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度自动化控制命令离线校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42093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调度自动化控制命令离线校验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电力调度自动化运行系统在运行中积累了大量遥控、遥调等控制命令历史报文,当主站系统软件重大升级、更换新系统或子站改造时,需要重新验证控制命令的正确性。控制命令校验的重点是报文格式是否正确,传输原因、控制点号、控制值是否被正确解析并响应。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验证控制命令的正确性时,一般在主子站建立通讯连接,在双方工作人员配合下进行遥控试验,由人工确认报文是否正确。这种校验方式依赖工作人员对通讯规约的熟悉程度,调试时间较长且容易发生误判、遗漏等问题,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埋下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度自动化控制命令离线校验方法,以提高系统升级后报文验证的准确度,减少了验证工作的时间和人工工作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调度自动化控制命令离线校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收集系统升级前主站通道通讯报文,并筛选出与控制命令相关的下发与应答历史报文。

步骤2 系统升级后,收集通道控制命令相关报文。

步骤3 在离线方式下,判断系统升级后控制命令报文是否符合通信规约的格式;如果不符合,需要告警并将该报文剔除出对比序列;如果符合,则执行步骤4。

步骤4 分别解析原系统的控制命令报文和升级后的控制命令报文,按照控制命令“预置——返校——控制——应答——结束”的一般顺序将报文一一对应排列。

步骤5 逐条比较原系统的控制命令报文和升级后的控制命令报文的解析结果,即判断前后报文的传送原因、控制点号和控制值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发出告警并指明不一致的分量;如果一致,判断升级后系统下行控制命令报文正确,最终获得报文校验的结果报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利用原系统中正确的历史报文,在离线方式下验证系统升级后的控制命令报文正确性,提高了验证的准确度,减少了验证工作的时间和人工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实施例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控制命令离线校验:

步骤1 收集系统升级前主站通道通讯报文,并筛选出与控制命令相关的下发与应答历史报文。

步骤2 系统升级后,收集通道控制命令相关报文。

步骤3 在离线方式下,判断系统升级后控制命令报文是否符合通信规约的格式;如果不符合,需要告警并将该报文剔除出对比序列;如果符合,则执行步骤4。

步骤4 分别解析原系统的控制命令报文和升级后的控制命令报文,按照控制命令“预置——返校——控制——应答——结束”的一般顺序将报文一一对应排列。

步骤5 逐条比较原系统的控制命令报文和升级后的控制命令报文的解析结果,即判断前后报文的传送原因、控制点号和控制值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发出告警并指明不一致的分量;如果一致,判断升级后系统下行控制命令报文正确,最终获得报文校验的结果报告。

在控制命令报文与历史报文进行比较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格式检查(即步骤3)。如果不符合通讯规约报文格式,则发出告警并不再将此条报文作为比较对象;如果符合通讯规约报文格式,则按照通讯规约解析下行报文,获得报文传送原因、控制点号、控制值等参数,并将其与历史控制报文解析获得的参数比较。如果一致,判断报文正确,获得结果报告;如果不一致,则发出告警,获得结果报告。

上述的校验方法,利用原系统中正确的控制命令历史报文,有效检查并发现因系统升级改造等可能带来的错误和软件缺陷,安全校验了控制命令报文的正确性,提高校验的准确度和效率,减少人工工作量。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并非本发明可行实施的穷举。对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对其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应当被认为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