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消息的处理方法及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27883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通知消息的处理方法及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知消息的处理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获取资讯的方式从pc端转到了手机端,用户也对手机的使用越来越依赖,但是长时间使用手机不仅会使用户眼睛严重疲劳,而且手机上一般会安装多种应用,大部分应用会不定时的进行通知消息的推送,各种推送消息的不定时干扰,严重影响用户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为了减少推送消息的干扰,目前针对通知消息的处理方法一般是用户在不想受到通知消息的干扰时,主动关闭手机的应用通知消息的提醒功能;或者,用户通过切换手机的情景模式来避免通知消息提示音的干扰,例如将手机设置为静音模式。

但是现有的这些处理方式,都存在一些缺陷,不仅需要用户经常去手动设置,例如,如果用户在上班时不想受到通知消息的干扰,需要主动将手机设置为屏蔽应用通知消息或者设置为静音模式,下班后再手动解除屏蔽或者切换手机的情景模式,操作麻烦,且一旦用户忘记主动设置屏蔽或者修改情景模式,依然会收到各种推送消息的不定时干扰,或者,在下班后常常忘记解除屏蔽或者忘记切换手机的情景模式,导致经常漏接一些重要的通知消息,甚至漏接一些重要的电话等,为用户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知消息的处理方法及终端,其主要目的在于无需用户手动修改手机的设置或者切换手机模式,即可自动屏蔽通知消息或者及时地解除屏蔽,在避免通知消息的不定时干扰的同时,防止错过重要的消息。

在于减少各种不定时通知消息对用户的干扰的同时,避免错过重要的推送消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通知消息的处理方法,该通知消息的处理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通知消息时,获取移动终端当前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位于围栏区域中;

若所述移动终端位于所述围栏区域中,则拦截所述通知消息,并将所述通知消息保存至缓存空间;

在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离开所述围栏区域时,获取保存在所述缓存空间中的通知消息并进行推送。

可选地,所述通知消息的处理方法还包括步骤:

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围栏区域且当前的时间属于预设时间区间时,检测所述缓存空间中是否保存有通知消息;

若所述缓存空间保存有通知消息,则获取保存在所述缓存空间中的通知消息并进行推送。

可选地,所述拦截所述通知消息,并将所述通知消息保存至预设缓存空间的步骤之前,所述通知消息的处理方法还包括步骤:

若所述移动终端位于所述围栏区域中,则判断检测到所述通知消息的时间点是否属于预设时间区间;

当检测到所述通知消息的时间点属于所述预设时间区间时,推送检测到的所述通知信息;

当检测到所述通知消息的时间点不属于所述预设时间区间时,执行拦截所述通知消息,并将所述通知消息保存至预设缓存空间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在检测到通知消息时,获取移动终端当前的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

在检测到通知消息时,从基站侧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基站信息,并根据所述基站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可选地,获取保存在所述缓存空间中的通知消息并进行推送的步骤之后,所述通知消息的处理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缓存空间中删除已经推送至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通知消息。

可选地,所述在检测到通知消息时,获取移动终端当前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位于围栏区域中的步骤之前,所述通知消息的处理方法还包括:

定时或者实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并记录,根据预设时长内记录的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常驻位置,并以所述常驻位置为中心创建所述围栏区域。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知消息的处理终端,该通知消息的处理终端包括:

位置判断模块,用于在检测到通知消息时,获取所述终端当前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终端是否位于围栏区域中;

消息缓存模块,用于若所述终端位于所述围栏区域中,则拦截所述通知消息,并将所述通知消息保存至缓存空间;

消息通知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终端离开所述围栏区域时,获取保存在所述缓存空间中的通知消息并进行推送。

可选地,所述消息缓存模块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围栏区域且当前的时间属于预设时间区间时,检测所述缓存空间中是否保存有通知消息;

所述消息通知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缓存空间保存有通知消息,则获取保存在所述缓存空间中的通知消息并进行推送。

可选地,所述通知消息的处理终端还包括:

时间判断模块,用于若所述终端位于所述围栏区域中,则判断检测到所述通知消息的时间点是否属于预设时间区间;

所述消息通知模块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通知消息的时间点属于所述预设时间区间时,推送检测到的所述通知信息;

所述消息缓存模块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通知消息的时间点不属于所述预设时间区间时,拦截所述通知消息,并将所述通知消息保存至预设缓存空间。

可选地,所述位置判断模块还用于:在检测到通知消息时,获取所述终端当前的基站信息,并根据所述基站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通知消息的处理终端还包括:

消息删除模块,用于从所述缓存空间中删除已经推送至所述终端的所述通知消息。

可选地,所述通知消息的处理终端还包括:

围栏创建模块,用于定时或者实时获取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并记录,根据预设时长内记录的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终端的常驻位置,并以所述常驻位置为中心创建所述围栏区域。

本发明提出的通知消息的处理方法及终端,在检测到通知消息时,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根据位置信息判断移动终端当前是否位于围栏区域中,若是,则拦截通知消息,将检测到的通知消息保存至缓存空间,而暂时不推送给用户,当检测到移动终端离开该围栏与区域时,再向移动终端推送保存在缓存控件中的通知信息,也就是说,本发明的方法和终端,在检测到通知消息时,不是直接推送消息并提醒用户,而是判断移动终端是否位于围栏区域,若是,则采用拦截并缓存消息的方式,延迟到移动终端离开围栏后再推送通知消息,既能够避免不定时消息对用户的生活、工作造成干扰,而且也可以避免用户在离开围栏区域后错过通知消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通知消息的处理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通知消息的处理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通知消息的处理终端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通知消息的处理终端第二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通知消息的处理终端第三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知消息的处理方法。参照图1所示,为本发明通知消息的处理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在本实施例中,该通知消息的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s10,在检测到通知消息时,获取移动终端当前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位于围栏区域中;

步骤s20,若所述移动终端位于所述围栏区域中,则拦截所述通知消息,并将所述通知消息保存至缓存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出的通知消息的处理方法中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为了便于说明本实施例的方法,以下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地理围栏是一种基于位置服务的应用,就是用一个虚拟的栅栏围出一个虚拟地理边界。当手机进入、离开某个特定地理区域,或在该区域内活动时,手机可以接收自动通知和警告。本实施例提出的方法,通过地理围栏机制对通知消息进行处理,避免手机上各种通知消息对用户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干扰。

用户可以预先设置手机,对于通知消息的处理方式进行配置,为移动终端创建多个地理围栏区域,即所述围栏区域。例如办公区域、居住区域等,将这些区域作为围栏区域。

关于围栏区域的设置,用户可以在围栏区域的配置界面上,手机提供的地图界面上选择常驻位置或者常驻位置的坐标,以常驻位置的坐标为中心,按照预设的区域大小创建围栏区域。

手机上安装的大部分应用会在有新的通知消息时,会进行通知消息的提示,例如,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或者其他订阅有通知消息的软件,一般在通知栏或者桌面上显示通知消息,同时输出通知信息的提示音,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手机上的各个应用的通知消息进行实时监测,当检测到有通知消息时,获取手机当前的位置信息,并根据获取到的位置信息判断手机是否位于围栏区域中,若是,则拦截通知消息,不在手机的通知栏或者显示界面上显示,也不发出提示音,而是将通知消息保存在缓存空间。该缓存空间可以是在手机的存储区域中划分出的存储空间,用于存储接收到的通知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可以有多种方式,以下列举其中两种进行说明。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检测到通知消息时,从基站侧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基站信息,并根据所述基站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分布在各个位置的基站构成蜂窝网络,并且每一个基站都会实时地广播本身的基站信息,手机在进入到某个基站的覆盖范围时,就能够获取到该基站的基站信息,进而根据获取到的基站信息得到手机当前的位置信息,例如经纬度坐标,这种位置获取方式,无需手机连接网络,在手机有信号的情况下,即可获取位置信息,是一种比较节省手机电量的位置获取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根据移动终端的gps进行定位的方式获取手机的位置信息,利用手机上的gps定位模块将自己的位置信号发送到定位后台来实现手机定位。或者,在手机连接wifi时,基于wifi网络进行定位获取位置信息。

可选地,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存储通知信息时以缓存队列的形式,将检测到的应用的通知信息按照接收到的时间顺序保存至缓存队列中,同时,在存储通知信息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进行分类存储,并且在存储信息时,按照应用要求的格式存储该应用的通知信息。

步骤s30,在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离开所述围栏区域时,获取保存在所述缓存空间中的通知消息并进行推送。

由于手机能够实时地获取位置信息,在根据位置信息检测到手机离开了围栏区域后,获取保存在所述缓存空间中的通知消息并进行推送,即在手机的通知栏或者显示界面显示通知消息,可选地,可以按照存储的时间由早到晚逐一推送存储的通知消息,或者按照应用的优先级,由高至低的顺序依次推送存储的各个应用的通知消息。其中,应用的优先级可以由用户根据需求预先设置。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该通知消息的处理方法还包括步骤:

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围栏区域且当前的时间属于预设时间区间时,检测所述缓存空间中是否保存有通知消息;

若所述缓存空间保存有通知消息,则获取保存在所述缓存空间中的通知消息并进行推送。

用户在上班时,中午可能有一段休息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用户会希望手机能够将存储在缓存空间的信息推送出来,因此,可以预设设置一个预设时间区间,当手机当前处于围栏区域且进入该预设时间区域时,将保存在所述缓存空间中的通知消息推送出来。

可选地,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步骤s10之前,该通知消息的处理方法还包括步骤:

在检测到通知消息时,判断所述通知消息对应的应用是否属于预设应用;

若是,则执行步骤s10;

若否,则推送检测到的所述通知信息。

由于对于一些重要的应用来说,用户可能需要即时的获取到通知消息,例如邮箱,用户可能会希望有新的邮件时能够马上接收到提醒。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用户可以预先设置需要拦截消息的应用,将其加入到预设应用列表中,对于重要应用可以不放入其中,在检测到有通知消息时,先判断其对应的应用是否为预设应用,若是,则进行拦截,若不是,则直接推送消息。进一步地,在步骤s30之后,该通知消息的处理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述缓存空间中删除已经推送至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通知消息,避免造成存储空间的浪费。

本实施例提出的通知消息的处理方法,在检测到通知消息时,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根据位置信息判断移动终端当前是否位于围栏区域中,若是,则拦截通知消息,将检测到的通知消息保存至缓存空间,而暂时不推送给用户,当检测到移动终端离开该围栏与区域时,再向移动终端推送保存在缓存控件中的通知信息,也就是说,在检测到通知消息时,不是直接推送消息并提醒用户,而是判断移动终端是否位于围栏区域,若是,则采用拦截并缓存消息的方式,延迟到移动终端离开围栏后再推送通知消息,既能够避免不定时消息对用户的生活、工作造成干扰,而且也可以避免用户在离开围栏区域后错过通知消息。这种方式只需要将手机设置一次即可,不需要反复修改设置,该实施例的方法同时也减少用户反复点亮手机查看的频率,缓解了频繁操作智能终端而带来的耗电问题一定程度上也延长了手机的待机时间。

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通知消息的处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参照图2所示,该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20之前,该通知消息的处理方法还包括:

步骤s40,若所述移动终端位于所述围栏区域中,则判断检测到所述通知消息的时间点是否属于预设时间区间;

步骤s50,当检测到所述通知消息的时间点属于所述预设时间区间时,推送检测到的所述通知信息;

当检测到所述通知消息的时间点不属于所述预设时间区间时,执行步骤s20。

本实施例的方法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设置预设时间区域作为附加的拦截条件。例如,在上班时,用户在中午可能有一段休息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用户会希望手机能够即时的通知接收到的通知消息,因此,用户可以预先设置一个预设时间区间,在检测到通知消息时,即使当前手机处于围栏区域,但是检测到通知消息的时间点属于预设时间区域,仍然进行通知消息的提醒。

基于第一实施例或者第二实施例提出本发明通知消息的处理方法的第三实施例。该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或者第二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0之前,该通知消息的处理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定时或者实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并记录,根据预设时长内记录的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常驻位置,并以所述常驻位置为中心创建所述围栏区域。

本实施例提出的方法,提供一种手机根据一定的机制自动创建围栏区域的方式,手机可以通过基站信息,从基站侧不定时的获取手机的位置信息并存储到位置信息集中,经过预设时长后,例如一周,根据存储的位置信息集获取手机的常驻位置,例如,当手机在某一地点停留的时间超过一定的时长则认为该位置为常驻位置,以该常驻位置为中心,按照预设的围栏区域的大小,自动创建围栏区域。创建围栏区域后,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对创建的一个或者多个围栏区域进行配置,例如,可以在不同的围栏区域拦截不同的应用,例如,如果围栏区域有工作区域、居住区域等,用户在居住区域不想接受邮件时,则可以将居住区域设置为对邮箱的通知消息进行拦截,直至离开该区域。

本实施例提出的通知消息的处理方法,能够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自动确定出围栏区域,不必进行手动设置,为用户带来方便。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通知消息的处理终端。

参照图3所示,为本发明通知消息的处理终端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在该实施例中,该通知消息的处理终端包括:

位置判断模块10,用于在检测到通知消息时,获取移动终端当前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位于围栏区域中;

消息缓存模块20,用于若所述移动终端位于所述围栏区域中,则拦截所述通知消息,并将所述通知消息保存至缓存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出的通知消息的处理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为了便于解释本实施例,以下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地理围栏是一种基于位置服务的应用,就是用一个虚拟的栅栏围出一个虚拟地理边界。当手机进入、离开某个特定地理区域,或在该区域内活动时,手机可以接收自动通知和警告。本实施例通过地理围栏机制对通知消息进行处理,避免手机上各种通知消息对用户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干扰。

用户可以预先设置手机,对于通知消息的处理方式进行配置,为移动终端创建多个地理围栏区域,即所述围栏区域。例如办公区域、居住区域等,将这些区域作为围栏区域。

关于围栏区域的设置,用户可以在围栏区域的配置界面上,手机提供的地图界面上选择常驻位置或者常驻位置的坐标,以常驻位置的坐标为中心,按照预设的区域大小创建围栏区域。

手机上安装的大部分应用会在有新的通知消息时,会进行通知消息的提示,例如,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或者其他订阅有通知消息的软件,一般在通知栏或者桌面上显示通知消息,同时输出通知信息的提示音,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手机上的各个应用的通知消息进行实时监测,当检测到有通知消息时,位置判断模块10获取手机当前的位置信息,并根据获取到的位置信息判断手机是否位于围栏区域中,若是,则消息缓存模块20拦截通知消息,不在手机的通知栏或者显示界面上显示,也不发出提示音,而是将通知消息保存在缓存空间。该缓存空间可以是在手机的存储区域中划分出的存储空间,用于存储接收到的通知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可以有多种方式,以下列举其中两种进行说明。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位置判断模块10还用于:在检测到通知消息时,从基站侧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基站信息,并根据所述基站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分布在各个位置的基站构成蜂窝网络,并且每一个基站都会实时地广播本身的基站信息,手机在进入到某个基站的覆盖范围时,就能够获取到该基站的基站信息,进而根据获取到的基站信息得到手机当前的位置信息,例如经纬度坐标,这种位置获取方式,无需手机连接网络,在手机有信号的情况下,即可获取位置信息,是一种比较节省手机电量的位置获取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位置判断模块10也可以通过根据移动终端的gps进行定位的方式获取手机的位置信息,利用手机上的gps定位模块将自己的位置信号发送到定位后台来实现手机定位。或者,在手机连接wifi时,位置判断模块10基于wifi网络进行定位获取位置信息。

可选地,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存储通知信息时以缓存队列的形式,消息缓存模块20将检测到的应用的通知信息按照接收到的时间顺序保存至缓存队列中,同时,在存储通知信息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进行分类存储,并且在存储信息时,按照应用要求的格式存储该应用的通知信息。

消息通知模块30,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离开所述围栏区域时,获取保存在所述缓存空间中的通知消息并进行推送。

由于手机能够实时地获取位置信息,消息通知模块30在根据位置信息检测到手机离开了围栏区域后,获取保存在所述缓存空间中的通知消息并进行推送,即在手机的通知栏或者显示界面显示通知消息,可选地,可以按照存储的时间由早到晚逐一推送存储的通知消息,或者按照应用的优先级,由高至低的顺序依次推送存储的各个应用的通知消息。其中,应用的优先级可以由用户根据需求预先设置。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消息缓存模块20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围栏区域且当前的时间属于预设时间区间时,检测所述缓存空间中是否保存有通知消息;

消息通知模块30还用于:若所述缓存空间保存有通知消息,则获取保存在所述缓存空间中的通知消息并进行推送。

用户在上班时,中午可能有一段休息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用户会希望手机能够将存储在缓存空间的信息推送出来,因此,可以预设设置一个预设时间区间,当手机当前处于围栏区域且进入该预设时间区域时,消息通知模块30将保存在所述缓存空间中的通知消息推送出来。

可选地,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该通知消息处理终端还包括:

应用判断模块,用于在检测到通知消息时,判断所述通知消息对应的应用是否属于预设应用;

位置判断模块10还用于:在检测到通知消息时,若所述通知消息对应的应用属于预设应用,则获取所述终端当前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终端是否位于围栏区域中;

消息通知模块30还用于:在检测到通知消息时,若所述通知消息对应的应用不属于预设应用,则推送检测到的所述通知信息;

由于对于一些重要的应用来说,用户可能需要即时的获取到通知消息,例如邮箱,用户可能会希望有新的邮件时能够马上接收到提醒。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用户可以预先设置需要拦截消息的应用,将其加入到预设应用列表中,对于重要应用可以不放入其中,在检测到有通知消息时应用判断模块,先判断其对应的应用是否为预设应用,若是,则进行拦截,若不是,则直接推送消息。

进一步地,该通知消息的处理终端还包括以下:

消息删除模块,用于从所述缓存空间中删除已经推送至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通知消息,以避免造成存储空间的浪费。

本实施例提出的通知消息的处理终端,在检测到通知消息时,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根据位置信息判断移动终端当前是否位于围栏区域中,若是,则拦截通知消息,将检测到的通知消息保存至缓存空间,而暂时不推送给用户,当检测到移动终端离开该围栏与区域时,再向移动终端推送保存在缓存控件中的通知信息,也就是说,在检测到通知消息时,不是直接推送消息并提醒用户,而是判断移动终端是否位于围栏区域,若是,则采用拦截并缓存消息的方式,延迟到移动终端离开围栏后再推送通知消息,既能够避免不定时消息对用户的生活、工作造成干扰,也可以避免用户在离开围栏区域后错过通知消息。这种方式只需要将手机设置一次即可,不需要反复修改设置,同时本发明减少了用户反复点亮手机查看的频率,缓解了频繁操作智能终端而带来的耗电问题一定程度上也延长了手机的待机时间。

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通知消息的处理终端的第二实施例。参照图4所示,该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该通知消息的处理终端还包括:

时间判断模块40,用于若所述移动终端位于所述围栏区域中,则判断检测到所述通知消息的时间点是否属于预设时间区间;

消息通知模块30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通知消息的时间点属于所述预设时间区间时,推送检测到的所述通知信息;

消息缓存模块20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通知消息的时间点不属于所述预设时间区间时,拦截所述通知消息,并将所述通知消息保存至预设缓存空间。

本实施例的终端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设置预设时间区域作为附加的拦截条件。例如,在上班时,用户在中午可能有一段休息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用户会希望手机能够即时的通知接收到的通知消息,因此,用户可以预先设置一个预设时间区间,在检测到通知消息时,即使当前手机处于围栏区域,但是检测到通知消息的时间点属于预设时间区域,消息通知模块30仍然进行通知消息的提醒。当检测到通知消息,手机当前的位置位于围栏区域,且检测到该通知消息的时间点不属于预设时间区间时,消息缓存模块20拦截通知消息,并将通知消息保存至预设缓存空间。

基于第一实施例或者第二实施例提出本发明通知消息的处理终端的第三实施例。参照图5所示,该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或者第二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该通知消息的处理终端还包括:

围栏创建模块50,用于定时或者实时获取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并记录,根据预设时长内记录的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终端的常驻位置,并以所述常驻位置为中心创建所述围栏区域。

本实施例提出的终端,提供一种手机根据一定的机制自动创建围栏区域的方式,手机可以通过基站信息,从基站侧不定时的获取手机的位置信息并存储到位置信息集中,经过预设时长后,例如一周,根据存储的位置信息集获取手机的常驻位置,例如,当手机在某一地点停留的时间超过一定的时长则认为该位置为常驻位置,以该常驻位置为中心,按照预设的围栏区域的大小,自动创建围栏区域。创建围栏区域后,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对创建的一个或者多个围栏区域进行配置,例如,可以在不同的围栏区域拦截不同的应用,例如,如果围栏区域有工作区域、居住区域等,用户在居住区域不想接受邮件时,则可以将居住区域设置为对邮箱的通知消息进行拦截,直至离开该区域。

本实施例提出的通知消息的处理终端,能够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自动确定出围栏区域,不必进行手动设置,为用户带来方便。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