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共享信道参数的确定机制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2807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物理共享信道参数的确定机制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用于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参数的确定机制以及相应的基站和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的快速增长和技术的巨大进步,世界将走向一个完全互联互通的网络社会,即任何人或任何东西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方都可以获得信息和共享数据。预计到2020年,互联设备的数量将达到500亿部,其中仅有100亿部左右可能是手机和平板电脑,其它的则不是与人对话的机器,而是彼此对话的机器。因此,如何设计系统以更好地支持万物互联是一项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长期演进项目(lte)的标准中,将机器对机器的通信称为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typecommunication,mtc)。mtc是一种不需要人为参与的数据通信服务。大规模的mtc用户设备部署,可以用于安全、跟踪、付账、测量以及消费电子等领域,具体涉及的应用包括视频监控、供货链跟踪、智能电表,远程监控等。mtc要求较低的功率消耗,支持较低的数据传输速率和较低的移动性。目前的lte系统主要是针对人与人的通信服务。而实现mtc服务的规模竞争优势及应用前景的关键在于lte网络支持低成本的mtc设备。

另外,一些mtc设备需要安装在居民楼地下室或者由绝缘箔片、金属护窗或者传统建筑物的厚墙保护的位置,相比较lte网络中常规设备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这些设备的空中接口将明显遭受更严重的穿透损失。3gpp决定研究附加20db覆盖增强的mtc设备的方案设计与性能评估,值得注意的是,位于糟糕网络覆盖区域的mtc设备具有以下特点:非常低的数据传输速率、非常宽松的延时要求以及有限的移动性。针对以上 mtc特点,lte网络可以进一步优化一些信令和/或信道用以更好地支持mtc业务。

为此,在2014年6月举行的3gppran#64次全会上,提出了一个新的面向rel-13的低复杂性和覆盖增强的mtc的工作项目(参见非专利文献:rp-140990newworkitemonevenlowercomplexityandenhancedcoveragelteueformtc,ericsson,nsn)。在该工作项目的描述中,lterel-13系统需要支持上下行1.4mhz射频带宽的mtc用户设备工作在任意的系统带宽(例如1.4mhz、3mhz、5mhz、10mhz、15mhz、20mhz等等)下。该工作项目标准化将于2015年底结束。

另外,为了更好地实现万物互联,在2015年9月举行的3gppran#69此次全会上,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工作项目(参见非专利文献:rp-151621newworkitem:narrowbandiot(nb-iot)),我们称之为窄带物联网(narrowbandinternetofthing,nb-iot)。在该项目的描述中,nb-iot的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将支持上下行180khz的射频带宽。

lte的下行链路传输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在lte系统中,一个无线电帧被划分为10个子帧(#0到#9)。每个子帧在时域中可以包括例如长度为0.5ms的2个等大小的时隙,且在频域中可以例如包括12个子载波。每个时隙包括7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可以由时间上的ofdm符号和频率上的子载波一起定义资源单元(re),如图1中所示的时间-频率栅格。其中,每个re对应于一个ofdm符号间隔期间的一个子载波。在lte中也定义了物理资源块(physicalreourceblock,简称prb),其中,每个prb由一个时隙期间的12个连续的子载波组成。于是,一个子帧包括一对物理资源块,也称为物理资源块对。

在现有的lte系统中,ue的资源分配的最小粒度为一个物理资源块或物理资源块对,也就是说,在同一子帧中,现有lte系统可以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pdsch)、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nhanced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epdcch)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pusch)分配多个prb(或prb对)。而nb-iot的ue只支持上下行180khz的射频带宽,即相当于一个 prb(或prb对)大小的射频带宽。因此,在nb-iot中,窄带物理共享信道的物理资源不能基于频域的prb(或prb对)进行分配。

因此,需要新的适用于nb-iot的物理共享信道的资源分配方式和相应的信道参数确定机制。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需求,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用户设备处执行的方法,包括:从基站接收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传输块映射至的资源单位数和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重复发送或接收次数。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传输块映射至的资源单位数解释为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所分配到的物理资源块数,以确定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的传输块大小;以及根据所述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传输块映射至的资源单位数和所述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重复发送或接收次数,确定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发送或接收的总的资源单位数。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在基站处执行的方法,包括:确定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传输块映射至的资源单位数和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重复发送或接收次数。所述方法还包括:向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参数,其中,所述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传输块映射至的资源单位数在用户设备处被解释为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所分配到的物理资源块数。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接收单元和确定单元。所述接收单元被配置为从基站接收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传输块映射至的资源单位数和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重复发送或接收次数。所述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将接收到的所述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传输块映射至的资源单位数解释为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所分配到的物理资源块数,以确定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的传输块大小;以及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传输块映射至的资源单位数和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重复发送或接收次数,确定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发送或接收的总的资源单位数。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确定单元和发送单元。 所述确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传输块映射至的资源单位数和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重复发送或接收次数。所述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向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参数,其中,所述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传输块映射至的资源单位数在用户设备处被解释为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所分配到的物理资源块数。

可选地,所述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包括窄带物联网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和/或窄带物联网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可选地,所述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传输块映射至的资源单位数由下行控制消息动态指示。

可选地,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重复发送或接收的基本单位是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传输块映射至的资源单位数。

可选地,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发送或接收的总的资源单位数等于其重复发送或接收次数乘以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传输块映射至的资源单位数。

可选地,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发送或接收的总的子帧数等于其重复发送或接收次数、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传输块映射至的资源单位数、以及每一资源单位所包含的子帧数之乘积。

附图说明

通过下文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lte的子帧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站处执行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站的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户设备处执行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nb-pdsch传输块的重复发送的示例。

图7示出了四种nb-pusch的资源分配单位。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nb-pusch传输块的重复发送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公开进行详细阐述。应当注意,本公开不应局限于下文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另外,为了简便起见,省略了对与本公开没有直接关联的公知技术的详细描述,以防止对本公开的理解造成混淆。

下文以lte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后续的演进版本作为示例应用环境,具体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多个实施方式。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本公开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而是可适用于更多其它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今后的5g蜂窝通信系统。

在本公开的下述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基站和用户设备均指代窄带物联网(nb-iot)的基站和用户设备。如前所述,这些nb-iot的用户设备支持上下行180khz的射频带宽。

如本文所使用的,窄带物联网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被简称为nb-pdsch(或npdsch),窄带物联网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被简称为nb-pdcch(或npdcch),窄带物联网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被简称为nb-pusch(或npusch)。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可以是nb-pdsch和/或nb-pusch。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站处执行的方法200的流程图。如图所示,方法200包括:在步骤s210,确定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传输块映射至的资源单位数和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重复发送或接收次数。其中,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重复发送或接收的基本单位是该传输块映射至的资源单位(resourceunit)数。例如,本次传输块映射至的资源单位数为4,则本次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重复发送或接收的基本单位为4个资源单位。

方法200还包括:在步骤s220,向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参数,其中,所述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传输块映射至的资源单位数在用户设备处被解释为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所分配到的物理资源块数。

相应地,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站300的框图。如图所示,基站300包括:发送单元310、接收单元320和确定单元330。本领域技术 人员应理解,基站300还可以包括实现其功能所必需的其他功能单元,如各种处理器、存储器、射频信号处理单元、基带信号处理单元和其它物理下行信道发射处理单元等等。然而为了简便,省略了这些公知元件的详细描述。

确定单元330根据窄带物联网物理下行信道质量和要发送的nb-pdsch传输块(transportblock,tb)的大小确定该传输块映射至的资源单位数和/或nb-pdsch重复发送的次数。其中,nb-pdsch重复发送的基本单位是该传输块映射至的资源单位(resourceunit)数。例如,本次传输块映射至的资源单位数为4,则本次nb-pdsch重复发送的基本单位为4个资源单位。

此外,确定单元330根据窄带物联网物理上行信道质量和要发送的nb-pusch传输块(transportblock,tb)的大小确定该传输块映射至的资源单位数和/或nb-pusch重复发送的次数。其中,nb-pusch重复发送的基本单位是该传输块映射至的资源单位数(或transmissiontimeintervallength:tti长度)。例如,本次传输块映射至的资源单位数为4,则本次nb-pdsch重复发送的基本单位为4个资源单位。

发送单元310向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参数。

此外,发送单元310根据确定单元330所确定的参数发送nb-pdsch。

接收单元320根据确定单元330所确定的参数接收nb-pusch。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户设备处执行的方法400的流程图。如图所示,方法400包括:在步骤s410,从基站接收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传输块映射至的资源单位数和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重复发送或接收次数。在步骤s420,将所述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传输块映射至的资源单位数解释为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所分配到的物理资源块数,以确定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的传输块大小。在步骤s430,根据所述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传输块映射至的资源单位数和所述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重复发送或接收次数,确定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发送或接收的总的资源单位数。

相应地,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户设备500的框图。如图所示,用户设备500包括:接收单元510、发送单元520和确定单元530。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用户设备500还可以包括实现其功能所必需的其 他功能单元,如各种处理器、存储器、射频信号处理单元、基带信号处理单元和其它物理上行信道发射处理单元等等。然而为了简便,省略了这些公知元件的详细描述。

接收单元510从基站接收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传输块映射至的资源单位数和窄带物联网物理共享信道重复发送或接收次数。

确定单元530根据接收到的nb-pdsch的资源单位数和调制编码方案的索引号来确定所接收的nb-pdsch传输块(transportblock,tb)的大小。其中,将所述nb-pdsch传输块映射至的资源单位数解释为nb-pdsch所分配到的物理资源块数,以确定nb-pdsch传输块大小。并且确定单元530还根据接收到的nb-pdsch的资源单位数和重复发送次数来确定所接收的nb-pdsch的资源单位数,即需要在多少个资源单位中接收nb-pdsch。

此外,确定单元530根据接收到的nb-pusch的资源单位数和调制编码方案的索引号来确定所需发送的nb-pusch传输块(transportblock,tb)的大小。其中,将所述nb-pusch传输块映射至的资源单位数解释为nb-pusch所分配到的物理资源块数,以确定nb-pusch传输块大小。并且确定单元530还根据接收到的nb-pusch的资源单位数和重复发送次数来确定用于nb-pusch发送的资源单位数,即需要在多少个资源单位中发送nb-pusch。

接收单元510根据确定单元530所确定的参数接收nb-pdsch。

发送单元520根据确定单元530所确定的参数发送nb-pusch。

以下用2个实施例分别对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进行说明。

实施例1

下行链路是由基站发送而由用户设备接收的过程。

基站根据物理下行信道质量确定nb-pdsch传输块索引号itbs(或调制编码方案索引号imcs),再由nb-pdsch所承载的传输块的大小(比特数),依据以下表1得到nb-pdsch所分配到的物理资源块的数目nprb。表1引自非专利文献3gppts36.213v12.8.0(2015-12)的7.1.7.2.1小节中的表7.1.7.2.1-1。即nb-pdsch的传输块大小表采用现有lte标准中的传输 块大小表,不需要作任何更改。备选地,专门针对nb-iot设计新的nb-pdsch传输块大小表。

表1:传输块大小表

由于nb-iot的ue只支持上下行180khz的射频带宽,即相当于一个prb(或prb对)大小的射频带宽,而2016年2月在马耳他举行的3gppran1#84次会议上,已经同意在lterelease13版本中,不支持小于一个prb的nb-pdsch的物理资源分配。因此,在频域上,nb-pdsch一次只能分配一个prb大小的物理资源。也就是说,用于nb-pdsch资源分配的资源单位为一个prb对。当由表1得到nb-pdsch所分配到的物理资源块的数目nprb大于1个prb(或prb对)时,可以将nprb个prb对对应到时域上的nprb个子帧(或nprb个资源单位)上,然后将nb-pdsch的传输块映射到时域的nprb个子帧(或nprb个资源单位)上,以支持低码率大传输块的nb-pdsch的发送。在时域上,用于传输块映射的多个子帧(或多个资源单位)可被称为发送时间间隔长度(transmissiontimeintervallength:tti长度)。

同时,基站需要确定nb-pdsch的重复发送次数。nb-pdsch重复发送的基本单位是用于nb-pdsch传输块映射的多个子帧(或多个资源单位),即nb-pdsch将传输块映射到多个子帧(或多个资源单位)上,然后以这多个子帧(或多个资源单位)为基本单位,进行多次重复发送。如图6所示,nb-pdsch的重复发送次数为8,nb-pdsch传输块映射至的子帧数(或资源单位数)为4个子帧(或4个资源单位)。这样,nb-pdsch总的发送时长为32个子帧(或32个资源单位)(8*4)。

基站将nb-pdsch传输块索引号itbs(或调制编码方案索引号imcs)、nb-pdsch传输块映射至的子帧数(或资源单位数)、nb-pdsch重复发送次数等参数通过nb-pdcch发送给ue。

ue接收nb-pdcch获取nb-pdsch传输块索引号itbs(或调制编码方案索引号imcs)、用于nb-pdsch传输块映射的子帧数(或资源单位数)、nb-pdsch重复发送次数等参数。ue将用于nb-pdsch传输块映射的子帧数(或资源单位数)解读为频域上的nd-pdsch所分配的prb数(即nprb),由nb-pdsch传输块索引号itbs(或调制编码方案索引号imcs)和nprb通过表1得到nb-pdsch所承载的传输块的大小。

ue通过用于nb-pdsch传输块映射的子帧数(或资源单位数)和nb-pdsch的重复发送次数得到nb-pdsch在时域上总的发送子帧数(或在时频域上总的发送资源单位数)。其中,nb-pdsch重复接收的基本单位是用于nb-pdsch传输块映射的多个子帧(或多个资源单位),即nb-pdsch将传输块映射到多个子帧(或多个资源单位)上,然后以这多个子帧(或多个资源单位)为基本单位,进行多次重复接收。如图6所示,nb-pdsch的重复发送次数为8,nb-pdsch传输块映射至的子帧数(或资源单位数)为4个子帧((或4个资源单位))。这样,ue将在32个子帧(或资源单位)上接收nb-pdsch。

ue采用由nb-pdcch获得的关于nb-pdsch的发送参数完成nb-pdsch的数据和/或信令的接收。

实施例2

上行链路是由基站接收而由用户设备发送的过程。

对于上行链路的nb-pusch,2016年1月份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 3gppran1nb-iotadhoc会议上,达成以下协议:在频域上,nb-pusch的资源分配单位可以小于一个prb,即可以以子载波数为单位为nb-pusch分配资源,子载波的取值为1,3,6,12四种。对应的在时域上分配的子帧数分别为8,4,2,1个子帧。即为nb-pusch分配1个子载波时,其时域上的子帧长度则为8个子帧;为nb-pusch分配3个子载波时,其时域上的子帧长度则为4个子帧;为nb-pusch分配6个子载波时,其时域上的子帧长度则为2个子帧;为nb-pusch分配12个子载波时,其时域上的子帧长度则为1个子帧。如图7所示,分别示出了当上行子载波间隔为15khz时,进行nb-pusch资源分配的四种资源单位。

这样,对于3,6,12个子载波而言,nb-pusch的时频2维资源分配的资源单位还是相当于1个prb对的大小。也就是说,nb-pusch的时频2维资源分配的资源单位所包含的资源单元(re)数等于1个prb对所包含的re数(168个res)。而对于1个子载波而言,nb-pusch的时频2维资源分配的资源单位所包含的re数(112个res)小于1个prb对所包含的re数(168个res),只有1个prb对所含re数的2/3。因此,对于子载波为1的nb-pusch资源分配单位,其传输块大小表可以以一个资源单位含112个re重新设计。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对nb-pusch将统一采用表1的传输块大小表。

基站根据物理上行信道质量确定nb-pusch传输块索引号itbs(或调制编码方案索引号imcs),再由nb-pusch所承载的传输块的大小(比特数),依据表1得到nb-pusch所分配到的物理资源块的数目nprb。表1引自非专利文献3gppts36.213v12.8.0(2015-12)的7.1.7.2.1小节中的表7.1.7.2.1-1。即nb-pusch的传输块大小表采用现有lte标准中的传输块大小表,不需要作任何更改。备选地,专门针对nb-iot设计新的nb-pusch传输块大小表。

由于nb-iot的ue只支持上下行180khz的射频带宽,即相当于一个prb(或prb对)大小的射频带宽。由上述可知,2016年1月份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3gppran1nb-iotadhoc会议上,定义了4种nb-pusch的资源分配单位(如图7所示)。因此,为nb-pusch分配资源的资源单位可以取一个prb对大小的物理资源(如上所述,1个子载波时,其资源单位所含re数为1prb对所包含的re数的2/3,其它3种子载波,其资 源单位所含re数等于1prb对所包含的re数,为便于说明,统一采用表1的传输块大小表)。当由表1得到nb-pusch所分配到的物理资源块的数目nprb大于1个prb(或prb对)时,可以将nprb个prb对对应到时频域上的nprb个nb-pusch资源单位上,然后将nb-pusch的传输块映射到时频域的nprb个资源单位上,以支持低码率大传输块的nb-pusch的发送。在时域上,用于传输块映射的多个资源单位(nprb个资源单位)所包含的子帧数可被称为nb-pusch的发送时间间隔长度(transmissiontimeintervallength:tti长度)。

同时,基站需要确定nb-pusch的重复发送次数。nb-pusch重复发送的基本单位是用于nb-pusch传输块映射的多个资源单位(nprb个资源单位),即nb-pusch将传输块映射到多个资源单位(nprb个资源单位)上,然后以这多个资源单位(nprb个资源单位)为基本单位,进行多次重复发送。如图8所示,以子载波数为3,子帧数为4的nb-pusch资源单位为例,nb-pusch的重复发送次数为4,nb-pusch传输块映射至的资源单位为2个资源单位。这样,nb-pusch所分配到的总的资源为8个资源单位(2*4),总的发送时长为32个子帧(2*4*4)。

基站将nb-pusch传输块索引号itbs(或调制编码方案索引号imcs)、用于nb-pusch传输块映射的资源单位数、nb-pusch重复发送次数等参数通过nb-pdcch发送给ue。

ue接收nb-pdcch获取nb-pusch传输块索引号itbs(或调制编码方案索引号imcs)、用于nb-pusch传输块映射的资源单位数、nb-pusch重复发送次数等参数。ue将用于nb-pusch传输块映射的资源单位数解读为频域上的nd-pusch所分配的prb数(即nprb),由nb-pusch传输块索引号itbs(或调制编码方案索引号imcs)和nprb通过表1得到nb-pusch所承载的传输块的大小。

ue通过用于nb-pusch传输块映射的资源单位数和nb-pdsch的重复发送次数得到nb-pusch在时频域上总的发送资源单位数。其中,nb-pusch重复发送的基本单位是用于nb-pusch传输块映射的多个资源单位(nprb个资源单位),即nb-pusch将传输块映射到多个资源单位(nprb个资源单位)上,然后以这多个资源单位(nprb个资源单位)为基本单位,进行多次重复发送。如图8所示,nb-pusch的重复发送次数为4, nb-pusch传输块映射至的资源单位数为2个资源单位。这样,ue将在8个资源单位(2*4)上发送nb-pusch,其总的发送时长为32个子帧((2*4*4))。

ue采用由nb-pucch获得的关于nb-pusch的发送参数完成nb-pusch的数据和/或信令的发送。

上文已经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方法和涉及的设备进行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示出的方法仅是示例性的。本公开的方法并不局限于上面示出的步骤和顺序。上面示出的网络节点和用户设备可以包括更多的模块,例如还可以包括可以开发的或者将来开发的可用于基站、或ue的模块等等。上文中示出的各种标识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作为这些标识的示例的具体信元。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示实施例的教导可以进行许多变化和修改。

应该理解,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两者的结合来实现。例如,上述实施例中的基站和用户设备内部的各种组件可以通过多种器件来实现,这些器件包括但不限于:模拟电路器件、数字电路器件、数字信号处理(dsp)电路、可编程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等等。

在本申请中,“基站”是指具有较大发射功率和较广覆盖面积的移动通信数据和控制交换中心,包括资源分配调度、数据接收发送等功能。“用户设备”是指用户移动终端,例如包括移动电话、笔记本等可以与基站或者微基站进行无线通信的终端设备。

此外,这里所公开的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在计算机程序产品上实现。更具体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是如下的一种产品:具有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编码有计算机程序逻辑,当在计算设备上执行时,该计算机程序逻辑提供相关的操作以实现本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当在计算系统的至少一个处理器上执行时,计算机程序逻辑使得处理器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操作(方法)。本公开的这种设置典型地提供为设置或编码在例如光介质(例如cd-rom)、软盘或硬盘等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软件、代码和/或其他数据结构、或者诸如一个或多个rom或ram或prom芯片上的固件或微代码的其他介质、或一个或多个模块中的可下载的软件图像、共享数据库等。软件或固件或这种配置可安装在计算设备上,以使得计算 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

此外,上述每个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基站设备和终端设备的每个功能模块或各个特征可以由电路实现或执行,所述电路通常为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设计用于执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各个功能的电路可以包括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通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或分立的硬件组件、或以上器件的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所述处理器可以是现有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上述通用处理器或每个电路可以由数字电路配置,或者可以由逻辑电路配置。此外,当由于半导体技术的进步,出现了能够替代目前的集成电路的先进技术时,本公开也可以使用利用该先进技术得到的集成电路。

尽管以上已经结合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示出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公开进行各种修改、替换和改变。因此,本公开不应由上述实施例来限定,而应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来限定。

运行在根据本发明的设备上的程序可以是通过控制中央处理单元(cpu)来使计算机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功能的程序。该程序或由该程序处理的信息可以临时存储在易失性存储器(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硬盘驱动器(hdd)、非易失性存储器(如闪速存储器)、或其他存储器系统中。

用于实现本发明各实施例功能的程序可以记录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上。可以通过使计算机系统读取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程序并执行这些程序来实现相应的功能。此处的所谓“计算机系统”可以是嵌入在该设备中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操作系统或硬件(如外围设备)。“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可以是半导体记录介质、光学记录介质、磁性记录介质、短时动态存储程序的记录介质、或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记录介质。

用在上述实施例中的设备的各种特征或功能模块可以通过电路(例如,单片或多片集成电路)来实现或执行。设计用于执行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功能的电路可以包括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上述器件的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 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现有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上述电路可以是数字电路,也可以是模拟电路。因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而出现了替代现有集成电路的新的集成电路技术的情况下,本发明也可以使用这些新的集成电路技术来实现。

此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尽管已经描述了所述实施例的各种示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安装在室内或室外的固定或非移动电子设备可以用作终端设备或通信设备,如av设备、厨房设备、清洁设备、空调、办公设备、自动贩售机、以及其他家用电器等。

如上,已经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具体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也包括不偏离本发明主旨的任何设计改动。另外,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对本发明进行多种改动,通过适当地组合不同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手段所得到的实施例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此外,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具有相同效果的组件可以相互替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