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拍照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75077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拍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拍照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摄像头已经成为大多移动终端的标准配置,随着摄像头性能的不断提升,移动终端中的拍照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为喜欢拍照的用户带来了便利。许多移动终端用户都喜欢使用移动终端上的前置摄像头来自拍。在用移动终端前置摄像头进行自拍时,有时候会觉得不够亮或者有点过曝,这时候就需要进行曝光调整,虽然很多移动终端带用手动调整亮度功能,但是需要进入相应的拍照模式,不断去手动调整界面的拖动条进行操作,这样很不方便,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拍照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以实现便捷地进行曝光调整的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拍照方法,包括:隔空获取用户手势;根据所述用户手势确定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根据所述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生成拍照图像。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拍照装置,包括:手势获取模块,用于隔空获取用户手势;指令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手势确定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图像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生成拍照图像。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拍照装置。本发明通过获取用户手势,并确定该用户手势对应的拍照曝光参数年调整指令,然后根据确定的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生成拍照图像,因此用户在拍照时,无需手动在界面上输入曝光参数或者调整界面的拖动条进行曝光调整,简化了拍照时曝光参数的控制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拍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拍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拍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实施例一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拍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拍照装置执行,其中该装置可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可集成在移动终端中。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S110、隔空获取用户手势。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具体可为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数码照相机等配置有显示屏和摄像头的终端设备。摄像头包括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适用于使用前置摄像头拍照的情况。在用户开启拍照功能后,隔空获取用户手势。用户手势的获取可以是用过摄像头和/或红外传感器获取。具体的通过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获取用户手势的方法有多种计算实现方式,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通过摄像头和红外传感器相结合可以提高手势获取的准确度。通过摄像头获取用户手势图像,从中分析获取用户手势。通过红外传感器发出红外线,并采集用户的手所反射回来的红外线,以获得红外强度值变化信息,从而确定用户的手势,或者根据获得红外强度值配合通过摄像头采集的图像,最终确定用户手势。S120、根据所述用户手势确定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将操作S110识别的用户手势与预设手势库中的预定义手势进行比较,获取相匹配的预定义手势。本实施例预先建立预设手势库,预设手势库中设置有多个预定义手势,每个预定义手势对应一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还可以设置预定义手势与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的映射关系表,该映射关系表包括预定义手势与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的映射关系。在操作S110识别确认用户手势后,判断识别的用户手势是否为预设手势库中的预定义手势,若是则根据预定义手势与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的映射关系表,确定该用户手势对应的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S130、根据所述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生成拍照图像。其中,所述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包括:曝光时间调节指令和/或曝光增益调节指令。曝光时间和曝光增益是影响拍摄图像效果的重要参数。曝光时间越长,拍摄图像的亮度越亮,对比度越高;反之,曝光时间越短,拍摄图像的亮度越低,对比度越低。曝光增益越高,拍摄图像的亮度越亮,对比度越高;曝光增益越低,拍摄图像的亮度越低,对比度越低。若用户通过摄像头预览图像发现拍摄图像偏暗或偏亮,可以通过作出相应的手势,进行曝光时间和/或曝光增益的调节,实现理想亮度的拍摄图像效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用户手势调节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进而根据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生成拍照图像,实现了隔空调节拍照曝光参数的效果,与现有技术中需要在显示屏界面上拉或下拉拖动条,以及手动输入拍照曝光参数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拍照方法,避免了来回手动调整在显示屏界面上操作,尤其方便用户自拍,简化了拍照曝光参数调节的控制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操作S120根据用户手势确定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具体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实现:根据用户手势对应的手指数量确定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由于目前通过摄像头和/或红外传感器识别用户手势的精确度还不是很高,存在一定误差,容易引起误操作。尤其是相对于比较复杂的手势,其误差就更大。该优选方式通过获取用户手势对应的手指数量,然后根据用户手势对应的手指数量确定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可以显著提高手势识别准确率。示例性的,若用户手势对应的手指个数为1个时,该手势对应的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为曝光时间降低20%;若用户手势对应的手指个数为2个时,该手势对应的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为曝光时间降低10%;若用户手势对应的手指个数为3个时,该手势对应的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为曝光时间增加10%;若用户手势对应的手指个数为4个时,该手势对应的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为曝光时间增加20%;若用户手势对应的手指个数为5个时,该手势对应的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为曝光时间增加30%。若用户通过摄像图预览的图像发现拍摄图像偏暗时,可以做出手指数量为3个的手势,此时对应的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为曝光时间增加10%,拍照装置将当前曝光时间增加10%。示例性的,上述示例为曝光时间调整百分比,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具体设置曝光时间的具体数值,或者曝光增益的调整百分比、曝光增益的具体数值。为避免误操作,优选的,在获取手势识别拍照指令后,启动手势识别功能。然后执行隔空获取用户手势。具体的例如可以是在用户界面上提供手势识别拍照按钮。用户按下手势识别拍照按钮后,按照上述实施例获取用户手势并根据用户手势确定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然后根据所述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生成拍照图像的方案。若用户未按下手势识别拍照按钮,则按照正常的拍照模式拍照。正常的拍照模式是指,在进行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时,不断去手动调整界面的拖动条进行操作。实施例二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拍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S210、隔空获取用户手势。S220、根据所述用户手势确定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S230、输出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确定提示信息。S240、根据所述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生成拍照图像。本发明实施例优选的在S220根据用户手势确定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之后,在S240根据所述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生成拍照图像之前,输出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已经确定的提示信息。例如通过语音方式进行提示“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已经确定,可以停止摆放手势”,或者在显示屏的界面上进行文字提示,进而可以提示用户可以将摆放的手势放下,避免拍照时将用户的手势也拍摄进去。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拍照方法,在根据用户手势确定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之后,可以自行执行拍照操作,还可以在根据用户手势确定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之后,在根据所述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生成拍照图像之前,先判断是否获取有用户输入的拍照指令,在获取有用户输入的拍照指令的情况下,执行根据所述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生成拍照图像的操作;若未获取用户输入的拍照指令,则重新返回上述实施例的操作S210。其中上述用户输入的拍照指令可以是语音拍照指令,还可以是手势拍照指令。实施例三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一种拍照装置,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拍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拍照装置包括:手势获取模块21,用于隔空获取用户手势;指令确定模块22,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手势确定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图像生成模块23,用于根据所述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生成拍照图像。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用户手势调节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进而根据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生成拍照图像,实现了隔空调节拍照曝光参数的效果,与现有技术中需要在显示屏界面上拉或下拉拖动条,以及手动输入拍照曝光参数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拍照方法,避免了来回手动调整在显示屏界面上操作,尤其方便用户自拍,简化了拍照曝光参数调节的控制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所述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包括:曝光时间调节指令和/或曝光增益调节指令。进一步的,所述指令确定模块22具体用于:根据用户手势对应的手指数量确定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进一步的,所述手势获取模块21具体用于:通过摄像头和/或红外传感器隔空获取用户手势。进一步的,所述拍照装置还包括提示模块。所述提示模块用于在根据用户手势确定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之后,在根据所述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生成拍照图像之前,输出拍照曝光参数调节指令确定提示信息。上述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实施例四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上述各实施例所述的拍照装置31。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其他用于支持移动终端正常工作的电路及器件。上述的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数码照相机等。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