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制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56212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信制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信制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也逐渐趋于成熟。在实际应用中,4G的通信制式包括: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制式以及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制式,对于同时支持FDD制式以及TDD制式的移动终端来说,其在进行数据通信时会优先选择FDD制式,功耗较大。可见,支持多通信制式的移动终端在进行数据通信时存在功耗较大的问题,这降低了移动终端的续航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制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能够降低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时的功耗,延长移动终端的续航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通信制式的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通信制式对应信号的第一信号质量以及第二通信制式对应信号的第二信号质量,所述第一通信制式为移动终端的当前通信制式;

判断所述第二信号质量是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信号质量;

当所述第二信号质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一信号质量时,将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时的通信制式由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下的功耗小于等于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下的功耗。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确定第一通信制式对应信号的第一信号质量以及第二通信制式对应信号的第二信号质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移动终端的剩余电量,并根据预先确定出的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下的平均功耗以及所述剩余电量计算所述剩余电量的续航时间,且当所述续航时间小于等于预设续航时间阈值时,触发执行所述确定第一通信制式对应信号的第一信号质量以及第二通信制式对应信号的第二信号质量的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确定第一通信制式对应信号的第一信号质量以及第二通信制式对应信号的第二信号质量之后,以及所述判断所述第二信号质量是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信号质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信号质量是否大于等于预设信号质量阈值,当所述第二信号质量大于等于所述预设信号质量阈值时,触发执行所述判断所述第二信号质量是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信号质量的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当所述第二信号质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一信号质量时,所述将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时的通信制式由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通信制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下的第一辐射值以及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下的第二辐射值;

判断所述第二辐射值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辐射值,当所述第二辐射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一辐射值时,触发执行所述将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时的通信制式由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的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统计所述移动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切换通信制式的总次数;

当所述总次数达到预设次数阈值时,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后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禁止所述移动终端切换通信制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第一通信制式为频分双工FDD制式,所述第二通信制式为时分双工TDD制式。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通信制式的切换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确定单元、判断单元以及切换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通信制式对应信号的第一信号质量以及第二通信制式对应信号的第二信号质量,所述第一通信制式为移动终端的当前通信制式;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信号质量是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信号质量;

所述切换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第二信号质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一信号质量时,将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时的通信制式由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下的功耗小于等于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下的功耗。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确定单元以及计算单元,其中: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确定单元执行所述确定第一通信制式对应信号的第一信号质量以及第二通信制式对应信号的第二信号质量的操作之前,确定移动终端的剩余电量;

所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预先确定出的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下的平均功耗以及所述剩余电量计算所述剩余电量的续航时间,且当所述续航时间小于等于预设续航时间阈值时,触发所述第一确定单元执行所述确定第一通信制式对应信号的第一信号质量以及第二通信制式对应信号的第二信号质量的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在判断所述第二信号质量是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信号质量之前以及在所述第一确定单元执行所述确定第一通信制式对应信号的第一信号质量以及第二通信制式对应信号的第二信号质量的操作之后,判断所述第二信号质量是否大于等于预设信号质量阈值,当所述第二信号质量大于等于所述预设信号质量阈值时,触发执行所述判断所述第二信号质量是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信号质量的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检测单元,其中: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信号质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一信号质量时且在所述切换单元将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时的通信制式由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通信制式之前,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下的第一辐射值以及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下的第二辐射值;

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二辐射值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辐射值,当所述第二辐射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一辐射值时,触发所述切换单元执行所述将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时的通信制式由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的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统计单元以及禁止单元,其中:

所述统计单元,用于统计所述移动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切换通信制式的总次数;

所述禁止单元,用于当所述总次数达到预设次数阈值时,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后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禁止所述移动终端切换通信制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第一通信制式为频分双工FDD制式,所述第二通信制式为时分双工TDD制式。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的通信制式的切换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第一通信制式对应信号的第一信号质量以及第二通信制式对应信号的第二信号质量,该第一通信制式为移动终端的当前通信制式,判断第二信号质量是否大于等于第一信号质量,当第二信号质量大于等于第一信号质量时,将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时的通信制式由第一通信制式切换为第二通信制式,其中,移动终端在第二通信制式下的功耗小于等于移动终端在第一通信制式下的功耗。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移动终端支持的通信制式信号质量相当或者功耗较小的通信制式信号质量比较好时将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时的通信制式切换为功耗比较小的通信制式,这样能够降低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时的功耗,延长移动终端的续航时间,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通信制式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通信制式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通信制式的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通信制式的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通信制式的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制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能够在移动终端支持的通信制式信号质量相当或者功耗较小的通信制式信号质量比较好时将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时的通信制式切换为功耗比较小的通信制式,这样能够降低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时的功耗,延长移动终端的续航时间,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通信制式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图1所描述的通信制式的切换方法可以应用于智能手机(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s,MID)等支持至少两个通信制式的移动终端中,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如图1所示,该通信制式的切换方法可以包括:

101、移动终端确定第一通信制式对应信号的第一信号质量以及第二通信制式对应信号的第二信号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通信制式为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的当前通信制式,第二通信制式为移动终端在该通信制式下进行数据通信时的功耗小于移动终端在第一通信制式下进行数据通信时的功耗的通信制式。且通信制式对应信号的信号质量可以通过从与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的基站获取到的对应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来表示,其中,第一通信制式对应信号的第一信号质量可以是由基站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的所有对应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平均值,第二通信制式对应信号的第二信号质量可以是由基站在相等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的所有对应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平均值,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这样能提高确定出的第一信号质量与第二信号质量的准确度。

102、移动终端判断上述第二信号质量是否大于等于上述第一信号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步骤102的判断结果为是时,移动终端确定在上述第二通信制式下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质量较高并触发执行步骤103;当步骤102的判断结果为否时,移动终端确定在上述第一通信制式下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质量较高,并可以重新触发执行步骤101。

103、当上述第二信号质量大于等于上述第一信号质量时,移动终端将其进行数据通信时的通信制式由上述第一通信制式切换为上述第二通信制式,其中,移动终端在上述第二通信制式下的功耗小于等于移动终端在上述第一通信制式下的功耗。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将其进行数据通信时的通信制式由上述第一通信制式切换为上述第二通信制式具体可以为:

移动终端通过相应的应用或软件关闭第一通信制式的通信通道,并开启第二通信制式的通信通道进行数据通信,即移动终端在第一通信制式下向与其进行数据通信的基站发送去附着请求,以触发基站保留当前数据通信的通信上下文,然后移动终端在第二通信制式下向该基站发送附着请求,以触发基站根据保留的当前数据通信的通信上下文恢复与移动终端的数据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不仅可以在上述第二信号质量大于等于上述第一信号质量时触发执行上述将其进行数据通信时的通信制式由上述第一通信制式切换为上述第二通信制式的操作,还可以在第二信号质量与第一信号质量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等于预设信号质量差阈值时触发执行上述将其进行数据通信时的通信制式由上述第一通信制式切换为上述第二通信制式的操作,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101之前,该通信制式的切换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操作:

移动终端确定移动终端中电池的剩余电量,并根据预先确定出的移动终端在上述第一通信制式下的平均功耗以及该剩余电量计算该剩余电量的续航时间,且当该续航时间小于等于预设续航时间阈值时,触发移动终端执行上述确定第一通信制式对应信号的第一信号质量以及第二通信制式对应信号的第二信号质量的操作。

该可选的实施例能够根据移动终端中剩余电量的续航时间触发通信制式的切换流程。

在该可选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可选的,在确定第一通信制式对应信号的第一信号质量以及第二通信制式对应信号的第二信号质量之后,以及在判断第二信号质量是否大于等于第一信号质量之前,该通信制式的切换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操作:

移动终端判断上述第二信号质量是否大于等于预设信号质量阈值,当上述第二信号质量大于等于预设信号质量阈值时,触发执行上述判断上述第二信号质量是否大于等于上述第一信号质量的操作,其中,该预设信号质量阈值是能够保证当前数据通信的通信可靠性的最小信号质量阈值。这样能够保证移动终端在切换通信制式后的数据通信的通信可靠性。

又进一步可选的,当上述第二信号质量大于等于上述第一信号质量时,在执行上述将其进行数据通信时的通信制式由上述第一通信制式切换为上述第二通信制式之前,该通信制式的切换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操作:

移动终端检测移动终端在上述第一通信制式下的第一辐射值以及移动终端在上述第二通信制式下的第二辐射值;

移动终端判断第二辐射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一辐射值,当第二辐射值小于等于第一辐射值时,触发执行上述将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时的通信制式由上述第一通信制式切换为上述第二通信制式的操作。这样能够减少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时给用户带来的辐射。

又进一步可选的,该通信制式的切换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操作:

移动终端统计移动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切换通信制式的总次数,且当该总次数达到预设次数阈值时,在该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后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禁止移动终端切换通信制式,其中,第一预设时间段的起始时刻可以为在通信制式的切换流程中第一次执行步骤103时的时刻。这样可以防止通信制式的频繁切换。

又进一步可选的,上述第一通信制式可以为频分双工FDD制式,且上述第二通信制式可以为时分双工TDD制式。

可见,实施图1所描述的通信制式的切换方法能够在移动终端支持的通信制式信号质量相当或者功耗较小的通信制式信号质量比较好时将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时的通信制式切换为功耗比较小的通信制式,这样能够降低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时的功耗,延长移动终端的续航时间,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通信制式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图2所描述的通信制式的切换方法是以同时支持FDD制式以及TDD制式的移动终端为例进行说明的,该移动终端的当前通信制式为FDD制式,且移动终端在上述TDD制式下进行数据通信的功耗小于移动终端在上述FDD制式下进行数据通信的功耗。如图2所示,该通信制式的切换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操作:

201、移动终端确定其剩余电量。

202、移动终端根据预先确定出的移动终端在FDD制式下的平均功耗以及上述剩余电量计算上述剩余电量的续航时间。

203、移动终端判断上述续航时间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续航时间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步骤203的判断结果为是时,移动终端进入省电模式并触发执行步骤204;当步骤203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可以重新触发执行步骤201。

204、移动终端确定上述FDD制式对应信号的第一信号质量以及TDD制式对应信号的第二信号质量。

205、移动终端判断上述第二信号质量是否大于等于预设信号质量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步骤205的判断结果为是时,触发执行步骤206;当步骤205的判断结果为否时,移动终端保持当前通信制式(即FDD制式)进行数据通信。其中,该预设信号质量阈值是能够保证当前数据通信的通信可靠性的最小信号质量阈值。

206、移动终端判断上述第二信号质量是否大于等于上述第一信号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步骤206的判断结果为是时,触发执行步骤207;当步骤206的判断结果为否时,移动终端保持当前通信制式(即FDD制式)进行数据通信。

207、移动终端将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时的通信制式由上述FDD制式切换为上述TDD制式。

可选的,当步骤205的判断结果为是时且在执行步骤206之前,该通信制式的切换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操作:

移动终端判断上述第二信号质量与上述第一信号质量之差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等于预设信号质量差阈值,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触发执行步骤206;当判断结果为是时,直接触发执行步骤207。

可见,实施图2所描述的通信制式的切换方法能够在移动终端支持的通信制式(FDD制式以及TDD制式)信号质量相当或者功耗较小的通信制式(TDD制式)信号质量比较好且能够满足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需求时将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时的通信制式切换为TDD制式,这样能够降低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时的功耗,延长移动终端的续航时间,且保证了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时的通信可靠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通信制式的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所描述的通信制式的切换装置300能够安装在智能手机(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s,MID)等支持至少两个通信制式的移动终端中,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如图3所示,该通信制式的切换装置300可以包括第一确定单元301、判断单元302以及切换单元303,其中:

第一确定单元301用于确定第一通信制式对应信号的第一信号质量以及第二通信制式对应信号的第二信号质量,其中,该第一通信制式为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的当前通信制式,且第二通信制式为移动终端在该通信制式下进行数据通信时的功耗小于移动终端在第一通信制式下进行数据通信时的功耗的通信制式。

判断单元302用于判断第一确定单元301确定出的上述第二信号质量是否大于等于上述第一信号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判断单元302判断出上述第二信号质量大于等于上述第一信号质量时,触发切换单元303执行相应的操作;当判断单元302判断出上述第二信号质量小于上述第一信号质量时,可以重新触发第一确定单元301执行上述确定第一通信制式对应信号的第一信号质量以及第二通信制式对应信号的第二信号质量的操作。

切换单元303用于当判断单元302判断出上述第二信号质量大于等于上述第一信号质量时,将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时的通信制式由上述第一通信制式切换为上述第二通信制式,其中,移动终端在上述第二通信制式下进行数据通信的功耗小于等于移动终端在上述第一通信制式下进行数据通信的功耗。

可见,实施图3所描述的通信制式的切换装置300能够在移动终端支持的通信制式信号质量相当或者功耗较小的通信制式信号质量比较好时将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时的通信制式切换为功耗比较小的通信制式,这样能够降低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时的功耗,延长移动终端的续航时间,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该通信制式的切换装置300还可以包括第二确定单元304以及计算单元305,可选的,还可以包括检测单元306,此时,该通信制式的切换装置300的结构可以如图4所示,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通信制式的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第二确定单元304用于在第一确定单元301执行上述确定第一通信制式对应信号的第一信号质量以及第二通信制式对应信号的第二信号质量的操作之前,确定移动终端的剩余电量。

计算单元305用于根据预先确定出的移动终端在第一通信制式下的平均功耗以及第二确定单元304确定出的剩余电量计算该剩余电量的续航时间,且当计算出的续航时间小于等于预设续航时间阈值时,触发第一确定单元301执行上述确定第一通信制式对应信号的第一信号质量以及第二通信制式对应信号的第二信号质量的操作。

其中,检测单元306用于当判断单元302判断出上述第二信号质量大于等于上述第一信号质量时且在切换单元303将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时的通信制式由上述第一通信制式切换为上述第二通信制式之前,检测移动终端在上述第一通信制式下的第一辐射值以及移动终端在上述第二通信制式下的第二辐射值。

判断单元302还可以用于判断检测单元306检测到的第二辐射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一辐射值,当第二辐射值小于等于第一辐射值时,触发切换单元303执行上述将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时的通信制式由第一通信制式切换为第二通信制式的操作。

进一步可选的,判断单元302还可以用于在判断第二信号质量是否大于等于第一信号质量之前以及在第一确定单元301执行上述确定第一通信制式对应信号的第一信号质量以及第二通信制式对应信号的第二信号质量的操作之后,判断第二信号质量是否大于等于预设信号质量阈值,当第二信号质量大于等于预设信号质量阈值时,触发执行上述判断第二信号质量是否大于等于第一信号质量的操作。

又进一步可选的,该通信制式的切换装置300还可以包括统计单元307以及禁止单元308,此时,该通信制式的切换装置300的结构可以如图5所示,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通信制式的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统计单元307用于统计移动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切换通信制式的总次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统计单元307具体用于统计上述切换单元303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切换通信制式的总次数,其中,该第一预设时间段的起始时刻可以为切换单元303第一次切换通信制式时的时刻。

禁止单元308用于当统计单元307统计出的总次数达到预设次数阈值时,在上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后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禁止移动终端切换通信制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禁止单元308具体用于禁止切换单元303在上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后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执行通信制式切换操作。

又进一步可选的,上述第一通信制式可以为频分双工FDD制式,上述第二通信制式可以为时分双工TDD制式。

可见,实施图5所描述的通信制式的切换装置300能够在移动终端支持的通信制式信号质量相当或者功耗较小的通信制式信号质量比较好且功耗较小的通信制式的信号质量能够满足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的需求时将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时的通信制式切换为功耗比较小的通信制式,这样能够降低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时的功耗,延长移动终端的续航时间,且保证了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时的通信可靠性以及减少了移动终端在进行数据通信时对用户造成的辐射,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图3至图5所描述的任意一个通信制式的切换装置。其中,实施图6所描述的移动终端能够在移动终端支持的通信制式信号质量相当或者功耗较小的通信制式信号质量比较好时将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时的通信制式切换为功耗比较小的通信制式,这样能够降低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时的功耗,延长移动终端的续航时间,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通信制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