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品与数据处理的交互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78834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产品与数据处理的交互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产品与数据的交互,特别是一种产品与数据处理的交互方法。



背景技术:

微革命、自媒体时期的到来,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产品不再具有独立性。如手机不再是传统意义的手机,而是多功能的便携电脑。如何通过产品将各类信息传播复制到个人用户,是当今科技创新的重点 ;如何通过微小的创新,让用户得到更好的体验,从中获取异想不到的收获,是当今教育学习机制创新的重点。

传统模式下,玩具游戏,道具模型,图书绘本在使用的过程中,用户可提升自我动手能力,开发智力,或多用户团队合作,增进感情等,但一般是静态的模型,只具备观赏性,或具有简单的声光展示,缺乏智能互动。如果将该传统模式进一步延展下去,与智能交互服务器结合,演变成玩具是动态的、智能的、可与人物互动的,其可玩性、可学性、互动性大大提高,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社会经济价值潜力巨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增加可玩性和可学性、大大提高互动性的一种产品与数据处理的交互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产品与数据处理的交互方法,包括玩具道具、移动操作端,其特征是:还包括若干个服务器终端;

所述玩具道具具有接收与发送产品数据的功能,并与服务器终端进行交互;所述移动操作端包括有APP组件,与服务器终端无线连接并通过APP组件进行交互;

所述服务器终端根据玩具道具的产品数据建立产品信息模型,当玩具道具所发送的产品数据发生变化时,服务器终端内产品信息模型根据产品数据作出相应变化;当移动操作端所发送的产品数据请求变化时,服务器终端内产品信息模型根据产品数据作出相应变化,并反馈同步至玩具道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玩具道具接收与发送的产品数据包括玩具道具的形状数据、玩具道具的功能数据和玩具道具的特性数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传统玩具游戏,图书绘本,道具模型与智能的服务器终端结合,创新制作出智能交互教学教具,不仅为用户提供了可玩性、可学性、互动性高的、更注重用户体验的、美好希望的产品。且同一服务器终端可共用于多个玩具道具使用,同一玩具道具也可共用多个服务器终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案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一种产品与数据处理的交互方法,包括玩具道具、移动操作端,其中:还包括若干个服务器终端;

所述玩具道具具有接收与发送产品数据的功能,并与移动操作端、服务器终端进行交互;所述移动操作端包括有APP组件,与服务器终端无线连接并通过APP组件进行交互;

所述服务器终端根据玩具道具的产品数据建立产品信息模型,当玩具道具所发送的产品数据发生变化时,服务器终端内产品信息模型根据产品数据作出相应变化;当移动操作端所发送的产品数据请求变化时,服务器终端内产品信息模型根据产品数据作出相应变化,并反馈同步至玩具道具。

所述玩具道具、移动操作端、服务器终端依次连接,所述玩具道具发送产品数据至服务器终端,在服务器终端内建立产品信息模型,移动操作端通过各种改变玩具道具数据的指令发送至服务器终端,服务器终端根据指令改变产品信息模型的状态,比如做出一些常规的直线运动或转弯移动等。

同时玩具道具还可以是伸缩或张开等各种形态的玩具道具,此时通过移动操作端对服务器终端发送改变形态的指令数据,服务器终端内的产品信息模型做出相应指令的形态改变后,反馈形态数据至玩具道具,玩具道具根据形态数据作出相应的形态改变,保持与服务器终端内的产品信息模型同步。

实施案例一:

参考图2,一种产品与数据处理的交互方法,包括三个玩具道具和移动操作端,所述玩具道具为图书绘本,所述移动操作端为具有相应APP组件的平板电脑,其中:还包括三个服务器终端。

所述图书绘本具有接收与发送在图书中绘画数据的功能,并与服务器终端进行交互;所述移动操作端与服务器终端无线连接并通过APP组件进行交互;

所述服务器终端根据图书绘本的绘画数据建立图书绘本信息模型,当图书绘本所发送的绘画数据发生变化时,服务器终端内图书绘本信息模型根据绘画数据作出相应变化;

所述移动操作端所发送的绘画数据请求变化时,服务器终端内图书绘本信息模型根据绘图数据作出相应变化,并反馈同步至玩具道具图书绘本。

所述图书绘本、移动操作端、服务器终端依次一对多连接,所述图书绘本发送产品数据至服务器终端,在服务器终端内建立产品信息模型,移动操作端通过绘画数据的指令发送至服务器终端,服务器终端根据绘画数据的指令改变图书绘本信息模型的状态,比如在图书绘本信息模型绘画出直线、三角形等。

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发明文件后,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