序。由此,例如,cpu242实现控制部203、系统信息提取部207(207-1、207-2)、控制信号提取部208(208-1、208-2)、导频提取部209(209-1、209-2)、无线回线质量测定部210(210-1、210-2)的功能。此外,例如,cpu242实现无线回线质量信息生成部217(217-1、217-2)、控制信号生成部218(218-1、218-2)、终端类别信息生成部219(219-1、219-2)、导频生成部220(220-1、220-2)的功能。

因此,cpu242例如对应于第2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203、系统信息提取部207(207-1、207-2)、控制信号提取部208(208-1、208-2)、导频提取部209(209-1、209-2)、无线回线质量测定部210(210-1、210-2)。此外,cpu242例如对应于第2实施方式中的无线回线质量信息生成部217(217-1、217-2)、控制信号生成部218(218-1、218-2)、终端类别信息生成部219(219-1、219-2)、导频生成部220(220-1、220-2)。

此外,存储器244例如对应于第2实施方式中的系统信息存储部216、终端性能信息存储部212。进而,无线处理部245例如对应于第2实施方式中的接收无线部205(205-1、205-2)、发送无线部222(222-1、222-2)。

在图113所示的基站100和图114所示的终端200中,例如,代替cpu142、242,也可以是mpu(microprocessingunit:微处理单元)等处理器、控制器。此外,代替dsp143、243,也可以是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进而,rom140、ram141、cpu142、存储器144和dsp143也可以是集成在1个电路上的集成电路。rom240、ram241、cpu242、存储器244和dsp243也可以是集成在1个电路上的集成电路。

标号说明

10:无线通信系统;100(100-1~100-4):基站;105:接收无线部;106: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06b,106h:正交解调部;107:终端类别信息提取部;108:无线回线质量信息提取部;109:控制信号提取部;110:无线回线控制部;110c:无线回线质量测定控制部;110d:切换控制部;110e:终端类别请求控制部;110f:多址接入控制部;110g:调度器;110h:无线信道设定控制部;;110i、110j:第1和第2频带的无线回线设定控制部;110k:终端性能信息请求控制部;110m:上行/下行发送功率控制部;111:系统信息管理/存储部;112:控制信号生成部;113:导频生成部;114:系统信息生成部;115: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15b,115f:正交调制部;116:发送无线部;118:终端性能信息提取部;119:终端类别确定部;121: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1b:非正交解调部;121b1:第2层解调部;121b2:第1层解调部;123: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23b,123f:非正交调制部;123b1:第2层调制部;123b2:第1层调制部;130:接收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30b,130h:正交/非正交解调部;130b1:正交/非正交控制部;130b2:正交解调部;130b3:非正交解调部;131:发送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131b,131f:正交/非正交调制部;131b1:正交/非正交控制部;131b2:正交调制部;131b3:非正交调制部;131b4:第1层调制部;131b5:正交/非正交控制部;131b6:第2层调制部;200(200a、200b):终端;205:接收无线部;206:接收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07:系统信息提取部;208:控制信号提取部;209:导频提取部;210:无线回线质量测定/计算部;212:终端性能信息存储部;213:终端类别确定部;214:无线回线控制部;214e:终端类别控制部;214f:多址接入控制部;214m:上行/下行发送功率控制部;217:无线回线质量信息生成部;219:终端类别信息生成部;221:发送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2:发送无线部;223:终端性能信息生成部;225:接收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5b、225h:非正交解调部;225b1:第2层解调部;225b2:第1层解调部;226:发送非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26b、226f:非正交调制部;226b1:第2层调制部;226b2:第1层调制部;230:接收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30b、230h:正交/非正交解调部;230b1:正交/非正交控制部;230b2:正交解调部;230b3:非正交解调部;231:发送非正交和正交多址接入处理部;231b、231f:正交/非正交调制部;231b1:正交/非正交控制部;231b2:正交调制部;231b3:非正交调制部;231b4:第1层调制部;231b5:正交/非正交控制部;231b6:第2层调制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