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移动终端的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27289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用于移动终端的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数字图像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习惯用移动终端拍摄图像。在拍摄过程中,需要在移动终端上进行对焦和测光操作,对焦操作用于确保拍摄出的图像清晰,测光操作用于实现图像的准确曝光。因此,对对焦操作区域和测光操作区域的选择较大程度地影响着图像的成像质量。

现有技术中,对对焦操作区域和测光操作区域的选择,主要有移动终端默认和用户手动选择的方式。采用移动终端默认的方式进行拍摄时,一般将取景中心的固定区域或者固定对焦参照物的对应区域作为对焦操作区域,将取景的全区域或多区域做为测光区域。采用用户手动选择的方式进行拍摄时,主要是通过用户手指对图像拍摄界面进行操作,并将操作位置对应的区域作为对焦区域和测光区域。

在对现有技术的调查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若采用移动终端默认的方式,由于光照程度或取景的类型不同等因素,在拍摄过程中会出现对焦准确度较低或曝光程度较低的情况。若采用用户手动选择的方式,则会增加手持移动终端的抖动幅度,出现图像模糊的现象,对图像的清晰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采用现有技术选择对焦区域和测光区域会导致用户选择的灵活性较低,而且手动选择会使得终端的稳定性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用户对相关图像处理的选择灵活性较差和手动选择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图像处理方法,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终端的取景阶段,通过所述前置摄像头周期性采集包含拍摄人眼睛的图像,直至所述图像中每个眼睛的瞳孔的位置不变的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时长阈值;

根据所述预设时长阈值内的图像,确定所述拍摄人的眼睛聚焦位置在图像拍摄界面中预先划分的n个界面区域中所处的目标界面区域,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所述图像拍摄界面为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前置摄像头或者所述后置摄像头取景得到的界面;

将所述目标界面区域进行目标处理,所述目标处理包括:对焦处理和测光处理中的至少一种。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图像处理装置,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采集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的取景阶段,通过所述前置摄像头周期性采集包含拍摄人眼睛的图像,直至所述图像中每个眼睛的瞳孔的位置不变的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时长阈值;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时长阈值内的图像,确定所述拍摄人的眼睛聚焦位置在图像拍摄界面中预先划分的n个界面区域中所处的目标界面区域,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所述图像拍摄界面为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前置摄像头或者所述后置摄像头取景得到的界面;

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界面区域进行目标处理,所述目标处理包括:对焦处理和测光处理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通过将图像拍摄界面中用户眼睛聚焦位置所处的区域确定为目标界面区域,并对该区域进行包括对焦处理和测光处理中的至少一种目标处理,可以根据用户的眼睛聚焦区域来确定对焦和/或测光的区域,对用户眼睛感兴趣的区域进行相应的对焦和/或测光处理,相较于采用移动终端默认的区域来进行对焦或曝光,能够通过眼睛关注区域表达用户的拍摄意愿,提高了用户选择的灵活性;与现有的手动选择图像处理区域的方案相比,能够使终端自动根据用户意愿对拍摄图像处理区域,无需用户手动操作,因而克服了手动选择中的终端稳定性较差的问题,能够改善拍摄出的图像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图像处理方法的图像拍摄界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眼图像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拍摄界面划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眼图像中双眼区域划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图像处理方法,该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终端设备)具有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例如,可以是虹膜识别摄像头或类似的摄像设备。通过该前置摄像头可以获取终端的使用者(即拍摄人)的图像。如图1-1所示,本发明的图像处理方法可包括:

步骤101,在终端的取景阶段,通过前置摄像头周期性采集包含拍摄人眼睛的图像,直至图像中每个眼睛的瞳孔的位置不变的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时长阈值。

步骤102,根据预设时长阈值内的图像,确定拍摄人的眼睛聚焦位置在图像拍摄界面中预先划分的n个界面区域中所处的目标界面区域,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图像拍摄界面为移动终端通过前置摄像头或者后置摄像头取景得到的界面。

该图像拍摄界面为移动终端上进行图像拍摄时取景区域所对应的界面。示例地,该图像拍摄界面可以如图1-2所示,其中,粗实线框标出的区域即为图像拍摄界面00。

步骤103,将目标界面区域进行目标处理,目标处理包括:对焦处理和测光处理中的至少一种。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将图像拍摄界面中用户眼睛聚焦位置所处的区域确定为目标界面区域,并对该区域进行包括对焦处理和测光处理中的至少一种目标处理,可以根据用户的视线来实现对焦或测光,对用户眼睛感兴趣的区域进行相应的对焦或测光处理,相较于采用移动终端默认的区域来进行对焦或曝光,能够通过眼睛关注区域表达用户的拍摄意愿,提高了用户选择的灵活性;与现有的手动选择图像处理区域的方案相比,能够使终端自动根据用户意愿对拍摄图像处理区域,无需用户手动操作,因而克服了手动选择中的终端稳定性较差的问题,能够改善拍摄出的图像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图像处理方法,该移动终端具有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通过该前置摄像头实时采集用户眼睛的图像信息,即为包含人眼的图像信息,典型地,所采集图像中包含拍摄人的两只眼睛的瞳孔信息。在另外一些场景下,图像信息中可包含拍摄人的一只眼睛的瞳孔信息,例如,拍摄人闭上一只眼睛的场景。所采集的图像可以如图2所示,图2中以该图像包含同一人的双眼为例进行说明,其中区域1为瞳孔所在区域,区域2为虹膜所在区域,区域3为巩膜所在区域。

由于瞳孔位于虹膜的中心位置,通常在瞳孔相对于虹膜的位置变化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分析瞳孔的相对位置变化时一般分析瞳孔相对于巩膜的位置变化即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要以拍摄人在拍摄时两个眼睛都睁开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当拍摄人只有一个眼睛,或者拍摄人的眼睛为一睁一闭时,其拍摄方法的原理可参考拍摄人有两个眼睛时的拍摄方法原理,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图像处理方法通过分析包含人眼的图像中瞳孔的位置,计算出用户眼睛在图像拍摄界面中的聚焦位置,该聚焦位置对应的区域即为用户最关心的区域,将该区域作为目标界面区域对其进行对焦和曝光操作中的至少一种,然后执行拍照操作。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图像处理方法可包括:

步骤201,预先将移动终端的图像拍摄界面划分为n个界面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该步骤中将移动终端的图像拍摄界面划分为n个界面区域,从理论上来讲,n的取值越大,最终确定出的目标界面区域的结果就越准确。但是,相应地,n的取值越大,该图像处理方法的算法复杂度就越高,确定目标界面区域的整个过程的耗时就越长,对移动终端处理器的处理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因此,该步骤中n值的选取需要根据移动终端处理器的处理能力和算法复杂度进行平衡。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该步骤中n的取值和划分后的n个界面区域的形状不做限定。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n值为9、划分后的9个界面区域的形状为矩形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简要的说明,如图4所示,将图像拍摄界面划分为9个界面区域,该9个界面区域分别为n1~n9,设定该图像拍摄界面左上角的坐标为(0,0),右下角的坐标为(x,y),则可以得到每个界面区域的四角对应的坐标。

该预先将移动终端的图像拍摄界面划分为n个界面区域的动作可以在移动终端的出厂前执行,也可以在用户买到终端后,由用户来触发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202,分别采集多组参考图像,每组参考图像为同一人的眼睛分别注视n个界面区域中不同界面区域时所采集的图像。

在该采集过程中,每组参考图像为同一人的人眼分别注视n个界面区域中每个界面区域时所采集的图像,分析并记录每组图像中瞳孔相对于巩膜的位置。以图4为例,此处的每组参考图像即为同一个人的人眼分别注视n1~n9的每一个区域时对应的图像。

步骤203,将每组参考图像中的每个眼睛区域划分为n个瞳孔区域,n个瞳孔区域与n个界面区域一一对应。

根据步骤202中记录的每组参考图像中的每个眼睛的瞳孔相对于巩膜的位置,将每组参考图像中的每个眼睛划分为n个瞳孔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该步骤中n的取值和划分后的n个界面区域的形状依旧不做限定。在步骤201中,已经将界面划分为9个界面区域且划分后的9个界面区域的形状为矩形,相应地,在该步骤中将参考图像中的每个眼睛也划分为相应的9个瞳孔区域,该9个瞳孔区域分别为m1~m9,如图5所示。

步骤204,根据将每组参考图像中的每个眼睛划分为n个瞳孔区域的规律,确定划分规则。

根据步骤203中将每组参考图像中的每个眼睛划分为n个瞳孔区域的方法,总结出多组参考图像划分时均适用的规律,并将其确定为拍摄人拍摄时对相应拍摄人的每个眼睛进行瞳孔区域划分的划分规则。对应的移动终端图像拍摄界面的划分规则即为步骤201中划分图像拍摄界面的划分规则。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得到人眼图像中各个瞳孔区域与图像拍摄界面的各个界面区域的对应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步骤201到204可以是以预制的附加功能植入终端,也可以由终端的用户根据应用需要自主选择。

步骤205,在终端的取景阶段,通过前置摄像头周期性采集包含拍摄人眼睛的图像,直至图像中每个眼睛的瞳孔的位置不变的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时长阈值。

用前置摄像头对拍摄人眼睛周期性地采集包括拍摄人眼睛的图像时,其前置摄像头的数据采集率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性能和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整。示例的,假设当前的图像拍摄界面为移动终端通过后置摄像头取景得到的界面,则根据后置摄像头的帧率调整前置摄像头的采集率,比如:后置摄像头在当前环境下的帧率为30帧,那么前置摄像头的数据采集率就可以设置为30次/秒,通过这样的设置,移动终端就可以对后置摄像头的每一帧数据都进行计算和处理,以提高该图像处理方法的实时性。

通过前置摄像头周期性地采集包括拍摄人眼睛的图像,直至该图像中每个眼睛的瞳孔的位置不变的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时长阈值,也即是当包括拍摄人眼睛的图像中每个眼睛的瞳孔盯着图像拍摄界面的某一位置不变,并且在盯着图像拍摄界面该位置不变的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时长阈值时,则认为拍摄人对当前取景有拍摄意愿,执行步骤206并保存该预设时长阈值内的包括拍摄人眼睛的图像;否则,继续执行步骤205直至该包括拍摄人眼睛的图像中每个眼睛的瞳孔的位置不变的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时长阈值。该预设时长阈值的设置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性能、实际使用情况以及拍摄人意愿进行调整,此处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要求拍摄人的眼睛在目标处理距离内,以保证前置摄像头能够采集到拍摄人清楚的包括拍摄人眼睛的图像。优选地,终端的拍摄界面能够呈现拍摄人的眼睛的瞳孔,此时,则认为拍摄人有拍摄意愿,以排除用户在无拍摄意愿时的错误采集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所示该步骤205可以包括确定拍摄人的步骤,也即是通过前置摄像头周期性采集包含拍摄人眼睛的图像的过程可以包括:

步骤2051,统计位于前置摄像头前的人的数量。

当前置摄像头前的人的数量不止一人时,每个人对当前取景感兴趣的区域可能不一样,所以,前置摄像头若采集所有人的眼睛的图像,并根据每个人的眼睛的图像确定在图像拍摄界面中预先划分的n个界面区域中所处的目标界面区域的话,可能就会出现在当前图像拍摄界面中有多个目标界面区域甚至整个图像拍摄界面都是目标界面区域的情况,这样,要对目标界面进行目标处理的话就会出现对焦或测光不准确的情况,就不能够起到提高拍摄出的图像的成像质量的作用。所以,需要统计前置摄像头前的人的数量,并根据在前置摄像头前人的数量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主要有两种情况:位于前置摄像头前的人的数量为1和位于前置摄像头前的人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对应这两种情况分别执行步骤2052或步骤2053。

步骤2052,在位于前置摄像头前的人的数量为1时,将位于前置摄像头前的人确定为拍摄人,并通过前置摄像头周期性采集包含拍摄人眼睛的图像。

步骤2053,在位于前置摄像头前的人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发出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在将前置摄像头前的至少两个人中的一人选择为拍摄人。执行步骤2054。

当前置摄像头前有至少两个人时,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会向用户发出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将前置摄像头前的至少两个人中的一人选择为拍摄人,终端提供的提示信息可以为提示前置摄像头前只留下一个拍摄人,其余人退出前置摄像头的图像采集范围。或者也可以是其他选择拍摄人的提示信息,其只要为提示选择其中一人为拍摄人的信息即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该提示信息的具体内容不做限定。

步骤2054,在接收到拍摄人选择指令时,将拍摄人选择指令指示的人确定为拍摄人,并通过前置摄像头周期性采集包含拍摄人眼睛的图像。

步骤206,根据预设时长阈值内的图像,确定拍摄人的眼睛聚焦位置在图像拍摄界面中预先划分的n个界面区域中所处的目标界面区域,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图像拍摄界面为移动终端通过前置摄像头或者后置摄像头取景得到的界面。

如图7所示,步骤206中的方法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2061,根据预设时长阈值内的图像,按照预设区域划分规则将图像中的每个眼睛划分为n个瞳孔区域,n个瞳孔区域与n个界面区域一一对应。

将步骤205中保存的预设时长阈值内的包括拍摄人眼睛的图像,按照步骤204中确定的划分规则将该图像中的每个眼睛划分为与n个界面区域对应的n个瞳孔区域。示例的,该图像中的每个眼睛依旧可以划分为如图5的9个区域。

步骤2062,确定图像中的每个眼睛的瞳孔在n个瞳孔区域中所处的目标瞳孔区域。

根据步骤2061对图像中每个眼睛的划分,分析每个眼睛中瞳孔相对于巩膜的位置,并确定每个眼睛的瞳孔在划分后n个瞳孔区域中的哪一个区域,并将该区域作为目标瞳孔区域。

步骤2063,将目标瞳孔区域对应的界面区域确定为目标界面区域。

根据步骤2062中的目标瞳孔区域信息和步骤204中得到的图像中各个瞳孔区域与图像拍摄界面的各个界面区域的对应关系,找出目标瞳孔区域对应于图像拍摄界面的相应界面区域,并将该界面区域确定为目标界面区域,并获取该目标界面区域的四角的坐标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在对某一帧的分析过程中,分析得到的目标界面区域超出移动终端图像拍摄界面的划定区域范围或者在上述步骤的任一步骤中计算出错,则将以上一帧的分析结果作为当前帧的分析结果,并将其对应的目标界面区域确定为当前帧的目标界面区域,以保证移动终端拍摄过程中对焦和测光操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步骤207,将目标界面区域进行目标处理,目标处理包括:对焦处理和测光处理中的至少一种。

在得到目标界面区域之后,将该目标界面区域的四角坐标信息传递至移动终端的处理器,处理器会依据此坐标信息,调整对焦框的显示位置,并将该目标界面区域调整为当前帧的对焦和测光区域,并依据该区域进行对焦和测光操作。

在该步骤中,目标处理包括对焦处理和测光处理中的至少一种,即使用本发明方法确定对焦区域和测光区域中的至少一种,并执行相应的对焦操作和测光操作,包括:可以用本发明方法确定对焦区域、用现有技术确定测光区域,也可以用现有技术确定对焦区域、用本发明方法确定测光区域,还可以用本发明方法确定对焦和测光区域,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前置摄像头可以包括虹膜识别摄像头。虹膜识别摄像头能够更清晰的识别出眼睛的虹膜,根据虹膜在眼睛中的位置来确定瞳孔和巩膜的信息,可进一步地提高该图像处理方法中对对焦和曝光区域的确定精度。该前置摄像头为虹膜识别摄像头时,对应的图像处理方法可参考上述图像处理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步骤的先后顺序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步骤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增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通过将图像拍摄界面划分为多个界面区域,并根据相应包括拍摄人眼睛的图像中每个眼睛瞳孔位置不变的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时长阈值的人眼图像,将图像拍摄界面中用户眼睛聚焦位置所处的区域确定为目标界面区域,并对该区域进行包括对焦处理和测光处理中的至少一种目标处理,可以根据用户的视线来实现对焦或测光,对用户眼睛感兴趣的区域进行相应的对焦或测光处理,相较于采用移动终端默认的区域来进行对焦或曝光,能够通过眼睛关注区域表达用户的拍摄意愿,提高了用户选择的灵活性;与现有的手动选择图像处理区域的方案相比,能够使终端自动根据用户意愿对拍摄图像处理区域,无需用户手动操作,因而克服了手动选择中的终端稳定性较差的问题,能够改善拍摄出的图像质量。并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通过算法将用户眼睛感兴趣的区域确定为目标界面区域,相较于现有增加硬件成本确定目标界面区域的方式,有利于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图像处理装置100,该移动终端具有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该图像处理装置100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图像处理方法,如图8所示,该图像处理装置100包括:

第一采集模块110,用于在终端的取景阶段,通过前置摄像头周期性采集包含拍摄人眼睛的图像,直至图像中每个眼睛的瞳孔的位置不变的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时长阈值。

第一确定模块120,用于根据预设时长阈值内的图像,确定拍摄人的眼睛聚焦位置在图像拍摄界面中预先划分的n个界面区域中所处的目标界面区域,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图像拍摄界面为移动终端通过前置摄像头或者后置摄像头取景得到的界面。

处理模块130,用于将目标界面区域进行目标处理,目标处理包括:对焦处理和测光处理中的至少一种。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通过第一采集模块采集包含拍摄人眼睛的图像,第一确定模块根据该图像将图像拍摄界面中用户眼睛聚焦位置所处的区域确定为目标界面区域,并由处理模块对该区域进行包括对焦处理和测光处理中的至少一种目标处理,可以根据用户的视线来实现对焦或测光,对用户眼睛感兴趣的区域进行相应的对焦或测光处理,相较于采用移动终端默认的区域来进行对焦或曝光,能够通过眼睛关注区域表达用户的拍摄意愿,提高了用户选择的灵活性;与现有的手动选择图像处理区域的方案相比,能够使终端自动根据用户意愿对拍摄图像处理区域,无需用户手动操作,因而克服了手动选择中的终端稳定性较差的问题,能够改善拍摄出的图像质量。

其中,第一确定模块120,用于:

根据预设时长阈值内的图像,按照预设区域划分规则将图像中的每个眼睛划分为n个瞳孔区域,n个瞳孔区域与n个界面区域一一对应;

确定图像中的每个眼睛的瞳孔在n个瞳孔区域中所处的目标瞳孔区域;

将目标瞳孔区域对应的界面区域确定为目标界面区域。

如图9所示,该图像处理装置100还包括:

第一划分模块140,用于预先将移动终端的图像拍摄界面划分为n个界面区域。

第二采集模块150,用于分别采集多组参考图像,每组参考为同一人的人眼分别注视n个界面区域中不同界面区域时所采集的图像。

第二划分模块160,用于将每组参考图像中的每个眼睛区域划分为n个瞳孔区域,n个瞳孔区域与n个界面区域一一对应。

第二确定模块170,用于根据将每组参考图像中的每个眼睛划分为n个瞳孔区域的规律,确定划分规则。

第一采集模块110,用于:

统计位于前置摄像头前的人的数量;

在位于前置摄像头前的人的数量为1时,将位于前置摄像头前的人确定为拍摄人,并通过前置摄像头周期性采集包含拍摄人眼睛的图像;

在位于前置摄像头前的人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发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在将前置摄像头前的至少两个人中的一人选择为拍摄人;

在接收到拍摄人选择指令时,将拍摄人选择指令指示的人确定为拍摄人,并通过前置摄像头周期性采集包含拍摄人眼睛的图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前置摄像头可以包括虹膜识别摄像头。虹膜识别摄像头能够更清晰的识别出眼睛的瞳孔和巩膜信息,可以进一步地提高该图像处理装置对对焦和曝光区域的确定精度。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模块和子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装置,通过第一划分模块将图像拍摄界面划分为多个界面区域,第一确定模块根据第一采集模块采集到的相应包含所述拍摄人眼睛的图像中每个眼睛瞳孔位置不变的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时长阈值的图像,将图像拍摄界面中用户眼睛聚焦位置所处的区域确定为目标界面区域,然后处理模块对该区域进行包括对焦处理和测光处理中的至少一种目标处理,可以根据用户的视线来实现对焦或测光,对用户眼睛感兴趣的区域进行相应的对焦或测光处理,相较于采用移动终端默认的区域来进行对焦或曝光,能够通过眼睛关注区域表达用户的拍摄意愿,提高了用户选择的灵活性;与现有的手动选择图像处理区域的方案相比,能够使终端自动根据用户意愿对拍摄图像处理区域,无需用户手动操作,因而克服了手动选择中的终端稳定性较差的问题,能够改善拍摄出的图像质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