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麦克降噪方法及其装置、一种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77701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麦克降噪方法及其装置、一种移动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麦克降噪方法及其装置,还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性能的不断提升,用户对语音通话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同一部手机上包括两个麦克已经是普遍现象,采用双麦克进行降噪的过程中,在建立语音通信时主麦克和副麦克同时采集用户语音、背景噪音、回声等信息,以此分清有用和无用信息,是手机是否可以完整清晰的传递语音的关键因素。

目前,为了更好的对语音信号进行双麦克降噪处理,部分手机采用了Fluence V5噪声抑制技术进行处理,其将主麦克和副麦克上输入的语音信号的幅度进行对比,只有主麦克输入语音信号的幅值比副麦克输入语音信号幅值之差大于等于6dB(分贝),才能正常识别语音信号和噪声信号,进而采用抑制回声算法,对通话语音进行优化和保证。

但是,在主麦克输入语音信号的幅值和副麦克输入语音信号幅值差异很小的情况下,会采用很多抑制参数进行消噪处理。这样看似合理,但由于单体麦克差异、音腔结构的密闭性差异及其他路径衰减差异,在主麦克和副麦克输入语音信号幅值相差较小或者副麦克输入语音信号幅值较大的情况下,正常的语音信息会被误判为噪声直接消除,这样,用户在实网通话过程中,如果用户握持手机的位置发生变化等,生成的噪声参考信号中将包含有效语音信号,会直接导致上行语音信号在这些握持位置出现失真的故障现象,如丢字、通话不连续或声音很小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麦克降噪方法及其装置、一种移动终端,有效解决了现有双麦克设备中易出现上行语音信号出现失真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麦克降噪方法,应用于双麦克设备,所述双麦克设备中至少包括主麦克和副麦克,所述双麦克降噪方法中包括:

S10通过主麦克采集第一声音信号、副麦克采集第二声音信号;

S20将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幅值差与预设幅值差进行比对;

S30基于步骤S20中的比对结果,将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与预设信噪比进行比对;

S40基于步骤S30中的比对结果,对预设幅值差进行调整,以降低双麦克设备的消噪程度。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包括第一用户语音信号和/或背景噪声信号;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包括第二用户语音信号和/或背景噪声信号;

所述预设幅值差包括第一预设幅值差、第二预设幅值差以及第三预设幅值差,且第一预设幅值差大于第二预设幅值差,第二预设幅值差大于第三预设幅值差。

进一步优选地,若步骤S20的比对结果为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幅值差小于第一预设幅值差、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幅值差,则在步骤S30中具体包括:

检测主麦克采集的第一声音信号中是否包括第一用户语音信号;

若包括,将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与预设信噪比进行比对;

若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大于预设信噪比,则在步骤S40中具体包括:

将第一预设幅值差下调为第四预设幅值差,以降低双麦克设备的消噪程度。

进一步优选地,若步骤S20的比对结果为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幅值差小于第一预设幅值差、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幅值差,则在步骤S30中具体包括:

检测主麦克采集的第一声音信号中是否包括第一用户语音信号;

若包括,将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与预设信噪比进行比对;

若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小于预设信噪比,则在步骤S40中具体包括:

将第一预设幅值差下调为第五预设幅值差,以降低双麦克设备的消噪程度,其中,所述第五预设幅值差大于第四预设幅值差。

进一步优选地,若步骤S20的比对结果为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幅值差小于第二预设幅值差、大于等于第三预设幅值差,则在步骤S30中具体包括:

检测主麦克采集的第一声音信号中是否包括第一用户语音信号;

若包括,将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与预设信噪比进行比对;

若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大于预设信噪比,则在步骤S40中具体包括:

增大主麦克增益,同时将第一预设幅值差下调为第四预设幅值差,以降低双麦克设备的消噪程度。

进一步优选地,若步骤S20的比对结果为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幅值差小于第二预设幅值差、大于等于第三预设幅值差,则在步骤S30中具体包括:

检测主麦克采集的第一声音信号中是否包括第一用户语音信号;

若包括,将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与预设信噪比进行比对;

若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大于预设信噪比,进一步判断主麦克是否有本底噪声;

若主麦克正常工作,则在步骤S40中具体包括:增大主麦克增益,同时将第一预设幅值差下调为第四预设幅值差,以降低双麦克设备的消噪程度;

若主麦克中有本底噪声,调整为副麦克发声。

进一步优选地,若步骤S20的比对结果为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幅值差小于第二预设幅值差、大于等于第三预设幅值差,则在步骤S30中具体包括:

检测主麦克采集的第一声音信号中是否包括第一用户语音信号;

若包括,将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与预设信噪比进行比对;

若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小于预设信噪比,则在步骤S40中具体包括:

增大主麦克增益,同时将第一预设幅值差下调为第五预设幅值差,以降低双麦克设备的消噪程度,其中,所述第五预设幅值差大于第四预设幅值差。

进一步优选地,若步骤S20的比对结果为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幅值差小于第二预设幅值差、大于等于第三预设幅值差,则在步骤S30中具体包括:

检测主麦克采集的第一声音信号中是否包括第一用户语音信号;

若包括,将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与预设信噪比进行比对;

若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小于预设信噪比,进一步判断主麦克是否有本底噪声;

若主麦克正常工作,则在步骤S40中具体包括:增大主麦克增益,同时将第一预设幅值差下调为第五预设幅值差,以降低双麦克设备的消噪程度,其中,所述第五预设幅值差大于第四预设幅值差;

若主麦克中有本底噪声,调整为副麦克发声。

进一步优选地,若步骤S20的比对结果为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幅值差小于第三预设幅值差,则将主麦克和副麦克位置进行切换,则在步骤S30中包括:将第二声音信号的信噪比与预设信噪比进行比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双麦克降噪装置,应用于双麦克设备,所述双麦克设备中至少包括主麦克和副麦克,所述双麦克降噪装置中包括:

声音采集模块,用于通过主麦克采集第一声音信号、副麦克采集第二声音信号;

判断模块,用于将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幅值差与预设幅值差进行比对,及将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与预设信噪比进行比对;

幅值差调整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与预设信噪的比对结果,对预设幅值差进行调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主麦克中是否包括本底噪声;和/或,

所述双麦克降噪装置中还包括增益调整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与预设信噪的比对结果,调整主麦克的增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双麦克降噪装置中还包括麦克切换模块,用于根据主麦克中是否包括本底噪声对主麦克和副麦克进行切换,及根据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幅值差与预设幅值差的比对结果对主麦克和副麦克进行切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中至少包括主麦克和副麦克,其中,主麦克设于机身的底端,副麦克设于机身的顶端或背面,所述移动终端中还包括上述双麦克降噪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本发明提供的双麦克降噪方法及装置中,将采集到的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幅值差与预设幅值差进行比对,及将第一声音信号与预设信噪比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对预设幅值差进行调整,对相应的降噪算法进行调整,以此规避因用户握持手机的位置发生变化、单体麦克差异、音腔结构的密闭性差异及其他路径衰减差异等因素导致的上行语音信号出现失真的故障现象,改善语音识别效率。联合调试噪声抑制算法和语音识别算法更好的进行语音传输,提高双麦克设备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双麦克降噪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双麦克降噪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双麦克降噪装置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双麦克降噪装置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双麦克降噪装置,110-声音采集模块,120-判断模块,130-幅值差调整模块,140-增益调整模块,150-麦克切换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双麦克降噪方法流程示意图,该双麦克降噪方法应用于双麦克设备(至少包括主麦克和副麦克),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该双麦克降噪方法中包括:S10通过主麦克采集第一声音信号、副麦克采集第二声音信号;S20将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幅值差与预设幅值差进行比对;S30基于步骤S20中的比对结果,将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与预设信噪比进行比对;S40基于步骤S30中的比对结果,对预设幅值差进行调整,以降低双麦克设备的消噪程度。

具体来说,主麦克设置于双麦克设备正常通话的位置(具体为双麦克设备的底端),副麦克设置于双麦克设备的顶端或背部(与主麦克有一定距离,如相距5cm等)。且第一声音信号包括第一用户语音信号和/或背景噪声信号;二声音信号包括第二用户语音信号和/或背景噪声信号;预设幅值差包括第一预设幅值差、第二预设幅值差以及第三预设幅值差,且第一预设幅值差大于第二预设幅值差,第二预设幅值差大于第三预设幅值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20的比对结果为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幅值差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幅值差,说明此时主麦克采集到的第一用户语音信号较强,副麦克采集到的第二用户语音信号较弱,对于背景噪声来说,主麦克和副麦克采集到的信号基本相同。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将第一用户语音信号看做为用户语音信号,将第二用户语音信号忽略不计,以此得到背景噪声信号。具体,在双麦克设备中的信号处理器中,将第二声音信号转换成相反的信号,与第一声音信号进行叠加抵消,得到用户语音信号。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预设幅值差为6dB,即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幅值差L≥6dB,双麦克设备中的处理器采用Fluence V5算法将第二声音信号的声波转换成相反声波并与第一声音信号的声波进行叠加抵消,得到主麦克接收到的第一用户语音信号(上述用户语音信号)。在其他实施例中,这里的第一预设幅值差还可以设定为其他值,如将其设定为5dB、4dB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另外处理器中还可以采用其他算法进行降噪。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20的比对结果为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幅值差小于第一预设幅值差、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幅值差,则在步骤S30中:检测主麦克采集的第一声音信号中是否包括第一用户语音信号;若检测到第一声音信号中包括第一用户语音信号,随即将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与预设信噪比进行比对。假若信噪比比对的结果为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大于预设信噪比,则在步骤S40中将第一预设幅值差下调为第四预设幅值差,以降低双麦克设备的消噪程度,使得更多的语音信号能够通过,以免丢失有效语音信号。再有,假若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小于预设信噪比,则在步骤S40中:将第一预设幅值差下调为第五预设幅值差,以降低双麦克设备的消噪程度,其中,第五预设幅值差大于第四预设幅值差。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预设幅值差为6dB,第二预设幅值差为3dB,即比对结果为:6dB>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幅值差L≥3dB,第四预设幅值差为4dB,第五预设幅值差为5dB,预设信噪比A为80dB,则在本实施例中:若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大于80dB,将第一预设幅值差6dB下调为第四预设幅值差4dB;若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小于80dB,将第一预设幅值差6dB下调为第五预设幅值差5dB。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预设幅值、第二预设幅值、第四预设幅值、第五预设幅值以及预设噪声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为其他值,如将预设信噪比设定为70dB、90dB等,将第二预设幅值设定为4dB、5dB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只要满足本实施方式中的限定条件即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20的比对结果为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幅值差小于第二预设幅值差、大于等于第三预设幅值差,则步骤S30中:检测主麦克采集的第一声音信号中是否包括第一用户语音信号;若检测到第一声音信号中包括第一用户语音信号,随即将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与预设信噪比进行比对。假若信噪比比对的结果为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大于预设信噪比,则在步骤S40中:增大主麦克增益,同时将第一预设幅值差下调为第四预设幅值差,以降低双麦克设备的消噪程度。若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小于预设信噪比,则在步骤S40中:增大主麦克增益,同时将第一预设幅值差下调为第五预设幅值差,以降低双麦克设备的消噪程度,其中,第五预设幅值差大于第四预设幅值差。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第二预设幅值差为3dB,第三预设幅值差为0dB,即比对结果为:3dB>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幅值差L≥0dB,第四预设幅值差为4dB,第五预设幅值差为5dB,预设信噪比A为80dB,则在本实施例中:若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大于80dB,适当增大主麦克增益,同时将第一预设幅值差6dB下调为第四预设幅值差4dB;若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小于80dB,适当增大主麦克增益,同时将第一预设幅值差6dB下调为第五预设幅值差5dB。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第二预设幅值、第三预设幅值、第四预设幅值、第五预设幅值以及预设噪声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为其他值,如将预设信噪比设定为70dB、90dB等,将第二预设幅值设定为4dB、5dB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只要满足本实施方式中的限定条件即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20的比对结果为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幅值差小于第二预设幅值差、大于等于第三预设幅值差,则步骤S30中:检测主麦克采集的第一声音信号中是否包括第一用户语音信号;若检测到第一声音信号中包括第一用户语音信号,随即将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与预设信噪比进行比对。假若信噪比比对的结果为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大于预设信噪比,则进一步判断主麦克是否有本底噪声,若主麦克正常工作,则在步骤S40中:增大主麦克增益,同时将第一预设幅值差下调为第四预设幅值差,以降低双麦克设备的消噪程度。若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小于预设信噪比,则在步骤S40中:增大主麦克增益,同时将第一预设幅值差下调为第五预设幅值差,以降低双麦克设备的消噪程度,其中,第五预设幅值差大于第四预设幅值差。若判断出主麦克中有本底噪声,调整为副麦克发声。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第二预设幅值差为3dB,第三预设幅值差为0dB,即比对结果为:3dB>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幅值差L≥0dB,第四预设幅值差为4dB,第五预设幅值差为5dB,预设信噪比A为80dB,则在本实施例中:若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大于80dB,则进一步判断主麦克是否有本底噪声,若主麦克正常工作,则适当增大主麦克增益,同时将第一预设幅值差6dB下调为第四预设幅值差4dB;若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小于80dB,则进一步判断主麦克是否有本底噪声,若主麦克正常工作,则适当增大主麦克增益,同时将第一预设幅值差6dB下调为第五预设幅值差5dB。若判断出主麦克中有本底噪声,调整为副麦克发声。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第二预设幅值、第三预设幅值、第四预设幅值、第五预设幅值以及预设噪声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为其他值,如将预设信噪比设定为70dB、90dB等,将第二预设幅值设定为4dB、5dB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只要满足本实施方式中的限定条件即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若步骤S20的比对结果为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幅值差小于第三预设幅值差,则将主麦克和副麦克位置进行切换,说明此时主麦克采集到的第二用户语音信号较强,副麦克采集到的第一用户语音信号较弱,则在步骤S30中:将第二声音信号的信噪比与预设信噪比进行比对。后续判断步骤与前述第一声音信号的比对过程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第三预设幅值差为0dB,即比对结果为: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幅值差L<0dB,此时说明第二声音信号比第一声音信号强,则直接关闭主麦克,采用副麦克进行语音采集。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双麦克降噪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应用于上述双麦克降噪方法,该双麦克降噪装置应用于双麦克设备,且双麦克设备中至少包括主麦克和副麦克,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该双麦克降噪装置100中包括:声音采集模块110、判断模块120以及幅值差调整模块130,其中,判断模块120与声音采集模块110连接,幅值差调整模块130与判断模块120连接。

在工作过程中,首先,声音采集模块110通过主麦克采集第一声音信号、副麦克采集第二声音信号并将采集到的声音信号发送至判断模块120;判断模块120接收到声音信号之后,随即将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幅值差与预设幅值差进行比对,并根据幅值差的比对结果进一步将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与预设信噪比进行比对;最后,幅值差调整模块130根据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与预设信噪的比对结果,对预设幅值差进行调整,以降低双麦克设备的消噪程度。

具体来说,主麦克设置于双麦克设备正常通话的位置(具体为双麦克设备的底端),副麦克设置于双麦克设备的顶端或背部(与主麦克有一定距离,如相距5cm等)。且第一声音信号包括第一用户语音信号和/或背景噪声信号;二声音信号包括第二用户语音信号和/或背景噪声信号;预设幅值差包括第一预设幅值差、第二预设幅值差以及第三预设幅值差,且第一预设幅值差大于第二预设幅值差,第二预设幅值差大于第三预设幅值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若判断模块120中幅值差的比对结果为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幅值差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幅值差,说明此时主麦克采集到的第一用户语音信号较强,副麦克采集到的第二用户语音信号较弱,对于背景噪声来说,主麦克和副麦克采集到的信号基本相同。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将第一用户语音信号看做为用户语音信号,将第二用户语音信号忽略不计,以此得到背景噪声信号。具体,在双麦克设备中的信号处理器中,将第二声音信号转换成相反的信号,与第一声音信号进行叠加抵消,得到用户语音信号,即此时不做后续判断,也不调整幅值差。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预设幅值差为6dB,即判断模块120的比对结果为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幅值差L≥6dB,双麦克设备中的处理器采用Fluence V5算法将第二声音信号的声波转换成相反声波并与第一声音信号的声波进行叠加抵消,得到主麦克接收到的第一用户语音信号(上述用户语音信号)。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双麦克降噪装置100中还包括一检测模块。具体,若判断模块120中幅值差的比对结果为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幅值差小于第一预设幅值差、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幅值差,则检测模块进一步检测主麦克采集的第一声音信号中是否包括第一用户语音信号;若检测到第一声音信号中包括第一用户语音信号,随即判断模块120将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与预设信噪比进行比对。假若信噪比比对的结果为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大于预设信噪比,则幅值差调整模块130将第一预设幅值差下调为第四预设幅值差,以降低双麦克设备的消噪程度,使得更多的语音信号能够通过,以免丢失有效语音信号。再有,假若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小于预设信噪比,则幅值差调整模块130将第一预设幅值差下调为第五预设幅值差,以降低双麦克设备的消噪程度,其中,第五预设幅值差大于第四预设幅值差。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预设幅值差为6dB,第二预设幅值差为3dB,即判断模块120的比对结果为:6dB>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幅值差L≥3dB,第四预设幅值差为4dB,第五预设幅值差为5dB,预设信噪比A为80dB,则在本实施例中:若判断模块120的比对结果为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大于80dB,将幅值差调整模块130第一预设幅值差6dB下调为第四预设幅值差4dB;若判断模块120的比对结果为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小于80dB,幅值差调整模块130将第一预设幅值差6dB下调为第五预设幅值差5dB。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双麦克降噪装置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该双麦克降噪装置100中还包括增益调整模块140,用于根据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与预设信噪的比对结果,调整主麦克的增益。

具体,若判断模块120中幅值差的比对结果为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幅值差小于第二预设幅值差、大于等于第三预设幅值差,则检测模块进一步检测主麦克采集的第一声音信号中是否包括第一用户语音信号;若检测到第一声音信号中包括第一用户语音信号,随即判断模块120将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与预设信噪比进行比对。假若信噪比比对的结果为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大于预设信噪比,则增益调整模块140增大主麦克增益,同时幅值差调整模块130将第一预设幅值差下调为第四预设幅值差,以降低双麦克设备的消噪程度。若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小于预设信噪比,则增益调整模块140增大主麦克增益,同时幅值差调整模块130将第一预设幅值差下调为第五预设幅值差,以降低双麦克设备的消噪程度,其中,第五预设幅值差大于第四预设幅值差。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第二预设幅值差为3dB,第三预设幅值差为0dB,即判断模块120的比对结果为:3dB>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幅值差L≥0dB,第四预设幅值差为4dB,第五预设幅值差为5dB,预设信噪比A为80dB,则在本实施例中:若判断模块120的比对结果为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大于80dB,则增益调整模块140适当增大主麦克增益,同时幅值差调整模块130将第一预设幅值差6dB下调为第四预设幅值差4dB;若判断模块120的比对结果为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小于80dB,则增益调整模块140适当增大主麦克增益,同时幅值差调整模块130将第一预设幅值差6dB下调为第五预设幅值差5dB。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判断模块120还用于判断主麦克中是否包括本底噪声,具体,若判断模块120中幅值差的比对结果为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幅值差小于第二预设幅值差、大于等于第三预设幅值差,则检测模块进一步检测主麦克采集的第一声音信号中是否包括第一用户语音信号;若检测到第一声音信号中包括第一用户语音信号,随即判断模块120将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与预设信噪比进行比对。假若信噪比比对的结果为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大于预设信噪比,判断模块120进一步判断主麦克中是否包括本底噪声,若判断出主麦克工作正常,则增益调整模块140增大主麦克增益,同时幅值差调整模块130将第一预设幅值差下调为第四预设幅值差,以降低双麦克设备的消噪程度。若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小于预设信噪比,同样判断模块120进一步判断主麦克中是否包括本底噪声,若判断出主麦克工作正常,则增益调整模块140增大主麦克增益,同时幅值差调整模块130将第一预设幅值差下调为第五预设幅值差,以降低双麦克设备的消噪程度,其中,第五预设幅值差大于第四预设幅值差。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第二预设幅值差为3dB,第三预设幅值差为0dB,即判断模块120的比对结果为:3dB>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幅值差L≥0dB,第四预设幅值差为4dB,第五预设幅值差为5dB,预设信噪比A为80dB,则在本实施例中:若判断模块120的比对结果为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大于80dB,则进一步判断主麦克是否有本底噪声,若主麦克正常工作,则增益调整模块140适当增大主麦克增益,同时幅值差调整模块130将第一预设幅值差6dB下调为第四预设幅值差4dB;若判断模块120的比对结果为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小于80dB,则进一步判断主麦克是否有本底噪声,若主麦克正常工作,则增益调整模块140适当增大主麦克增益,同时幅值差调整模块130将第一预设幅值差6dB下调为第五预设幅值差5dB。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双麦克降噪装置100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双麦克降噪装置100中还包括麦克切换模块150,用于根据主麦克中是否包括本底噪声对主麦克和副麦克进行切换,及根据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幅值差与预设幅值差的比对结果对主麦克和副麦克进行切换。

具体,若判断模块120中幅值差的比对结果为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幅值差小于第二预设幅值差、大于等于第三预设幅值差,则检测模块进一步检测主麦克采集的第一声音信号中是否包括第一用户语音信号;若检测到第一声音信号中包括第一用户语音信号,随即判断模块120将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与预设信噪比进行比对。假若信噪比比对的结果为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噪比大于预设信噪比,判断模块120进一步判断主麦克中是否包括本底噪声,若判断出主麦克中包括本地噪声,则麦克切换模块150直接切换成副麦克发声。

再有,若判断模块120的幅值差的比对结果为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幅值差小于第三预设幅值差,则麦克切换模块150将主麦克和副麦克位置进行切换,说明此时主麦克采集到的第二用户语音信号较强,副麦克采集到的第一用户语音信号较弱,则后续判断模块120将第二声音信号的信噪比与预设信噪比进行比对。具体后续判断步骤与前述第一声音信号的比对过程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第三预设幅值差为0dB,即判断模块120的比对结果为: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幅值差L<0dB,此时说明第二声音信号比第一声音信号强,则麦克切换模块150直接关闭主麦克,采用副麦克进行语音采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中至少包括主麦克和副麦克,其中,主麦克设于机身的底端,副麦克设于机身的顶端或背面,移动终端中还包括上述双麦克降噪装置100。其将主麦克采集到的第一声音信号和副麦克采集到的第二声音信号的幅值差与预设幅值差进行比对,及将第一声音信号与预设信噪比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对预设幅值差进行调整,对相应的降噪算法进行调整,以此规避因用户握持手机的位置发生变化、单体麦克差异、音腔结构的密闭性差异及其他路径衰减差异等因素导致的上行语音信号出现失真的故障现象,改善语音识别效率。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