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中继节点的选择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5624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协作中继节点的选择方法,应用于源节点或目的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至少一个中继节点广播的协作功率和协作功率定价信息;

根据接收到的协作功率和协作功率定价信息,获取将所述至少一个中继节点中的每一个中继节点分别作为协作中继节点可获得的收益;

将获得的收益值最大的中继节点作为协作中继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协作中继节点发送协作请求;

根据所述协作中继节点反馈的协作确认信息,与所述协作中继节点完成配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设条件下,所述协作中继节点接收到的协作请求个数为1时,反馈所述协作确认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益为:

其中,η为单位安全速率价值,为中继节点作为源节点Si的协作中继节点的安全速率增益,βiq为所述协作功率定价信息,为所述协作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速率增益与中继节点作为源节点Si的协作中继节点的可达安全速率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达安全速率为:

<mrow> <msubsup> <mi>C</mi> <mrow> <mi>i</mi> <mo>,</mo> <mi>q</mi> </mrow> <mrow> <msub> <mi>S</mi> <mi>i</mi> </msub> <msub> <mi>D</mi> <mi>i</mi> </msub> </mrow> </msubsup> <mo>=</mo> <mo>=</mo> <mfrac> <mn>1</mn> <mn>2</mn> </mfrac> <msup> <mrow> <mo>&lsqb;</mo> <msub> <mi>log</mi> <mn>2</mn> </msub> <mrow> <mo>(</mo> <mn>1</mn> <mo>+</mo> <mfrac> <mrow> <msub> <mi>P</mi> <msub> <mi>S</mi> <mi>i</mi> </msub> </msub> <msub> <mi>P</mi> <msubsup> <mi>R</mi> <mi>u</mi> <mi>q</mi> </msubsup> </msub> <msubsup> <mi>&gamma;</mi> <mrow> <mi>i</mi> <mi>q</mi> </mrow> <mrow> <mi>S</mi> <mi>R</mi> </mrow> </msubsup> <msubsup> <mi>&gamma;</mi> <mi>i</mi> <mrow> <mi>R</mi> <mi>D</mi> </mrow> </msubsup> </mrow> <mrow> <mn>1</mn> <mo>+</mo> <msub> <mi>P</mi> <msub> <mi>S</mi> <mi>i</mi> </msub> </msub> <msubsup> <mi>&gamma;</mi> <mi>i</mi> <mrow> <mi>S</mi> <mi>R</mi> </mrow> </msubsup> <mo>+</mo> <msub> <mi>P</mi> <msubsup> <mi>R</mi> <mi>u</mi> <mi>q</mi> </msubsup> </msub> <msubsup> <mi>&gamma;</mi> <mrow> <mi>i</mi> <mi>q</mi> </mrow> <mrow> <mi>R</mi> <mi>D</mi> </mrow> </msubsup> <mo>+</mo> <msub> <mi>P</mi> <msub> <mi>D</mi> <mi>i</mi> </msub> </msub> <msubsup> <mi>&gamma;</mi> <mrow> <mi>i</mi> <mi>q</mi> </mrow> <mrow> <mi>D</mi> <mi>R</mi> </mrow> </msubsup> </mrow> </mfrac> <mo>)</mo> </mrow> <mo>-</mo> <msub> <mi>log</mi> <mn>2</mn> </msub> <mrow> <mo>(</mo> <mn>1</mn> <mo>+</mo> <mfrac> <mrow> <msub> <mi>P</mi> <msub> <mi>S</mi> <mi>i</mi> </msub> </msub> <msubsup> <mi>&gamma;</mi> <mrow> <mi>i</mi> <mi>q</mi> </mrow> <mrow> <mi>S</mi> <mi>R</mi> </mrow> </msubsup> </mrow> <mrow> <mn>1</mn> <mo>+</mo> <msub> <mi>P</mi> <msub> <mi>D</mi> <mi>i</mi> </msub> </msub> <msubsup> <mi>&gamma;</mi> <mrow> <mi>i</mi> <mi>q</mi> </mrow> <mrow> <mi>D</mi> <mi>R</mi> </mrow> </msubsup> </mrow> </mfrac> <mo>)</mo> </mrow> <mo>&rsqb;</mo> </mrow> <mo>+</mo> </msup> </mrow>

其中,[x]+=max{0,x},为源节点Si的信号传输功率,为目的节点Di的信号传输功率,其中,σ2表示系统噪声功率,表示源节点Si与中继节点间的信道增益,表示中继节点与目的节点Di间的信道增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作功率定价信息为:

β=c/P

其中,c为中继节点的最小协作成本,P为中继节点的协作功率。

8.一种协作中继节点的选择方法,应用于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协作功率和预设最小协作成本;

根据所述协作功率和预设最小协作成本,确定协作功率定价信息;

向至少一个源节点广播所述协作功率和所述协作功率定价信息,以供所述源节点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协作功率和所述协作功率定价信息,获取收益值并将收益值最大的中继节点作为协作中继节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源节点发送的协作请求;

在预设条件内,确定接收到的协作请求的个数;以及

当所述协作请求的个数为1时,向发送所述协作请求的源节点发送协作确认信息;

当所述协作请求的个数为至少2个时,根据预设增量更新所述协作功率定价信息,并广播协作功率及更新后的协作功率定价信息;

当所述协作请求的个数为0时,在预设时间内保持停止接收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作功率定价信息为:

β=c/P

其中,c为中继节点的最小协作成本,P为中继节点的协作功率。

11.一种协作中继节点的选择装置,应用于源节点或目的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至少一个中继节点广播的协作功率和协作功率定价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协作功率和协作功率定价信息,获取将所述至少一个中继节点中的每一个中继节点分别作为协作中继节点可获得的收益;

协作中继节点选择模块,用于将获得的收益值最大的中继节点作为协作中继节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协作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协作中继节点发送协作请求;

配对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协作中继节点反馈的协作确认信息,与所述协作中继节点完成配对。

13.一种协作中继节点的选择装置,应用于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协作功率和预设最小协作成本;

协作功率定价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协作功率和预设最小协作成本,确定协作功率定价信息;

广播模块,用于向至少一个源节点广播协作功率及协作功率定价信息,以供所述源节点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协作功率和所述协作功率定价信息,将收益值最大的中继节点作为协作中继节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协作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源节点发送的协作请求;

协作请求确定模块,用于在预设条件内,确定接收到的协作请求的个数;以及

协作确认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协作请求的个数为1时,向发送所述协作请求的源节点发送协作确认信息;

更新模块,用于当所述协作请求的个数为至少2个时,根据预设增量更新所述协作功率定价信息,并广播协作功率及更新后的协作功率定价信息;

停止接收模块,用于当所述协作请求的个数为0时,在预设时间内保持停止接收信号。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