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干扰方法、电路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78005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抗干扰方法、电路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干扰方法、电路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的手机上存在很多干扰源,其对射频接收的干扰都很严重,目前的处理手段都是通过用屏蔽件把干扰源包起来,具体的一些做法就是用屏蔽筋加屏蔽罩的方式,把干扰包起来,阻断干扰信号的传输路径,使其在屏蔽腔体内多次反射,最终减弱干扰。但是这种处理方式不适用于不能包起来的高器件、连接器等;且目前的这种处理方式稳定性和可靠性都比较差,经常会出现概率性不良。因此,针对移动终端上的各干扰源,亟需找到一种新的、稳定、可靠的抗干扰方法,以保证终端性能,提升用户体验满意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干扰方法、电路及移动终端,解决现有针对终端中的干扰源采用包裹式抗干扰的方法存在的稳定性差、可靠性差、不良率高且通用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抗干扰方法,包括:

从干扰源引出待抑制的目标干扰信号;

对引出的目标干扰信号进行反相处理,并根据所述目标干扰信号的目标幅度值进行调幅处理得到与所述目标干扰信号相位相反、幅度值小于等于所述目标幅度值的干扰抑制信号;

通过所述干扰抑制信号对所述目标干扰信号进行抑制。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干扰抑制信号对所述目标干扰信号进行抑制包括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方式一:在所述目标干扰信号向外辐射的同时,通过定向辐射天线将所述干扰抑制信号向外辐射,所述定向辐射天线靠近所述干扰源设置以保证其辐射路径与所述干扰抑制信号的辐射路径基本相同;

方式二:在所述目标干扰信号向外辐射之前,将所述干扰抑制信号引入所述干扰源以抑制所述目标干扰信号;所述目标干扰信号的幅度值小于所述目标幅度值。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采用所述方式一对所述目标干扰信号进行抑制时,在对所述目标干扰信号进行反相处理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定向辐射天线的辐射路径与所述干扰信号的辐射路径之间的差异,对所述目标干扰信号进行相位补偿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采用所述方式一对所述目标干扰信号进行抑制时,所述定向辐射天线为螺旋天线。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从所述干扰源引出所述目标干扰信号之后,在对所述目标干扰信号进行反相处理或调幅处理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目标干扰信号中的直流分量进行滤除处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提供了一种抗干扰电路,包括:

信号引出电路,从干扰源引出待抑制的目标干扰信号;

反相电路,用于对所述目标干扰信号进行反相处理;

调幅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干扰信号的目标幅度值对经反相处理后的目标干扰信号进行调幅处理得到与所述目标干扰信号相位相反、幅度值小于等于所述目标幅度值的干扰抑制信号;

抑制电路,用于通过所述干扰抑制信号对所述目标干扰信号进行抑制。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抑制电路包括:

定向辐射天线,用于在所述目标干扰信号向外辐射的同时,将所述干扰抑制信号向外辐射,所述定向辐射天线靠近所述干扰源设置以保证其辐射路径与所述干扰抑制信号的辐射路径基本相同;

或反馈电路,用于在所述目标干扰信号向外辐射之前,将所述干扰抑制信号引入所述干扰源以抑制所述目标干扰信号;所述目标干扰信号的幅度值小于 所述目标幅度值。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抑制电路包括定向辐射天线时,所述抗干扰电路还包括相位调试电路,用于在所述反相电路对所述目标干扰信号进行反相处理之前,根据所述定向辐射天线的辐射路径与所述干扰信号的辐射路径之间的差异,对所述目标干扰信号进行相位补偿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抑制电路包括定向辐射天线时,所述定向辐射天线为螺旋天线。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隔直电路,用于在所述信号引出电路从所述干扰源引出所述目标干扰信号之后,在所述反相电路对所述目标干扰信号进行反相处理或调幅处理之前,对所述目标干扰信号中的直流分量进行滤除处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工作电路和如上所述的抗干扰电路,所述抗干扰电路与所述工作电路的干扰源连接,用于对所述干扰源中的目标干扰信号进行抑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抗干扰方法、电路及移动终端,针对干扰源,本发明先从干扰源引出待抑制的目标干扰信号,然后对引出的目标干扰信号进行反相处理,并根据目标干扰信号的目标幅度值进行调幅处理进而得到与待抑制目标干扰信号相位相反、幅度值小于等于目标幅度值的干扰抑制信号;进而通过得到的干扰抑制信号对干扰源中的目标干扰信号进行抑制。因此本发明可以从干扰源的源处直接对干扰进行抑制消除,相对现有通过屏蔽罩的方式,可大大降低对屏蔽罩的依赖性,且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更好,不良率更低。且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干扰源,包含一些不能通过屏蔽罩进行屏蔽的高器件以及连接器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抗干扰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抗干扰电路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抗干扰电路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包含螺旋天线的抗干扰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包含定向耦合器的抗干扰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中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针对终端中的干扰源,可直接从干扰源引出待消除的目标干扰信号,并根据该目标干扰信号得到与其相位相反,幅度小于等于目标干扰信号幅度的干扰抑制信号,通过该干扰抑制信号对目标干扰信号进行抑制。相对现有通过屏蔽罩的方式,通用性更好,稳定性以及可靠性更高,且不良率更低。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抗干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从干扰源引出待抑制的目标干扰信号;

此处的干扰源可以是终端中的各种干扰源。尤其可以是各种移动终端(例如手机、ipad等等)中的各种干扰源;

步骤102:对引出的目标干扰信号进行反相处理后得到相位与目标干扰信号相反的信号;

步骤103:根据目标干扰信号的目标幅度值对经反相处理得到的信号进行调幅处理,进而得到与目标干扰信号相位相反、幅度值小于等于目标幅度值的干扰抑制信号;

步骤104:通过得到的干扰抑制信号对目标干扰信号进行抑制。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对引出的目标干扰信号是先进行反相处理,再进行调幅处理;当然应当理解的是,也可以对引出的目标干扰信号先进行调幅处理,在进行反相处理。

本实施例中,为了消除目标干扰信号中的直流分量的影响,在上述步骤 101中从干扰源引出目标干扰信号之后,在对目标干扰信号进行反相处理或调幅处理之前,可先对目标干扰信号中的直流分量进行滤除处理。具体可采用隔直电路对目标干扰信号中的直流分量进行滤除处理。

上述步骤102中,对目标干扰信号进行反相处理可以通过反相电路实现。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反相电路可以采用各种结构、类型的反相电路,只要能实现反相即可。例如具体可以采用反相器实现反相。

上述步骤103中,对经反相处理后的目标干扰信号进行调幅处理具体可以通过各种调幅电路实现,例如可以通过放大器实现。而调幅的具体幅度值则具体可根据引出的目标干扰信号当前的幅度值确定。当通过放大器实现时,需为放大器提供电源。且本实施例中可通过使能开关信号对放大器实现开关,具体可将放大器与对应的控制器(例如基带处理芯片)连接,只有在收到控制器下发的使能开关信号后,放大器才能正常工作,此时的整个抗干扰电路也才能正常工作。

上述步骤104中,通过干扰抑制信号对目标干扰信号进行抑制的方式可以采用两种思路。方式一为在干扰信号的传输过程中通过得到的干扰抑制信号将其消除;另外一种是在干扰信号向外辐射之前,将得到的干扰抑制信号反馈回干扰源对其进行消除。下面分别对上述两种方式进行示例说明。

方式一:在得到干扰抑制信号后,在干扰源的目标干扰信号向外辐射的同时,通过定向辐射天线将干扰抑制信号向外辐射,定向辐射天线靠近干扰源设置以保证其辐射路径与干扰抑制信号的辐射路径基本相同,也即尽可能保证干扰抑制信号到终端工作天线的辐射路径尽可能与定向辐射天线辐射出的干扰抑制信号到终端工作天线的辐射路径相同,这样目标干扰信号在向工作天线传输过程中即可被干扰抑制信号消除;这种做法只要相位和调幅控制适当,当将干扰抑制信号的幅度值调成与目标干扰信号完全相等时,基本可以达到完全消除干扰信号的效果。本实施例中的定向辐射天线可以采用各种能实现定向辐射的天线,例如螺旋天线。

在上述抑制方式中,定向辐射天线尽可能靠拢干扰源设置以保证二者的辐射路径尽可能相同。但是在物理是设置上,受各种限制二者位置不可能完全重合,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干扰消除效果。本实施例在引出目标干扰信号之前,在对其进行反相处理之前,还可以先根据定向辐射天线的辐射路径 与干扰信号的辐射路径之间的差异,对目标干扰信号进行相位补偿处理。这样既可尽可能的使得干扰抑制信号和目标干扰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尽可能重合,以达到目标干扰信号尽可能被完全消除的目的。

方式二:在得到干扰抑制信号后,在目标干扰信号向外辐射之前,将干扰抑制信号反馈引入干扰源以抑制目标干扰信号;此时得到的干扰抑制信号的幅度值小于等于目标干扰信号的幅度值;这样在将干扰抑制信号反馈引入干扰源时保证将目标干扰信号的部分进行抵消,未抵消部分则作为后续采样生成干扰抑制信号的源信号。同时未抵消部分应尽可能小,只要其能满足生成干扰抑制信号的需求即可。通过这种方式在目标干扰信号向外辐射之前,即可实现对齐进行大大的削弱。此时如果当前的干扰源可以设置屏蔽罩,还可同时结合屏蔽罩对向外辐射的那一很小部分的辐射进行抑制。进而可达到对干扰信号进行双重抑制的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所示的抗干扰方法适用于包含手机、ipad等各种类型的移动终端,其可以基于各种能实现上述各步骤功能的电路或软、硬件结合的各种装置实现。只要其实现抗干扰的原理与本实施例所揭示的方法相同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干扰电路,请参见图2所示,其包括:

信号引出电路1,从干扰源引出待抑制的目标干扰信号;此处的干扰源可以是终端中的各种干扰源;

反相电路2,用于对信号引出电路1引出的目标干扰信号进行反相处理;

调幅电路3,用于根据目标干扰信号的目标幅度值对经反相处理后的目标干扰信号进行调幅处理得到与目标干扰信号相位相反、幅度值小于等于目标幅度值的干扰抑制信号;

抑制电路4,用于通过干扰抑制信号对所述目标干扰信号进行抑制。

请参见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了消除目标干扰信号中的直流分量的影响,抗干扰电路还包括隔直电路5,用于在信号引出电路1从干扰源引出所述目标干扰信号之后,在反相电路2对所述目标干扰信号进行反相处理或调幅处理之前,对目标干扰信号中的直流分量进行滤除处理。本实施例中的隔 直电路5具体可通过隔直电容实现。

本实施例中的反相电路2可以采用各种结构、类型的反相电路,只要能实现反相即可。例如具体可以采用反相器实现反相。调幅电路3实现可以通过放大器实现。而调幅的具体幅度值则具体可根据引出的目标干扰信号当前的目标幅度值确定。当通过放大器实现时,干扰电路还可包括为放大器供电的电源。且本实施例中可通过使能开关信号对放大器实现开关,具体可将放大器与对应的控制器(例如基带处理芯片)连接,只有在收到控制器下发的使能开关信号后,放大器才能正常工作,此时的整个抗干扰电路也才能正常工作。

抑制电路4通过干扰抑制信号对目标干扰信号进行抑制的方式可以采用两种思路。方式一为在干扰信号的传输过程中通过得到的干扰抑制信号将其消除;另外一种是在干扰信号向外辐射之前,将得到的干扰抑制信号反馈回干扰源对其进行消除。下面分别对上述两种方式进行示例说明。

方式一:抑制电路4包括定向辐射天线,用于在目标干扰信号向外辐射的同时,将干扰抑制信号向外辐射,定向辐射天线靠近干扰源设置以保证其辐射路径与干扰抑制信号的辐射路径基本相同,也即尽可能保证干扰抑制信号到终端工作天线的辐射路径尽可能与定向辐射天线辐射出的干扰抑制信号到终端工作天线的辐射路径相同,这样目标干扰信号在向工作天线传输过程中即可被干扰抑制信号消除;这种做法只要相位和调幅控制适当,当将干扰抑制信号的幅度值调成与目标干扰信号完全相等时,基本可以达到完全消除干扰信号的效果。本实施例中的定向辐射天线可以采用各种能实现定向辐射的天线,例如螺旋天线。

在采用方式一时,定向辐射天线尽可能靠拢干扰源设置以保证二者的辐射路径尽可能相同。但是在物理是设置上,受各种限制二者位置不可能完全重合,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干扰消除效果。本实施例在引出目标干扰信号之前,在对其进行反相处理之前,还可以先通过相位调试电路根据定向辐射天线的辐射路径与干扰信号的辐射路径之间的差异,对目标干扰信号进行相位补偿处理。这样既可尽可能的使得干扰抑制信号和目标干扰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尽可能重合,以达到目标干扰信号尽可能被完全消除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在进行相位调试和幅度调试过程中,可用频谱仪对干扰源 输出的目标干扰信号和放大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测试,在指定频率上,该两处的频谱形式相同,幅度相同,即可认为是幅度调试成功。相位调试则可借用耦合天线,在频谱仪上用耦合天线扫描干扰源附近,当能扫描到的辐射量最小的时候即可认为相位调试完成。

对于螺旋天线的调整,通过emcscan等各种工具对干扰源进行测试,得出一个方向图,然后把螺旋天线拉远测试螺旋天线的方向图,通过调试简易螺旋天线,即可保证其方向图与干扰源基本一致。

示例一:

方式一中,信号引出电路1可以仅是简单的连接到干扰源的信号线以从干扰源引出待消除的目标干扰信号,隔直电路5具体可采用隔直电容实现,方向电路和调幅电路3则可分别通过反相器和放大器实现,放大器的控制器则可采用基带处理芯片实现。具体参见图4所示。从干扰源引出的目标干扰信号经隔直电容41对其包含的直流分量滤除后,相位调试电路42根据定向辐射天线的辐射路径与干扰信号的辐射路径之间的差异,对目标干扰信号进行相位补偿调试处理,然后经反相器43对其进行反相处理,最后经放大器44对其幅度值进行适当的放大使其与目标干扰信号的幅度值相同,最后经螺旋天线45定向向终端工作天线辐射,将向工作天线辐射的目标干扰信号抵消。本实施例中,基带处理芯片46可在终端处于非工作状态(例如待机)时可以关放大器,以节省终端耗电。

示例二:

方式二:抑制电路4包括反馈电路,用于在目标干扰信号向外辐射之前,将干扰抑制信号引入干扰源以将目标干扰信号部分抵消;此时得到的干扰抑制信号的幅度值小于等于目标干扰信号的幅度值;这样在将干扰抑制信号反馈引入干扰源时保证将目标干扰信号的部分进行抵消,未抵消部分则作为后续采样生成干扰抑制信号的源信号。同时未抵消部分应尽可能小,只要其能满足生成干扰抑制信号的需求即可。通过这种方式在目标干扰信号向外辐射之前,即可实现对齐进行大大的削弱。此时如果当前的干扰源可以设置屏蔽罩,还可同时结合屏蔽罩对向外辐射的那一很小部分的辐射进行抑制。进而可达到对干扰信号进行双重抑制的效果。

在采用方式二时,为了避免在相位和幅度调试过程中正向自激,可在抗干 扰电路中增加一个限流电路。方式二中,信号引出电路1以及反馈电路可以基于定向耦合器实现,隔直电路5具体可采用隔直电容实现,方向电路和调幅电路3则可分别通过反相器和放大器实现,放大器的控制器则可采用基带处理芯片实现。具体参见图5所示。其中定向耦合器51的a-c是直通的,a-b是耦合,b-c是隔离,信号从a-c无损传输,a-b是耦合传输,b-c是隔离的。定向耦合器51从干扰源引出目标干扰信号后,经ac传输至隔直电容52对其包含的直流分量滤除后,经限流电路53处理,然后经反相器54对其进行反相处理,最后经放大器55对其幅度值进行适当的放大(放大后其略小于目标干扰信号的幅度值,例如假设目标信号的幅度值为30,则得到的放大后的幅度值为25-28),最后输出至耦合器51的b端,由定向耦合器51的a-b通路反馈至干扰源将目标干扰信号部分抵消。该示例中基带处理芯片56也可在终端处于非工作状态(例如待机)时可以关放大器,以节省终端耗电。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其具体可以是手机、ipad、ipod等等,其包括工作电路和实施例二中的抗干扰电路,抗干扰电路与工作电路的干扰源连接,用于对干扰源中的目标干扰信号进行抑制。

本发明可从源处的辐射上直接消除或抑制干扰,可大大减低对屏蔽架罩的依赖性,提升抗干扰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降低不良率,提升用户体验;尤其适用于不能进行屏蔽的高器件,或者是连接器。摒弃了以往只能通过屏蔽罩去“堵”的方式,而是采用从相位反相的角度去抵消干扰,转化交流能量为直流能量,使能量重新回到电源。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做的任意简单修改、等同变化、结合或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