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洲头菜病虫害发生情况监控分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7946阅读:5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种植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小洲头菜病虫害发生情况监控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小洲头菜最早是广西融安县长安镇小洲村、大洲村一带农民长期延续种植的一个蔬菜,农民长期自行留种,形成了适应于当地种植的茎用芥菜优良品种,因其腌制工艺独特,品质优异,且主产于小洲村,所以得名小洲头菜,多年来,小洲头菜一直是长安镇农民增收的一个主要来源,但是其极易发生虫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洲头菜病虫害发生情况监控分析系统,旨在解决小洲头菜主要病虫害的统计和分析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洲头菜病虫害发生情况监控分析系统,分别在连片种植小洲头菜的田块,按高、中、低三个类别分别选取三块有代表性的小洲头菜田块,每田块按对角线五点近视角安装监控探头,每点监控调查从出苗到收获全程20株小洲头菜,监控探头与图像识别模块连接,图像识别模块每十天分析一次返回的图像并将病虫种类和数量输入数据库,对图像识别模块不能识别的病虫,采样回实验室鉴定后通过手动录入模块录入数据库,最后利用处理模块将数据库数据按需要进行统计分析反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时的采集病虫害数据,真正实现了生长全过程采样分析,使得统计分析方便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准确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小洲头菜病虫害发生情况监控分析系统,分别在连片种植小洲头菜的田块,按高、中、低三个类别分别选取三块有代表性的小洲头菜田块,每田块按对角线五点近视角安装监控探头,每点监控调查从出苗到收获全程20株小洲头菜,监控探头与图像识别模块连接,图像识别模块每十天分析一次返回的图像并将病虫种类和数量输入数据库,对图像识别模块不能识别的病虫,采样回实验室鉴定后通过手动录入模块录入数据库,最后利用处理模块将数据库数据按需要进行统计分析反应。可以实时的采集病虫害数据,真正实现了生长全过程采样分析,使得统计分析方便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准确性。

经过三年不间断的分析发现,小洲头菜极易发生虫害,主要的虫害有根肿病、霜霉病、病毒病、软腐病、炭疽病、黑斑病、黑腐病、菌核病、线虫、黄曲条跳甲、蚜虫、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美洲斑潜蝇、地老虎、蛞蝓、金针虫、蝼蛄、根螨。

病虫害发生的特点之一:连年种植,病虫害发生逐年严重;多年连续种植,以及农家肥料的减少,化学肥料、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土壤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土壤气相及土壤生态受到了较大破坏,病害明显增多加重。

病虫害发生的特点之二:虫害种类多,但损失少,病害种类少,但损失大;虫害一般都存在于表面,农民容易看到,所以比较容易用化学农药控制,而且多数是危害叶片,对小洲头菜的产量影响不大;而在小洲头菜上病害发生种类相对要少,只有7种;发生严重的只有根肿病和软腐病,软腐病中等程度发生,黑腐病、病毒病中等偏轻发生,其它病害为轻发生。但是,这些病害对小洲头菜的产量影响却很大,如:苗期根肿病严重发生甚至使农民无苗可种;病毒病严重影响生长量;2014年黑腐病发生严重的菜地损失率竟达到42%。

病虫害发生的特点之三:根螨等地下害虫影响严重;近年来,地老虎、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有所减少,但金针虫、线虫、根螨危害在增加,特别是金针虫和根螨;地下害虫除了直接造成缺株和影响根系吸收之外,其伤口还明显的造成了土传病害的严重发生;近年来观察发现根螨发生的菜地,软腐病、根肿病和黑腐病明显增多,具有较大的相关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