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C/S架构的北斗指挥机端软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7478阅读:8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C/S架构的北斗指挥机端软件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北斗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C/S架构的北斗指挥机端软件系统。



背景技术:

“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为用户提供快速定位、简短数字报文通信和授时服务的一种新型、全天候、区域性的卫星定位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空间部分、地面控制管理部分以及用户终端三大部分组成。根据应用环境和功能的不同,用户机一般分为普通型、管理型、通信型、授时型和混合型五种类型。普通型用户机可以接收和发送定位及通信信息,与中心站及其他用户终端进行双向通信。管理型用户机是供拥有一定用户数量的上级管理部门所使用的,除具有普通型用户机所有功能外,还能够通播信息和接收中心控制系统发给所属用户的定位、通信信息。

由于实际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以及设备的有限性,“北斗一号”应用系统主要存在如下问题:①北斗管理型用户机的监控能力有限,每台终端仅能监控99台普通型用户机;②随着管理部门的增多,北斗管理型用户机的较大;③北斗管理型用户机的价格昂贵,只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单位才能配备。这样,在一个稍具规模的监控管理体系中,由于管理型用户机数量有限,只有最高管理层才能拥有,就使得最高管理层以下、一线用户层以上的中层管理部门无法对下属实行监控和管理。如何实现从最高管理层到一线用户层的逐级监控,层层管理,使各级管理部门各得其所、各尽所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特别适用于对北斗用户进行分级管理的指挥机端软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C/S架构的北斗指挥机端软件系统,该系统是一套融合北斗指挥机控制功能、基于C/S架构的服务器端功能和数据库存储与管理功能于一体的复合性多功能控制系统。另外,为了适应并满足北斗定位通信系统的分级管理架构,所述软件系统设有实现不同管理级别的需要,即1级服务器模式和2级服务器模式,其中1级服务器模式的级别高于2级服务器模式,2级服务器模式为1级服务器模式的级别的子模式,各个2级服务器模式并列在1级服务器模式之下。

所述软件系统通过控制北斗指挥机实现对北斗指挥机自身以及其对应的下属的北斗用户终端的定位与通信功能。

所述软件系统为一个基于C/S架构的服务器,服务器工作时会实时监听GIS用户端软件的网络连接请求,以实现与多个GIS用户端软件系统的网络通信。

所述软件系统在建立网络连接后,通过调度北斗指挥机控制功能,实现GIS用户端软件对北斗指挥机自身以及其对应的下属的北斗用户终端的定位与通信功能。

所述软件系统挂接有数据系统,实现对各项通信数据的实时存储、记录与监测,并且实现对数据系统维护和管理。

所述软件系统为了适应并满足北斗定位通信系统的分级管理架构,通过设置配置文件实现不同管理级别的需要,即1级服务器模式和2级服务器模式。

当所述软件系统工作在1级服务器模式下时,会实时监听处于2级服务器模式所述软件系统的网络连接请求,并实时接收2级服务器模式所述软件系统上报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存储、管理。

当所述软件系统工作在2级服务器模式下时,会向处于1级服务器模式所述软件系统的发送网络连接请求,并实时向1级服务器模式所述软件系统上报自身以及其对应下属用户的定位与通信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北斗用户管理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系统设计框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用户列表(测试用);

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1级服务器模式下的所述软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2级服务器模式下的所述软件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一种基于C/S架构的北斗指挥机端软件系统,是一款融合北斗指挥机控制功能、基于C/S架构的服务器端功能和数据库存储与管理功能于一体的复合性多功能软件。作为北斗指挥机端软件能够实现对北斗指挥机自身以及其对应的下属的北斗用户终端的定位与通信功能;作为基于C/S架构的服务器端软件能够实现与多个GIS用户端软件的网络通信,进而通过调度北斗指挥机控制功能实现GIS用户端软件对北斗指挥机自身以及其对应的下属的北斗用户终端的定位与通信功能;作为数据的存储与管理软件实现对各项通信数据的实时存储、记录与监测,并且实现对数据库维护和管理。

另外,为了适应并满足北斗定位通信系统的分级管理架构,本软件设有实现不同管理级别的需要。其中,北斗定位通信系统的分级管理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整个定位通信系统分三个层次:

(1)一级指挥站A,能监听和管理所有的下级指挥站,以及所有下属的终端信息;

(2)二级指挥站B/C,能监听和管理所有的下属终端;

(3)终端设备,能完成组内的消息收发,向所属指挥站定时上报自身位置信息。

相应的,本软件的工作模式也应分为1级服务器工作模式和2级服务器工作模式,由1级服务器作为1级指挥站A,2级服务器作为2级指挥站B/C。1级服务器与2级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其中2级服务器实时将下属终端用户的信息通过网络上报给1级服务器,而1级服务器可以通过网络经2级服务器与其下属终端通信,或跨级由指挥机A直接与下属终端通信。各个GIS用户端软件根据所连接服务器级别获取相应权限,实现与权限的范围内下属终端通信,以数据库信息的查询。具体整个软件系统框图如图2所示。

其中测试用户列表如图3所示。

如图4所示为所述软件系统在1级服务器模式下的软件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为所述软件系统在2级服务器模式下的软件结构示意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