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的眼睛保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63653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移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眼睛保护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产品的功能不仅仅只是作为通讯工具,更多的是作为人们娱乐的工具。目前,无论是在什么样的场所,人们都可以使用移动终端,或是阅读,或是游戏,或是聊天,等等,并且大多数人都会长时间近距离的注视移动终端,而这样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会对人们的视力造成极大影响。

为解决该问题,现在的技术是在移动终端上配备距离传感器,依靠距离传感器来检测用户与智能终端的距离,从而提示用户保护视力。但是,仅仅依靠距离传感器检测用户与智能终端的距离,并不能准确判断用户当时是否在注视着智能终端,而很可能会做出错误的提示,而难以有效实现对用户视力的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眼睛保护方法,能够准确提示用户保护视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眼睛保护方法,包括:通过前置摄像头扫描人眼,以获取虹膜图像;如果获取到虹膜图像,则通过红外传感器测算人脸与移动终端之间的注视距离;比较所述注视距离与预设参考距离;当所述注视距离小于所述预设参考距离时,降低移动终端屏幕的亮度;当所述注视距离大于所述预设参考距离时,则保持移动终端屏幕的亮度,并返回通过红外传感器测算人脸与移动终端之间的注视距离的步骤。

优选地,所述降低移动终端屏幕的亮度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预先存储的不同注视距离所对应的屏幕亮度值;选择所述注视距离所对应的屏幕亮度值降低移动终端屏幕的亮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人脸识别方式来判断用户是否注视着屏幕,如果确定用户注视着屏幕,再结合红外传感器提示用户调整眼睛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准确提示用户保护视力,可以有效实现对用户视力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的眼睛保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的眼睛保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眼睛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前置摄像头扫描人眼,以获取虹膜图像。

其中,前置摄像头可以在移动终端结束待机,屏幕解锁时开启,也可以是用户手动开启或通过触发指令开启,前置摄像头开启后,实时对用户眼睛进行扫描。

S2:如果获取到虹膜图像,则通过红外传感器测算人脸与移动终端之间的注视距离。

其中,在获取到虹膜图像之后,就可以确定用户正在注视屏幕。测算注视距离的具体方式可以是:红外传感器发射红外光线,并测量红外光线从发射到被物体反射回来的时间间隔,通过时间间隔来计算与物体之间的距离。

S3:比较注视距离与预设参考距离。

其中,预设参考距离可以是系统默认的对距离,也可以是用户根据自身视力情况设定的距离。

S4:当注视距离小于预设参考距离时,降低移动终端屏幕的亮度;当注视距离大于预设参考距离时,则保持移动终端屏幕的亮度,并返回通过红外传感器测算人脸与移动终端之间的注视距离的步骤。

其中,通过降低移动终端屏幕的亮度,可以提示用户增加与屏幕之间的距离,如果用户增加了距离,那么屏幕的亮度会逐渐变高。

在本实施例中,降低移动终端屏幕的亮度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预先存储的不同注视距离所对应的屏幕亮度值;选择注视距离所对应的屏幕亮度值降低移动终端屏幕的亮度。其中,不同注视距离所对应的屏幕亮度值为一个关系表,注视距离越小,屏幕亮度值越低。测算到的注视距离后,在关系表中查找所对应的屏幕亮度值,再选择注视距离所对应的屏幕亮度值降低移动终端屏幕的亮度。

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眼睛保护方法通过人脸识别方式来判断用户是否注视着屏幕,如果确定用户注视着屏幕,再结合红外传感器提示用户调整眼睛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准确提示用户保护视力,可以有效实现对用户视力的保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