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米勒副载波解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75131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米勒码解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米勒副载波解码方法。

背景技术:
1、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无接触地自动获取目标信息,具有信号穿透强,读取距离远,存储空间大等特点,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被发现后,RFID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物流仓储,车辆管理,防伪验证等各个方面。目前低频的射频识别技术及其应用已经相对比较成熟,超高频射频识别技术,即UHFRFID,以其识别范围远,抗干扰能力好和多标签读写等特点逐渐成为发展和研究的重点。2、RFID系统一般由读写器,天线,电子标签和上位机组成。电子标签即射频卡,内部集成芯片上有存储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可以存储被识别物体的信息并与读写器实现数据交互。读写器可以快速读取和写入多个电子标签,一般分为基带和射频两个部分,是RFID系统的关键设备。天线是接受和发射无线电波的装置,读写器和标签就是通过天线来相互收发射频数据。3、读写器基带处理部分需要根据电子标签的回波信号正确识别出有用的数据,ISO标准18000-6C和我国标准对标签的编码方式作出规定,可以设置为FM0和米勒编码方式,米勒编码采用副载波形式,及米勒2,4,8,需传输的数据位较多,且标签回波频率存在不稳定性,这就要求读写器必须能够准确,有效地对回波信号进行米勒副载波解码。4、读写器进行解码时需要准确地确定前导码,然后再按照米勒码的规则解出数据,不同协议规定的前导码有所差别。米勒由于采用副载波,其前导码和解码数据的位数会比较多,在环境复杂条件下易产生随机扰动,按照逐位判断的方法容易造成误码,损失系统性能,且实现起来需要较多的资源。米勒码规定:在相邻的两个数据0之间发生跳变,数据1中间发生跳变,而副载波调制后的米勒码在相邻的两个0之间不跳变,相邻的两个1之间才跳变。中国专利文献CN:103178933A,申请日期为2013年1月25日的一件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一种副载波调制米勒码解码装置及其解码方法,其解码装置包括用于记录窄脉冲个数的窄脉冲计数模块,所述窄脉冲计数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有宽脉冲识别模块,所述宽脉冲识别模块用于识别输入数据中的宽脉冲;所述窄脉冲计数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解码状态机模块,所述解码状态机模块用于确定解码状态机状态信息。该解码方法为判断输入数据是宽脉冲,还是窄脉冲;如果是窄脉冲,计数器的计数值加1;如果是宽脉冲,则输出计数值,并对计数值进行判断,得到解码状态机状态信息;根据解码状态机状态信息进行判定,若起始为导引头数据,则输出解码数据。当找到第一个宽脉冲时开始计数,到下一个宽脉冲时本次计数结束,并开始重新计数。该发明技术方案解决了时钟同步的困难问题,降低了解码难度和解码装置的复杂性,但其引导码检测过程存在干扰,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综上所述,通过判断回波序列中的连续位,并通过记录连续位之间的间隔来准确判断引导头,对于之后的数据提取,忽略码元两侧无关数据,仅对中间位进行判断的一种米勒副载波解码方法,目前还未见公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米勒副载波解码方法,以增加解码成功率,降低复杂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米勒副载波解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启动米勒解码使能,开始查找前导码;b.接受一定个数的01序列之后,查找回波序列中的连续位,记录连续位之间的间隔,并判断该间隔是否符合引导码规则;c.确定符合规则的序列为引导码,得到解码标志位;d.以基准时间点得到码元中间位及附近相邻位信息;e.忽略码元周期两侧的无关位,直接对中间位进行判断,若中间两位相等,则为符号1,不等为符号0,并调整下一个码元的时间点;f.解码规定位数,进行校验。步骤b中所述的判断是否符合引导码规则的实现流程为:在检测到n(n<=4M)个01序列后检测连续位,并记录连续位之间的间隔,当四个连续位的之间的间隔与给定的间隔相符合时,认为其是引导码,并在完成最后一个码元周期后给出解码数据标志位,为米勒副载波的解码提供基准时间点。步骤e中,进一步的,考虑到扰动和回波频率的不确定性,在对步骤d中得到的码元中间位进行判断的同时,对其附近相邻位也进行了判断,若相邻位发生了偏移,则在下一个码元周期的时间点上做出相应的调整。本发明优点在于:本发明方法通过判断回波序列中的连续位,并记录连续位之间的间隔来准确判断引导头,对于之后的数据提取,忽略码元两侧无关数据,仅对中间位进行判断,并且能够纠正中间位偏移,增加解码成功率,降低复杂度,提高抗干扰性和稳定性。【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发明方法的解码过程示意图。附图2是米勒编码状态图。附图3是米勒副载波序列。附图4是实例引导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米勒编码要求一个周期内电平不发生变化为1,发生翻转为0,且在两个符号之间点评必须翻转。本发明实施例米勒副载波选用的系数为M=2、M=4和M=8。由附图2米勒编码状态图可以看出,在一个周期内,有连续两位为0或1则表示符号1,没有连续位则表示0。但这种规则在两个周期的边界上并不适用,本发明在解码时根据引导头确定码元周期的时间点,然后根据有无连续位来判断数据。在环境复杂的情况下,标签的回波信号有可能发生随机的突发的扰动,使数据不再符合米勒的规则,本发明的米勒解码方法:在确定码元周期时间点的基础上,忽略码元周期两侧的无关位,直接对中间位进行判断,若中间两位相等,则为符号1,不等为符号0。进一步的,考虑到扰动和回波频率的不确定性,对附近相连位也进行了判断,若连续位发生了偏移,则在下一个码元周期的时间点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抗干扰性和稳定性。前导码为解码提供了同步时钟和时间基点,对解码至关重要,如附图3所示的米勒副载波序列:对于M=2的米勒副载波而言,由于位数不是很多,用按位的序列检测方法可以有效实现,但对于M=4,M=8比较长的前导码而言,序列检测方法显得比较复杂,尤其是中间位返回状态的判断相对繁琐,不利于实现。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米勒副载波解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启动米勒解码使能,开始查找前导码;b.接受一定个数的01序列之后,查找回波序列中的连续位,记录连续位之间的间隔,并判断该间隔是否符合引导码规则;c.确定符合规则的序列为引导码,得到解码标志位;d.以基准时间点得到码元中间位及附近相邻位信息;e.忽略码元周期两侧的无关位,直接对中间位进行判断,若中间两位相等,则为符号1,不等为符号0,并调整下一个码元的时间点;f.解码规定位数,进行校验。步骤b中所述的引导码如附图4所示,对于特定的引导码,引导码序列为一定个数的01序列和米勒副载波编码的00111101序列,其序列中连续位的相对位置是不变的,即连续位之间的间隔是一定的,本说明的实例中引导码序列共有4个连续位,在M=2时之间的间隔分别为(2,1,1,1,3)个Tpri,M=4及M=8时同理。根据这种特性,本发明步骤b中所述的判断是否符合引导码规则的实现流程为:在检测到n(n<=4M)个的01序列后检测连续位,并记录连续位之间的间隔,当四个连续位的之间的间隔与给定的间隔相符合时,认为其是引导码,并在完成最后一个码元周期后给出解码数据标志位,为米勒副载波的解码提供基准时间点。步骤e中,进一步的,考虑到扰动和回波频率的不确定性,在对步骤d中得到的码元中间位进行判断的同时,对其附近相邻位也进行了判断,若相邻位发生了偏移,则在下一个码元周期的时间点上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做,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抗干扰性和稳定性。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