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照片拍摄装置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03372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拍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照片拍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多人出游拍摄合照时,一般都是求助路人帮忙拍摄,但可能找不到合适的人,也不好意思请人反复拍到满意。后来自拍杆的出现极大的缓解了这一尴尬,景区景点随处可以看到举着自拍杆拍摄合照的人。再或者有些人也可能选择后期制作,利用PS软件生成一张合照。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使用自拍杆进行拍照时存在角度受限、距离受限,多数照片拍出来都有45度角仰望的浓浓忧郁感,且人物过大,拍不出想要的风景。而利用PS软件技术生成一张合照,对技术要求高,普通人难以做出符合拍摄者要求的合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照片拍摄装置和方法,以提高用户拍摄合照的照片质量,提升用户的拍照体验。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照片拍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照片生成模块、虚化照片模块、拍摄定位模块、第二拍摄模块和合成照片模块;其中,所述第一照片生成模块,用于拍摄第一照片或选择第一照片;所述虚化照片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照片的照片背景生成虚化景物定位点;所述拍摄定位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照片和取景第二照片时的取景画面按照所述的虚化景物定位点进行定位;所述第二拍摄模块,用于拍摄所述第二照片;所述合成照片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照片和所述第二照片合成为同一张照片。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选定信号,所述选定信号用于选定所述第一照片上需要生成虚化景物定位点的景物。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放大显示模块,用于在接收所述选定信号的过程中,将所述选定信号所处的区域进行放大显示。可选的,所述第二拍摄模块,包括:第一拍摄单元或第二拍摄单元;所述第一拍摄单元,用于在所述取景画面和所述第一照片的虚化景物定位点重合度超过预定阈值时,拍摄所述第二照片;所述第二拍摄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拍摄触发信号时,拍摄所述第二照片。可选的,所述合成照片模块,包括:第一合成单元或第二合成单元;所述第一合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照片的人物区域和所述第二照片合成为同一张照片;所述第二合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照片和所述第二照片的人物区域合成为同一张照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照片拍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拍摄第一照片或选择第一照片;将所述第一照片的照片背景生成虚化景物定位点;将所述第一照片和取景第二照片时的取景画面按照所述的虚化景物定位点进行定位;拍摄所述第二照片;将所述第一照片和所述第二照片合成为同一张照片。可选的,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接收选定信号,所述选定信号用于选定所述第一照片上需要生成虚化景物定位点的景物。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接收所述选定信号的过程中,将所述选定信号所处的区域进行放大显示。可选的,所述拍摄所述第二照片,包括:在所述取景画面和所述第一照片的虚化的景物定位点重合度超过预定阈值时,拍摄所述第二照片;或,在接收到拍摄触发信号时,拍摄所述第二照片。可选的,所述将所述第一照片和所述第二照片合成为同一张照片,包括:将所述第一照片的人物区域和所述第二照片合成为同一张照片;或,将所述第一照片和所述第二照片的人物区域合成为同一张照片。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照片拍摄装置和方法,用户使用拍摄装置分两次拍取照片,然后自动合成一张合照,无需后期操作,且合成的合照品质稳定。在第二次拍摄时,取景框中出现景物与人物定位点,辅助拍摄,不易出错。附图说明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一个可选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如图1中相机的电气结构框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照片拍摄装置的结构方框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照片拍摄流程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提供的照片拍摄装置的结构方框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照片拍摄方法流程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照片拍摄方法流程图。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移动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发明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下面,假设终端是移动终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无线通信单元110、A/V(音频/视频)输入单元120、用户输入单元130、输出单元150、存储器160、接口单元170、控制器180和电源单元190等等。图1示出了具有各种组件的移动终端,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地实施更多或更少的组件。将在下面详细描述移动终端的元件。无线通信单元110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组件,其允许移动终端100与无线通信系统或网络之间的无线电通信。A/V输入单元120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A/V输入单元120可以包括相机121和麦克风122,相机12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151上。经相机12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无线通信单元110进行发送,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构造提供两个或更多相机121。麦克风122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等等运行模式中经由麦克风接收声音(音频数据),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语音)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移动通信模块112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麦克风122可以实施各种类型的噪声消除(或抑制)算法以消除(或抑制)在接收和发送音频信号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或者干扰。用户输入单元130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命令生成键输入数据以控制移动终端的各种操作。用户输入单元130允许用户输入各种类型的信息,并且可以包括键盘、锅仔片、触摸板(例如,检测由于被接触而导致的电阻、压力、电容等等的变化的触敏组件)、滚轮、摇杆等等。特别地,当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叠加在显示单元151上时,可以形成触摸屏。接口单元170用作至少一个外部装置与移动终端100连接可以通过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识别模块可以是存储用于验证用户使用移动终端100的各种信息并且可以包括用户识别模块(UIM)、客户识别模块(SIM)、通用客户识别模块(USIM)等等。另外,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下面称为“识别装置”)可以采取智能卡的形式,因此,识别装置可以经由端口或其它连接装置与移动终端100连接。接口单元170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移动终端1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移动终端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另外,当移动终端100与外部底座连接时,接口单元170可以用作允许通过其将电力从底座提供到移动终端100的路径或者可以用作允许从底座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通过其传输到移动终端的路径。从底座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或电力可以用作用于识别移动终端是否准确地安装在底座上的信号。输出单元150被构造为以视觉、音频和/或触觉方式提供输出信号(例如,音频信号、视频信号、警报信号、振动信号等等)。输出单元150可以包括显示单元151等等。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在移动终端100中处理的信息。例如,当移动终端100处于电话通话模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与通话或其它通信(例如,文本消息收发、多媒体文件下载等等)的用户界面(UI)或图形用户界面(GUI)。当移动终端100处于视频通话模式或者图像捕获模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捕获的图像和/或接收的图像、示出视频或图像以及相关功能的UI或GUI等等。同时,当显示单元151和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彼此叠加以形成触摸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用作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显示单元151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薄膜晶体管LCD(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柔性显示器、三维(3D)显示器等等中的至少一种。这些显示器中的一些可以被构造为透明状以允许用户从外部观看,这可以称为透明显示器,典型的透明显示器可以例如为TOLED(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等等。根据特定想要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显示单元(或其它显示装置),例如,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外部显示单元(未示出)和内部显示单元(未示出)。触摸屏可用于检测触摸输入压力以及触摸输入位置和触摸输入面积。存储器160可以存储由控制器180执行的处理和控制操作的软件程序等等,或者可以暂时地存储己经输出或将要输出的数据(例如,电话簿、消息、静态图像、视频等等)。而且,存储器160可以存储关于当触摸施加到触摸屏时输出的各种方式的振动和音频信号的数据。存储器160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等。而且,移动终端100可以与通过网络连接执行存储器160的存储功能的网络存储装置协作。控制器180通常控制移动终端的总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80执行与语音通话、数据通信、视频通话等等相关的控制和处理。控制器180可以执行模式识别处理,以将在触摸屏上执行的手写输入或者图片绘制输入识别为字符或图像。电源单元190在控制器180的控制下接收外部电力或内部电力并且提供操作各元件和组件所需的适当的电力。这里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以使用例如计算机软件、硬件或其任何组合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实施。对于硬件实施,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被设计为执行这里描述的功能的电子单元中的至少一种来实施,在一些情况下,这样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控制器180中实施。对于软件实施,诸如过程或功能的实施方式可以与允许执行至少一种功能或操作的单独的软件模块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由以任何适当的编程语言编写的软件应用程序(或程序)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中并且由控制器180执行。至此,己经按照其功能描述了移动终端。下面,为了简要起见,将描述诸如折叠型、直板型、摆动型、滑动型移动终端等等的各种类型的移动终端中的滑动型移动终端作为示例。因此,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任何类型的移动终端,并且不限于滑动型移动终端。参照图2,图2为图1中相机的电气结构框图。摄影镜头1211由用于形成被摄体像的多个光学镜头构成,为单焦点镜头或变焦镜头。摄影镜头1211在镜头驱动器1221的控制下能够在光轴方向上移动,镜头驱动器1221根据来自镜头驱动控制电路1222的控制信号,控制摄影镜头1211的焦点位置,在变焦镜头的情况下,也可控制焦点距离。镜头驱动控制电路1222按照来自微型计算机1217的控制命令进行镜头驱动器1221的驱动控制。在摄影镜头1211的光轴上、由摄影镜头1211形成的被摄体像的位置附近配置有摄像元件1212。摄像元件1212用于对被摄体像摄像并取得摄像图像数据。在摄像元件1212上二维且呈矩阵状配置有构成各像素的光电二极管。各光电二极管产生与受光量对应的光电转换电流,该光电转换电流由与各光电二极管连接的电容器进行电荷蓄积。各像素的前表面配置有拜耳排列的RGB滤色器。摄像元件1212与摄像电路1213连接,该摄像电路1213在摄像元件1212中进行电荷蓄积控制和图像信号读出控制,对该读出的图像信号(模拟图像信号)降低重置噪声后进行波形整形,进而进行增益提高等以成为适当的信号电平。摄像电路1213与A/D转换器1214连接,该A/D转换器1214对模拟图像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向总线1227输出数字图像信号(以下称之为图像数据)。总线1227是用于传送在相机的内部读出或生成的各种数据的传送路径。在总线1227连接着上述A/D转换器1214,此外还连接着图像处理器1215、JPEG处理器1216、微型计算机1217、SDRAM(Synchronous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内存)1218、存储器接口(以下称之为存储器I/F)1219、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驱动器1220。图像处理器1215对基于摄像元件1212的输出的图像数据进行OB相减处理、白平衡调整、颜色矩阵运算、伽马转换、色差信号处理、噪声去除处理、同时化处理、边缘处理等各种图像处理。JPEG处理器1216在将图像数据记录于记录介质1225时,按照JPEG压缩方式压缩从SDRAM1218读出的图像数据。此外,JPEG处理器1216为了进行图像再现显示而进行JPEG图像数据的解压缩。进行解压缩时,读出记录在记录介质1225中的文件,在JPEG处理器1216中实施了解压缩处理后,将解压缩的图像数据暂时存储于DRAM1218中并在LCD1226上进行显示。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图像压缩解压缩方式采用的是JPEG方式,然而压缩解压缩方式不限于此,当然可以采用MPEG、TIFF、H.264等其它的压缩解压缩方式。微型计算机1217发挥作为该相机整体的控制部的功能,统一控制相机的各种处理序列。微型计算机1217连接着操作单元1223和闪存1224。操作单元1223包括但不限于实体按键或者虚拟按键,该实体或虚拟按键可以为电源按钮、拍照键、编辑按键、动态图像按钮、再现按钮、菜单按钮、十字键、OK按钮、删除按钮、放大按钮等各种输入按钮和各种输入键等操作控件,检测这些操作控件的操作状态。将检测结果向微型计算机1217输出。此外,在作为显示器的LCD1226的前表面设有触摸面板,检测用户的触摸位置,将该触摸位置向微型计算机1217输出。微型计算机1217根据来自操作单元1223的操作位置的检测结果,执行与用户的操作对应的各种处理序列。闪存1224存储用于执行微型计算机1217的各种处理序列的程序。微型计算机1217根据该程序进行相机整体的控制。此外,闪存1224存储相机的各种调整值,微型计算机1217读出调整值,按照该调整值进行相机的控制。SDRAM1218是用于对图像数据等进行暂时存储的可电改写的易失性存储器。该SDRAM1218暂时存储从A/D转换器1214输出的图像数据和在图像处理器1215、JPEG处理器1216等中进行了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存储器接口1219与记录介质1225连接,进行将图像数据和附加在图像数据中的文件头等数据写入记录介质1225和从记录介质1225中读出的控制。记录介质1225例如为能够在相机主体上自由拆装的存储器卡等记录介质,然而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内置在相机主体中的硬盘等。LCD驱动器1210与LCD1226连接,将由图像处理器1215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存储于SDRAM1218,需要显示时,读取SDRAM1218存储的图像数据并在LCD1226上显示,或者,JPEG处理器1216压缩过的图像数据存储于SDRAM1218,在需要显示时,JPEG处理器1216读取SDRAM1218的压缩过的图像数据,再进行解压缩,将解压缩后的图像数据通过LCD1226进行显示。LCD1226配置在相机主体的背面进行图像显示。该LCD1226LCD),然而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有机EL等各种显示面板(LCD1226),然而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有机EL等各种显示面板。基于上述移动终端硬件结构以及相机的电气结构示意图,提出本发明拍照方法各个实施例。实施例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照片拍摄装置。图3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照片拍摄装置的结构方框图。本实施例以该照片拍摄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中来举例说明。该照片拍摄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终端的全部或者一部分,该照装置,包括:第一照片生成模块31,用于拍摄第一照片或从移动终端中保存的照片中选择一张照片作为第一照片;用户A到旅游景点后对用户B拍摄一张照片作为第一照片,或从移动终端中选择一张之前在该旅游景点拍摄的照片作为第一照片。虚化照片模块32,用于将第一照片选择的照片背景生成虚化景物定位点;该模块对照片背景中的一些关键景点进行虚化处理,如选择一座山峰、一栋大楼等作为定位点进行虚化处理。同时也可以对第一照片中的人物进行虚化,便于后续拍摄合照时作为定位点。拍摄定位模块33,用于将第一照片的虚化景物定位点和取景第二照片时的取景画面进行定位;如用第一照片中虚化的一栋大楼进行定位,当第一照片中虚化的大楼和取景第二照片时的取景画面中的大楼重叠时,表示定位完成,可以进行第二照片的拍摄。第二拍摄模块34,用于拍摄所述第二照片;合成照片模块35,用于将第一照片和第二照片合成为同一张照片。可以将第一照片的人物区域和第二照片进行合并,合并时采用第一照片的人物区域直接覆盖第二照片对应区域。用户A使用移动终端对用户B进行拍摄第一张照片,如图4a所示。拍摄完第一张照片后,移动终端对照片背景进行虚化处理,生成虚化景物定位点。用户A把移动终端交给用户B,由用户B对用户A进行第二张照片拍摄。用户B在拍摄第二张照片时,第一照片的虚化景物定位点会出现在第二照片的取景框中,如图4b所示。当虚化景物定位点和取景框中的景物匹配时,移动终端自动进行拍摄第二张照片。当移动终端没有进行自动拍摄时,也可由用户B手动拍摄第二照片。用户B拍摄完第二照片后,移动终端将第一照片的人物区域和第二照片进行合并,合并成一张照片。合成后的照片,如图4c所示。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案,解决了相机拍摄合照时,总是漏掉拍摄者或其他人的问题,也能解决自动拍摄集体照不符合拍照者的预期效果的问题;达到了可以将连续两次拍摄所拍摄的照片合成为一张照片,由于拍摄过程可以由拍摄者控制,所以能够拍摄出符合拍摄者要求的多人合照的效果。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中,该装置通过增加信号接收模块、放大显示模块来提高第一照片虚化景物定位点的精度。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照片拍摄装置的结构方框图。本实施例以该照片拍摄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中来举例说明。该照片拍摄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终端的全部或者一部分,该照装置,包括:第一拍摄模块510,用于拍摄第一照片;用户A到旅游景点后对用户B拍摄一张照片作为第一照片;信号接收模块520,用于接收要在第一照片上生成虚化景物定位点的景物的坐标信号;用户A可以在移动终端中对第一照片手动选择需要生成虚化景物定位点的景物;放大显示模块530,用于在接收所述选定信号的过程中,将所述选定信号所处的区域进行放大显示;通过对选定区域的放大,便于用户更精确选项需要生成虚化景物定位点的景物;虚化照片模块540,用于将第一照片选择的照片背景生成虚化景物定位点;摄定位模块550,用于将第一照片的虚化景物定位点和取景第二照片时的取景画面进行定位;第二拍摄模块560,用于拍摄第二照片;该第二拍摄模块560包括:第一拍摄单元561或第二拍摄单元562。第一拍摄单元561,用于在第二照片取景画面和第一照片的虚化的景物定位点重合度超过预定阈值时,拍摄所述第二照片;该预定阈值可以由用户设定。第二拍摄单元562,用于在接收到拍摄触发信号时,拍摄第二照片。合成照片模块570,用于将第一照片和第二照片按照需要保留的区域合成为同一张照片。该合成照片模块570包括:第一合成单元571或第二合成单元572。第一合成单元571,用于将所述第一照片的人物区域和所述第二照片合成为同一张照片;第二合成单元572,用于将所述第一照片和所述第二照片的人物区域合成为同一张照片。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照片拍摄装置,通过移动终端拍摄第一照片;移动终端将第一照片的虚化景物定位点和取景第二照片时的取景画面进行定位;移动终端拍摄第二照片;移动终端将第一照片和第二照片上需要保留的区域合成为同一张照片;解决了相机拍摄合照时,总是漏掉拍摄者或其他人的问题,也能解决自动拍摄集体照不符合拍照者的预期效果的问题;达到了可以将连续两次拍摄所拍摄的照片合成为一张照片,由于拍摄过程可以由拍摄者控制,所以能够拍摄出符合拍摄者要求的多人合照的效果。本实施例提供的照片拍摄装置,通过在选择定位过程对定位区域进行放大,便于用户更精确选项需要生成虚化景物定位点的景物;还通过在拍摄第二照片的过程中,根据定位点匹配程度进行自动拍摄;解决了在拍摄第二照片时匹配不精确的问题;使合成的照片符合拍摄者要求的多人合照的效果。实施例三请参考图6,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照片拍摄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步骤s60,使用移动终端拍摄第一照片;移动终端首先根据用户A的操作拍摄第一照片。以用户A和用户B拍两人合照为例,此时,用户A无法被拍摄入第一照片中,但用户B被拍摄入第一照片中。步骤s61,将第一照片上的景物生成虚化景物定位点;步骤s62,将第一照片和取景第二照片时的取景画面按照虚化景物定位点进行定位;在取景第二照片时,移动终端将取景画面,将第一照片的虚化景物定位点在下上层进行显示。如显示之前选定的一栋大楼的虚化轮廓在取景画面中。步骤s63,拍摄第二照片;用户B调节移动终端的位置,时虚化景物定位点和真实景物进行匹配。当匹配度达到用户设定的预设值时,移动终端自动拍摄第二照片。步骤s64,将第一照片的人物区域和第二照片合成为同一张照片。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照片拍摄方法,通过拍摄第一照片;将第一照片和取景第二照片时的取景画面按照虚化景物定位点进行定位;拍摄第二照片;将第一照片上人物区域和第二照片合成为同一张照片;解决了相机拍摄合照时,总是漏掉拍摄者或其他人的问题,也能解决自动拍摄集体照不符合拍照者的预期效果的问题;达到了可以将连续两次拍摄所拍摄的照片合成为一张照片,由于拍摄过程可以由拍摄者控制,所以能够拍摄出符合拍摄者要求的多人合照的效果。实施例四请参考图7,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照片拍摄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步骤s70,从移动终端存储的老照片中选择一张照片为第一照片;用户A来到一个景点处,可以选取之前拍摄的一张该景点的照片,作为第一照片。步骤s71,接收选定信号,将选定的第一照片上的景物生成虚化景物定位点;步骤s72,在接收定信号过程中,将选定信号所处的区域进行放大显示;步骤s73,将第一照片和取景第二照片时的取景画面按照虚化景物定位点进行定位;步骤s74,拍摄第二照片;用户B拍摄的第二照片可以包括用户A的图像。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在取景第二照片时,可以自动进行人脸识别和对焦过程步骤s75,将第一照片和第二照片的人物区域合成为同一张照片。移动终端中保存有第一照片、第一照片上需要保留的区域和第二照片,移动终端将第一照片上需要保留的区域和第二照片合成为同一张照片。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照片拍摄方法,除了现场拍摄两张照片进行合照外,用户还可以选择在同一地点与老照片中的人物合影,在移动终端中选择老照片,相机会扫描照片生成人物虚框及景物定位,之后再按照定位点进行拍照,完成后同样会自动合成为一张。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不限于其构造和方法的应用,而是实施方式的整体或一部分能够选择性地进行组合以构造为各种修改。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