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05577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multi-output,mimo)技术提高峰值吞吐量、频谱效率和系统容量,尤其基于预编码码本的闭环空间复用可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闭环空间复用技术得以实施的前提是发送端获得准确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sateinformation,csi),依据该信道状态信息选择合适的层数和预编码码本对发送信号进行预处理。在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和高级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advance,lte-a)系统中由处于接收端的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来向发送端反馈信道状态信息,该信息包括信道矩阵的秩(rankindicator,ri)、预编码码本索引(precodingmatrixindex,pmi)和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qualityindicator,cqi)。接收端利用导频信号获得信道系数矩阵h,按照某种最优准则选出与当前信道最匹配的ri和pmi,并计算使用该ri和pmi后的cqi,常规的处理方法是遍历所有的ri和pmi,按照某种最优准则选出最优的ri和pmi,常用的最优准则有最大信道容量准则或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然后,基于选出的ri和pmi计算cqi,因此,码本的数量决定了计算的复杂度。

在lterelease8和9版本中,处于发送端的基站(enodeb)最多支持4天线端口,每种ri下最多有16个码本,具体码本见ts36.211v9.1.0,而在lte-a的release10版本中,基站最多支持8个发送天线端口,并且为了提高性能引入了两级码本,所谓两级码本是指每个预编码矩阵由第一级码本的索引(firstpmi)i1和第二级码本的索引(secondpmi)i2两个索引决定,从技术规范ts36.213v10.13.0可知,8天线端口1层和2层的码本中,i1和i2的取值都是0~15,因此,1层和2层的码本个数都为256,3层的码本i1和i2的取值分别为0~3和0~15,4层的码本i1和i2的取值分别为0~3和0~7,3层和4层的码本总数分别为64和32;为了进一步提高4天线端口的性能,在r12版本中,又引入了4天线端口的两级码本,从技术规范ts36.213v12.6.0中可知,新引入的4天线端口1层和2层的码本中,i1和i2的取值都是0~15,因此,4天线端口1层和2层的码本数量也增加到256,具体码本见ts36.213。因此,若继续采用遍历ri和pmi选择最优ri和pmi的方法,每一层需要计算i1×i2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信道容量,计算量十分巨大。

针对两级码本的pmi选择计算复杂度大的问题,相关技术提供了三种两级码本的pmi选择方法,第一种通过分析码本和算法公式的特点,结合快速傅里叶变换技术来降低计算复杂度,提出了使用迫零和最小均方误差算法计算信噪比和容量来选择pmi的简化计算方法。第二种选择第一级码本时压缩信道矩阵的数量,遍历全部码本采用容量最大化准则,选择子带的第二级码本时同样压缩信道矩阵数量,采用最大化最小欧式距离准则。第三种第一码本选择时通过信道矩阵分块、特征分解等步骤,采用特征值之和最大准则,第二级码本选择时采用常用的最大化信道容量准则、最小均方误差准则或最最小误比特率准则等。

但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第一种方法不能最大程度降低pmi选择过程的计算复杂度;第二及第三种方法采取不同方法来降低该计算复杂度,但在软硬件实现时,第二级码本选择无法复用第一级码本选择模块,即实现上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以降低ri和pmi选择过程在计算及实现上的复杂度。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为每一层选择第一类预编码码本索引pmi,并根据每一层的所述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集合按照预设准则为每一层选出最优第二类pmi;

根据每一层的所述最优第二类pmi及第一类pmi集合按照所述预设准则为每一层选出最优第一类pmi;

按照所述预设准则从各个层的所述最优第一类pmi及最优第二类pmi中选出与当前信道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并将所述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对应的层数作为信道矩阵的秩ri。

其中,在所述为每一层选择第一类预编码码本索引pmi,并根据每一层的所述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集合按照预设准则为每一层选出最优第二类pmi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导频信号估计获得每个子载波上的信道系数矩阵及噪声方差矩阵。

其中,所述为每一层选择第一类预编码码本索引pmi,并根据每一层的所述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集合按照预设准则为每一层选出最优第二类pmi,包括:

从选定层的第一类pmi集合中为所述选定层随机选一个第一类pmi;

根据信道系数矩阵及噪声方差矩阵,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所述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一时的信道容量一,所述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一是由所述选定层的所述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集合中的一个第二类pmi指示的预编码矩阵;

将每个子载波的所述信道容量一累加,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所述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一时的信道容量二;

比较所述选定层的每个预编码矩阵一对应的所述信道容量二,将最大所述信道容量二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一的第二类pmi作为所述选定层的最优第二类pmi。

其中,所述根据每一层的所述最优第二类pmi及第一类pmi集合按照所述预设准则为每一层选出最优第一类pmi,包括:

根据信道系数矩阵及噪声方差矩阵,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二时的信道容量三,所述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二是由所述选定层的所述最优第二类pmi及第一类pmi集合中的一个第一类pmi指示的预编码矩阵;

将每个子载波的所述信道容量三累加,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所述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二时的信道容量四;

比较所述选定层的每个预编码矩阵二对应的所述信道容量四,将最大所述信道容量四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二的第一类pmi作为所述选定层的最优第一类pmi。

其中,所述按照所述预设准则从各个层的所述最优第一类pmi及最优第二类pmi中选出与当前信道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并将所述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对应的层数作为信道矩阵的秩ri,包括:

读取整个带宽上使用选定层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所述选定层的预编码矩阵是由选定层的所述最优第一类pmi及最优第二类pmi指示的预编码矩阵;

比较各个层的所述信道容量,将最大所述信道容量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的最优第一类pmi及最优第二类pmi作为与当前信道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并将所述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对应的层数作为信道矩阵的秩ri。

其中,所述第一类pmi为第二级码本的索引,所述第二类pmi为第一级码本的索引。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获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选择模块,用于为每一层选择第一类预编码码本索引pmi,并根据每一层的所述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集合按照预设准则为每一层选出最优第二类pmi;根据每一层的所述最优第二类pmi及第一类pmi集合按照所述预设准则为每一层选出最优第一类pmi;

第二选择模块,用于按照所述预设准则从各个层的所述最优第一类pmi及最优第二类pmi中选出与当前信道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并将所述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对应的层数作为信道矩阵的秩ri。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估计模块,用于在所述为每一层选择第一类预编码码本索引pmi,并根据每一层的所述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集合按照预设准则为每一层选出最优第二类pmi之前,利用导频信号估计获得每个子载波上的信道系数矩阵及噪声方差矩阵。

其中,所述第一选择模块包括:

选定模块,用于从选定层的第一类pmi集合中为所述选定层随机选一个第一类pmi;

容量计算模块,用于根据信道系数矩阵及噪声方差矩阵,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所述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一时的信道容量一,所述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一是由所述选定层的所述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集合中的一个第二类pmi指示的预编码矩阵;

容量累加模块,用于将每个子载波的所述信道容量一累加,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所述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一时的信道容量二;

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所述选定层的每个预编码矩阵一对应的所述信道容量二,将最大所述信道容量二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一的第二类pmi作为所述选定层的最优第二类pmi。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上报模块,用于上报所述信道矩阵的秩ri和所述与当前信道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

其中,所述第一类pmi为第二级码本的索引,所述第二类pmi为第一级码本的索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为每一层选择第一类预编码码本索引pmi,并根据每一层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集合按照预设准则为每一层选出最优第二类pmi;根据每一层的最优第二类pmi及第一类pmi集合按照预设准则为每一层选出最优第一类pmi;按照预设准则从各个层的最优第一类pmi及最优第二类pmi中选出与当前信道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并将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对应的层数作为信道矩阵的秩ri。如此,分离选择第一级码本的索引和第二级码本的索引,能实现降低ri和pmi选取过程在计算上的复杂度;同时,由于在本发明中选最优第一级码本的索引和选最优第二级码本的索引时采用了相同的准则,能实现降低ri和pmi选择过程在实现上的复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状态信息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状态信息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具体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具体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具体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具体实施例四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为每一层选择第一类预编码码本索引pmi,并根据每一层的该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集合按照预设准则为每一层选出最优第二类pmi;终端根据每一层的最优第二类pmi及第一类pmi集合按照预设准则为每一层选出最优第一类pmi;终端按照预设准则从各个层的最优第一类pmi及最优第二类pmi中选出与当前信道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并将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对应的层数作为信道矩阵的秩ri。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为每一层选择第一类预编码码本索引pmi,并根据每一层的该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集合按照预设准则为每一层选出最优第二类pmi。

具体地,本步骤可以为,终端为每一层随机选一个第一类预编码码本索引pmi,并根据每一层的该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集合按照预设准则为每一层选出最优第二类pmi。

其中,所述终端为相对于发送端基站的接收端设备,如手机或移动数据卡等设备。所述移动数据卡是指为电脑等便携式设备提供无线上网的客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identitymodule,sim)。

具体地,所述第一类pmi可以为第二级码本的索引,即secondpmi,所述第二类pmi可以为第一级码本的索引,即firstpmi。具体地,本步骤可以为,终端从每一层的secondpmi集合中为每一层随机选出一个secondpmi,并根据每一层的该secondpmi及firstpmi集合按照预设准则,从每一层的firstpmi集合中为每一层选出最优firstpmi。即在本步骤中先选出每一层的最优第一级码本的索引,再根据后续步骤选出每一层的最优第二级码本的索引。

当然,所述第一类pmi或者为firstpmi,所述第二类pmi或者为secondpmi。具体地,本步骤可以为,终端从每一层的firstpmi集合中为每一层随机选出一个firstpmi,并根据每一层的该firstpmi及secondpmi集合按照预设准则,从每一层的secondpmi集合中为每一层选出最优secondpmi。即在本步骤中先选出每一层的最优第二级码本的索引,再根据后续步骤选出每一层的最优第一级码本的索引。

需说明的是,由于firstpmi代表的是信道长期的或慢变的特性,secondpmi代表的是信道短期的或快变的特性,因此,按照后一种顺序选择码本的索引的通信系统性能,要比按照前一种顺序选择码本索引的通信系统性能差一些,该通信系统性能如吞吐量、误码率等;所以,在期望获得更好的通信系统性能的场景下,可以按照前一种顺序选择码本的索引。

具体地,所述预设准则可以为最大信道容量准则。当然,所述预设准则或者为最小均方误差准则,或者为最小误比特率准则。

需说明的是,在所述预设准则为最大信道容量准则时,在本步骤之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还可以包括:终端利用导频信号估计获得每个子载波上的信道系数矩阵及噪声方差矩阵。

如以r11版本的发送端8天线端口,接收端4天线的mimo系统为例,并假设高层配置的码本子集限制中所有码本都可用;对于8×4的mimo系统,终端利用小区导频信号(cellreferencesignal,crs)或信道状态信息导频信号(channelstateinformationreferencesignal,csi-rs)估计获得的第k个子载波上的信道系数矩阵记为hk及噪声方差矩阵记为其中,

hij表示第j个发射天线端口到第i个接收天线的信道系数,σ2为噪声功率,i4为4×4的单位阵。

具体地,在所述预设准则为最大信道容量准则时,本步骤可以包括,终端从选定层的第一类pmi集合中为该选定层随机选一个第一类pmi;终端根据信道系数矩阵及噪声方差矩阵,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一时的信道容量一,所述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一是由选定层随机选出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集合中的一个第二类pmi指示的预编码矩阵;终端将每个子载波的信道容量一累加,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一时的信道容量二;终端比较选定层的每个预编码矩阵一对应的信道容量二,将最大信道容量二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一的第二类pmi作为选定层的最优第二类pmi。

具体地,仍以上述8×4的mimo系统为例,firstpmi记为i1,secondpmi记为i2,i1集合记为ω1,i2集合记为ω2,在预设准则为最大信道容量准则,第一类pmi为secondpmi,第二类pmi为firstpmi时,上述过程可以包括:

终端从第一层的ω2={i2|0≤i2≤15}中为第一层随机选出一个secondpmi记为i′2;终端遍历ω1={i1|0≤i1≤15}中每一个值;终端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索引(0,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一;终端将每个子载波上的该信道容量一累加,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0,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二;终端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索引(1,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一;终端将每个子载波上的该信道容量一累加,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1,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二;以此类推,直至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15,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二;终端比较第一层的16个信道容量二,将最大信道容量二对应的firstpmi作为第一层的最优firstpmi,并将该最优firstpmi记为i″11;

终端从第二层的ω2={i2|0≤i2≤15}中为第二层随机选出一个secondpmi记为i′2;终端遍历ω1={i1|0≤i1≤15}中每一个值;终端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索引(0,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一;终端将每个子载波上的该信道容量一累加,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0,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二;终端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索引(1,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一;终端将每个子载波上的该信道容量一累加,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1,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二;以此类推,直至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15,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二;终端比较第二层的16个信道容量二,将最大信道容量二对应的firstpmi作为第二层的最优firstpmi,并将该最优firstpmi记为i″12;

终端从第三层的ω2={i2|0≤i2≤15}中为第三层随机选出一个secondpmi记为i′2;终端遍历ω1={i1|0≤i1≤3}中每一个值;终端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索引(0,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一;终端将每个子载波上的该信道容量一累加,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0,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二;终端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索引(1,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一;终端将每个子载波上的该信道容量一累加,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1,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二;以此类推,直至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3,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二;终端比较第三层的4个信道容量二,将最大信道容量二对应的firstpmi作为第三层的最优firstpmi,并将该最优firstpmi记为i″13;

终端从第四层的ω2={i2|0≤i2≤7}中为第四层随机选出一个secondpmi记为i′2;终端遍历ω1={i1|0≤i1≤3}中每一个值;终端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索引(0,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一;终端将每个子载波上的该信道容量一累加,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0,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二;终端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索引(1,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一;终端将每个子载波上的该信道容量一累加,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1,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二;以此类推,直至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3,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二;终端比较第四层的4个信道容量二,将最大信道容量二对应的firstpmi作为第四层的最优firstpmi,并将该最优firstpmi记为i″14。

其中,终端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索引(i1,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一,采用的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c表示信道容量,w为由(i1,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wh为w的共轭转置矩阵,hk为第k个子载波上的信道系数矩阵,为hk的共轭转置矩阵,为第k个子载波上的噪声方差估计值,i为单位阵,在上述例子中i=i4。

其中,终端比较第n层的信道容量二,选出最优firstpmii″1n,采用的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i″1n表示第n层的最优firstpmi,w为由(i1,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wh为w的共轭转置矩阵,hk为第k个子载波上的信道系数矩阵,为hk的共轭转置矩阵,为第k个子载波上的噪声方差估计值,i为单位阵,在上述例子中i=i4。

具体地,仍以上述8×4的mimo系统为例,firstpmi记为i1,secondpmi记为i2,i1集合记为ω1,i2集合记为ω2,在预设准则为最大信道容量准则,且第一类pmi为firstpmi,第二类pmi为secondpmi时,实现本步骤的具体过程与上述过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需说明的是,在预设准则为最小均方误差准则时,本步骤可以包括,终端从选定层的第一类pmi集合中为该选定层随机选一个第一类pmi;终端计算整个带宽上使用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一时的均方误差,所述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一是由选定层随机选出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集合中的一个第二类pmi指示的预编码矩阵;终端比较选定层的每个预编码矩阵一对应的均方误差,将最小均方误差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一的第二类pmi作为选定层的最优第二类pmi。

需说明的是,在预设准则为最小误比特率准则时,本步骤可以包括,终端从选定层的第一类pmi集合中为该选定层随机选一个第一类pmi;终端获取整个带宽上使用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一时的误比特率或误块率,所述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一是由选定层随机选出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集合中的一个第二类pmi指示的预编码矩阵;终端比较选定层的每个预编码矩阵一对应的误比特率或误块率,将最小误比特率或误块率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一的第二类pmi作为选定层的最优第二类pmi。

具体地,所述终端获取整个带宽上使用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一时的误比特率或误块率,可以包括,终端计算带宽上的信道系数矩阵与选定预编码矩阵一的乘积;终端根据该乘积结果和带宽上的噪声方差估计值,从预设表格中查找获得带宽上使用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一时的误比特率或误块率。

其中,所述预设表格对应带宽上的信道系数矩阵与选定预编码矩阵一的乘积,及带宽上的噪声方差估计值,存储了带宽上使用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一时的误比特率或误块率。在实际应用中,该预设表格中的误比特率或误块率可以通过仿真获得。

步骤102:根据每一层的最优第二类pmi及第一类pmi集合按照预设准则为每一层选出最优第一类pmi。

具体地,本步骤可以为,终端根据每一层的最优第二类pmi及第一类pmi集合按照预设准则为每一层选出最优第一类pmi。

具体地,在第一类pmi为secondpmi,第二类pmi为firstpmi时,本步骤可以为,终端根据每一层的最优firstpmi及secondpmi集合按照预设准则为每一层选出最优secondpmi。

具体地,在第一类pmi为firstpmi,第二类pmi为secondpmi时,本步骤可以为,终端根据每一层的最优secondpmi及firstpmi集合按照预设准则为每一层选出最优firstpmi。

需说明的是,在预设准则为最大信道容量准则时,本步骤可以包括,终端根据信道系数矩阵及噪声方差矩阵,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二时的信道容量三,所述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二是由选定层的最优第二类pmi及第一类pmi集合中的一个第一类pmi指示的预编码矩阵;终端将每个子载波的该信道容量三累加,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二时的信道容量四;终端比较选定层的每个预编码矩阵二对应的信道容量四,将最大信道容量四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二的第一类pmi作为选定层的最优第一类pmi。

具体地,仍以上述8×4的mimo系统为例,firstpmi记为i1,secondpmi记为i2,i1集合记为ω1,i2集合记为ω2,在预设准则为最大信道容量准则,且第一类pmi为secondpmi,第二类pmi为firstpmi时,上述过程可以包括:

终端读取第一层的最优firstpmii1获得i″11;终端遍历ω2={i2|0≤i2≤15}中每一个值;终端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索引(i″11,0)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三;终端将每个子载波上的该信道容量三累加,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i″11,0)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四;终端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索引(i″11,1)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三;终端将每个子载波上的该信道容量三累加,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i″11,1)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四;以此类推,直至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i″11,15)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四;终端比较第一层的16个信道容量四,将最大信道容量四对应的secondpmi作为第一层的最优secondpmi,并将该最优secondpmi记为i″21;

终端读取第二层的最优firstpmii1获得i″12;终端遍历ω2={i2|0≤i2≤15}中每一个值;终端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索引(i″12,0)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三;终端将每个子载波上的该信道容量三累加,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i″12,0)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四;终端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索引(i″12,1)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三;终端将每个子载波上的该信道容量三累加,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i″12,1)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四;以此类推,直至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i″12,15)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四;终端比较第二层的16个信道容量四,将最大信道容量四对应的secondpmi作为第二层的最优secondpmi,并将该最优secondpmi记为i″22;

终端读取第三层的最优firstpmii1获得i″13;终端遍历ω2={i2|0≤i2≤15}中每一个值;终端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索引(i″13,0)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三;终端将每个子载波上的该信道容量三累加,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i″13,0)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四;终端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索引(i″13,1)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三;终端将每个子载波上的该信道容量三累加,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i″13,1)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四;以此类推,直至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i″13,15)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四;终端比较第三层的16个信道容量四,将最大信道容量四对应的secondpmi作为第三层的最优secondpmi,并将该最优secondpmi记为i″23;

终端读取第四层的最优firstpmii1获得i″14;终端遍历ω2={i2|0≤i2≤7}中每一个值;终端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索引(i″14,0)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三;终端将每个子载波上的该信道容量三累加,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i″14,0)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四;终端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索引(i″14,1)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三;终端将每个子载波上的该信道容量三累加,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i″14,1)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四;以此类推,直至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i″14,15)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四;终端比较第四层的8个信道容量四,将最大信道容量四对应的secondpmi作为第四层的最优secondpmi,并将该最优secondpmi记为i″24。

其中,终端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索引(i″1n,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三,采用的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c表示信道容量,w为由(i″1n,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wh为w的共轭转置矩阵,hk为第k个子载波上的信道系数矩阵,为hk的共轭转置矩阵,为第k个子载波上的噪声方差估计值,i为单位阵,在上述例子中i=i4。

其中,终端比较第n层的信道容量四,选出最优secondpmii″2n,采用的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i″2n表示第n层的最优secondpmi,w为由(i″1n,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wh为w的共轭转置矩阵,hk为第k个子载波上的信道系数矩阵,为hk的共轭转置矩阵,为第k个子载波上的噪声方差估计值,i为单位阵,在上述例子中i=i4。

具体地,仍以上述8×4的mimo系统为例,firstpmi记为i1,secondpmi记为i2,i1集合记为ω1,i2集合记为ω2,在预设准则为最大信道容量准则,且第一类pmi为firstpmi,第二类pmi为secondpmi时,实现本步骤的具体过程与上述过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需说明的是,在预设准则为最小均方误差准则时,本步骤可以包括,终端计算整个带宽上使用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二时的均方误差,所述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二是由选定层的最优第二类pmi及第一类pmi集合中的一个第一类pmi指示的预编码矩阵;终端比较选定层的每个预编码矩阵二对应的均方误差,将最小均方误差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二的第一类pmi作为选定层的最优第一类pmi。

需说明的是,在预设准则为最小误比特率准则时,本步骤可以包括,终端获取整个带宽上使用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二时的误比特率或误块率,所述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二是由选定层的最优第二类pmi及第一类pmi集合中的一个第一类pmi指示的预编码矩阵;终端比较选定层的每个预编码矩阵二对应的误比特率或误块率,将最小误比特率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二的第一类pmi作为选定层的最优第一类pmi。

具体地,所述终端获取整个带宽上使用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二时的误比特率或误块率,与上述所述终端获取整个带宽上使用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一时的误比特率或误块率过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103:按照预设准则从各个层的最优第一类pmi及最优第二类pmi中选出与当前信道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并将该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对应的层数作为信道矩阵的秩ri。

具体地,本步骤可以为,终端按照预设准则从各个层的最优第一类pmi及最优第二类pmi中选出与当前信道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并将该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对应的层数作为信道矩阵的秩ri。

需说明的是,在预设准则为最大信道容量准则时,本步骤可以包括,终端读取整个带宽上使用选定层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所述选定层的预编码矩阵是由选定层的最优第一类pmi及最优第二类pmi指示的预编码矩阵;终端比较各个层的该信道容量,将最大该信道容量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的最优第一类pmi及最优第二类pmi作为与当前信道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并将该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对应的层数作为信道矩阵的秩ri。

具体地,仍以上述8×4的mimo系统为例,firstpmi记为i1,secondpmi记为i2,i1集合记为ω1,i2集合记为ω2,在预设准则为最大信道容量准则时,上述过程可以包括:

终端从步骤102计算结果中读取出整个带宽上使用(i″11,i″21)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终端从步骤102计算结果中读取出整个带宽上使用(i″12,i″2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终端从步骤102计算结果中读取出整个带宽上使用(i″13,i″23)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终端从步骤102计算结果中读取出整个带宽上使用(i″14,i″24)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终端比较4个信道容量,将最大信道容量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的最优第一类pmi及最优第二类pmi作为与当前信道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并将该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对应的层数作为信道矩阵的秩ri。

需说明的是,在预设准则为最小均方误差准则时,本步骤可以包括,终端计算整个带宽上使用选定层的预编码矩阵时的均方误差,所述选定层的预编码矩阵是由选定层的最优第一类pmi及最优第二类pmi指示的预编码矩阵;终端比较各个层的该均方误差,将最小均方误差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的最优第一类pmi及最优第二类pmi作为与当前信道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并将该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对应的层数作为信道矩阵的秩ri。

需说明的是,在预设准则为最小误比特率准则时,本步骤可以包括,终端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选定层的预编码矩阵时的误比特率或误块率,所述选定层的预编码矩阵是由选定层的最优第一类pmi及最优第二类pmi指示的预编码矩阵;终端比较各个层的该误比特率或误块率,将最小误比特率或误块率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的最优第一类pmi及最优第二类pmi作为与当前信道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并将该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对应的层数作为信道矩阵的秩ri。

具体地,所述终端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选定层的预编码矩阵时的误比特率或误块率,与上述所述终端获取整个带宽上使用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一时的误比特率或误块率过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如此,分离选择第一级码本的索引和第二级码本的索引,每一层仅需计算i1+i2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信道容量、均方误差或误比特率就可以选出ri和pmi,避免了需计算i1×i2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信道容量、均方误差或误比特率才可以选出pmi,从而实现降低了ri和pmi选取过程在计算上的复杂度;同时,由于在本发明中选最优第一级码本的索引和选最优第二级码本的索引时采用了相同的准则,计算方法一致,可以分时复用相同模块来实现选出最优第一级码本的索引和选最优第二级码本的索引,降低了软硬件规模,从而降低了ri和pmi选择过程在实现上的复杂度。

需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还可以包括:终端上报信道矩阵的秩ri和与当前信道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

为了实现上述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获取装置。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状态信息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2所示,所述发射功率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选择模块202a,用于为每一层选择第一类预编码码本索引pmi,并根据每一层的所述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集合按照预设准则为每一层选出最优第二类pmi;根据每一层的所述最优第二类pmi及第一类pmi集合按照所述预设准则为每一层选出最优第一类pmi;

第二选择模块202b,用于按照所述预设准则从各个层的所述最优第一类pmi及最优第二类pmi中选出与当前信道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并将所述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对应的层数作为信道矩阵的秩ri。

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估计模块201,用于在所述为每一层选择第一类预编码码本索引pmi,并根据每一层的所述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集合按照预设准则为每一层选出最优第二类pmi之前,利用导频信号估计获得每个子载波上的信道系数矩阵及噪声方差矩阵。

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选择模块202a包括:

选定模块2021,用于从选定层的第一类pmi集合中为所述选定层随机选一个第一类pmi;

容量计算模块2022,用于根据信道系数矩阵及噪声方差矩阵,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所述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一时的信道容量一,所述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一是由所述选定层的所述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集合中的一个第二类pmi指示的预编码矩阵;

容量累加模块2023,用于将每个子载波的所述信道容量一累加,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所述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一时的信道容量二;

比较模块2024,用于比较所述选定层的每个预编码矩阵一对应的所述信道容量二,将最大所述信道容量二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一的第二类pmi作为所述选定层的最优第二类pmi。

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上报模块203,用于上报所述信道矩阵的秩ri和所述与当前信道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

进一步,所述第一类pmi为第二级码本的索引,所述第二类pmi为第一级码本的索引。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估计模块201、第一选择模块202a、第二选择模块202b、上报模块203均可由位于终端中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unit,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等实现。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具体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以r11版本的发送端8天线端口,接收端4天线的mimo系统为例,并假设高层配置的码本子集限制中所有码本都可用,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401:利用小区导频信号crs或信道状态信息导频信号csi-rs估计获得每个子载波上的信道系数矩阵及噪声方差矩阵。

具体地,本步骤可以为,终端利用小区导频信号crs或信道状态信息导频信号csi-rs估计获得每个子载波上的信道系数矩阵及噪声方差矩阵。

其中,终端估计获得的第k个子载波上的信道系数矩阵记为hk及噪声方差矩阵记为其中,

hij表示第j个发射天线端口到第i个接收天线的信道系数,σ2为噪声功率,i4为4×4的单位阵。

步骤402:从每一层的secondpmi集合中为每一层随机选出一个secondpmi,并根据每一层的该secondpmi及firstpmi集合按照最大信道容量准则,从每一层的firstpmi集合中为每一层选出最优firstpmi。

具体地,本步骤可以为,终端从每一层的secondpmi集合中为每一层随机选出一个secondpmi,并根据每一层的该secondpmi及firstpmi集合按照最大信道容量准则,从每一层的firstpmi集合中为每一层选出最优firstpmi。

具体地,本步骤可以包括,终端从第一层的ω2={i2|0≤i2≤15}中为第一层随机选出一个secondpmi记为i′2;终端遍历ω1={i1|0≤i1≤15}中每一个值;终端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索引(0,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一;终端将每个子载波上的该信道容量一累加,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0,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二;终端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索引(1,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一;终端将每个子载波上的该信道容量一累加,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1,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二;以此类推,直至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15,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二;终端比较第一层的16个信道容量二,将最大信道容量二对应的firstpmi作为第一层的最优firstpmi,并将该最优firstpmi记为i″11;

终端从第二层的ω2={i2|0≤i2≤15}中为第二层随机选出一个secondpmi记为i′2;终端遍历ω1={i1|0≤i1≤15}中每一个值;终端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索引(0,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一;终端将每个子载波上的该信道容量一累加,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0,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二;终端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索引(1,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一;终端将每个子载波上的该信道容量一累加,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1,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二;以此类推,直至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15,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二;终端比较第二层的16个信道容量二,将最大信道容量二对应的firstpmi作为第二层的最优firstpmi,并将该最优firstpmi记为i″12;

终端从第三层的ω2={i2|0≤i2≤15}中为第三层随机选出一个secondpmi记为i′2;终端遍历ω1={i1|0≤i1≤3}中每一个值;终端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索引(0,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一;终端将每个子载波上的该信道容量一累加,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0,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二;终端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索引(1,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一;终端将每个子载波上的该信道容量一累加,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1,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二;以此类推,直至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3,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二;终端比较第三层的4个信道容量二,将最大信道容量二对应的firstpmi作为第三层的最优firstpmi,并将该最优firstpmi记为i″13;

终端从第四层的ω2={i2|0≤i2≤7}中为第四层随机选出一个secondpmi记为i′2;终端遍历ω1={i1|0≤i1≤3}中每一个值;终端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索引(0,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一;终端将每个子载波上的该信道容量一累加,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0,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二;终端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索引(1,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一;终端将每个子载波上的该信道容量一累加,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1,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二;以此类推,直至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3,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二;终端比较第四层的4个信道容量二,将最大信道容量二对应的firstpmi作为第四层的最优firstpmi,并将该最优firstpmi记为i″14。

其中,终端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索引(i1,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一,采用的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c表示信道容量,w为由(i1,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wh为w的共轭转置矩阵,hk为第k个子载波上的信道系数矩阵,为hk的共轭转置矩阵,为第k个子载波上的噪声方差估计值,i为单位阵,在上述例子中i=i4。

其中,终端比较第n层的信道容量二,选出最优firstpmii″1n,采用的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i″1n表示第n层的最优firstpmi,w为由(i1,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wh为w的共轭转置矩阵,hk为第k个子载波上的信道系数矩阵,为hk的共轭转置矩阵,为第k个子载波上的噪声方差估计值,i为单位阵,在上述例子中i=i4。

步骤403:根据每一层的最优firstpmi及secondpmi集合按照最大信道容量准则为每一层选出最优secondpmi。

具体地,本步骤可以为,终端根据每一层的最优firstpmi及secondpmi集合按照预设准则为每一层选出最优secondpmi。

具体地,本步骤可以包括,终端读取第一层的最优firstpmii1获得i″11;终端遍历ω2={i2|0≤i2≤15}中每一个值;终端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索引(i″11,0)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三;终端将每个子载波上的该信道容量三累加,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i″11,0)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四;终端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索引(i″11,1)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三;终端将每个子载波上的该信道容量三累加,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i″11,1)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四;以此类推,直至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i″11,15)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四;终端比较第一层的16个信道容量四,将最大信道容量四对应的secondpmi作为第一层的最优secondpmi,并将该最优secondpmi记为i″21;

终端读取第二层的最优firstpmii1获得i″12;终端遍历ω2={i2|0≤i2≤15}中每一个值;终端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索引(i″12,0)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三;终端将每个子载波上的该信道容量三累加,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i″12,0)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四;终端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索引(i″12,1)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三;终端将每个子载波上的该信道容量三累加,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i″12,1)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四;以此类推,直至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i″12,15)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四;终端比较第二层的16个信道容量四,将最大信道容量四对应的secondpmi作为第二层的最优secondpmi,并将该最优secondpmi记为i″22;

终端读取第三层的最优firstpmii1获得i″13;终端遍历ω2={i2|0≤i2≤15}中每一个值;终端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索引(i″13,0)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三;终端将每个子载波上的该信道容量三累加,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i″13,0)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四;终端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索引(i″13,1)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三;终端将每个子载波上的该信道容量三累加,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i″13,1)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四;以此类推,直至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i″13,15)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四;终端比较第三层的16个信道容量四,将最大信道容量四对应的secondpmi作为第三层的最优secondpmi,并将该最优secondpmi记为i″23;

终端读取第四层的最优firstpmii1获得i″14;终端遍历ω2={i2|0≤i2≤7}中每一个值;终端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索引(i″14,0)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三;终端将每个子载波上的该信道容量三累加,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i″14,0)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四;终端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索引(i″14,1)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三;终端将每个子载波上的该信道容量三累加,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i″14,1)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四;以此类推,直至获得整个带宽上使用(i″14,15)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四;终端比较第四层的8个信道容量四,将最大信道容量四对应的secondpmi作为第四层的最优secondpmi,并将该最优secondpmi记为i″24。

其中,终端计算每个子载波上使用索引(i″1n,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三,采用的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c表示信道容量,w为由(i″1n,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wh为w的共轭转置矩阵,hk为第k个子载波上的信道系数矩阵,为hk的共轭转置矩阵,为第k个子载波上的噪声方差估计值,i为单位阵,在上述例子中i=i4。

其中,终端比较第n层的信道容量四,选出最优secondpmii″2n,采用的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i″2n表示第n层的最优secondpmi,w为由(i″1n,i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wh为w的共轭转置矩阵,hk为第k个子载波上的信道系数矩阵,为hk的共轭转置矩阵,为第k个子载波上的噪声方差估计值,i为单位阵,在上述例子中i=i4。

步骤404:按照最大信道容量从各个层的最优firstpmi及最优secondpmi中选出与当前信道最匹配的firstpmi及secondpmi,并将该最匹配的firstpmi及secondpmi对应的层数作为信道矩阵的秩ri。

具体地,本步骤可以为,终端按照最大信道容量从各个层的最优firstpmi及最优secondpmi中选出与当前信道最匹配的firstpmi及secondpmi,并将该最匹配的firstpmi及secondpmi对应的层数作为信道矩阵的秩ri。

具体地,本步骤可以包括,终端从步骤403的计算结果中读取出整个带宽上使用(i″11,i″21)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终端从步骤403的计算结果中读取出整个带宽上使用(i″12,i″2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终端从步骤403的计算结果中读取出整个带宽上使用(i″13,i″23)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终端从步骤403的计算结果中读取出整个带宽上使用(i″14,i″24)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终端比较4个信道容量,将最大信道容量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的最优firstpmi及最优secondpmi作为与当前信道最匹配的firstpmi及secondpmi,并将该最匹配的firstpmi及secondpmi对应的层数作为信道矩阵的秩ri。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具体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以r11版本的发送端8天线端口,接收端4天线的mimo系统为例,并假设高层配置的码本子集限制中所有码本都可用,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501:利用小区导频信号crs或信道状态信息导频信号csi-rs估计获得每个子载波上的信道系数矩阵及噪声方差矩阵。

具体地,本步骤可以为,终端利用小区导频信号crs或信道状态信息导频信号csi-rs估计获得每个子载波上的信道系数矩阵及噪声方差矩阵。

其中,终端估计获得的第k个子载波上的信道系数矩阵记为hk及噪声方差矩阵记为其中,

hij表示第j个发射天线端口到第i个接收天线的信道系数,σ2为噪声功率,i4为4×4的单位阵。

步骤502:从每一层的firstpmi集合中为每一层随机选出一个firstpmi,并根据每一层的该firstpmi及secondpmi集合按照最大信道容量准则,从每一层的secondpmi集合中为每一层选出最优secondpmii。

具体地,本步骤可以为,终端从每一层的firstpmi集合中为每一层随机选出一个firstpmi,并根据每一层的该firstpmi及secondpmi集合按照最大信道容量准则,从每一层的secondpmi集合中为每一层选出最优secondpmii。

步骤503:根据每一层的最优secondpmii及firstpmi集合按照最大信道容量准则为每一层选出最优firstpmi。

具体地,本步骤可以为,终端根据每一层的最优secondpmii及firstpmi集合按照最大信道容量准则为每一层选出最优firstpmi。

步骤504:按照最大信道容量从各个层的最优firstpmi及最优secondpmi中选出与当前信道最匹配的firstpmi及secondpmi,并将该最匹配的firstpmi及secondpmi对应的层数作为信道矩阵的秩ri。

具体地,本步骤可以为,终端按照最大信道容量从各个层的最优firstpmi及最优secondpmi中选出与当前信道最匹配的firstpmi及secondpmi,并将该最匹配的firstpmi及secondpmi对应的层数作为信道矩阵的秩ri。

具体地,本步骤可以包括,终端从步骤503的计算结果中读取出整个带宽上使用(i″11,i″21)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终端从步骤503的计算结果中读取出整个带宽上使用(i″12,i″22)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终端从步骤503的计算结果中读取出整个带宽上使用(i″13,i″23)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终端从步骤503的计算结果中读取出整个带宽上使用(i″14,i″24)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时的信道容量;终端比较4个信道容量,将最大信道容量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的最优firstpmi及最优secondpmi作为与当前信道最匹配的firstpmi及secondpmi,并将该最匹配的firstpmi及secondpmi对应的层数作为信道矩阵的秩ri。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具体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601:为每一层随机选一个第一类预编码码本索引pmi,并根据每一层的该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集合按照最小均方误差准则为每一层选出最优第二类pmi。

具体地,本步骤可以为,终端为每一层随机选一个第一类预编码码本索引pmi,并根据每一层的该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集合按照最小均方误差准则为每一层选出最优第二类pmi。

具体地,本步骤可以包括,终端从选定层的第一类pmi集合中为该选定层随机选一个第一类pmi;终端计算整个带宽上使用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一时的均方误差,所述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一是由选定层随机选出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集合中的一个第二类pmi指示的预编码矩阵;终端比较选定层的每个预编码矩阵一对应的均方误差,将最小均方误差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一的第二类pmi作为选定层的最优第二类pmi。

步骤602:根据每一层的最优第二类pmi及第一类pmi集合按照最小均方误差准则为每一层选出最优第一类pmi。

具体地,本步骤可以为,终端根据每一层的最优第二类pmi及第一类pmi集合按照最小均方误差准则为每一层选出最优第一类pmi。

具体地,本步骤可以包括,终端计算整个带宽上使用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二时的均方误差,所述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二是由选定层的最优第二类pmi及第一类pmi集合中的一个第一类pmi指示的预编码矩阵;终端比较选定层的每个预编码矩阵二对应的均方误差,将最小均方误差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二的第一类pmi作为选定层的最优第一类pmi。

步骤603:按照最小均方误差准则从各个层的最优第一类pmi及最优第二类pmi中选出与当前信道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并将该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对应的层数作为信道矩阵的秩ri。

具体地,本步骤可以为,终端按照最小均方误差准则从各个层的最优第一类pmi及最优第二类pmi中选出与当前信道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并将该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对应的层数作为信道矩阵的秩ri。

具体地,本步骤可以包括,终端计算整个带宽上使用选定层的预编码矩阵时的均方误差,所述选定层的预编码矩阵是由选定层的最优第一类pmi及最优第二类pmi指示的预编码矩阵;终端比较各个层的该均方误差,将最小均方误差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的最优第一类pmi及最优第二类pmi作为与当前信道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并将该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对应的层数作为信道矩阵的秩ri。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具体实施例四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701:为每一层随机选一个第一类预编码码本索引pmi,并根据每一层的该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集合按照最小误比特率准则为每一层选出最优第二类pmi。

具体地,本步骤可以为,终端为每一层随机选一个第一类预编码码本索引pmi,并根据每一层的该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集合按照最小误比特率准则为每一层选出最优第二类pmi。

具体地,本步骤可以包括,终端从选定层的第一类pmi集合中为该选定层随机选一个第一类pmi;终端获取整个带宽上使用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一时的误比特率或误块率,所述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一是由选定层随机选出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集合中的一个第二类pmi指示的预编码矩阵;终端比较选定层的每个预编码矩阵一对应的误比特率或误块率,将最小最小误比特率或误块率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一的第二类pmi作为选定层的最优第二类pmi。

具体地,所述终端获取整个带宽上使用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一时的误比特率或误块率,可以包括,终端计算带宽上的信道系数矩阵与选定预编码矩阵一的乘积;终端根据该乘积结果和带宽上的噪声方差估计值,从预设表格中查找获得带宽上使用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一时的误比特率或误块率。

其中,所述预设表格对应带宽上的信道系数矩阵与选定预编码矩阵一的乘积,及带宽上的噪声方差估计值,存储了带宽上使用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一时的误比特率或误块率。在实际应用中,该预设表格中的误比特率或误块率可以通过仿真获得。

步骤702:根据每一层的最优第二类pmi及第一类pmi集合按照最小误比特率准则为每一层选出最优第一类pmi。

具体地,本步骤可以为,终端根据每一层的最优第二类pmi及第一类pmi集合按照最小误比特率准则为每一层选出最优第一类pmi。

具体地,本步骤可以包括,终端获取整个带宽上使用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二时的误比特率或误块率,所述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二是由选定层的最优第二类pmi及第一类pmi集合中的一个第一类pmi指示的预编码矩阵;终端比较选定层的每个预编码矩阵二对应的误比特率或误块率,将最小误比特率或误块率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二的第一类pmi作为选定层的最优第一类pmi。

具体地,所述终端获取整个带宽上使用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二时的误比特率或误块率,与上述所述终端获取整个带宽上使用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一时的误比特率或误块率过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703:按照最小误比特率准则从各个层的最优第一类pmi及最优第二类pmi中选出与当前信道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并将该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对应的层数作为信道矩阵的秩ri。

具体地,本步骤可以为,终端按照最小误比特率准则从各个层的最优第一类pmi及最优第二类pmi中选出与当前信道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并将该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对应的层数作为信道矩阵的秩ri。

具体地,本步骤可以包括,终端获取整个带宽上使用选定层的预编码矩阵时的误比特率或误块率,所述选定层的预编码矩阵是由选定层的最优第一类pmi及最优第二类pmi指示的预编码矩阵;终端比较各个层的该误比特率或误块率,将最小误比特率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的最优第一类pmi及最优第二类pmi作为与当前信道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并将该最匹配的第一类pmi及第二类pmi对应的层数作为信道矩阵的秩ri。

具体地,所述终端获取整个带宽上使用选定层的预编码矩阵时的误比特率或误块率,与上述所述终端获取整个带宽上使用选定层的选定预编码矩阵一时的误比特率或误块率过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